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关于小学生数学反思能力培养得书籍有哪些
在学习过程结束时反思
我们经常看到,教师在平时的课堂教学时,教学活动一结束,就立即布置作业,让学生埋头于习题之中。教师则来回于学生中间,对“接受较差”的学生进行指导,这样学生完全没有了反思的机会。其实,课堂总结时,可由学生反思本堂课自己的收获、自己的不足,对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做出质疑,更有助于学生进行自我调整,自我完善。如:可提醒学生这样自问:这节课主要学习了什么?我们是怎样学习的?(总结学法,渗透数学思想)还有那些不懂的地方? 还存在什么疑问?(质疑问难培养创新精神)我可以怎么解决还不太明白的地方?(弥补课堂不足,强化内在学习动力和方法)我这节课学的心情怎样?(情感态度)……如此一来小学生反思的内容就落实在两个层面上:⑴非智力因素层面,即对自身学习状态的反思;。自身学习状态是影响学习质量的重要因素,它的反思贯穿于学习的全过程。通过对自己学习兴趣、态度、意志的反思,可以明确自己存在哪些问题。教师引导学生经常这样思考:我学习时是否充满激情,积极探究?表达想法时是否清晰,同学发言能否做到认真倾听并能及时表达自己的意见?是否积极参与综合实践活动,勇于解决生活、学习中的疑难问题……并经常与其他同学发生交流,在集体交流中反思自身的差距和优势。⑵智力因素层面,即对自身思维认知的反思。自身思维认知的反思,从“得”与“失”两方面考虑。“得”的方面总结成功经验,把学习过程中正确的、优秀的做法进行强化,从而由自发状态上升到自觉状态。“失”的方面是重点反思的内容:哪里出错了?原因是什么,怎样改正?这个地方以前有没有出错过……
❷ 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
一、反思性学习的含义
反思性学习是通过对学习活动过程的反思来进行学习。反思是对自己的思维过程、思维结果进行再认识的检验过程。它是学习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当代建构主义学说认为:学习要在活动中进行建构,要求学生对自己的活动过程不断地进行反省、概括和抽象。显然,学习中的反思如同生物体消化食物和吸收养分一样,是别人无法代替的,在这一过程中反思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因为反思是思维活动的核心和动力,只有不断地反思,才能建构起自己的知识网络。
二、在日常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反思习惯
1.查漏性的反思
学生在学习新知识之前,教师要引导学生反思学习新内容所需的旧知识。如,在学生学习分式约分之前,教师可适当出几道因式分解的习题让学生练习,考查学生能否熟练解答。学生解答中出现的差错,教师要及时地给予纠正。否则,将影响分式约分这一新知识的学习。通过查漏性的反思,学生比较容易发现新旧知识有联系,也明白了如果旧知识掌握不好,甚至不理解或遗忘,就会直接影响到新知识的学习和相关问题的解决,需要及时采取措施补上,为顺利学习新内容和解决相关问题创造条件。在数学教学中,教师经常引导学生进行查漏性的反思,将不断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也有利于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养成经常复习的学习习惯。
2.归纳性的反思
在数学学习完成之后,对自己的作业、解题思路、解题思想与方法及结果等进行反思,通过反思重新考虑和重新检查这个结果和得出这一结果的思路,以此巩固所学的知识、思想、方法,从而发展自己的解题能力。
3.纠错性的反思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差错,老师要认真地对待学生的错误,要及时引导学生认真自我反思错在什么地方?如何纠正?避免以后出现类似的错误,以培养自己严谨的思维。学生在平时练习或在测试中出现的差错,教师要及时地引导他们进行纠错性的反思。如笔误:有的学生在稿子上计算是正确的,但把答案搬到卷子上时出现差错;有的学生头脑里想对了,但写出来的是错的等等。出现笔误的主要原因是思维与书写的时间与速度差造成的,因此要求出现这种差错的学生养成认真核对的习惯。教师要针对学生出错的原因,指导他们进行有效的纠错,提高学生解题的准确率,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三、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
1.创设反思的时机
教师只有积极地创设情境,让学生主动参与、合作学习,使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呈现和谐的教学情境,学生的求知欲望才能最大限度地被激发。如,在《分式》教学的第一课时,讲完分式的概念后,教师给出一些代数式,让学生判断是否是分式,实际上,学生在判断的过程中进行了整式与分式的比较,即学生在判断中运用了比较反思法进行判断。同时,通过课堂上的交流,启发学生思维和反思,促使学生思维向纵深发展,让学生在交流中学会反思与推理。在每次阶段的测试后,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进行学习习惯养成的反思,对测试中出现的错误,除了针对错题进行必要的纠错外,还要对前一阶段的学习习惯养成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教师应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进行适时的学习反思,逐步培养学生的反思习惯。
2.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积极思维
在教学中抓住契机,巧妙地提出问题,让学生心欲求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激发起学生跃跃欲试的心理,解决问题的渴望,从而产生强烈的兴趣,从而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通过提出大量开放性的问题来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
3.让学生掌握反思性学习方法,反复实践
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反复训练反思,让学生掌握反思的方法,才能使学生在日常学习中有效地组织反思性学习,在教材中有许多知识可相互对比,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掌握。这种比较反思法对事物的系统认识学习有很大的帮助,既有利于学生学习新的知识,又有利于学生构建良好的知识结构。
学生的反思性学习与教师的反思性教学是相统一的,都是新课程所体现的精神。在教学中引导、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让学生实现自我学习、自我检验,深化对数学知识和方法的认识,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学生只有通过反思,才能把所学的东西纳入自己的知识体系中,让学生在学习中反思,在反思中提高,进而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
❸ 如何在数学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
数学思想的反思是抄最重要的反思,
新见题目的入手得根据题目所赋于的思想思想,
判断解决问题的数学模型。
其次,一题多解也是值得让学生反思的,
见过许多老师强调哪种方法简单,
应当强调的应当是哪一种方法适合于你本人,
那才是最好的解题方法。
❹ 浅谈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解题反思能力
反思能力是人类一种很重要的思维能力,可以让我们顺利地获取所需要的知识。在数学学习与教学中,学生的反思能力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对所学的数学知识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掌握数学的学习思维。如何提高学生对于学习数学的反思能力,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是初中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在初中阶段形成反思的习惯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学习更高层次的数学知识,也有利于学生在未来的进一步发展。
一、反思能力对数学学习的重要意义
反思能力对于数学学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初中数学与小学数学相比,在难度、广度以及深度上都有了很大的区别,初中数学的知识深度使得学生在接触新的知识时有些不太适应,而反思能够让学生反复接触新学到的数学知识,使他们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数学知识。学生在反思过程中,能够使抽象的数学知识以自己理解的方式具体化,从而对于数学问题的思考更加全面。反思能力是数学学习的核心,能够帮助学生从本质上分析并解答数学问题,有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
二、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反思能力的策略
1.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反思动力
教学的趣味性是提高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在培养学生的数学反思能力过程中可以创设一定的情境,以增强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对数学知识进行反思的动力。例如:在讲述有理数和无理数以及根号等相关知识时,可以给同学们讲解航天飞机上天时飞行轨道和速度计算的重要性,在人类航天史上就曾经因为小数点的错误而造成严重的航天惨剧,对人类的科技发展造成了不良影响等。具体方案可以先通过提问“有理数和无理数的区别在什么地方?”然后又提出“既然无理数的小数点后的数位无穷,那么如何进行取舍?”最后进一步提出“小数点位数的取舍重要吗?”利用这些问题引起学生的思考。通过讲述这种类型的情境可以激起学生进行数学反思的动力,培养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反思的习惯。此外,在数学课堂上老师还可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让他们相互来评判各自的数学分析能力,这种游戏会让学生不知不觉形成独立判断的能力和反思的习惯。
2.通过自主探索体验增强反思效果
自主学习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主观能动性的体现,也是新课改下初中数学教学的必由之路。运用已学的知识来解决新的问题,能够让学生更深刻地掌握数学学习的实质。例如,在学习三角形和多边形相关的内容时,可以让同学们对实际的土地面积进行测量和计算,让他们自己设计测量方案,并比较不同测量方案得出的结果,分析测量结果存在差别的原因,找出最精确的测量方案。然后,指导他们总结在实际运用数学知识的过程中所需要掌握的要点以及遇到的困难,通过总结,对数学知识的运用进行反思。这样能够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反思的方法与具体过程,形成独立的数学思维并更加深刻地体会反思能力的作用。
3.通过解题教学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
解题是对所学数学知识的综合运用,是学生数学水平的直接体现。在教学过程中,数学老师经常会被一些问题困扰:为什么同样的错误学生会经常犯?为什么学生平时做过的题目在考试中稍微变化一下就不会做了?其实出现这些问题的一个很重要原因就在于老师对学生解题的反思能力培养不够。许多同学虽然进行了大量的习题训练,但如果不经常进行反思,解题能力无法显著提高。老师在通过解题教学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时,应引导学生进行如下思考:该题考察的是哪个知识点,有没有其他解法,该种方法是不是最简单的,解题时容易出现的错误是哪些,通过这道题能否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
4.通过师生交流互动培养学生的反思习惯
师生交流互动是现代课堂必不可少的环节之一,这样可以拉近学生与老师之间的距离,可以让老师及时了解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相关问题制定解决方案。在与老师的交流过程中,学生能够理解和接纳老师,老师所传达的教学思想也比较容易被学生接受。数学教师应在每节课的最后留出一定的时间对这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与回顾,如在讲述统计分析时,可以形象的讲述一些诸如考试水平发挥失常等玩笑性的事例来表达这个知识点的用途。总结环节应尽可能地让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使他们形成反思的习惯。
三、结语
从多年的教学经验来看,绝大多数初中数学老师十分重视反思在数学学习中的作用,数学反思能力能够大大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效果。在新课改推行后,新课标对学生的反思能力作出了明确要求。虽然数学教学方式有了一定的改变,但教师仍然是课堂的核心,是数学教学的主要推动者,在学生数学反思能力的培养过程中十分重要,需要研究与设计各种方法来锻炼学生的数学反思能力。
❺ 如何在小学数学课程中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
1.没有固定模式
2.也没有一个量化标准
3.幽默教学最好
4.多提问
5.但不能因提问而提问
❻ 如何利用数学错题培养学生的自我反思能力
一、我班学生存在的现实问题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发现很多学生存在这样的情况:作业马马虎虎地做,有的甚至早上早早到校抄同学的答案,字迹潦草,错误率高,题目做错分析了N次,下次做他还是依旧错了;甚至有时我故意告诉他这道题做错了,他会马上毫不犹豫地很快用修正液擦去原有做法,立即重做一遍,从不去思考我说错了没有,原有做法错在什么地方,为什么错?有时课余时间和个别学生进行谈话,发现几乎没有学生做完习题后会主动进行反思分析,做错时只就题改题,不能对知识系统和数学方法进行归纳。我有时由于各方面原因,在教学中也往往忽视对学生反思意识的培养,不太注重引导、挖掘错误的成因,使学生缺乏反思意识和反思能力。
小学生如果具有反思能力,就能进行自觉有效地学习,从而增强责任心、自信心,使自己的学习从旁观者成为参与者,在纠错、改错中自然地感悟道理、领悟方法;增长才干和智慧,塑造完美的人格。作为小学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自我评价、自我反思的能力。一是学生的独立意识明显增强,和中低年级相比,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自觉地喜欢标新立异,体现个性,体现独特思。然而,把错题作为资源,引导学生去进行自我检测、自我反思,促进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学生在数学学习上得到更好发展。
二、研究综述
关注错题,并形成自我反思,以促进学习质量提高,更多的是出现在初中、高中的学习过程中。高中,尤其是高三学生,教师十分注重引导学生对错题的分析研究,有很多高考状元的成功案例,也谈到了错题集对他们的帮助,可见,学生对错题的自我分析与反思,对于学习有积极的作用。初中,也有很多老师关注学生的错题问题,通过建立错题集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错题的分析与纠正。目前,小学也有老师开展错题集的研究,侧重的点是让孩子们建立一本错题集,引导学生关注错题,提高学习效果。
然而,把错题作为资源,引导学生去进行自我检测、自我反思,促进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学生在数学学习上得到更好发展,还是比较新的视角。既紧密联系教学实际,又体现了新课程理念,更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因此,我觉得有着十分积极的现实意义。
三、课题的界定
错题:是指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错误。
自我反思能力:是指学生能够主动地对自己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错误进行关注,通过自我独立反思、同伴互助反思、老师引导等多种途径,分析错题产生的原因,最终达到避免或减少再次发生的机率的一种能力。这种能力,同时也应包含学生的一种习惯,即主动进行反思的良好习惯。
四、研究的目标
本课题通过利用“错题”培养反思能力,培养我班学生在做完作业后能自觉地反思,在错题出现后能利用纠错本、反思日记写出感想,写出错误的原因等,使我班学生在反思中真正领悟数学的思想、方法,发展数学思维能力,培养反思习惯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基本达到以下目标:
1. 培养学生在做完作业后能自觉地反思,在错题出现后能反思。
2. 增强学生的反思意识,促进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
3.通过建立纠错本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错题的分析与纠正,增强学生的反思意识,引导学生关注错题,提高学习效果。
五、具体操作措施
(一)学生方面
学生层面是解决问题的主要方面。错题反思的主体是学生,因此,学生能否主动地进行错题的反思,可以有效地促进反思能力发展,提高数学学习的效果。
1.避免错题发生的预防
避免错题发生,是一种前反思行为。培养学生在每一次作业或练习时,能主动地进行检查和检验,以降低错题出现的概率。教学中,先从课堂练习进行训练。在课内,教师可对学生的活动进行指导,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有了一定习惯后,可同时提出家庭作业的要求。在训练学生的习惯时,教给学生检查检验的方法有:
①重新读题
要求,重新明确题目的各项要求,比较与第一次做的时候有无理解上的分歧,是否完成了题目提出的各项要求。
②仔细核对
核对每一项数据,有无抄写上的错误。
③改变方法
重新进行计算,计算时,最好换种方法进行。比如算56×89,可以换成89×56再算一遍。
④检查验证
检查结果是否符合实际情况,这也有助于学生能联系生活学习数学,最后检查答句、单位名称等的使用情况。
2.养成错题反思的习惯
我班很多学生到了小学高年级,在碰到错题时,常会偷懒,旁边看一眼抄一抄正确答案了事。因此,要努力帮助每个学生逐步养成独立反思的良好习惯。
(1)有错必纠
要求学生对每一个错题必须写明或说明错误原因,写不出的可主动找好的同学或教师解决,教师帮他一起分析。
(2)贵于坚持
对后20%的潜能生来说不论是课堂作业本、还是考试,作业经常做错得较多,作业时间紧张,不能做到每道题都认真分析原因。我经常设法鼓励这部分学生,每天少抄一些可以,或只抄一些典型的题目,但要每天都坚持抄,并且反思,只有坚持这样训练,才能让学生慢慢形成反思习惯。
3。写数学日记反思
反思是一种习惯和意识,不断的反思,才会不断地进步。学生反思,完善认知,学会数学地思考。“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情”,关键在于学生自己的内化,教师只是引导者、帮助者。于是,我就引导学生写反思日记。让学生在反思日记中逐渐成长,成为一个自律学习者。下面摘录几篇学生的反思日记,足以说明反思能力的培养对学生学习数学的帮助
❼ 论如何培养高中生数学反思习惯
对于小学高年级学生来说,数学是作为小学升学考试中主要科目之一,提升小学高年级学生的数学成绩至关重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何采取有效的教学途径促进教学,是每一位小学数学教师比较关心的事情。一方面,学生能在反思性的学习中,取得进步;另一方面,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和探索性,能给学生带来更广阔的反思空间。尤其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更是重要的一环,由于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在数学能力方面的经验比低年级学生多,他们能在已有学习经验的基础之上进行总结和反思,然后能从中找到不足进行弥补。所以说,反思在数学教学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方式,改进学习方式,进而提高数学学习质量。
一、小学高年级数学反思习惯的必要性
小学高年级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能够将数学反思当成一种习惯是相当重要的,而这种自我反思的意识并不是先天就有的,是经过长期的学习和锻炼才能形成的。我国著名的学者叶圣陶先生曾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有一个专家专门对小学高年级学生做过这样的调查,其中有两个调查是这样的:一是,你是否愿意对你所学的数学中每个单元模块进行总结?二是,你能总结出每个数学单元模块的测验结果吗?这两个问题看起来是比较简单的,但是答案却是相差较大的。其中,对五年级的学生总共发放了100份试卷,回收了100份。第一题选择愿意的人数为79人,占总人数的79%;而第二题有47人选择不会,占总人数的47%。这样的结果,说明一种现象,也就是现在大部分学生都能感受到总结和反思的重要性,但是真正能够付出行动的人数却达不到一半,可以说,这种现象是相当普遍的,也是比较可怕的。因此,通过这个调查我们可以把学生的反思通过某种适当的方法和方式进行训练和培养,只有这样才能将数学反思的方式变成学生学习数学的习惯,成为一种常态。经常反思已学的知识对学好数学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是一种在体验的基础中侧重于理性的学习,从而积极地改变教学策略,成为反思的引导者。学生只有学会反思,在实践中不断进行反思,才能提高学习策略。教师也要经常反思,及时地总结经验,随时吸取和运用好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二、培养学生反思的方法
(一)培养学生总结数学学习过程和学习成果的习惯
教师在每天的教学课堂结束后,应该适当地给学生安排一些任务,将自己在课堂上学到的数学内容和知识要点、解题策略、疑点难点和平时解题的过程中容易犯的错误记录下来,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对当天的知识学习进行总结,也能对知识点进行二次学习,加深学习的记忆,将自己的解题思路记录下来。同时教师也可以及时地了解到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找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并指出改进方案,以便教师能对今后的课程有针对性地安排。教师可以通过以下几种途径对学生的总结和记录进行安排:首先,将当天教师在课堂上讲的主要内容记录下来;其次,对教师所讲的内容进行回顾,看哪些内容已经掌握,哪些内容还没有掌握;再次,对所讲的内容和知识还存在哪些疑惑;最后,对所讲的内容有哪些不同的看法等等。通过这样的方式,就可以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点进行反思,然后在反思的过程中进行整理、总结和吸收。通过以上这些过程,学生就可以充分地理解和吸收所学的知识,加深学生的印象。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反思习惯的形成,使学生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能积极主动地将所学的知识进行整理,这样不仅可以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还有利于培养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
(二)培养学生的解答能力,提升学习效率
首先,培养学生在别人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懂得思考的习惯,提升学习效率。对于小学高年级的学生来说,不管是在学习上还是在生活中,很多学生多多少少都会提出这样或者那样的数学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不能只停留在“我接受”的阶段,而应该要学会反思“为什么这样做”“这样做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等这些问题。在别人回答问题的同时,思考问题的答案在别人回答问题后,思考问题的原因。养成良好的思考问题的习惯,这样有利于课后反思和探讨的进行。其次,要培养学生自问自答的能力,提升学习效率。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大多数情况下都是教师进行提问,学生来作答的模式。如果学生能够养成自我提问的良好习惯,就可以使自己独立思考和反思,来解答自己的问题。这样学生就可以主动地发现在即的问题,从而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提高学习效率和数学反思的能力。
(三)培养学生在错误中进行反思的能力
学生在学习和练习数学问题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错误,但是,往往这些错误改正了,学生就不会再重视了。其实,学生出现错误的原因归根到底就是没有对知识进行全面的掌握,没有正确理解数学题的解题策略,没有进行学习总结和反思,始终处于对知识的一知半解的状态。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从根源上掌握数学知识,从错误中找到问题的所在,对问题进行研究,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教师还可以通过让学生做一些练习题,引导学生在习题本上做出来,然后让学生先后分组进行讨论,找到一些易错点,进行分析,这样学生能够对知识掌握比较牢固。
总而言之,在小学高年级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数学反思习惯是一件十分钟重要的事情。由于这是一项漫长而又繁琐的工作,因此,需要教师更多地关注日常生活,灵活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改善传统的教学方式,加强数学教学和日常生活的关系,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使其能将反思贯穿到学习的整个过程,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的学习资源,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只有这样才能树立起小学高年级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反思能力。
❽ 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注重学生的反思能力
一、存在的现象在一节四则混合运算应用题的复习课上,我共让8位学生上台板演,但结果让人大跌眼镜:8位学生式子全部正确,但有7位学生的计算结果错了,而且这7位学生根本不是学困生,有些甚至是成绩比较好的学生。事后我与公室的同事聊起了这件事,大家都有同感:现在学生的计算能力的确差多了。在参加区教研室组织的新教材研讨会时,与会的许多教师都谈到类似的问题。由此看来,学生的计算能力薄弱,不仅仅是我所遇到的困难,或许是整个数学教学中的普遍现象。二、思考《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将“合理、准确、迅速的运算能力”作为四大基本能力之一鲜明地提出来。由此不难看出运算能力在学生数学综合能力中的地位和作用。培养学生准确而迅速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项重要而艰巨的任务,也是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努力完成的重要任务,更是学生学好数学的基础。因此,作为数学教师,一定要认真分析、准确找出学生计算能力弱的原因,以便对症下药,确保教学质量。三、调查经过一个月的校内调查,在同事的协助下,我们总结出学生的计算错误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1.习惯不好,粗心大意(1)题目抄错。如将“÷”看成“+”;将“0.93”写成“0.98”;将“645”误写成“654”等。(2)答案抄错。如把验算的结果抄写成计算的结果,或者算对了结果却写错了等。还有的学生书写不规范,导致数字变形,就把变形了的数字看成其他数字,以致出错。2.口算不强,基础较弱如20以内加减口算不熟练,造成在完成进位加和退位减时出错较多。有些学生的乘法口诀还不能熟练背诵,导致试商出错。3.算理模糊,张冠李戴如:857-298=857-300-2=557-2=555,已经从857中多减2了,应该加上2;再如,在教学小数加减法时,我们常强调小数点要对齐,但学生在学习小数乘法时,常常就把末位对齐变成小数点对齐了。4.态度不端正,求快出错部分学生由于懒惰,只求完成任务,不仔细审题,从而造成错误,如单位未统一、用错公式或未挖掘题意中的隐含条件等。另有部分学生一味求快,急于求成,导致运算错误。四、对策我们根据以上的原因,制定了相应的措施,以对症下药,解决实际问题。1.兴趣引路,提升计算欲望要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教师首先要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使学生乐于计算。我以介绍中外数学家的典型事例、在计算题的教学中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情境、开展计算比赛活动等形式来激发学生计算的兴趣,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同时,改善评价的方法,像分小组竞赛、个人加分、评选计算标兵、计算不出错的免去当天晚上的家庭作业等方法,也确实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在整个数学学习过程中产生了不同的感受。当计算出现错误时,学生会产生自责感;当自己找到错误的原因时,他们会有喜悦感;当计算正确时,他们会产生成功感;当连续几次正确率在100%时,他们会产生自豪感……这些不同的感受都会从他们的言行中表现出来,更加增强了他们正确计算的欲望。2.训练口算,提高计算能力口算是估算和笔算的基础。口算的速度、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计算能力的提高。我们在练口算时,要注重引导学生理解口算的算理,坚持做到“节节有口算,天天练口算”,使学生逐步达到熟练的程度。我们在每次训练中都有明确的目的、恰当的要求,注重形式的多样性,较好地激发了学生练口算的积极性。3.优化策略,强化计算方法在教学中,教师要做好必要的引导与示范。首先要弄清算理。计算教学最忌讳重结果轻思维、重法则轻算理的做法。在教学中,我始终坚持不仅让学生知道怎样算,而且让他们知道为什么这样算。这样,既使学生明白了算理,又能把所学知识前后融会贯通。其次,要培养学生科学有效的思考方法。科学有效的思考方法不仅可以节省时间,而且能提高计算的准确率。训练时,我让学生看题目,想算法,选择正确科学的计算方法;做完后,让学生交流自己的思维过程,并给予及时纠正和补充,从而让学生学会科学的计算方法。同时,我将计算题型进行归类,让学生一天练一个类型,隔天巩固练一题。这样有的放矢,进行有针对性的练习,有利于学生掌握计算方法,形成计算技能。4.日常入手,培养计算习惯良好的计算习惯是提高计算正确率的前提和保证。因此,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首先,教师要教育学生作业认真、仔细、书写整洁,对计算的结果自觉检查。必须注意,课堂计算时,教师绝对不要提“看谁算得快”的要求;否则,学生往往是只图快,不求对,久而久之,容易养成不良的习惯。其次,教师要做好表率。平时板书、批改作业时,字迹一定要规范整洁,以便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第三,要提出明确的要求,发动家长做好配合。如在家庭作业中,发现孩子有错题,可让家长帮助孩子找到错误的原因,再订正到纠错本上。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只要我们善于做计算教学的有心人,就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插上腾飞的翅膀。
❾ 浅谈培养初中生如何进行数学解题反思
解题反思是对问题解答过程的一种“再认识”的过程,简言之便是解题过程“再现”的过程,它是学生对解题过程的深层次再思考。是学生对数学解题思路、方式、技巧的一种重复思考,可以使学生从中总结出解题的规律与技巧,对于学生自身的数学解题能力有较大的帮助,是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再记忆,可以提高学生数学思维的灵活化和多方向化,可以不断提高学生解答数学题的效率,实现教师教学的高效化。可以说,如果学生具有一定的数学解题反思能力,便可以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一、学生具有解题反思能力的重要性
1.促使学生形成系统的认知
反思教学是一种加强和巩固学生知识的方式,数学教师在教学之时必须意识到此点,要重视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要多鼓励学生解题之后进行及时的反思,还要引导学生养成在解题中探究规律、经验的习惯,从而完善自身的解题方式,形成解题后及时反思的良好习惯。同时,在解题反思之时,不仅使学生全面的了解问题,还可以拓展学生学习的广度,加强了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能够在反思之时寻找知识的共性点,寻得知识规律,形成系统的认知。
2.促使学生养成创造性思维的习惯
数学学习,学生需要具有较强的创造性思维的能力,这样学生才具有了学习数学的基本能力。众所周知,解题反思便是对问题的再次认识,此反思过程,不仅可以对一个问题进行反思,还可以对多个问题进行反思,进而使学生主动发现各个问题间内在的联系,达到灵活运用知识、举一反三的目的。同时,还可以使学生将数学解题方式和数学思想结合起来,不断进行创造性的质疑,并表达出自己的见解,这样学生的认知结构越来越完善,会促使学生养成创造性思维的良好习惯。
3.促使学生的学习效率不断提高
传统的初中数学教学,教师喜欢采用题海战术,这样会导致学生丧失学习的兴趣。因此,新时期的数学教学,教师要善用反思教学技巧,使学生萌生自我反思的意识,使学生主动探究问题的本质规律与思路,从中发现数学学习的奥妙与乐趣,自然学生学习的效率会不断提高。
二、培养初中生数学解题反思能力的措施
1.培养学生养成解题后及时总结和反思的习惯
以往初中生数学解题错误率较高的主要原因:即学生不重视审题,对数学知识点掌握不清楚,考虑问题片面导致的。还有初中生思维能力有限,很难一次性准确的解出问题。鉴于此,教师必须重视培养学生养成解题后及时反思和结果的习惯,在每次解题之后,教师都要反复强调学生去反思和结果,这样学生才能够充分重视此环节,才会逐渐养成解体后,去反复思考解题过程与结果,对问题进行反复的查漏补缺,这样便可以大幅度提高解题的正确率。
2.一题多解转变为多解一题,解题反思到结果思路的反思
众所周知,数学是一门严谨度较高、逻辑思维较强的科目,数学知识点之间都存在不同的内在联系,这便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思考与探究的能力,且在数学解题中,普遍存在一个问题多种解法的情况,学生通过多种解法做题,会逐渐寻得知识的内在关联,这样学生才可以灵活的切换和运用,还可以自主的整理出推理综合解法的思路,一题多解的方式可以培养学生同类题目解题的能力,促使学生不断发散数学思维,善于灵活的进行思考,达到触类旁通的目的。而多题一解又与一题多解不同,主要是以学生的核心理念规律为中心,能够同时对多个问题进行全面总结和评价,可以从多个问题、多角度探索解决问题的规律与方法,能够不断提高学生总结与整理的能力。鉴于此可知,一题多解和多题一解都是对问题深层次反思的过程。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解题反思能力非常重要,教师在教学中需要不断地将此重要性传输给学生,要不断引导学生养成解题之后反思的习惯,这样学生才能够从各类题目中找出解题的共性,进行多元化和灵活的解题,对于学生以后的数学综合能力发展至关重要。教师在教学也要不断探索新的反思教学模式,促使学生更好地发展数学学习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