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利用课堂教学中的错误策略
叶澜教授在《重建课堂教学过程》一文中指出:“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状态,包括他们的学习兴趣、积极性、注意力、学习方式和思维方式、合作能力与质量、发表的意见、建议、观点,提出的问题与争论乃至错误的回答等,无论是以言语,还是以行为、情绪方式的表达,都是教学过程中的生成性资源。”因此,教师应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错误,让学生在纠错、改错中感悟道理,领悟方法,发展思维,实现创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教师要正确认识学生的错误,变错为宝
课堂教学是动态的、变化发展的,在师生、生生交流互动的过程中,学生随时可能发生错误。在新课程的课程资源观中,学生的经验、感受、见解、智慧、问题、困惑、错误等都是重要的课程资源。当学生在课堂上出现错误时,有些教师可能会一笔带过,从而丢失了课堂中许多“亮点”,浪费了宝贵的课堂动态资源。布鲁纳说过:“谁不愿意尝试错误,不允许学生犯错误,就将错过最富有成效的学习时刻。”真实的课堂教学会因错误、发现、探究、进步的良性循环而充满活力。对一些关键性的、有普遍意义的错误,教师及时捕捉并经提炼成为全班学生新的学习材料,且及时而适度地对学生进行引导,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空间,让他们在合作交流中主动寻求解题的策略,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其实,学生的突发性错误我们经常碰到,教师应将其看作是一笔巨大的财富,要善于倾听,敏锐感受,抓住时机利用这一“错误财富”,使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将学生的“错误”变为促进学生发展的“宝贵”资源。
二、教师要精心预设学生的错误,将错就错
心理学家盖耶认为:“谁不愿意尝试错误,不允许学生犯错误,就将错过最富有成效的学习时刻。”学生的错误能真实地在课堂上反映出来,教师的真实水平也能在课堂上真实地体现出来。一节真实的好的课正是有了各种错误,才使教学环节更精彩,教学过程才更体现出真实性。一位哲学家曾说过:“错误中往往孕育着比正确更丰富的发现和创造因素,发现的方法就是试错的方法。”教师不但可以及时调整教学环节,还可以利用学生的错误“将错就错”,拓宽学生的思维。所以教师应在易错的环节上设置“陷阱”,诱使学生陷入歧途,制造思维冲突,诱发灵感,产生真知,同时也可培养学生的试错能力。这样既可充分暴露学生思维的薄弱环节,又能使学生深刻地有突破性地认识到错误所在,有利于自诊自治,提高对错误的免疫力。
三、教师要善于利用学生的错误,错有所获
1.容错——树立学生的自信。
在平时课堂教学中,有些教师常常有意无意地在课堂上防止学生出错。久而久之,学生不敢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教师也就无法获取课堂上的真实信息,很多没有暴露的问题都留到了课后。学生对事物有着各自不同的理解方式,在课堂上的学习过程本身就是探索的过程,有探索就难免会“出错”。错误是学生学习探究的标志,也是一种学习经验,会伴随着学生一起成长。因此教师应该有“容错”的气度,对学生的“错误”不能淡然处之,哪怕是“低级错误”也不能充耳不闻、视而不见甚至冷眼责怪,应站在学生的角度去看他们的错误,甚至是去欣赏他们的错误。
2.纠错——学生在教训中成长。
学生有了错误,教师要给足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引导学生对自己的解题思路进行认真的回顾和分析,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错误,纠正错误,如此才能使学生避免重蹈覆辙。教师应把它作为教学的真正起点,要站在学生的角度,“顺应”他们的认知,掌握其错误思想运行的轨迹,摸清其错误源头,然后对“症”下药,找到解决问题的好办法。学生出现失误好像是坏事,但师生通过努力,对症下药,完全可以将它变为好事。因为通过对错解的辨析与反思,学生能充分尝到“吃一堑,长一智”的滋味,他们的思维就会日臻完善,逐渐成熟。
3.评错——学生对数学体验的升华。
评错是学生对自己错误的一种反思,同时也是教师对自己教学的一种反思。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反思是一种主动“再认识”的过程,是思维的高级形式。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积极培养学生的反思习惯,让学生在议错赏错的过程中放松思维,体验成功。调查表明,频繁的考试和高强度的解题训练,造成了很多学生遇到错误有“失败者”的心态。因此,教师应更多地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从课堂教学出发,正确引导对错误的分析评价,从错误中领略成功,使学生由“失败者”向“成功者”转变。一位教师以同一道题的三种错误解法为研究对象,展开了一堂容知识、技能、情感于一体的数学课。他首先出示了学生反馈的三道错题:
“你认为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些错误?”学生各抒己见,并从书写习惯、数的感知及知识点的掌握等方面找到原因,得出对策:避免粗心。他没有就此打住,而是教育学生学会从错题中找到知识漏洞,避免下次再犯,使学生在评析错误的过程中,总结经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布鲁纳曾说过:“学生的错误是有价值的。”错误是学生探究的标志,也是一种学习经验。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数学教学,要求教师重新审视数学课堂,它是学生出错的地方,是师生逐步认识错误、利用错误,实现师生共同成长的空间。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学生学习中的错误,教学的天空会更广阔、更精彩。
2. 在新课程背景下 农村的小学音乐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存在着哪些问题与对策
我国新一轮教育与课程改革的开始是在2010年,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专(2010—2020)》的颁布属实施为标志。新课改的实施对我国的基础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素质教育中非常重要的音乐教育,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也面临着进一步的改革。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艺术情操和智力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如何迎接新课改下农村音乐教育的挑战,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一、新课改背景下农村音乐教育的问题1.教学观念十分落后,忽视音乐教育的重要性我国的素质教育工作已经进行了很多年,但是大部分的农村小学并没有完全接纳素质教育的理念,教育侧重点在于语文、数学等基础学科,完全不适应新课改对于素质教育的要求。在农村小学音乐教育实践中,存在着非音乐专业教师代教音乐课的现象,可见农村小学对音乐课根本不重视。2.农村小学音乐教师专业素质低广大农村小学的师资力量薄弱,而对于一直被视为“副科”的音乐课师资就更没有任何
3. 信息化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有哪些
穿“技术”新鞋,走“传统”老路 目前,教育观念的落后已成为制约信息化教育内发展的容关键,尤其对教育信息化发展在推动我国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方面的重要作用认识不足。尽管有许多学校较多地运用了信息技术,并且开设了信息技术课程,但只重视信息设备的引入,教学水平仍停留在传统教学模式上,没有充分体现信息化教育的特色。
4. 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问题与对策--义务教育阶段) 如何让学生在有效的课堂教学中
什么是有效的课堂,有等时间做证.
5. 小学课堂中运用新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小学教育专业毕业论文题目(参考)序号 论文题目1 浅谈中小学教师专业化及其发展2 福建小学地方性课程中加入方言文化课的构想3 教师教学风格对小学生学习习惯形成的影响4 厦门市家校合作的现状、问题及对策5 新课程背景下的文本解读6 浅谈小学“学困生”自我效能感的培养7 美国小学教师教育的基本特点及启示8 小学习作评改的策略研究9 研究性学习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应用现状的分析及其启示10 中美小学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及启示11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教师的审美素质12 信息技术与小学课程整和的问题与对策13 集美大学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科学素养的调查研究14 试论小学生学习习惯的发展特点及其培养15 当前语文课堂评价的误区与矫正16 不同家庭结构对儿童个性的影响17 教学中批判性思维及其培养策略研究18 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及其相关因素研究19 网络成瘾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20 小学习作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初探21 试论家庭教育在小学生自我意识发展中的作用22 浅谈新课标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改革23 教师教学风格对小学生个性形成的影响24 关于小学教育专业本科生职业认同感调查研究25 当前家庭教育的不足对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26 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27 新课改背景下的阅读教学误区初探28 浅析中国现代母亲教育29 关于课堂提问以学生为主体问题的思考30 传统个别化教学与网络个别化教学之比较31 福建小学教育专业本科毕业班学生职业意识初探32 厦门市小学生课余培训调查研究33 研究型教师的成长策略34 浅谈小学口语交际课堂教学的策略35 小学数学“实践与综合应用”教学的问题及对策36 台湾“感恩教育”教学范例阐析37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小学课堂教学38 小学数学课堂情境教学探究39 浅析当前教师评价体制40 在数学教学中加强情感教学的策略41 小学教师教学语言现状调查与分析42 重塑当代大学生的人文精神43 浅谈小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44 论推广少儿经典教育的必要性和成败关键45 放飞语文课堂 开辟求知天地46 “任务驱动型”口语交际教学模式的构建47 中国画与西方绘画的造型之比较48 小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49 中美小学教育专业本科培养目标的比较分析与启示50 台湾电视节目对大陆中小学生的影响及其对策研究——以厦门市翔安区为例51 小学课堂教学中运用新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52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误区初探53 厦门市民办小学现状调查与研究54 新课程背景下讨论法的探索55 关于小学生视野中优秀教师的调查研究56 小学教师“随班就读”教育教学能力的研究57 感悟:词义教学的新策略58 中日生存教育的比较及思考59 小学科学教学中“有结构材料”的研究60 大学生团体心理咨询内容分类研究61 小学数学教学中游戏的应用与设计62 农村小学开设科技活动课的初步研究——以福建省武夷山地区为例63 21世纪中小学健康教育新思考64 新时期小学班级管理的策略初探65 小学数学概念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66 小学古诗教学要加强审美教育67 信息时代小学美术教学的策略68 浅谈小学科学课科学探究活动的现状和策略69 关于小学口算教学的几点思考70 台湾小学教师教育的优势及其启示71 小学数学生成性课堂资源的开发和利用72 小学生家庭作业布置的误区及改进策略的研究73 信息技术条件下小学生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74 小学数学课堂情境创设的误区及对策75 小学生数学建模能力培养策略76 教育信息化环境下教师角色的转变77 试论当前小学的科普教育78 小学生课外阅读策略探究79 试论小学古诗教学中的情感教育80 试论金庸武侠小说对小学生的影响81 浅谈互联网对中小学生德育教育的影响82 高等数学思想方法的形成和发展及其教育功能——高等数学思想方法提升小学教师素质之见83 “概率统计思想”教育对培养小学生数学能力的影响84 小学教育专业教育实习存在问题与解决对策探讨85 海峡两岸小学段“统计与概率”的比较研究86 生命教育呼唤对话教育87 关于小学校园安全教育问题的若干思考88 Authorware和PowerPoint的比较89 教师在小学习作教学中的角色浅析90 厦门市小学英语教师教学能力调查研究91 电子档案袋在小学评价中的应用92 浅析小学生收集和处
6. 目前课堂教学质量存在哪些问题,相应的对策是什么
大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对课堂教学任务认识不足。其主要表现是:育人功能被淡化。目前知识本位仍然在大学课堂里具有不可动摇的统治地位,由此派生出当代大学课堂以教书为中心任务,而将育人抛到一边,教书与育人严重割裂。俗话说“学习不好,是次品;身体不好,是废品;品德不好,则是危险品”。大学生肩负社会发展的重任,其品德发展状况,不仅影响自身发展,还会影响到社会的安定和未来。
(二)课堂教学三要素的相互关系不够明确。构成课堂教学的三要素是教师、学生和教学内容。处理好三者之间的关系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但是,目前高校教师并没有完全理顺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教师过分强调自己对课堂的主导作用,而对课堂学习的主体——学生却没有给以足够的重视,缺少与学生的有效互动,没有很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像张楚廷所说“中国大学普遍的沉闷状态是令人忧郁的,课堂本是一个应激起大脑风暴的地方,但是它寂静的令人可怕。” [1]这很形象地说明了我国大学教学中学生主体性地位的缺失。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把教学内容的重点放在客观知识和考试重点内容的传授上。也正如丘成桐教授所说:“大学课堂只围绕考试来进行教学,学生只围绕考试来进行学习,这实在是太浅了。” [2]这样的课堂教学,不利于学生对整体知识的掌握,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开阔,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与“以人为本”的教育宗旨是格格不入的。
(三)考试制度不完善导致课堂教学效果不佳。现在大学里的考试一般以教师在课堂讲授时学生记的笔记为考试内容,或者采用论文的形式。使学生有机可乘,没有去听课的学生,在考试前猛抄或复印其他同学的笔记“临时抱佛脚”,也能过关,甚至比上课认真记笔记的同学考的分数还要高,特别对文科类学生来说,这种情况更是普遍存在。这样就导致学生在课堂上不注重听讲,上课积极性不高,甚至出现了逃课现象,极大地挫伤了教师讲课的积极性,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效果。
7. 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哪些问题,对策如何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师的教学观念得到了更新,课堂教学呈现出了新的景象.但部分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制约了课程改革的步伐.从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入手,简单讨论解决问题的途径.
8. 导学案遇到的困惑和对策有哪些
近两年来,在县教育局的大力指导下,全县教师以“导学案”的教学模式代替以往传统的模式,彰显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要把课堂还给学生”的教学理念。就近两年来“导学案”的教学模式实施过程中在我们体会到“问题导学”诸多优势的同时,也感受到了莫大的压力,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的一些困惑和解决策略说来和大家一起交流。
问题1:课堂上小组讨论、交流只是走形式,没有起到应有的效果。小组成员在汇报结果时,其他同学无所事事,有的摆弄东西,有的在低声讨论,没有团体意识,注意力不能很好地集中在发言者的汇报上。
对策: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引入了竞争机制,开展小组合作竞赛,时时鞭策后进,激励先进,实践证明这种方法确实起到了比较好的效果。可以分数激励,建立贴纸强化,以三好学生奖状为抓手,最终实现课堂教学的有序、高效。具体说来就是把班级成员按性别比例、学业成绩、守纪情况等,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划分为若干小组,按照每组4—6人,将能力、性别、兴趣爱好等进行综合考量,力求均衡,无明显差异,便于公平竞争。再由小组民主推荐一名组织能力强、各方面表现好的学生担任小组长。每学期再根据小组的综合成绩进行一次动态平衡调整,以创造平等竞争的机会,保持小组内旺盛的合作和组际间的竞争活动。小组建立完毕后,师就可以把小组成员在课堂上的所有表现用分数进行量化,表现好的加分,表现不好的扣分;上课积极发言的加分、不注意听的扣分;同一道数学题,能解好并说出理由的小组加分,否则不加等等,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要把学生在课堂上的一举一动、一点一滴用分数量化出来,让小组间形成浓厚的竞争氛围(分数激励)。当哪一小组的分数累积最先突破老师的设定值后,这一小组的每一个成员都可以得到一枚“奖励贴纸”,然后全部小组的分数清零重来,每学期可以根据时间的长短进行若干轮这样的评比(奖励贴纸强化)。当一学期哪个学生的奖牌数达到老师归定的数额后,就可以提前获得本学期的三好学生奖状一张(三好学生奖状为抓手)。通过这样一系列完整有效的竞争机制的建立,可以有效改善学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大大地提高教学的效果。
问题2:重案轻材,教材被替换。很多较大规模的学校或学区实行分工型集体备课,也就是某个班或某个学校负责某两周或某单元的导学案的设计,当别的教师拿到导学案后二次备课的情形较少,而是直接搬来运用,导学案和教材得不到恰当结合,达不到课堂效果的最理想化。
对策:导学问题的来源主要取决于对教材或其他教学文本内容的选择,应是教师站在学生的角度,对学习内容进行“再设计”和“二次加工”的过程。有的教材本身就是非常适合学生自学,是很好的导学之材,却被教师弃之不用或随意创编,实为可惜。一定要自己修改和再加工后才能带入课堂。
问题3:重练轻思,学案成习题集。时下许多地方印制的导学案,只是把教材内容简单转化为一个个的习题,其作用只相当于课堂或课外作业;只注重了对知识的训练和巩固,忽视了对学生思维的引导和激发;只考查了学习的结果,看不到学习的过程和方法。这样的导学案,很难起到引学、启思、导法的作用,只是给学生增加了一份额外的作业。
对策:1.自主整理,合作交流,学会创造。放手让学生自己整理圆的基础知识,课前通过看书、小组合作,拿出一份作品;在课上进行交流、欣赏、分析、评价,找出各组作品的优点和不足。将复习的自主权交还给学生,课内复习与课外复习相结合,课堂成为展示学生思维成果的舞台。学生的作品形式多样,有画图表示的,有提纲式的,有罗列的,有表格式的,也有整理成树形结构的……体现了新课标所倡导的个性化学习,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竞争意识以及科学分析、评价的能力。
2.重点强化,联系生活,加深认识。根据学生以往学习的实际情况,抓住半圆的周长和面积、环形小路的面积、已知周长求面积等关键处导学、讨论。在学生全面复习圆的有关概念的基础上,针对学生平时容易忽略和错误较多的典型问题进行重点复习,“牵一发而动全身”,使学生对知识之间的联系与区别理解更加深入,真正达到“温故知新”、“查漏补缺”的目的。
还有导学案的设计相当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如何体现学生的差异性和个性化学习方法?学生依赖导学案,认为完成了学案,就完成了学习任务。如何利用导学案让学生“学得好,吃得饱”?如何把我们平时的解题教学上升到问题解决的教学。平时的解题教学只重视就题论题,问题解决教学注重让学生闻一知十,一题带一类,它重视思考方法的习得、思想方法的渗透与解题策略的指导,同时更重视回顾反思与综合集成等等这些问题有待于下一步的解决。
以上是我们在实践“问题导学”改革教学模式中的一些思考和感悟,虽然我们还处于摸索阶段,还有很多的工作要做,但我们在推进“问题导学”的过程中欣喜地看到了学生在语言表达、小组合作、自学、提出与解决问题、思维的广度与深度方面都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从这种变化中更加坚定了我们深入开展”问题导学”尝试的信心和决心。我们相信只要以课程标准为指导,坚持落实三维教学目标的要求,以本校的实际情况为依托,不断改革,不断摸索,不断反思,就一定能走出有本地特色的课改之路来。
9. 初中英语教学现存弊端及对策
1 初中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1.1 学校缺乏浓厚的学习英语环境
要想学好一门语言,语言环境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因素。很多国人在国内学习英语十分费劲,但出国半年之后,就发现自己的英语水平有了明显的提升,这就充分说明了语言环境的重要性。在我国很多的中学,学生学习英语的唯一渠道就是45分钟的课堂。在课堂上,学生争分夺秒的学习英语,一旦下课,浓厚的英语学习氛围骤然下降,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东西得不到的巩固,致使学习效率低下。在日常的学校生活当中,老师和同学之间、同学和同学之间全部用汉语进行交流,英语只是课堂上的语言,在平常的校园交流中就被束之高阁,甚至当有些同学之间用英语交流时,会被其他的同学嘲笑,导致越来越少的同学在课下用英语交流。
1.2 英语教学手段单一、教学方法落后
尽管有些初中英语老是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但因为年龄老化等原因所持有的教育理念显得相对落后,在他们的教学过程中,仍使用十几年前的教学手段,并且在课堂上占据主导地位。每堂课都讲大量的知识,忽视了学生的接受程度,缺乏和学生的互动性。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手段单一,主要是照本宣科的“念教材”,主要的教学步骤就是学习单词―― 学习课本内容―― 讲解课后习题。这种教学步骤持续很多年,让学生对英语学习产生了抵触心理。
1.3 教师把英语课本当成唯一的教学依据
在很多初中英语教师的眼中,英语课本就是英语教学内容的全部,除了英语课本,其他的材料都不能拿到课堂上进行教学。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过度的依赖课本,英语教学的内容全部来自课本,其他的一些课外资料,哪怕是很优秀、有趣味的材料都被拒之课堂外。有的教师认为课本知识都是重要,于是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对课本知识进行全部掌握,导致学生认为所有的课本知识都是重点,把全部精力用于学习课本知识,一节课下来学生学习的浑浑噩噩的,学不到多少内容,使得英语教学的质量严重下降。
1.4 学生缺少学习英语的兴趣和动力
当一个人对某种东西感兴趣时,他会认真的研究和探讨,学习英语也是一样。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学生对英语的好奇程度已经远远低于小学时期,当学生在学习英语遇到困难时,就是产生退缩,丝毫提不起学习英语的兴趣。同时,很多学生认为英语只是校园学习的产物,除了用于平常考试和升学之外,在以后的工作生活当中用到的很少,这就更加导致学生缺乏学习动力。在平常的英语学习中,教师和学生沟通的较少,学生没有掌握适合自己的英语学习方法,死记硬背单词、生搬硬套使用英语,汉式英语随处可见,这些都使得学生在考试中得不到理想的成绩,进而导致学生丧失学习英语的兴趣。
2 解决初中英语教学弊端的对策
2.1 营造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
良好的语言环境,对于学生学习英语有着很大的帮助。除了课堂学习外,学校要为学生提供其他的英语交流学习的平台,比如英语角。有条件的学校可以聘请一些外教,让外籍教师教学,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注意力和兴趣;另一方面也可以让学生学习到更加纯正的英语。学校组织一些英语演讲比赛,鼓励学生参加,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在下课期间,可以放一些英语歌曲,组织学校观看一些原滋原味的英语电影等。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尽量使用英语教学,少使用汉语,除了教学外,可以利用多媒体放一些英语趣味故事、名人轶事等,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2.2 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使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
教师在课堂授课时,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考虑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尽可能的把知识讲的详细。在课堂上,教师要转变角色,多和学生进行互动,把课堂当成一个交流的地方,学生也可以踊跃发言,增强课堂的互动性,提高学习的趣味性。教师不应局限于一种教学模式,可以尝试着变化多种教学模式,让学生时刻品尝不同的教学风味。在教学中穿插一些比较生动的英语故事情节、做些互动小游戏、长时间学习后放一首英文歌等,这些方法都有利于学生摆脱英语学习枯燥情绪,提高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2.3 教师要认真备课,打有准备的仗
教师备课工作的好坏决定了能否有效的提高提高教学质量。如果一个教师连备课都是应付,那么也就无从谈起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在备课时,要多角度、全方位的思考问题,必要时要做到角色对换,常常思考学生喜欢什么样的课程,同样的内容,要以什么样的方式来讲才能让学生更加接受。与此同时,教师也要学习一些先进的备课经验,及时弥补自己的知识不足,为提高教学的趣味性做好基础准备工作。
2.4 摸清学生英语水平,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要想提高学生的学习英语的兴趣,教师就必须要摸清学生的英语水平。教师在进行授课之前,要对自己班级的学生的英语基础有一个基本的了解,根据学生的英语掌握程度,进行有目的的教学。对于基础较好的同学,可以让其在学好课堂知识的基础上,加快一些学习的难度,或者多看一些相关的书籍;对于基础比较薄弱的同学,教师应了解其薄弱的范围及原因,对症下药,有目的的进行单独补习。此外,教师在课堂教学时,教师不仅要授之以鱼,更要授之以渔,和同学探讨学习方法,让学生能够比较轻松的学习英语,改变了过去靠死记硬背的传统学习模式。同时让学生之间相互监督考查,检测学生的学习成果。教师在讲授知识时,要给学生一个消化吸收的过程,让学生动脑去思考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