导航:首页 > 教育大全 > 新教师培养教育教学论文

新教师培养教育教学论文

发布时间:2021-03-10 15:01:22

㈠ 小学教师教学论文《 如何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 》

首先,家长要从小启发和引导孩子的求知欲。
就不耐烦地说自己头疼,不愿意被孩子缠得没完没了,就把他们交给电视和录像了。
其实这些问题恰恰是孩子求知的萌芽,家长面对孩子一个接一个的问题,应该耐
带孩子到大自然中去,让孩子对一些物质现象有感性的认识如果,孩子没有问题,家
时候,了解了许多知识。曾有心理学家建议家长给一岁以内的婴幼儿颂读一些儿歌、
故事等内容,对增加脑细胞的信息量有很大作用。所以,家长不要以为孩子还不懂事,
但他们的大脑是非常活跃的,不能忽略从小对他们的教育。
第二,家长要充满热情地鼓励孩子的学习兴趣。
曾有一位家长让自己2岁半的孩子学绘画,原意是培养孩子的兴趣,可当家长看到
位家长看到孩子在作文中不恰当的比喻时,就对孩子大加讽刺。家长这样的态度对孩子
学习的积极性肯定有很大打击,因为家长是孩子心目中第一个有权威地位的评价者,他
们特别渴望得到家长的肯定,可是家长们往往没有意识到这一点,经常毫不负责任的、
轻而易举地摧毁了孩子的求知欲。
当孩子做的好时,应表扬孩子,当孩子做得不好或者失败时,要先发现孩子有创造
性的一面,然后鼓励孩子,家长不要吝惜自己的赞美之词。
三,对于因学习困难而对学习不感兴趣的孩子,家长要耐心地帮助孩子找到困难的
原因,帮助孩子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不要对孩子失去信心。
有的孩子在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课后做作业就不会做,家长讲了几遍,孩子还不
懂,家长往往就没有耐心和信心了,说孩子不用心,没有希望了,严重的还打骂孩子,
这样就形成恶性循环,孩子越发对学习不感兴趣了。对于有学习困难的孩子,家长在无
奈之余可以找心理医生检查评定孩子的学习能力,发现孩子的问题所在,用科学的方法来矫治.

㈡ 读《教师如何写教育论文》心得体会

利用暑假的时间,认真阅读了《教师如何写教育论文》一书,受益匪浅,随感而发。 一、选题要适当 选题是否适当,直接关系到学术论文的价值大小和写作的成功与否。因此,确保选题没有毛病,应该是论文写作首先要考虑的。一般而言,在有研究价值的前提下选择较小的题目。小则容易出新,容易写实、写好。有些大题目,则可以分成几个小题目来写,使论点更明确、内容更集中、论述更深刻。不要动不动就是素质教育、均衡化之类的,而是应该从学校教育教学的实际出发,把素质教育、均衡化这些宏大命题具体化。其次,不要求全求大,一篇论文不可能穷尽所有问题或一揽子解决所有问题。就当前广大教师的实际情况而论,因一般教师难以集中很多的时间、精力来搜集资料,研究、撰写题目较大的文章。 怎样才能做到从小处入手、以小见大呢? 第一,教师写论文应避免急功近利的心态。教师的论文不是教育理论的“高端”发现,而是要强调教育理论的“终端”运用和结合实践的创新。而要注意观察和思考自己的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从中发现研究的问题,因为课堂是教师最好的实验室。教师要善于独立思考,打破思维定式,不人云亦云,不迷信专家。这样才会有所创新。 第二,可以对选题的研究范围进行限制,或者从纵向上来截取,或者从横向上来摄取,应该根据自己的教育实践,选择一些小的题目进行写作。 二、论证要清晰科学 观点是论文的灵魂和统帅。一篇论文如果在观点上有失误,立论的根基不稳,其价值如何或有无价值,就值得怀疑了。论文在观点上容易出现的毛病主要有以下几种:基本观点错误,论文从总体上站不住脚;观点偏颇,未能客观全面科学地认识问题;观点不够鲜明,要说明什么心中无数;观点陈旧,人云亦云,毫无新意;思想空泛,认识肤浅,缺乏深度;观点与材料不合,论点论据不够和谐统一;观点自相矛盾,前后说法不一。 列小标题无论对读者阅读,还是作者本人写作,都有指导作用。建议基层教师写论文要先列小标题,一篇论文分成几块来写,做到心中有数。小标题最好是句子而不是短语,至少二级标题必须是句子。因为短语的意思是不明确的,跟着短语写会跑题。只有把小标题列好了,才能保证在组织文字的过程中,能紧紧扣住文章的主题和结构。 谈问题一定要把握好分寸,要有分寸感,注意避免片面性。不要把话说绝对、说过头。常会见到有的文章对所要阐释的问题、方法等的意义或作用等强调到不恰当的地步。如论述培养发散思维,就一味突出其重要性,似乎只有这样做才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先进的教育思想;同时又贬低其他,好像求同思维和它是对立的,是传统的落后的教育思想的产物。再如谈到多媒体教学时,就无限地夸大其作用,好像它把教学的规律也改变了,只有这样才显示了教育的现代化。写教育论文,同样不能靠贬低其他来抬高自身,切忌抓住一两点而不及其余。

㈢ 高中综合教学论文 新教师如何上好第一堂课

在每个教师一生的教学生涯里,都会有很多次要面对新生班级。万事开头难,这第一堂课该怎么上?有很多教师往往简单介绍后就开始上新课,或者教一些单词、短语、谚语等匆匆完事。其实,这第一堂课里包含很大的学问。在我十六年的教学生涯里,已多次给新生上第一堂课。每当要接新生班时,我都是认真思考,提前参阅学生档案,针对学生对英语的兴趣和爱好程度,精心设计第一堂课的教学内容。有句谚语说得好: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第一堂课是很关键的。教师应充分利用这第一堂课,尽情展示自己的教学思想和人格魅力,为今后的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下面以今年九月份我给高一(四)新生上的第一节课为例,谈谈如何设计第一堂课,以达到最好的效果。 一、 自我介绍第一步:基本情况介绍面对新老师,学生往往带有很大的好奇心,而最想知道的是:老师是谁?叫什么名字?什么学历?教学多少年了?等基本情况。通过介绍,让学生认识老师,能拉进师生间的距离,便于今后的师生合作。第二步:个性介绍 先提出设问:What kind of teacher do you think I am? What kind of teacher do you want me to be? 让学生大胆猜想后,做出回答:I’m honest, responsible, confident and strict. As a teacher, I’m honest with all my students and I’m responsible for anything I do to my students. But above all, confidence! Confidence is very important for any one to succeed. I’m confident about my job. I believe I have the ability to teach you well. I’m also confident of all of you, my dear students. I believe you are all intelligent and clever. If you work hard, you’ll soon make great progress. So believe in yourselves! And strict is very necessary. I’ll be strict in my work, I’ll be strict with all my students and I hope you’ll be strict in your studies. 让学生了解教师的个性是我的设计目的。教师的品格会对学生产生很大的影响,教师应向学生展示自己的优秀品格,在学生中树立威信,师生互相鼓励,增强学生学好英语的信心。学生普遍认为,老师诚实、自信、严格,是个有责任心的好老师,在老师的带领下,一定能把英语学好。 二. 明确师生的责任和要求 第一步:“教师”是什么? 设问:What’s your understanding about a “teacher”? 学生讨论后,教师作答:A teacher should be a guide, who not only guide the students knowledge, but also guide them in the right way of learning knowledge; A teacher should be a modal, who always set a good example for the students; A teacher should be a dictionary, who is able to work out most problems; A teacher should be a friend, who is ready to help his students when necessary and shares all their sorrow and happiness. 这一步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教师的职责。教师应该教会学生知识,更应该以身作则,与学生和睦共处,为学生答疑解惑,帮助学生改变对老师过分依赖的心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第二步:学生该做什么对这一环节,我的做法是:学生分组讨论,罗列学生该做和不该做的事项,教师收集有关信息,并和学生共同总结,找出重点和关键。

㈣ 教育教学论文不少于1000字

改进教学设计的研修报告在新课改的大潮中,为培养一批敢于实践、善于探索、勇于创新的初中学科“教科研训”团队,在清水县教育局的部署下,经过多次研讨、协商,确定培训方案,特举办了初中骨干教师研修班。本次研修班学员由我县初中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政治、历史、生物八门学科的86位骨干教师、县教师进修学校的4位老师、教研室的4位教研员及我县的各学科带头人共36人组成,清水县教究室李祥瑞老师、邓双桂主任亲自设计研修方案,并为本次研修班的每个学科配备了本地老师组成的指导组。历时三个月的研修活动今天结束,在此对本次研修学习作简要回顾。一、理念与追求本次研修活动的主旨是通过学习、研修与实践,改进教师的教学行为,提高教师的研究能力。研修的理念是让教师成为有研究能力的教学实践工作者,让教学和研修融为一体,成为教师工作的常态。采用的方法是“走进课堂做研究”,教师以研究者的姿态参加研修活动,在主动参与研修过程中学会研究和改进课堂教学,提升学科教学专业水平和研究指导能力。在整个研修过程中,导师与学员相互学习,理论与实践紧密联系,在合作研修中共同成长。
在整个研修过程中,导师和学员践行着共同的追求。
1.提高了课堂教学实践能力:通过课堂教学观察诊断与现场指导、扎根课改现实问题的课例研究等活动,提高了骨干教师教学设计、教学实施、课后反思、持续改进的能力。
2.增强了课堂教学研究能力:通过专题报告、系统自学、文献研究、行动学习,提高学科素养、学习和掌握了教学研究的基本技能方法,在“听中学、做中学”。通过“实践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力求把“听懂的东西做出来、做好的东西说出来”,开发和梳理了四个学科有价值的以课例为载体的主题研修报告和研修指导报告,增强了骨干教师的课堂教学研究能力。二、内容与方式本次研修班的特点是:模块化的学习内容和主题式的实践研修,将理论学习、主题研修与教师的教学行为改进、研究能力提高紧密结合。在4个专题模块(校本研修专题、学科教学研究专题、课堂教学诊断与改进、课堂教学研究技能)的统领下,分二个阶段实施研修活动。
第一阶段:学科课例学习与分析。在上海开展为期2周左右的集中学习,邀请全国和上海市的教学专家、学科专家、科研人员和有丰富经验的名师名校长作专题报告。要求学员在此期间认真学习先进理论和研究方法,与导师合作梳理出课例分析的框架,深入闵行区基地学校,与学校教研组合作开设研究课。每个学员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分析精彩课例,各学科组形成分学科课例分析报告。
第二阶段:以课例为载体的主题研修。从2010年10月起,8个学科组分别开展了课例研究。各学科导师组与本学科全体学员以选定3至4个班级研究主题,通过“三阶段两反思”的方式进行课例研究,共同合作完成对一堂研究课进行集体的教学设计、全面的问题诊断和持续的实践改进,让合作小组共同亲历行动研究的全过程,并形成了典型的课例。与此同时,其它学校的学员选择符合本校本学科实际情况的专题在本学校开展研究,形成一个有效的教研活动案例的分析报告,导师组予以专业的指导。
每个课例都经历了:①确定研修主题,制订课例研究计划;②独立备课,上第一轮课,导师组和本组学员听课、观课、评课,学员与导师组合作设计第二轮课;③上第二轮课,导师组和本组学员听课、观课、评课,学员与导师组合作设计第三轮课;④上第三轮课,导师组和本组学员听课、观课、评课;⑤学员准备主题研修课例报告提纲,分组讨论课例报告初稿,导师组提出课例报告具体修改意见;⑥学员完成主题研修课例报告;⑦每位学员进行课例研究报告答辩和余杭导师的课例研究指导报告答辩。
在这一过程中,组织了三次集中研修日交流各组研修情况。顾泠沅教授两次亲临研修活动,并作专题指导报告,使全体学员的研修质量进一步提高。
此外,在课程学习过程中还采用自主阅读(模块课程里专家推荐的专题文献与自主查阅的文献相结合)、研讨对话(通过学员论坛、网上对话、专题研讨、相互学习)等学习方式,学员提交读书笔记、反思札记、学习体会(网上交流)、博客短文等即时作业。今天,4个学科组还组织了4堂结业汇报课,并且让全体与会领导和教研组长体验了研修班课例研讨的片断。三、收获与感言近一年的研修活动,学员和导师实现了“提高课堂教学实践能力”和“增强课堂教学研究能力”的目标追求。积累一批有价值的课例研究成果,已经有15篇研究报告在教育期刊上公开发表。今天的6堂汇报课更是全体学员集体成果的展现。同时,研修给学员们职业精神、教育理念、专业能力、研究水平等方面积淀了很多受用一生的财富。研修学员们普遍感到学有所获。
在我们集中学习的3周中,从教师专业知识结构的知识,教师行动研究中的“三个关注、二个支架等,使我们重新思考、审视自己原来的教学方法和教师研修方式。八个学科的专家、学者讲课,他们中既有研究理论的学者,又有第一线的实践专家,他们从各自学科特点出发,从不同角度、多方位来诠释课堂教学的基本问题和教师研修的方法。多学科的探究和相互借鉴,特别是他们能从平常问题中抓住问题的关键(关键事件)的本领,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几位专家的报告,不仅让学员知道了课堂教学的研究方法,而且使我们懂得了课例研究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最好载体,合作研修是教师团队共同成长的最好方式。
在此摘取部分学员和导师的感言。学员任彦斌:在一步步参与中知道了课例研究应该怎么去做。各种各样的培训很多,但像这次高研班这样的压力是没有过的。但回过头去看,还是很值得的。收获在于,过去对课例研究不了解,停留在找案例、教案上,这次真正参与了课例研究的过程,最后也写了课例研究的报告,虽然报告还不成熟,至少自己知道怎么去做,怎么去理解,对教学改进还是很有帮助的。学员王芳:做一次精致的课例,迁移到常态的教学。课例研究苦是很苦,但是非常值得。让我学到了教学研究的新的方法和思维。说实话,“三段两反思”我以前听也没听过,这对精致化课堂,对课堂改革非常有帮助。一节精致的课对其它的课有迁移,会自觉不自觉地使用方法,尽管内容会不一样,但研究的方式肯定还在延续。每节课都能进步一点点。导师李珍才:研修班抓住了老师学习的特点。课例研究是个很系统的东西。上海的理论学习后,我回来看了一些书,确实收获挺大的。在实践时,学到了很多方法,包括如何观课,做实录,我觉得在以后的培训中也可以用到。这样的学习体现在几个方面,包括理念方面、基于实践方面、基于案例方面、基于行动方面,这些跟我们教师学习的特点是紧密相关的,我们以后的培训也要从这些方面去做。
此外,部分学员已经将以课例研究为载体的研修方法运用在教研组活动之中,带动了学科教研活动的深入开展。清水三中、清水五中、清水四中等几所学校还成立了以课例研究为载体的校本培训实验联盟,以横向(学科间)、纵向(学校间)的方式合作开展课例研究。部分学科教研员用课例研究的方法组织学科教研活动。可以说,本次研修班的成果与收获是多方面的。四、反思与改进反思本次研修班的组织、设计和安排等方面,可以从三个方面加以改进:
1.在人员选拔上建立机制,使学员的研修基础相对整齐,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更高,研修和质量更加突出。
2.在方案设计上采用学行并进,将理论学习与研修实践交替进行,学一个专题后马上做一个课例。正所谓行思并进。
3.在时间安排上采用阶段性集中,可以集中时间、集中精力、集中内容开展研修,完成一个课例研究。研修班虽然有结业,但我们走进课堂做研究的热情依然如故,改进教学行为,提高研究能力是我们追求的永恒目标。
最后,让我县的学员有一个高层次的学员平台;向各位导师、邓双桂老师等表示真诚的谢意,是你们高水平的指导、执着的敬业精神、严谨的学术态度感染和激励着全体学员认真地开展研修,支持和帮助全体学员快速提高教学和研究能力。向教研室的各位教研员表示感谢,是你们的通力合作与指导,使研修班和全体学员圆满完成研修任务。谢谢!

㈤ 关于新入职教师应具备哪些素养的论文2000字

2
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迈进,使我们更加意识到为师的艰难
与神圣,对于教师来说,博学多识是做一个好教师应具备的
素质。
一个好的教师,
只有不断学习,
具备深厚的理论修养、
完善的知识结构,才能成为研究者、思想者、创造者。

教师自身学习主要的途径是:向书本学习;向同行、
专家和学生学习;
在实践中学习;
向网络学习。
一位哲人说:
教师本身就应是一本书,教师唯有让读书成为习惯,才能书
写好教师这本书。读书是学习,向同行、专家咨询是学习,
实践是更重要的学习。要做实践的有心人,在自己的教育教
学实践中经常思考新问题,探索新路子。要养成对自己的教
育教学实践经常小结反思的习惯。对自己在实践中遇到的问
题,想到的问题,获得的启发进行分析,留心积累,成为一
名反思性的教师。

2
、让“碰撞”搭建起互助的平台

教师群体有着丰富的资源,每个个体都有自身发展的
优势,一位哲人说过:
“你给我一个苹果,我再给你一个苹
果,结果每个人还是一个苹果;如果我学到你的一个长处,
你又学到我一个长处,那么,我们两个人都有了两个长处。

要为教师搭建这样的碰撞平台,使教师之间“资源共享”

我校为教师搭建了碰撞交流的平台,这些都源于教师在教育
教学实践中产生的困惑和遇到的问题,教师将自己对问题的
理解,解决的办法拿出来与大家分享,做到了理论与实践相

3
结合。不同的认识、不同的方法进行碰撞、比较,寻求最佳
的解决策略。教师们用自己在实践中积累的大量案例,相互
补充、相互借鉴比较全面地总结出了适合学生的提出问题的
各种方法。

3
、使“引领”成为一种导向

教师受自身素质水平的制约,对科研的认识和操作水
平会有较大的差别,
“专业引领”可以帮助教师摸清方向,
给予正确及时的指导,避免教师走过多的弯路。专业引领要
对提升教师教育理念和解决教师教育实践中的困惑、问题起
到重要作用。要提出一些让教师“解渴”

“解难”的工作方
法,使教师真正意识到教研科研的必要与实效,让教师们自
觉的参与到研究中来。也可由学校树立起教师学习的榜样,
以身边名师为目标,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也可请专业研
究人员就行动研究的策略、方法为学校教师作专题指导,提
升教师的科研意识,提高教师科研的实践能力。

只有学习成为教师自身的需要,教师之间交流具有实
效,适当适时的引领,教师的事业才能焕发迷人的芬芳。

二、问题即课题。

以往学校研究的课题往往外在于教师的个人需求,与
教师当前的、现实的工作、生活情境及需要没有直接关联,
缺少教师自身心理体验的融入和个人需求的渗透。只有将课
题研究真正转化为教师的内需,解决教师自身困惑的问题才

4
会使教师产生浓厚的兴趣和内驱力。

我认为课题的确立首先要着力于解决问题,只有通过
研究解决教师的困惑或疑难问题,这样的课题才会受到教师
的欢迎和认可,才会使教师努力进行实施和研究。课题的确
立其次要着眼于热点问题,关注热点,能及时有效地提高教
师的认识水平,
使他们正确看待这些问题,
同时能集思广益,
借助讨论碰撞出思维的火花,产生有一定思想深度的见解,
给老师们创设成功的机遇,满足其求成心理需求,进而激起
其更强的科研热情。课题的确立最后要着手于教学服务,为
帮助青年教师迅速提高教育教学经验和班级管理的能力,要
加强个案分析研究,使科研与教育教学密切结合起来。要求
教师对某一教育教学活动从背景、教育方式、效果等方面进
行分析,再进行分类,把成功的经验反馈给老师们。

教育科研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主体
性的发挥,学校要为教师科研留出足够的思维空间,使教师
有选择发展和创造的自由度。

1
、自由选择课题。

每一项课题都应经历“从教育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
个别学生实验→可能性论证→申报课题→开展研究”这样一
个过程,是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自主选择的结果。

2
、独立开展科研。

提倡科研工作多样化,强调教师在实践中的独立探索

5
精神,力求表现出每一位教师的特色来。

3
、允许失败。

由于教育活动的复杂性以及社会和教师个人的诸多因
素影响,每一项工作都存在着失败的可能。但要给教师留有
空间允许失败,在工作中不断激励教师面对挫折,不断努力
以期取得更大成绩。

三、教学即研究。

教学活动是教师最经常、最普遍的行为。抓住教师教
学,使每一节课的教学都能成为教师研究的案例,教师的教
学水平提高了,研究能力也就随之提高了。

课前制定计划,对自己的教学内容进行分析,要有问
题意识,结合学生实际制定计划。我们将常规备课转化为问
题解决式的教研活动。教师结合下一周的教学内容,共同探
讨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的办法,使教研活动尽可能贴近教师
实际工作,将问题解决在课堂教学之外,解决教师的困惑,
力争让教师们“解渴”
。同时强调课后反思纪录,要求教师
把自己遇到的教育问题或困惑在课后及时记载,把问题发生
之后是怎样想办法解决的,在解决过程中是否发生了一些有
意义的教育事件记录下来。在自我记录过程中“反思”自己
的教育生活,并在反思中回过头来改进自己的教育实践。改
变以往的教案检查工作,加大预案的应用价值,特别要求教
师将教后记变成教师反思教学的重要过程。要求教师可以用
6
“当时我想…”

“现在想起来…”

“如果再有机会上这节课,
我会…”等方式来表达。反思教学要求教师对自己的教育实
践和教育经验有一个新的认识,更自觉、更理性地研究自己
的实践,将理论和实践统一起来,从而更好地提高实践的质
量。

教育行动研究是立足于教学的研究,是教师通过自己
的教育教学实践所进行的研究,其特点可概括为“教师在教
育教学中,通过教育教学,为了教育教学”的研究,这种研
究从问题出发,从教师的需求出发,并非在教学之外另外抽
出时间来做研究,而是留心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并设法解决,
解决的过程就是教学研究的过程。教师通过沟通、交流、反
思,使自己拥有一种“扩展的专业特性”
,它的内容可能包
括:把自己对教学的质疑和探讨作为进一步发展的基础;有
研究自己教学的信念和技能;准备接受其他教师来观察她的
教学,并就此直接或间接地与她进行坦率而真诚的讨论。总
而言之,扩展的专业特征就是有能力通过系统的自我研究或
研究别的教师实现专业上的自我发展。当然,让教师进行教
育行动研究,在开放性氛围中不断反思改进教学实践还需加
强行政和文化上的推动,这是促进教师反思教学与专业成长
的重要条件。

㈥ 浅谈如何提高新教师的综合素质

赵朝彩 毕节市第四实验高级中学 551700 摘要 教师作为培养祖国未来人才的教育者,其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教育事业的发展、国家的未来。因此,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使之成为合格的教育者,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而新教师作为教育岗位的新人,学校应注重对其进行科学的管理和指导,让新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专业知识素质等得到全方面提高,紧跟时代步伐,根据新课程改革的目标,改变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使自己适应高中素质教育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 教育发展 新教师 综合素质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人类摆脱愚昧、传承文明、开拓未来的重要途径 ,教育成果的好坏,直接关系着国运的兴衰,民族的未来。而老师作为教育事业改革、发展和前进的重要力量,是祖国新一代的领路人,在教育中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新教师作为教师队伍的新生力量,如何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以最好的状态进行教学,是学校教育持续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更是全面实现素质教育的关键。现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怎样提高新教师的综合素质。 一、加强师德培训,提升新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计,师德为本。因此,提高新教师的素质的首要任务,就是要提高其职业道德素质。 作为一个初到教育行业的工作者,要想胜任这份职业,必须具备最基本的素质,即职业道德。因为新教师刚刚从大学毕业,对“做人的工作”的教师职业并没有深入的认识与理解,在工作中,往往表现出随意、想当然等思想状态与行为,虽然有时工作积极性很高,但成效却比较小,在具体的工作过程中甚至还有与职业道德相违背的地方,所以必须高度重视新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加强对新教师职业道德的建设,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第一,外在形象。教师在自己的外表打扮上,服装要干净整洁,大方得体;在语言谈吐方面,要做到文明亲切,生动易懂;在举手投足间,要端庄、自然、有礼貌。这对学生的审美、言行举止模仿,都有很重要的影响。第二,内在美的建设。一个教师徒有光鲜的外表,没有实际的职业精神,不热爱教师行业,不注重教学工作,不关心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相处后,学生便可以觉察出教师缺乏责任感。这样一来,教师便得不到拥护和支持。所以,新教师需要真正的付出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去了解学生,关心学生,爱护学生,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第三,严格要求自己。教师是学生在学校接触和学习的首要对象,为人师表,更应严于律己,以身作则,不允许自己有丝毫懈怠,这样才能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 二、加强业务培训,提高新教师的专业素质 “给别人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教师作为一个教育者,如果连自己所教授的专业知识都没有掌握好,教好学生文化知识便无从谈起。为了使每一节课都上得有意义,学生都有所收获,教师对本专业的教学内容应该做到胸有成竹。专业的知识结构如何,学科的特点是什么,都应该明晰,更要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探索能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和途径,确保课堂效益最大化。此外,还要注意到,知识是不断深入发展的,所以教师不能固步自封,而是要时刻关注学科动态,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只有精通本专业知识,才能在教学过程中游刃有余,顺手拈来。 三、自主研修,不断创新 一个人只有紧跟时代,才能时刻站在前沿,不被时代所抛弃。而教师作为教育工作的一线人员,指导、教育着代表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学生,更应该带领学生一起,追随时代的步伐,时刻保持创新性。 (一)教育理念的创新性 教育理念对教师的行为具有指导作用,保持教育理念的先进性,也就是保持了一个教师的创新性。尽管新教师是新生的一代,可是绝大部分新教师的头脑中,传统教育理念仍然是根深蒂固。因此,要提高新教师的素质,其要求之一就是改变这些传统的教育观念。作为一名高中新教师,我认为应该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与学生建立民主、平等的关系。在教学活动中,发挥主导作用,鼓励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学习,注重培养学生的主体精神。在课后,对学习较差的学生要耐心的进行辅导,用心去关爱学生,绝对不能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二)教育手段的创新性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电教技术作为一种新的教育手段,已经在教育活动中普及。新教师也应该顺应时代的要求,熟练的掌握录音广播、电视录像、幻灯片、投影仪、计算机等现代技术的使用方法,在教学活动中进行运用,以提高教学的质量。同时,网络资源丰富,各种学科的科研动态也是最早在网络上实现更新,教师应对动态多加关注,以丰富、发展自己的知识,以便在教学活动中能更加准确地进行教学。 四、科研引领,总结提升 如果教师只是一味的只管教书,而不搞科研,不学会在工作中总结提升,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教师自身的发展和教育水平的提高。只有不断进行科研活动,才能成为追求进步、符合时代要求的好老师;只有在经历中学会不断总结经验的人才是有开拓精神和创新精神的人,否则一味跟从别人,死啃书本即使有所进步也是“鹦鹉学舌”而已。因此,要鼓励新教师积极进行科研,新教师通过从事科研活动,自主地解决了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在实践中不断进行探索,总结有益经验,并把心得写成论文,从而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总之,在学生的成长和学习过程中,教师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教师的一言一行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学生的行为。随着新课程的改革、素质教育的发展和深入,对教师综合素质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新教师作为教育岗位的新人,在教学之初,学校便要注重提高其综合素质,这对他们以后的教学生涯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新教师应加强对理论的学习,并付诸实践,在理论的指导下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积极奋进,从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加快当地教育的发展。

㈦ 如何写教育教学论文

一、调动学习积极性,是培养自学能力的前提
前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如果最初的数学充满了形象、色彩、声音,总之,能够让儿童的感官所接受,这时,我们就能使自己讲授的知识为儿童所接受,并且使我们进入儿童的思维世界。”这就是说,数学教学充满兴趣性。我在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大量使用学具卡片,如小猫、小狗、大象……用这些可爱的小动物卡片,教会学生认数,计算;同时大量使用幻灯教学,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动脑思考,最后动口表达的“三动”能力。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如在教学10以内数的认识时,我不是按照教学进度:每个数都要讲一堂课,而是利用学生学龄前的基础,利用图片,仅用二节课就教会了1-10这10个数。在课堂上,我让学生摆卡片、说数、互相检查、汇报。一节课上得热热闹闹,充满趣味性,培养了学生自己学习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感到数学课有意思,不枯燥,为今后培养能力奠定基矗。

二、教给学习方法,是培养自学能力的重要环节
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在教学时,我们往往只重视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而忽略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我在加强双基教学的同时,又重视思维、记忆等能力的培养,尤其是重视教给学生学习方法。

1.教给学生会使用教科书低年级使用教材重点应放在观察上。新课本大量使用了图画、图形、直线、线段等形象直观的内容。在指导学生看书观察时,可根据儿童在观察过程中的几个心理特征,采用以下顺序:

①观察图,了解图意和要求,能按一定顺序观察,用上、下、左、右等方位词。

②按图意要求,会操作摆学具,并组织语言表述操作过程。

③会按图意要求填数、填符号或计算;

④能明确图里标明知道的是什么、要求的是什么,为学习应用题做准备。在中高年级教学中,我注重指导学生看懂、学会书中提供的学习方法,来理解概念和定律。如在学习“分数意义”时,我提出:①把什么看成单位“1”;②把单位“1”平均分成几份;③每份是单位“1”的几分之几。请同学们带着这三个问题看书,讨论。对公式推导这部分内容,更是让学生带着问题去看书、思考、讨论。让学生自己掌握、学会。这样,我们充分利用课本,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2.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数学课最忌讳教师思维活动占有学生的思维活动--学生的学习过程。学生的学习过程就是思维过程。因此,数学课上,应重视把学生的思维过程充分表露出来,让他们说出是怎么想的,或是怎么理解的。

如在教十几减九时,我提出这样几个问题:

(1)摆实物。摆小木棒。一捆(10根)和3根。

(2)要从13里拿走9根,怎样拿?

(3)你是怎么想的。

(4)把你想的说出来,大家听一听。让学生根据问题摆学具,不仅给学生提供“扶手”,更重要的是教给思考方法,培养学生把具体转化成抽象的思维过程。

三、学生学习习惯的形成
习惯是一个人在长时间里逐步养成的不易改变的行为。好的学习习惯有助于巩固和发展学习能力,而且对将来工作学习大有帮助。在一年级教学中,我开始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比如:认真听讲、独立思考;仔细观察、用心记忆;工整书写、准确计算;及时检查、理清思路,到中高年级,更应重视验算检查等习惯的养成。此外,我教的学生都善于一题多解。有时一道应用题可以做一节课,学生争先恐后摆列算式,抢说思路。在教归一应用时,我和同学们列出了24种算式,大大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形成一个人的性格也有密切关系。我们在课堂上要严格培养、帮助、指导,久而久之,才能形成学生好的行为习惯。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是势在必行的。如果我们坚持不懈地训练与培养,一定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㈧ 如何使教师成长和课堂进步等相关论文

学校的发展需要一支专业化水平很高的骨干教师群体,需要优秀的、有自己教育优势和特色的骨干教师引领整个教师队伍的成长。教师专业成长,是指教师参加工作以后的教育思想、知识结构和教育能力的不断发展。由于教育的动态性和拓展性,教育技能和素质只有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才能得以不断认识和提高。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应立足校本,采用多种方式对教师进行培训,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一、读书———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
教师的专业成长虽然在很大程度上受教师所处环境的影响,但更重要的是取决于自己的心态和作为。教师不应是专业发展的“被动的接收器”,教师应是自身发展的积极建构者。“自觉”、“自主”应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词。它具体表现为专业发展的自主意识与能力,即教师能自觉地对自己的专业发展负责,自觉地对过去、现在的状态进行反思,对未来的发展水平、发展方向与程度做出规划,并能自主自觉地遵循自己专业发展的目标、计划、途径,努力实践,成为自身专业发展的主人。只有充分激发起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动力,才能使教师的成长由自发转向自觉,由个别转向群体。可以说没有一个优秀的教师是师范院校直接造就出来的,优秀教师都是在工作过程中成长起来的。因此,必须抱着积极主动的心态,寻找一切有用的教育资源,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向书籍学习,向专家学习,向学生学习,向社会学习,向实践学习。当一个教师知道自己要什么,并且非常渴望获得它们的时候,他就不会放弃任何—个可能通向成功的机会。他会利用、发现、创造各种机会和条件,自觉学习,关注校内外的先进经验,举一反三,注意积累自己的实践历程并加以理论上的反思和提升。可以说,教师自主发展的意识是其成长的最关键因素。
二、培训———提升理论修养
一个好的教研组,必须能适应时代的发展,不断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教研组成员必须具备较高的政治素质和文化素养以及较强的组织能力。学校各教研组要带领本组教师积极开展校本培训、专项培训。通过理论学习,养成教师理论学习和实践反思的习惯,不断提高研究和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校本课程开发和建设的能力,把日常教学工作与教学研究、教师的专业成长融为一体,在培养青年教师方面,最有效的方法是走出去、请进来。所有走出校园培训的教师回校后必须要在校内上一节汇报型的提高课,这样不仅使培训的教师自身教育教学水平提高了,还使校内的青年教师开阔了眼界。校内培训主要渠道是利用每周业务学习时间组织广大教师学习国内外报刊杂志上刊登的教育教学改革的理论,请教育专家或名师来学校讲座。学校要为教研组成员提高业务素质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广大教师自觉的参加学历进修,把理论学习内化为自觉行动。
三、集体备课———发挥团队优势
新课程理念提倡合作,不仅是指学生的学习方式,还应是教师的教研方式。发挥团队精神,发挥每个教师的特长,互相取长补短,群策群力,增强教师之间的合作关系,使原来势单力薄的教师个体走出封闭的圈子,每个教师的个人优势被整合为集体的智慧,会时时迸发出令人惊喜的创新思维和教学设计。以往的备课,每个老师要备一本书的内容,不但花费的时间长,而且每个单元、每课内容都备得不是很精致。费时低效,甚至有些老师为了应付检查,就索性“抄教案”。
集体备课应坚持“资源共享、优势互补、酌情加减、课后反思”的原则。其一,备课时间、地点、人员制度化:以教研组为单位,每周固定时间在各办公室集体备课;其二,备课内容和主备人员制度化:教研组每人主备一至两个单元,就这个单元的内容进行细致、深入地备课。每周教研组活动时,按单元由负责主备的老师先讲解自己所备单元的整体思考和每课的重难点、教学设计以及教具准备等;其他老师边听边在课本上做详细的记录,然后全组老师共同商议,制定出一份比较完善的教案,并把这一单元的教案,拷贝到电脑中;其三,个性修改制度化:每位老师根据个人教学风格及本班学情,对集体备课教案进行再创造,使之成为一份适合个人特色和本班教学的个性化的教案;其四,及时反馈制度化:在集中教研组集体智慧与使用本人个性化教学策略后,效果如何,要及时反思,做好后记,交流总结得失,形成习惯。教学反思是教师由经验型转变为研究型、专家型的必由之路,这种反思不是—般意义上的“回顾”,而是反省。思考、探索和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各个方面存在的问题,具有研究的性质。自我反思是开展校本研究的基础和前提,分为三个阶段即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教学前的反思具有前瞻性,能使教学成为一种自觉的实践,教学中反思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调控和应变能力,教学后反思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总结能力和评价能力。过去教师处在被研究者地位,现在成为研究者、成为反思性的实践者,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教学行为及教学效果,能更新教学观念,改善教学行为,提高教学水平,使教师真正成为教学和教学研究的主人。
这也就是我们通常所提倡的“三级备课”:即自备、复备、完善。自备,教师分到备课任务后,根据备课要求先行备好教学设计;复备,备课组活动时,由备课教师先行说课,备课组成员就该教案的得失提出修改意见,备课教师根据成员意见修改教案;完善,各教师根据实际情况补充教案,使之更为完善,并在教后及时填写好“教后札记”,完成“教学反思”。
这种方式有三点好处:其一,让每位老师集中精力备好一至两个单元的课,提高了每位老师的备课质量;其二,也减轻了老师的负担,节省了时间,让每位老师有更多的时间投入到课堂教学中;其三,集思广益,“以思维碰撞思维,以智慧点燃智慧”,充分发挥教研组的“群研智慧”,真正做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由于新课程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性,由个人备课向个人与集体合作备课转变的同时,集体备课还应提倡由静态备课向动态备课转变;由于备课是终身随时的感悟,不仅仅是写在纸上的文字,因此集体备课应由文字教案向文字与思维相结合的教案转变。
四、集体评课———案例引领式校本培训
授课、说课、听课、评课是学校反思性教研的常规工作,集体评课也是许多学校的日常教研工作。在集体评课的教研定位上,是与校本培训接轨的。一次集体评课,就是一次有意义的案例引领式的培训。以一个个鲜活的课堂教学范例为载体,通过对课例的点评和分析,共同提炼出老师们平日教学中的问题和困惑,再合作设计突破的方案,并从教学实践中得到验证,从而提升教研质量。
每学期要召开几次全校性的教学研讨活动(包括校级评优课、开放日观摩课、青蓝工程汇报课、优秀教师示范课等)
,形成“众人搭台,一人唱戏,大家受益”的良好局面,为老师们集体评课提供了平台。组织由下至上的集体评课,即先由备课组交流评议,再以“宣讲”或“沙龙”及“培训”等形式组织全体老师集中评课,为老师们集体评课创设对话、民主、具有指导意义的研讨氛围。在集体评课的过程中,对于每位参与的老师均要做到人人有分工,由学习层的教师做课堂实录的记录,由资深教师整理、宣讲评课稿或案例分析,并尽可能由专家教师提炼有指导意义的教学问题和教学困惑,参与的所有老师讨论交流。
集体评课应达到以下目标:其一,评出方向。以教学为媒介、课例为载体的集体评课聚合老师们的视野,提出并解决共同关注的教学问题,帮助老师找到教学研究的方向;其二,评出进步。有人说:“教师之间的广泛交流是提高教学能力最有效的方式”。老师们在具有浓厚研究氛围的集体讨论中时常迸发出教学灵感,还有的从交流中受到启发,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这就能加快老师教研能力提升的速度;其三,评出团结。每一次集体评课就是一次宝贵的学习,教师与教师之间的互动、沟通、分享,会促使老师们用开放的心态彼此发现、彼此欣赏、彼此接纳,促进了教师间的团结。
目前,集体评课还停留在“示范教学———对话反思”的被动式阶段。为了促进教师专业的进一步发展,既要保持侧重讨论式的案例教研,又要引导老师们开辟包含行为跟进的全过程反思———课前,先提炼教师真实的教学困惑或问题,带着实际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教学设计;课中,以探求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进行教学;课后,选取多方对话、自我反思的话题,力争引入视频案例的技术,从而引发教师思维碰撞,提升案例讨论的理论水产和教师理性思考的深度。
五、尝试走班———创建更广泛的交流平台
学校尽管一直推行群体学习、组内教研、校本培训,但依据班级个体,不可避免的是部分老师仍会出现“闭门造车”的现象。因此,学校要努力为老师搭建一个自主学习、交流、展示的平台,为老师的教育教学提升、班级管理自我反思、自身专业发展提供有效的支持。孩子的天性是追求新、活及变的,但是在目前相对封闭的教室里,学生要满足享受所有的优质教育教学资源,至少是与本年级的所有老师交流的愿望都是很难达成的。那么,学校就要着力为孩子们创建一个“欢迎本年级老师走进我们班”的机会,先满足孩子们小小的愿望,让他们在与本年级老师零距离接触的过程中,学会适应不同的老师,获取不同的信息,提高学习知识的兴趣。基于这两个需要,学校可试行教师走班制。措施可以课改为龙头,年级为试点,由各课题组的老师们先行做走班实验;或者由试点老师介绍走班经验及教训,然后推广先进经验,并建议教研组实施全员走班制。
每位老师具有不同的教学风格,每节课的训练侧重点也不同,每一节走班课都是经过精心准备、精心设计的,可以说一次走班课就是一次公开课。与不同的老师合作上一次走班课,从学生自身而言,提高了对不同老师的适应能力,感受到不同的教学风格,同时体会到不同老师上课所带来的新鲜感,满足了孩子求新求变的愿望,尽可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不同的班、不同的特点,对老师的组织教学、教学机制是一次极好的训练和考验,提升了老师针对不同的学情调整教学策略的能力。作为走班的施教者,体会到了不同班级的学生思维、学习习惯、语言素养等方面的差异,有助于发现自己在日常教育教学中忽视的问题,更好地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管理的能力和水平;同时在完成教学后针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能更全面、更深入地反思和修正;其三,听课老师的收获。作为同年级的听课者,以“旁观者”的身份更能发现自己在本班教学、班级管理方面的不足与欠缺。通过走班课,听课教师看到的不再是一个班,而是一个年级、一个整体,从学生、教师的方方面面做了一次很好地横向比较,发现的不再是个别的、特殊的现象,而是全面、普遍的现象。从而,对年级组的教研水平、团队共进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针对学校要达到优质资源的共享与有效交流的教研目的,仅仅立足于本教研组的走班尝试还远远不够。因此,还可以筹划和实现年级大课走班尝试、跨年级走班、跨学校走班。走班制的逐步实施,就是为了促使老师从不同的教育对象、教育情境中汲取经验,并逐步完善和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和素养。
教师的专业成长离不开学校有效的管理制度的规范,离不开教研组和备课组平台的合作交流,离不开课堂教学的探索与实践,更离不开自身的奉献精神和努力,只有上述四个条件的和谐统一,才能有效地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㈨ 如何提高教师的综合素养论文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生物教师如何提高自身素养
生物教师转变观念,以提高教师自身素养为突破口,充分相信学生,还学生一个自由探索的空间,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 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式。
1 注重师德修养,提高教学业务能力
1.1师德修养
1.1.1教师职业必备的几种素养
教师职业责任――教师必须自觉地做到对学生负责,对学生家长负责,对教师集体负责,对社会负责。
教师职业态度――有从事教育劳动的光荣感与自豪感,要有肯吃苦的精神。
教师职业技能――刻苦钻研业务,不断更新知识,要懂教育规律,要具备一定的管理知识,勇于实践,不断创新。
教师职业作风――教师在职业活动中要有优良的职业态度和行为,等等。
1.1.2教师个人修养
修炼自己的声音,让它引人入胜;修养自己的语言,让它妙趣横生;修炼自己的眼睛,让它传神丰富;修养自己的表情,让它神采飞扬;修炼自己的行为,让它规范专业;修养自己的学识,让它有如泉涌;修炼自己的脾气,让它逗人喜爱;修养自己的个性,让它鲜明唯美;修炼自己的心灵,让它平和美丽;修养自己的气质,让它超凡脱俗;修炼自己的灵魂,让它崇高圣洁;修炼自己的人生,让它阳光幸福。
1.1.3教师的几种意识
“天平”意识: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教书和育人是分放在两个托盘中的砝码,要使天平永远处于平衡状态,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做到教书和育人并重,教师要把教书育人内化为自身需要。
“镜子”意识:树立“平面镜”意识,即经常性地以人为镜,时时进行自我对照、自我检查、自我反思、自我教育,最终达到自我履行职责、自我修养、自我完善的境界。
1.2钻研教学业务
钻研怎样备课、上课、测评、说课、评课、教学反思、教学研究、教学论文等。
2 着力提高教师的基本功和文化素养
2.1基本功
包括三笔字、普通话、简笔画,使用工具书、计算机操作、教学课件的制作,备课、作业设计、作业批改、考核、教学研究、指导学生第二课堂等。
2.2 加强课堂教学艺术水平的培养和提升
在广大教师中深入开展上达标课、示范课、展示课、竟赛课以及听、评课活动,让所有教师充分展示自己的讲课艺术与评课才能,取长补短,相得益彰。
2.3新课程教学的“五还”、“六尽量”
五还:(1)还“时间”――每节课有充足的时间让学生主动学习,更为学生的知识建构提供充足的时间保障;
(2) 还“空间”――教师要为学生的知识建构提供空间的便利,允许学生自由选择学习伙伴及根据需要变动位置;
(3)还“工具”――教会学生学习方法;
(4)还“提问权”――让学生在预习、独立思考的基础上提出自己想问的各种问题;
(5)还“评价权”――包括自评和他评、发表感受等。
“五还”对解放学生、活跃课堂起到了推动作用,学生的积极性、对课堂的感情态度发生了积极的变化。
六尽量:新课程的教学要求教师在课堂中尽量让学生独立观察;尽量让学生独立思想;尽量让学生实践操作;尽量让学生动口表达;尽量让学生提出问题;尽量培养学生的思维和创新能力。

阅读全文

与新教师培养教育教学论文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有趣的水语言教案反思 浏览:926
苏教版高中语文pdf 浏览:49
幼儿观察能力教案反思 浏览:927
托班音乐教案红灯笼教学反思 浏览:232
怎样让学生爱上语文课培训心得 浏览:404
山西统考2017语文试卷 浏览:805
三年级下册语文半期考试jian参考答案 浏览:455
舞蹈课教学计划表模板 浏览:682
2013小学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浏览:393
快速波尔卡音乐教案 浏览:430
初高中语文语法 浏览:942
县域课堂教学改革 浏览: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学设计 浏览:832
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教学策略研究 浏览:795
朝阳区20152016期末语文 浏览:521
天勤教育教学点 浏览:534
语文九全课时特训答案 浏览:679
户外活动教案跑 浏览:977
2016重庆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885
大班音乐活动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浏览: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