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教育大全 > 三年级品社教育教学教案

三年级品社教育教学教案

发布时间:2021-03-11 15:46:20

㈠ 急需要三年级品德与社会<我心中的老师>课件以及相对应的教案

小学品德与社会《我心中的老师》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材的特点及编写意图
我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第二单元第5主题《我心中的老师》第一课《老师教育我成长》。《品德与社会》课程强调教学要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连,以体验去感受生活,从而使学生从心灵深处真正理解、关爱老师,从行动上真正、尊重老师。根据教材的地位、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我拟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2、教学目标:
(1)、懂得自己的成长离不开老师的劳动。
(2)、形成尊重教师的情感,体验融洽的师生关系。
(3)、从个人的真正经历出发,认识和理解教师对自己成长的作用。
3、重点和难点:
本课重点是走进老师的生活,了解老师的工作目的。难点是引导学生形成尊重教师的情感,体验融洽的师生关系。
二、说教法学法:
道德情感具有情境性,一定的道德情境能激发相应的道德情感。我在设计《老师教育我成长》一课中根据教学需要,重在从创设一定的环境气氛和教学情境的入手,使学生在情绪上受到感染,情感上产生共鸣。如一幅幅老师忘我工作的画面,一个个老师耐心教育的事件情景展示在学生面前,让他们深刻地体会到了老师为学生的付出,增进了学生对老师的敬佩与尊重之情。下面谈谈我的教学过程及带来的教学效果。
三、说过程与效果预设。
(一)、激趣学习,激发情感。
新课标指出:创设一定有趣的情景氛围,能激发相应的环境气氛,使学生受到情绪上的感染。因此,教学一开始我就在不同的学生座位上放下了学校里熟悉的老师的照片,让他们来猜猜他是学校的哪位老师?你对他们的了解有多少?今天,老师和同学们共同走我们老师的生活与工作的世界里,去看看他们是怎么生活的?引出课题《我心中的老师——老师教育我成长》。一个激趣学习的情景创设促使学生很快进入学习状态,引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他们纷纷透过日常生活的观察说出了各自喜欢的老师,加深了老师在他们心中的印象。
二)、指导体验,引导发现。
本环节我设计了以下内容:认识老师和尊重老师。在学生了解老师的过程中,我设计了模拟活动。课堂体验5分钟:体验老师的辛苦:以小组为单位在3分钟内当一回校老师教会组员学生学会2个新生字,并和他们听写、批改,改错。模拟体验后,请同学们谈谈自己的感受。起初,学生们有可能感到活动有趣,发笑不止,但随着体验活动的进展,学生们就会感到在他们看来很容易做到的事情,但老师却是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完成,感受到残疾人生活的困难。这时过渡到“尊重老师”这部分内容,将录制好的一些老师工作的片段放给学生们看,进一步感受了老师生活、工作过程的艰辛,引发他们对老师的尊重(板书:尊重)随后,教师适时地启发学生学习课前收集的有关老师忘我工作的先进事迹,并适当进行点拨、提示,帮助学生正确认识体验的结果。
本环节的两个内容,真正达到了学生了解老师,走进老师的世界的目的,课堂中,会给学生带来了新鲜感以及愉悦的体验,学生也在体验中获得了情感的熏陶,促使教学目标的逐步落实。
(三)、畅谈思想,升华情感。
新的课程理念指出: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强调学生的主体参与,只有源于学生生活的实践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道德情感。这种学习获得的知识最直接,最有效。这种参与活动也在潜移默化、层层递进中降低了知识的难度,有效的突破了难点,突出了对重点知识的掌握。在结束部分我播放一首歌曲“老师”,随着悠扬的乐曲、我提出这样的问题,你们应该怎样对待我们的老师?通过学生回答,引出学生从言行上对老师的理解与尊重。(板书:理解、尊重)
在这个过程中,指引了学生不仅仅在口头上尊重老师,还指引他们在行为上尊重老师,深化了教学目标。
四、教学反思
我在本节课前了解到,许多学生对老师是敬畏而不是敬爱,究其原因,是因为学生对老师不了解、不理解。针对这一现状,我让学生回忆老师曾给予他们的帮助,让他们在课前透过体验与观察了解 “老师教育我成长”的事例。通过了解贴近学生生活的真实事例和情感交流活动,学生懂得了自己的成长离不开老师的辛勤劳动,激发了学生爱师、尊师的强烈感情。由于课前准备充分,学生在课堂上发言踊跃,积极参与,交流热烈,成为了课堂学习的主人。但如果学生在课前的实践活动进行得再充分一些,不但可以在活动中培养他们搜集信息、处理信息、交流信息的能力以及与人合作交往的能力,还可以使课堂讨论中所反馈出的材料更加生动和丰富,使他们在交流和互动中受到更深刻的教育。同时,在实施品德与社会课程时,我更应当将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感知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做到活用教材,努力建立起课程、教学与学生生活之间的通道。并注意有效地利用课程资源,补充一些现实生活中“活”的教材,使教学内容更贴近学生的生活。

㈡ 三年级下品社我的爱是什么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我的爱是什么》主题活动是小学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第二单元《家庭因我更美丽》中的第二个主题活动。
【基于标准】
1、回忆家人对自己表达爱的一些事情,体会家长对自己的爱。
2、说一说自己对家长的爱,关心自己的家庭生活,爱自己的家人。
3、通过一个小事例,理解家长的爱。
4、用多种形式表达对家人的爱。
【内容分析】
《我的爱是什么》主题活动是小学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第二单元《家庭因我更美丽》中的第二个主题活动。内容主要是让学生体会到平时家长对自己的爱,理解家长爱的方式,并能主动大胆说出自己对家长的爱,能用多种方式进行表达,体现在日常生活的一些行动中,培养孩子的家庭责任感。
【学情分析】
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在家里娇生惯养,家人为孩子包办了一切,而孩子也感觉家长这样做是理所应当的。通过调查发现我班的孩子很少通过言行为父母做些事情,更别说理解父母对自己的爱了。所以在学习本课之前,先安排孩子留心观察父母对自己的一些行动,并在家主动表达对父母的爱。我们班的孩子有音乐特长,所以在设计本活动时,让孩子通过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自己的爱。
【学习目标】
1、引导学生关心家庭生活,爱自己的家人,能从语言、行动方面理解家人、关心家人,从细节之处表达对家人的爱。
2、提示学生如何对家人付出自己的爱,愿意分担家务,有一定的家庭责任感。
【学习重点】
通过言行向父母表达爱,理解父母对自己的爱。
【学习难点】
理解父母对自己的爱。
【教具准备】
学生生活录象片段 课件 自编歌曲
【评价设计】
1、交流式评价:通过师生、生生对话交流,在交流中对学生进行评价。
2、表现性评价:通过小组讨论表现、学生回答问题情况,适当对学生进行点拨。
【基本评价题目】
1、说说在家中家人是怎样表达对自己的爱的。
检测:学生了解家长对自己爱的方式。
2、学生用语言、行动表达对家长的爱。
检测:学生用不同方式表达对家长的爱。
3、通过一个教学情境,说出自己的感受。
检测:学生理解家长不同方式的爱。
【学习过程】
一、回忆导入。
师:同学们回忆一下在家中家人是怎样表达对你的爱的?
(学生说出家长表达爱的方式。)
师:家人对我们的爱不止止表现在一个字上,而是妈妈的拥抱,爸爸的目光,还有那可口的晚餐等等。那么你对家人的爱是什么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我的爱是什么》。
二、 过语言、行动表达对家人的爱
师:那位同学愿意说一说你对家人的爱?
(学生说出自己是如何用语言、行动表达对家人的爱的。)
师:同学们真是长大了。下面我们看一段录象,看这个小朋友在家是怎样做的?(放录象)
师:看完这个小朋友在家中的表现,你想说些什么呢?
(学生谈自己的感受。)
师:老师希望你们能经常这样做。下面把你在家中的表现在小组内进行交流,并选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小组内合作演一演。
(生交流、表演)
师:通过你们的表演,老师也感受到你们真的长大了,老师希望你们永远落实到自己的行动中去。
三、能够理解家人对我们的爱
1、设置情景:老师收到一位小朋友的来信,信的内容是这样的:有一天,我的一位同学生病了,我送他回家,当我回到家时已是晚上9点,我一回到家,爸爸就训了我一顿,我感到很委屈就哭了,到后来我想想,爸爸也是因为关心我、爱我才这样做的,我想向爸爸说明情况,可我不知该怎么做?请帮我想个主意,好吗?
2、同桌一起想主意。让学生在此过程中理解父母对孩子的爱,并有感而发,说说自己被父母误会的情况,以后再有这种情况发生该怎么做。理解家人的唠叨也是对我们的爱。
四、表达对家人的爱
1、师:同学们可真了不起,不仅能用一句贴心的话、一个小小的行动去关心家人、帮助家人,还能够理解家人对我们的爱。现在就用你喜欢的方式表达你对家人的爱,可以是一首诗、一幅画、一首歌、一个小小的行动、一句贴心的话、一个小故事。(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对家人的爱)
学生自由结合,用喜欢的方式表达对家人的爱。
2、师:哪位同学愿意到台上展示?
(展示、汇报)
五、结束活动
师:同学们都很了不起,用不同的形式表达了同样的爱。我们的家人爱我们,我们也爱自己的家人,让我们对家人的爱永远落实到自己的行动中去,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我们的家会更加温馨、更加美丽,让爱永远住在我们的家中。
师:老师这有一首歌《让爱住我家》。老师把这首歌送给大家,也希望大家把这首歌带回自己的家。
让爱住我家
我爱我的家,爸爸妈妈还有我,爱就是贴心的话,让家永远温馨。
我爱我的家,爸爸妈妈还有我,爱就是小小的行动,让家充满欢乐。
我爱我的家,爸爸妈妈还有我,爱是理解的微笑,让家永远幸福。
让爱天天住你家,让爱天天住我家,充满欢乐,拥有平安,让爱永远住我们的家。
在歌声中结束本次活动。

㈢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他为什么学的这样好教学设计

本课教学目标:
肯定自己和班上每个同学都有学得好的经验,体验和共享学习成功的喜悦;知道成功的学习与个人多种良好素质的关系,其中包括学习的态度、方法、习惯等;获得主动学习、独立思考,做学习小主人的经验与体会;体验时间的宝贵, 逐步养成控制自己,合理安排时间以及善于提问的良好习惯。

第1课时
一、课前准备:
1.班级中有绘画、弹奏乐器特长的学生准备现场表演。
2.搜集中外名人锲而不舍奋斗的故事。
3.记者证牌。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题
1.师激趣:老师知道,我们班的同学中卧虎藏龙,今天就请大家展示一下自己的绝活,让大伙儿开开眼界,请班中有特长的同学上台秀一下:当场写书法、绘画、弹奏乐器……
2.提问,揭题:欣赏了他们的表演,你有什么感受?想知道他们为什么能拥有这些本领的吗?(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点评:身边同学的表演,极易激起学生赞赏、羡慕的情感,从而导入正题。)
(二)活动
1.师述:同学们都很想知道这些同学为什么学得这样好,今天我们一起来学做小记者,采访一下我们班级的小明星。
(1)挑选几个想当记者的同学发给“小记者证”。
(点评:小记者证牌的发放营造了主题活动的氛围,使小记者更有活动的主体意识。)
(2)小记者可要酝酿一下准备采访小明星什么问题?(留足够的时间让小记者思考、小组讨论、列出采访提纲)
(点评:给学生留足时间思考、讨论,培养学生参与活动的能力。)
2.活动:记者招待会
由小记者向小明星提问。
(1)活动前老师先具体指导一名小记者如何提问。例如采访小书法家王涛,可从这些方面提问:请问王涛从几岁开始练书法的?练了几年?一般什么时候练习?练一种字体需花费多长时间?练习的过程中有没有遇到困难?有没有中断过?现在觉得练习书法对自己有哪些好处?获得了什么成绩?
(点评:学生示范性采访,教师给予指导,更有利于其他同学活动的实效性。)
(2)小记者们纷纷采访小明星,请他们介绍学习的经验。
3.活动:相互采访。
(1)小记者采访结束后,师述:其实我们每个同学在某一方面都有突出的地方,如果小记者采访你,你会向他们介绍什么呢?
①每个同学各自挖掘自己的特长,例如:学习、绘画、乐器、书法、体育项目、剪纸、劳动、安装模型等等方面,准备接受采访。
(点评:指导学生充分挖掘自身的特长,认识自己,也更有信心学习其他同学的优点。)
②请一两个学生说说,自己的特长是什么,平时是怎么做的?攫取一个特写介绍一下。在学生说的同时,教师做适当的建议。
(2)学习写答记者问的提纲。(例:我的特长是弹钢琴,我从六岁开始练习钢琴,每个星期六到老师那儿上一节课,然后每天练习一小时左右,一般都安排在晚上作业做完了练习,冬天练琴是最辛苦的,但仍要坚持,我现在已经考了八级,多次在班级、学校、社会的活动中表演、获奖。)

㈣ 小学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我能为学校做点什么》教案与反思

我能为学校复做点什么制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自己动手设计学校名片,激发学生关心学校、热爱学校的情感。
2、培养学生创造力和想像力,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和良好个性。
教学重点:、通过学生自己动手设计学校名片,激发学生关心学校、热爱学校的情感。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创造力和想像力,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和良好个性。
教学方法:讨论法、练习法、讲授法 教学准备:
1、学生设计表格,搜集有特色的名片。
2、学生准备硬卡纸、彩笔、剪刀等制作工具
教学过程:
一、初识名片,激趣导入
1、生活中,名片有什么作用?
2、小组交流自己带来的名片,看看别人在名片上介绍了什么
3、导入活动主题:同学们愿意为学校制作一张名片吗?
二、找出学校的特点
1、你对学校有了哪些了解?(地理位置、校园环境、教学设施、荣誉、老师和同学的情况、开展过的大型活动)
2、汇报结果
3、游戏--“校园之最”快速抢答 如:学校最有名的人是( ) 学校最美的地方在( )等
4、教师小结
板书设计:学生名片投影展示

㈤ 人教版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第三单元第二课《规则有什么用》教案

《规则有什么用》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我和规则交朋友》中的第二课,在前一课的游戏活动中,学生明白了游戏时要遵循规则才能玩得开心,也知道了生活中的规则无处不在。本课是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学校有哪些规则,它们有什么作用,侧重从与儿童学习生活密切相关的规则入手,拉近学生与规则的距离感,变规则是管束人的为是为大家服务的,是我们所需要的。同时也为下一课《我们给自己定规则》的教学活动做了水到渠成的铺垫。《我和规则交朋友》这个单元旨在让小学生了解日常学习、生活中应该遵守的最基本的行为准则,而这些准则是对小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一个重要依据。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使学生初步体验、了解规则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

②使学生熟悉本校的规则,并能对制定这些规则的意义和作用进行评论、认识。

2、能力目标

①能够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见解,能够倾听他人的意见,能够与他人平等地交流与合作。

②学会搜集信息,并能够整理、分析和运用。

3、情感 态度 价值观目标

正确看待学校内各项规则的作用,并能自觉遵守,形成规则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熟悉学校内的基本规则,并认识到这些规则的作用。

2、教学难点

在活动中体会规则的重要性,把自觉遵守规则内化为自身的需要。

四、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

①多媒体课件

②导入活动中用到的瓶子和小球

③击鼓传花游戏中用到的小鼓和花

④为每个小组准备两张照片(装入信封)

2、学生准备

调查本校的规则

五、教学程序

第一个环节:实验导入,体验感知

本环节安排的是一个取小球的活动。

教师将几个小球同时往外拽,拽不出来,求助于学生:谁有什么好办法能快速地将这些小球都拿出来呢?孩子们肯定会跃跃欲试,可以让学生来演示取球的过程。

教师指出:连取球这样一件小事也要遵循一定的规则,今天我们就来探讨规则的作用。

㈥ 小学三年级思想品德教学案例它为什么学得那么好

教学目标

认知:
1.知道小学的各门功课都是基础课,从小打好基础有利于今后的发展。
2.知道各门课程之间有一定的联系,偏科有碍全面发展。

情感:
1.有学好各门功课的愿望。
2.敬佩学好各门功课的同学。

行为:
努力学好各门功课,不偏科。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课是依据课程标准“勤奋学习”德目中得有关要求编写的。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人们越来越认识到,要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德、智、体、美等素质。这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也是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
小学是打基础的阶段,小学开设的各门功课都是基础课程,都是非常重要的。而各门功课之间又都是有联系的,因此要学好各门功课。有些家长认为考试科目就是重要科目,不考试的科目就不重要,以至于造成孩子的学习出现偏科现象。这是不正确的。
因此,教育学生认真学习各门功课,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很有必要。

教法建议

1.课前,教师应了解一下学生对各门功课的态度、兴趣,班上哪些同学能够做到认真学习每门功课,哪些同学有偏科现象,偏哪些科目,原因是什么,以便课上针对学生的实际进行教学。
2.课堂教学中可以结合学生所学的各门功课,让学生讨论其内在的联系;也可以结合学生比较熟悉的职业,让学生认识,任何一项工作都不是依靠单一的学科就能做好的。
3.在教学第三部分时,可组织学生讨论“现代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的问题。让学生了解,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出现了很多边缘学科,各门学科互相渗透,越来越频繁,要成为某一领域的专门人才,仅仅学好一门学科是无法实现的。让学生知道,现在就必须认真学好各门功课。

 教学设计示例

第七课 认真学好各门功课

阅读全文

与三年级品社教育教学教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有趣的水语言教案反思 浏览:926
苏教版高中语文pdf 浏览:49
幼儿观察能力教案反思 浏览:927
托班音乐教案红灯笼教学反思 浏览:232
怎样让学生爱上语文课培训心得 浏览:404
山西统考2017语文试卷 浏览:805
三年级下册语文半期考试jian参考答案 浏览:455
舞蹈课教学计划表模板 浏览:682
2013小学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浏览:393
快速波尔卡音乐教案 浏览:430
初高中语文语法 浏览:942
县域课堂教学改革 浏览: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学设计 浏览:832
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教学策略研究 浏览:795
朝阳区20152016期末语文 浏览:521
天勤教育教学点 浏览:534
语文九全课时特训答案 浏览:679
户外活动教案跑 浏览:977
2016重庆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885
大班音乐活动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浏览: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