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设计一份语文教案
教学要求: 1、能按事情的发展顺序,理解课文内容,从中受到革命英雄主义的教育。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中国工农红军在二万五千里长征途中飞夺泸定桥的英雄业绩,体会红军战士不畏艰难,勇往直前,奋不顾身的大无畏精神。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飞夺泸定桥》一文记叙了中国工农红军在二万五千里长征途中飞夺泸定桥的经过。快速浏览课文,想想课文写了哪几部分内容?是按怎样的顺序叙述的?哪部分与“飞”有关?哪部分与“夺”有关。 二、新授 (一)可以说这是一场红军与敌人斗智斗勇的战斗。那么,红军的“智”、“勇”表现在哪些地方?他们遇到了哪些困难?边默读边画在书上。 (二)自学后交流。(通过谈体会,有感情的朗读,评读的形式进行交流,在交流时可利用自己查阅的相关资料) 教师点拨:尤其把课文中描写时间紧迫、路途艰险和泸定桥令人胆寒的部分找出来读一读,体会思想感情。 1、智: 识破诡计,智定策略 为了阻拦红军北上,敌人“早就派了两个团防守泸定桥”,还“调了两个旅赶去增援”。面对路远(离泸定桥还有240里)、时短(只剩下20多个小时了)、敌强(已有两个团,又派两个旅)的不利形势,红四团果断作出决策:抢在援敌之前赶到泸定桥。 排除艰难,智斗援敌 红四团的前进并不顺利,他们一边翻山越岭,一边还要打击阻击的敌人,在“离泸定桥还有110里”时,“天又下起雨来”,但“战胜敌人的决心”使战士们“忘记了饥饿和疲劳”,“他们冒着雨,踩着泥泞继续前进”。发现了河对岸的敌人,红军战士索性“点起火把”与敌人赛跑;听到敌人问话时,红军战士高声答话,声称是碰上红军撤下来的,消除了敌人的疑心。就这样,红四团“终于在29日清晨赶到了泸定桥,把增援的两个旅的敌人抛在后面了”,为成功地夺下泸定桥打下坚实的基础。 2、勇: “险”中见勇 “泸定桥离水面有好几丈高”,“人走在上面摇摇晃晃,就像荡秋千似的”,桥下的“河水像瀑布一样,从上游的山峡里直泻下来,撞击在岩石上,溅起三米多高的浪花”。这险境让人心惊胆战,但它却挡不住英勇的红军战士。 “难”中见勇 “守城的两个团敌人早已在城墙和山坡上筑好工事。凭着天险,疯狂地向红军喊叫:‘来吧,看你们飞过来吧!’”守敌凭着有利的地势,扼守桥头,气焰极其嚣张。我们的红军呢?他们“拿着短枪,背着马刀,带着手榴弹,冒着敌人密集的枪弹,攀着铁链向对岸冲去”。过桥之“难”反衬了红军战士的英勇气概。 “激”中见勇 “突击队刚刚冲到对岸,敌人就放起火来,桥头立刻被大火包围了。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传来了团长和政委的喊声:‘同志们,为了党的事业,为了最后的胜利,冲呀!’”听到党的号召,战士们“更加奋不顾身,都箭一般地穿过熊熊大火,冲进城去”,和敌人展开了激烈的搏斗,仅用了两个小时,敌人就被红军打得落花流水。从战斗的“激烈”中我们再次看到了红军的英勇无畏。 “泸定桥离水面有好几丈高”,“人走在上面摇摇晃晃,就像荡秋千似的”,桥下的“河水像瀑布一样,从上游的山峡里直泻下来,撞击在岩石上,溅起三米多高的浪花”。这险境让人心惊胆战,但它却挡不住英勇的红军战士。(播放课件,自读第六自然段) (教师激情导入):湍急的大渡河发源于边远的西北青海省,奔流干起伏的山峦之中,这些山和喜马拉雅山相连。青海是一片只有高山、沙漠和森林的荒原.大渡河水流湍急,几乎是从正北流向正南,然后东折,泻入成都南边长江的一大支流岷江。大渡河两岸峭壁耸立。对—支军队来说,又是出奇的艰险——渡江艰险,登攀陡峭山崖上的小路也很艰险。河并不宽,但其流速和多变的流向以及水中的游涡和礁石令人望而生畏,这是个危险的去处。战士们浑身淌着汗水,伏在铁索上一节一节地向桥那边爬去,谁也不去看下面翻滚着的激流。一节又一节,一尺又一尺,艰难地向前移动着。三连的战士拿着新木板跟在突击队员后面,一边往前爬,一边把木板往桥上铺。前面,国民党士兵把煤油浇在没有撤去的木板上,燃起熊熊大火。但是没有任何东西能阻挡突击队员,他们继续向前。到了桥的那一端,他们爬上敌人来不及抽走的桥板,在浓烟和烈火中发起强攻。他们一边跑,一边端着冲锋枪猛射。当被烟熏黑、衣服也着了火的红军战士冲上对岸时,国民党守军逃跑了。 在这场拼死的攻击中,二十二人中有十八人活下来了,而且没有受伤。这次勇敢的行动保证了艰难的长征将以胜利告终。自由读6-8自然段,然后指名读—评读。 (三)小结 飞夺泸定桥的英雄们受到了奖赏。他们每人得到了一套列宁服、一个日记本、一支钢笔、一个搪瓷碗、一个搪瓷盘和一双筷子。这是红军战士所能得到的最高奖赏——比金质奖章要好得多。 三、总结回应课题,再有感情读一读感受深的段落。 1、提问:我们已经深入理解了课文,谁能说说你对课题中“飞”“夺”的理解。 (“飞”一是意味着快。时间紧迫,路途艰险,而红四团竟能抢在敌人之前到达泸定桥,兵贵神速,行军如飞;二是意味着突破、跨越了难以逾越的天险。一个“飞”字高度概括和赞扬了红军夺取泸定桥的神速与惊险。“夺”,是争夺、夺取。文中指的是要把敌人手中控制的泸定城攻占下来。“夺”既包括跟敌人争夺时间,抢在敌人援军之前到达泸定桥;又包含着在泸定桥展开激战,从敌人手中拿下泸定桥。) 2、有感情地读一读你感受深的段落。 四、摘抄你认为用得好的词语。 附:板书设计 飞夺泸定桥 按事情发展顺序写 起因 接受任务 赶路 夺桥 北上
1、合理设计教学目标。首要的是确定课堂的教学目标。语文课程标准的目标系统有“三个维度”模型,第一是知识与能力,第二是过程与方法,第三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把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至始至终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其本质是以学生认知为基础,从知、情、意、行方面,提高学生的兴趣、能力、性格、气质等个性品质。进而培养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对学习的责任,包括乐观的生活态度,求实的科学态度,宽容的人生态度等。
3、合理设计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是实现教学目标的一个的重要环节,它是动态教学活动,在时间连续性上展示所需要经历的基本程序。常见环节是“预习→自学→交流→展示→反馈”。互动交流,不断的在教与学中督促、改进,打造出一堂精彩高效的语文课。
(2)育智语文教学设计扩展阅读:
1、语文是一门工具性极强的学科,它既是人们的思维工具,又是人们进行交际的工具。语文教学亟宜打开教室的大门,缩小课堂与生活的距离,让源头活水流进课堂。教学语言是指教师把知识、技能传授给学生过程中使用的语言,它是教师传递教学信息的媒体,是一种专门待业的工作语言。
2、教学语言大致有导语、提问语、阐释语、应变语和结语。其中导语是指常用于一节谭的起始和一个问题开头的教学语言。一节课的开场白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有人说在上课的五秒钟之内,就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是很有道理的。
3、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高度的语言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导语的基本任务就是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和兴趣,使他们对将要学的内容产生好奇感,引导他们进入预定的教学轨道,揭示本节课的内容,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
(2)育智语文教学设计扩展阅读:
『叁』 如何进行有效的小学语文教学设计
英盛观察新课程的实施,它给我们的课堂吹来了春风,课堂变了,学生活了。可更多的是,我们的教师茫然了,从传统教育走过来的教师似乎早就知道课该怎么上,可现在却不知道了。经过了许多次的培训,听了许多次的讲座,隐隐约约中似乎对新课程有了一些理解。可这时代变化太快,还没等教师们反应过来,有些专家又开始否定这个,肯定那个,在教师面前又出现了那么多的岔路,分不清楚哪一条是真正通往新课程的路。我自己是工作在第一线的一名普通的班主任,对此,我是深有体会的,新课程给我带来快乐的同时,也有许多的痛苦。在教学中,我不断肯定自己,又不断否定自己。我想成为一名有思想的语文教师,可感觉又是那么难,路是那么遥远,但我是不能放弃的。自从听了辽宁省数学教研室李晓梅主任的报告,我深深懂得,作为一线教师,更需要思考的是我们的教学。经过一些浅薄的思考,我试图和大家一起来探讨如何进行有效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设计,以供大家参考,其中的观点也未免有些可笑,还望各位专家给予指正。
一、 制定适切的教学目标
教师应根据“课程标准”目标和要求,参照教材所规定的目标和要求,联系教师、学生以及教学环境的实际情况,制订集中、明确、适切的,有针对性、层次性的课堂教学目标。“集中”是指一堂课的教学目标要重点呈现一堂课的主要任务,将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表述时应尽可能地将三者加以整合。“明确”是指所制订的目标指向清晰,表述具体得当,要陈述可以观察到的学生的具体行为,说明产生这些行为的条件,以及指出评定行为的标准,以便操作和评价,例如字词学习,应具体到能认读识记哪些字,在什么条件下积累哪些词语并达到怎样的程度等;又如了解课文内容,应具体到了解什么内容,在怎样的条件下完成,完成到怎样的程度。“适切”是指所制订的教学目标应符合学生的实际,教材的特点,不随意拔高或降低教学要求,并有一定的针对性:在制订重点精读课文的目标时,要注意将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目标,在整合的基础上进行细化。对要求学生独立阅读的略读课文,则不必各方面逐条罗列,选一、二方面作重点表述即可;在制订写作课目标时,可以从 “观察”、“选材”、“表达”等方面加以具体表述,如提出“观察”的具体内容,从哪方面进行选材等。
情意目标的制订,应注意结合阅读内容和生活体验,引导学生在听、说、读、写的语言实践过程中认识并认同相关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逐步地受到民族精神的熏陶;引导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自主体验,感受到生命的价值;在教学目标中使其显性化,在教学过程中做到无痕化,发挥“润物细无声”的育人功能。
每一堂课的目标不是孤立的、静止的,学生的学习水平也是循环反复、螺旋上升的。教师备课时应从学生的知识积淀、心理期待、文化准备等诸方面做全面地分析,结合单元目标、学期目标和年段目标作整体思考,使近期目标和远期目标、具体目标和一般目标有机结合。
二、 有效地进行教学设计。
(一) 分析学生情况。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转变教学方式,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从学生的发展需要出发,改进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但是,究竟该怎样以学生为主体?如何了解学生的需求?这些问题都没有现成的答案。要找到答案,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进行学情调查。我们都知道,科学的学情调查是新课程下优化教学的一种手段。可现实情况是,一方面,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没有有意识地作过学情调查和预测,很难真正了解学生的情况。另一方面,目前关于学情调查的相关研究很少,可供参考的书目和资料也很欠缺。因此,要想优化教学、渐渐读懂学生,还需要我们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实践和探索,作好学情调查。“学情”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不同能力差异和特点的具体情况。因此,学情调查不仅要调查学生的学习起点,还要调查学生的学习风格、学习速度、自主行为能力、能力倾向、兴趣点、学习动机、情感态度的性格表现、情绪的性格表现、意志的性格表现,等等。新时期以来,我们提出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要让学生掌握学习的自主权,但这并不是让教师袖手旁观或是任其自然。相反,这是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毋庸置疑,学情是客观的,只要有教学、有学生,就有学情问题。与此同时,学情又是不断变化的。在教学活动中,时间过了,内容换了,难度改了,甚至天气变了,都会对学情产生影响。因此,每一个教学内容,每一个教学环节,学生的每一次学习活动,教师都应做到心中有数。关注了学情,掌握了学情,教师才有“引”的方向,才有“导”的重点。另一方面,学情的多样和多变,并不意味着我们无法了解和把握学情。教师可以走到学生中间,去倾听、观察、访问,可以察言观色,可以举一反三,可以旁敲侧击,还可以检视他们的学习效果。总之,教师应通过各种方式来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进而通过各种手段和方法去改变学情,使之调整到最为适宜教学活动展开的状态。
(二) 组织教学内容。
课堂教学应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应努力使学生保持持久的、稳定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一是要重视设置问题情境,把教材知识内容巧妙地转化为具有潜在意义的问题;二是要遵循思维规律,抓好感悟、理解、实践三个环节,精心创设突破难点、激活学生心理素质、培养思维能力的学习情景;三是要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作用,利用教学课件、网络资源等,使现代信息技术作为语文课堂教学结构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四是鼓励学生对文本质疑,向教师提问,为学生提高问题意识创设问题情境。要指导学生提问的技能,培养学生由提出疏通性的问题到提出深究性、延伸性的问题,再到提出鉴赏性、评价性的问题。
具体从拼音方面来讲: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将识字与学习汉语拼音看作一个有机的整体,引导学生既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识汉字,也能借助汉字的发音来学习汉语拼音的拼读,帮助学生建立起音与形之间的联系;加强汉语拼音的拼读训练,在学生借助汉语拼音识字、阅读以及运用音序查字法查阅工具书的过程中,逐步提高独立拼读的能力;认识到汉语拼音的学习是一个长期的渐学渐熟的过程,可根据教材的特点以及不同阶段的教学重点,适时地进行渗透、强化和巩固;不进行汉语拼音字母的抄默训练。
(三)选择教学方法。
1、质疑。
质疑是创新的起点,质疑是思维的火花,质疑是进步的阶梯,质疑是成功的关键。在语文教学中重视学生质疑是至关重要的。这决不是形式主义,也不是为了热闹而装点花瓶。读书有疑源于思,这是思维的结晶,也是智慧的明灯。小学语文课上,学生面对《海底世界》这一课的插图向老师提出疑问:“章鱼不是10条腿吗?怎么书上只画了6条?”这难道不令人吃惊吗?我们都吃过章鱼,但从来没注意到它有几只触手,更不注重科学界对章鱼的分类还有分歧。虽然学生的理解有失偏颇,但他能向教材挑战,这就难能可贵了。教师要注重质疑解疑能力的培养,留足时间,激励表扬,让学生由不敢问到大胆问再到善于问;我们要真正解放学生,树立正确的语文教学观,淡化语文教师的表演欲,从兴趣、情感的激活入手,培养学生的表现欲。
2、实行学生主动参与的探究式学习。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指出:“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既然“语文学习”是一种生活,学生便是学习的主人,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主要由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特别注重探索和研究过程”。探究式学习,简言之就是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主动的探索,发现和体验,学会探究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增进思考力和创造力。而语文教学活动长期以来主要以教师的“传道、授业、解惑”为主要的教学方式,强调记忆性成为语文教学的一大特点,教学中较少有学生的探究性、分析性的思维过程。这种重记忆轻理解,重灌输轻思维,单一、被动以接受为主的学习方式往往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而且负担很重。这一状况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养成,而且严重影响到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影响着学生思维的发展。
(四)运用多媒体。
教育学家夸美纽斯说过:“教学艺术的光亮是注意力。有了注意力,学习的人才能保持心里不跑马,才能了解放在眼前的一切事物。”可见注意力是获得良好学习效果的一个重要前提。现代教育技术在吸引学生注意力方面有着所不可比拟的优势。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时,显现在显示屏上的课件不仅将学生从单调的“黑白世界”带入了绚丽的彩色世界,而且图文声像并茂,直观动态,富有表现力,给学生以视觉、听觉等多角度的感官刺激,极易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我在教学《要下雨了》这篇课文时,就利用了多媒体为孩子播放了动画片,动画片的形式锁住了孩子的视线,也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所以,我们的教师要努力走在时代的前列,做信息技术的有力“推销员”,让学生轻轻松松的进行学习。
三、改进评价方式。
教师应始终关注学生的进步和发展,既要关注学习结果,更要关注学习过程。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价要考虑每一个学生的起点,使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横向评价与纵向评价、主观评价与客观评价相结合。
检测要注意体现日常性、选择性和开放性。注重以鼓励、表扬等积极性的评价为主,尊重学生个体读文的独特体验,重在激励学生积累语言、运用语言,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对学生进行全面评价。
汉语拼音能力的评价,主要考察学生借助拼音认读汉字、查阅工具书的能力,不从默写音节,为汉字注音等角度去考查、评价学生。二年级时进行相关的汉语拼音的验收。一二年级识字能力的评价,应将平时的学习与阶段性检测结合起来,学生在语言环境中能认读所学汉字的60%为合格,达到80%即为优秀。写字能力的评价,重在写字态度和习惯,以及书写的规范。阅读能力的评价,重在检测学生基础积累,对文章整体把握的能力,结合课文的具体语境理解词义、句义能力,依据自己对文章的理解和感悟进行比较流畅表达的能力等。口语表达能力的评价,重在鼓励学生说话的自信心,以及语言表达的连贯性、清晰性,不重表达技巧。写作能力的评价,二三年级从能根据图画内容、阅读内容写清楚几句话逐步做到能根据图画内容、所提供的话题、情景、相关词语写清楚一段话,做到句子连贯,意思清楚;四五年级从能注意观察生活中的事物,能记录自己感兴趣的、受感动的生活内容,写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逐步做到能留心观察生活中的事物,能将自己感兴趣的、受感动的生活内容生动地描写出来,能反映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和想法。
总之,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广大教师所共同追求的,以上我所谈到的仅是追求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几个不成熟的观点。相信只要我们每个教师精心专研,细化教学环节,不断地自我否定和超越,课堂教学一定是有效的,一定会成为学生全面发展的最坚实的阵地!
『肆』 如何进行有效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设计
新课程的实施,它给我们的课堂吹来了春风,课堂变了,学生活了。可更多的是,我们的教师茫然了,从传统教育走过来的教师似乎早就知道课该怎么上,可现在却不知道了。经过了许多次的培训,听了许多次的讲座,隐隐约约中似乎对新课程有了一些理解。可这时代变化太快,还没等教师们反应过来,有些专家又开始否定这个,肯定那个,在教师面前又出现了那么多的岔路,分不清楚哪一条是真正通往新课程的路。我自己是工作在第一线的一名普通的班主任,对此,我是深有体会的,新课程给我带来快乐的同时,也有许多的痛苦。在教学中,我不断肯定自己,又不断否定自己。我想成为一名有思想的语文教师,可感觉又是那么难,路是那么遥远,但我是不能放弃的。自从听了辽宁省数学教研室李晓梅主任的报告,我深深懂得,作为一线教师,更需要思考的是我们的教学。经过一些浅薄的思考,我试图和大家一起来探讨如何进行有效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设计,以供大家参考,其中的观点也未免有些可笑,还望各位专家给予指正。
一、 制定适切的教学目标
教师应根据“课程标准”目标和要求,参照教材所规定的目标和要求,联系教师、学生以及教学环境的实际情况,制订集中、明确、适切的,有针对性、层次性的课堂教学目标。“集中”是指一堂课的教学目标要重点呈现一堂课的主要任务,将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表述时应尽可能地将三者加以整合。“明确”是指所制订的目标指向清晰,表述具体得当,要陈述可以观察到的学生的具体行为,说明产生这些行为的条件,以及指出评定行为的标准,以便操作和评价,例如字词学习,应具体到能认读识记哪些字,在什么条件下积累哪些词语并达到怎样的程度等;又如了解课文内容,应具体到了解什么内容,在怎样的条件下完成,完成到怎样的程度。“适切”是指所制订的教学目标应符合学生的实际,教材的特点,不随意拔高或降低教学要求,并有一定的针对性:在制订重点精读课文的目标时,要注意将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目标,在整合的基础上进行细化。对要求学生独立阅读的略读课文,则不必各方面逐条罗列,选一、二方面作重点表述即可;在制订写作课目标时,可以从 “观察”、“选材”、“表达”等方面加以具体表述,如提出“观察”的具体内容,从哪方面进行选材等。
情意目标的制订,应注意结合阅读内容和生活体验,引导学生在听、说、读、写的语言实践过程中认识并认同相关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逐步地受到民族精神的熏陶;引导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自主体验,感受到生命的价值;在教学目标中使其显性化,在教学过程中做到无痕化,发挥“润物细无声”的育人功能。
每一堂课的目标不是孤立的、静止的,学生的学习水平也是循环反复、螺旋上升的。教师备课时应从学生的知识积淀、心理期待、文化准备等诸方面做全面地分析,结合单元目标、学期目标和年段目标作整体思考,使近期目标和远期目标、具体目标和一般目标有机结合。
二、 有效地进行教学设计。
(一) 分析学生情况。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转变教学方式,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从学生的发展需要出发,改进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但是,究竟该怎样以学生为主体?如何了解学生的需求?这些问题都没有现成的答案。要找到答案,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进行学情调查。我们都知道,科学的学情调查是新课程下优化教学的一种手段。可现实情况是,一方面,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没有有意识地作过学情调查和预测,很难真正了解学生的情况。另一方面,目前关于学情调查的相关研究很少,可供参考的书目和资料也很欠缺。因此,要想优化教学、渐渐读懂学生,还需要我们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实践和探索,作好学情调查。“学情”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不同能力差异和特点的具体情况。因此,学情调查不仅要调查学生的学习起点,还要调查学生的学习风格、学习速度、自主行为能力、能力倾向、兴趣点、学习动机、情感态度的性格表现、情绪的性格表现、意志的性格表现,等等。新时期以来,我们提出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要让学生掌握学习的自主权,但这并不是让教师袖手旁观或是任其自然。相反,这是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毋庸置疑,学情是客观的,只要有教学、有学生,就有学情问题。与此同时,学情又是不断变化的。在教学活动中,时间过了,内容换了,难度改了,甚至天气变了,都会对学情产生影响。因此,每一个教学内容,每一个教学环节,学生的每一次学习活动,教师都应做到心中有数。关注了学情,掌握了学情,教师才有“引”的方向,才有“导”的重点。另一方面,学情的多样和多变,并不意味着我们无法了解和把握学情。教师可以走到学生中间,去倾听、观察、访问,可以察言观色,可以举一反三,可以旁敲侧击,还可以检视他们的学习效果。总之,教师应通过各种方式来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进而通过各种手段和方法去改变学情,使之调整到最为适宜教学活动展开的状态。
(二) 组织教学内容。
课堂教学应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应努力使学生保持持久的、稳定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一是要重视设置问题情境,把教材知识内容巧妙地转化为具有潜在意义的问题;二是要遵循思维规律,抓好感悟、理解、实践三个环节,精心创设突破难点、激活学生心理素质、培养思维能力的学习情景;三是要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作用,利用教学课件、网络资源等,使现代信息技术作为语文课堂教学结构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四是鼓励学生对文本质疑,向教师提问,为学生提高问题意识创设问题情境。要指导学生提问的技能,培养学生由提出疏通性的问题到提出深究性、延伸性的问题,再到提出鉴赏性、评价性的问题。
具体从拼音方面来讲: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将识字与学习汉语拼音看作一个有机的整体,引导学生既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识汉字,也能借助汉字的发音来学习汉语拼音的拼读,帮助学生建立起音与形之间的联系;加强汉语拼音的拼读训练,在学生借助汉语拼音识字、阅读以及运用音序查字法查阅工具书的过程中,逐步提高独立拼读的能力;认识到汉语拼音的学习是一个长期的渐学渐熟的过程,可根据教材的特点以及不同阶段的教学重点,适时地进行渗透、强化和巩固;不进行汉语拼音字母的抄默训练。
(三)选择教学方法。
1、质疑。
质疑是创新的起点,质疑是思维的火花,质疑是进步的阶梯,质疑是成功的关键。在语文教学中重视学生质疑是至关重要的。这决不是形式主义,也不是为了热闹而装点花瓶。读书有疑源于思,这是思维的结晶,也是智慧的明灯。小学语文课上,学生面对《海底世界》这一课的插图向老师提出疑问:“章鱼不是10条腿吗?怎么书上只画了6条?”这难道不令人吃惊吗?我们都吃过章鱼,但从来没注意到它有几只触手,更不注重科学界对章鱼的分类还有分歧。虽然学生的理解有失偏颇,但他能向教材挑战,这就难能可贵了。教师要注重质疑解疑能力的培养,留足时间,激励表扬,让学生由不敢问到大胆问再到善于问;我们要真正解放学生,树立正确的语文教学观,淡化语文教师的表演欲,从兴趣、情感的激活入手,培养学生的表现欲。
2、实行学生主动参与的探究式学习。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指出:“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既然“语文学习”是一种生活,学生便是学习的主人,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主要由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特别注重探索和研究过程”。探究式学习,简言之就是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主动的探索,发现和体验,学会探究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增进思考力和创造力。而语文教学活动长期以来主要以教师的“传道、授业、解惑”为主要的教学方式,强调记忆性成为语文教学的一大特点,教学中较少有学生的探究性、分析性的思维过程。这种重记忆轻理解,重灌输轻思维,单一、被动以接受为主的学习方式往往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而且负担很重。这一状况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养成,而且严重影响到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影响着学生思维的发展。
(四)运用多媒体。
教育学家夸美纽斯说过:“教学艺术的光亮是注意力。有了注意力,学习的人才能保持心里不跑马,才能了解放在眼前的一切事物。”可见注意力是获得良好学习效果的一个重要前提。现代教育技术在吸引学生注意力方面有着所不可比拟的优势。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时,显现在显示屏上的课件不仅将学生从单调的“黑白世界”带入了绚丽的彩色世界,而且图文声像并茂,直观动态,富有表现力,给学生以视觉、听觉等多角度的感官刺激,极易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我在教学《要下雨了》这篇课文时,就利用了多媒体为孩子播放了动画片,动画片的形式锁住了孩子的视线,也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所以,我们的教师要努力走在时代的前列,做信息技术的有力“推销员”,让学生轻轻松松的进行学习。
三、改进评价方式。
教师应始终关注学生的进步和发展,既要关注学习结果,更要关注学习过程。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价要考虑每一个学生的起点,使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横向评价与纵向评价、主观评价与客观评价相结合。
检测要注意体现日常性、选择性和开放性。注重以鼓励、表扬等积极性的评价为主,尊重学生个体读文的独特体验,重在激励学生积累语言、运用语言,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对学生进行全面评价。
汉语拼音能力的评价,主要考察学生借助拼音认读汉字、查阅工具书的能力,不从默写音节,为汉字注音等角度去考查、评价学生。二年级时进行相关的汉语拼音的验收。一二年级识字能力的评价,应将平时的学习与阶段性检测结合起来,学生在语言环境中能认读所学汉字的60%为合格,达到80%即为优秀。写字能力的评价,重在写字态度和习惯,以及书写的规范。阅读能力的评价,重在检测学生基础积累,对文章整体把握的能力,结合课文的具体语境理解词义、句义能力,依据自己对文章的理解和感悟进行比较流畅表达的能力等。口语表达能力的评价,重在鼓励学生说话的自信心,以及语言表达的连贯性、清晰性,不重表达技巧。写作能力的评价,二三年级从能根据图画内容、阅读内容写清楚几句话逐步做到能根据图画内容、所提供的话题、情景、相关词语写清楚一段话,做到句子连贯,意思清楚;四五年级从能注意观察生活中的事物,能记录自己感兴趣的、受感动的生活内容,写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逐步做到能留心观察生活中的事物,能将自己感兴趣的、受感动的生活内容生动地描写出来,能反映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和想法。
总之,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广大教师所共同追求的,以上我所谈到的仅是追求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几个不成熟的观点。相信只要我们每个教师精心专研,细化教学环节,不断地自我否定和超越,课堂教学一定是有效的,一定会成为学生全面发展的最坚实的阵地!
『伍』 语文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主要有哪些
语文课堂教设计
第节 教设计原则及思想
语文课堂教设计语文教师根据确教育思想语文教育原理按照定教目要求针具体教象教材语文课堂教整程序具体环节及其关层面作预期行效策划介于教理论与教实践间间带优化教效目
达目须遵循定原则倡导定教思想、探究些教设计:
、原则
()科性原则
科性原则指设计要全面、准确、合理
(二)独创性原则
所谓独创技巧展示性达前制高点具替代性课能独创更能充展示教性科每篇文质兼美课文都
朵独二精神花朵即使面同篇课文同师依据各自性风格迥异课
1、具备独立自主教性
教师性益于创造语文教艺术性意识强性教主性明显能效进行指导语文教同性意识越强教创新意识越强更能创造运用于语文教艺术独立自主性实施性语文教前提
2、设计独树帜性化教思路
思路要新颖同凡响要别裁拘格设计教思路首先要超前意识尽能打破原先课堂教模式赋予新意拘泥于教参受名名言束缚用自性演绎作品性更用自性进行教组织课堂教再创作其找准教突破口教师何发展性教思路突破口性差异体发展都要求教师材施教针性、创造性促进性全面发展使形优良性教思路应该课堂给让说性让课堂充满性力性化教思路拘泥于家言、行尊重教育规律各展所语文
3、寻求与众同性化教艺术
教艺术于传授于激励、启发、引导教师职责于教于指导何性化语文教艺术教要运其才智相机诱导体悟传神发展性要性化语言艺术语文教师语言除应该般教师、准确、泼特点外应该自性特点或者词采丰美富于情;或者自流畅幽默;或者妙语连珠、意蕴深刻、耐味;或者自亲切、启思维借助性吸引染使美享受完语言享受
4、塑造别具格性化教风格
教性体现语文教独创性教与众同教手段相融合形切合教师性实际教风格教产性教育效
5、展现略高筹性化教品位
教起点高手新品位高性化语文教艺术体现品位高前提教师要创建谐、愉悦教环境氛围师师平等性化教育所要求二展合作习品位高性教艺术要求教师要善于结合课文内容层性语文问题化语文科极化特点引导根据同思路思考理解参与讨论辩论充表达自独见解基础明非主求同异达培养性发展创新能力目
(三)、主体性原则
主体性原则指课堂教教育者激发受教育者运用科文化知识进行自我发展原则
充肯定主体位,强调教程要形利于创新民主氛围,改变言堂、满堂灌弊病,确立泼习局面,让主参与、自主习、自主、自主评价, 使敢想能想
(四)、材施教原则
材施教根据受教育者基础、能力、理、理等同实际情况,采用适合其胃口 ,同层需求都能适应性原则具适度性、量力性
同同要求授课没参与习能算优质课要求针别差异, 处理般与别(优与困)关系教内容、教深度及其教广度适予弹性调节充调、发挥各层积极性创设主习氛围,发展性,培养兴趣
(五)、目标导向原则
节课想面面俱往往面面要目标明确做放矢
目标包括智力目标非智力目标
(六)、放性原则
放性原则创建课堂情境促使思维呈现化状态,思考空间广阔,同角度提问题,用同解决问题..
放性原则与教育断适应变化、吸取外部能量、追求持续发展等理想异曲同工;由理发展特点决定要求面向整世界,面向每性发展,尊重每发展特殊需要,强调富性习促使习器官全位放解放脑,让其自由思考;解放口,让其自由讲;解放手,让其自由做
放既教思想放,教程放,包括教放教内容放
(七)、弹性原则
弹性即事物伸缩性语言门弹性艺术同表达象表达形式风格各相同;同语言表达理解角度程度异语言种变化妙注定语文教既能滴水漏能立竿见影论阅读理解言语表达都应定弹性发展空间
弹性原则仅课堂结构安排教材处理价值取向适用教内容选择、教运用、评价原则确立都应用
二、教思想
教先进与否关键取决于教师教思想教思想能现教随现课堂结构教结构改革受教思想转变制约我要树立几种新教观念:
(—)主体教观
基本指导思想问题习主体—切要真习主放习主翁位充体现主体作用
替代发展必须主培养健全格保护性前提促进自身积极主发展给孩些权利让自选择;给孩些机让自体验;给孩点困难让自解决;给孩问题让自找答案;给孩种条件让自锻炼;给孩片空间让自向前走
(二)民主教观
教要民主要尊重独断专行搞—锤定音让消除压抑体谐产能性
色教师应该教思考、习、批判本领培养拓新领域、析新情况、迎接新挑战能力强调实际需要习关注实践习利于兴趣自主全面提高语文素养培养主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重要途径
(三)语文教观
语文教要视野、渠道、容量、全位要解放习间拓宽习空间通种形式促进自我发展
(四)思维教观思维能力培养课堂教核内容培养能力要培养独立思考问题习惯培养发散思维能力、求异思维能力创新思维能力
(五)类教观间差异要根据差异实施类教让相互积极影响相互促形能走走能跑跑能飞飞
第二节 教设计要求
、《纲》索引《课程标准》指导教材依据确保教内容科性、系统性、计划性行性
二、教设计要具整体性、层性、灵性、放性、先进性、优效性等基本特点
三、要语文味
课优点都相似即语文味所谓语文味主要包含三要素:
第基本要体现文体美语体美即要表现同文体、语体特点
第二要体现情美堂语文课给师情带强烈冲击师双都场面经见课堂教要文依托读媒介激昂处激昂委婉处委婉深沉处深沉欢悦处欢悦似滔滔江河涓涓泉水像幽幽琴声若融融春光书面声语言变声语言艺术读要含情读要融情读要诱情;让听悟情听入情听情听情达水乳交融、谐共振境界
第三品味语言文字美语文课本语言文字美主要种文美种性美语文教引导习语言主要引导品味语言品味语言包含理解理解基础品味语言高目标审美即领略语言文字美
语文课语文味要教体现文体美、语体美、情美语言美三者间机统
第四程设计合理思路清晰结构完善
教程其本质说仅效且应简缩教与两面按照定程、步骤通适式使二者紧密结合起能单位间内完完整流程要求明快
第五能灵运用教手段教何习
掌握几点:1、调点(调);2、制高点(举纲抓目);3、增点(主创新;4、延伸点(拓宽升华)
第六创造良习氛围情愉悦、情绪饱满热情高能教师指导习
培养语文能力语文素质教育追求第目标;发展智力语文素质教育追求第二目标;性发展语文素质教育追求第三目标
第七重点突难点突破
第八注重引导主理解习课文思维程注重读书总结掌握解决问题
第九(自读)主相辅
1、目标自2、点拔导3、读写结合4、比较评析5、示范模拟6、纲要图表7、问题研讨8、探究发现9、情境悟9、表演
第十揭示达习目标程断激趣、激疑使习欲望断高涨
『陆』 语文课件教学设计方案作品简介、创作说明怎么写
第一,“教学目标”要明确。“教材无非是一个例子”,这个例子的最精妙之处是什么,或者从学生实际来看,要克服的问题是什么,这个例子最值得借鉴的地方是什么,我们在设计教学时,应做到心中有数。这不就是确定教学目标吗?如果我们可以把一堂课的教案看作一篇文章,那么教学目标就是这篇文章的论点或主旨,组织材料,安排结构,运用语言,都应围绕它进行。所以,在写教案时先明确教学目标十分必要。
第二,要列出教学程序。课堂教学必须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教学过程的设计应该彻底改变旧课程僵化的、单一的结构形式,以便尽情张扬教学个性,并为教师表现课堂教学机智留足空间。一些教师在教学中把“学生可能出现的问答”都写上,然后在上课时照“案”宣科,这是学生所极不愿接受的。但我们据此要求取消“课程教学”的写作,允许课堂教学信马由缰。古人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当然包括对教学程序的精心设计。使用新教材备课时,为了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我们首先要理清纷乱的思绪,然后将筛选出来的最佳教学设计以纲要的形式大致确定下来,写成教案。上课时,我们不能捧起教案宣读,我们可以把它放在讲台上,做到对“教学过程”的大体轮廓了然于胸。
第三,要形成“二次教案”。每个寒暑假,教师就认真备出所分配的单元教案。开学以后在年级组备课时做“中心发言人”;并使之成为“共享教案”。那么,其他老师就要在词基础上重新写出属于自己的“二次教案”。
学期末,还要群策群力,把大家在实施“二次教案”的过程中的新发现,如备课中未曾想到的地方、学生学习情况的变化、学生提出的新问题、教育机智的发觉等新变化,在“共享”教案中修正。这样,教案就有了流动的生命。
第四,一定要写好教学后记。一堂课可能成为成功的经验,也有可能留下失败的教训,我们将教学感受及时的记录下来,这是最有价值的第一手教学研究资料。因此,对于“教学后记”栏目不应强求教师堂堂写,但要提倡教师把所感的写出来。
备课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写教案是另一种创作。有了这样的认识,就不会视写教案为苦差事,抄教案来应付了事,而会消去浮躁心态,在书写中悄悄成长起来。
『柒』 谁能完整提供一篇小学语文探究性教学的教案设计呀谢谢了!急用!!!!!!
【教学过程】
一、故事激趣,看图导入
1、夏天就要到了,在这美丽的季节里,小动物发生了哪些有趣的事情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2、(KeJian/>课件出示夏季风景图)快来找找这些小动物吧,说说他们在那里干什么? [多媒体KeJian/>课件出示风景图,教师富有激情的话语,将学生带入意境之中,增强了学生的主体感受,调动了学生的情感参与。]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你们在生活中见过这些小动物吗?有一首儿歌就写了这些小动物,想来读读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识字4》,快快把语文书打开,小朋友自己先去读读。 自由读、开火车读儿歌 请小朋友们一边朗读儿歌,一边找出这些小动物的名字,并用你喜欢的符号做出记号,把你会认的动物名字读给小朋友听,不会认的请你的小伙伴或小组长帮助。反馈:划出了哪些小动物,读给大家听听。 3、(出示动物词卡)瞧!这些小动物都从儿歌中跑出来了你还认识他们吗? 出示带拼音的词卡,哪个小组想开火车认读这些小动物的名字?
现在老师把这些小动物的拼音帽子去掉你还会读吗?指名读 图贴词,贴完后领着小朋友读一读 根据收集的材料小组合作了解这些小动物。 指名介绍 6、观察这些字,从字型上你有什么发现?小组讨论 生:都是虫字旁的字。虫字旁的字大多跟昆虫、小动物有关。 你还知道哪些虫字旁的字? [有层次有梯度地把识字放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与认识事物结合起来,使学生在认字的同时,发展语言,提高认识能力。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生字,探讨研究课文中一些生字的规律,发现虫字旁的字大多跟昆虫、小动物有关。]
三、朗读儿歌,感知内容 小朋友们真棒,这么快把11个带虫字旁的生字全记住了。这么美丽的动物,他们在夏天忙碌什么,你们想知道吗? 快快打开课文读一读,然后找出你最喜欢的小动物的那一行读给四人小组中的伙伴们听一听,可以加上自己的动作。 指名读。指导学生感情朗读 继续识字:KeJian/>课件出示 (1)“蜻蜓半空展翅飞” 认识生字“展” ,你能学学蜻蜓半空展翅飞的样子吗? (2)“蚂蚁地上运粮食” 认识生字“运”,给找几个朋友好吗? (3)“蜘蛛房前结网忙”,认识生字“网”,蜘蛛为什么忙着结网,你还知道什么网? 小组合作演一演其他3句 [这一环节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让全班学生都参与教学活动,充分考虑了一年级学生的特点:好动、喜欢小动物等。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读自己喜欢的小动物的句子。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力量,从理解到模仿再到迁移、创造。]
四、引导创新 上节课老师让小朋友们去观察观察其他的小动物,现在我们就来说说吧。老师先来说一句“青蛙河上捉虫忙”,谁来接着说一句? 小结:小朋友们说得真棒,只要多到大自然中观察,多看看课外书,你就能拥有更多的动物朋友! [学生在课内外得到了很多的启示,教师及时提供机会,让学生发出形形色色的设想。这样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发展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沟通了语文和生活,语文和其他学科的联系,培养了他们的综合应用能力。]
【问题思考】
在识字教学中如何实现探究性学习?
【分析研究】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探究欲望 低年级学生,对周围的事物充满好奇,特别好问,他们具有探究和创造的潜能。教师要善于发现、激发和调动这些潜能,保护学生创新的萌芽——好奇心和求知欲,尽量想办法创设好奇、生动、有趣的情境,让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进而产生主动探索的强烈欲望。孩子们的兴趣有个共同的趋向,那就是倾向于与自己关系密切或熟悉的事物。如果把发生在他们生活中的事情纳入到课堂中来,就会引起其极大的兴趣,与其产生共鸣。本课是一首充满童趣的儿歌,儿歌写小动物在夏天活动的情形。因此,根据一年级学生喜欢小动物的特点,在介绍小动物的环节时我用富有激情的话语“你想当哪个小动物?快快戴上头饰自豪地来介绍介绍吧!”将学生带入意境之中,增强了学生的主体感受,调动了学生的情感参与。
二、确定恰当的探究任务 如果没有明确具体的目标作指导,在开展探究和做评价时,就会感到无所适从。有了探究目标,学生在学习时才不会迷失方向,零碎、发散的思维才能得以集中。设计和制定每一课的探究目标和任务,师生必须要对探究的主题进行界定。一定的任务是探究性学习的起点和归宿。课堂上提出的探究任务要适合学生的思维水平和认知能力,有一定的挑战性,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能够激起学生的探究兴趣,并足以引起学生的探究活动。本课的生字大部分是虫字旁的,因此在学习小动物的名字时,让学生小组合作讨论“观察这些字,从字型上你有什么发现?”。让学生有一个明确的任务可以讨论,探究才能顺利展开。在探究中,教师一定要目中有人,重视对学生的研究,了解学生的需要,了解学情,不能仅仅根据自己的主观愿望和思维方式来确定探究内容,而应让学生分享学习的决策权,引导他们按自身的需要选择学习的目标。
三、保证学生自主探究的空间 在课堂中,教师要相信学生的潜力,摒弃烦琐的分析讲解和穷追猛打似的提问,注重加强学生自学探究,给时间、给机会、给指导,教师努力引导并教会学生独立思考,学会与他人合作,把问的权利放给学生,把读的时间还给学生,把将的机会让给学生,大胆放手,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自读、自悟、自我表现。如在鼓励创新的环节中,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发挥想象说一说“谁在哪里干什么?”,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他们探究问题的积极性一下子就被调动起来了。在小组讨论学习中大胆尝试,学得生动活泼,兴趣盎然,充分感受到了自主探究的愉悦,不但深化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而且鼓励他们主动学习、勇于创新。
『捌』 语文教学案例和教学设计有什么不同
教学案例是上课的过程,已经上过了
教学设计是没有上,但是预计上课形式,并将上课可能出现的情况写出
『玖』 中小学语文教学设计有哪些基本原则
1.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答:学习知识与认识事物相统一原则
语言文字训练与思想教育相统一的原则 语文知识教学与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相结合的原则
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自主学习相统一的原则
课内外语文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2.联系实际简述如何加强学生自主的语言实践活动?
在班上举行演讲、朗诵、背诵、知识竞答等活动有利于加强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 ,你抓其中两三点讲一下优点就行了,建议你提问的时候写上你需要多少字的文章
3.现行《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小学语文教学应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请你简要谈谈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善于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思考
答:在学校教育中,教师和学生是教育活动的两个方面,两者缺一不可。 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并不是消极被动地受教育的,而是主动参与和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学生的学习要取得成功,需要教师的指导影响,但最终还要取决于学生自己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因此,“牵牛上树”的做法是缺少科学依据的,况且如果“牛不喝水,是摁不下牛头的”。 现代社会的信息化特点使原来的教材内容由质量上的优势转化为数量上的劣势,教师传授的局限性与知识的迅速扩展更新形成了尖锐的矛盾,学校的教育观念要让位于终身教育的观念,对于学生主动意识和自学能力的培养成了压倒一切的主要教学需求,于是,“教学的重心由教材移向学生”(柯南尔:《二十世纪的教育》)。因此,解决教师与学生两因素存在的矛盾关系,才是现代教育的一个不老话题。
学生主动性作用的发挥,主要取决于学生是否学会怎样学习,即是否“会学”,而“会学”功能又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知识方面的“学会”功能,非智力方面的“愿学”功能,智力方面的“善学”功能和技能方面的“能学”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