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一百克水可以溶解多少多少盐 教学反思
记得上一次教这一课的时候,我是直接跳过去的。因为认为既然已经让学生自己设计了食盐与小苏打溶解能力的比较,那么这一课也顺理成章地可以完成了。所以就没有上这一课跳过去。以前呢,大概也一直都没有上这一课,都是认为浪费时间啊,既然前面都设计过方案,都比较过了,这节课再上就没有意义了。不过这次我还是上了。我上课的原因是在比较食盐和小苏打溶解能力的时候,让学生自己用天平秤称食盐,结果实验做起来结论各种各样,对50ml到底可以溶解多少食盐还没有形成定论,只是知道食盐和小苏打谁溶解得多。
听了章鼎儿老师的讲座,他举了100ml的水可以溶解多少克食盐,老师安排好学生1号搅拌,2号观察,3号记录,4号倒盐,来反问我们科学课探究味到哪里去了?于是,我也深深反思自己的科学课应该如何体现科学探究味。这堂课我首先让学生自主猜测100ml的水可以溶解多少克食盐?第一个学生站起来猜测100ml水可以溶解50克食盐。我追问依据,她说她认为2ml水可以溶解1克食盐。再追问,这个结论怎么来的?学生说自己是猜测的。第二个学生站起来说100ml水可能溶解36克食盐。我追问依据,该生说上一次做实验的时候,得出50ml水可以溶解18克食盐,所以得出今天100ml可能溶解36克。我表扬该生的猜测立足于以前的实验基础上。鼓励其他学生像这位学生一样在上次实验的基础上在说说自己的猜测。之后,我突然又想,也许学生可以这样想啊,说不定水成倍增加,溶解的量不一定成倍增加啊?所以如果否定第一个学生的回答,这样不是限制了学生思维吗?所以对一个学生的猜测我不能持否定态度。后来,让学生写实验方案时,有一组学生猜测100ml的水能溶解12克食盐。当时,我蒙了一下,怎么有这样的猜测呢?但是我又转而一想,也许在孩子心里,水越多,溶解的也许会越少呢?于是我引导学生在实验结束后,如果如他们所猜测的,还可以得出:水越多,食盐溶解得越多或者水越多,溶解得越少;水成倍增加,食盐的溶解量也成倍增加。
猜测结束后,就让学生撰写实验方案。有了上一次的实验,这次的实验方案我估计难度不大。但是我没有想到的是,我课前替孩子们准备的食盐是一包28克,2克1包的5包,这与孩子们的实验方案完全不一样。于是,我提醒孩子们老师替你们准备的器材是这些,你根据老师准备的器材写实验材料。当然我没有告诉学生我替每组都准备了2克1包的有5包,这样学生的猜测就失去意义了。这样我的材料准备与学生的实验方案就发生了冲突。学生就一次又一次修改他的实验方案。想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悲哀起来,其实孩子们根本不知道我这样准备材料的目的。本来我这里应该让每组孩子把自己的实验方案展示出来,进行比较,看哪一组的实验方案更科学。刚开始拿过来给我看的学生的方案是这样的:猜测100ml的水可以溶解40克食盐,准备4包10克的食盐,一次一次地倒。有的学生猜测100ml的水可以溶解30克食盐,准备2克2克地倒,倒个20次。当然在学生的其他实验方案还没有出炉之前我就说了,同学们这样的方法不好,老师准备的食盐是28克1包,2克若干包,请根据老师提供的器材写。有些学生怎么也写不起来,被我警告,一次又一次地修改。在方案制定期间,出现很多学生不知道应该先到28克还是先到2克一包的。我发现了,就问学生先倒哪个?学生说28克,也说出了原因。但是大部分学生都在做自己的实验,根本没有听。在之后的实验里,还有很多学生不明白。我认为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就是我不重视实验方案的比较。如果在实验前有个实验方案的比较,这样学生就明白谁的实验方案好,好在哪里?自然我的器材为什么这么准备学生也就很容易理解了。哎呀!还是把探究的课变成了老师强加给学生的课。追寻科学探究的课程可真是难啊!
当然尊重孩子,按照学情,一节课根本来不及上,要两节课才行。章老师说了,课不够上没有关系,有改革意识,有学生意识就行了。你遇到一大堆问题了吗?不用怕,这说明你已经在进行改革了。呵呵!今天我就以这句话来自慰自己,今天的课就是我改革中的困惑。
B. 如何提高10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能力 教学反思
面对这样精抄心准备的课堂,面对袭这样的错误时,我们该怎么办?除了以后我们更应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去思考外,更重要的是目前要将这一错误资源整顿,我们可以抓典型的错例,和学生一起分析错误的所在,是粗心的错误,还是方法的错误,或还是其他的错误。让学生也在作业中反思自己的错误,以便在今后的作业做更能避免这样的错误。因为计算题的内容毕竟有别于其他内容的学习,他更要学生养成细心做题的习惯。所以,纠正错误,在揪错的道路上让学生更好地养成学习的习惯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切不可放弃这样的教学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