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六年级下册政治书有几个单元分别是什么
第一单元权利义务伴我行
第一课国家的主人广泛的权利
人民当专家属作主的国家
我们享有广泛的权利
第二课我们应尽的义务
公民的义务
忠实履行义务
第二单元我们的人身权利
第三课生命健康权与我同在
生命和健康的权利
同样的权利同样的爱护
第四课维护我们的人格尊严
人人享有人格尊严权
肖像和姓名中的权利
第五课隐私受保护
隐私和隐私权
尊重和维护隐私权
第三单元我们的文化、经济权利
第六课终身受益的权利
知识助我成长
珍惜学习机会
第七课拥有财产的权利
财产属于谁
财产留给谁
无形的财产
第八课消费者的权益
我们享有“上帝”的权利
维护消费者权益
第四单元我们崇尚公平和正义
第九课我们崇尚公平
公平是社会稳定的“天平”
维护社会公平
第十课我们维护正义
正义是人类良知的“声音”
自觉维护正义
② 英语点对点六年级下第三单元答案
第一单元权利义复务伴我行制 第一课国家的主人广泛的权利 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 我们享有广泛的权利 第二课我们应尽的义务 公民的义务 忠实履行义务 第二单元我们的人身权利 第三课生命健康权与我同在 生命和健康的权利 同样的权利同样的爱护 第四课维护我们的人格尊严 人人享有人格尊严权 肖像和姓名中的权利 第五课隐私受保护 隐私和隐私权 尊重和维护隐私权 第三单元我们的文化、经济权利 第六课终身受益的权利 知识助我成长 珍惜学习机会 第七课拥有财产的权利 财产属于谁 财产留给谁 无形的财产 第八课消费者的权益 我们享有“上帝”的权利 维护消费者权益 第四单元我们崇尚公平和正义 第九课我们崇尚公平 公平是社会稳定的“天平” 维护社会公平 第十课我们维护正义 正义是人类良知的“声音” 自觉维护正义
③ 人人享有人格尊严集体备课记录
政治集体备课记录
时间:
2015
年
3
月
5
号
地点:史地教室
人员:刘本库、齐竹青、王光族、姜作典、孙淑芬、张晓茗、
主讲人:孙淑芬
主讲内容:七年级下册的复习
一、教学指导思想
坚持以人为本,坚持求真务实的精神和作风,认真抓好初中
思想品德的日常教学,更新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努力培养
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努力提高的教育实效和教学质量。
二
、教学目标
七年级下册重在对学生的道德教育,第八课重点掌握竞争与
合作的关系,懂得既要在竞争中合作,又要在合作中竞争。培养
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第九课培养学生要有宽容的品质,
心有他
人天地宽,
懂得宽容的重要性,
尊重他人,
尊重社会,
尊重自然。
第十课是培养诚实守信的品质,重点复习诚信的基本要求。
三
、教学手段
1
、
多媒体教学
2
、
课堂练习,随堂讲解
3
、
同学之间相互过关重要知识点。
四
、知识的归类
第八课
竞争合作求双赢
1
、平等竞争
(
1
)竞争的作用
积极作用
:
①它给我们以直接、
现实的追求目标,
赋予我们压力和动力,
能最大限度地激发我们的
潜能,提高学习和工作的效率
;
②能使人们在竞争、比较中,客观地评价自己,发现自己的
局限性,提高自己的水平
;
③能让我们的集体更富有生气,丰富我们的生活,增添学习和生
活的乐趣。
消极作用
:
①它可能使某些获胜者滋长骄傲自大情绪,使某些失败者丧失信心,产生自卑感
;
②竞
争的压力可能引起我们心情过分紧张和焦虑
;
③更严重的是,当虚荣心作怪的时候,会把别
人的成绩看作一种威胁,出现怨恨别人超过自己的忌妒心理。
(
2
)竞争的规则
如果在竞争中采取不正当的手段,轻则违背道德良心,重则触犯国家法律。道德和法
律,是我们在竞争中必须遵守的基本准则。
(
3
)竞争的目的
在于超越自我,开发潜能,激发学习热情,提高工作效率,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
4
)正确认识忌妒心理
忌妒是竞争的副产品。
尽管每个人都可能产生妒意,
有时它还是人们进取的动力,
但忌
妒心理是一种微妙、
强烈而又隐蔽的消极情感,
是拿别人的成绩惩罚自己的消极心理,
对我
们的发展有很大危害。
2
、合作共享
合作的内涵
:
①个人或群体之间为达到共同的目的需要彼此合作。
合作的成果属于大家,
由大家共享。
②合作是共享的基础,共享是合作的必然结果。
合作的要求
:
各方承担责任,完成各自的任务。
合作的核心
:
发扬集体主义精神。
合作的意义
:
(1)
合作是事业成功的土壤。
(2)
合作能聚集力量、启发思维、开阔视野、激发创造性。
(3)
合作能培养同情心、利他心和奉献精神。
(4)
精诚合作会使我们分享到成功的愉悦,互助互惠能我们取得更大的胜利。
3
、在合作中竞争
(
1
)竞争与合作的关系
在合作中竞争的内涵
:
①团体的通力合作鼓励各个成员间相互竞争
;
②成员间相互竞争促进团体竞争力的提高。
竞争与合作的关系
:
合作与竞争,不是水火不容的关系,而是相互依存,你中我,我中有你。
(
2
)在合作中竞争的意义
学会在合作中竞争,
才能达到充分地合作和合理地竞争。
竞争与合作的和谐交融,
会使
我们的力量更强大,使我们每个人更快地迸步。
(
3
)善于在合作中竞争
①在合作中竞争,要尊重竞争对手,向竞争对手学习,取长补短、携手共进
;
②善于找准自身的优势,扬长避短,敢于与他人竞争
;
③面对竞争的成功,应再接再厉
;
④面对竞争的失败,应总结经验,奋起直追。
4
、在竞争中合作
在竞争中合作的意义
:
竞争中需要合作。竞争本身并不是目的,
而是达到更高目的手段。
在竞争中,合作得越
好,力量就越强,成功的可能性
;
越大。优秀的竞争者往往是理想的合作者。
在竞争中合作的要求
:
①“在竞争中合作”应体现双赢的原则,竞争对手不能相排斥,造成两败俱伤,而要互
相促迸、共同提高,这才是竞争,合作的真谛。
②无论是竞争还是合作,都要处理好自己与他人的关系。
关系处理
:
①要学会欣赏他人,发现别人的长处,虚心向别人学习
;
②要学会理解和谅解别人,对于竞争或者合作过程中分歧和误会,不能心存怨恨
;
③要站在对方的位置上考虑,想想别人的难处,缩小分均消除误会,职诚相待,帮助他
人,求得共同发展。
团队精神
:
①含义
:
团队精神是团队内部形成的上下一致、相互支持、密切合作、无私奉献的群体
精神。
②核心
:
团队精神的核心是集体主义,是合作共享、乐于奉献,是个人的利益服从团队
的利益。
③原因
:
个人的成功不是最终的成功,团队的成功才是最终的成功。
④ 六年级下册小本练习册18课答案不只一个
第一单元权利义务伴我行 第一课国家的主人广泛的权利 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内 我们享有广泛的权利 第二课我们应尽的义务 公民的义务 忠实履行义务 第二单元我们的人身权利 第三课生命健康权与我同在 生命和健康的权利 同样的权利容同样的爱护 第四课维护我们的人格尊严 人人享有人格尊严权 肖像和姓名中的权利 第五课隐私受保护 隐私和隐私权 尊重和维护隐私权 第三单元我们的文化、经济权利 第六课终身受益的权利 知识助我成长 珍惜学习机会 第七课拥有财产的权利 财产属于谁 财产留给谁 无形的财产 第八课消费者的权益 我们享有“上帝”的权利 维护消费者权益 第四单元我们崇尚公平和正义 第九课我们崇尚公平 公平是社会稳定的“天平” 维护社会公平 第十课我们维护正义 正义是人类良知的“声音” 自觉维护正义
⑤ 八年级下册政治有几个单元 分别是什么
第一单元 权利义务伴我行
· 1、国家的主人 广泛的权利
· 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
· 我们享有专广泛的权利属
· 2、我们应尽的义务
· 公民的义务
· 忠实履行义务
· 第二单元 我们的人身权利
· 3、生命健康权与我同在
· 生命与健康的权利
· 同样的权利 同样的爱护
· 4、维护我们的人格尊严
· 人人享有人格尊严权
· 肖像和姓名中的权利
· 5、隐私受保护
· 隐私和隐私权
· 尊重和维护隐私权
· 第三单元 我们的文化、经济权利
· 6、终身受益的权利
· 知识助我成长
· 珍惜学习机会
· 7、拥有财产的权利
· 财产属于谁
· 财产留给谁
· 无形的财产
· 8、消费者的权益
· 我们享有“上帝”的权利
· 维护消费者权益
· 第四单元 我们崇尚公平和正义
· 9、我们崇尚公平
· 公平是社会稳定的“天平”
· 维护社会公平
· 10、我们维护正义
· 正义是人类良知的“声音”
· 自觉维护正义
⑥ LQZ是LQZ 要思品答案.
八年级《思想品德作业本》(下)参考答案
第一单元 权利义务伴我行
第一课 国家的主人 广泛的权利
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
1~5.(略)6. (1)说明了我国通过建立以宪法为核心、以立法保障和司法保障为主要内容的权利保障体系,以保障公民的权利。(2)法律是保障我们权利的法宝,有了法律,我们就有了维权的利剑。7. (1)王亮的“小小年纪还不是公民”的说法是错的。因为公民是指具有某国国籍并依据该国宪法和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和年龄没有关系。王亮的“但这是家务事,我们也没什么可帮他”的说法也是错的。受教育是赵晓明享有的合法权利,受法律保护,可以通过法律途径帮助他。(2)赵晓明可以先向父亲说明接受教育是自己的合法权利,父亲不让他上学是违法行为,如父亲还是不同意,可以向法院起诉。(3)《宪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义务教育法》。8. 略
我们享有广泛的权利
1~4.(略)5. (1)姚某是被侵害人,王某一开始也是被侵害人,但最后却成了侵害人。(2)姚某向王某借钱不还,王某的合法权益受到侵犯,但王某却采取了非法的手段来维权,结果成了违法者。(3)公民行使自由和权利,必须采用合法的方式。6. (1)错误。公民在行使权利时要尊重他人的权利,在不损害他人的合法权利的前提下,行使自己的权利,满足自己的需要。(2)错误。公民行使自己的权利,要限制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我国法律禁止未成年人进营业性网吧。(3)错误。公民行使自由和权利并不能随心所欲,而要以合法的方式,依据法律规定的程序进行。(4)错误。因为公民在行使权利时,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
7.
1. 生命健康权 7. 荣誉权
2. 姓名权 8. 著作权
3. 人身自由权 9. 言论自由权
4. 被监护权 10. 出版自由权
5. 受教育权 11. 批评建议权
6. 肖像权 12. 揭发检举权
第二课 我们应尽的义务
公民的义务
1~4.(略) 5.(1)不聪明。依法纳税是我国宪法规定的每个公民必须履行的法定义务。拒不纳税和偷税漏税都是违法行为,要受法律制裁。(2)还有依法服兵役、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物、尊重社会公德、遵守公共秩序等基本义务。6. (1)刘刚履行了维护国家统一,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这是法定义务。李丽履行了尊敬老人、帮贫扶弱的义务。这是道德义务。(2)因为刘刚和李丽以主人翁的责任感自觉地履行了公民的义务,以实际行动表达了爱国之情,促进了社会的文明进步。7. 略
忠实履行义务
1~5.(略)6. 第一种做法是错的。因为青少年应该自觉抵制不良诱惑,自觉履行义务,法律禁止做的坚决不做。第二种做法也没有完全忠实地履行公民义务。对法律提倡和鼓励做的公民还要积极去做。第三种做法是值得提倡的,是公民忠实履行义务的体现。7. (1)公民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我们每个人既是享受权利的主体,又是履行义务的主体。(2)公民要依法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法律提倡做的积极去做,法律要求做的必须去做,法律禁止做的坚决不做,做有高度法制观念和高尚道德的好公民。8. 略
单元巩固
1~10.(略)11. (1)小张享受的基本权利有:受教育权、劳动权、荣誉权、政治权利和自由(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等。履行的基本义务有:劳动的义务、受教育的义务、依法服兵役的义务、依法纳税的义务等。(2)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一致的,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公民在享受权利的同时必须自觉履行义务。(3)忠实履行义务要像小张一样,做到法律鼓励的要积极去做;法律要求做的,必须去做;法律禁止的坚决不做。12. (1)法律提倡和鼓励做的公民应积极去做。(2)法律要求做的公民必须去做。(3)法律禁止做的公民应坚决不做。
第二单元 我们的人身权利
第三课 生命健康权与我同在
生命与健康的权利
1~4.(略)5. (1)生命健康权。(2)如遇雷雨天气,老师都要提醒大家注意安全。(言之有理即可)。6. (1)不能搜身。我国法律禁止非法搜查公民的身体。王某强行搜查女店主的身体,侵犯了女店主的人身自由权利。(2)生命健康权。7. 如《未成年保护法》第二十二条:学校、幼儿园、托儿所应当建立安全制度,加强对未成年人的安全教育,采取措施保障未成年人的人身安全。
同样的权利 同样的爱护
1~5.(略)6.C的想法最值得提倡。因为生命健康权是公民的基本权利,我们在享有生命健康权的同时,还要尊重和关爱他人的生命与健康。A、B、C三位同学都乐于人,但A和B同学的出发点含有个人私利,C同学只关注对的生命健康,所以最值得提倡。7、(1)生命权。(2)小布丁的这种行为并不可取,因为他不仅没有救起落水者,反而把自己也置于险境。(3)如:喊别人来救护,拨打“110”,找竹竿去救护等(从自护和救人的角度去分析)8. 略
第四课 维护我们的人格尊严
人人享有人格尊严权
1~5.(略)6. (1)同学对她的人格不尊重,使她对学校生活产生了恐惧。(2)名誉权或人格尊严权。我国法律规定,公民的名誉权不受侵害,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侮辱或诽谤他人。(3)告诫取笑的同学,他们的行为是侵犯人格尊严的行为,适当的时候寻求老师的帮助。同时认真学习,加强锻炼,转移自己的注意力。7. (1)名誉权。(2)靠个人的良好表现。表现出色,公众认可,名誉就好;表现不佳,甚至违法,受到公众批评,名誉就差。8.如:什么是名誉权、为什么要维护人的名誉、有关同学的名誉权受到侵犯的事例等等。
肖像和姓名中的权利
1~5.(略)6. (1)必须经小琳和她父母的同意。因为法律规定公民的肖像权不容侵害,未经本人同意,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未成年人在使用自己的肖像和获取报酬方面须由监护人代理或同意。(2)肖像权。具体包括肖像制作权、使用权和获酬权。7. (1)是的。药店侵犯了他的姓名权。药店未经学生同意,擅自使用他的姓名用于广告宣传,抬高药品身价,谋取不正当利益,属于盗用他人姓名的行为。(2)和父母一起找药店协商,要求药店停止侵权,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协商不成,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请诉讼。8. 略
第五课 隐私受保护
隐私和隐私权
1~4.(略)5. (1)家庭住址、私人电话、投资情况等都是钱先生的私人信息,属个人隐私。(2)房产中介公司的行为已经构成侵权,侵犯了公民的隐私权。隐私权是公民依法享有私人生活安宁和私人信息保密的权利,中介公司不仅干扰了钱先生的生活安宁,并非法搜集、利用了钱先生的私人信息。6. (1)不正确。隐私应该是与公共利益、群众利益无关的纯个人私事,小军拿同学的手表侵犯了同学的利益,不属于他的个人隐私。(2)小敏应该把这件事及时告诉小军的父母或者老师,做好小军同学的思想工作,帮助他改正缺点和错误。7. 略
尊重和维护隐私权
1~6.(略)7. (1)妈妈的做法是属于侵犯公民隐私权的行为。(2)多谈话、多观察、多沟通等。(3)作为公民,应该尊重别人的隐私,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自觉维护自身和他人的隐私。8. (1)合理。因为小芳侵犯了她的隐私权。(2)教育小芳要学会尊重别人的隐私,要树立隐私意识,要强化责任和信誉意识。同学之间分享一些秘密是基于彼此信任,我们要承担起这份责任。个人隐私受法律保护,公开他人隐私的和为是违法行为。(3)增强隐私的自我保护意识,在向熟人敞开心扉时要选择值得信任的倾诉对象。9. 略
单元巩固
1~10.(略)11. 图 1:生命健康权;图 2:人身自由权;图 3:姓名权;图 4:人身自由权;图 5:隐私权。12. (1)王某偷拍李某照片并利用李某的肖像进行人身攻击属于侵害肖像权的行为;王某偷拍并传看李某生活照片,公开他人隐私,侵害了李某的隐私权;王某散布对李某的一些诋毁性语言侵害了李某的名誉权。(2)拿起法律武器,追究王某责任,要求王某停止侵害、赔礼道歉。若因此造成较大的精神痛苦,可提起诉讼,并要求赔偿精神损失费。
第三单元 我们的文化、经济权利
第六课 终身受益的权利
知识助我成长
1~5.(略) 6. (1)文化水平不高影响了他在事业上的发展。(2)他的经历说明教育对一个人的成长起着关键的作用。教育是每个人生活的准备,他通过化,获得独立生活的必要前提。教育能唤起人的潜能,不断提高和革新自己,从而开辟人性发展的道路,奠定走向未来的基础。7. 提示:(1)教育对一个人成长的关键作用(具体见课本)。(2)受教育是公民的一项权利,受到法律的保护。8. 略
珍惜学习机会
1~4.(略)5. 认真履行按时入学的义务;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不得中途辍学;遵守法律和纪律,尊敬师长,努力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6、(1)受教育权。(2)他可以采用非诉讼方式维护自己的权利。如和父母沟通,说服他们让自己上学;求助政府,要求减免部分费用等。如仍无法解决,可以通过诉讼方式来维护自己的受教育权。7. (1)从法律角度看,这两位同学作为受教育者,没有认真履行遵守法律和学校纪律,尊敬师长,努力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的义务。同时他们也没有尊重他人受教育的权利。(2)我们应该珍惜学习机会,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正确行使受教育的权利,尊重老师的劳动,尊重同学的合法权益,适应新时期的要求学会学习。
第七课 拥有财产的权利
财产属于谁
1~7.(略)8. (1)交给公安局;先交给老师,求得帮助;登报寻找失主等。(2)失物必须归还,因为失物的所有权仍然属于失主,法律应当保护个人的财产所有权。但建议失主适当给予酬谢,特别是承诺过的酬谢必须兑现,这不仅有利于失物归还,也有利于培育良好的道德诚信规范。9. (1)不同意。公民的中奖志得是公民的合法收入,属个人财产,受法律保护。(2)不可取。当我们的合法财产受到侵害时,应当寻求法律援助,依靠法律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10. 略
财产留给谁
1~6.(略)7. 不同意。因为我国继承法规定,遗产要按继承顺序继承。继承开始后,先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能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或第一顺序继承人放弃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在本案中,小明和小明的母亲属于第一顺序继承人,叔叔属于第二顺序继承人,因此,村委会的意见不符合法律规定,遗产应当由小明和小明的母亲继承,叔叔无权继承。8. (1)合法。法宝继承人以外的人获得遗嘱中指定的遗产,属于受遗赠人依据遗赠人的遗赠取得的遗产。受遗赠人获得的遗产,受我国法律保护。(2)不会。国为张某获得房子是合法的。张某的养女作为张某的第一顺序继承人,对该房子享有继承权,任何人不得干涉。9.(1)略;(2)要遵循法律规定,更要注重情义、互谅互让,告诉老大和老二适当照顾老三。
无形的财产
1~4.(略)5. (1)通过使用压力按钮,可以控制笔画的粗细和浓淡,非常实用方便。(2)可以。因为智力成果权没有年龄限制。6. 不能买。虽然价格便宜,但盗版作品是侵犯他人智力成果权的,对民族创新能力的提高,对保证市场秩有负面作用,而且反映了一个人的诚信问题。7. 略
第八课 消费者的权益
我们享有“上帝”的权利
1~5.(略) 6. (1)自主选择权、人身安全权。(2)《消费者权益保护法》。7. (1)作为经营者,店主销售假酒,侵犯了消费者的公平交易权。作为消费者,顾客明知是假钞而使用,损害了经营者利益,属违法行为。(2)经营者应当诚信经营,不欺诈消费者,态度和蔼,尊重消费者的人权,商品出现问题,及时帮助消费者做好服务工作;消费者也应当尊重经营者的劳动,自觉履行自己的义务,维护市场秩序,共同创造一个的购物环境。8. (1)买东西、理发、坐车等。(2)略(3)多选择、比较,查看说明书、生产日期、产地等,搞清商品的性能、服务的质量等,避免受骗。
维护消费者权益
1~5.(略)6. (1)市场上的商品并不都货真价实,可能良莠不齐。(2)消费者应练就一双慧眼,学习和掌握有关消费的知识,学会正确选择商品;掌握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知识,树立意识,自觉运用法律与不法经营者(生产者)进行斗争。7. 我赞成这种行为,因为这一行为是权利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的体现,不仅维护了自己的权益,而且打违法犯罪,保护了其他消费者。并且,对维护经济秩序,提高消费者的维权意识都有好处。(如果从其他回答,只要合乎法律要求都可以)8. (1)如:你有过购买到不合格商品的经历吗?买到不合格商品后,你是怎样处理的?(2)市场上商品鱼龙混杂,消费者权益受要害情况时有发生,而消费者的维权意识不够强。(3)围绕通过正当途径来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等方面来回答。
单元巩固
1~8.(略) 9. (1)公平交易权、依法求偿权。(2)老人的观点不可取。面对侵权行为,采取忍让、顺从的态度只会助长不良风气,使消费者的权益受到侵害,应勇敢拿起法律武器维权。朋友的观点也不可取。采用非法手段报复,不能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也会给社会带来一定危害。消费者要维护市场秩序,有修养,讲法律。(3)如可以与经营者协商,或拨打12315请求消费者协会进行调解;或提请仲裁部门仲裁;或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10. (1)说明了公民的无形财产受到法律的保护。望远镜的设计技术属于 A 公司的智力成果,是无形财产。(2)广告应当求真实、新颖等,不能欺骗消费者。如“小小望远镜,望穿奥运”等。
第四单元 我们崇尚公平和正义
第九课 我们崇尚公平
公平是社会稳定的“天平”
1~5.(略)6. (1)第一拨人显得不高兴是因为第二拨、第三拨人的工作时间比他们少却得到了同样报酬,他们觉得不公平。第一拨人付出的劳动时间比第二、第三拨人多,但取得的报酬却和他们一样,这对第一拨人有失公平。(2)农场主可以按劳动时间的长短来分配报酬,也可以按所摘葡萄的数量的多少来分配报酬,多劳多得。因为这样更能体现公平原则。有了公平,人们才能通过诚实劳动得到自己应得的报酬,满足自己的合理期望,充分调动积极性。7. 略
维护社会公平
1~5.(略)6. (1)现实生活中存在不少不公平现象。(2)她应理智面对社会生活中的不公平,同时应该增强权利意识,善于寻找解决途径,用合法的手段去寻求帮助,解决问题,以谋求最大限度的公平。7. 略
第十课 我们维护正义
正义是人类良知的“声音”
1~5.(略)6. (1)国家改革分配制度,维护低收入群体的利益,体现了公平正义,是一种正义制度。 (2)正义因制度而有保证。有了正义和正义制度,即使是处在社会最底层的人,也可 得到基本的生存保障;即使是处于社会最不利地位的群体,也能够得到社会的关爱。正义制度可以避免严重分化,保障人民的生存和发展,推动社会进步,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7. 略
自觉维护正义
1~5.(略)6. (1)正义感、为人正直、无私无畏、见义勇为等等。(2)这种行为维护了社会的正义,有利于我们社会的稳定、和谐。7. 略
单元巩固
1~8.(略) 9.不公平。因为小莉取得了多于应得的利益。10. (1)正义行为:青年见义勇为,制服歹徒。非正义行为:歹徒抢劫女士皮包。缺乏正义感的行为:围观群众面对他人危难不给予救助及不愿为正义行为作证;被抢女士不愿作证,偷偷溜走。(2)他们面对非正义行为,选择消极的态度,这只会助长非正义行为的扩散,最终不仅会损害某一个人的利益,而且会危害整个社会。(3)见义勇为,如拨打“110”报警,及时对受害者给予力所能及的援助;匡扶正义,勇敢站出来为那位见义勇为的青年作证。(只要从“报警”和“作证”两方面回答,意思相符即可)
⑦ 中学生怎样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权
(一)内容结构分析 本课除引言外,采用从抽象到具体的阐述方式将内容设计为两框四目。 引言由列举侵犯人格权的表现导入,然后指出为什么要享有精神性人格权,落脚到如何对待这些权利。第一框设两目,分别介绍了人格尊严权与名誉权。其中,人格尊严权属抽象的人格权,居于人格权的核心地位;名誉权是人格尊严权的具体体现。第二框设两目,阐述肖像权这类具体的人格权。 第一框 人人享有人格尊严权 本框由“人格尊严不可辱”和“维护名誉是我们的权利”两目构成。 第一目“人格尊严不可辱”。本目讲述人格权的核心内容,即人格尊严权。第三课所讲的生命健康权,可以说是物质性人格权,本课讲的是精神性人格权。在整个人格权中,人格尊严权居于核心地位,又具有抽象概括的性质。其他精神性人格权,如肖像权、姓名权、隐私权等,则是人格尊严权的具体表现,也可以说它们是具体的人格权。把握了人格权的概貌,有助于我们高屋建瓴地驾驭本课,理清各部分内容之间的关系。 本目由学生司空见惯的事例,导入非常重要又往往被人们忽视的人格尊严问题,然后讲了三层意思。其一,人人有人格和尊严。教材承接探究活动,首先点出结论。然后从人与动物的区别,现代社会更看重人格尊严、法律确认这一权利,这一权利不能因人的某种差异而被忽视等角度,说明人人有人格和尊严。最后指出这一权利的表现。 第二目“维护名誉是我们的权利”。名誉权是具体的人格权,因而这一目是对上一目的深化。教材由一探究活动导入,让学生懂得好名誉对自己有重要的意义。然后,教材讲了六层意思。 其一,名誉的涵义。这是人们懂得名誉权、捍卫名誉权的前提。从教材的描述性定义中可知,名誉是中性的,人可能有好名誉,也可能有坏名声。人的名誉权并不是说人都有好名声,也不是说坏名声不能让人评价,而强调的是“客观的”社会评价。这种客观、公正的评价,使人获得精神上的满足,体现人格尊严。 其二,良好的名誉对主体的好处。这主要表现为获得社会的更多尊重,可获得经济利益。教材指出这一点,旨在通过利弊分析,帮助学生分清好坏、选择珍惜名誉的行为。 其三,好名声的取得靠自己的主观努力。教材教育学生懂得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争取好名声、珍惜好名声,做受人尊重和赞扬的人。教材讲到中华民族注重名誉,引出“士可杀而不可辱”的名言,旨在让学生懂得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要继承这一传统。这是渗透民族精神的教育。 其四,侵犯名誉权的危害。教材承接关于大江的探究活动,引出一个人有良好品行未必一定获得客观的好评价,引出侵犯名誉权的问题。这种危害可以从不同角度来看:对被侵权者,会感到受辱、痛苦,践踏了他的人格尊严;对社会而言,则破坏了道德、危害社会秩序。这是法律保护公民名誉权的理由。当然,侵犯名誉权对于侵权者而言,也没好处,反映了他低下的人格,没有道德,甚至会受法律制裁。这点教材未涉及,为的是减轻教学负担,如果时间允许,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提及。教材为了说明各国普遍保护公民的名誉权,用相关链接的方式列举实例。这属于例证性说明。 其五,名誉权的表现。教材承接上一个探究活动,让学生继续探讨名誉权的行使和维护问题,引出法律上所讲名誉权的涵义和表现。在讲解名誉权的涵义时,要注意帮助学生区分名誉与名誉权。前者强调客观评价,后者强调排除他人侵害,二者角度不同。 关于名誉权的表现,教材强调两点:一是名誉利益支配权,利用好名声获得更多利益;二是名誉维护权,在名誉遭到贬低、损害时,依法追究侵权者的责任。教材其后的相关链接,引述法律条文,说明我国公民有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名誉权。 其六,侵犯名誉权的后果。教材的探究活动,重在让学生明理、对学生导行。然后,教材讲了三点。一是以简单枚举的方式介绍侵犯名誉权的行为。大体上说,侵犯名誉权的行为共表现为四类:侮辱、诽谤、诬告陷害、报道严重失实。诬告陷害也是诽谤,是向行政部门或者执法司法部门表达的对被侵权者的诽谤,有更明显的致人不利处境的意图。从这个意义上说,侵犯名誉权的行为最常见、最主要的是侮辱、诽谤。教材讲侵犯名誉权的行为,旨在让学生懂得这是非法的,是行为上要避免的。二是这些侵权行为的性质和危害,既是侵犯他人名誉权的侵权行为,又是损害自己形象的不道德行为。讲这些同样是给学生划定标准,为行为选择提供根据。三是结论,即侵权者要受道德的谴责,严重的要承担法律责任。
⑧ 人人享有人格尊严权这句话的理解
1.人格尊严不可辱
(1)人格尊严权是指公民享有的作为“人”的最起码的社会地位和受到他人与社会最起码尊重的权利。这一权利表现为自尊和他尊两个方面。
(2)人格尊严权具体体现为名誉权、肖像权、姓名权、隐私权等。人格尊严不可侮,侮辱者必将受到社会道义的谴责,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2.维护名誉是我们的权利
(1)人的名誉是对特定人的品德、才干、信誉等方面的客观的社会评价。
(2)良好名誉首先取决于个人的良好表现。不过品行优良者并不总是受到相应的客观评价,人的名誉权常常会受到侵害。
(3)名誉权,是人们依法享有的对自己所获得的客观社会评价排除他人侵害的权利。它为人们自尊、自爱的安全利益提供法律保障。
名誉权的表现:名誉权主要表现为名誉利益支配权和名誉维护权。我们有权利用自己的良好声誉获得更多的利益;有权维护自己的名誉免遭不正当的贬低;有权在名誉受侵害时,依法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4)侵害公民名誉权的表现
我国法律保护公民的名誉权不受侵害,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侮辱或诽谤他人。公然谩骂他人,大庭广众之下讽刺、嘲笑、挖苦他人,往他人身上泼脏物等,都属于侮辱行为;无中生有、捏造事实中伤他人等行为,是诽谤行为。
凡此种种,既是不尊重他人,贬低他人人格、使他人名誉受损的侵权行为,又是不尊重自己、损害自己形象的不道德行为。侵权者轻则受到舆论的谴责,严重的要承担法律责任。
⑨ 如何提高政治课课堂教学效果
1巧用语言艺术
首先,政治教师要敢反常态,注重衣着服饰丶表情丶眼神等无声语言的作用,少一些威严,多一些和善,给学生产生感染力、亲和力,大有旧貌换新颜之感,这有利于拉近师生心里间距,有利于构建和谐课堂,有利于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更有利于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其次,要充分利用幽默语言,把枯燥的说教变成生动的演绎,把古板的灌输变成灵活的推理,使学生在欣赏和笑声中茅塞顿开,既受到情感的熏陶和高尚的教育,又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实现师生情感的交流,有助于形成完善的人格和健康的情感。
再次,可适当淡化政治课的语言色彩,改用抑扬顿挫的语言来展示情感。比如为表达某种内容,就用一气呵成的语言,飞瀑急流,气吞长虹,动人心魄,而表达另一种内容则平缓清晰,一字一句,字正腔圆,犹如溪流滴水,叮当有声;适当停顿,有助于学生清楚所讲事理,让学生在停顿间隙进行理解、思考和消化。从而提高政治课的层次和品味,增强政治课的吸引力、感染力和生命力。
最后,要用较少的语言表达最丰富的内容,切记重复繁琐;要掌握和应用逻辑学知识,提高语言的逻辑修养,强化语言的逻辑力量。创造自己的语言风格,塑造自己的语言形象,巧用语言艺术来实现政治课的艺术化。
2精设课堂提问
教学活动是师生共同参与的双边活动,师生之间的信息和情感交流,最常见有效的就是课堂提问。如果我们不在课前精心设计,而只是在课堂上留于形式,问得多,想得少,老师牵着学生鼻子跑;或是问题太简单,学生不用思考;甚至常问“是不是”、“对不对”,学生不假思索随意附和。表面上似乎很热闹,实则是“花架子”,把学生当听课机器,这就很难达到师生互动的目的。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提问是教师有效教学的基本能力,设问技能的优劣决定着教学的有效性程度。教师应在认真钻研教材,把我知识要点,认真分析学情,掌握学生近况的基础上,精心设计课堂提问,使所设问题具有一定的难度、跨度、坡度和密度。
难度控制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既需要学生深思熟虑,又要力所能及,即“跳一跳,摘到桃”,这样才有利于学生自发地产生探索问题丶寻求答案的内心需求;跨度是要能集中,抓住重点和关键,以及问题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因果关系,使之环环相扣成网,这样才有利于学生思维通畅如流;坡度是指所设问题要由小到大,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层层梯进,步步深入,这样才能促使学生进入角色,去寻求知识的真谛;所设问题应疏密有间,在紧张的高潮之后有小的停顿,让学生输入的信息有时间去梳理,才有利于学生大脑皮层的有效储存。
心理学实验告诉我们,只有设计精巧的问题,才能吸引学生注意力,使其更好地感知、记忆、思维和想象,从而振奋精神,提高兴致,获得较多丶较牢固的真正属于自己的知识和技能。正如托尔斯泰所说:“知识,只有当它靠积极思维得来而不是凭记忆得来的时候,才是真正的知识”。也只有这样,才能增强政治课的内在吸引力。因此,我们要尽量根据教学要求,联系学生实际和教材实际,精心设计富有趣味的问题,激起学生的兴趣,学生才乐意去思考,去揣摩,从思考中找到答案,找出乐趣。如讲解《自觉维护公共秩序》后,我给学生讲了这么一个故事:“有位优秀留洋才子,先后交了两位女朋友,前者说:你连闯红灯这一起码的秩序都不能维护,怎么能维护我的终生;后者说:你连红灯都不敢闯,怎么能带我闯人生。于是都分手了”。话音未落,男女同学齐问“为什么”。这样的课堂提问对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有较大的促进作用,正所谓“学起于思,思源于凝”。所以,若能精心巧妙地设计课堂提问,就有助于提高政治课的教学效果。
3推进教学创新
创新是永恒的主题,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发达兴旺的不竭动力。提高民族创新素质已成为当代教育的首要任务,政治教师必须时刻保持与时俱进丶不断创新,才能培养出与时代相适应的人才。新课改已步入课堂教学,并不断深入和发展,课堂成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主阵地,无论是先进理念,还是优秀教材,最终都要落实到课堂上。
要营造轻松丶和谐丶民主的课堂氛围。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轻松的时候,大脑皮层的神经单元才会形成兴奋中心,思维才会敏捷,才会产生追求和探索的欲望。因此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多种方法和手段,创造宽松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播放一段生动有趣的视频,使用一句幽默诙谐的话语,举出一个恰当巧妙的比喻,讲解一个充满激情的事例……都会激发学生细致观察,独立思考,深入分析,广阔想象,是学生兴趣浓郁,思想活跃;还要让学生敢于发现问题,勇于提出问题,渴求解决问题,在此基础上质疑启发,可大大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可组织相对后进的学生向优生提问,要求优生作出解释丶应答;优生做“师傅”教会一到两个“徒弟”;或是放下教师尊严,走进学生,站在后进生的角度参与讨论和辩论;甚至师生易位,让学生上去讲,教师下来听等等,方法诸多,视具体内容,具体实际而定。卢梭说的好:“只有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才能做一名真正的教师”。只有温暖的,有人性味的教学,才会使师生心灵相通,才能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
4善用表扬和批评
恩格斯说:“发展和表现自己是生活的基本要素之一。”表扬与批评,表现形式相反,却有完全相同的教育本质。对学生的积极性和品行都有明显的强化作用。及时表扬可以提高学生对某一行为活动的兴趣,继而产生强烈的动机与欲望。因此,我们要善于表扬,而“善于”的真谛是教师发自内心的关爱和对学生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的深入了解。适时适度的批评同样会引起学生的心理体验,产生情绪和情感上的波动,教师批评时语言、表情所流露出的不信任和失望是最糟糕的起点,因此,批评应委婉含蓄,有所顾忌。孙子曰:“赠人以言,重于珠宝;伤人以言,重于剑戟。”
相对后进的学生会有一些不引人注目的积极因素,而优秀的学生通常会有不突出却很危险的消极因素。表扬与批评必须坚持客观公正的原则,发扬优点,克服缺点,辨明是非,分清善恶,促进学生心里的健康发展。教师用真诚和爱心去感化,用同样的心态去明确指出是非,可收异曲同工之效。卢梭说过:“每一个人的心灵都有它自己的形式,必须按它的形式去指导它,必须通过它这种形式而不能通过其他的形式教育,才能使你对它花费的苦心取得成效。”因此,对不同性别丶不同个性特点的学生而言,表扬与批评的内容丶方式和标准都应有所不同。如李老师每次出现在本班学生燕的早恋现场,都主动上前问道:“你好,我是燕的班主任,认识你很高兴!”然后就走开。直到小恋人受不了时间:“你知道我们早恋,为何不处罚?”“我从来没有认为你们早恋呀!你这么懂事的孩子怎么会早恋?我每次去看,是担心你受人骗!我相信你是一个有主见的女孩!”让学生醒悟过来,走上努力学习之路。实事求是的表扬和适时适宜的批评都有可能缩短师生间距,引起情感共鸣,从而开启学生智慧的大门,促使他们对知识的不懈追求,提高政治课的教学成果。
5发挥结语功效
俗话说:编筐织篓,重在收口。一堂好课,除了精当的导入外,精要的“结语”也不可少。活动即将结束,要注意引导学生抓纲织网,在脑子里形成一张“知识结构图”,一棵“知识树”,做到点丶线丶面的结合,将概念丶原理丶观点等内容形成统一的知识网络。设计得当的“结语”能使课堂锦上添花,用得好会有“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之效。如讲授《做好就业准备》中由“学校人”到“职业人”的角色转换,我举些现实生活中的例子,供学生讨论“老师教学生”到“学生教老师”结束时,播放歌曲《长大后我就成了你》,学生唱出教室,唱到下周;学习《我国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讨论“丁丁现象”后,引领学生梳理为保持见义勇为,发扬见义巧为,屏弃见义不为,结语用“正义可以迟到,但决不能缺席”;讲解《人人享有人格尊严权》后,吟诵文天祥《过零丁洋》的诗句: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学习《职业礼仪的道德意义》,组织学生阅读全国著名劳模张秉贵的事迹,读完最后一局“来他这儿买东西的顾客也越来越多”。我接着仿声读出商店对话“同志,那鞋子怎么卖?摆着卖,多少一双?两只一双。”既激起了学生兴趣,又为学习下一个问题《遵守职业礼仪的作用》做好铺垫。描龙画凤,贵在点睛。一堂好的政治课,犹如一部好的电视剧,引人入胜的开场白,留有余音的结束语,能使学生浮想联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