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阅读理解《西溪的晴雨》 郁达夫
《西溪的睛雨》的景物特点 郁达夫在《西溪的晴雨》中,以“微雨”为背景,通过自己的路上所闻,车里所见和船中所感,展现了西溪独特的野趣。 文章首先在微雨的背景下,营造了湿风吹冷、野草飘香的氛围,为全文奠定了朦胧素淡的基调。参观古墓,闻吸到的是“霉灰的阴气”,给人以“恐怖、不安和畏缩的心意”,而静莲庵堂的清茶洗涤了鬼气,这感情的跌宕之间,让人在氤氲的气息中感受了野趣。 作者在叙写乘车游览的乐趣时,先宕开一笔,说游西溪以游船为“正宗”,乘车游览为“俗”,接着笔锋一转,品谈“俗益”。因为有雨,遥望则“一派空明”,斜平海上,“淡绿成阴”,而江南草长,美景集于沿山大道,更增添了微雨朦胧的意境。 乘船游赏西溪的野趣似乎更有灵性,更有情韵。写景,则山环水绕之中,风景向你“点头”,又“匆匆”作别;记人,则“一伸一俯”之间,与橹声、水波相应和,合奏为“又圆又曲的进行软调”。至此,文人的雅兴与自然的野趣达到了和谐的统一。 《西溪的晴雨》的文人雅趣 作者在《西溪的晴雨》中,记叙了赏游西溪的两次经历:一次在雨中,一次是晴日,而途中所见所为,无不充满了文人的雅兴,让读者在感受美的同时,体会到了悠然的诗情。 文章开篇以西湖“太整齐,太小巧,不够味”为铺垫,而应友人相约,在雨中游览西溪,可见作者审美情趣是倾向曲折、博大和朦胧的,这正是文人的情趣。而游赏路上,天色是“阴阴漠漠的”,呼吸的是“野草花的气息”甚或有些“霉灰的阴气”;高坐车上,所见“一派空明”,“渺渺茫茫,青青绿绿”;乘船游览,撇开风景,叙写摇船少女的风姿,回顾老人祠里的灵签,联想竹西歌吹的闲情,自有文人的浪漫情怀。 至于记叙晴日游览西溪的经历,则更是用笔婉致。晴明高照,便在弹琴楼上消磨时日;秋雪庵里赏景,“原不见秋,更不见雪”;报上有“芦花怒放”的消息,而所见却不尽然;就连寺庙的老僧也求字相邀,龙妇也洞箫歌吹,凡此种种,作者在文章中营造浓重的诗意氛围,让人在品读文人雅趣中产生美的艺术感受。
⑵ 《绿》教学设计
你要的是分析还是课文啊,我帮你找的分析,希望对你有用:)
《绿》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1. 这篇选学课文是一以写景为主,以景抒情,展开联想,恰当地运用描写、抒情、议论等手法的散文,课文在描写杭州西湖的春景时,抓住一个“绿“立意新而深,语言形象、生动,很自然地对学生进行热爱家和教育。
2. 全文短小精湛,只有三个自段。第1自然段写作者游西湖的总感觉,作者把西湖景色的特点概括成一个绿字,醒目地突现出来。这个绿字吸引我来到西湖边,使我流连忘返。2、3自然段课文围西湖的绿展开,分别写了灵隐花港观鱼两地绿的特点。写灵隐的绿,绿得“苍翠欲滴”,绿的发黑,绿的发蓝;而花港观鱼的绿,则绿的鲜,绿的亮。只觉的一种蓬勃的生机跳跃,这样的清晰的结构,这样生动的抒情,适宜于朗读,也适宜于列提纲背诵课文。
二、教学目标
1. 会列提纲,并按提纲背诵课文。
2. 学会本课描写绿的词语。
3. 初步了解课文是如何抓住特点写景物的。
4. 感觉西湖景色美,培养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列提纲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按课文内容的先后,扫地点的转换,抓住有关景物特点的词语列提纲,理解描写绿的词语。
四、教学准备
小黑权、投影、词语片。
五、教学时间:1课时
六、 教学过程
1. 这是一篇远选学课文,节选自宗的散文《西湖漫笔》。节选时有改动。我们准备用一节课完成学习任务。
本文课题只有一个字“绿”。你知道课文主要写什么的?(板书课题,作简短谈话)。
2. 自学课文。边读边学习字词,读通课文,作自学检查:
(1) 扫自然段指名读课文,注意有否加字,字音是否读准。
(2) 检查生字:叮(dīng)婷(tíng)宛(wàn)读准一个前鼻音,两个后鼻音。)
(3) 检查是否按查字或联系上下文学懂了词语。重点是:流连忘返、苍翠、心旷神怡、婷婷、宛转。(如有其他词语学生不懂的,也可以讨论。强调学生自己学懂。
3. 理清课文脉络,把本文分成两部分来学。
(1) 指名朗读第1自然段。讨论:“它”指的是什么?(西湖的美景)西湖春天的美景那样地使“我流连忘返。那么,哪一个词可以看出我流连忘返呢?从领略(了解事物的情况进而认识它的意义)一词我们可以体会到,作者了解西湖的绿,体会到了西湖的绿,进而认识到绿的意义。本文为什么要以绿为题(杭州西湖最大的特点,就是给人以满目绿,一个引站千个爱西湖、爱祖国河山的读者的心。)
(2) 说说作者是如何具体领略这个绿字的(学生轻声自由读2-3自然段。也可放录音,让学生轻轻跟读)读后想想,回答问题。
4、根据上面的讨论,你能否给课文分段如何分?(分作两段。第一段(1自然段):总写作者游西湖,领略到一个绿字。第二段(2、3自然段)分别写了灵隐、花港观鱼两地“绿
的不同特点。表现了本文先概括后具体的写作特点。)
5。根据单元:列提纲、背诵课文:的训练重点,我们已经按要求学会了背诵三课文。同样,我们也要用“列提纲的方法背诵这课文,而且要更好地背诵。
(1) 指名抓主要词语背诵第一自然段。
(2) 学生背诵课文第三产业自然段。
① 先指出作者游灵隐看到的景物,默读课文。
② 再划出写这写这些景物“绿”的词语,读读课文。(灵隐:满目是绿,道路两边……苍翠欲滴,似……也是绿的;飞来峰上,有的……有的……峰下小路……直绿到……;冷泉亭下……在一片绿色之上……)
③ 以引读法牢记写绿的段落,为背诵作准备
(3)学习背诵课文第3自然段。
① 自学。根据本段特点,划出作者游花港看到哪景物?指出文中哪些地方写了看到的事物,哪些地方写了联想的(师生讨论。看到的:绿叶、水珠儿、想到的:鲜亮生命力。)
② 引读法朗读第3自然段。(老师读看到的,学生读联想的)。
6、指导给课文列提纲。(提纲上有:地点、景物、有关景物特点的主要词语。重点2-3自然段。
7、按提纲背诵课文。(主要背诵2、3自然段)背诵过程是:每人轻声试背,同桌同学互背,指名背加评议,全体齐背。)
品味绿意 颐养性情
作者:高桥小学 孙淑琴 2004/10/20
五年级语文第十册有一篇选学课文--《绿》。这篇文章选自著名作家宗璞的《西湖漫笔》。女作家用细腻的心思感受品味着西湖边或浓或淡,或醇或艳的绿。这些感受她用灵动和清新的文字与大家分享着。
对于这样性情的文字,如果用原来的那种教学模式,如请学生找找全文围绕哪个词来写的,灵隐的绿与花港观鱼的绿有什么不同等,这样来上,无异于暴殓天物(瞎子摸象?)了。“在语言文字明亮而透彻的深处,映照着一个民族的全部历史。它是文化的载体,它是精神的凝固。我的语文教学实践,不仅需要语言文字的操练,而且追求情感的融合与灵性的感悟。”
怎样让学生能跟着作者的脚步去体味那份绿,去感受那种心情,从而在课中受到大自然美的陶冶;怎样让学生去品味那些灵动清新性情的文字,从而感受到语言的魅力……这是我在设计教学方案时首先考虑的问题。
新的课程标准,更注重了学生能力的培养。要真正让学生在“动”中发挥个性,让学生在“动”中发展素质,学会知识,就必须打破常规,闯出一条新路。在课中要培养学生学习的合作探究精神和思维的独特性。
在这篇课文第一课时的教学中,择一二教学环节和过程予以说明。
一、 揭题质疑 直观感知
1、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师梳理学生提问,归结重点:1,怎样来写“绿”?2,写了怎样的“绿”?)
此安排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同时产生感知全文的意识。
2、就让我们带着问题一起去西湖畔,领略一个绿色的世界吧!
多媒体展示西湖绿色的景色的图,配以江南丝竹音乐。老师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引领学生进入到一个绿色的带着诗意的境界。
然后请学生说说感受!
这样的感受是独特的,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真实的感受来。
二、刚才是通过“听”和“看”来感受“绿”的,下面我们用“读”的方式来加深自己的感受。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学生自由朗读,要求读出声。)
通过朗读,请学生说出学生新的体验。
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运用表达的能力。阅读理解过程就是学生将文本内化的过程,是走进文本的过程。因此在课中必须安排学生与文本的对话。
三、走进“灵隐之绿”。
1、自学,小组交流。
师:这堂课我们先走进灵隐的绿色里。 (示课件: 走进“灵隐之绿”)
a、追寻“绿”:细细研读第二自然段,追寻“绿”的踪迹;
b、感悟“绿”:选取你最喜欢的词句,感悟“绿”的韵味;
c、分享“绿”:小组交流学习心得,分享各自的独特体验。
2:全班交流:(出示课件“第二段课文”)
指名说说自己的体验,“你喜欢哪句?”
边读边说,随机看图加深感受,再指导朗读“谁能让我们感受这种绿色的韵味?”
“你能带我们感受那份绿意吗?” “是否有不同的读法?” (赛读)
评读:“为什么这么读?”“他读得怎样?”
生评和师评结合:“你让我们感受了绿的深浓(清凉,丰富)”“满目是绿!”“我仿佛听到了流水的叮咚声。”“真是心旷神怡啊!”
3、赞“灵隐之绿”:
让我们再一次和着音乐,溶入这满目的绿色里。(配乐齐读全文)
灵隐的绿已经溢满了我们的心,面对这样的美景,你想用什么话来赞赞它呢?
文本是主体感悟的语言材料,对文本语言的感悟首先要由读来完成。读是理解、感悟的前提,也是最基本最经常的训练。深刻的感悟是建立在深入阅读、积极思考的基础之上的。对文本读得越多,想得越深,自然感悟就越丰富。在流淌着个性的语文生活中,学生带着个性化的体验,充满了审美的愉悦,多角度地诠释了文本的内含。“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语文课程标准》)只有对话,才是真正的引导;只有对话,才能走进心灵;只有对话,才能彼此接纳;只有对话,才能相互造就。在这堂课中,我让学生亲近文本,与文本碰撞;亲近作者,与作者交流,让学生与文本与作者进行了“零距离”的心灵对话。用心灵去倾听心灵,达到心灵相通,情感共鸣,形成独特的阅读体验。让学生的“个性”在语文课堂中尽情地流淌。
四、寻 “身边之绿”:
师:同学们,绿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绿,而是缺少发现。一起来看几张图片,你熟悉这些绿色吗?
(课件示:图片展 “家乡之绿”) (边出示,边试着说说,这是哪里的“绿”?)
师:课外,请大家去寻找一份让你感动的绿色,小到一片树叶,大到一片树林,用你的笔将它收藏起来,让我们时时享受绿色之美。 (课件示:寻找一份让你感动的绿,用你的笔将它收藏起来)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说到底,语文实践就是引导学生生动地感悟语言、积累语言和运用语言,把文章感悟与人生感悟有机地结合起来,去生发创造新思路、新问题和新价值。
在课堂上允许学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努力实现“思想与思想的碰撞、情感与情感的交融、心灵与心灵的接纳”。只有让学生们“悟”得其神,“练”得其法,学生的个性与智慧才能得到尽情展现,课堂才真正成了师生智慧飞扬的天地,成了师生共同创造的舞台
⑶ 《雨》的原文 作者 郁达夫
雨 郁达夫 周作人先生名其书斋曰“苦雨”,恰正与东坡的喜雨亭名相反。其实,北方的雨,却都可喜,因其难得之故。象今年那么大的水灾,也并不是雨多的必然结果;我们应该责备治河的人,不事先预防,只晓得糊涂搪塞,虚糜国帑,一旦有事,就互相推诿,但救目前。人生万事,总得有个变换,方觉有趣;生之于死,喜之于悲,都是如此,推及天时,又何尝不然?无雨哪能见晴之可爱,没有夜也将看不出昼之光明。
我生长江南,按理是应该不喜欢雨的;但春日暝蒙,花枝枯竭的时候,得几点微雨,又是一位多么可爱的事情!“小楼一夜听春雨”,“杏花春雨江南”,“天街细雨润如酥”,从前的诗人,早就先我说过了。夏天的雨,可以杀暑,可以润禾,它的价值的大,更可以不必再说。而秋雨的霏微凄冷,又是别一种境地,昔人所谓“雨到深秋易作霖,萧萧难会此时心”的诗句,就在说秋雨的耐人寻味。至于秋女士的“秋雨秋风愁煞人”的一声长叹,乃别有怀抱者的托辞,人自愁耳,何关雨事。三冬的寒雨,爱的人恐怕不多。但“江关雁声来渺渺,灯昏宫漏听沉沉”的妙处,若非身历其境者决领悟不到。记得曾宾谷曾以《诗品》中语名诗,叫作《赏雨茅屋斋诗集》。他的诗境如何,我不晓得,但“赏雨茅屋”这四个字,真是多么的有趣!尤其是到了冬初秋晚,正当“苍山寒气深,高林霜叶稀”的时节。
原载一九三五年十月二十七日《立报·言林》
⑷ 求郁达夫《故都的秋》教案的祥稿
教学目标 :理解本文“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一体”的艺术手法,学会从景物描写中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以情选景;在景物的细致描写中渗透作者的主观感情。
教学难点 :作者主观感情与客观景物的融合(移情作用)。
教学步骤 :
一课时
一、 导入 :
同学们,今天我们要一起来欣赏一篇非常优美的散文。在进入对这篇文章的学习前,让我们先来看一幅画,这是我根据大家学过的一篇课文中描写的景象所画的:
画面一
打出《天净沙 秋思》(一起背诵)
思考:这首词表达了作者一种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你是怎么体会到这种感情的?
明确:大家理解得非常好!天涯沦落,秋日思归,情与景在这首词里得到了完美的结合。的确,读一首诗 看一幅画,总之,欣赏艺术,常常是通过眼前的有限的形象去捕捉和领会到某种更深远的东西,而获得美的享受。这种更深远的东西 ,就是我们常常所说的作者寄寓其中的思想感情。对于写景抒情散文来说,作家笔下绝没有单纯的风景,往往是情寄寓于景中, “一切景语皆情语”,我们阅读这类散文的时候,要从具体的形象入手,抓住景物的特点,把握作者寄寓其中的思想感情。
打出思维模式一
这是大家初中掌握的方法,高中阅读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我们深入其中的对景物进行细致的揣摩和体会,从而更好的理解与把握作者的感情。今天,我们就要在学习这篇课文基础上掌握这种阅读方法。
二、 了解感知
1. 美学家说:一片自然风景就是一个心灵的世界。那么,我们就从《故都的秋》景走入郁达夫的心灵世界,看作者又通过写什么样的景物去抒发自己怎样的深情?
好。现在先了解本课的学习目标。
打出学习目标:理解本文“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一体”的艺术手法,学会分析借景抒情散文的阅读方法。
秋是文章景物的主要内容,北平故都,已是历史上繁华的过眼烟云。题目中就含有一种深深的“眷恋”。初读完此篇课文,仿佛看到一个青布长衫的旅人,在凄风苦雨间彷徨叹息思索。一个旧都的秋景,为何会引起作者如此的眷恋?秋声秋色中蕴涵了什么样的深情?我们先来整体感知故都的秋景。下面,请大家看到课文,听我对课文主体部分(3-11)的朗诵。一起神往故都,观其色,闻其声,品一品故都的秋味。 (播放配乐朗诵。)
2、初步感知课文内容,思考下面两个问题:
1)作者眼中的秋景具有哪些特色呢?找出文章的文眼。
2)作者在文中描写了几幅故都秋天的画面?
明确:1)“北国的秋,却特别的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清”“静”“悲凉”是故都的秋的特点。这是课文的主线或文眼。对课文文眼或主线的把握有利于我们对课文的深入理解。如:《荷塘月色》中“这几天心里颇有点不宁静”《绿》中的“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
2)描写了五幅画面:小院清晨 落蕊 秋蝉嘶叫 闲话秋凉 秋果奇景
三、理解分析:
清静悲凉不是空穴来风,它来自作者对故都秋景的客观感受上。作者是怎样细致入微的刻画描写这几幅秋景的呢?什么样的景物,会使我们读者感到这样的压抑,感到这样的凄清和孤独。
思考:1)在五幅画面中,作者是从那些方面来写秋的?
明确:作者从秋声和秋色两方面(角度)来细致入微的展开描写。
2)为什么作者要从声色的角度来刻画秋景?
明确:声色的角度能很好的表现出故都的秋的特点。使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景,如
入其境。
3)描写了那些秋声和秋色?特别注意那些间接描写的地方。(分组找,讨论)
①明确:色: 碧空 蓝朵 黄中带白 青布 淡绿微黄
提问:A、秋色的特点是什么?(颜色的格调)
明确:冷色调。用青蓝色 ,暗灰色,灰白色调绘出一幅冷色的画面 。
B、落槐为何也是秋色呢?
明确:它的花白里透黄,突出了秋天的特点,与文中描写的其他颜色格调一致。
C、如果你是一个孤独的旅行者,目之所见都是这样的色彩与景物,你心里会产生怎样的感受?
明确:冷清。凄清如许。观秋色,故都的秋色好冷清哟!透人肌骨。
②明确:声:帚声 衰弱的蝉声 风雨声 人声
A、如果说,秋色的描写是“清”;那么,秋声呢?用一个字概括。
明确:静。处处透着寂静与落寞。
B、写了秋声,为什么我们还说它静呢?
明确:反衬。在秋天的故都,在那无际的碧天下,连小虫 扫帚这样的细微的声音都能听得清清楚楚,不正反衬出故都的寂静吗?“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艺术家们往往用这种以静衬动的艺术辨证法来取得更强的表达效果。我们在课文《荷塘月色》中已经接触过这种用法,用蛙鸣来衬托月下荷塘的幽静。
C、举一个例来说一说:
如看到扫帚的丝纹,为何也让我们仿佛听到了那细微的声音?精细的丝纹,灰土上一条条的痕迹。我们仿佛看到了扫街的在树影下清闲的挥动着扫帚,听到了灰土与落叶发出的沙沙的轻微的声音。这不正折射出故都秋景的寂寞与衰败吗?
D、在看到冷清的色彩后,又听到这微漠的声响,作者又会有怎样的感觉?
明确:更加孤独,凄冷。息列索落的秋风秋雨之日,伴着衰弱的蝉声的天籁,和着鸽哨的鸣叫,远处传来荒野的钟声,作者连细微的扫帚声也仿佛听得真真切切。“这次第,怎一个‘静’字了得!”
四、揣摩体味
1、秋声寂寞,秋色冷清,作者在这样的清静的秋声秋色里会品味到一种什么样的秋味呢?我们大家已经抓住秋景的特点对景物进行了分析,现在让我们大家一起进入作者所创造的意境中去体味,去揣摩,去感悟!
意境是什么呢?意境是内在的情趣与外在景物的融合。包括两方面的因素,一是境,即眼前之景;二是意,即心中之情;情景相生。景物本来是没有感情的,作者带着某种特定的感情来看景物,那么景物就染上了作者的感情。感情的不同则对于同一景物的观感也不相同。这就是我们美学上常说的“移情作用”。
下面,我们就深入作品中的意境,观景而察情。看到第三段,请全体女同学诵读,这是故都秋天的清晨,大家随着他的声音到街道上遛一遛吧!
大家在听的时候找一找,看客观的景(境)中的构成要素有那些? 客观的景是什么样的呢?画面上——
一椽破屋
天色碧绿,驯鸽飞声 景物透着破败(扣故都)
(在)破壁腰中 景物显得落寞(扣秋)
牵牛化的蓝朵
疏疏落落的尖细
且长的秋草(荒草碧连天)
画面中的人——
早晨起来无事可做 日光能细数吗?(神态 动作) 清闲
静对着蓝朵干嘛?(神态) 寂寞
主观的情是——悲凉
“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作者笔下渲染的秋是冷清的,又是寂静的,更是美丽的,美好的事物在秋天里凋零,作者将自己对美好事物在秋天里的无情易逝的同情与悲哀深深的藏在这简淡的文字中。让我们从悲凉中读到了眼泪,从眼泪中又读到了美丽。体会到了一种刻骨铭心的悲凉。(板书“以景显情”)
我们说:一切景语皆情语,景由情生。“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林黛玉在悲伤的泪眼中才会看到那纷飞的落蕊。那么作者为什么会把秋景看得如此的“清 静 与悲凉”?
主观上,作者当时因白色恐怖而抑郁苦闷 逃避现实。因而,作者用这种感情来看外界时,看到的就只能是冷清的秋色,听到的也只能是寂寞的秋声。那么,大家也就不难理解作者为何不写香山的红叶,为何不写颐和园的游人如织。(板书:“以情驭景”)
五、讲解全篇(非教学重点)
课文的主体部分已经学习完了,学习目标已经达到。最后,问大家两个问题 。
1)作者既是描写故都之秋,为何还要写南国之秋?是否闲笔?
明确:全文既直接描写故都的秋景,又通过写南国之秋来间接写故都之秋。 直接写从故都的秋景的声 色着手,抓住特点,突出了故都秋景的“清 静 悲凉”,间接写通过二者的对比,也反衬出故都秋景的特点。
2)用三个字来概括南国之秋的特点?
明确:“慢”“润”“淡”
作者的感觉是“只能感到一点点清凉”“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为什么呢?
秋景看不饱,秋味尝不透,秋意赏玩不到十足。在南方的秋景中作者难以沉醉其中,那湿润的空气,那熙攘的人群难以触发作者对秋的人生况味,只能使郁达夫更深深的思念北国之秋。
四、回顾认知过程
怎样达到的认知过程?
掌握分析这类文章的思维程序:
一、了解文章写的景物对象,感知景物对象的整体。
二、分析文章怎样写的这些景物对象?景物的特点是什么?
三、透过字面,揣摩体会,情景相连,挖掘作者寓于景物对象中的深情。
五、迁移训练
情景相生。在对景物的描写中,有时往往一字着色,一字着情。如我们的“春风又绿江南岸”“红杏枝头春意闹”。
1. 选词填空
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雨中( )叶树,灯下白头人。(《喜外弟卢纶见寄 》司空曙)
绿 红 黄 残
明确:黄。既抓住了景物的特点,又流露了作者的心境,并且符合对偶。
2. 理解《沁园春 长沙》的上半阙,从景物的描写中,把握景物的特点,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竟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明确:景物,充满生机,生气勃勃。人物,宽阔的心胸,昂扬的精神面貌。
板书设计
以 情 驭 景
画面 清晨小院 槐树落蕊 秋蝉嘶叫 闲话秋凉 秋果
秋色 碧空 白中带黄 蓝朵 青布 淡绿微黄 清
秋味 悲凉
秋声 鸽声 帚声 蝉声衰弱 风雨声人声 静
以 景 显 情
⑸ 中国人失掉自信了吗 名师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是鲁迅的一篇杂文,是为批驳在九一八事变三周年之际,有些人散布对抗战前 途悲观论调,鼓舞民族自信心而写的。文章抓住敌论据不能证明敌论点这个“突破口”,通过正面立论和间接反驳相结合的手法驳斥了悲观论调。结构严谨,层层递进,反驳强劲有力。语言泼辣、犀利、有力,讽刺意味强,感情色彩浓。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词语:读准字音,记清字形,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2.结合本文的写作背景, 理解重要语句的深层含意。
3.了解驳论文的有关知识。
能力目标
1.理清文章的思路,体会本文直接反驳和间接反驳相结合的特点。
2.揣摩品味语句,体会泼辣、犀利、有力,讽刺意味强,感情色彩浓的语言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鲁迅先生的忧患意识和爱国精神,弘扬爱国主义 精神,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体会直接反驳和间接反驳相结合的驳论方法。
2.理解重点语句的深意。
突破方法:通过拟列提纲,理解文中“中国人”的所指范畴,继而深入探究直接反驳和间接反驳相结合的驳论过程;通过“潜心涵泳,细品深味”这一环节,精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理解重点语句的深意。
难点
1.体会鲁迅杂文的语言魅力。
2.学习鲁迅先生的爱国精神,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
突破方法:通过反复 阅读、自主质疑、拓展阅读,深入体 会本文的语言魅力;通过语文活动“鲜花敬献民族魂”,学习鲁迅先生的爱国精神,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
教学方法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通过评价鲁迅名言或学过的鲁迅作品创 设情境,营造与文章内容相吻合的氛围,激发学习本文的兴趣。
2.巧设问题,对话讨论。通过问题设计巧妙引导学生对话,促使学生积极地参与思考讨论,理清思路,研讨本文的论证特色,体会本文的语言风格。
3.语文活动。根据所学内容,设计“ 鲜花敬献民族魂”,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领学生学习鲁迅先生的爱国精神,激发学生的民族自信心、自豪感。锻炼学生用事实表达,避免空谈。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设计(一)
回忆初中学习过的鲁迅的文章。我们在先生的散文里体会先生对童年自由的向往,对长妈妈、藤野先生的深深怀念,在本册第三单元里我们刚刚领略了先生小说的无穷魅力,今天我们走进先生的杂文世界,一起学习《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
设计(二)
毛泽东曾评价鲁迅:“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人民最宝贵的性格。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诚、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
杂文最能体现“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今天我们一起学习鲁迅的一篇精彩杂文。
二、本文的写作背景
幻灯片出示: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写于1934年9月25日。当时,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在践踏了东北三省之后,又向关内步步进逼,亡国灭种的威胁迫在眉睫,悲观失望的情绪主宰了一部分人的头脑。1934年8月27日《大公报》社评《孔子诞辰纪念》哀叹:“民族的自尊心与自信力,既已荡然无存,不待外侮之来,国家固早已濒于精神幻灭之域。”针对这种论调,鲁迅在他53岁寿辰时,写下了这篇著名的杂文。
三、默读课文,整体感知
1.补充议论文知识。
多媒体出示:议论文从论证方式看,一般可分为立论和驳论两种。立论,是就一定的事件或问题,提出并阐明自己的见解或主张。驳论,是就一定的事件或问题发表议论,批驳片面的、错误的,甚至反动的见解或主张。一般说来,批驳对方的论点主要有三种方式:一是直接批驳对方的论点,二是驳论据,三是驳论证。
2.默读课文,初步理清思路。
教师引导学生默读课文, 圈点批注。
(1)字词积累。
A.读准下面加点字的注音。
慨叹(kǎi)玄虚(xuán)脊梁(jǐ)前仆后继(pū)省悟(xǐng)
倘若(tǎng)诬蔑(wū miè)搽(chá)诓骗(kuāng)
B.理解重点词语的含义。
玄虚:用使人迷惑的形式来掩盖真相的欺骗手段。
麻醉:文中比喻用某种手段使人认识模糊、意志消沉。
舍身:原指佛教徒牺牲肉体表示虔诚 ,后来泛指为祖国或为他人而牺牲自己。
省悟:在认识上由模糊而清楚,由错误而正确。
为民请命:替人民请求保全生命或解除痛苦。
诓骗:说谎话骗人。诓,哄骗。
(2)交流反馈。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对方的错误观点是什么?作者正面提出的观点是什么?作者提出观点的依据是什么?
学生研讨,教师点拨明确:对方的错误观点是“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因为信“地”、信“物”、信“国联”,从来就没有相信过自己,而现在的求神拜佛,则是在自欺了。作者正面提出的观点是中国“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因为有过去和现在的事实为证。
四、自读课文,拟列提纲
课文结构严谨,层次清楚。重读本文,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根据过渡句子 、段落,迅速筛选信息,分清论点和论据,弄清段落关系,理清文章的思路。引导学生用列提纲的方法,把握课文的层次结构和思想内容。
讨论交流,明确如下:
文章层次清楚,重点突出。段与段之间衔接紧密,过渡自然。例如,第3段开头“如果单据这一点现象而论”这一句上承第1 、2 段对方的论据和论点,然后进行批驳。又如,在直接反驳部分与间接反驳部分之间,安排第6段过渡:“然而,在这笼罩之下,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从而转向正面歌颂,作间接反驳。
从文章结构可以理清作者思路。文章第1段摆出对方论据,第2段紧接着摆出对方论点。第3至5段,作者承认所摆出的论据是事实,是“真”的,但推不出“中国人失掉自信力”的结论,不能证明论点。他们早已失掉自信力,只是曾经有过“他信力”,现在发展着“自欺力”,因此叫嚷“中国人失掉自信力”,是为了掩盖自己悲观失望、丧失信心的心态。这是直接批驳。接着,作者在第6至8段,另立一个与对方论点对立的论点: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第6段承上启下,正面立论,第7至8段歌颂富于自信力的“中国的脊梁”,从而驳倒对方。这是间接批驳。第9段是结论,照应题目,对题目提出的问题作出回答。
五、探究本文的驳论特点
引导学生明确文中有关“中国人”的含义,弄清作者批驳论证的高超技术和敏锐的思维,领略鲁迅杂文的论证精妙。
1.辨析文中“中国人”的含义,谈谈“状元宰相”“地底下”指的是什么。
结合课后第二题的设计。明确这些“中国人”的范畴,才能真正明白作者的论证过程。
讨论交流,明确:“中国人”的含义依次是:指极少数顽固分子以外的中国人民;指广大人民;指国民党反动统治者及其御用文人;指所有的中国人;指国民党反动统治者及其御用文人。“状元宰相”指当时国民党反动政客及其御用文人。“地底下”指当时还处于地下斗争状态的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革命力量。
2.本文的驳论特点。
问题设计:作者承认对方的论据确是事实吗?如果是,那又是怎样批驳对方的?
引导学生领略本文论证的主要特点是:用驳论证的方法直接批驳,又用正面立论的方法间接批驳,从而彻底驳倒对方谬论。
点拨交流,明确:
作者承认所摆出的论据是事实,是“真”的,但推不出“中国人失掉自信力”的结论。只能得出:信“地”、信“物”、信“国联”,这分明是“他信力”,而不是“自信力”。用论敌的论据为论据来反驳论敌的论点的方法,使文章有一种无可辩驳的力量。作者接着论述“玄虚之至”的求神拜佛,只能说明“中国人现在是在发 展着‘自欺力’”。层层递进,推理严密,证明论敌的论证不合逻辑。这样通过驳论证直接驳斥了对方论点。
接着,作者在驳倒了论敌的论点后,指出“自欺”并非现在的新东西,于今更加浓烈明显,然而“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正面提出自己的观点,然后回顾历史,关注现实,对这一观点进行了有力的论证。这 个论点与对方论点是针锋相对的。证明了这个论点的正确性,等于宣告对方论点不能成立。这是间接驳斥了对方论点。
直接批驳和间接批驳相结合,批驳就全面深刻,巧妙有力。
第2课时
一、揣摩精彩语言,品味作者深意
本文语言保持了鲁迅杂文的一贯风格:泼辣、犀利、有力,讽刺意味强,感情色彩浓。可以引导学生举出一些典型语句加以品味、分析。
1.潜心涵泳,细品深味。
这篇文章的语言尖锐犀利,富于战斗性,带有嘲讽意味。
问题设计:找出你有感触的词语、句子,先朗读品味,然后全班交流。
引导交流,点拨品析,举例:在文章开 头,“总自夸着‘地大物博’”“只希望着国联”“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充满着嘲讽意味。“总”,一副自我炫耀、夜郎自大的样子;“只”,一副仰人鼻息、抓救命稻 草的 形象;“一味”,沉迷于其中不能自拔、顽固不化的样子。这些尖锐泼辣的 语言,漫画式地画出了悲观论者的脸谱,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2.巧妙修辞,增强说理。
引导学生领略作者高超的语言艺术。探究交流明确:本文巧妙地运用了比喻、排比、反问、仿拟等修辞方法,大大增强了语言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教师明确:仿拟。仿照“自信力”,造出“他信力”“自欺力”,显出了高超的语言艺术。仅仅改动一个字,就将 反动当局仰人鼻息、自欺欺人的形象 刻画得入木三分,令人难忘。
3. 文中 加点的文字被国民党书报检查机关删掉,这说明了什么?
引导学生思考鲁迅先生语言批驳的针对性。
明确:“求神拜佛”恐怕是国民党在山穷水尽时自欺和欺人的最后一招。鲁迅一针见血地指出“求神拜佛”的危害和严重后果,这自然触到了国民党的痛处,所以被删去。从加点文字也可以看到鲁迅的境况,但鲁迅却不惮于在枪林弹雨中为民奔走呼号,其无私无畏的精神令人敬佩。
二、鲜花敬献民族魂,激发民族自信心
引领学生感受鲁迅的爱国精神,激发学生的民族自信心、自豪感。
多媒体出示资料:
沈钧儒在鲁迅葬礼上说:“高尔基前几个月死了,死后由苏联政府替他国葬。现在,像鲁迅这样伟大的作家,我们人民群众一致要求国葬,但政府不管。今天我们人民自己来葬,到的都是民众自己。这个,我想鲁迅先生一定很愿意!”
鲁迅 先生葬礼的绸幛上:“民族魂”三个字。
郁达夫先生在《怀鲁迅》一文中说:“没有伟大的人物 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 伟大的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 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
语文活动设计:请同学们选一种鲜花(菊花、荷花等)献给“民族魂”鲁迅,并说明理由,同时用今天中国日益繁荣强大的事实告诉先生:中华儿女越来越自信。
学生自由表达对鲁迅先生的敬意,引导学生认识运用今天中国发展的事实,增补本文的论证,从现实意义上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锻炼学生用事实表达,避免空谈。
三、布置作业
拓展阅读,巩固提高。印发鲁迅的《“友邦惊诧”论》。《“友邦惊诧”论》是鲁迅在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写的一篇精锐的时事短评。该文写作背景和《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相近,也是精彩的驳论文。让学生自主思考鲁迅杂文的论证艺术和语言艺术。
板书设计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鲁迅
树立靶子:对方论据:信“地”;信“物”;信“国联”;一味求神拜佛
对方论点: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直接反驳:失掉的是“他信力”;发展着“自欺力”
间接反驳:论点: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论据:从古至今满怀自信的“中国脊梁”
直接批驳和间接批驳相结合,批驳就全面深刻,巧妙有力
教学反思
1.设计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的教学环节。课堂教学围绕“学习巧妙的驳论技巧,感悟语 言特色,品析重点语句深意”这一中心任务,从读、感悟开始,到自主探究本文直接反驳和间接反驳相结合的论证特点,进而“潜心涵泳,细品深味”,通过精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理解重点语句的深意,体会鲁迅杂文的语言特色。
2.巧妙地设计问题情境。通过问题设计巧妙引导学生“潜心涵泳,细品深味”,促使学生积极地参与思考讨论,体会鲁迅杂文的语言风格,理解重点语句的深意。
资料链接
《且介亭杂文》名字的由来
《且介亭杂文》共分三集,是鲁迅后期杂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内容广泛,思想成熟,科学性、战斗性都很强。写作这些杂文时,鲁迅住在上海四川北路山阴路亭子间。这地方是当时帝国主义越出租界范围用以修筑马路的区域,叫做“半租界”。于是鲁迅就取“租”字的右半边而成“且”,取“界”字的下半部而成“介”,再与“亭子间”的“ 亭”字,合成“且介亭”这个名称,意即“半租界的亭子间”。这不仅点明了这些文章的写作时间和地点,也暗示出写作这类文章时的社会环境。
⑹ 点评郁达夫的雨
故都的秋
郁达夫
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故都的秋味。
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但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并且又时常多雨而少风;一个人夹在苏州上海杭州,或厦门香港广州的市民中间,浑浑沌沌地过去,只能感到一点点清凉,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
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余年了。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罢,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够感觉到十分的秋意。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色最下。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
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
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因为北平处处全长着树,屋子又低,所以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听得见它们的啼唱。在南方是非要上郊外或山上去才听得到的。这秋蝉的嘶叫,在北平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
还有秋雨哩。北方的秋雨,也似乎比南方的下得奇,下得有味,下得更像样。
在灰沉沉的天底下,忽而来一阵凉风,使息索索落地下起雨来了。一层雨过,云渐渐地卷向了西去,天又青了,太阳又露出脸来了;著着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的都市闲人,咬着烟管,在雨后的斜桥影里,上桥头树底下去一立,遇见熟人,便会用了缓慢悠闲的声调,微叹着互答着地说:
“唉,天可真凉了——”(这了字念得很高,拖得很长。)
“可不是么?一层秋雨一层凉了!”
北方人念阵字,总老像是层字,平平仄仄起来,这念错的歧韵,倒来得正好。
北方的果树,到秋来,也是一种奇景。第一是枣子树;屋角,墙头,茅房边上,灶房门口,它都会一株株地长大起来。像橄榄又像鸽蛋似的这枣子颗儿,在正是秋的全盛时期;等枣树叶落,枣子红完,西北风就要起来了,北方便是尘沙灰土的世界,只有这枣子、柿子、葡萄,成熟到八九分的七八月之交,是北国的清秋的佳日,是一年之中最好也没有Golden days。
有些批评家说,中国的文人学士,尤其是诗人,都带着很浓厚的颓废色彩,所以中国的诗文里,颂赞秋的文字特别的多。但外国的诗人,又何尝不然?我虽则外国诗文念得不多,也不想开出账来,做一篇秋的诗歌散文钞,但你若去一翻英德法意等诗人集子,或各国的诗文的Anthology来,总能够看到许多关于秋的歌颂与悲啼。各著名的大诗人的长篇田园诗或四季诗里,也总以关于秋的部分,写得最出色而最有味。足见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地能特别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不单是诗人,就是被关闭在牢狱里的囚犯,到了秋天,我想也一定会感到一种不能自已的深情;秋之于人,何尝有国别,更何尝有人种阶级的区别呢?不过在中国,文字里有一个“秋士”的成语,读本里又有着很普遍的欧阳子的秋声与苏东坡的《赤壁赋》等,就觉得中国的文人,与秋的关系特别深了。可是这秋的深味,尤其是中国的秋的深味,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底。
南国之秋,当然是也有它的特异的地方的,比如甘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等,可是色彩不浓,回味不永。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
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
一九三四年八月,在北平
郁达夫的《故都的秋》是一篇形神兼备、情景交融的好散文。“文章将自然界的‘客观色彩’——故都的秋色,与作家内心的‘主观色彩’——个人的心情,自然地融化在一起,……全文紧扣‘清’、‘静’、‘悲凉’落笔,以情驭景,以景显情,信手写来,浑然一体”,“通过对北平秋色的描绘,赞美了故都的自然风物,抒发了向往、眷恋故都的秋的真情,流露了深远的忧思和孤独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