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在小学教育教学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先进文化的核心,是引领社会风尚的一面旗帜,是贯穿于教育发展的一条红线,是确保社会主义事业薪火相传、繁荣发展的迫切需要,对实现“社会主义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中国经过几千年来的社会洗礼,人们的思想意识、人生价值取向,道德观念都在不同程度上存在差异。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十分重要。要重视小学教育,从少年儿童的思想意识成长抓起,从而造就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那么,在小学教育教学中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教育呢?我个人认为应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摆在学校工作的首位,创新载体、活跃形式、丰富内涵,并贯穿学校各项工作的始终。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学校办学理念的引领作用;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班主任工作的推动作用;充分发挥各类实践活动的推动作用;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阵地作用。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在学校,在课堂形成一种体系教育。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到学生学习成长的全过程,引导广大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刻苦学习,报效祖国,服务人民,努力使他们成为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一代新人。
一、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学校办学理念的引领作用
一所学校的办学理念至关重要,它是学校发展和不断创新的标杆,办什么样的学校,造就什么样的人才,最终要实现的办学目标是什么,这些都由学校办学理念和办学目标所决定,教学活动是办学理念和办学目标具体体现。在当今飞速发展的中国,只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到学校办学理念中去,充分发挥其对学校办学理念的引领作用,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学校的办学理念中形成共识,让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深入每一位教师的灵魂,使之成为一种无形的动力和约束。这样,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就会自觉地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有德无识,不算人才;有才无德,也不是人才;唯有德才兼备,方可为人才。要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只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学校办学理念中,充分发挥其对办学理念的引领作用,才能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学校教育中引领学校工作的发展,引领学生健康成长。
二、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班主任工作的推动作用
班主任工作在学校工作中十分重要。班主任要把班级工作中的各个工作细节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契机。无论是班级的日常教育管理,还是解决具体问题;无论是常规的教育引导,还是处理突发事情;无论是面对全体,还是针对个体都要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体现关爱、理解、引导、教育,注重心理疏导,并尽可能转化为学生的自我教育和自主管理。
应在每一天的细节中体现育人。特别注重搞好早晨迎接学生进校、课间十分钟休息和课间操的引导及与学生交流、课后活动、放学扫除等班主任常规工作中的有利时机,结合具体的学习生活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
应在每一学期的细节中体现育人。特别注重搞好开学第一次讲话、安排座位、制定班规、推选干部、布置教室、班队会、集体活动、评选先进,填写学生成长手册、与任课教师沟通、开家长会、与家长沟通等班主任常规工作时机,结合具体的班级管理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
应在每一次接送一个班的细节中体现育人。特别注重搞好第一次与学生见面、记住每一个学生名字、了解每一个学生的情况和特点、形成班级的舆论氛围、入队、离别赠言等班主任常规工作中的时机,结合具体的教育场景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
三、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阵地作用
教材是对学生教育的重要资源。搞好教材的选用十分重要。学校每一门学科教材的选用,对于学生而言,都具有特殊的教育意义。无论是对学生进行文化教育,还是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教师都必须深入理解教材,在课堂教学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学生的学习大部分是在课堂,课堂教育是很重要的,教师必须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阵地作用,深挖教材,适时实施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一味的说教只是空讲,教育效果不会理想。我们只有在课堂之余深挖教材,以例为材,让学生知荣辱,树新风,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才会产生好的效果。如《落花生》一文,真实地记录了作者小时候的一次家庭活动和所受到的教育。课文着重讲了一家人过花生收获节的情况,通过谈论花生的好处,借物喻人,揭示了学习花生不图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的主旨,说明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表达了作者不为名利,只求有益于社会的人生理想和价值观。以此为主线来贯穿文章,合理组织教学,就会潜移默化地融入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养成起到润物有声的积极效果。
四、充分发挥各类实践活动的社会实践作用
学校教育中,教学方法方式很重要。简单地把一些思想和道理强加给学生,不但起不到很好的效果,反而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要充分发挥各类实践活动的教育作用。学校要通过多种形式的教育实践活动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并积极创造条件,引导学生在“学与做”中创新实践,感受知识,铸造人生,有效推进核心价值观教育经常化、制度化。一是让学生在听、看、写、讲中深受核心价值观教育。听,就是组织学生听传统故事,讲革命故事。看,就是组织学生看爱国主义教育影片,并指导学生写观后感。写,就是组织学生开展“爱祖国、爱家乡、爱学校”等为主题的征文比赛。讲,就是抓好每周一的升国旗仪式和国旗下讲话,让核心价值观教育深入人心。二是在《学生守则》的“学与做”中开展践行活动。学校要把《学生守则》“学与做”活动作为教育学生的重要内容来抓,将守则内容张贴于每个教室,要求学生处处以《守则》规范自己的言行,并结合《守则》内容和学生实际,开展学生行为规范知识竞赛。三是引导学生参与积极、健康、有益的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特别是结合开展“学雷锋”活动,组织学生走出课堂,深入社区,参与扶老助残、帮困解难等志愿服务活动,促进广大学生在更加广阔背景下成长、成才和成功。
总之,在学校教育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善于挖掘,注意创新,搞好融入,这样,才能使学校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规范学生行为,造就有用新人。
2. 如何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小学教育这块主阵 地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引领社会风尚的一面旗帜,也是贯穿于教育发展的一条红线。小学教育教学中应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摆在学校工作的首位,创新载体、活跃形式、丰富内涵,并贯穿学校各项工作的始终。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学校办学理念的引领作用,对班主任工作的推动作用,对各类实践活动的推动作用,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在学校,在课堂形成一种体系教育。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小学教育 践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先进文化的核心,是引领社会风尚的一面旗帜,是贯穿于教育发展的一条红线,是确保社会主义事业薪火相传、繁荣发展的迫切需要,对实现“社会主义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中国经过几千年来的社会洗礼,人们的思想意识、人生价值取向,道德观念都在不同程度上存在差异。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十分重要。要重视小学教育,从少年儿童的思想意识成长抓起,从而造就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那么,在小学教育教学中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教育呢?我个人认为应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摆在学校工作的首位,创新载体、活跃形式、丰富内涵,并贯穿学校各项工作的始终。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学校办学理念的引领作用;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班主任工作的推动作用;充分发挥各类实践活动的推动作用;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阵地作用。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在学校,在课堂形成一种体系教育。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到学生学习成长的全过程,引导广大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刻苦学习,报效祖国,服务人民,努力使他们成为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一代新人。
一、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学校办学理念的引领作用
一所学校的办学理念至关重要,它是学校发展和不断创新的标杆,办什么样的学校,造就什么样的人才,最终要实现的办学目标是什么,这些都由学校办学理念和办学目标所决定,教学活动是办学理念和办学目标具体体现。在当今飞速发展的中国,只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到学校办学理念中去,充分发挥其对学校办学理念的引领作用,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学校的办学理念中形成共识,让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深入每一位教师的灵魂,使之成为一种无形的动力和约束。这样,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就会自觉地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有德无识,不算人才;有才无德,也不是人才;唯有德才兼备,方可为人才。要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只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学校办学理念中,充分发挥其对办学理念的引领作用,才能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学校教育中引领学校工作的发展,引领学生健康成长。
二、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班主任工作的推动作用
班主任工作在学校工作中十分重要。班主任要把班级工作中的各个工作细节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契机。无论是班级的日常教育管理,还是解决具体问题;无论是常规的教育引导,还是处理突发事情;无论是面对全体,还是针对个体都要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体现关爱、理解、引导、教育,注重心理疏导,并尽可能转化为学生的自我教育和自主管理。
应在每一天的细节中体现育人。特别注重搞好早晨迎接学生进校、课间十分钟休息和课间操的引导及与学生交流、课后活动、放学扫除等班主任常规工作中的有利时机,结合具体的学习生活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
应在每一学期的细节中体现育人。特别注重搞好开学第一次讲话、安排座位、制定班规、推选干部、布置教室、班队会、集体活动、评选先进,填写学生成长手册、与任课教师沟通、开家长会、与家长沟通等班主任常规工作时机,结合具体的班级管理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
应在每一次接送一个班的细节中体现育人。特别注重搞好第一次与学生见面、记住每一个学生名字、了解每一个学生的情况和特点、形成班级的舆论氛围、入队、离别赠言等班主任常规工作中的时机,结合具体的教育场景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
三、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阵地作用
教材是对学生教育的重要资源。搞好教材的选用十分重要。学校每一门学科教材的选用,对于学生而言,都具有特殊的教育意义。无论是对学生进行文化教育,还是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教师都必须深入理解教材,在课堂教学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学生的学习大部分是在课堂,课堂教育是很重要的,教师必须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阵地作用,深挖教材,适时实施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一味的说教只是空讲,教育效果不会理想。我们只有在课堂之余深挖教材,以例为材,让学生知荣辱,树新风,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才会产生好的效果。如《落花生》一文,真实地记录了作者小时候的一次家庭活动和所受到的教育。课文着重讲了一家人过花生收获节的情况,通过谈论花生的好处,借物喻人,揭示了学习花生不图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的主旨,说明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表达了作者不为名利,只求有益于社会的人生理想和价值观。以此为主线来贯穿文章,合理组织教学,就会潜移默化地融入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养成起到润物有声的积极效果。
四、充分发挥各类实践活动的社会实践作用
学校教育中,教学方法方式很重要。简单地把一些思想和道理强加给学生,不但起不到很好的效果,反而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要充分发挥各类实践活动的教育作用。学校要通过多种形式的教育实践活动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并积极创造条件,引导学生在“学与做”中创新实践,感受知识,铸造人生,有效推进核心价值观教育经常化、制度化。一是让学生在听、看、写、讲中深受核心价值观教育。听,就是组织学生听传统故事,讲革命故事。看,就是组织学生看爱国主义教育影片,并指导学生写观后感。写,就是组织学生开展“爱祖国、爱家乡、爱学校”等为主题的征文比赛。讲,就是抓好每周一的升国旗仪式和国旗下讲话,让核心价值观教育深入人心。二是在《学生守则》的“学与做”中开展践行活动。学校要把《学生守则》“学与做”活动作为教育学生的重要内容来抓,将守则内容张贴于每个教室,要求学生处处以《守则》规范自己的言行,并结合《守则》内容和学生实际,开展学生行为规范知识竞赛。三是引导学生参与积极、健康、有益的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特别是结合开展“学雷锋”活动,组织学生走出课堂,深入社区,参与扶老助残、帮困解难等志愿服务活动,促进广大学生在更加广阔背景下成长、成才和成功。
总之,在学校教育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善于挖掘,注意创新,搞好融入,这样,才能使学校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规范学生行为,造就有用新人。
3. 高职课堂教学如何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高职学生爱国情感的培育、思想道德素质的提升,职业素质的培养都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高职教师要率先垂范,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核心价值观教育与学生养成教育,职业道德教育相结合融入课堂教学,多方面促进高职学生全面发展。
一、教师在教学中要率先垂范,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教师不仅要有学识魅力,更应具备人格魅力,即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热爱自己的国家,为国家繁荣富强尽一己之力;忠于自己的职业,为立德树人倾尽毕生心血;诚信做人,培育诚信学生;友善待人,营造和谐环境。教师应该以自己优良的道德品质和规范的言行举止,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教育学生。
在教学中,教师首先应该做到敬业。爱岗敬业不是纸上谈兵,而是在自己的岗位上一点一滴的积累,做好每件小事。例如钻研教学,努力备好每节课,组织好每次实训,认真批改每份作业,关注学生的不同需求,悉心辅导学生,解决学生的疑问,做学生思想和行为上的引导者。第二,在教学中,做到诚实守信。诚实守信是为人处事之本,从教师自身做起,用教师的诚信构建学生的诚信。要求学生不迟到、早退、旷课,那么教师首先应做到提前候课,不备课不能上课,不早退,有事请假;要求学生认真完成实训任务或作业,教师首先应做到明确实训目的、任务、评价体系,对学生的实训表现给予科学、客观、真实的评价;要求学生作业不抄袭、考试不作弊,教师首先要做到学术不做假,诚实做学问。教师要努力传承诚信传统,培养诚信公民。第三,教师要友善对待每位学生,尊重每位学生个性特点。高职学生普遍存在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积极性不够,自主学习能力较差,自我约束和管理能力较差的问题。因此,在课堂上我们时不时会发现学生睡觉、玩手机、聊天甚至吃零食。面对这样的学生部分老师采取听之任之的态度,有时甚至对学生进行讽刺和挖苦。恰恰相反,这些学生更应该是教师关注和关心的对象,因为他们在求学过程中已经受到了太多的讽刺、批评,甚至是漠视。教师以善良、真诚之心,友好对待他们,他们也会给予你真诚的回报。学生睡觉时,走过去轻轻拍醒他,课后询问一下具体情况;学生说话时,友善提醒他,并安排他回答问题;学生不爱学习,课下找他谈谈心,了解一下是自己教学内容方法的问题,还是学生学习吃力的问题,帮助他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兴趣。善于发现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一个清晰的思路,一个相对完整的回答,一种巧妙的解题方法,一种敢于回答的勇气,都应该得到教师真诚的肯定,友善的评价。教师就应该为人师表,做学生心目中的模范,引领学生共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相结合,提高学生职业素养。
高职院校以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为目标,所谓高素质,不仅要求高职学生具备基本能力和专业能力,还应具备健康的心理、良好的思想道德和职业道德等素质。现实中,由于用人单位要求高职学生到岗就能顶用的导向作用,许多高职院校出现了重技能轻素质的现象,这样容易导致高职学生理论基础薄弱,综合素质偏低的严重后果。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是: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这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敬业、诚信、友善不谋而合,因此高职教师应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职业道德教育相结合渗透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除了针对本门课程,更应该针对本专业、学生将来从事岗位去设计自己教学,精心设计项目任务,设计项目情景,精选工作案例,引导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渗透职业道德内容和要求等方面的教育。例如在高职教学方法中案例教学,教师就可以有意向地选择一些有关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友爱互助等正反两方面的情景案例,在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案例时让学生明白,因为在工作中的失责、不讲诚信、不讲团结会导致工作的失败,甚至给企业带来经济和形象方面的损失。此外,教师可以精心设计一些项目,让学生在完成的过程中,感受努力付出的必要性,体会诚信、团结协作在完成任务时的重要作用。由此,让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去体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职业道德的重要性,自觉去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学生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相结合,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
随着高职教育的迅速发展,高职院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学生数量急增,但质量却参差不齐。就当前高职院校的学生来看,总体上是积极上进、健康发展的。但在某些方面的道德缺失、诚信缺失、文明缺失等状况也有所蔓延。具体表现为学习不积极,迟到、旷课、考试作弊;以自我为中心,缺乏集体观念;缺乏文明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自由散漫,漠视他人等等。文明礼仪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的具体体现,将学生文明礼仪养成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相结合,渗透到课堂教学中,规范学生的言行,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做事,帮助学生良好的文明习惯的养成,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提到学生养成教育,不少教师会认为这是辅导员或者说主管学生工作部门的事,教师主要是抓课堂教学就行。学生没有良好的习惯,文明的言行,如何保证课堂的教学质量,立德树人是教育之根本,因此,每位教师都应该积极主动地将学生的养成教育渗透到自己的课堂中,达到全员育人,随时随处育人的目的。例如:上课迟到要喊报告,课堂上发言要举手,上课要认真听讲,作业完成要及时,考试要独立完成等,这些看起来是小事,但如果每位教师在课堂上都能严格要求每位学生去做到这些小事,那么时间长了,就养成了学生的一些良好行为习惯。此外,老师上课时向学生问好,上课结束学生向老师道别;学生请求老师帮助,一定要说“请”字,最后还要说“谢谢”;同样,学生之间相互帮助,也要道声谢等,这些小的举止,时间长了也会内化为学生文明的用语习惯。还有,教师可以根据课程安排,学生就业岗位需求,将特定环境下的一些文明用语,礼貌行为贯穿于课堂教学中,让学生随时、随处都能约束自己的言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会尊重别人,友善对待别人,诚实劳动,这本身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现。
作为教师,我们坚守自己的岗位,诚信做人、友善待人,乐于奉献,就是铸就我们的师魂;作为教师,我们在三尺讲台上,教书育人,立德树人,引导学生做人、做事,就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
4. 如何在思品课堂教学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从小抓起、从学校抓起。坚持育人为专本、德育为先,属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国民教育总体规划,贯穿于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成人教育各领域,落实到教育教学和管理服务各环节,覆盖到所有学校和受教育者,形成课堂教学、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多位一体的育人平台,不断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形成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活动的有效形式和长效机制,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适应青少年身心特点和成长规律,深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构建大中小学有效衔接的德育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创新中小学德育课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教育网络,引导广大家庭和社会各方面主动配合学校教育,以良好的家庭氛围和社会风气巩固学校教育成果,形成家庭、社会与学校携手育人的强大合力。
5. 如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语文教学课堂
如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语文教学课堂
价值观在人生中的作用就像是航船在广阔无边的大海上看到远方的灯塔,对人生起着积极的指导作用。一个民族的生存与发展也同样需要一个全社会成员普遍认同的价值体系维持。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但维持着社会的稳定和谐,还对社会的全面发展起着推动作用,是全民族精神的支柱,是主导,也是核心。中央高度重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语文教育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教育,社会主义价值观是教育活动的载体,工具性和人文性是语文教育无法割舍的两个特征。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加以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弘扬是必要的。一、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语文教学不仅仅是对语文知识的传授,更是在对“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强化训练,在此过程中,要使学生对语文工具进行熟练的掌握和运用。语文学科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在生活中,它是人与人之间表达思想、传递感情、进行社会交往的工具。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语文教育中德育(
6. 如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初中数学课堂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及意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表现为一种社会意识,充分反映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内容,逐渐提升人们对社会生活的总体认识和理想追求。我国长期以来提倡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这些都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本质要求。
践行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大力弘扬这些精神和思想是一项艰苦而深重的任务,在学校工作的学科教育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建设,进一步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完善和发展。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措施
1.简单了解数学定理的来由,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初中数学教材中的课题前言部分往往穿插一些故事性的背景材料,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同时也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通读这些背景材料会发现大部分都是讲述一些关于数学史话方面的相关故事。比如包含有数学家们的成长经历,引人深思的数学难题,还有鲜为人知的数学典故等。如今被写入我们初中数学教材内容中的数学定理和规则,绝大部分就是数学家们一生之中辛苦努力的数学成果。数学家们那种敢于摸索,勇于标新立异以及永不言弃的数学精神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就比如初中数学教材中《华罗庚的故事》、《关于圆周率》、《勾股定理史话》等阅读材料,都明显表明了数学知识往往来源于生活,数学只有在被运用于实践过程中,才会焕发其生命的活力。这些背景材料都充分体现了我国数学家们艰苦奋斗的钻研精神和创新意识,使学生明白数学就在我们生活中,逐渐培养学生建立起浓厚的爱国主义精神,提高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此外,教师可以将数学题中的背景材料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出题,使学生真正理解“诚信、爱国、和谐”等情感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
2.组织多样化数学活动,充分渗透核心价值观
为了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思想教育,必须加快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师可以在初中数学教学活动中适当融入核心价值观教育,使学生能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接受知识。比如在传授用配方法求解二次函数y=x +2x+5的最小值时,解答过程为:y=(x +2x+1-1)+5=(x+1) -1+5=(x+1) +4,得出最小值为4。仔细观察可以发现在配方的过程中,主要利用了配方中的加一又减一的解题技巧,来对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诚信教育问题,即应验了古话所说的“有借必有还,再借不难”的传统美德。通过类似这样的数学活动,不但可以帮助学生掌握知识,而且可以使学生更加理解诚信教育的重要性。
3.利用数学公理及定理,培育学生公平公正的法制意识
数学教材上能够帮助学生找到解题方向的就是正确运用数学定理,公理及法则。比如三角形的外角和等于360°、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零的相反数仍是零等等。这些出现在数学教材上的定理及法则能很好地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当中社会公民规则意识。比如学交通规则遵循红灯停绿灯行、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自觉遵守公共场所秩序等,这些既是规定也是规则。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数学教材中的有关内容,联系我国的法制建设,将社会公民法则教育的培养渗透到数学学习过程中去,提高学生公平公正的法制观念和意识。
4.善于发现数学美感,培育学生平等友善及审美意识
有句古话概括得很好:“哪里有数,哪里就有美”。确实,现实生活中,处处充满美,我们人类缺的只是发现美的眼睛。仔细观察会发现数学美分好几种类型,包括对称美,结构美,简约美以及和谐美等等,将这些美整合一起构成一个绚丽多彩、和谐共处的客观世界。
比如在教学圆周率的知识时,指引学生指出圆的对称美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然后根据圆的定义特征,“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启示学生明白集体意识的重要性,教导学生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逐步培养学生公平公正、和谐友善的核心价值观。
总之,要想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有效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学校教师必须善于挖掘学科的独有特征,建立科学有效的思想教育环境,促进学生的知识技能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互融合,帮助学生真正确立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对应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以充分发挥数学教育的育人效果。
7. 如何在小学教育教学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是加快推进教育结构、教育模式的转变。加速推进全面素质教育,结束一直以来的重能力、轻素质的应试教育,从思想品德教育抓起,充分调研现阶段小学生的思想动态、生活形态和学习情态,根据价值观形成的科学规律,加快探索更新课程设置、教材编写、教学方式,突出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在日常实践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改变单纯以学生学业考试成绩和学校升学率来评价小学教育质量,影响教师评先评优、评职称的现象,倡导加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形成以学生发展为核心、科学多远的小学教育质量评价制度。
二是努力提高道德教育的针对性与时效性。将“我的中国梦”等主题教育活动常态化,寓教于乐,在快乐的教育中引导学生在服务他人、奉献社会中升华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和理解。推广红领巾志愿服务等活动,逐渐培养学生的志愿服务意识,形成在服务他人中实现自我价值、体验人生快乐的良好氛围。大力推进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将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纳入学校、学生总体考评,掌握祖国历史、了解现在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三是结合新科技的时代特点,发挥学校文化熏陶优势,积极推进文化、科技与核心价值观的深度融合。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立足校园科技平台,充分利用校园网、校园广播、多媒体教学等小学生喜闻乐见的传播平台、宣传方式,通过学生身边是、社会热点等现象剖析,理论解说,深入浅出的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利用重大节庆日、民族传统节日以及开学典礼、毕业典礼等时机,开展爱国主义、民族传统、礼节礼仪等教育,着力打造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优秀文化品牌,形成良好校园文化环境。建立校园舆情监测引导机制和舆情处理应急方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四是充分发挥教师队伍的模范带头作用。教师素质、师德对小学生的三观形成有着较大的影响。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到教师职前准入、职后管理的全过程,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加强推进教师公选推优工作,争先创优,树立优秀教师先进典型,以点及面,充分发挥优秀典型在教学工作中的示范带头作用。
8. 如何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注重课程渗透,使课堂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
一是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坚持“总体融入,结合教材,突出重点”的原则,根据每门课程的特点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现有教材的有机融合,实现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的优化组合,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针对性实效性。
二是发挥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作用。紧密结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有机融入到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初中《思想品德》和高中《思想政治》的德育课程体系之中。鼓励学校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统美德、民族精神等内容纳入德育校本课程,让广大青少年在课堂教学中自觉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熏陶。
二、丰富教育形式,积极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活动
一是突出主题教育活动重点。近年来,全省高校紧紧抓住庆祝建国60周年、建党90周年、北京奥运会、抗震救灾、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等重大契机,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主题实践活动,深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涵和精神实质的教育。
二是打造主题教育活动品牌。全省中小学通过开展“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月”;开展“经典诵读—我们的节日”主题队会、班会或团支部活动;开展“做一个有道德的人”等形式多样的主题道德实践活动,逐步形成了中小学德育活动系列品牌。
三、加强文化引领,切实提高校园文化建设水平
一是发挥校园文化的示范引领作用。各级各类学校充分发挥学生艺术团等各类文学艺术团体的作用,积极参与城市社区的各种文化演出和相关的文化活动,推进高雅文化进社区。
二是积极培育高品位的校园文化成果。近年来,我省高校十分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工作,创新载体、打造品牌,形成了一批富有特色的校园文化优秀成果。在教育部组织的全国高校校园文化优秀成果评选中,已经连续三年居全国第一,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营造了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
三是大力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鼓励和支持创作具有正能量的校园网络文化作品,鼓励班主任、辅导员、德育课教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开通微博微信,积极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网络工作。加强对校园网管理,引导学生文明上网、依法上网,营造风清气正的校园网络文化环境。
四、强化日常管理,建立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长效机制
一是建立全员育人机制。各级各类学校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做到领导干部率先垂范,模范履职;党团组织、思想政治教育部门争先创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班主任、辅导员示范引领;工会组织团结、凝聚广大教职员工,形成了党政工团齐抓共管、各司其责的良好局面。
二是完善评价机制。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把大中小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纳入教育教学督导评估指标体系之中。各校也建立并完善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考评制度,每学期对学生做出相应的评价。
三是加强理论研究。省教育厅在每年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和重大重点项目中,专门设立相关的研究项目,组织高校专家学者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规律的研究。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项系统工程,我们将以贯彻落实这次会议精神为契机,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的长效机制,为建设教育强省,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提供坚实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
9.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创设语文课堂情境,接受核心价值观的熏陶
语文课堂是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要阵地。然而,小学教育的对象是小学生,他们年龄小,尚处于形象思维为主的阶段,往往活泼好动、自制力差、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比较短。如果在课堂上对他们进行空洞的言行说教,不仅没法起到道德洗礼、价值观培育的作用,还会遭到学生的排斥,导致他们不喜欢语文课。英国著名教育家斯宾塞说:“要尽量使儿童在快乐中掌握知识,使求知成为愉快而非苦恼的事。因此,语文老师必须了解学情,根据孩子特点,结合课文内容,选择更加丰富多彩,更加灵动活泼的形式,让学生在快乐轻松的氛围中,润物无声般地受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滋养。
1.运用多媒体创设课文情境,在氛围中感知价值观取向
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发展,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为创设情境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在进行新课时,根据课文情境,运用抒情的语言、直观的图画、加上应情应景的音乐的渲染,能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效果。当教师成功地激起学生内心世界强烈的反响和共鸣时,学生便能爱作者之所爱,恨作者之所恨,像喜亦喜,像忧亦忧,在心灵上产生共振,在情感上产生“移情”,在情操上得到陶冶,从而使学生在愉悦中自觉接受共产主义、爱国主义教育,升华美的品德,形成完美人格。此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不再是一句空话,而是达到了潜移默化,无痕育人的教育效果。
学习《大江保卫战》,在学生初读课文之后,我通过多媒体播放了98年抗洪抢险的短片,长江决堤,滔滔洪水吞噬着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危急关头,人民子弟兵奋战在泥水中,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坚固的钢铁长城,保住了大提,学生耳闻目睹了那“风声雨声涛声,声声震耳;雨水汗水血水,水水相融”的惊心动魄场面,震撼之余,悠扬的旋律响起,“泥巴裹满裤腿,汗水湿透衣背,我不知道你是谁,我却知道你为了谁。为了谁,为了秋的收获,为了春回大雁回。满腔热血唱出青春无悔,望穿天涯不知战友何时回……”当看到孩子们眼眶湿润,甚至溅起泪花时,我相信他们感受到了子弟兵铮铮铁汉的本色,理解了忠诚和责任。此时我将时间还给学生,让他们静思默想地涵泳课文,平心静气地与子弟兵进行心灵地对话。教师恰到好处地进行点播,让学生深化认识,再次接受灵魂的洗礼。学习《军神》,通过多媒体播放刘伯承做手术时的片段,学生全都看得目不转睛,仿佛身在在手术室,为他紧张,为他担心,又为他赞叹,被他折服,不待教师多讲,再读课文,他们已经多了一份深情和力量,他们懂得了坚忍。学习《天游峰的扫路人》,通过展示图片,学生可以直观感受那仿佛在云雾中飘飘悠悠的石梯, 感受到武夷第一险峰带来的震撼。学习《母亲的恩情》时,我通过PPT打出一张图片,配上抒情的音乐,为孩子们讲述了汶川大地震时,一位母亲用自己的身躯为孩子搭建起生命的空间,而自己却付出生命的故事,孩子们深受感染。在语文课堂上,老师可以充分利用展示图片、播放音乐、PPT课件、视频影像等多种方式,将学生的思想和情感带入到课文的意境中,将学生的思想和情感紧贴到课文主人公的身上,与(她)同呼吸、共命运,在身临其境的氛围中来感知课文所描述的美好价值观取向。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断言,学生经过长期美的陶冶,会在不知不觉中感到不良的、丑陋的东西是不可容忍的。由此看来,创设情境,营造氛围,比单纯的要爱国、要负责任、要坚强的说教好得多。
2、课本剧改编,入情入境地体验人物品质
四年级下学期,我们年级举办了课本剧改编大赛。为了编好演好课本剧,孩子们反复读课文,品析人物形象,进行角色分工后,将自己带入角色中,反复排练文中的故事。这时,学生们既是导演、编剧、演员,又是观众,还是喜剧评论家,在多重角色的碰撞中,他们三顾茅庐,求贤若渴(《三顾茅庐》);他们更加钦佩“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做事出于公心”的祁黄羊(《祁黄羊》);他们化身公仪休,拒收礼物,体会到了清正廉明的政治情怀(《公仪休拒收礼物》);他们抱起了自己心中力大无穷却瘦弱轻盈的母亲,懂得了母亲对儿女的情深似海,义重如山(《第一次抱母亲》);通过观演《九色鹿》的故事,他们……课本剧改编大赛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通过入情入境地课本剧表演活动,他们既真切感知了人物的可贵品质,又受到一场真善美的灵魂洗礼。
这种比赛效果不错,每学期举行的次数却有限。但是稍加转变,这种非常态化举行的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活动,就可以变成常态化的课堂行为。比如为学生戴上头饰,变身文中主人公,分角色朗读课文,走进主人公的内心世界,感受他们高尚的情操和美好的品德。比如学习《会走路的树》,课堂上文明进行了分角色表演体验,对世界充满好奇的小鸟,充分信任小树,在他的角上停留歇息,而小树热情友善,带小鸟见到了很多新鲜的事物,他们成为了亲密无间的朋友,在表演中体会到了信任创造的美好境界。我还经常在课堂上穿插小记者的采访活动,让同学都可以扮演小记者提出问题。“假如你面临桑兰那样的遭遇,你能像她一样,“微笑着承受一切”吗?。(《微笑着承受一切》)”“这位游客,你为什么要和这两棵樟树合影呢?”“我觉得这两颗樟树是宋庆龄的象征,它们和宋庆龄一样充满浩然正气。”“看到这两棵树,就想起和它们一样品质高洁的宋庆龄奶奶”……
3.在课文的“留白处”,寻求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生长点。
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涵盖很多的知识点,如果将这些但乱的点一一呈现,让学生读、背,就走入了传统教育填鸭灌输的老路,导致学生不走心的死记硬背,非常不可取。这时如果我们抓住语文中的“留白处”,引领学生走进其中探索一番,往往有意外的收获。比如《钱学森》一文,读完课文,可以让学生谈一谈“假如你是钱学森,站在回国航船的甲板上,你的心情如何?你最想为祖国做些什么?”引导学生体会钱学森报国心切的心情,进而受到爱国主义的熏陶。另外课文一带而过,写钱学森回国后,为我国运载火箭和导弹的研制和发射,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此处可以引导学生回顾前文,当时我们的祖国贫困落后,要钱没钱,要设备没设备,引导学生思考钱学森是怎样突破重重困难,为祖国科研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填补文章的留白,当盛夏酷暑时,钱学森_________;当寒冬腊月时,钱学森_________;当缺乏设备时,钱学森_________;当遇到技术难题时,钱学森_________;当_________,钱学森_________……终于,__________________。通过填补文章的空白,学生已经能感受到的钱学森不怕困难、刻苦钻研的满腔报国热情。
四、走出课堂,挖掘课外资源
美国教育家华特认为“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张孝纯老师在《“大语文教育”的基本特征》中指出:要以语文教学为轴心,向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拓展,全方位地把学生的语文学习同他们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有机结合起来。《新课标》明确指出:“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和地方的重要事件,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也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生活中处处是资源,时时可以学语文。因此作为语文老师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努力开发、积极利用。
1挖掘本土资源,实地考察中进行核心价值观的洗礼
“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作为六朝古都和十朝都会,厚重的文化底蕴赋予了南京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
我曾组织班级学生参观大屠杀纪念馆,30万这触目惊心的数字,阴森可怖的场景,惨绝人寰的场面,皑皑白骨的万人坑,幽静的冥思堂,高高矗立的和平纪念碑……所到之处,孩子们唏嘘不已,受到了巨大的震撼。我让他们回去写一篇日记,不限篇幅,谈谈今天参观的感受。“落户就要挨打,我要好好学习,让祖国变得更强大。”“日本鬼子太可恶了,我们要记住国耻。”“拉贝先生救了好多中国人,他是中国人民的朋友,我们要记住他。”“战争太可怕了,我希望世界再也不要打仗了,小朋友好可怜。”……翻看着孩子们的日记,我能感受到他们比任何时候都更渴望祖国强大,我能感受到他们使命感和责任感的爆发。
中山陵的雄伟气魄,玄武湖的清幽静谧,花神湖的美丽传说,十里秦淮的桨声灯影,江南贡院的文化积淀,总统府的风雨沉浮,春到梅花山、秋菊竞绽放,每一处历史文化景点,自然界的每一次变化都是一场审美的旅程,都是对学生进行审美价值观教育的丰富资源,都蕴藏着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良好契机。在大语文观思想引领下,进行实地的考察参观,会使学生受到身临其境的革命历史主义、爱国主义教育,提升审美情操。
2.开发时事课程资源,参与活动中接受核心价值观的熏陶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语文应该走出课堂,紧密联系实际,培养孩子关心班集体、关心学习、关心家庭,今儿关心国家和社会发展的精神。2014年的暑假,第二届青奥会在按南京举办,班上的孩子也都参与其中,有的当起了青奥小记者,有的当起小志愿者,为运动员和游客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有的在老师或父母的带领下,观看了比赛,感受了速度与激情。开学后,他们展示了自己制作的青奥知识小报,采访志愿者的视频、照片,畅谈了自己参与青奥的见闻和感受。班上有位同学在爸爸的带领下,观看了青奥会闭幕式,他还仿照课文《再见了,北京》,写了一篇《再见了,南京青奥》,生动描述了运动场上健儿们飞扬的激情,震撼的闭幕式表演及运动员不设立取得场景。“这时,我也仿佛更加朝气朝气蓬勃,拥有了无限的力量,拼搏的勇气,奋斗的激情……”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语文学习中,它不再是空洞的大道理,枯燥的说辞,而是灵动的课堂,现货的体验。它可以如此快乐无痕地传递给孩子并浸润他们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