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国画山水技法--擦
真能问,如果来不是入室弟子谁源肯告诉你?“皴擦”中的皴指的是皴法,“皴擦”意思是勾勒好大体后开始加皴法。至于什么叫“擦”,现在很多学山水的人不知道,除非老山水画家的入室弟子。简单说,就是干笔轻轻地在需要的地方蹭上几蹭。关键是笔要干,否则就成“抹”了。至于什么地方需要?一句两句就真不好说清楚了,等你成了偶老贩子的入室弟子再慢慢告诉你,呵呵呵呵——
回楼上朋友:“皴指用短的线条勾勒山石树木等的纹理”,大学老师这么教的么?换做老山水画家,看他们会否同意。用时髦说法,国画皴法包含了线皴和点皴,同时也并不都为了“纹理”。大学国画老师中,学了西画再转国画的占了绝大多数,总喜欢以西画技法看国画,常常扯得牛头不对马嘴。偶老贩子非指楼上朋友,实在是学西画硬充国画,误人子弟。
“书上多的是 不过 入室弟子?哪有那么夸张”。的确书上很多,只是谬误和猜测更多。关键不在如何擦,而是擦在何处。
B. 国画山水有什么特殊技法
山水画技法中的点主要是用来表现树叶和苔点。
点叶有各种点:如介点、垂藤点、米点等等。苔点作用较广,可以用来表现石间苔草、树上寄生物,以及远树等。苔点在画中非常重要。点在山水画技法运用时,要注意尽月中锋用笔,落笔要干脆利落,要点得坚实、有力、凝重,像“高峰坠石’,同时也要像小鸡啄米那样有松紧、有快慢、有节奏,并且要注意浓淡、疏密的变化。另外要根据画面的需要运用各种笔墨,点出不同的点,如湿墨点、渴墨点、焦墨点、聚锋点、散锋点等。
染是用羊毫软笔蘸湿墨烘染出物象的体积、空间层次和画面气氛等。中国画虽然不像西洋画那样追求自然真实的光影变化和雕塑般的体积、空间效果,但还是要有阴阳向背,要有空间层次。染就可以在勾、皴、点的基础上加强这种效果。染一般都染在物象的凹陷处、阴暗处以及交叠处。染烟云、雨雾主要是染出烟云、雨雾的势态,有时也要染得厚润。
染有干染和湿染,干染就是直接用湿笔在干纸上染;湿染则要先用清水把纸打湿,然后再用笔在湿纸上染。湿染要注意待纸上水分半干不干时再染,笔的水分也不要多,否则墨会乱跑。干染留下笔迹,湿染没有笔迹。干染活泼,湿染滋润。染时一般要等第一遍墨干了才可以染第二遍墨,依次类推,直至达到满意为止。染要染出层次,不能染平,染平了就没韵味了。
工笔重彩山水画用墨渲染是为上色打底,因为是在熟纸和绢上染,所以山水画技法的染法和写意有别。一般要用两支笔交替使用,一支上色,另一支用水晕开,使浓淡过渡自然,不皿痕迹。可等干后反复渲染,直至达到所需效果。每次上色不宜过深过浓,这样才能染得均匀、细腻、层次丰富。
C. 国画山水技法:国画六要是指哪些
(1)山水画写生技法——局部模写法:适合初学者,临摹未到熟练程度,真山水写生又未多接触,须要两相对照,揣摹模写,此时切忌贪大求全。
(2)山水画写生技法——详记法:较完整"真实"地记录画面,适合初步熟练的学者,此时即当强调感受之真实,而非物象表面之"真实"。
(3)山水画写生技法——记异法:只对特别的事物加以记写,适合时间较少或有特别感受时用。
(4)记意法(简记法)只简单记录一个印象,不作详细刻画。
(5)山水画写生技法——放大法:选取一有感受的局部,放大并作较详尽表现,常可有意外收获。
D. 名家国画技法·山水教程 钱桂芳/陈昌宝
中国画观念更新与技法新探是薛宣林1989年出版的中国艺术里程碑著作。是建国以来发行量最大。网络转载最多的著名艺术著作。现在各美术学院教课都是范文经典必修。所以建议年轻学生都看看。
E. 初学国画山水,临摹谁的比较好一点呢就是基本的技法入门吧,希望前辈大师们的指点,谢谢!呵呵
从唐宋元明清的上下顺序临摹。所谓的吾将上下而求索,具体到人
三国两晋南北朝
人物:曹不兴、卫协、顾恺之、陆探微、张僧繇、杨子华、曹仲达、萧绎。
·唐
人物:吴道子、阎立本、张萱、周昉。
山水:展子虔(隋)、李思训、李昭道、王维。
花鸟:薛稷、边鸾、韩干、韩滉、曹霸。
·五代
人物:顾闳中、周文矩。
山水:荆浩、关仝、董源、巨然。
花鸟:黄荃、徐熙。
·宋
人物:高益、武宗元、李公麟、梁楷、李嵩、苏汉臣、陈居中。
山水:李成、范宽、郭熙、王希孟、张择端、燕文贵、米芾、米友人、赵伯驹;李唐、刘松年、马远、夏圭。
花鸟:赵佶、黄居寀、崔白、文同、杨无咎、苏轼、李迪、赵孟坚、法常、郑思肖。
·元
人物:何澄、王绎。
山水:赵孟頫、钱选、黄公望、倪瓒、吴镇、王蒙。
花鸟:高克恭、李衍、王渊、王冕、柯九思。
·明清
人物:商喜、刘俊、谢环、陈洪绶、崔子忠、丁云鹏、曾鲸;改琦、费丹旭。
山水:王履、吴伟、戴进、沈周、文徵明、唐寅、仇英、董其昌;王时敏、王原祁、王翚、王鉴、
花鸟:边景昭、孙隆、林良、吕纪、陈淳、徐渭;吴历、恽寿平、石涛、八大山人、宏仁、髡残、萧从云、龚贤、扬州八怪
找到自己喜欢的人开始。荆浩、关仝、董源、巨然。李成、范宽、郭熙、李唐、刘松年、马远、夏圭。赵孟頫、钱选、黄公望、倪瓒、吴镇、王蒙。沈周、文徵明、唐寅、仇英、石涛、八大山人、宏仁、髡残。是最主要的。
F. 中国画历代名家技法图典:山水篇
世界上恐怕没有哪一种绘画能像中国画那样,具有一套流传有绪、体系完备而又灵活多变的图式规范,无论赫赫大师还是莘莘学子,都无法绕开这套图式规范而取得成功。可以说,历代国画名家既是图式的创造者,也是图式规范的承传者,正是承传和创造的完美结合,才使他们赢得了中国发展长链上富有意义的一环。也正因如此,中国画教学采取了迥异于西方的课徒方式,既通过先临摹后变革、先接受后理解、先专一能后兼多方的以法致道之途径,来训练培养新一代国画家。
然而,受历史条件和思想方法所限,人们往往拘囿于非常有限的家数甚至一家一派的狭隘圈子子,使得这种教学方式的应变性很小,成才率极低。如今,随着现代印刷术的普及,人们虽能看到大量的画册和课徒稿,但由于画册比原作缩小了许多倍,无法看清细部技巧,课徒稿则沿袭着一家一派的教学方式,致使大多数人仍然对传统缺乏全面深入的了解,未能将发展基点建立在深厚博大的基础上,而容易滑向一味迷信传统和轻易否定传统的两个偏隘立场。
有鉴于此,我们从历代名画中选取最有代表性的各种程式技法,分类汇编成册,并尽可能放大印刷,昭示其微妙的局部细节,以冀读者对各家各派的法式风貌及其源流演变有一个总体的认识和把握,从而有效地鉴古知今,厚积薄发,博采众长,自成一家。不言而喻,《中国画历代名家技法图典.山水篇》对文物鉴赏家、美术史论工作者以及一般文化研究人士,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一 山石法(一)石法1 方叠式2 圆浑式3 多棱式4 散布式5 玲珑式(二)山法1 峰峦2 峭壁3 岭脊4 遥岑5 坡脚6 台墩7 路径8 阡陌(三)皴法
(四)点苔法二 树法(一)枝干法
(二)树叶法
(三)丛树法
(四)芦竹法三 云水法(一)云法(二)水法四 点景法(一)人物类
(二)屋宇类
(三)桥梁类
(四)舟楫类
(五)动潜类
(六)杂什类五 设色法(一)青绿类
(二)浅绛类
(三)没骨类
(四)水墨法六 章法(一)大章法
G. 国画山水,应从哪儿学起有没有好的教材视频
山水画技法一般按山石的画法(斧劈皴、拖、云头皴、披麻皴、雨点皴、米点皴、太湖石等),树的画法(枝干、树叶、松树、柳树、柏树、竹、棕榈、杨树、泡桐树、夹竹桃、梅杏桃、春树、秋树、夹叶树等),云水的画法(水、云、风、雨、雾等),建筑物和车船的画法等分类,技法也不一样。像画山石的传统步骤是“勾、皴、擦、染”,其中“皴”又根据山石的质地分为披麻皴、斧劈皴、折带皴、牛毛皴、卷云皴、荷叶皴等等很多;树木按品种分类,枝干和树叶画法都不一样,如树叶的传统画法有介子点、个子点、圆点、双勾等等,另外松树的画法比较特殊一些,需要画松针,也分为很多种。
建议你还是先学《芥子园》画谱之类的专业教材,就会一目了然。
相关视频:www.56.com/w86/album-aid-8138057.html
H. 如何自学国画的相关视频
一、山水画发展概况
(一)山水画的兴起
山水画兴起于魏晋南北朝时代,在南北朝后期已逐渐发展成独立画科,距今已有一千多年,但现今能查到最早的山水画原作作品是展子虔的《游春图》,从《游春图》上我们可以看出当时的山画技法虽未达到完美程度,但已在很大程度上趋近于成熟。
(二)山水画发展到隋唐开始繁荣,不同风格竞相出现,这个时期出现了许多著名山水画家如:李思训父子、王维、张躁 、毕宏、郑虔、王默。
(三)五代的山水画
五代绘画达到了中古绘画的新水平,它对绘画自唐发展到北宋,起着桥梁的作用,五代设有画院的有西蜀与南唐。西蜀在唐末时因少受战事影响,所以中原画家多避乱入蜀,致使蜀地绘画更为兴盛。
南唐中主李景,采取西蜀孟昶的办法,在宫廷也设立翰林图画院,因此各地画家闻讯,相继来到南唐。有著名画家周文矩、顾闳中、高太冲、朱澄、曹仲玄、王齐翰、董源、卫贤、顾德谦。
五代的山水画总的来看“并非盛时”但有个别画家的成就是突出的,能代表这个时期的山水画最高水平的画家有荆浩、关仝、董源。
(四)宋代的山水画
山水画至宋代,兴旺的景象前所未有,它向多方面发展,表现形式与表现方法也更加多样。五代荆浩所提的“远取其势、近取其质”的创作方法已能充分掌握并运用。
两宋山水画的题材内容逐渐扩大,它不只是探索山川自然奥妙,多数作品还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如行旅、游乐、寻幽、探险、山居、访道以及渔、樵、耕、读等活动。《清明上河图》就是这个时代的名作之一。 清明上河图局部1
清明上河图局部2
宋代山水画的丰富与它的深刻性、在于画家的师法造化,熟悉山川自然的特性。杰出的画家不但师法造化,而且还强调中得心源。
宋代山水画北宋和南宋各有特点,如北宋多大水大山全景图,南宋常有山明水秀的一角之图。北宋山水画的的著明画家有董源、巨然、李成、范宽、郭熙,末期有米芾父子。他们的代表作有董源的《潇湘图》、巨然的《秋山问道图》、《万壑松风图》,李成的《读碑窠石图》,范宽的《溪山行旅图》,郭熙的《早春图》等。
宋代的山水画至南宋有所变化,明代王世贞在《艺苑卮言》中有这样的论述:“山水:大小李(李思训、李昭道父子)一变也;荆、关、董、巨,又一变也,李、范又一变也,刘、李、马、夏又一变也;大痴、黄鹤(黄公望、王蒙)又一变也,这里分析了唐代、五代、北宋、南宋至元代山水画的五个“变”。
南宋山水画的著名画家和代表作有李唐《万壑松风图》,李唐是南宋山水画变化之开创人,李唐山水,初法李思训,后法荆浩、范宽,所画古朴苍劲、山石多作斧皴,积墨深厚,有时画树石,全用焦墨。《万壑松风图》是他七十多岁的晚年精心之作,写深山万壑,气势磅礴,既是冈峦郁盘、峭壁悬崖,又是苍松叠翠。其间有飞瀑、幽涧,山上又有白云缭绕,极尽其对江山自然的无限赞美。刘松年《春》、《四景山水之一》马远《踏歌图》,夏 圭 《溪山清远图》、《烟堤晚泊》、《长江万里图》都是这时期的代表作。
(五)元代的山水画
元代的山水画是中国古代山水画发展到较高阶段的表现。它之所以获得提高,在于画家的创作都从自然界的直接感受中,获得了有用的题材。元代的山水画家,对于山水自然的理解更为深刻。画家中有的学道,有的参禅,有的既学道又参禅。
元代山水画家一方面师法造化,另一方面吸收传统的技法,同时研究各个时期的代表画家和作品及其演变,由于各有不同的师承关系与传统渊源。所以产生了各种不同的风格,发展到明清,形成了各种流派。
元代山水画家有较大成就并起着较大影响的有赵孟頫 、黄公望 、王蒙、倪瓒、吴镇等。
无代山水画的特点有二:一是强调书法入画,二是文人画的兴起。
(六)明代的山水画
明代山水画较为发达,但画家趋向摹古,因而有创造性的不多,明代二百多年中以“浙派”与“吴门派”为最有影响的画派。
①明代山水画的变化大致上可分为三个时期:明初到武宗嘉清时,是浙派山水得势的时期。浙派创始人戴进(杭州人),这一派以南宋院体为基础。
②明代中叶至神宗万历时,这段是吴门派得势的时期,此派以沈周、文徵明为代表,推崇北宋山水,祖述董、巨,同时兼赵孟頫及黄公望、王蒙、倪瓒、吴镇之长。
③明代晚期是文人山水获得最发达时期,董其昌等华亭派兴起,推崇董、巨、倪、黄。董其昌本人在笔墨上有很大成就,但此时整个画坛摹古风气益盛,出现偏重笔墨形式,画风日下。
(七)清代的山水画
绘画发展到明清之际,文人画可谓盛极一时,文人画几乎在画坛上压倒一切,文人画在发展中,虽然都以传统绘画为基础,但是对待传统的态度不一样。明末至清代乾隆约一百八十年的时间,杰出的文人画家,他们在绘画的造型、笔墨以至诗词题跋上,由于经过精心探讨,获得了一定的成就。在艺术技巧上更加精炼了。
绘画创作上,革新一派强调个性的解放,他们不受古人约束,自辟蹊径,强调“古人须眉,不能生在我之面目,古之肺腑,不能安入我之腹肠,”代表画家有弘仁、髡残、八大山人、石涛等“四画僧”,稍后有金农、郑燮、罗聘等“杨州八怪”。与之对立的有“正统派”的“四王”即王时敏、王鉴、王珲、王原祁等。他们强调“日夕临摹”、“宛然古人”,要求做到与“古人同鼻孔出气”。这两大绘画体系,前者有一定的创造性,适合社会发展的总趋势。后者持“正统”的态度,符合统治者粉饰太平,稳定政治的需要。
二、山水画的基本功
(一)、造型能力的锻炼
①塑造形体的能力。 ②表现空间的能力。
(二)、自然规律的研究
包括山、水、树、石、建筑、舟车、烟云、流水等。
(三)、对传统技法的学习
“传统、生活、创作三位一体”即“监摹、写生、创作”。对传统的学习、研究是山水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临摹学习是为了借鉴,决不可在自己的创作中照搬照抄。
临摹分为整体临和局部临。整体临便于领会精神,局部临便于掌握技法,两方面相互相成,结合进行。
(四)、专业工具的运用
主要指笔、墨、纸、水、色等性能的了解和掌握运用。
三、山水画的基本技法
(一)、笔法:中国画在用笔方面的要求是很高很严格的,这些严格的要求就是所谓“笔法”。
唐代张颜远在《历代名画记》里提到“夫物象必在于形似,形似须全其骨气,骨气、形式皆本于立意,而归乎用笔。”
1、笔法的原理
自古用笔讲“笔意”、“笔理”、“笔法”、“笔趣”,“意”即主观感情、认识,“理”即客观规律,“意”与“理”结合即产生“法”和“趣”,“法”是主客观辩证统一的产物。李苦禅说:“画至书为高度,书至画为极则。”好的中国画,合起来看,笔笔都是形象。折开来看笔笔都是书法。这也就是“见笔而又无笔痕”的原理所在,实际上是用笔合于自然规律,使人看了之后,感受到的是形象而忘记了是用笔的笔痕。
2、用笔的几点要求:平、留、圆、重、变
(1)平,如“锥划沙”(力量匀实,不结不滞)
(2)圆,如“折钗股”(丰腴、圆润、富有弹性)
(3)留,如“屋漏痕”(高度控制,积点成线)
(4)重,如“高山坠石”(力透纸背,入木三分)
(5)变,如“百川归海”(极尽变化,复归统一)
(二)、墨法
用笔和用墨是分不开的,所以称为“笔墨”。明代莫是龙在《画说》中提出:“古人云:有笔有墨,笔墨二字,人多不晓,画岂无笔墨哉?但有轮廓而无皴法,即谓之无笔;有皴法而无轻重、向背、明晦即谓之无墨。”
墨法很多,下面作重介绍“积墨”和“破墨”两种。
1、积墨法:
简单说即是层层递加。要点有三:
①第一遍干后再加第二遍
②第二遍是第一遍的补充、交错,不是第一遍的重复与描绘复线,加之结果是多种笔法的交汇统一。
③每加一次都要保持极强的整体观念,当疏则疏,当密则密。
2、破墨法:是在前一笔不太干时,趋势再补充上去另一笔使其融和渗化,合二而一浑然一体,产生鲜活生动,和谐滋润的效果。
只有积墨,易厚而不润活,只有破墨,易活而不厚实。
(三)、色法:
①色墨重叠法
②色墨对比法
③色墨混合法
④用水、黄宾虹说“水是用的,不是洗的”。
水在作画时是一种必不可少的材料。
四、山水画的学习步骤
(一)树法:
树 在山水画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构成因素,古人云:“画树之功居诸事之半。”由此可见树在山水画的地位。
1、树的生长规律和表现方法:
(1)初春树法:枝干宜苍劲多枯少叶,墨气宜涧,山石宜用披麻,少苔点。技有鹿角,鱼骨,雀瓜等。
(2)仲春树法:画树干要遒劲并向上发柔嫩小枝,点以胭脂兼嫩黄绿叶着以深绿,山石宜用小披麻,点宜用小混点或胡椒点。
(3)季春树法:基本与仲春同,只是小枝柔长而繁荣,点以嫩绿,山石宜长披麻。苔以横点。
(4)孟夏树法:树叶茂阴浓,设色清翠,忌点红叶,其间可掺杂一些枯树(死树),有枯有润,更有生气。
(5)仲夏:万木阴森,降水较多,故树叶肥润,画山石宜云头皴或解索皴。
(6)季夏:树叶宜苍劲而下垂。
(7)孟秋:草木渐渐萧杀,树宜遒劲,小枝点要苍老,若点叶须笔笔有力,着色以青而黄绿,枯枝宜以青和墨或朱或黄点之。
(8)仲秋:枝多叶少,枝鞘宜点朱黄,更有金秋之象,可加以果实。
(9)暮秋:枝干宜瘦劲,色以青或朱。
(10)孟冬:木叶脱尽,树多不点叶,枝与干用笔宜枯而劲,宜着淡赭,枝干内染淡墨。
(11)仲冬:无叶,枝枯老,用笔宜僵劲而古拙,枝多下垂,干染淡墨,内先染淡赭墨,山石宜大斧劈,少点苔草(或不点)。
(12)季冬:干宜古怪,枝宜僵曲,小枝宜短秃遒劲,干枝均用墨染。
2、画树的步骤
树由四个部分组成:主干、支干、细枝和叶
(1)、主干:画树一般都从主干开始,先画左边一条线,后画右边,这样便于观察大小和位置,两条线要协调。
(2)、支干:画完主干就接着画支干,要注意树的生长规律,即上小下大,支干要四面生长。
(3)、细枝:画细枝是支干的继续,秋冬无叶树和枯树才画,如果画夹叶树就可以不画了。细枝的组织形式有多种。
(4)、叶:树叶是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山水画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尤其是丛树的表现,一方面要求树的区别和变化以及层次感,就得用不同的树叶来区分,树叶有夹叶和点叶的区别,另一方面得用浓淡来区别。无论是夹叶或者是点叶,组织形式也有多样。
(二)山石法
画山石要注意大小山石的组织和穿插,画山石一般分四个步骤
1、勾:勾轮廓和结构,这是造型的重要一步。
2、皴:使平面的轮廓产生体积感和质感,它包括擦。在皴的方法上,千百年来,各个时代的画家们承前启后,建立了较为完整的体系。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种皴法
(1)短披麻皴:宜表现冬春之山,原因是冬春时节草木萧条,树叶基本脱落山石的坑洼全裸露出来。用此法就表现这种质感。山头苔点宜以小混点或胡椒点。
(2)长披麻皴法:宜表现季春至初秋之景,原因是草木繁茂,山石全被草覆盖。故表现的是草木一层层的质感。点宜用一字或横点。
(3)大米点皴:宜表现春天雨景,画法是先画轮廓,然后以点代皴,反复多次,由浓到淡。
(4)小米点:宜表现秋天雨景。
(5)雨点皴:宜表现仲冬之山,笔笔质感。
(6)折带皴:宜表现河边山石,点用插针。
3、染:包括染色和墨,是使体积感更加凸现的继续。
4、点:点醒,使平淡的画面生动起来,近点为苔,远点为树。
(三)云、水的画法
中国画讲究知白守黑,云和水在画中的作用就在于此,它是使画面生动的重要手段,云和水一般不用怎么去画,加深周围的山石和树木就凸现出来了,当然内部也需要加一些动态线来体现。
(四)建筑的画法
建筑是山水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得因势而定。
点景的人物和动物也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五、山水画写生
(一)山水画写生的意义
“师造化”是历代有创造性的山水画家的必由之路。是山水画发展创新的前提条件。“生活是艺术家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唯一的源泉。”写生是山水画基本或训练中最关键的训练。
(二) 山水画写生的方法步骤
1、方法:(1)、速写 ( 2)、忆写 (3)、慢写
2、步骤:
(1)选景 :自然界不是什么都能入画的,要有选择。
(2)静心观察:选取生活中最生动、最有代表性的东西。
(3)凝神构思:对事物有选择的表现。
(4)意匠加工 ①剪裁 ②夸张 ③组织(经营位置)
(5)落墨作画:①起稿、②钩线、③皴察、④点染、
⑤收拾整体。
⑥着色。根据季节和画面需要而随类赋彩
注意事项:
①树只需画树干、支干、小枝即成。
②忠实于自然,但不是照抄自然。
③落墨前部分即十分之七忠实于自然,后部分即十分三忠实于画理。
④注意对中国画散点透视的理解。“山形步步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