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分层教学的主要模式
分层教学的主要模式
班内分层目标教学模式(又称“分层教学、分类指导”教学模式)
它保留行政班,但在教学中,从好、中、差各类学生的实际出发,确定不同层次的目标,进行不同层次的教学和辅导,组织不同层次的检测,使各类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具体做法:①了解差异,分类建组。②针对差异,分类目标。③面向全体,因材施教。④阶段考查,分类考核。⑤发展性评价,不断提高。 这种模式多限于职业教育。指按照学生的毕业去向分层分班教学。具体做法是:入学时进行摸底调查,既了解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水平,又了解学生对就业与升学的选择,在尊重学生和家长的意见同时,也反馈学生自身的学业情况,正确定位。然后,以学生的基础和发展为依据,分成两个层次,升学班与就业班。两个班的主要文化课安排同样的教材、同样的进度,只是教学的目标和知识的难度有区别,升学班更注重应试能力的训练,就业班则突出文化知识与职业实践的结合。当二年级学生参加水平测试并合格后,学校又给学生提供第2次选择,升学班进一步强化文化课与主要专业课,而就业班则以职业技能训练为主。
分层依据:以美国部分州为例,主要依据智力测验分数、学习成就、教师意见和家长意见决定分层。
分层范围:通常在主要科目实行分层,如数学、英语、科学、社会。
分层管理:一般实行弹性机制,分层不是固定的,每学期或每学年要进行调整,层次变化的主要依据是学生的学习情况,如进步显著就可以上调,学习吃力则可以下调。
因为是按照科目分组,实际上所有科目都在A组或所有科目都在D组的学生很少,多数学生是不同的科目在不同层次的组中学习。
分层教学的优点是,由于增加了智力测验和成绩作为依据,同一层次内学生的基础和水平较一般班级授课制条件下更为整齐,因此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都更加便利。由于不同科目各自分组,能够比较好地适应学生的兴趣和差异。
分层教学的缺点是在管理上比较复杂
2. 分层教学的意义
【分层教学的实践意义 】:
(一)能照顾到各个层次的学生
分层教学坚持面向全体学生的原则,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设计不同层次的教案,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因“层”而教,因此能使教学内容较好的适合每个学生的要求。根据“最近发展区”理论,分层教学可使每个学生得到最好的发展。对于优等生,可以充分发展自己的个性,可以最大限度地挖掘自身的内在潜能;对于学习困难生。可以从进行非智力因素方面的教育着手,激发学习热情,从他们的实际情况出发,为他们“量身定做”适合他们理解和接受水平的知识内容,从而使他们对本学科学习产生兴趣,达到逐步提高学习成绩的目的。
(二)可以使学科学习成绩评价更加合理化
不分层教学,所有学生一张试卷,成绩按由高到低排序,往往给学生造成很大心理压力。分层教学,各层次学生可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和评价工具,比如对低层次学生可采用过程性评价,使学生清晰地意识到自己的点滴进步,从而激发学习内驱力,以得到成功体验,使自己产生成就感,为进一步学习产生良好的情绪体验。又如,对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可以采用个体相对评价,以评价学生自身近阶段是进步了还是退步了。
(三)可使教师的教学工作更出色,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由于分层教学可使学习水平相差不大的学生在―个层次中学习,他们的知识结构和理解能力以及各方面的学习条件基本是相同的,因此教师就可以根据这些条件准备教案。由于事先对学生的了解,老师可以尽量考虑给同一个层次内的学生准备学习内容,而不用再像分层前那样要考虑各个层次的学生,以致增加了注意力的分散程度,导致教学效率低下。由于这种分层教学模式,使得同―个层次的学生学习水平基本相当,因此老师在讲课时不必重复讲授同一个知识点。不用再像分层前,老师既要照顾学习比较优秀的学生,还要照顾学习困难学生。
(四)可给学生一个奋斗的“阶梯”
由于分成不同的层次,学生会产生许多不同的想法。对于成绩好的学生来说,他们被分在一层,也就是原来班内的优等生都聚在一起,高手云集,而且这部分学生自尊心、争胜心特别强,都不甘示弱,因此学习更富有竞争力。俗话说,下棋要找高手,就是这个道理。分到低层次的学生,看到分在前面的同学,意识到自己的差距,会奋起直追,努力赶上成绩优异的同学。这样你追我赶,形成一种良好的学习风气,分层教学对于学生有一个很好的警示作用。
3. 如何进行高中历史创新教学设计 博客
多媒体辅助历史教学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教师从单纯地讲授知识,转变为设计教材,启导学生学习;学生从单纯地接受知识,转变为自主学习,开拓智力,发展能力。因此如何运用多媒体辅助历史教学,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也成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研究的主要课题。为此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的探讨:1、营造历史氛围,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初中历史教学的目的之一,就是要通过历史教学,使学生进一步运用唯物史观对社会发展的历史进行观察和思考,逐步形成正确的历史意识。初中时期正是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逐渐形成的关键时期,教师在施教时必须把握住这一良机,将对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教育作为课堂设计的首要目标。基于这样的认识,我设计讲授了《科技、教育和史学研究的成果》一节课。在这节课上,我首先向学生介绍了新中国的重大科技成就--第一颗原子弹研制的背景,接着插入了一段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场面的影视资料,随后就将媒体展示的重点放在了杰出的科学家邓稼先身上。为此,我向学生展示了“两弹元勋”邓稼先和他的同学、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青年时代和中年时代的两幅对比照片,让学生在这种历史氛围中思考这样的一个问题:世界诺贝尔奖和中国“两弹元勋”的称号孰轻孰重?如果是你,你将作何选择?这个似乎无法准确、圆满回答的问题,对学生的心理构成了很大的冲击波。一时间,活跃的课堂顿时变得沉寂了,上课后一直处于激昂状态的学如今却相继沉入深深的思考状态之中。这一段沉寂,是学生对生命意义的思考,也是学生对人生价值取向的选择!作为教师,我同样无法对这个问题下准确的结论也不可能下准确的结论。最后,我只能以杨振宁在邓稼先逝世后所讲的一段话作为这个问题的回答与总结—“是的,如果稼先再次选择他的途径的话,他仍会走他已走过的道路,这是他的性格和品质”。这节课后,“两弹元勋”邓稼先便成了学生谈论的热门话题。在诸如此类输入情感信息这些方面,历史教学有其独特的优势--过去的历史给我们留下丰富的多媒体素材。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些丰富的多媒体素材营造历史氛围、激发学生内心的情感世界,在潜移默化中将历史知识通过历史体验转化为学生内在的情感体验,使之服务于课堂教学传授知识、发展学生能力和完善学生人格的目标。2、创设学习情景,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英国大哲学家培根在比较了各学科的不同作用后认为:“历史给人以智慧”。发展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是初中历史教学的目标之一。从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来看,初中阶段是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的重要时期。在这一时期里,他们开始大量地接触历史概念、历史结论、历史规律这些抽象的概念。这些仅凭教师的口头讲解让学生完全接受是比较困难的。在多媒体辅助历史教学的条件下,我们就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素材创设学习情境,在历史思维的层面上实现一种由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沟通,引导学生进行积极思维,激发学生思维的创造性。如在讲“英国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这一结论时,我就根据学生的实际将侧重点放在生产关系的调整对资本主义生产力的促进作用上。在这里,我首先选用一幅似乎与历史教材没有联系的图片:由于法官的秉公断案--原告、被告在法官的笑盈盈的目光下握手言和;随着图片的展示,我接着向学生提出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如何相互促进这一问题。经过短暂的思考,学生即能结合生产关系的内涵得出“生产关系的调整对生产力发展具有促进作用”等结论。这样,在多媒体的辅助下增强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扩展学生的思路,实现了抽象知识的深度直观,深化了学生的认知过程。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是复杂而多样的。在教学中教师要恰当地选择和使用多媒体素材,将多媒体放在最能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的时刻和有效地控制学生的思维方向、引导学生的思维进程的方面。这样,才不至于使学生在复杂多样的历史事件的联系上不至于偏离思维轨道。如讲授《难忘九一八》这一节,如果将多媒体的重点放在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扣押蒋介石的过程上,势必将学生的思维兴奋点引到如何捉着蒋介石的情节上。我在制作这节课的多媒体课件时,采取了口头讲述这个过程、用多媒体素材展示蒋介石被扣压以后国内外各派政治力量的反映上,让学生据此分析、讨论如何处置被扣压的蒋介石?这样不仅使学生深刻理解了西安事变的历史地位和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伟大历史意义,而且锻炼了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培养了他们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3、倡导参与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现代教育的任务主要不在于向学生传递知识,它的本质是引导学生的精神发展,知识主要起载体作用。在学生的精神发展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事实上,一部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就是人类的创新史。历史学科培养学生创新意识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去"解决"历史问题、再实践前人的创新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本着以学生为主体的观念,首先要考虑如何利用多媒体技术使学生进入特定的历史氛围中,然后引导学习进行协作学习和会话交流,促进学生主动思考、主动探索,最后要鼓励学生各抒己见,进行创造性思维。不难想象,当学生可以通过欣赏一段音乐去体验一段流逝的岁月、可以通过观察一幅图像去解释一种历史现象、可以通过观看一节影片来了解一段艰难的生活并为其制订出行之有效的治国方略时,我们的多媒体历史课堂将会是多么的丰富多彩,学生的参与意识会是何等的踊跃,那么,在我们的多媒体课堂上学生对历史的体验便成了一种创造性实创新活动。我在讲授《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时,首先让学生根据中国历史上唐朝的开放和清代的闭关导致的两种结果的对比资料,与我一起共同探讨中国为什么要开放、怎样开放和在开放时如何吸取历史上的经验教训、坚持什么原则等等;在此基础上,我再利用多媒体分层演示我国《对外开放地区示意图》,讲述我国对外开放的新格局的形成过程;最后,我又向学生提供了表现我国改革开放后出现巨大成就的几幅图片,让学生总结十一届三中全会在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意义。就这样,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一直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他们认真思考、各抒己见,表现出了良好的参与意识。从长远看,这样做对学生将来适应社会和在社会中发展有很大的启发性,也可以说,这样做更接近现代教育的本质。综上所述,多媒体辅助教学对于教学效果的提高已是无可争议的事实。然而,在我所做的关于我校开展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反馈表上,还有近5%的学生提出了精力不够集中、多媒体课堂秩序不如传统课堂等问题。经过分析,我认为这些问题的出现的原因一是教师在制作课件的过程将注意力过多地放在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技术上,二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常常为多媒体所兴奋,难以迅速实现思路的转移。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成败与否,关键在于教师教学设计水平。而教学设计水平的高低,则取决于教师的综合素质。这些素质包括:树立创新教育和素质教育观念以及以学生为主题的教学观念,科学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建构新的教学模式,给多媒体辅助教学以正确定位。只有这样,才能以全新的观念、全新的视野对现代化教学手段深入中小学课堂这一新事物加以审视,才能科学地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探索和实践
4. 浅谈怎样进行分层教学设计
1.因材施教,整体抄发展。
如何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妥善地解决好既满足尖子生求知欲,又促进学困生达到教学的基本要求是课堂教学中所面临的且必须解决的一个矛盾。分层设计练习则为我们科学地解决这一矛盾提供了一个最有效的途径。通过安排不同层次的练习和不同程度的学习要求,去满足不同水平学生的学习需要,落实因材施教,促进学生整体发展。
2.准确反馈,及时调节。
设计不同层次的作业,能让教师从不同的角度了解学生掌握知识,发展能力的综合信息,从这些信息中,教师不但可以比较准确地了解学生“学”的情况,还能及时发现教师“教”所存在的问题,从而为教师进一步改进教学方法,调节教学结构提供了有力的科学依据。
3.激发兴趣,快乐学习。
多元智能理论告诉我们,人的智能结构存在差异,有的语言表达见长,有的绘画独具天赋,有的最善组织交际……在数学学习方面学生同样存在着与生俱来的差异和不平衡。教师看到这种客观差异,才能真正理解学生,并根据学生不同的智能设计、呈现不同层次的作业,从而激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快乐学习,快乐成长。
5. 历史教案
高中历史必修一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1.西周实行分封制。武王把一定的土地、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先代的贵族,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这样形成了森严的等级“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2.西周宗法制的最大特点和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宗法制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也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3、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过程:建立至高无上的皇权;中央实行较为完备的中央官制:三公九卿制;地方实行郡县制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秦朝;赢政规定封建最高统治者为“皇帝”,自称“始皇帝”;秦始皇规定:皇帝称“朕”;秦始皇首创的皇帝制度包括:皇帝独尊、皇位世袭、皇权至上中国封建专制制度的本质特征是:皇权至上
4、秦朝时,在中央设置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的政事,御史大夫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并负责监察百官。太尉掌军事。
唐朝时:中书省掌决策,门下省掌审议,尚书省负责执行,三省的长官均为宰相。在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确立了三省六部制。
宋初,中书门下是最高行政机构 。后增设参知政事 、枢密使 、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政,以削弱相权。(中书门下和枢密院合称“二府”)
元朝在中央,以中书省为最高行政机关 (除河北、山西、山东等地由中央直接管理)。
5、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
战国和秦朝实行郡县制,汉初郡国二制并行。
北宋初年,宋太祖为加强中央集权,将兵权收归中央(杯酒释兵权);由中央派文臣做地方官,同时设通判负责监督;地方赋税大部由中央掌控。
元朝除河北、山西、山东归中央的中书省管,其余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 边远民族地区设宣慰司。行省制度的创立,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6、 明朝明太祖在中央废除中书省和丞相,杀丞相胡惟庸,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宰相制度从此被废除。
明太祖设置殿阁大学士,作为侍从顾问。 明成祖时,选拔翰林院官员入值文渊阁,参与机密事务决策,史称“内阁”。内阁制度正式确立。
7、皇太极设议政王大臣会议,皇权受到很大限制; 康熙帝亲政后,设南书房,中枢机构一分为三,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和南书房三足鼎立 ;雍正帝时,设军机处标志着君主专制制度达到顶峰,
8、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积极:我国多民族大一统国家得到巩固和发展;有得于社会安定,促进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等。
消极:皇帝既是最高立法者,又是最高行政长官和最高司法者,不受任何约束和监督。皇帝的决策具有个人独断和随意性的特点,难免出现失误;造成官僚机构的膨胀,从而导致官僚主义、贪污腐化之风盛行。总之君主专制的加强,极大地妨碍了社会的进步,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使中国社会的发展开始大大落后于西方国家。
第二单元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1、公元前6世纪,梭伦改革,按财产多寡划分社会等级,打击氏族制度残余,为雅典民主制度奠定了基础。
2、公元前6世纪末,克里斯提尼改革,用地域部落取代血缘部落打破了血缘关系,确立起雅典民主政治。
3、公元前5世纪伯利克里时期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被称为“黄金时代”。公民大会是城邦的最高权力机构。五百人会议处理公民大会闭会期间的日常事务,召集公民大会。陪审法庭是最高法院兼最高司法与监察机关 。
4、雅典民主政治存在着明显缺陷。能够享受到民主的只是少数成年男性,妇女、奴隶、外邦人及下层公民都没有真正的民主。
5、公元前5世纪中期,《十二铜表法》标志着成文法诞生;
6世纪,罗马皇帝查士丁尼组织编撰法律汇编《民法大全》它是罗马法编纂的结晶,标志着罗马法体系的最终完成。
从习惯法到成文法——平民反贵族斗争的结果,因此,第一部成文法《十二铜表法》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贵族的特权,保护了平民的利益。
从公民法到万民法——罗马对外扩张的必然结果公民法的发展(适用范围仅限于罗马公民)
万民法的创立(适用于罗马统治范围内一切自由民);
6、 罗马法的核心内容之一是承认财产神圣不可侵犯。作用是维系帝国,影响后世:①罗马法的制定和实施是为了维系和稳定罗马帝国统治。 它是欧洲历史上最早的一套比较完备的法律体系。 对近代欧美资产阶级产生了重要影响。
第三单元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1、1689年,英国议会颁布《权利法案》,它以明确的条文,限制国王的权力,保证议会的立法权、财政权、司法权和军权。《权利法案》的颁布,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2、责任内阁制是英国政治制度的一个显著特点。内阁名义上对国王负责,实际上对议会 负责。首相实际上成为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最高决策者和领导者,首相由下院中的多数党领袖担任。
现代英国君主立宪制是君主制、贵族制与民主制三者融为一体的混合物。主要特点是议会权力至上,君主统而不治(国王的作用:对外代表英国,是民族团结的纽带和国家统一的象征,维系英联邦)
3、美国1787年宪法:制定时间:1787年;地点:费城
主要内容:规定联邦的行政权、立法权和司法权,美国1787年宪法体现了“分权与制衡”的原则,根据这一原则,联邦政府分为行政、立法、司法三个相对独立的部门。
立法权归国会。行政权归于总统。总统由选民间接选出。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还是军队的总司令。美国的最高司法机关是联邦法院。
5、美国联邦制的实行,既避免了邦联制的松散,又防止了中央权力的过于集中,既团结了各州,又给各州一定的自治权
性质: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成文法。
6、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内容:行政权力归总统,立法权归于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的两院制议会。
7、《德意志帝国宪法》的主要内容:①统一后的德国为联邦制的君主国家。②皇帝拥有巨大的权力(国家元首,有权统率全国的武装力量;帝国宰相主持帝国政府工作,帝国宰相对皇帝负责,不对议会负责)。③帝国设立两院制的的议会作为立法机构。
第四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1、1840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对中国侵略的主要史实
①1840----1842鸦片战争《南京条约》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端
②1856----1860第二次鸦片战争《天津条约》《北京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进一步加深,清政府开始被列强控制,中外反动势力公开勾结。
③1894----1895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大大加深
④1900----1901 八国联军侵华和《辛丑条约》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完全确立
2、1842年,中英两国签订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其中规定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5处为通商口岸;关税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鸦片战争后中国的社会性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1895年《马关条约》规定割辽东半岛、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④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产品运销中国内地免收内地税。
《马关条约》反映了帝国主义资本输出、瓜分中国的侵略要求(开设工厂),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进入一个新阶段,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大大加深
1900年6月初,八国组成侵略联军。1901年签订的《辛丑条约》规定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划定北京东郊民巷为“使馆界”;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位居六部之首。拆除北京至大沽炮台。清政府彻底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3、禁烟运动的高潮是林则徐在广东的虎门销烟,以此为借口,英国发动了鸦片战争,鸦片战争期间英国侵占了香港岛;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1860年英法联军攻占北京后洗劫并焚毁了皇家园林圆明园。
到19世纪80年代,俄国共侵占我国150多万平方千米。
4、1840年至1900年间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
鸦片战争中:广州北郊三元里人民抗英,显示了中国人民的反侵略精神 。
甲午中日战争中:黄海海战中邓世昌壮烈牺牲;台湾人民的反割台斗争。
义和团运动提出的口号是“扶清灭洋”,性质:反帝爱国运动。(注意:不反封建)
5、1851年的广西金田起义,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永安建制标志着太平天国政权的初步建立;1853年,占领南京,改为天京,定为国都,同清朝对峙,正式建立与清政府对峙的农民政权。
1856年,天京变乱标志着太平天国由盛转衰 。1864年天京陷落,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
6、《天朝田亩制度》的土地制度是以户为单位,按人口和年龄平分土地,产品分配方式是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圣库。《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的建国纲领。《天朝田亩制度》反映了农民阶级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强烈愿望。
1859年洪仁王干提出了《资政新篇》,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7、日本东京和上海成为资产阶级宣传民主革命思想两个中心。民主革命思想家有:章炳嶙、邹容、陈天华
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成立中国第一个革命团体兴中会;1905年,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骨干在日本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中国同盟会是中国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
8、1911年10月10日,革命党人在武昌率先发动起义,湖北新军中革命党人纷纷响应,史称 “辛亥革命”。1912年元旦,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成立。定都南京 ,以中华民国纪元。
1912年2月,在袁世凯威逼下,清帝颁布退位诏书,清王朝结束。
9、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约法确立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还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
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篡夺的标志是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10、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历史上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这是辛亥革命最大的历史功绩),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11、五四运动发生的根本原因是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导致国内阶级矛盾日益加深。
五四运动发生的导火线是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从6月起,五四运动的中心由北京转移到上海。运动主力军由学生转移到工人。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运动。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12、1921年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党今后的中心工作是组织工人阶级,领导工人运动。还决定成立党的中央机构——中央局,选举陈独秀为总书记。
1922年,中共二大召开,大会制定了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中共二大中心任务是制定最低纲领即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是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1923年中共三大,通过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合作的决定。
13、1924年,孙中山在广州主持召开中国国民党一大,大会还同意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国共合作的形成。
14、1926年7月,国民政府出师北伐,北伐的主要对象吴佩孚、孙传芳和张作霖。
15、1927年蒋介石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成立了南京国民政府,与武汉国民政府对抗。
1927年汪精卫在武汉发动了七.一五反革命政变,此后不久,宁汉合流。 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全面破裂,标志着国民大革命失败。
16、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领导共产党发动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共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
1927年,毛泽东领导湘赣边秋收起义建立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毛泽东的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称为“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
1931年冬,第一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在江西瑞金召开,大会宣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毛泽东当选临时中央政府主席,定都瑞金。
17、1934年10月,红军被迫进行长征,其原因是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其失败的原因是由于博古、李德“左”倾冒险主义。
1935年,遵义会议结束了“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在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遵义会议是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师,宣告长征胜利结束。
18、1937年的卢沟桥事变,又称“七七事变”标志着抗日战争的爆发。国共第二次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第二次国共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是中国抗战胜利的重要保证(作用)。
1937年中国共产党召开洛川会议,制定了全面抗战路线。
19、国民党正面战场的会战: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均失败。胜利的战役有:平型关大捷、台儿庄战役总体失败
20、日军的滔天罪行:①1937年,南京大屠杀,被杀的总计三十万人以上。②1941年,日军在河北制造潘家峪惨案,③日在中国东北成立专门研究细菌战的“七三一部队”
21、1940年,彭德怀指挥八路军在华北主动出击日军,取得百团大战的重大胜利。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大规模战役。中共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军民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1945年8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最终取得了八年抗战的伟大胜利。
22、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
国内: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完全胜利,它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国际: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的抗战,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23、1945年8月,毛泽东等赴重庆谈判,10月10日双方签署了《双十协定》。
24、1946年,国民党大举进攻中原解放区,标志着全面内战的开始。内战初期,人民解放军先后粉碎了国民党军队对陕北和山东的重点进攻;1947年6月,刘邓率军主力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1948年9月到1949年1月,中共中央领导解放军先后发动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基本上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
25、1949年,中共在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召开七届二中全会,毛泽东指出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并提出促进革命取得全国胜利的方针。
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解放南京,标志着国民党统治覆灭。
26、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
①标志着中国一百多年屈辱和分裂的历史从此结束 。②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③同时也是马克思主义的胜利,是毛泽东思想的胜利。
第五单元 从科学社会主义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1、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揭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即用暴力推翻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无产阶级政权。
2、1871巴黎公社的成立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3、俄国二月革命 1917.3直接结果是推翻了罗夫王朝封建王朝。二月革命后,出现了苏维埃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四月提纲》提出了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任务,还提出“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争取以和平方式取得政权。
4、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
①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②十月革命的胜利,在统一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上打开了一个缺口,它成功地将社会主义从理论变为实践。
5、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建立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实现(1953年~1956年)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实质是把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这样,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建立起来,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第六单元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1、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平召开,毛泽东当选主席。大会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具有临时宪法的性质。
2、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会议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体现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两大原则,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一届人大选举国家毛泽东为主席、刘少奇为委员长
3、1949年举行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初步建立了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人民政协的主要职能是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
4、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更明确规定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进一步加强和扩大基层民主,推进农村的民主制度建设。建立村民民主自制制度
5、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制建设方针。此后为刘少奇案平反。
6、1982年,通过了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我国现行宪法。
1999年,九届全国人大把依法治国,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进宪法,使中国的民主法制建设达到新的高度,成为中国法制建设的里程碑。
7、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发出海峡两岸和平统一的呼吁。19.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首先在解决香港问题上得到成功的运用(最早是针对台湾问题提出)。
8、 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香港、澳门回归的根本原因是改革开放后我国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
9、台湾成立海基会。祖国大陆成立海协会。1992年两会达成“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这就是“九二共识”。
第七单元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1、新中国建立初期,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主要内容包括“另起炉灶”(使中国改变过去半殖民地的地位),“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清除帝国主义在华势力和特权);“一边倒”,(倒向社会主义阵营一边 )。
2、1953年,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第一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为开创中国外交新局面奠定了基础,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相互关系、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3、1954年在日内瓦举行会议,这是新中国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的重要会议。
4、1955年,亚非首脑在印尼的万隆会议。这是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会议,周恩来代表中国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5、70年代中国外交成就:
1971年10月,联合国第26届大会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席位 。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得益于第三世界国家(发展中国家)的帮助。
1972年2月,尼克松访华,在上海签订了《中美联合公报》,公报阐述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和中有一个中国的原则。这样, 中美两国结束了二十多年的对抗,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台湾问题是中美间的最大难题。1979年,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
1972年秋,日本首相田中角荣应 访华,双方签订了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声明。 日本早于美国正式同中国建交。
6、中日建交和中美关系的正常化,促进了中国外交事业的发展,许多国家纷纷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在国际上掀起了一个同中国建交的热潮。这样美国遏制中国所形成的外交僵局终于被打破,我国外交出现了新局面。
7、 新时期中国国外交政策的目标是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8、 2001年在中国上海成功举办了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2001年由中国领导创立的“上海合作组织”,标志着一个以互信求安全、以互利求合作的新型区域合作组织的诞生。
第八单元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1、雅尔塔体系的建立,确立了以美苏为主导的国际关系新体系,奠定了战后两极格局的框架。
2、美国的冷战政策,目的:遏制共产主义;表现主要有:
美国方面:政治上:杜鲁门主义——标志美国“冷战”的开始;经济上:马歇尔计划(援助西欧)军事上:成立北约 1949年 ,加剧冷战程度;
苏联方面: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1955年6月,成立华沙条约组织,从此在欧洲出现了北约和华约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的局面,美苏两极格局形成。
3、“冷战”阴影下的国际关系:德国分裂 ( 德国首先成为美苏“冷战”的主要地点);古巴导弹危机(冷战);朝鲜半岛的分裂;越南战争(朝鲜战争、越南战争为热战)
4、欧洲共同体:1967年,三个共同体(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经济共同体、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并为一个,统称为欧洲共同体
5、20世纪80年代,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提出成为“政治大国”的目标。
6、1961年,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在贝尔格莱德举行;从20世纪七十年代,不结盟运动把反对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霸权主义作为重要任务。
7、1989年,波兰成为第一个发生剧变的东欧国家。1990年两德统一。
1991年底,正式宣布成立“独立国家联合体”(阿拉木图宣言),这标志着苏联解体。
两极格局瓦解的标志: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也标志着“冷战”结束)。
9、目前世界格局呈现“一超多强”的局面。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只是一个发展趋势。多极化格局的形成,将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
http://..com/question/75579847.html
蛮好的
6. 中学历史如何进行课堂教学设计分析
我是一名中学历史老师,我所面对的是一群正处于青春期现代中学生。中学生在这一人格剧变的重要阶段,其认知发展特点和青春期发展特点对他们的一生都产生重要的影响。而现在的不少学生,感到像历史这一类学科知识虽有趣但难学,花了不少精力,但收效少于理想。究其原因:一、做为中学生,由于年龄特点及其它原因,注意力不集中、爱走神,听课质量不高;二、他们学习方法不妥当,只会死记硬背,没有恰当的记忆方法,没有看到系统的知识结构,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结合点,当然就无法完成对知识的迁移;三、学习目的不明确,对学习失去兴趣。我们老师应根据学生认知心理特点及记忆规律,科学地实施课堂教学,让学生及时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的知识,才能改变这种状况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认为 一节好的历史课,为了实现教学的三维目标,它应该是分层次的、高质量的。如果从学生活动的角度来观察,学生先要通过表演、观看(表演、影视、图片等)、阅读等活动,达到认知能力;其次上升到历史思维,如探究性学习;最后升华到情感的宣泄,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样达到历史课学生活动的“三层次”。
(一)身体的活动——学生课堂活动的第一层次 这些活动的特点和作用是:体验、接受刺激与营造氛围。 例如: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秦王扫六合”,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这节课要处理好一个人物——千古一帝秦始皇。那么,我们可以从学生的活动入手,首先将秦始皇画像(按课标要求这幅画是要求学生记住的)放大(通过技术手段),突出摆放在多媒体教室的中心位置——黑板前,让学生观赏——尽情地、充满想象地观赏。
(二)思维的活动——学生课堂活动的第二层次
这些活动的表现形式有:讨论、交流、研究、表述(口头的和书面的)等,通过这些活动,学生可以得到历史思维方法、协作学习、探究性学习、表达能力等方面的训练。学生的历史思维活动不是空穴来风,也不是无的放矢,它应该是在第一层次活动的基础上的活动的上升,也是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符合新课程理念的学习方式和手段。一节好的历史课应该具备层次和梯度,要层层推进,根据新课程的理念和要求,这种层次和梯度,就应该体现在学生的活动上。
(三)情感的宣泄——学生课堂活动的第三层次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确实不是靠说教可以实现的,它是课堂教学中通过学生的活动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一种爱憎、看法、评价的自然流露,在教师的引导下,在班级形成感染的力量,从而纠正错误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必须要给学生充分表露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自由、空间和时间,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自有其道德的感染力和震撼力。
再续上例,学生经过第一和第二两层次的活动,对秦统一的相关知识有了较好的了解和掌握,对有关问题,如秦建立统一国家的意义,进行了深入地探讨。可以肯定,大多数学生是能够认识到:秦始皇统一中国,开创了我国历史的新局面,对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中华民族的发展是做出了积极贡献的,从而对国家的统一及中华民族的发展壮大产生积极的认同,树立为之奋斗甚至献身的愿望和决心;但联系到统一过程中伴随着的征讨杀戮,联系到秦始皇统治的独裁残暴,导致肯定也会有少部分学生对秦始皇作出完全的否定,甚至对统一本身表示怀疑、不赞成,这些都是正常的。但不管怎样,必须要给学生一个情感宣泄的渠道,让他们毫无顾忌的表达出来,在这一过程中,老师要给以积极的引导,让学生在情感宣泄的活动中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教学设计不仅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作为一门科学,它必须遵循一定的教育、教学规律;作为一门艺术,它需要融入设计者诸多的个人经验,并根据教材和学生的特点进行再创造,同时灵活、巧妙地运用教学设计的方法与策略。
7. 分层教学 最早是谁提出来的
分层教学最先出现于美国.20世纪初,美国面对着大量移民儿童的涌入,为了教育这些背景各异的新生,教育官员认为有必要按能力和以前的学习成绩对他们进行分类(分层).
8. 分层教学的国内外分层教学的研究概况
20世纪初分层教学被引入学校教学以来,将班级进行分层已成为学校教育的一个主要特征.从1916年开始,对分层教学的研究也大量展开.分层教学在教育理论研究上是一个颇受争议的话题,它经历了一个"马鞍型"的发展过程.
分层教学最先出现于美国.20世纪初,美国面对着大量移民儿童的涌入,为了教育这些背景各异的新生,教育官员认为有必要按能力和以前的学习成绩对他们进行分类(分层).到50年代,英国几乎所有的中小学都在将学生根据能力分到不同的层,并且始终待在一个班级里学习所有的课程.但开始受到来自各方面的批评,认为它加强了种族间的不平等,对不同层次学生采取不平等的区别对待的方法,造成了对"低能儿童"的歧视,使他们的身心受害,而对"高能儿童"则给予特殊照顾,助长了他们自高自大的骄傲习气.同时,由于分层,使得学生之间的隔阂加深了,易造成社会矛盾,是一种不民主的教学组织形式.由此,分层教学陷入了低谷.
1957年,前苏联人造卫星上天,使得西方各国,特别是美国,对教育制度进行抨击和反思,产生了要加速培养"尖端人才(精英)"的紧迫感,从而恢复了对分层教学的重视,并开展了再实验,再研究,现评价,形成了对分层教学新的研究高潮.经过再研究,教育家们发展儿童之间智力和能力客观上确实存在着很大差异,再加上在高度民主工业化国家高度社会分工需要各式各样具有不同能力,资格和水平的人才.据调查发现,60年代中期,英国的小学存在96%的教师都在分层后的班级里教书.法国政府70年就要求在初中三,四年级进行分层次,开设向职业教育分流的技术班.70年代~80年代中期,对分层教学的研究呈现出两大对立的观点:一种是持赞成的态度,认为教师对分层后的同质班级进行教学更容易,对学生也产生积极的效果.另一种是持反对态度,认为分层教学对差生不公平,认为对于学生的学业成绩并没有显著的效果.
到了90年代,由于美国政府对精英人才和学术成就的重视,大部分学校重新回到分层教学的实践当中.据美国1993年的一项调查中显示,86%的公立中学仍在实施分层教学,只不过方法上有所调整.根据现有的研究,至今对于分层教学是好是坏的问题仍没有一个比较统一的结论.不同教学目的价值观使得人们对分层教学的评价有赞有贬.
美国的"分层教学"与"小班化"教学,"主体教育""赏识教育"相结合,更能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在国外,分层教学的形式多样,有基础班,提高班等,并形成走班的选修制.但是中国的学校多数是大班额超负荷教学,盲目地照搬国外的分层教学模式确实行不通.因此,在中国如何实施分层教学值得探究.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引进了分层教学的概念,国内各省市都有学校进行分层教学的研究和实践,其中有成功的,也有失败的例子.各地在实施英语分层教学的过程中,都总结出了不少值得推广和借鉴的经验和做法.像北京十一中英语学科分层教学的教育实验取得显著的效果,在当时造成很大的影响.90年代初上海率先提出实验.1993年福州八中英语学科的教育实验,平行分班,分层授课,大面积地提高了教学质量.东莞塘夏理工学校1999年实施以升学和就业进行分层的教学实践,连续两年都有170多名毕业生通过高职和普高高考.青岛经济职业学校2001年在英语,数学两学科实施"走班制"的分层教学管理,效果显著.(摘自《中国教育报》2004年5月13日13版)
山东威海第二职业中学在2001级学生数学,英语实施分层次教学的实验,将数学,英语都分为A,B两个层次,变原来固定的班级授课制为固定班级授课制+流动的A,B两个层次教学制.结果显示实验班与对照班的英语平均分差异不显著,但优秀率明显高于入学时;虽然A层(中差生)的英语学习积极性提高了许多,但是A层次教学压力很大.
沈阳市8所职业学校自2000~2005年进行了英语分层次教学,对A,B,C层的学生分别进行探索性教学,提高性教学和补偿性教学.实验显示成绩越好的学生进步越快,各层次学生在适应自己的空间学习,从而促进了全体学生的最优发展.
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浦东外国语学校在2002~2003年对四个B班(分A,B层)进行实验,通过对课型,教材组合,课堂活动,课外学习要求,评估标准等进行个性化设计并实施,大大地提高B层学生学习英语的信心和学习效率.
北京外贸学校在2003级的英语教学进行"走班制"分层教学实验,结果显示其弊大于利,C层学生自尊心受到影响,自信心降低,建议用班内分层制.
温州教师教育学院附属中学对2003级高一新生进行英语分层,探索利与弊,实验结果显示:分层有利于中高层次学生提高积极性和增强自信心,但对于成绩处于低层次的学生没有产生积极的影响,而且可能适得其反.
90年代末以来,众多中等职业学校纷纷开展分层教学的实践和探索,有的针对所有课程实施分层教学,也有针对某一门学科的分层教学,特别是英语科.十几年来,中职校内进行的分层教学试验,经过不断地实践与改进,已提供了分层教学的可行性依据.
许多教育网页中刊登有关"分层教学"方面的文章,如刘树仁的《试论分层递进教学模式》,蒋国平的《职业学校实施分层教学模式探析》,程桂勤的《关于分层英语教学的报告》,刘少娟等的《突出主体地位 尝试分层推进——英语,数学分层次教学的探索和实践》等.虽然分层教学的研究并不是一个崭新的课题,有很多专家曾经对此课题进行了比较深刻的研究,提出分层教学的概念,并对分层教学的具体实施提出了一定的方案.但在中国期刊网中关键词"技工学校英语分层教学"的连接没有,网络中搜寻也没有,这说明分层教学在技工教育的实践与研究极少.虽然分层教学应用于中等职业学校,而且以走班分层教学的形式居多,但这些方案具体操作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可操作性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具体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还缺乏必要的可操作性措施.因此,从技工学校的角度进行分层教学的研究与探讨是很有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