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北师大版1千米有多长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走一走”、“估一估”、“想一想”等活动,体验1千米有多长,知道千米和米之间的关系。
2、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体验1千米有多长,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
教学难点:体验1千米有多长,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
课前准备:米尺、记录单、表。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
1、 同学们,你知道你走一步有多长吗?
学生估计自己一步的长度。
2、 下面我们请一名同学上来走一走,再请一位同学量一量,看看我们同学
的一步大概有多长?
学生实地测量一步有多长。
二、 探究与体验
1、 实际测量,感受走100米用多长时间。
刚才我们测量了这位同学的一步有多长,其他同学走一步和他差不多。下面
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在操场上走一走,数数10米、100米大约有多少步,分别用了多长时间,并做好记录。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到操场活动并做好活动记录。
教师深入到各小组了解学生的活动情况,指导学生用自然走路的方式测量长度。
学生汇报自己的步测结果。
2、 估计和想像1千米有多长。
以你现在走100米的步数和所用的时间,估计自己走1000米需要多少步,
要用多长时间。
学生估计1000米大约有多长,并用语言表达出来。
教师一学校操场为例,想想1000米有多长。
让学生闭上眼睛,在脑海中想像沿操场走几圈,感受一下1000米的实际长度。
教师可以向学生提供一段事先准备好而且学生比较熟悉的路段,供学生体验1000米有多长?
学生以这段路来进一步加深对1000米的认识。
想一想:还有哪些你熟悉的地方的长度大约是1000米?
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来举例。
师总结:1000米也可以用以个新的长度单位千米(km)来表示:
如果用字母表示公式,该怎么写呢?
1千米=1000米
1km=1000m
学生读写公式。
怎样巧用公式,把千米和米区分开,让人一听就明白?
学生试读。
指导学生在单位与数字之间适当停顿。
学生齐读公式。
三、 实践与应用。
完成填一填:我们知道了1千米有多长,选择不通的交通工具走1千米,
分别需要多长时间呢?看图选择正确的答案。
学生在书上选择答案,并小组交流。
指名汇报,并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想一想:还有哪些地方有千米的标志?(限速标志、速度表)
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想一想,说一说。
估一估
(1)我们知道了1千米的实际长度,现在请你估计一下从校门口出发到什么地方大约有1千米?谁能用比较科学的方法证实?请学生发表个人意见。
师小结:1千米,我们大约走2000步。我们从校门口出发数出2000步,看你正好走到什么地方,与你刚才的估计是否相符呢?
四、反馈与小结:
板书设计: 1千米有多长
1千米=1000米
1km=1000m
② 小学数学教学教案设计
“植树问题”教学设计及说课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四年级(下册)第117---118页例1、例2。
教学目标:
1. 通过探究发现一条线段上两端要种和两端不种两种不同情况植树问题 的规律。
2. 使学生经历和体验“复杂问题简单化”的解题策略和方法。
3. 让学生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 谈话引入,明确课题
母亲节刚过,我们马上又要迎来一个快乐的节日——“六·一儿童节 ”,这也是全世界少年儿童共同的节日。其实,一年中有意义的日子还有很多,你还知道哪些?能说几个吗?(生说)
大家知道3月12日是什么日子吗?(植树节)你参加过植树活动吗?植树不仅能美化环境,净化空气,而且植树中还有很多数学问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植树问题”。(板书课题:植树问题)
二、 引导探究,发现“两端要种”的规律
1.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①课件出示图片。
介绍:这是我县新修的一条公路。公路中间有一条绿化带,现在要在绿化带中种一行树,怎么种呢?
出示题目:这条公路全长1000米,每隔5米种一棵树(两端要种)。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
②理解题意。
a. 指名读题,从题中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
b. 理解“两端”是什么意思?
指名说一说,然后师实物演示:指一指哪里是这根小棒的两端?
说明:如果把这根小棒看作是这条绿化带,在绿化带的两端要种就是在绿化带的两头要种。
③算一算,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
④反馈答案。
方法一:1000÷5=200(棵)
方法二:1000÷5=200(棵) 200 +2=202(棵)
方法三:1000÷5=200(棵) 200 +1=201(棵)
师:现在出现了三种答案,而且每种答案都有不少的支持者,到底哪种答案是正确的呢?咱们可不可以画图模拟实际种一种?如果从图上一棵一棵种到1000米,数一数,是不是就能知道到底谁的答案是正确的了呢?
2. 简单验证,发现规律。
①画图实际种一种。
课件演示:我们用这条线段表示这条绿化带。“两端要种”,我们从绿化带的这头开始,先在头儿上种上一棵,然后隔5米再种一棵,再隔5米再种一棵,再隔5米再种一棵,照这样一棵一棵的种下去……
师:大家看,已经种了多少米?(45米)这么长时间才种了45米,一共要种多少米?(1000米)要一棵一棵一棵一直种到1000米呀?!同学们,你有什么想法?(太累了,太麻烦了,太浪费时间了)
师:老师也有同感,一棵一棵种到1000米确实太麻烦了。其实,像这种比较复杂的问题,在数学上还有一种更好的研究方法,大家想知道吗?这种方法可不是一般的方法。大家听好喽,这种方法就是:遇到比较复杂的问题先想简单的,从简单的问题入手来研究。比如:1000米的路太长了,我们可以先在短距离的路上种一种,看一看4蠹蚁氩幌胗谜庵址椒ㄊ砸皇裕?
②画一画,简单验证,发现规律。
a. 先种15米,还是每隔5米种一棵,画图种一种,看种了多少棵?比一比,看谁画得快种的好。(板书:3段 4棵)
b. 跟上面一样,再种25米看一看,这次你又分了几段,种了几棵?(板书:5段 6棵)
c. 任意选择一段距离再种一种,看这次你又分了几段,种了几棵?从中你发现了什么?
(板书: 2段 3棵;7段 8棵;10段 11棵。)
d. 你发现了什么?
小结:你们真了不起,发现了植树问题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规律,那就是:
(板书:两端要种:棵树=段数+1)
③应用规律,解决问题。
a. 课件出示:前面例题
问:应用这个规律,前面这个问题,能不能解决了?那个答案是正确的?
1000÷5=200 这里的200指什么?
200 +1=201 为什么还要+1?
师:这个“秘方”好不好?
通过简单的例子,发现了规律,应用这个规律解决了这个复杂的问题。以后,再遇到“两端要种”求棵树,知道该怎么做了吗?
b. 解决实际问题
运动会上,在笔直的跑道的一侧插彩旗,每隔10米插一面(两端要插)。这条跑道长100米,一共要插多少面彩旗?(学生独立完成。)
问:这道题是不是应用植树问题的规律解决的?
师:看来,应用植树问题的规律,不仅仅能解决植树的问题,生活中很多类似的现象也能用植树问题的规律来解决。
小结:刚才,我们应用发现的规律,解决了一个实际问题。我们已经知道,“两端要种”求棵树用段数+1;如果“两端不种”棵树和段数又会有怎样的关系呢?
三、 合作探究,“两端不种”的规律
1. 猜测“两端不种”的规律。
猜测结果是:两端不种:棵树=段数-1
师:到底同学们的猜测是不是正确呢?我们还是用前面学习的方法,举简单的例子画一画,种一种。
要求:每人先独立画一段路种种看;然后4人一组进行交流。你们组发现了什么规律?
2. 独立探究,合作交流。
3. 展示小组研究成果,发现规律,验证前面的猜测。
小结:同学们太了不起了,通过举简单的例子,自己又发现了“两端不种”的规律:棵树=段数-1。如果“两端不种”求棵树,你会做了吗?
4. 做一做。
①在一条长2000米的路的一侧种树,每隔10米种一棵(两端不种)。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学生独立完成)
②师:同学们注意看,这道题发生了什么变化?
课件闪烁:将“一侧”改为“两侧”
问:“两侧种树 ”是什么意思?实际要种几行树 ?会做吗?赶紧做一做。
小结:今天我们研究了植树问题的两种情况。发现了两端要种:棵树=段数+1;两端不种:棵树=段数—1。以后同学们在做题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分清是“两端要种”还是“两端不种”。
四、 回归生活,实际应用
1. 一根木头长8米,每2米锯一段。一共要锯几次?(学生独立完成。)
8÷2=4(段)
4—1=3(次)
问:为什么要—1?这相当于今天学习的植树问题中的那种情况?
2. 我们身边类似的数学问题。
①看,这一列共有几个同学?(4个)如果每相邻两个同学的距离是1米,从第1个同学到最后一个同学的距离是多少米?如果这一列共有10个同学呢?100个同学呢?
②这一列还是4个同学,如果每相邻两个同学之间的距离是2米,从第一个同学到最后一个同学的距离是多少米呢?
3.在一条路的一侧种树,每隔6米种一棵,一共种了41棵树。从第1棵树到最后一棵树的距离是多少米?
五、 全课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不仅发现了植树问题中两端要种和两端不种的规律,而且还学习了一种研究问题的方法,那就是遇到复杂问题先想简单的。植树中的学问还有很多,有兴趣的同学,课下可以查阅有关的资料继续研究。
“植树问题”说课
“植树问题”是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四年级下册“数学广角”的内容。大家都知道,数学的思想方法是数学的灵魂。本册安排“植树问题”的目的就是向学生渗透复杂问题从简单入手的思想。为此,本课制定了三个教学目标:
1. 通过探究发现一条线段上两端要种和两端不种两种不同情况植树问题的规律。
2. 学生经历和体验“复杂问题简单化”的解题策略和方法。
3. 让学生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课教学分四大环节:
一、谈话导入,明确课题
二、引导探究,发现“两端要种”的规律
1.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通过创设在公路中间绿化带中植树的现实问题情境,提出“共需多少棵树苗的问题”。学生在解答的过程中出现了三种不同的答案,到底哪种答案对呢?引导学生通过画图实际种一种去检验。通过模拟种学生体验到一棵一棵种到1000米太麻烦了,于是老师介绍研究复杂问题的方法:遇到复杂问题想简单的,从简单问题入手去研究。(说明:为了使学生对复杂问题简单化的思想体验得更深刻,教材原题是在100米的小路的一侧植树我们将100米改为了1000米。)
2.简单验证,发现规律。
在举简单例子画一画这个环节,安排了两个小层次:
① 按老师要求画。
② 学生任意画。
通过按老师要求画,学生对棵树和段数的关系已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然后让学生再任意画一画,种一种,更丰富了学生的感性材料,为学生顺利发现并总结规律打下了基础。
3.应用规律,解决问题。
①应用规律,验证前面例题哪个答案是正确的。
②应用规律,解决插多少面小旗的问题。
这样一方面巩固刚发现的规律,另一方面使学生认识到植树问题的规律不仅仅能解决植树的问题,还能解决生活中很多类似的问题。
三、合作探究“两端不种”的规律
1. 猜测“两端不种”的规律。
猜测是一种培养学生推理能力的好方法。学生已经发现了“两端要种”的规律,这时候老师提出如果两端不种,棵数和段数又会有怎样的规律呢?有了前面的学习基础,学生的思维非常活跃,想表达的欲望也很强烈。所以这时候让学生进行猜测是很有必要的,通过验证证明绝大多数同学的猜测是正确的,这样学生的研究成果被认可使学生会有一种成就感,从而也更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
2. 独立操作,探究规律。
有了前面的学习基础,放手让学生先独立探究再合作交流,通过简单的例子验证前面的猜测,发现两端不种的规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对复杂问题从简单入手的数学思想又有了更深刻的体验。
四、回归生活,实际应用
设计了三道题:锯木头、算第一个同学和最后一个同学的距离以及对算距离问题的进一步巩固。通过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源于生活,用于生活,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从而使学生深刻感受到数学的应用价值,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不错吧
③ 怎样设计出一份好的教案1000字
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我们经常在课后感到一些遗憾,但实际上课堂上的缺陷和漏洞总是与备课不充分、不细致,教案的书写不全面有关.教师要上好一节课,往往需花费十倍于它的或更多的时间作准备.认真写好教案是合格教师的基本功.写好教案主要应当掌握三个环节:一、要吃透课标和教材 课前,教师在通读教材,了解该水平段学生所要掌握的各项运动技能的基础上,要对本教案所涉及到的课标和教材进行精读,并进行深入的分析,弄清本课所要完成的教学目标,细化成课时学习目标;确定重点和难点;考虑安排那些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实际,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设计教学程序;挖掘教材中思想教育因素.通过教材分析和深入的思考,一份教案的蓝图已经形成了.二、要了解学生.兵家讲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教师若想教学有效亦需要了解、掌握学生,即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设计出适合于学生的教学方法,以求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备课不但要备教材,还必须要备学生.在写教案之前要先了解一下学生的实际情况,然后再来具体研究.三、在前两个环节的基础上写好教案,备好课在做好了前两个环节工作的基础上,我觉得一份好的教案在教学过程设计都有以下几个内容:1、教学内容的引入.教学内容的引入就是课堂导语,它是教与学的纽带,是让学生走进教材、掌握教材的桥梁.因此,教师应该根据确定的教学目的、内容,针对学生的心理,精心设计课堂导语,巧妙地导入新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能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就如新课标要求我们对低段学生的教学多采用情境教学方法,在课的开始部分设计一定情境来引导学生进入角色,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2、教学内容.写教案时,必须将教学内容分步骤分层次地写清楚,必要时还应在每一部分内容后注明所需的时间.这样,可以使所讲授的内容按预计时间稳步进行,不至于出现前松后紧或前紧后松的局面.3、教学形式的设计.教学要求形式的多样化,如探究式教学、游戏教学、自主合作教学等,以此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和练习积极性,使整个课堂形成一个良好的氛围.4、小结.小结既是课堂教学的结束语,又是强化教学重点的必不可少的手段.好的总结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为指导好教师写好教案,现将优秀教学设计评比标准公布如下:教案应该力求体现“六性一特色”,即:规范性、科学性、先进性、针对性、启发性、系统性和突出课堂教学改革的特色.
④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 1千米有多长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走一走”、“估一估”、“想一想”等活动,体验1千米有多长,知道千米和米之间的关系.
2、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体验1千米有多长,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
教学难点:体验1千米有多长,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
课前准备:米尺、记录单、表.
一、 创设情境
1、 同学们,你知道你走一步有多长吗?
学生估计自己一步的长度.
2、 下面我们请一名同学上来走一走,再请一位同学量一量,看看我们同学
的一步大概有多长?
学生实地测量一步有多长.
二、 探究与体验
1、 实际测量,感受走100米用多长时间.
刚才我们测量了这位同学的一步有多长,其他同学走一步和他差不多.下面
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在操场上走一走,数数10米、100米大约有多少步,分别用了多长时间,并做好记录.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到操场活动并做好活动记录.
教师深入到各小组了解学生的活动情况,指导学生用自然走路的方式测量长度.
学生汇报自己的步测结果.
2、 估计和想像1千米有多长.
以你现在走100米的步数和所用的时间,估计自己走1000米需要多少步,
要用多长时间.
学生估计1000米大约有多长,并用语言表达出来.
教师一学校操场为例,想想1000米有多长.
让学生闭上眼睛,在脑海中想像沿操场走几圈,感受一下1000米的实际长度.
教师可以向学生提供一段事先准备好而且学生比较熟悉的路段,供学生体验1000米有多长?
学生以这段路来进一步加深对1000米的认识.
想一想:还有哪些你熟悉的地方的长度大约是1000米?
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来举例.
师总结:1000米也可以用以个新的长度单位千米(km)来表示:
如果用字母表示公式,该怎么写呢?
1千米=1000米
1km=1000m
学生读写公式.
怎样巧用公式,把千米和米区分开,让人一听就明白?
学生试读.
指导学生在单位与数字之间适当停顿.
学生齐读公式.
三、 实践与应用.
完成填一填:我们知道了1千米有多长,选择不通的交通工具走1千米,
分别需要多长时间呢?看图选择正确的答案.
学生在书上选择答案,并小组交流.
指名汇报,并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想一想:还有哪些地方有千米的标志?(限速标志、速度表)
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想一想,说一说.
估一估
(1)我们知道了1千米的实际长度,现在请你估计一下从校门口出发到什么地方大约有1千米?谁能用比较科学的方法证实?请学生发表个人意见.
师小结:1千米,我们大约走2000步.我们从校门口出发数出2000步,看你正好走到什么地方,与你刚才的估计是否相符呢?
四、反馈与小结:
板书设计:1千米有多长
1千米=1000米
1km=1000m
⑤ 《1千米有多长》教学设计
活动一:室外进行来
安排学生以自小组为单位,在操场上走一走,数一数10米、100米大约有多少步,走100米要用多长时间,并做好记录,在小组内交流一下走完100米后的感受。
活动二:室内进行
(1)学生汇报交流结果,走100米要用的时间。全班交流。
(2)让学生想像一下,1千米要走多少步,要用多长时间,在小组内交流。
(3)小组汇报估测结果和方法。
最后让学生说说生活中的1千米,估测从家到学校有1千米远吗?
教学反思
教学分为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在室外进行,让学生分小组实际走一走10米和100米的距离,在小组内交流所走的步数和所用的时间及走完后的感受,为突破重点作好铺垫。第二阶段在室内进行,通过小组内交流、想像出1千米有多长,走完1千米要用多长时间,突破重点。最后通过练习充分拓展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发展学生的空间想像力,巩固学生已形成的对1千米有多长的感性认识。这样的实践话动不仅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且渗透了猜测、估算的数学思想方法,是有价值、有数学趣味的实践活动
⑥ 如何进行教学设计
“在第一次学习新教材时,不要让任何一个学生对事实、现象、规律性做出肤浅的理解,不要使学生在第一次学习数学规律性时就解错例题、应用题等。”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这样写道。为了实现这一教学效果,教师就必须从教学设计入手,确保教学的有效性。教学设计是以获得优化的教学效果为目的,以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及传播理论为理论基础,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方案、试行解决方案、评价试行结果和修改方案的过程。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师应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即内部学习起点,还要考虑外部数据信息的提供,即学习的外部资料的有效组织。只有外部资料的合理整合才能引起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数学学习过程才会成为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建构、自主发展的过程,才能让每个学生在教学中都学有所获。总之,进行教学设计时既要仔细剖析学习的主体――学生,也要参透外部资料的源泉――教材,只有做到二者的“双剑合璧”,才能让教学设计更有效。
一、剖析学生,以生定教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都应体现在学生身上。《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经验基础之上。”因此,为了让数学教学活动更有效,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实际生活背景和已有的经验基础和就成为教师在教学设计前的首要研究对象。
1.分析学生已有经验,确定有效的教学起点。美国心理学家奥苏泊尔说过:“影响学习最重要的原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我们应当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去进行教学。”因此,了解学生的已有的生活经验及知识经验是实现因材施教、提高教学效率的前提。教师在教学前要通过调查和访谈等方式全面了解学生对于即将要学习的内容了解掌握的程度如何,学生是否具备了学习新知识所必备的知识和技能水平,学生在课上可能遇到的和可能会提出的问题有哪些,以此确定教学设计中哪些知识应重点讲解,哪些知识应略讲甚至不讲,找准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和新知识之间的连接点,也就找到了学生的学习起点。在教学“1000以内数的认识”一课前,用谈话的方式了解到许多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有了对1000以内数读写的初步认识,会从100数到199,从200数到299,但每逢数到几百九十九时就不知该如何数下去了,而且几乎所有学生都知道数位顺序表中百位的左边叫千位,用学生的话说就是“千位比百位更厉害”,也就是知道计数单位“千”比“百”大。但对于“千”是怎么来的,为什么比“百”大却不太清楚。根据以上对学生知识经验的了解,教学设计时我以学生熟知的“数位”知识为教学的起点,让学生介绍已经学过的数位及计数单位,说说计数单位的由来(即为了满足计数的需要,10个一变成一个十,10个十变成一个百),师追问:有10个百该怎么计数呢?从而使学生体验用类比的思想推导出10个“百”变成一个“千”的过程,并通过计数器的演示加深对这一结论的理解。同样,从学生已有的对读数、写数的认识经验基础上,让学生自主探究1000以内数的读写方法。最后在形式多样的数数活动中突破几百九十九到整百或到整千的知识难点。只有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才能使教学设计更合理、更有效。
2.分析学生认知规律,确定有效的学习方式。数学学习是学生自主建构的过程,是学生再创造数学的过程,这一个过程必须由学生亲自完成,教师只能是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而不是支配者。因此,教师在教学设计时要分析学生的认知规律,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选择合适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认知矛盾中思考、在动手操作中体验、在交流讨论中升华,为学生留出充分的思维空间。“克与千克”是二年级下册的内容,二年级的学生虽然在生活中接触过质量问题,但质量单位在数学知识层面上还是第一次接触,没有旧知识的衔接点。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往往先关注物体的大小、长短甚至颜色等外部表面性的特征,而对于质量的本质性的关注则较少,对质量单位还缺乏具体感知。考虑到这一点,我在教学设计时以学生感兴趣的“跷跷板游戏”引入课题,设计了自己猜一猜和掂一掂、小组内称一称和找一找、集体评一评和说一说的活动,让学生以自主观察、组内操作并交流等形式,在大脑中形成“克”和“千克”的真实表象,建立正确的质量观念。
二、参透教材,以书定教
新课程标准要求:数学课程内容不仅包括数学的结论,也应包括数学结论的形式过程和数学思考方法。而现行的小学教材内容虽然是诸多数学专家、学者、一线教师精心选择、反复推敲呈现出来的教学素材,但由于篇幅、载体等限制,其主要内容大都是现成的思维结果的系统表述,数学结论的形成过程和数学思考方法只是略显端倪。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设计前读懂文本、读懂教材,有把握和确定教学目标、重难点,构建教学方案,确保教整体教学设计的有效性。
1.认真研读课程标准,做到心中有“度”。认真研读课程标准,是整体把握教材的前提和基础。教师在教学设计前要对小学教学标准中的总体目标、基本理念、设计思路等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如新课标指出:数学教育,一方面要使学生掌握现代生活和学习中所需要的数学知识和技能,一方面要充分发挥数学在培养人的科学推理和创新思维的功能,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得到必要的数学训练,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这是数学设计的指导思想,是小学数学课程的总体目标,所有的数学活动都要在这个目标的统领下进行才有效。同时,课标中关于教学目标表述的“了解、理解、掌握、运用、经历、体验、探索”等词语的具体含义也要能够准确理解。
2.仔细阅读教师用书,做到心中有“书”。教材中素材呈现一般比较简洁,教师要想真正了解教材的设计意图和教学目标,就得仔细地研读教师用书中的教学目标、教材说明和教学建议评价等内容。弄清教材各部分内容的形成过程,在知识网络中的位置和地位,做到心中有“书”。如此,才能在教学设计时做到游刃有余地驾驭教材,做到既“瞻前”又“顾后”。
3.因地制宜,活用教材。教材因为编写媒体的限制,不能把一些动态的情境表现出来。因地区、学生的差异,教材的部分情境离学生现实生活较远时,教师在设计时就应创设、选择与学生密切相关的情境与问题,把生活中的鲜活题材引入教学设计。例如:教学《小数加减法》时,教材上的例题多是些“各国跳水选手的得分情况”之类的学习素材,离学生生活较远,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故我选用了本年级4个班的数学期末成绩作为学生的学习素材,问:咱们班处在全年级第几?与第一名的班级相差多少分?由于是学生们熟悉的成绩问题,又与本班的荣誉有关,学生们的求知欲望很强,学习情绪高涨,都积极思考力求快点找到本班与第一名班级的差距。另外,教师还应在钻研教材的基础上,对教材进行经验性的加工和处理,为学生提供生动的、丰富的、有层次性的学习资料。
总之,教学过程是“教”与“学”和谐统一的过程。“教师”和“教材”都是为学生的学习服务的,不能凌驾于“学生”和“学习”之上。教学设计只有以“以生定教”和“以书定教”这二者为基础,双管齐下,才能实现有效教学,打造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