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教育大全 > 教育性教学原则

教育性教学原则

发布时间:2020-12-14 13:45:48

『壹』 什么是教育性教学原则

教学原则是根据教育教学目的、反映教学规律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内它既指教师的教,也指学容生的学,应贯彻于教学过程的各个方面和始终。它反映了人们对教学活动本质性特点和内在规律性的认识,是指导教学工作有效进行的指导性原理和行为准则。教学原则在教学活动中的正确和灵活运用,对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发挥着一种重要的保障性作用

『贰』 教育的八大原则

教师招聘考试知识点经常让小伙伴抓狂,现在再也不用担心啦!贴心的小编来了,每天给您整理教师招聘考试中涉及到 的小知识点,每天坚持来打卡吧~

一、八大原则速览

1.直观性教学原则:根据教学活动的需要,让学生直接感知学习对象。这一原则是针对教学中词、概念、原理等理论知识与其所代表的事物之间相互脱离的矛盾而提出的。

一般地说,直观的具体手段有以下三种:实物直观;模像直观;语言直观。

直观性教学原则的分类以及运用的注意注意事项在讲解时要突出。

2.启发性教学原则:指在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积极性,使得学生能够主动地学习,以达到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3.巩固性教学原则:指在教学中要不断地安排和进行专门的复习,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牢固地掌握和保存。这一原则是为了处理好教学中获取新知识与保持旧知识之间的矛盾而提出的。旧知识是新知识的基础。人类早已注意到巩固对于学习的价值,孔子就说过“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

4.量力性教学原则(可接受性原则):指教学活动要适合学生的发展水平。这一原则是为了防止发生教学难度低于或高于学生实际程度而提出的。结合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讲解。

5.循序渐进教学原则(系统性原则):指教学活动应当持续、连贯、系统地进行。这一原则是为了处理好教学活动的顺序、学科课程的体系、科学理论的体系、学生发展规律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而提出的。

6.因材施教原则:因材施教原则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根据不同教学对象的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方式和方法,进行差异性的教育,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得到自己充分的,最好的发展。

7.理论联系实际原则:这一教学原则是指教学活动必须坚持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和统一,用理论分析实际,用实际验证理论,使学生从理论和实际的结合中理解、掌握知识,并在这个结合的过程中学会运用知识。

8.科学性与教育性相结合原则:指教学要在科学的方法论的指导下进行。这一原则是为了将教学中科学知识的传授学习与思想品德教育统一起来而提出的。

二、八大原则速记

如何快速记住这八大原则,这里,为大家提供一个口诀:支(直)起(启)弓(巩),努力(力)寻(循)找一英(因)里(理)以外的鳕(科学)鱼。

小伙伴们,找到这八个原则了吧。最后,祝大家一举成师!坚持打卡,你中能早日成师!

『叁』 赫尔巴特教育性教学原则的主要内容和意义是什么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应注意贯彻教育性原则,也就是说,研究者进行研究要符合专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属,具有教育意义,有利于学生的正常发展,一切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研究都是不允许的,这是进行教育心理学研究不容违背的原则,因此,在进行研究时不仅要考虑课题实际上的教育意义,使其结果有助于教学和教育质量的提高,而且整个研究方案的实施过程也要考虑对学生是否有良好的教育影响。

『肆』 赫尔巴特教育性教学原则的主要内容和意义是什么

赫尔巴特(1776一1841)是德国著名的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对西方近现代教育产生过重大影响专。 赫尔巴特以现代心理学为基属础,创立了一套完整的教育体系,因此,在西方教育史上有人把他誉为科学教育学的创始人。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是多方面的,“教育性教学”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对近现代教育的发展产生过深远影响。 在教育和教学中始终存在着道德培养和知识传授的问题。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提出了“美德即知识”的命题,从此这个问题就成了一个永恒的热门话题。但是,德育与智育究竟孰重孰轻,究竟怎样才能把两者结合统一起来,却始终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甚至对这一概念的表述也常常是片面的,模糊的。直到19世纪初,赫尔巴特对这一问题作了较系统的阐述,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教育性教学”的概念,并把它作为教学的一条基本原则,对这个问题的研究才有了新的转机。 赫尔巴特认为道德品质的培养是教育的最高目的,但在实现这一目的的同时,却不能放松文化科学知识的传授。因此,道德培养和知识传授构成了学校教育的两个基本内容,形成了实施学校教育的两条基本途径,即通过情感和意志的训练陶冶道德情操;通过系统知识的传授启发......(本文共

『伍』 简述教育的公共性原则

教育的公共性原则:

《教育法》中规定:“教育活动必须符合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这一规定确立了我国教育的公共性原则。教育法之所以要确立教育的公共性原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理解:

1、首先,教育事业是国家、民族乃至全世界的共同事业。

2、其次,个体发展的活动必然影响社会的发展。因而,每一个受教育者的个体活动就不再是个人的事情,而成为整个社会活动的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并影响着社会的发展。最后,教育工作本身就是为社会发展做贡献。

教育的公共性原则主要表现为: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以盈利为目的举办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国家实行教育与宗教相分离。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利用宗教进行妨碍国家教育制度的活动。

汉语言文字为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基本教学语言文字。少数民族学生为主的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可以使用本民族或者当地通用的语言文字进行教学。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进行教学,应当推广使用全国通用的普通话和规范字。

(5)教育性教学原则扩展阅读:

教育性公共性原则的理解和认知:

一、依标用本,明确教学目标

生活化的品德教育,首先面临的是教学目标的确定和教学内容的选择。这是品德,教师必须首先考虑的问题。品德课程标准指出:“课程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道德寓于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没有能与生活分离的‘纯道德的生活’”。

也就是说,道德存在于生活之中,存在于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道德教育要联系儿童的各方面生活,实现引导儿童建构有道德意义的生活。

因此,品德教师必须在儿童的生活世界中开发课程资源,选取教学内容,确定教学目标。但作为教师的个体,要明确教学目标,要“依标用本”,即依据课程标准,用活教材,遵循儿童的生活逻辑,恰当地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避免品德教学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具体来说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正确理解课标要求,确定教学的基本目标

新的小学品德课程标准从国家和社会对儿童品德的基本要求与儿童个体健康发展的要求两者有机结合的高度,对小学品德教育的目标与内容作出了基本规定,品德教师必须深入学习和理解有关内容。

例如: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在“内容要求”中明确规定,学生通过学习能“适应并喜欢学校生活”、“在学校里情绪安定,心情愉快”、“熟悉学校环境,能利用学校中的设施解决自己的问题”,这一内容要求体现了低年级儿童“健康安全地生活”的学习目标。

教师明确了这一目标,既能在低年级教学中自觉、灵活地实现这一目标,克服品德教育中存在的一些误区。作为承担以育人为主要目标的品德教学的教师,必须学习和理解本课程的课程标准,准确地把握教学的整体目标和年级目标,这样才能在具体的教学中心中有目标、胸中有方法。

2、钻研教材,把握教学的基本出发点

品德课程是有计划有目标地向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的专门课程,它有别于其他的德育活动,教材仍然是教师可利用的基本的课程资源。

在如何使用教材上,存在一些偏颇:一是唯教材是用,照搬教材,上课时教师讲教材,学生看教材,教师眼中根本没有学生,上课成了看图说话、看图说文,品德课变成了语文课

二是随意处理教材,甚至完全抛开教材,教学无目标、无计划,一些需要经过系列教学活动,通过学生经历、体验、感悟等才能培养和形成的道德认知、道德情感,简单地用一两次活动代替。

这两种倾向都违反了道德教育生活化的原则,大大削弱了课程的作用,使教学成为无序的随意活动。

从教师使用的教科版《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材来看,从选题到内容都很注重体现课程标准的目标和内容要求,同时教材中还提供了大量的生活案例,创设了具有儿童特点的教育情景和活动形式,给教师的教学提供了必要的话题和教学思路。

教师要正确理解教材,包括对教材编者的意图、教材中的图例、留白、生活事例、情景对话等各自的意义和作用都要有全面而准确的认识,仔细分析和研究教材是怎样体现课程目标的,层层剖析各级目标,弄明白一学期、每个单元、每节课的教学目标分别都是什么。

通过钻研教材,教师才能准确地把握好一学期品德教育的基点,定位好教学的出发点。另一方面,教师还要认识到,由于教材只是教学的一个范例,内容相对固定,但是学生个体具有特殊性,教学活动具有生成性,需要教师能够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学会“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二、联系学生实际,找到课程资源与学生生活的结合点

儿童的生活经验是品德课程的基础,品德的形成植根于自身真实的生活世界。品德教师平时应关注儿童日常生活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从中去捕捉、提取和开发品德课程的教学资源,寻找教材与儿童已有的结合点,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指导他们今后的生活。

以教科版《品德与生活》一年级上册教材为例,教材中“平安回家”、“认识好朋友”、“我们的老师真好”、“亲亲大自然”等内容,就需要教师联系本地、本班的实际,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

教师要判断教材所选取的教学事件与本地区、本校、本班的具体情况哪些相符,哪些不相符;哪些教材资源可以直接应用于教学,哪些教材所提供的活动案例不符合本班学生实际,需要重组、替换、重新开发等等。

此外,儿童生活的环境与儿童的生活是密切联系的,品德教师要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充分利用家庭、社区、学校和成人等方面的资源,把社会中新的信息、新的科技成果、儿童生活中新的问题和现象吸收到教学内容中去,增强教学内容的现实性和亲近感。”

三、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引导儿童体验和感悟

生活化的教学内容,要求生活化的教学途径。小学品德课程标准指出: “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的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的形成必须在儿童的生活过程之中而非生活之外进行。”

品德课教师设计的教学活动,应该是儿童所熟悉、所喜欢的活动,是在儿童生活中找得到的“生活事件”或“生活场景”。

教师通过密切联系儿童生活,以主题活动或游戏为载体,引领儿童在模拟真实生活的氛围中,经历道德难题,引发他们的探索欲望,让他们在体验、感悟生活的过程中,自主建构合理的道德认知结构。

例如,引导儿童关心残疾人,就要让儿童走进残疾人的生活,体验残疾人的情感;教育儿童关心他人,就要让儿童体验关爱带来的快乐,模拟如何去关心他人。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再现生活的教学活动,儿童的情感得到熏陶,品德得到发展,价值判断得到培养,学会生活,学习做人。

教学活动应植根于儿童的生活,但并不是儿童生活的简单翻版,教师应将经过生活锤炼的、积极的、有意义的教学内容和活动形式经过一定的手段进行提炼、重组后用于教学活动。活动的目标、内容和形式都要精心设计,切忌随意性和形式化。

四、拓展教学空间,帮助学生在生活中建构良好品德

品德课程的核心是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参与社会、学习做人。

教学内容源于生活、教学活动再现生活的最终目的,在于使学生通过自主参与教学活动,在活动中感悟到生活的真谛,领悟到怎样对待和处理生活中的道德问题,逐渐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成为有爱心、有责任心、有良好行为习惯的人,为他们在今后形成健全人格打下基础。

从这个意义上讲,品德教师如果只满足于课堂教学活动显然是不够的,还必须让课堂上的所悟所感回到儿童的生活中去,让他们在生活中得到进一步发展,产生知与行统一的教学效果。

要使品德课程的教学实效落实到指导生活上,增强教学的实效性,就要防止课堂内外脱节、道德学习与道德行为相脱节、认知与品行相分离。要使品德课程真正发挥指导儿童生活的作用,品德教师可以从以下四方面拓展教学活动。

1、有针对性地引导。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在组织学生开展有意义的学习活动时,需要观察学生真实的表现,体察学生真实的感受,并给予引导性的评价,使教学过程真正成为学生体验情感、感悟生活、改善行为的过程。

2、评价促进。评价可以加强课程与儿童生活的联系,促进良好品德的内化。以上面的课为例,课后教师可对那些性格内向的学生进行跟踪观察和引导,通过多种评价形式,激励学生延续自己在课堂上的积极体验,矫正自己不好的心态和行为,逐渐形成愉快、开朗的性格。

3、布置适当的课后作业。对品德课程而言,课堂教学活动绝不是课程的全部,良好品德的形成也绝不是在课堂上能够完成的。

品德教师在课后要对学生的思想、行为有要求、有督促、有检查,加强对学生思想、情感、行为变化的指导和检查。教师在课后可以适当地布置一些实践性、体验性的作业,让儿童由“知”走向“行”,进一步内化道德认知,建构良好品德。

4、家校联系。教师可通过家访、家校联系卡、家长学校、家长开放日等形式,加强学校与家庭的联系与沟通,形成互动合力,达到共同育人的目的。

总而言之,品德课程要实现育人的功能,教师必须从教材中引发、从儿童生活世界中开发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活动,沟通课堂教学与儿童生活的联系,实现“从生活中来”;又要关注学生需求,引领儿童自主建构良好品德,使品德课服务于儿童的生活,实现“再回到生活中去”。

只有将这两方面结合起来,才能真正让道德教育回归儿童的生活世界。

『陆』 《学记》中提出了哪些教育教学的原则和方法

所谓原则,就是说话或做事所遵循的根本法则或标准.教学原则,就是开展教学活动所应遵循的基本法则标准,是指导教学工作的一般原理.(5)《学记》一文所涉及到的教学原则主要有:
一、 教学相长的原则
《学记》说:“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6)《学记》在教育史上第一个明确提出教学相长的命题及原则,这是它对教学理论的杰出贡献.

学相长有本义和引申义之分.本义仅指教这一方的以教为学,它说明了教师本身的学习是一种学习,而他教导他人的过程更是一种学习,通过教发现自己的困惑.正
是这两种不同形式的学习相互推动,使教师不断进步.因此,《学记》引《尚书·兑命》说“学学半”.(7)但以后有的人在注释“教学相长”时作了引申,将其
视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通过教学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过程.并将其也作为《学记》所提出的一条重要的教学原则.教学相长原则反映了教与学的辩证法,它
是我国古代教学原则中最为重要的一条,我们民族教育的最可宝贵的精神,“即在现代世界教育论著中亦属罕见”.(8)对我们今天的教学活动仍起积极的指导作
用.
二、 预防性原则
《学记》说:“禁于未发之谓预”.预防性原则的提出是针对大学教育的.一般的
说,
教师教育学生无非两个方面:一是传授知识,使之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或品德教育,使之形成优良的道德品质,二是在传授知识和品德教育过程中,帮助学生克服
不良的学习习惯和纠正不好的道德品质.但是,不良的学习习惯和不好的道德品质一经形成,或积习已深,克服纠正就会格格不入,倍感困难.就象《学记》所说
的:“发然后禁,则捍格而不胜”.这就要求教师做好调查工作,从各个方面了解学生,以便作到防患于未然,尽量把问题消灭在萌芽之中.现在,预防性原则已被
各行各业广泛采用.
三、《学记》主张及时施教.
“当其可之谓时”,要掌握学习的最佳时机,适时而学,适时而教.从教师教的方面说,抓
住一切施教的机会对学生进行教育,特别是学生已有的学习的欲望、动机.当他们心求通,口欲言,急切需求知、排疑、解惑时,教师必须抓住这个时机及时施教,
这就抓住了可告之机,如孟子说的“时雨化之”;从学生学的方面来说:一是学生按年龄特征接受教育.就是学生在什么年龄阶段应该接受什么层次的教育,不能错
过应该受教学习的时机,这就是适时受教.如清人孙希旦解释说:“八岁入小学,十五岁入大学,时之谓也”.(9)否则,“时过而后学,则勤苦而难成”.这已
涉及到教学中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准备、教学内容和顺序等问题,要求寻找诸因素的最佳结合点,使教学显见成效,在现代,不少教育家对此也进行了研究,他们
认为不同的年龄阶段,学习的最佳内容不同,错过以后接受的速度就慢了.所以,他们也主张及时施教. 四、循序渐进原则
《学记》总结了孔孟的循
序渐进思想,提出了“不陵节而施之谓孙”,“学不躐等”,“敬孙”,反对“杂施而不孙”,“及于数进”等教学中杂乱无章,急于求成的做法,主张“先其易
者,后其节目”,重视“先河后海”,求其本末.只有循序渐进,教学才会取得成功,否则,就会失败.
《学记》对循序渐进的原则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
学两个主要方面作了全面的总结.一是指教的对象学生,要按照学生年龄的顺序,而教之以相应的知识;另一方面要求教师从教学内容的实际出发,从正反两个方面
进行了阐述.而学生的学,具体一切过程也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来进行.循序渐进原则就是要求教学活动必须遵循知识、学生和教学三方面的顺序和客观规律.
五、观摩性原则

家的教育传统,历来都注重群体意识,主张“群育”,强调群体相互影响的教育作用.特别把好朋友的辅助看做教育和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孔子最早在教育中就
提出“以文会友”,“以友辅仁”,“择善而从”.(10)另外,荀子、《易》、《大学》等都提出了类似观点.《学记》在全面继承总结这些思想的基础上,并
予以了一定的发展,特别强调了在“群育”中,要求大家的相互影响教育都必须以“善”为前提.突出了正面教育的作用.“相观而善之谓摩”学习中要相互观摩,
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在集体中学习,借助集体的力量进行学习.相互的学习切磋琢磨,都要以好的方面影响,以达到“善”,这就是“相观而善”的实质.

《学记》强调,教师不仅要教育好学生“论学取友”,引导学生接近“益友”,而且还要争取使“损友”转化为“益友”.这正是“相观而善“另一方面的积极意
义.否则,“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可见,观摩性原则对学生的学习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中的交友标准至今仍适用于我们的生活.
六、启发性原则

《学记》反复强调:“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也.”(11)
“喻”,就是启发诱导.如南宋戴溪说:“教者有善诱之功,学者有欲罢不能之意”.(12)明代姚舜牧亦说:“喻,有不言自契之意”.(13)喻是一条极其
重要的教学原则.是对孔孟启发诱导思想的总结概括.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想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开发学生的智力,发展学生的能力,最根本的一条,要按“喻”的原则教学,就要用启发式,这是教学成功的根本保证.教师如何喻,《学记》提出了三项要求:

是“道而弗牵”.道即导,引导,指导.也就是教师引导学生而不牵着他们走.教师只有很好的启发诱导,认真指导,学生一定会乐意而且能够很好地接受的.这
样,教与学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关系自然就会和睦友善,这就是“道而弗牵则和”.达到了“和”,就是说学生产生了乐学、愿学的喜悦的心理倾向.这样,学习
起来就轻松愉快,从而也就会取得最佳的效果.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就会得以充分发挥.
二是“强而弗抑”.强是严格要求,认真督促;抑即强制、压抑.
教师教学对学生必须严格要求,认真督促,但要把握分寸,掌握限度,不至于过度而成强制,让学生感到压抑.这样不仅达不到教育目的,也得不到预期效果,甚至
造成学生的逆反心理,厌学,畏学.清学者方苞注此说得非常透切:“强之犹恐其不能进取,而或抑之,则重以为难,而自沮丧矣.”(14)只有真正做到了“强
而弗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觉性、主动性才能很好发挥,决不会视学业为畏途.因为没有思想负担,心理压力,所以学起来自然会心情舒畅,轻松愉快,而且
会信心十足,困难也易于克服.这就是所说的“强而弗抑则易”.
三是开而弗达.开,开启,使露其端倪.教师给学生讲解问题,必须把握要领,抓住重
点,突破难点,讲清带有启发性的关键,不必把所有一切全盘托出.这样,学生便可得到老师的某种启发,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充分体现其主体地位与作
用.所以,启发的主要目的就在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根本一点就是促进学生的积极的思维活动.
针对当时教学的弊端:“呻其占毕,多其讯言;及于数进而不顾其安,使人不由其诚,教人不尽其才”,学生就会以学习为苦差事,甚至埋怨老师,并很快地把所学的东西丢弃得一干二净.因此,教学要重启发诱导.
正因为启发诱导原则重在学生智力的开发、能力的培养.是教师不断改进教学,进行教学改革、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所以,它很适合当前社会发展的实际,教学改革的需要.启发性克原则在当前的教学改革中被普遍地运用,并大力倡导,原因就在于此.
七、长善救失原则

学很可能会有得有失,得与失就是教学结果这个矛盾中的两个方面.失,可分教之失和学之失.《学记》认为:“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
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指出了学生学习中存在的四种缺点.而这四种缺点,又是“心之莫同”——个
体的心理差异造成的.
对教师来说,要起主导作用,必须善教,就要克服自身的“失”,发扬其“善”.对学生的“失”,教师只有深入了解学生的心理,摸透学生的内心世界,对学生施教,才能做到“长善救失”,这就是《学记》说的:”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

和失并不是绝对的,永远固定不变的,而是辨证的.学生学习中的“多”、“寡”、“易”、“止”在某些情况下是“失”,教师必须尽一切努力去救之.但另一方
面,失中又蕴藏着得,即转化成得.正如王夫之说“多、寡、易、止虽各有失,而多者便于博,寡者易以专,易者勇于行,止者安其序,亦各有善焉.救其失,则善
长矣.”如果能正确地做到这一点,在教学过程中便能正确地做到“长善救失”.
八、藏息相辅原则
藏息相辅原则就是“正业”(正课)与
“居学”(课外作业、课外活动)相结合,学习进修
与游戏休息相结合,也就是课内外劳逸结合.教学的这个过程,决不可能永远处于紧张、兴奋或者绝对松散的状态.总要有一张一弛的合理安排,师生都必须有劳有
逸,课内外各项教学活动必须相互结合,辨证统一.
首先,必须安排按时的正课教学,当正课完毕后,学生便可离校休息,但必须布置一定的课外作业,
“大学之教也,明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课内外必须紧密结合,它们可互相补充相互促进.因为从复习的角度说,“居学”是“正业”的复习、巩固,又是
使正业转化为能力的必要途径,即《学记》所说的“不学操缦,
不能安弦;不学博依,不能安诗;不学杂服,不能安礼”.从预习的角度说.“居学”既是学习正业的准备,又能增进“正业”的兴趣.即“不兴其艺,不能乐
学”.
“正业”的弦、乐、诗、礼是学的主要内容,而居学的操缦、博依、杂服是艺,是练,是掌握正业的重要保证,二者相辅相成,不可或缺.同时,
“藏修”与“息游”偏重于课内外的劳逸结合,意为学习应有张有弛.学生既可以在游息中消除学习中的疲劳,发展爱好特长,又可以扩大视野,培养兴趣,增长智
慧,学得愉快又有信心.自然容易达到安学、亲师、乐友和信道的目的.正如清人姜兆锡所说“藏焉修焉之,谓正业专习而志不分;息焉游焉之,谓居学养纯而义愈
熟”.(15)从心理学的角度看,藏息结合的原则,抓住了人生理机制的紧张与疲劳和心理活动的兴奋与抑制等基本特点及其相互作用的规律,有其科学依据.合
理而辨证地处理好这种关系,既保证正常的
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也促进学生自学能力和独立思维能力的提高,更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符合教学规律,就今天来看也是完全正确的.当今,语文教学中
对课内语文训练与课外语文活动相结合的教学原则的强调,语文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乃至“大语文教育”的倡导,同这一原则可以说是一脉相承的.何况“不学博
依,不能安诗”等是对古代语文教学实践经验的总结.

作为世界教育史上第一部专门论述教育、教学活动的论著,先秦儒家学派教育思想和教学经验的高度概括,《学记》为中国教育理论的发展树立了典范,其历史意义
和理论价值十分显著.它的出现意味着中国古代教、预防性原则、及时施教原则、循序渐进原则、观摩性原则、启发性原则、长善救失原则和藏息相等辅原则,是以
当时的教学实践为基础,是当时教学活动客观规律的反映和教学实践经验的总结与概括.它对以后历代的教育教学活动起着很好的指导作用.

教学原则是对师生教学行为的基本要求.因此,教学原则的提出和发展必须以教学实践为基础,离不开教学实践的支持.同时还必须接受教学实践的检验,在实践中
不断修正、充实和完善.而《学记》中所总结出来的实践经验早已经过了实践的检验是正确的,它从先秦的教学实践中来,又指导了以后历代的教学实践.经实践检
验和历史证实,这些教学原则对今天的教学实践仍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但时代发展了,社会进步了,教育内容、过程、手段和过去相比已发生了很大变化,所以,这些教学原则的应用,要紧密结合当前的教学实践,以便更好地为当前的教育服务.

『柒』 教师资格教学原则详解

教学原则在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科目二《教育知识与能力》中,是比较重要的一个知识点。考察的方式比较多样,首先单选题通常以概念反选、例子反选或古文反选的形式进行考察;其次简答题主要是考察某一原则的贯彻要求;材料分析题常见的考察角度主要是给出一段材料,需要我们从中找出体现了哪些教学原则,以及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或是直接考察具体的实施要求是什么。那么接下来就针对教学原则的相关内容行知识点的梳理。
一、科学性与教育性相结合原则
科学性与教育性相结合的原则是指既要把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和基本技能传递给学生,同时要结合知识、技能中的德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简言之, 就是要将德育与智育有机的结合起来。这一原则常以例子性单选题进行考察。例如,历史课上,历史老师结合相关历史事实,向同学们介绍了岳飞这一历史伟人,并引导学生学习岳飞的爱国主义精神。这里历史老师结合历史事实进行讲解,体现了科学性;引导学生学习岳飞的爱国主义精神,体现了思想性。
二、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注意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学懂学会、学以致用的目的。简言之,就是通过与实际相联系,最终让学生知道如何将所学知识进行使用。这一原则长以例子性的单选题或名言素颜的方式进行考察。例如,数学老师为了更好的让学生理解什么分数,以分馒头为例向学生讲解分数的应用。这一原则还有很多俗语,例如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等均可体现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三、直观性教学原则
直观性原则是指教师应该尽量利用学生的多种感官与已有经验,通过各种形式的感知,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使学生获得生动的表象,从而全面地掌握知识。简言之,就是要让学生在头脑中对所学内容形成一个大致的形象。包括三种形式:模象直观、实物直观、语言直观。实物直观就是展示相关的实物、标本、实验、参观等。例如,美术老师为了学生能更生动的画出杨桃,而带了一个杨桃到课堂上让同学们进行观察。模象直观指的是模拟的事物,如观看图片、图表、模型、幻灯、录像、电影等。这一原则常以例子性的单选题记性考察。例如,美术老师为了学生能更生动的画出杨桃,而给学生们看了一些关于杨桃的照片。语言直观主要指老师上课用口头语言向学生描述。例如,美术老师为了学生能更生动的画出杨桃,而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向同学们描绘了杨桃的大致形象。
四、启发性教学原则
启发性原则教师在教学工作中依据学习过程的客观规律,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教学原则。简言之,就是教师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从而让学生独立思考,主动的寻找答案。这一原则常常考察名言俗语。例如,《学记》中“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以及《论语》中“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些都体现的是启发性教学原则。
五、循序渐进原则
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教师严格按照科学知识的内在逻辑体系和学生认识能力发展的顺序进行教学。这一原则比较喜欢考察定义性单选题以及名言俗语性的单选题。例如,《学记》中“不陵节而施”“学不躐等”、孟子提出的“盈科而后进”、“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都符合循序渐进教学原则。
六、巩固性教学原则
巩固性原则是指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在需要的时候,能够准确无误地呈现出来,以利于知识、技能的运用。这一原则常常考察名言俗语。例如,孔子提出“温故而知新”“学而时习之”等。
七、量力性原则(又称为可接受性原则)
量力性原则指教学活动要适合学生的发展水平。这一原则是为了防止发生教学难度低于或高于学生实际程度而提出的。这一原则常常考察名言俗语。例如,“语之而不知,虽舍之可也”、维果斯基提出的“最近发展区”等。
八、因材施教原则
因材施教是指教师要从课程计划、学科课程标准的统一要求出发,面向全体学生,同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发展。这一原则常常考察名言俗语。例如,朱熹所提到的“夫子施教,各因其材”、《论语中》“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等。
【练习题】
1. 生物老师上课为了让学生理解什么是雪,在空中向下撒撕碎的白色纸片,用白色的纸代替雪,这就利用了( )。
A.实物直观 B.模像直观
C.语言直观 D.标本直观
1.【答案】B。解析:模象直观指的是模拟的事物,如观看图片、图表、模型、幻灯、录像、电影等。在空中向下撒撕碎的白色纸片,是属于制作了雪的模型,因此应为模像直观。
2. 孔子说:“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体现了( )。
A.循序渐进原则 B.巩固性教学原则
C.量力性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2.【答案】C。解析:孔子这句话是在说:中等水平以上的人,可以告诉他高深学问;中等水平以下的人,不可以告诉他高深学问,说明教学要依据学生的接受水平,量力而行。

『捌』 赫尔巴特提出的“教学的教育性原则”的具体含义和特点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应注意贯彻教育性原则,也就是说,研究者进行研究要符合学生版身心发展规律权,具有教育意义,有利于学生的正常发展,一切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研究都是不允许的,这是进行教育心理学研究不容违背的原则,因此,在进行研究时不仅要考虑课题实际上的教育意义,使其结果有助于教学和教育质量的提高,而且整个研究方案的实施过程也要考虑对学生是否有良好的教育影响。

『玖』 赫尔巴特教学的教学性原则,符合哪一教学原则

重视德育,以道德的养成为最高目的。赫尔巴特认为知识与道德具有直版接和内在的权联系,德育问题不能同教育问题分离开来,而应该同其他教育问题必然的广泛的联系在一起。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教育性教学原则,并把它当做教育的基本原则。赫尔巴特运用其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具体阐明了教育与教学之间存在的内在的本质联系,使道德教育获得了坚实的基础。

『拾』 赫尔巴特教育性教学原则的主要内容和意义是什么

赫尔巴特(1776一1841)是德国著名的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对西方近现代教育产生过重版大影响。
赫尔巴权特以现代心理学为基础,创立了一套完整的教育体系,因此,在西方教育史上有人把他誉为科学教育学的创始人。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是多方面的,“教育性教学”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对近现代教育的发展产生过深远影响。
在教育和教学中始终存在着道德培养和知识传授的问题。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提出了“美德即知识”的命题,从此这个问题就成了一个永恒的热门话题。但是,德育与智育究竟孰重孰轻,究竟怎样才能把两者结合统一起来,却始终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甚至对这一概念的表述也常常是片面的,模糊的。直到19世纪初,赫尔巴特对这一问题作了较系统的阐述,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教育性教学”的概念,并把它作为教学的一条基本原则,对这个问题的研究才有了新的转机。
赫尔巴特认为道德品质的培养是教育的最高目的,但在实现这一目的的同时,却不能放松文化科学知识的传授。因此,道德培养和知识传授构成了学校教育的两个基本内容,形成了实施学校教育的两条基本途径,即通过情感和意志的训练陶冶道德情操;通过系统知识的传授启发......(本文共

阅读全文

与教育性教学原则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有趣的水语言教案反思 浏览:926
苏教版高中语文pdf 浏览:49
幼儿观察能力教案反思 浏览:927
托班音乐教案红灯笼教学反思 浏览:232
怎样让学生爱上语文课培训心得 浏览:404
山西统考2017语文试卷 浏览:805
三年级下册语文半期考试jian参考答案 浏览:455
舞蹈课教学计划表模板 浏览:682
2013小学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浏览:393
快速波尔卡音乐教案 浏览:430
初高中语文语法 浏览:942
县域课堂教学改革 浏览: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学设计 浏览:832
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教学策略研究 浏览:795
朝阳区20152016期末语文 浏览:521
天勤教育教学点 浏览:534
语文九全课时特训答案 浏览:679
户外活动教案跑 浏览:977
2016重庆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885
大班音乐活动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浏览: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