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一个人的遭遇节选中心思想
神态描写
写出了小家伙的忐忑不安,以及对亲情的渴望.
② 《一个人的遭遇》通过一个普通人的遭遇,传达了什么精神
《一个人的遭遇》是苏联作家肖洛霍夫的短篇小说,写于1956年,发表于1957年。
小说专通过一位普通苏联公民属在卫国战争中的遭遇,真实地再现了千百万人在战争中经历的痛苦生活,反映了德国侵略者给苏联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
小说刻画了在逆境中仍顽强奋斗的红军战士形象,描写了他们的痛苦和刚毅精神,表现了战争的残酷及其给人的命运造成的悲剧。
③ 评论《一个人的遭遇》
由《一个人的遭遇》看中国当代文学的垃圾特征
——写在《一个人的遭遇》发表五十周年来到之际
蔡宏伟
被识货的并且是真心希望中国当代文学能够承袭光大古典文学精神的一些欧美汉学家“骂”成垃圾的当代文学,一旦放在不垃圾的人家的当代文学作品面前,其垃圾特征不言自明。可惜诸多的业内人士和旁观者均缺乏承认的勇气和智慧。
今年的岁末一天和07年的元旦,是肖洛霍夫小说《一个人的遭遇》发表五十周年纪念日。作为草根一族,笔者既无“资格”从人民的图书馆查阅当年苏联《真理报》原件,更无“职称”去翻检国内当日轰轰烈烈批判这支大毒草的诸多辉煌文章。笔者只能就着草婴先生的译作(不知道全不全?有没有删改过?)去推想肖洛霍夫原作的较为真实合理的模样。尽管这样,较之中国当代文学中的那些战争作品,《一个人的遭遇》简真是一蹋糊涂的烂泥塘里的一枝白莲,既是垂范又是示威,把我们当代文学的垃圾特征硬是给活生生地逼了出来!
垃圾文学写战争,最浅的层次是关注战争的双方谁正义谁不正义,结论是正义的一方必将取得胜利;次一层次是关注战争中的正义一方的领导人是谁,执行的是谁的战略思想,战士的思想有没有统一,结论是用正确思想武装起来的军队是战无不胜的;再深一层是关注战争中军队与群众的关系,规律是受群众拥护的军队战无不胜;更深一层的是写到了战争中的人性,不外是性的苦闷,想家的烦躁,最后往往是“理胜欲”,终究是好战士。这最后一层的作品还出现琵琶反拨的现象,“终究不是好战士”了,“欲胜理”,成了逃兵。战争中人性对苦难的承受,对善与恶的分辨,这些尚属浅层次战争反思的因子,在当代的垃圾文学已难觅得一二;更遑论雷马克《西线无战事》里去深层次探讨战争与政治的罪恶了!
笔者的职业是中学语文教师,教学中最觉垃圾得让正常的人咋舌的便是孙犁的《荷花淀》。许多特级的中学伟大教师极口赞美这篇小说的“诗意美”,并借此上公开课写阅读心得,把这样的垃圾当成杰作塞给学生。明辨能力有限的学生从此便失了“眼力”,时间一长,范围一广,以耳代目的垃圾读者群、垃圾评论群便形成了。在此基础上,还会有不垃圾的作品吗?!感谢现代科技的昌明,笔者不幸讲授《荷花淀》时,总让学生先看影片《一个人的遭遇》、《西线无战事》中的一部。“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可惜的是,一向以商品“造假”闻名于世的当代中国人,对精神产品的学习、仿制显然少了动力和天份!于是,便只剩下一味愚蠢地抵赖和狡辩。
谨以此文纪念《一个人的遭遇》在五十年前的发表,并且庄严声明:彼时笔者尚未出生!
④ 《一个人的遭遇》作者
《一个人的遭遇》是作家米哈伊尔·肖洛霍夫于1956年创作的连载短篇小说,发表于苏联党报《真理报》。这部小说的发表,被看成是苏联五十年代中后期解冻文学的信号,从此,苏联大面积出现反思社会黑暗的,反对官僚主义的作品。由本书改编的同名电影于1959年上映。 《一个人的遭遇》首先在题材上有所突破,它通过主人公讲述卫国战争,不表现苏军的英勇胜利,而表现失利,不表现英雄抗敌,而表现战俘受难。小说第一次比较真实地揭露了苏联的真实生活,这是充满了艰辛、不幸和眼泪的生活。小说第一次描述了为祖国作出巨大牺牲的苏联普通人的生活。在卫国战争的小说里,一般写领袖和将军的英勇,但对普通战士写得很少,就是写普通一兵,也是类似《青年近卫军》、《普通一兵》和《真正的人》一样的战斗英雄。而肖洛霍夫把普通人写得很真实,没有拔高,他是一个什么样的状态,就写成一个什么样的状态,有人说,作品是俄国人道主义小说的复兴——关心普通人,关心小人物。这是一件很可悲的事情:俄罗斯文学向来以人道主义为典型特征,结果到了20世纪50年代却要高喊人道主义复兴,这是对苏联社会对普通人漠不关心的现实的一个强烈批判。小说的结尾,作者写两个流浪者“是被苦难的生活抛弃在路边的两粒沙子”。联系苏联的社会背景,可以知道小说的意义:真正揭示苏联普通人的社会地位——不是主人公,而是沙子。 这部小说的发表,被看成是苏联五十年代中后期解冻文学的信号;这部小说是在《真理报》上发表的,读者立刻明白,政府在支持作家。从此,苏联大面积出现反思社会黑暗的,反对官僚主义的作品。这种思潮持续到1958年,后来以苏联另外一个作家“日瓦格医生”事件为标志,苏联文坛又出现了冰封时期,但是,地下的解冻文学仍继续发展。
⑤ 《一个人的遭遇》叙述方式对作品的内外主题思想情感的影响
这篇小说强烈谴责了德国法西斯侵略战争的残暴罪行以及其带给苏联人民专的沉重灾难,反映了属苏联人民为战胜德国法西斯而进行的艰苦斗争及所付出的巨大代价,表现了苏联人民在战争中的崇高的爱国热忱和不屈不挠的斗争意志。
⑥ 一个人的遭遇的读后感
索科洛夫是一来个普普通通的平民,本应自该过着平平淡淡的生活,在战争的开端先后失去了自己最爱的人,父母,妻女,儿子,最后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遇到了一个跟自己相同命运的凡尼亚。从此凡尼亚就成了他索科洛夫的最大精神精神支柱,后面夜夜湿枕头,一方面身体逐渐涣散怕不能继续陪伴凡尼亚,一方面想过去的妻儿家人。
告诉我们,要呼吁和平,珍爱和平,远离战争。这个世界上并不是没有战争,一直在持续,只有国家强大,才不会被挑衅宣战。在过去的战争中,活着的人远远比死去的人更加痛苦,肉体上的疼痛,精神的崩溃。
⑦ 一个人的遭遇 作者
《一个人的遭遇》是作家米哈伊尔·肖洛霍夫于1956年创作的连载短篇小说,发表于苏联党报《真理报》。这部小说的发表,被看成是苏联五十年代中后期解冻文学的信号,从此,苏联大面积出现反思社会黑暗的,反对官僚主义的作品。由本书改编的同名电影于1959年上映。
《一个人的遭遇》首先在题材上有所突破,它通过主人公讲述卫国战争,不表现苏军的英勇胜利,而表现失利,不表现英雄抗敌,而表现战俘受难。小说第一次比较真实地揭露了苏联的真实生活,这是充满了艰辛、不幸和眼泪的生活。小说第一次描述了为祖国作出巨大牺牲的苏联普通人的生活。在卫国战争的小说里,一般写领袖和将军的英勇,但对普通战士写得很少,就是写普通一兵,也是类似《青年近卫军》、《普通一兵》和《真正的人》一样的战斗英雄。而肖洛霍夫把普通人写得很真实,没有拔高,他是一个什么样的状态,就写成一个什么样的状态,有人说,作品是俄国人道主义小说的复兴——关心普通人,关心小人物。这是一件很可悲的事情:俄罗斯文学向来以人道主义为典型特征,结果到了20世纪50年代却要高喊人道主义复兴,这是对苏联社会对普通人漠不关心的现实的一个强烈批判。小说的结尾,作者写两个流浪者“是被苦难的生活抛弃在路边的两粒沙子”。联系苏联的社会背景,可以知道小说的意义:真正揭示苏联普通人的社会地位——不是主人公,而是沙子。
这部小说的发表,被看成是苏联五十年代中后期解冻文学的信号;这部小说是在《真理报》上发表的,读者立刻明白,政府在支持作家。从此,苏联大面积出现反思社会黑暗的,反对官僚主义的作品。这种思潮持续到1958年,后来以苏联另外一个作家“日瓦格医生”事件为标志,苏联文坛又出现了冰封时期,但是,地下的解冻文学仍继续发展。
⑧ 一个人的遭遇的作品赏析
《一个人的遭遇》虽然也是一篇卫国战争题材的小说,但作者没有完整地反映一个战役,也没有描写前线战斗的激烈情景,而是转入对于战争的更加深沉的思考和评议,表现的是作者关于人的命运的关注,歌颂的是一个战土失去了战斗的可能、失去人身自由而成为俘虏以后所表现出来的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本色,以及他对待自己的悲剧命运的各种感受。小说探索的是战争与人的关系,是普通人的生存问题。
小说第一次比较真实地揭露了苏联的真实生活,这是充满了艰辛、不幸和眼泪的生活。小说第一次描述了为祖国作出巨大牺牲的苏联普通人的生活。在卫国战争的小说里,一般写领袖和将军的英勇,但对普通战士写得很少,就是写普通一兵,也是类似《青年近卫军》、《普通一兵》和《真正的人》一样的战斗英雄。而肖洛霍夫把普通人写得很真实,没有拔高,他是一个什么样的状态,就写成一个什么样的状态,有人说,作品是俄国人道主义小说的复兴:关心普通人,关心小人物。作品其实地再现了千百万苏联人民共同经历的痛苦生活,反映了侵略战争给一代人带来的巨大灾难.给他们的肉体和心灵所造成的无法弥合的创伤。索科烙夫是普通劳动者中的一员,他的一生没有做出过什么宝轰烈烈的惊人事迹,却经历了各种生活中的艰难困苦。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他的父母校饿死,成了孤儿,过早地体验了生活的艰辛和苦难。但他没有为生活的艰辛击倒.好不容易过上了“心满意足的生活”,战争的灾难又迅速地粉碎了他的美好理想。在战场上从不含冤叫苦,总是积极勇敢地争取完成任务;在受伤被俘时,有过短暂的惊慌和胆怯.却没有向敌人低头求饶;在集中营里满怀仇恨杀死仇敌,两次冒险越狱逃跑;就在战争行将结束,胜利的曙光显露出来纳时候,他失去了最后一个亲人再次成了孤独的人。战争结束后,他依旧没有过上幸福的生活,被收走驾驶执照、失业、流落他乡。可他还是坚强地挺立,还收养了一个在战争中失去了父母的孤儿,始终相信坚冰总有解冻的时刻。貌似乎淡的描写寄托了作者对于索科洛夫这样一个普通劳动者的关注、理解相同情,战争毁灭了他的家庭和幸福,却没有磨蚀婶他生活的勇气和良知,他收养孤儿万尼亚,路上了坎坷的生活旅途,准备迎接命运的考验。 小说的原文名字直译应该是“一个人的命运”,如此诱使读者去猜想:主人公是什么样的人,他究竟有什么样的命运。川而引起强烈的阅读期待。小说人物的遭遇是隐喻性的,尽管这是一个短篇小说,但它通过表现一个人几乎一生的经历表达了更深刻的内容。我们通过主人公与叙述人的交谈得知:索科洛夫开始自述的时候的第一句话是“我的生活开始时是平平常常的”、这果就己埋下伏笔。索科格夫生于1900年,他是20世纪的“同龄人”。这样一来,平常小人物就有了不平常,这个人似乎就个再是一个遭遇普通的人,他只有了某种隐喻的意味。后来他自己告诉我们:他在国内战争中参加过红军、在1922年的大饥荒中,为给富农当长工才幸免于饿死,但他失去所有的亲人,剩下他一人孤苦伶仃流亡。当他同孤儿院中的一个姑娘结婚,有了一个美满的家庭。然而战争爆发,他上前线,几经磨难。可是敌人的一颗炸弹夷平厂他的家,夺走妻子和一双女儿,他重新又成了一个孤苦伶仃的人。
肖洛霍夫又通过激发读者的联想,在作品外构成更大的外在的隐喻文本,苏联人民半个多世纪前的道路则是被隐响的文本,索科洛夫的通路足以一个人的上下来“模拟”‘个民族半个多世纪的命运:他和它的“生活曲线”是平行的,都是倒u型的道路,而且两者之间具有编年史的叠合关系。苏联人民在20世纪前50年的道路,起点是艰难的。1921年的前有第一次世界大战、1917年二月革命、十月革命以及此后帝国主义的武装干涉。后来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是苏联人民历史命运的高点。小说结尾处第一叙述者的独白涉及万尼亚有这样一句话:“这个孩子将代他父亲身边成长、等到他长大,也能经受一切,并且克服自己道路上的各种障碍,如果祖国号召他这样做的话”。这个叙述者一直在压抑自己的情感,尽量不让男人吝啬的眼泪流出来,尽量不表露自己的态度。可是当他似乎是不经意间说出这些话的时候,不料他就以对万尼亚命运的预测道出了20世纪下半期俄罗斯人民历史道路的预言。
《一个人的遭遇》在叙事和隐喻之间形成文本以外的艺术张力。没有生动的叙事,作品就容易空阔疏落,缺乏真实感和亲近感,而在《一个人的遭遇》中,作家通过索科洛夫的自白,对战争中人性的存毁和流变作了动人的讲述,使作品独具格。没有隐喻,作品就容易失之单薄平庸,缺乏厚重感和深刻性。《一个人的遭遇》通过主人公姓名和情节的隐喻、激发读者产生联想的标题,把一个民族一个时代的命运吸纳进小说中。于是《—个人的遭遇》就成为20世纪俄罗斯民族的默示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