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铁的重要化合物教案
§3~2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
第3课时 铁的重要化合物·学案
高一化学 马辉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掌握铁单质,铁的氧化物,铁的氢氧化物的性质;掌握铁的氢
氧化物的制备;初步掌握铁被氧化的规律。
能力培养:培养学生实验能力,观察能力,阅读分析、归纳对比的思维能力。思想情感:渗透
哲学观点——事物的普遍性及特殊性;培养爱国主义精神。
科学方法:观察、实验;资料和事实的表格化处理;科学抽象。
重点、难点:铁的化学性质,铁的氢氧化物的制备和性质。氢氧化亚铁的制备,铁的变价规律。
教学设计
1.铁的氧化物
(1)学习与归纳:通过阅读教材归纳铁的氧化物
名称
氧化亚铁
氧化铁
四氧化三铁
俗名
化学式
色态
铁的化合价
稳定性
(2)氧化亚铁和氧化铁都是碱性氧化物,试写一下他们与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铁的氢氧化物
实验3-9
在2支试管里分别加入少量FeCl3和FeSO4溶液,然后滴入氢氧化钠溶液。
FeCl3溶液
FeSO4溶液
加氢氧化钠现象
离子方程式
思考与交流
(1) 为什么白色的氢氧化亚铁会变成红褐色?是什么物质起的作用?
(2)写出相关的方程式
※(3)如何才能制备较纯净的氢氧化也铁?
学与问:通过以上的学习,进行归纳。
名称
氢氧化铁
氢氧化亚铁
化学式
类别
色态
稳定性
制备的试剂
现象
方程式
与酸的反应
3.铁盐和亚铁盐
科学探究
(1) Fe3+离子的检验
在2支试管里分别加入5mL FeCl2溶液和5mL FeCl3溶液,各滴入几滴 KSCN溶液。
滴入KSCN溶液
FeCl3溶液
FeCl2溶液
※利用此方法可检验Fe3+存在
(2)Fe3+离子的氧化性
在盛有2mL FeCl3溶液的试管中,加入少量铁粉,振荡。充分反应后,滴入几滴KSCN溶液,观察现象,再滴入几滴氯水(溶质主要是Cl2),振荡,观察现象。
FeCl3溶液
现象
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
加入铁粉,KSCN溶液
滴入氯水,振荡
思考与交流:1.如检验Fe2+存在?
2.实验室中应如何保存FeCl2溶液?
总结
Fe、Fe2+、Fe3+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Fe2+、Fe3+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思考一下图中的横线上还可以用什么物质?
一、亚铁化合物转变成铁化合物
常见的氧化剂:Cl2、Br2、O2、HNO3、浓H2SO4、KMnO4(H+)溶液、K2Cr2O7溶液、H2O2、HClO等。
6FeSO4+3Cl2=2Fe2(SO4)3+2FeCl3 2Fe2++Cl2=2Fe3++2Cl-
10FeSO4+2KMnO4+8H2SO4=5Fe2(SO4)3+K2SO4+2MnSO4+8H2O
二、铁化合物转变成亚铁化合物
常见的还原剂:H2S、HI、S2-、I-、SO2、、Mg、Al、Zn、Fe、Cu等。
H2S+2FeCl3=2FeCl2+S↓+2HCl 2Fe3++Cu=2Fe2++Cu2+
补充材料:
1.蓝黑墨水的变色原理
当久用蘸有蓝黑墨水的钢笔写字时,刚写的字,呈蓝色字迹,但随后字迹就逐渐变成了黑色,这是为什么?
原来蓝黑墨水是一种混合物,其中的蓝色,是一种可容性的蓝色染料,日久易褪色;它的另一主要成分鞣酸([英文名]Acim Tannicum [别名]鞣质、单宁、单宁酸、Tannin。鞣酸的足迹遍布大自然,很多树皮里都含有鞣酸。在工业上,鞣酸被大量应用于鞣革与制造蓝墨水。)与硫酸亚铁反应生成的浅绿色鞣酸亚铁,颜色不很明显。用它写在纸上,是蓝色字迹,随后蓝黑墨水中的鞣酸亚铁就与空气中的氧气起反应生成鞣酸铁,鞣酸铁是一种不溶于水的黑色沉淀,因此用蓝黑墨水写的字会由蓝色逐渐变为黑色。
2.砖的颜色为何有青有红
同学们大都见过红砖与青砖,你们是否知道它是由同种砖坯烧制而成的?
将用粘土制成的砖坯置于窑内,先用大火将砖坯从外到里烧透,然后停下,使砖和窑体慢慢冷下来。在这个过程中,空气非常充足,砖坯中的铁元素被氧化成Fe2O3,它是红色的,砖里有了它就显出红色,这样就得到红砖。如果在砖坯被烧透之后,不让它自然冷却,而从窑顶不断向下淋水使砖冷却,结果红砖就变成了青砖。
练习:
1.在FeCl3,CuCl2和盐酸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铁粉,待反应结束后,所剩的固体滤出后能被磁铁吸引,则反应后溶液中存在的较多的阳离子是?方程式是?
2.在含Fe3+、Fe2+、Mg2+、NH4+的稀溶液中加入足量过氧化钠固体,充分作用后,再加入过量稀盐酸,完全反应,离子数目没有变化的是( )
(A)Fe3+ (B) Fe2+ (C)Mg2+ (D)NH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