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视频设计 > 小号手教学设计

小号手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21-01-30 19:48:53

『壹』 浅谈如何让英语课堂活跃起来

摘要:激活课堂增加教学的生命意识,探索教学是现代教学的当务之急,教师应以新颖丰富多彩的方法,引人入胜的语言,因材施教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让他们轻松愉快地接受英语知识。 关键词:英语 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和主要形式,而素质教育的核心内涵则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因而激活课堂,增加教学的生命意识,探索教学是现代教学的当务之急。教师应怎样以新颖、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引人入胜的语言,让英语课堂活起来,使学生愉快地去接受英语知识呢? 一、 趣味导课,引人入胜 风趣的开场白,生动的故事,再配以投影片、录音机等承载的视听材料、影视歌曲、电影录音剪辑等,都会不由自主地引起学生的无意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学六年级下册Daming is having a birthday party 时,我先播放了一曲小号的乐曲,问学生这是什么乐器的乐曲?学生说出了是“小号”,我就引出了句子:Daming is playing the trumpet.巧妙的提问也可以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学习任务中来,在教学外研版小学五年级下册Mole5 Unit1 Where are the books about computers,please?时,我先提问学生:Have we got a library in our school? Did you borrow some books from the library?What were the books about?Are there any books about computers?”这样在学生热烈抢答中进入新课:Where are the books about computers,please? 二、 运用直观教具,直接感知 在教学中运用直观的手段,使学生对所学的内容有鲜明、精确、完整的表象,使抽象词语与感性的材料相联系,使学生记得牢固。直观的手段很多,形象语言、简笔画、照片、幻灯片、录音、录像等都是直观手段。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充分挖掘教材的趣味因素,教材处理及教学过程,力求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适当采用先进的现代媒体教学,另教学直观、生动,图文并茂、有声有色;此外还要让学生在身临其境中感知语言材料,理解教学的内容。如在教学:“What’s this? It’s a/an….”中,我在上课前准备了苹果、茶杯、帽子、盒子等实物,在练习时也让学生充分利用身边的笔、书、课桌、椅子、门、窗等进行练习,使整个课堂充满活力。 三、 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扬教学民主,创设和谐气氛,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让学生在课堂中活起来 诱发学习动机、激发学习兴趣。学生的学习活动总是由一定的学习动机引起的,只有学生喜欢学,要求学,有迫切的学习愿望时,他们才能自觉地投入到学习中去。那么,学生的这种学习动机从何而来呢?这就要靠教师的教学艺术,要靠教师组织富有成效的学习活动去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学习兴趣,活跃学生的思维,如设计悬念、创设情境等,将学生置于心求通而未达,口欲言而不能的心理状态。如组织课前活动时,我通常以听说训练为重点,利用课前几分钟,开展Free talk活动,其中内容包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问候句型、自我介绍句型、以及日期、天气的正确表达方法,让学生以轻松、愉快的心情迎来即将开始的英语课。 树立学生的自信心与勇气,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英语学科的特色是充分发挥其语言功能,讲究对话的艺术。在教学中要注意使学生克服羞于开口的毛病,积极参与语言交际活动。如我在处理一些生动的短文对话时,要求学生多做一些Group work,将全班分角色扮演,让学生大胆地表现自己,模仿动作进行话练习。长期的训练,使学生有克服了说英语的胆怯心理,变得自然大方,而且不时有出色的变现。 创设和谐气氛,让学生动起来 教育家夏丐尊曾说过这样一段话:“教育没有了爱,就成了没水的池,任你四方形也罢,圆形也罢,总逃不出一个空虚。”教师对学生真诚的关爱不仅能加深师生之间的理解,缩短师生心理上的距离,还能激发学生健康的情感,产生积极学习的动机和激情。“亲其师”方能“信其道”。研究表明,在教师的教学能力专业水平基本相同的前提下,学生总是喜欢态度和蔼可亲,充满师爱的老师。因此,教师要努力营造一种宽松、平等、和谐的课堂气氛,激发小学生敢想、敢说、敢做的热情。教师还要注重对学生投入感情,走进学生的内心,与他们做朋友,比如,有的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教师就要让他们认清英语的重要性,并在教学中适时引导,帮助他们改进学习方法,体验英语的乐趣和成功。教师要把微笑带进课堂,在学生练习或回答问题时,用一个鼓励的眼神,一个赞赏的微笑,把尊重和信任传递给学生。只有在宽松、愉快的环境中学生才能发挥禀性和创造力。 四、 开展游戏、竞赛、歌唱、、猜谜、顺口溜等活动,激发兴趣 1、 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指出:“游戏是愉快原则促动的,它是满足的源泉。”而根据儿童好动、好奇、好胜的心理特点,小学英语教学要创造新颖多样,富于启发性,能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的情景,适当地插入游戏、竞赛、歌唱、、猜谜、顺口溜等活动,来唤起学生对学习英语的兴趣和求知欲,达到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教学质量。游戏是小学生最乐意接受和参与的活动。根据教学要求我尽量把传授知识和游戏融为一体,设计一些适合教学的游戏。比如:在教学clothes时,我设计了一些skirts、trousers、T-shirts、caps、sweaters等不同颜色的衣服的课件运用“Who is missing,can you guess?”的游戏。在游戏的同时我还引用了奖励的激励机制,对获胜的同学分别奖给一些小贴图或小红花等,以此来进一步调动积极性,把学生推向高潮。这样能使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学习能力也在游戏中得到培养和发展。 2、 竞赛的形式也有多种,如:看谁举例多,看谁最快完成、朗读课文比赛等等。对自尊心荣誉感都很强的学生来说,竞赛的形式往往能大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俗话说:水激石鸣,人激则进就是这个道理。因此,教师应尽量为学生创造说和做的机会,在激烈的竞争中,学生情绪高涨,学得主动,记得牢固。 3、 当今的学生,总是不甘落后于潮流。风靡全球的足球世界杯会歌、电影Titanic的主题歌 My heart will go on、优美流畅的英语乡间民歌等对他们有着巨大的吸引力。一些著名的歌星如 Michael Jackson 、Back Street Boys 、Celion Dion等更是他们崇拜的偶像。因此,教唱英语歌曲肯定会受到学生们的喜爱与欢迎。为此,在英语兴趣小组活动时,我时常采用欣赏英语歌曲的方式,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首先,将歌词预先打印出来,活动中用录音机一遍又一遍地重播,让学生跟着哼,熟悉旋律,体会歌词大意与所表达的思想内容,直到学生基本可以哼出歌曲。再请他们对个别生词的意思进行讨论、猜测。然后,教师进行小结性讲解,给出明确的意思。这样,既满足了他们的兴趣,也让他们深刻地记住新单词,学习有关的语言知识,掌握有关的语言技能。 4、 顺口溜是帮助学生记忆的有效方法,如教学动词Be的用法,学生容易混淆,我让学生记下如下口诀:我用am,你用are,is连接他她它,单数名词用is,复数名词用are。这样学生就不容易用错了。 五、 积极的鼓励评价,活跃情境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经指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因此我们应及时捕捉学生在回话、发音、写作、书写等方面表现出的积极的一面,给予肯定性的评价。可以运用肯定性评价语“Very good.”、“Well done. ”、“You speak very well.”、“A clever boy\girl.”鼓励学生树立其学习英语的信心,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通过各种手段激活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减轻学生负担。每一位教师必须在“解惑”多下功夫,既教知识,又教给学生去解决知识症结的要领,轻松而又敏捷地掌握,理解知识。

『贰』 一个好的小学英语教案包括哪些部分

小学英语五年级上册My New Room教案
My New Room
 话题:My new room
 适合级别:二级
 课时说明:一课时
 课题说明:本课是PEP教材五年级上册Unit 5 Part B的Let’s learn & Let’s find 部分。
 教学内容:
Where is the closet/… ?
It’s in/on/under/near/behind/over/in front of the ….
 学生情况说明:
教学设计适合五年级学生。五年级学生已有两年的英语学习经验,积累了一定的词汇量,掌握了一定的句型和表达方式。经过三年级下册对本课的部分内容的铺垫,能对事物与方位进行简单的表述。
本着遵循教材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的编排意图,本课时将在学生原有知识的基础上,扩展词汇,提高表达能力。从五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准和年龄特征出发,要求动口、动手、动脑,体验学习过程的乐趣。课堂教学“动静结合”,充分体现英语课堂中“在活动中主动思维”的教学理念。
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能听、说、读、写词汇:in 、on 、under、 behind、 near
能听、说、认读:over 、in front of和句子Where is the …? It’s ….
【能力目标】运用句型Where is the …? 询问相应事物的位置,并正确运用It’s ….作答。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注重观察、比较,积极与同伴合作,参与活动,共同完成任务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和生活习惯。
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使学生熟练掌握表示七个方位介词的用法,并能询问和回答物体或人所在的位置。
教学难点:in front of 的发音及on 和over 的区别。
 课前准备:
1. 录音机、磁带及相关课件。
2. 教具,如大号纸质家具一套(closet, end table, mirror, trash bin, air-conditioner, curtain)不干胶房间背景;小号家具若干套。
3. 16k 练习纸50份。
 板书设计:
My New Room

Where is the …?
It’s in
on
under the ….
near
behind
in front of
over
 教学过程:
教学结构 教师指导 学生学习 设计说明

Step 1.
Warming up & revision
1. Let’s sing.
T: Shall we sing a song < My little bedroom>

2. Let’s guess.
T: I have a friend. His name is Mei Tounao. He’s moving to a new house today. Let me show you his new room. There’s lots of furniture in it. Let’s take a look. U-oh , cannot see them. But can you guess? What’s in his room?
(剪贴画呈现房间,用大色块遮掩所有家具)
Students sing the song.

Students try to guess.
Ss: A …?
T: Maybe.
Let’s look at his room. Whose answer is right?
(教师用模棱两可的答语激发学生竞猜的兴趣。最终为答对的小组加分。)
用相关歌曲热身,创设出一个轻松的学习环境。既活跃课堂气氛,又隐含本课时的相关话题。

用学生喜欢的动画人物做主角,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以“没头脑”搬入新居为切入口,展示他的房间,要求学生竞猜其间的家具作为热身。既复习了Part A 部分的词汇,又为下一个教学环节作铺垫。

Step2. Presentation and practice 1

1. Presentation
T: Oh, what a mess! Where is teddy bear?(回到“没头脑”的房间。)
(教师板书句型Where is the ….? It’s in the …. )
跟读,拼读,正音。
T: Where is the closet?
(教师板书on)
跟读,拼读,正音。

T: Where is the ball ?
教师板书under
跟读,拼读,正音。

2. Practice
TPR activity:
教师示范,左手展开,表示方位;右手握拳,表示物体。
Let’s chant:
In , in , in, in the hand.
On, on, on, on the hand.
Under,under,under, under the hand.

2. Practice
课件展示P61球与盒子的关系图。
T: Let’s look and match.

3. Oral practice
Where is the pencil/pen/bag/…?

Ss: It’s in the trash bin.
Ss: It’s on the bed.

Ss: It’s under the bed.

Students imitate the actions and chant.

Students think and try to match. “没头脑”杂乱的房间设置,符合人物个性。同时吸引学生的注意。教师要求学生通过观察,经过思考,给出相应的回答。这一过程是教师的用心所在。此外, 这一过程又可视为另一角度的热身。它激活了学生对于该知识的记忆,为下一阶段的介词教学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

该活动用两只手分别表示事物与方位,非常直观地让学生习得三个介词的意思。

这个设计充分考虑到五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先听后说,读写结合。使课堂生成的过程“动静结合”。
让学生尝试上台做电脑演示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这个设计让学生的学习从课本走入生活空间,不局限课本,懂得学以致用。

Step3 Presentation
& practice 2
1. Let’s think and do.
T: I think all of you are helpful. You put your books on the desk, and all the pencils are in the pencil-box. You keep the desks tidy. Now can you help Mei Tounao? You see, his room is really in a mess. ( 请几个学生上来整理,控制时间)

T: Thank you, dear children. You are all helpful and smart.

Now, where is the closet/Teddy bear/trash bin?
教师板书 near, in front of , behind

2. Ask and answer
A: Where is the …
B: It’s …. the ….

T: Wow, how nice the room is. Oh, I have got a nice present for Mei Tounao, because he’s my friend and today is his moving day. Guess, what it is?
T: Da da da da ! A picture. Can I put it here under the bed? On the desk? On the shelf ? Ok, behind the door!!!
板书 behind

T: Is it nice?

T:Tell me your idea, please.

教师根据学生的意愿把画挂在相应的位置。

跟读,正音 over
教师快速移动画,请学生反应。

3.TPR activity
T: Stand behind /in front of / near the chair.

Students come and arrange the furniture.

Ss: It’s near/ in front of/ behind the…

Ss:….

Ss: No.

Ss:

学生可能把画挂在床的上方,并说出on the bed

让学生主动参与,成为课堂的主人是教师们一致推崇的教学方式。通过这项设计,为学生搭建展示勤巧双手,聪明脑袋的小小舞台。同时,教师又假借学生的手为其下一步的另一组介词的教学作好了充分的准备。所谓“水到渠成”。

能让学生动手的, 就给予机会。学生谈论同学整理设置的房间的兴趣远远超过教师一手包办的设计。
从中让学生体验自主学习的乐趣。

送礼物给乔迁新居的朋友,合乎情理。

这个环节的设置是为了引出behind 和over 。
通过教师带有带诙谐色彩的“武断”行为,引出词汇。再让学生判断是否合理,直至引出最后一个易与on混淆的单词over。轻松地化解了本课的难点。注,斜体部分教学片断为机动部分。在presentation and practice 3整理房间部分若学生已引出词汇behind,这个环节便略掉。

教师通过学生的失误直观解答on, over 的区别。 on- over over-on (教师快速移动,引导学生快速反应 )
让学生,想一想,动一动,即时反映。以获得良好的方位感知。同时放松肢体。

Step4 Consolidation and extension
1. Listen and talk.
听录音, 跟读。 看图模仿说话.
A: Where is the …?
B: It’s … the ….

2. Look , read and write.
课件: 展示如图P61的房间位置,同时提供介词,请学生做选择填空。

收取若干份讲解。

3. Do a match: I guess.
This is my/…’s room. Guess, where is the …?

3. A task
T:Dear children, do you like Mei Tounao. Today is Mei Tounao ‘s moving day. Would you like to send him gifts ? Here I’ve got so much modern furniture. You could choose and put them in his room. Pay attention to make the room nice and tidy, ok?

Homework
1. Copy the new words and try to make four sentences like: Where is the …? It’s …. the ….
2. Design a room for yourself and talk about it with your partner.

Students listen to the tape and try to say after it, and then do the practice.

Students do the exercises.

Students guess.

Each team start to put things in Mei Tounao’s room and practice in English.

这是一个综合性的读写练习,全面考察学生对于本课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同时,遵循英语的规律,让学生主动思维,积极思考。

答案的不确定性引发学生思考,述说的热情。这个游戏的优点在于让学生在不经意中快速反应,高频率地练习本课时的词汇和句型。
再次利用该教具,在帮助整理房间的基础上为他人挑选家具或用品并按照生活习惯放置在相应位置。以此项任务型活动促进学生团结协作,再次操练句型和词汇,并自然地教给学生有关房间布置的常识及初步的审美。

『叁』 观舞记 板书

观舞记(冰心)--献给印度舞蹈家卡拉玛姐妹
我应当怎样地来形容印度卡拉玛姐妹的舞蹈?
假如我是个诗人,我就要写出一首长诗,来描绘她们的变幻多姿的旋舞。
假如我是个画家,我就要用各种的彩色,点染出她们的清扬的眉宇,和绚丽的服装。
假如我是个作曲家,我就要用音符来传达出她们轻捷的舞步,和细响的铃声。
假如我是个雕刻家,我就要在玉石上模拟出她们的充满了活力的苗条灵动的身形。
然而我什么都不是!我只能用我自己贫乏的文字,来描写这惊人的舞蹈艺术。
如同一个婴儿,看到了朝阳下一朵耀眼的红莲,深林中一只旋舞的孔雀,他想叫出他心中的惊喜,但是除了咿哑之外,他找不到合适的语言。
但是,朋友,难道我就能忍住满心的欢喜和激动,不向你吐出我心中的“咿哑”?
我不敢冒充研究印度舞蹈的学者,来阐述印度舞蹈的历史和派别,来说明他们所表演的婆罗多舞是印度舞蹈的正宗。我也不敢像舞蹈家一般,内行地赞美她们的一举手一投足,是怎样地“本色当行”。
我只是一个欣赏者,但是我愿意努力说出我心中所感受的飞动的“美”!
朋友,在一个难忘的夜晚——
帘幕慢慢地拉开,台中间小桌上供奉着一尊湿婆天的舞像,两旁是燃着的两盏高脚铜灯,舞台上的气氛是静穆庄严的。
卡拉玛·拉克希曼出来了。真是光艳的一闪!她向观众深深地低头合掌,抬起头来,她亮出了她的秀丽的面庞,和那能说出万千种话的一对长眉,一双眼睛。
她端凝地站立着。
笛子吹起,小鼓敲起,歌声唱起,卡拉玛开始舞蹈了。
她用她的长眉,妙目,手指,腰肢;用她髻上的花朵,腰间的褶裙;用她细碎的舞步,繁响的铃声,轻云般慢移,旋风般疾转,舞蹈出诗句里的离合悲欢。
我们虽然不晓得故事的内容,但是我们的情感,却能随着她的动作,起了共鸣!我们看她忽而双眉颦蹙,表现出无限的哀愁,忽而笑颊粲然,表现出无边的喜乐;忽而侧身垂睫,表现出低回宛转的娇羞;忽而张目嗔视,表现出叱咤风云的盛怒;忽而轻柔地点额抚臂,画眼描眉,表演着细腻妥贴的梳妆;忽而挺身屹立,按箭引弓,使人几乎听得见铮铮的弦响!在舞蹈的狂欢中,她忘怀了观众,也忘怀了自己。她只顾使出浑身解数,用她灵活熟练的四肢五官,来讲说着印度古代的优美的诗歌故事!
一段一段的舞蹈表演过(小妹妹拉达,有时单独舞蹈,有时和姐姐配合,她是一只雏凤!形容尚小而工夫已深,将来的成就也是不可限量的),我们发现她们不但是表现神和人就是草木禽兽:如莲花的花开瓣颤,小鹿的疾走惊跃,孔雀的高视阔步,都能形容尽致,尽态极妍!最精采的是“蛇舞”,颈的轻摇,肩的微颤:一阵一阵的柔韧的蠕动,从右手的指尖一直传到左手的指尖!我实在描写不出,只能借用白居易的两句诗“珠缨炫转星宿摇,花鬘斗薮龙蛇动”来包括了。
看了卡拉玛姐妹的舞蹈,使人深深地体会到印度的优美悠久的文化艺术:舞蹈、音乐、雕刻、图画……都如同一条条的大榕树上的树枝,枝枝下垂,入地生根。这众多树枝在大地里面息息相通,吸收着大地母亲给予他的食粮的供养,而这大地就是有着悠久历史的印度的广大人民群众。
卡拉玛和拉达还只是这棵大榕树上的两条柔枝。虽然卡拉玛以她的二十二年华,已过了十七年的舞台生活;十二岁的拉达也已经有了四年的演出经验,但是我们知道印度的伟大的大地母亲,还会不断地给他们以滋润培养的。
最使人惆怅的是她们刚显示给中国人民以她们“游龙”般的舞姿,因着她们祖国广大人民的需求,她们又将在两三天内“惊鸿”般地飞了回去!
北京的早春,找不到像她们的南印度故乡那样的丰满芬芳的花朵,我们只能学她们的伟大诗人泰戈尔的充满诗意的说法:让我们将我们一颗颗的赞叹感谢的心,像一朵朵的红花似的穿成花串,献给她们挂在胸前,带回到印度人民那里去,感谢他们的友谊和热情,感谢他们把拉克希曼姐妹送来的盛意!
[编辑本段]【教材分析 】

《观舞记》是七年级(九年级)《语文》第四单元中的一篇课文。这个单元选的是文化艺术方面的文章,依次是《社戏》《安塞腰鼓》《竹影》《观舞记》《口技》。通过阅读,我们可以从中看到作家对艺术的体验和感悟,及由此生发的对人生的思考和认识,可以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陶冶情操。学习本单元,要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品味并积累优美的语句。
教学重点:1、学习作家冰心的写作手法,品味并积累优美的语句;
2、体会卡拉玛姐妹“飞动的美”是缘于内心的;
教学难点 :让学生自己体会到卡拉玛姐妹舞蹈美的奥秘。
[编辑本段]【学生分析 】

学生在小学的时候有较好的基础,语言表达能力较强。通过一个半学期的培养,班级中已经初步形成了合作、交流、研究、讨论解决问题的良好学风。这一年龄段的学生有“争强好胜”的特点,很在乎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利用小组教学能很好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编辑本段]【设计理念 】

1、合理地利用课程资源,给学生更加直观的感受;2、培养学生协作精神,提高其交往技能,开拓其思维;3、教师注意课前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4、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
使新课标在实际课堂教学过程 中得到充分的体现,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让学生多想、多说、多做,以学生提出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付诸实践贯穿课堂始终。对学生多给予肯定,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对学好语文更有信心。
[编辑本段]【课前准备 】

1、 学生准备
预习课文,解决生字词;提出对于课文不理解的地方。
解 数:旧指武术的架势,泛指手段、本事。
静 穆:安静庄严。
惊 鸿:惊飞的鸿雁,形容美人体态轻盈。
颦 蹙:皱着眉头,形容忧愁的样子。
妥 帖:恰当,十分合适。
本色当行:做本行的事,成绩十分显著。
叱咤风云:形容威力极大。
尽态极研:使仪态和丽质最充分地展示出来
2、 教师准备
有目的地布置学生预习;查询书籍、网站、录像,收集有关印度舞蹈的资料;制作《观舞记》课件。
教学实录
一、 导入 新课
1、以一段东方歌舞团舞蹈演员表演的印度舞录象导入 。
【提示:注意观察舞蹈演员的动作、服装等方面,看完后用自己的话来形容这段舞蹈】
生①:这种舞蹈的动作十分优美、欢快,三位演员的动作整齐划一,十分和谐,加上身上的服饰的配合,显得更加动人。
生②:舞蹈者的动作最具有特点的地方,便是她们灵活的手臂了!手臂在空中舞动,时而优柔婉转,表现出一种柔和;时而刚劲有力,表现出一种生机。
2、指出:讲的都很好,但是如果我们没有看过这段舞蹈,而单凭这两段描绘,我们还是很难相象出印度舞究竟是什么样的,我们的语言在这样的舞蹈面前显得有些空洞。
引发问题:如何将这段舞蹈描绘得栩栩如生呢?
3、引入课题:——《观舞记》
二、再次感知课文以及语基检测
自由朗读课文;检查预习情况。
【学生在课前都已经作了较好的预习,以小组为单位,每组两位同学,检查字词预习情况】
三、欣赏与品读
【让学生对课文的重点部分,即12—18小节进行重点研读】
提出问题:你最喜欢文中的哪一段话?为什么?
生①:我最喜欢文中16自然段,“她用她的长眉,妙目,手指,腰肢,用她髻上的花朵,腰间的褶裙,用她细碎的舞步,繁响的铃声,轻云般慢移,旋风般疾转,舞蹈出诗句里的离合悲欢。”
作者用简洁的语言对卡拉玛姐妹的外貌,衣饰及动作进行了细致的描写。卡拉玛的外貌和衣饰给人留下的印象是美好的。但是,卡拉玛也没有忽略舞蹈的灵魂——动作。她优美的动作与铃声的完美配合,正如作者所说“舞蹈出诗句里的离合悲欢”。既然如此,我们对卡拉玛舞蹈的美,还有什么质疑吗?
生②:“我们发现她们不但是表现的神和人,就是草木禽兽:如莲花的花开瓣颤,小鹿的疾走惊跃,孔雀的高视阔步,都能形容尽致,尽态极妍!最精彩的是“蛇舞”,颈的轻摇,肩的微颤:一阵一阵的柔韧的蠕动,从右手的指尖,一直传到左手的指尖!”
这一段是一个排比句,用“花开瓣颤的莲花”,“疾走惊跃的小鹿”,“高视阔步的孔雀”等比喻表现了印度舞蹈的特点,以及卡拉玛姐妹高超的舞蹈技艺。同时也表现了作者对她们的由衷的赞美。
四.层次结构
第一部分(1~10段),表达对卡拉玛姐妹高超舞技的赞美之情。
第二部分(11~18段),从身体、神态、服饰等三方面来具体描绘她们舞蹈飞动的“美”。
第三部分(19~22段),揭示了印度文化是滋养民族艺术的食粮,表达了对卡拉玛姐妹的感激和赞美之情。
五.中心意思
作者用精妙的语言展现了印度卡拉玛姐妹高超的舞蹈技艺,表达了对她们的赞美、感激和怀念之情。同时也揭示了民族艺术植根于本民族的文化土壤的内涵。
六.写作特点
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的使用,尽可能地把视觉形象转化为语言形象,激发了读者的想像力。
[编辑本段]【写作背景】
《观舞记》是冰心写于五十年代后期的一篇散文。当时中印关系正处于蜜月时期,两国的来往比较频繁,在国际上有着许多的共同的立场和观点,特别是1955年万隆会议的召开,更进一步促进了中印关系的发展。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冰心以一场异国风情表演——印度舞蹈为题材,写下了这篇散文。也正因为这一大的背景,这篇散文同时也有着应景之作之嫌。文中所产生的缺陷也是显而易见的。
冰心的散文《观舞记》写印度舞蹈家卡拉玛姐妹来北京的表演实况,浓妆艳抹地描绘了舞台上姐妹的服饰、身段、神态和舞姿,作者倾尽全力调动了文学技艺,写得珠光宝气,光彩照人。可是华丽的外表下掩藏着真情的不足,一是作者与卡拉玛姐妹缺乏心灵的交流,二是作者对印度舞和卡拉玛姐妹的表演缺少真实的感动。散文本来就是主内的,即依托于心灵体验、心灵感悟。冰心早年的散文和耄耋之年的散文深得公众称许,因为这些散文篇篇都有一个真实的作者活脱地展示出来;惟独她在解放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写的散文主外不主内,技艺甚好而感情空疏,个性流失,这篇写于1957年的《观舞记》就是例证。
[编辑本段]【作者简介】
冰心(1900年10月5日—1999年2月28日)福建长乐人,原名谢婉莹。现代著名女作家,儿童文学作家,诗人,因一生刚好度过了一个世纪,所以被称为“世纪老人”,深受人民的喜爱。
1900年10月5日出生于福州一个具有爱国、维新思想的海军军官家庭,她父亲谢葆璋参加了甲午战争,抗击过日本侵略军,后在烟台创办海军学校并出任校长。
冰心出生后7个月,便随全家迁至上海。
4岁时迁往山东烟台,此后很长时间便生活在烟台的大海边。大海陶冶了她的性情,开阔了她的心胸;而父亲的爱国之心和强国之志也深深影响着她幼小的心灵。曾经在一个夏天的黄昏,冰心随父亲在海边散步,在沙滩,面对海面夕阳下的满天红霞,冰心要父亲谈谈烟台的海,这时,父亲告诉小女儿:中国北方海岸好看的港湾多的是,比如威海卫、大连、青岛,都是很美的,但都被外国人占领了,“都不是我们中国人的”,“只有烟台是我们的!”父亲的话,深深地印在幼小冰心的心灵。 在烟台,冰心开始读书,家塾启蒙学习期间,已接触中国古典文学名著,7岁即读过《三国演义》《水浒传》等。与此同时,还读了商务印书馆出版的“说部丛书”,其中就有英国著名作家狄更斯的《块肉余生述》等十九世纪批判现实主义的作品,在读《块肉余生述》时,当可怜的大卫,从虐待他的店主出走,去投奔他的姨婆,旅途中饥饿交迫的时候,冰心一边流泪,一边扮着手里母亲给她当点心的小面包,一块一块地往嘴里塞,以证明并体会自己是幸福的!
辛亥革命后,冰心随父亲回到福州,住在南后街杨桥巷口万兴桶石店后一座大院里。这里住着祖父的一个大家庭,屋里的柱子上有许多的楹联,都是冰心的伯叔父们写下的。这幢房子原是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的林觉民家的住宅,林氏出事后,林家怕受诛连,卖去房屋,避居乡下,买下这幢房屋的人,便是冰心的祖父谢銮恩老先生。在这里,冰心于1912年考入福州女子师范学校预科,成为谢家第一个正式进学堂读书的女孩子。
1913年父亲谢葆璋去北京国民政府出任海军部军学司长,冰心随父迁居北京,住在铁狮子胡同中剪子巷,次年入贝满女中,1918年升入协和女子大学理预科,向往成为一名救死扶伤的医生。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和五四运动的爆发,使冰心把自己的命运和民族的振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她全身心地投入时代潮流,被推选为大学学生会文书,并因此参加北京女学界联合会宣传股的工作。在爱国学生运动的激荡之下,她于1919年8月的《晨报》上,发表第一篇散文《二十一日听审的感想》和第一篇小说《两个家庭》。后者第一次使用了“冰心”这个笔名。由于作品直接涉及到重大的社会问题,很快发生影响。冰心说,是五四运动的一声惊雷,将她“震”上了写作的道路。之后所写的《斯人独憔悴》《去国》《秋风秋雨愁煞人》等“问题小说”,突出反映了封建家庭对人性的摧残、面对新世界两代人的激烈冲突以及军阀混战给人民带来的苦痛。其时,协和女子大学并入燕京大学,冰心以一个青年学生的身份加入了当时著名的文学研究会。她的创作在“为人生”的旗帜下源源流出,发表了引起评论界重视的小说《超人》,引起社会文坛反响的小诗《繁星》《春水》,并由此推动了新诗初期“小诗”写作的潮流。
1923年,冰心以优异的成绩取得美国威尔斯利女子大学的奖学金。出国留学前后,开始陆续发表总名为《寄小读者》的通讯散文,成为中国儿童文学的奠基之作,20岁出头的冰心,已经名满中国文坛。
在去美国的杰克逊总统号邮轮上,冰心与吴文藻相识。冰心在波士顿的威尔斯利女子大学研究院攻读文学学位,吴文藻在达特默思学院攻读社会学,他们从相互的通信中,逐渐加深了解,1925年夏天,冰心和吴文藻不约而同到康耐尔大学补习法语,美丽的校园,幽静的环境,他们相爱了。
1926年冰心获得文学硕士学位回国,吴文藻则继续留在美国的哥伦比亚大学攻读社会学的博士学位。冰心回国后,先后在燕京大学、北平女子文理学院和清华大学国文系任教。
1929年6月15日,冰心与学成归国的吴文藻在燕京大学临湖轩举行婚礼,司徒雷登主持了他们的婚礼。 成家后的冰心,仍然创作不辍, 作品尽情地赞美母爱、童心、大自然,同时还反映了对社会不平等现象和不同阶层生活的细致观察,纯情、隽永的笔致也透露着微讽。小说的代表性作品有1931年的《分》和1933年的《冬儿姑娘》,散文优秀作品是1931年的《南归――献给母亲的在天之灵》等。
1932年,《冰心全集》分三卷本(小说、散文、诗歌各一卷),由北新书局出版,这是中国现代文学中的第一部作家的全集。
1936年,冰心随丈夫吴文藻到欧美游学一年,他们先后在日本、美国、法国、英国、意大利、德国、苏联等地进行了广泛的访问,在英国,冰心与意识流小说创作的先锋作家伍尔夫进行了交谈,她们一边喝着下午茶,一边谈论着文学与中国的话题。
1938年吴文藻、冰心夫妇携子女于抗战烽火中离开北平,经上海、香港辗转至大后方云南昆明。冰心曾到呈贡简易师范学校义务授课,与全民族共同经历了战争带来的困苦和艰难。
1940年移居重庆,出任国民参政会参政员。不久参加中华文艺界抗敌协会,热心从事文化救亡活动,还写了《关于女人》《再寄小读者》等有影响的散文篇章。
抗日战争胜利后,1946年11月她随丈夫、社会学家吴文藻赴日本,曾在日本东方学会和东京大学文学部讲演,后被东京大学聘为第一位外籍女教授,讲授“中国新文学”课程。在日本期间,冰心和吴文藻在复杂的条件下团结和影响海外的知识分子,积极从事爱国和平进步活动。冰心作为一位忠诚的爱国知识分子,继承了中国知识分子的优良传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追求光明,永不止息。在抗日战争时期,她与周恩来就有过接触,应约在进步刊物上发表文章,周恩来曾邀请她访问延安,虽然未能成行,但他们的心是相通的。
解放战争时期,冰心拒绝参加“国大”代表竞选,支持亲属投奔解放区。
新中国成立之初,她身居日本,心向祖国,坚决支持吴文藻毅然摆脱国民党集团的正义之举。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新形势鼓舞下,吴文藻、冰心夫妇冒着生命危险,冲破重重阻难,于1951年回到日思夜想的祖国。从此定居北京。周恩来总理亲切接见了吴文藻、冰心夫妇,并对他们的爱国行动表示肯定和慰勉。冰心感受到新中国欣欣向上的民心,以百倍的精力投入到祖国的各项文化事业和国际交流活动中去。期间,她先后出访过印度、缅甸、瑞士、日本、埃及、罗马尼亚、英国、苏联等国家,在世界各国人民中间传播友谊。同时她发表大量作品,歌颂祖国,歌颂人民的新生活。她说:“我们这里没有冬天”,“我们把春天吵醒了”。她勤于翻译,出版了多种译作。她所创作的大量散文和小说,结集为《小桔灯》《樱花赞》《拾穗小扎》等,皆脍炙人口,广为流传。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冰心受到冲击,家被抄了,进了“牛棚”,在烈日之下,接受造反派的批斗。1970年初,年届70的冰心,下放到湖北咸宁的五七干校,接受劳动改造,直到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即将访华,冰心与吴文藻才回到北京,接受党和政府交给的有关翻译任务。这时,她与吴文藻、费孝通等人,通力全作完成了《世界史纲》《世界史》等著作的翻译。在这段国家经济建设和政治生活极不正常的情况下,冰心也和她的人民一样,陷入困顿和思索之中。在十年“文革”的动乱中,尽管受到不公正对待,她坦然镇静地面对一切,坚信真理一定胜利。她时时密切关注社会主义祖国的进步和人民生活的提高。她曾在《世纪印象》一文中写到:“九十年来……我的一颗爱祖国,爱人民的心,永远是坚如金石的”。实践证明,冰心是长期与党患难与共的亲密朋友。
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祖国进入新的历史 时期,冰心迎来了奇迹般的生平第二次创作高潮。她不知老之将至,始终保持不断思索,永远进取,无私奉献的高尚品质。
1980年6月,冰心先患脑血栓,后骨折。病痛不能令她放下手中的笔。她说“生命从八十岁开始”。她当年发表的短篇小说《空巢》,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接着又创作了《万般皆上品……》《远来的和尚》等佳作。散文方面,除《三寄小读者》外,连续创作了四组系列文章,即《想到就写》《我的自传》《关于男人》《伏枥杂记》。其数量之多,内容之丰富,创作风格之独特,都使得她的文学成就达到了一个新的境界,出现了一个壮丽的晚年景观。年近九旬时发表的《我请求》《我感谢》《给一个读者的信》,都是用正直、坦诚、热切的拳拳之心,说出真实的话语,显示了她对祖国、对人民深沉的爱。她身体力行,先后为家乡的小学、全国的希望工程、中国农村妇女教育与发展基金和安徽等灾区人民捐出稿费十余万元。她热烈响应巴金建立中国现代文学馆的倡议,捐出自己珍藏的大量书籍、手稿、字画,带头成立了“冰心文库”。冰心作为民间的外交使者,经常出访,足迹遍布全球,把中国的文学、文化和中国人民的友好情谊带到世界各个角落。她为国家的统一和增进与世界各国人民的友好往来,做出了卓越贡献。她是我国爱国知识分子的光辉典范。
1992年12月24日,全国性的社会学术团体冰心研究会在福州成立,著名作家巴金出任会长,此后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和活动。
1995年,海峡文艺出版社出版八卷本的《冰心全集》,同年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出版座谈会,赵朴初、雷洁琼、费孝通、韩素音、王蒙、萧乾、谢冕等出版座谈会并发言,高度评价冰心巨大的文学成就与博大的爱心精神。
为了宣传冰心的文学成就和文学精神,由冰心研究会常务理事会提议,经中国共产党福建省委和省政府批准,在福建省文联的直接领导下,在冰心的故乡长乐建立冰心文学馆。内设大型的《冰心生平与创作展览》,冰心研究中心,会议厅,会客厅等,占地面积13亩,建设面积4500平方米,1997年8月25日正式落成开馆。
1999年2月28日21时冰心在北京医院逝世,享年99岁。
冰心逝世后,党和人民给她以高度的评价,称她为“二十世纪中国杰出的文学大师,忠诚的爱国主义者,著名的社会活动家,中国共产党的亲密朋友。”也就是说,冰心的成就和贡献是多方面的,她把她的一生都献给了孩子、祖国和人民,献给全社会和全人类。
冰心是世纪同龄人,一生都伴随着世纪风云变幻,一直跟上时代的脚步,坚持写作了七十五年。她是新文学运动的元老。她的写作历程,显示了从“五四”文学革命到新时期文学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发展的伟大轨迹。她开创了多种“冰心体”的文学样式,进行了文学现代化的扎扎实实的实践。她是我国第一代儿童文学作家,是著名的中国现代小说家、散文家、诗人、翻译家。她的译作如黎巴嫩凯罗·纪伯伦的《先知》《沙与沫》,印度泰戈尔的《吉檀迦利》《园丁集》及戏剧集多种,都是公认的文学翻译精品, 1995年曾因此经黎巴嫩共和国总统签署授予国家级雪松勋章。她的文学影响超越国界,作品被翻译成各国文字,得到海内外读者的赞赏。
冰心同时是位著名的社会活动家。建国以来,她历任中国作家协会第二、三届理事会理事和书记处书记、顾问,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二至四届全国委员会委员和副主席,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委员会副主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至五届代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至七届全国委员会常委和第八、九届全国委员会委员,全国少年儿童福利基金会副会长,中国妇女联合会常委等职。她总是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孩子的博大爱心,关注和投入各项活动。她为我国的文学事业、妇女儿童事业的发展、为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都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冰心的名言是“有了爱就有了一切”。她的一生言行,她的全部几百万的文字,都在说明她对祖国、对人民无比的爱心和对人类未来的充沛信心。她喜爱中华民族和全人类经过历史积淀下来的一切优秀文化成果。她热爱生活,热爱美好的事物,喜爱玫瑰花的神采和风骨。她的纯真、善良、刚毅、勇敢和正直,使她在海内外读者中享有崇高的威望。中国人民为有冰心这样的文学大师而自豪。
1999年3月19日,在八宝山革命公墓第一告别室,人们以独特的方式送别冰心。这里没有往日的肃杀,没有黑纱,没有白花,充溢着灵堂四周的,是大海一般的蔚蓝和玫瑰一般的鲜红。告别室的门前,大红横幅上写着“送别冰心”四个醒目的大字,灵堂内摆满了鲜花和花篮,冰心老人安卧在鲜花丛中,花丛前是冰心生前共同为中国文学事业奋斗的好朋友、中国作协主席巴金的花篮和家属们精心编织的大花篮。冰心生前最喜爱红玫瑰。她在一个世纪的生涯里,始终如一地将玫瑰一般的爱献给祖国、献给人民,献给这个美好的世界。于是,热爱冰心的人们从昆明、从广州空运来了二千余枝最鲜的红玫瑰,以玫瑰的方式向冰心做最后的告别。 灵堂正面在一片浅蓝色和蔚蓝色的背景之下,衬托出冰心老人手书的“有了爱就有了一切”的几个大字,周围是松柏,是用红玫瑰织成的红心图案。走进灵堂,耳边响起大海的波涛声,还有海鸥翱翔的欢叫声,管风琴与小号的幽雅旋律从遥远的天际飘摇而来……这是冰心最喜爱的外孙陈钢精心为姥姥准备的音乐。他从美国赶回来时,特意带回来大自然的音乐素材,由李焕之的儿子经过音乐合成而成,乐曲分为“大海”“生命”“光明”和“晚霞”四个乐章。 冰心去世之后,唁电如雪片一般飞来,表示哀悼的,既有文学界的老前辈、也有充满童心的小读者,有中国的也有外国的朋友,此时,灵堂外排着长长的队伍前来向冰心作最后送别的,他们中有的是专程从外地赶来送别冰心的,前来送别的多达数千人。正在参加中国作协第五届第四次全国委员会议和中国文联第六届第四次全国委员会议的作家艺术家们也来向冰心老人告别。福建省副省长潘心城等,代表家乡人民向冰心送别。向冰心送别的每一个人手里拿着一枝红玫瑰,向冰心老人三鞠躬,然后轻轻地将红玫瑰搁在冰心老人的身边,渐渐地冰心在一片红玫瑰的海洋中升腾、升华。

『肆』 江西版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www..com/

『伍』 小班科学春天的小号手一迎春花教案

活动目标:
1.学习用各种感官观察迎春花,知道它是春天里开得最早的花,又叫"报春花"。
2.感受春天的美,萌发热爱春天的情感。
活动准备:
一盆迎春花或每桌一支迎春花。
活动重点:
了解迎春花的特征。
活动难点:
能用完整的语言讲述自己对迎春花的认识。
审美元素:
春天来了,万物复苏,大地一片生机。金黄色的迎春花是其中最耀眼的,它是春天里开得最早的花,以娇艳的身姿向人们传递着春天的信息。通过欣赏迎春花,让幼儿知道春天来了,激发他们去寻找春天的美景,并感受春天的美。
活动过程:
1.组织谈话,导入新课:
师: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春天)
2.引导幼儿观察迎春花。
师:(出示迎春花)这是什么花?开在什么季节?(教师小结:因为这种花向我们报告春天来了,所以它叫迎春花,也叫报春花。)
引导幼儿从花的形状、颜色、花瓣的层数、香味等方面来观察、认识迎春花。
师:迎春花是什么样的呢?什么颜色的?它有几片花瓣?花瓣是什么样的?像什么?迎春花有香味吗?
(引导幼儿用比较完整的语言描述所看到的迎春花。)
师小结:迎春花的枝条长长的,上面开满了一朵朵的花,它是先开花、后长叶子。迎春花的花是黄色的,有的有4片花瓣,有的有5片花瓣,闻起来香香的。
3.引导幼儿爱护花儿。
师:你们喜欢迎春花吗?迎春花开了以后,还会有什么花开呢?春天美吗?为什么?我们应该怎样爱护春天里的花?
师小结:春天到了,各种花把大地打扮得更漂亮,我们要爱护它们,做到好看的花儿我不摘,如果看到别人摘,我们也要制止。

『陆』 小号培训教案

教学目标:
1、欣赏阅兵的场面,感受士兵高昂的士气、宏伟的气势、体会整齐划一的魅力。
2、学唱歌曲《小号手之歌》,通过演唱歌曲,感受进行曲的特点。教学重、难点:
重点难点欣赏阅兵的场面,感受士兵高昂的士气、宏伟的气势、体会整齐划一的魅力。
学唱歌曲《小号手之歌》,注意附点节奏及休止符的掌握。教学过程:(教具、学具、器材、板书设计)
教师准备:
歌曲录音带、阅兵的场面资料、图片
一、导入新课:
学习音乐中不同力度符号的表现作用,认识并说出名称,并尝试着用不同力度符号表现阅兵队列由远至近、由近至远的效果。
二、学唱歌曲《小号手之歌》
一、 1、教师用富有激情的导语引入课题:同学们,你们听,响亮地军号吹响了,也让我们也跟着小号手一起来做个光荣的小军人吧。导入新课,激发学习兴趣:
1、 出示(课件冲锋号和集合号的声音)你听到了什么?听到以后,你仿佛看到什么?想到什么?学生自由回答
2、 教师:对了,刚刚这个声音是由军号发出的,军号是军队用于传达简短的号令,发布信息用的一种工具,它能吹奏简单的几个音像13 5 i。所以我们在许多战争的片子听到军号的声音。
3、 教室:老师再播放一段小军号的音乐,请你主要听这个节奏有什么特点? (课件出示自录声音 111 1 |333 3 |555 55
4、学生回答。(里面出现了重复的用“的的”、“哒哒”“的的哒”“嘟嘟”等多种声音模仿)。
4、 教师:说得真不错,
(课件出示曲谱 1 11 1 |3 33 3| 5 55 5 5|
的的的 哒 的的的 哒”的的的 哒哒
这就是我们刚才听到的军号声,我们一起来唱一下。直接唱歌词。
5、教师:你会吗? 学生练习这句曲谱。
6、教师:现在老师将这个旋律变化一下,节奏不变
(课件出示曲谱 5 55 3 | 5 55 2 | 3 33 6 3 | 1 11 1 )
的的的 哒 的的的 哒,的的的 哒的, 哒哒哒 哒
、听老师唱一遍歌词,老师做手势提示音高指导学生直接唱歌词。
(设计意图:通过提问引入军号声音的模仿,循序渐进的学习军号的节奏和音高,既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又能解决了一个难点,可谓一举两得)

『柒』 寻袖鞭(三节棍)教学

去这里看吧:专属
http://so.youku.com/search_video/q_%E4%B8%89%E8%8A%82%E6%A3%8D%20

阅读全文

与小号手教学设计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有趣的水语言教案反思 浏览:926
苏教版高中语文pdf 浏览:49
幼儿观察能力教案反思 浏览:927
托班音乐教案红灯笼教学反思 浏览:232
怎样让学生爱上语文课培训心得 浏览:404
山西统考2017语文试卷 浏览:805
三年级下册语文半期考试jian参考答案 浏览:455
舞蹈课教学计划表模板 浏览:682
2013小学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浏览:393
快速波尔卡音乐教案 浏览:430
初高中语文语法 浏览:942
县域课堂教学改革 浏览: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学设计 浏览:832
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教学策略研究 浏览:795
朝阳区20152016期末语文 浏览:521
天勤教育教学点 浏览:534
语文九全课时特训答案 浏览:679
户外活动教案跑 浏览:977
2016重庆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885
大班音乐活动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浏览: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