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小学音乐 我怎样长大 教学反思
《我怎样长大》是第三单元足迹中的歌曲,歌曲的曲调优美动听,三拍子的节奏特点使得歌曲在优美的同时富有动感。这首歌曲的歌词看起来很简单,但却非常富有哲理,因此在教学中要指导学生理解其深刻的含义。而且这是首三拍子的歌曲,学唱时引导学生回忆三拍子的节拍特点和指挥图式是这节课我将考虑的教学内容。本节课我设计的重难点是学会用优美抒情的声音演唱歌曲《我怎样长大》, 在唱歌实践中,巩固三拍子指挥手势。
在趣味导入环节我以说说“我怎样长大”为主题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谈谈自己是怎样长大的在讨论的过程中孩子们的积极性还是不错的。通过这一环节的设计既促进了师生间的交流又导入了新课。在第一遍聆听音乐时引导学生感受歌曲三拍子的节奏特点,从而复习三拍子的节奏特点和指挥图这些都进行的比较顺利,之后的节奏练习我认为可能是这节课设计的欠缺点,我把歌曲中前三小节的节奏提出来,请学生根据三拍子的节奏特点试着打打拍子,这时我发现孩子的脸上皱起了眉头,我才发现这个节奏对于这个班的孩子来说可能比较难,所以在这一环节中我花了挺多的时间教授知识,但是结果没有预期的好,孩子学的比较枯燥,掌握的情况也不够理想,所以导致在学习新歌的过程中孩子们失去了学习的热情,所以歌曲学唱的效果也不够理想。所以我认为今天这节课教授的不是很成功。
通过课下的认真反思发现,导致这种结果的原因是在备课的过程中只重视对教材的重视,而忽视了学生的实际的知识基础,也就是说只备了教材而没有备学生。其实备学生比备教材还要重要,因为我们教学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掌握知识,学生才是主题,如果课堂教学设计只考虑到教材的学习而忽视学生,就会导致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所以今后我会在认真分析教材的同时,也要了解学生的知识的掌握情况,这样才能设计出适合学生的有效课堂。
篇二:我怎样长大教学反思
《我怎样长大》是人音教材小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足迹》中的一首歌曲,是故事片《烛光里的微笑》的主题曲. 影片描述了一位女教师在教育岗位上辛勤耕耘的感人事迹,塑造了“燃尽自己,照亮别人”的人民教师的崇高形象。这首充满儿童情感的歌曲,风格清新、流畅,生动地表现了孩子们渴望长大的愿望。本节课我设计的重难点是学会用优美抒情的声音演唱歌曲《我怎样长大》。五年级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和一定的接受能力,他们对音乐充满了浓厚的兴趣,大部分学生在演唱时能不喊唱,会用正确的方法演唱和控制气息.从四年级时起,学生已经学习了竖笛的吹奏,并且能做到看谱吹奏,在本课我决定在五年级二班做一次大胆的尝试——自学歌曲《我怎样长大》
在初听歌曲之后,我对同学们说“今天我们将用我们的小帮手——竖笛来帮助我们自学本课歌曲”话音刚落,就引起了一阵阵的讨论声。“老师将做自学前的两次辅导,请同学们认真学习”教室里顿时变得鸦雀无声。接着我范唱歌曲,只见学生们个个都认真的聆听,还用手指按歌曲的进度指着。在范唱之后又做了竖笛的范奏,他们拿着竖笛认真摸索着指法,认真度真是空前。
自学开始了,同学们按照分开的小组开始了自学,只见他们先进行分工,分为吹奏和歌唱两组,一起进行学习。教室里竖笛声、唱歌声、讨论声此起彼伏,热闹非凡。经过20分钟的准备各小组闪亮登场,只见他们胸有成竹的走上前来,按照自己的分组进行表演,虽然还有一些乐句还不是太熟练和准确,但表演起来却是很自信。
通过这次自学,同学们锻炼了自己的竖笛吹奏水平,加强了同学之间的合作能力,增强了自信心。虽然出现的问题也有很多,但对于第一次尝试来说表现确实不错。
篇三:我怎样长大教学反思
歌曲《我怎样长大》是故事片《烛光里的微笑》的主题曲。由吴天忍作词,徐景新作曲。影片描述了一位女教师在教育岗位上辛勤耕耘的感人事迹,塑造了“燃尽自己,照亮别人”的人民教师的崇高形象。这首充满儿童情感的歌曲,风格清新、流畅,生动地表现了孩子们渴望长大的愿望。
在学习歌曲第一段时,我让一部分学生轻轻跟着音乐哼唱,一部分学生有感情地朗诵歌词。使他们充分感受到少年儿童不畏风雨、健康成长的精神风貌。 第二段是二声部,比第一段有一定的难度,所以这堂课重点是二声部的教学。通过把学生分为两个声部,并进行角色分配,一个是蓝天一个是小树,2种声音不同的音高分开练习,让他们在练习中体验小树的成长。然后再有感情的完整演唱歌曲。最后利用这首歌进行情感教育,鼓励学生向老师、同学说说心里话,增进了师生、同学间的相互理解。
歌曲学会了,同时也进行了思想教育。可是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却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改进和提高。比如二声部的合唱教学,两个声部的学生在分开演唱时都还不错,可当合在一起演唱时,两个声部的声音还不是很和谐,所以这就需要在平时的演唱过程和教学中多引导练习。
篇四:我怎样长大教学反思
生命教育是旨在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增强对生活的信心和社会责任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使学生善待生命、完善人格、健康成长。生命意识是学生良好的一种素质,但只是一种潜在的素质,有待于教师去唤醒和培育。有了正确的生命意识,才会有正确的生命态度,才会珍惜尊重自己和他人的生命。
音乐课作为隐性的课程,就要充分发掘教材,充分利用艺术美感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从而使学生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激发学生对生命的热爱之情和对生活的创造热情。
从生命教育的理念出发,本课我设计了一条情感线,就是借“小树”是如何长大的,它除了离不开阳光和雨露,离不开土壤和养料之外,更需要“不怕风吹不怕雨打”的顽强意志。树的长大尚且如此,人的长大又何尝不是这样呢?那如何让学生唱出对“这样就会长大”的喜悦心情,感受到长大后的甜美幸福的感觉,是本课需要达成的情感目标,也是一个难点。
一、情感先导,以情激趣
培养审美体验能力,是音乐教育的主要核心目标,在课堂教学中应采用多种手段创设艺术氛围,提高学习兴趣。首先在在课始阶段我设计了用音乐的方式来探讨“长大”,从学生已学的歌曲《小树快长高》导入,然后由浅入深模仿树叶的沙沙声,在旋律音程的上行中,在和声音程音域的宽窄中听觉体验树的“长大”;小树长大成丛林,在松树林和灌木林的旋律线对比中听觉、视觉并用,充分感受高低声部的旋律行进特点,提前化解了两声部学习的一个难点;小树的成长,离不开阳光和雨露,离不开土壤和养料,小树的成长还需要什么?在目标引导下,同学们初次完整聆听歌曲,在歌曲中找到了答案——小树的长大更需要“不怕风吹不怕雨打”的顽强意志。树的长大尚且如此,人的长大又何尝不是这样呢?接下来在歌曲学习中,在对影视音乐作品的感知、鉴赏中,以情感人,使学生了解电影角色在经历了一件件事情后,慢慢长大逐渐懂事,从而迁移到自身,明白“我怎样长大”的主题。在情感线的引导下,歌曲演唱的难点,把它安排在这么美妙的情境中,提前突破难点,提问强化了对难点句的学习。为下面顺利学唱歌曲作铺垫。
二、聆听中体验、实践中发展
音乐课应体现音乐学习的基本特点与规律。在每次的设计环节上,我注重以听觉为先导,动觉、视觉积极介入的审美感知方式,让学生能围绕着音乐本身展开丰富的想象,用音乐语汇、音乐要素分析作品,用动人的歌声去歌唱,充分体现音乐学科本身的综合。
教学过程中无论是起始阶段、展开阶段、深入阶段、还是结束阶段,实践与体验是音乐学习的核心环节。歌唱是音乐表现的重要方式,是音乐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如在为了提前解决两声部合唱难点时,用图画板画出了一棵棵音符树,又把这些音符树根据旋律连成了高低起伏的音符山,在两声部音乐伴奏下,在音符山的重叠分合中唱准唱好三度音程居多的两声部旋律。还有在教学中,我还注重运用多种形式(演唱;音频、视频欣赏)让学生去感受、体验。在音乐实践中,我妙用手势,师生共同参与,各个环节在逐层深入的目标驱动下充分演唱:唱单音、唱旋律;分声部唱、两声部合唱;以唱准音高为目标的唱和有强弱变化带上感情的唱……,听和声、唱和声、学歌曲,在音乐学习中充分实践,竭尽全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自主学习的能力与交流合作的能力。在互相交流、学习的过程中,体验集体合唱,提高学生相互协助的能力,逐渐学会尊重他人,与他人合作。
另外,在教学的拓展环节中,我特意选择了电影片段:王老师住院期间和同学们一起为小朋过生日的情景。在这个片段中,王老师为小朋在电台点播的歌曲《我怎样长大》不但让学生再次聆听熟悉歌曲,其中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表现出同学们谦让、懂事、富有爱心的优秀品质,让教室里的每一个人都感觉孩子们懂事了、长大了,从而了揭示了歌曲的主题思想,深化了对音乐的情感体验。
⑵ 如何进行教学反思
如何进行教学反思
一、为什么要进行“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是一种有益的思维活动和再学习方式,每一位优秀教师的成长都离不开教学反思。如果一个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那么,即使是有“20年的教学经验,也许只是一年工作的20次重复;除非……善于从经验反思中吸取教益,否则就不可能有什么改进”。他可能永远只能停留在一个新手型教师的水准上。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林崇德也提出“优秀教师=教学过程+反思”的成长模式。叶澜教授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难以成为名师,但如果写三年反思则有可能成为名师。
教学反思可以激活教师的教学智慧,探索教材内容的崭新呈现方式,构建师生互动机制及学生学习新方式。它是我们教师成长的“催化剂”,是教师发展的重要基础。是否具有反思的意识和能力,是区别作为技术人员的经验型教师与作为研究人员的学者型教师的主要指标之一。
二、“教学反思”思什么?
简单地说,教学反思就是研究自己如何教、如何学;别人如何教、如何学;如何在教中学、学中教的问题。教师要反思的内容很多,但以下几方面是反思的重点。
反思成功得意之处。如教学中引起师生共振效应的做法;课堂上一些精彩的师生对答、学生争论等;教学思想方法和教学原则运用的体会; 教法改革和临时应变的教学措施;感受最深的教材改进和创造性的处理。这些可供以后教学时参考,有不断改进和完善教学的功效。
反思失误之处。侧重审视自己课堂教学的失误之处,以及解决问题的办法、对策。如问题情境的创设有没有给学生思考的空间; 学习活动的组织是否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有没有流于形式;是否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学生学习的兴趣如何等等。对他们进行回顾、梳理,并作出深刻反思、探究和剖析,使之成为以后教学时的借鉴,同时找到针对问题的解决办法和教学新思路,写出改进的策略和“二度设计”的新方案。
反思学生见解。学生的一些独特见解犹如智慧的火花,不仅能启发同伴,对教师的教学也有开拓思维的良好作用。如课堂上学生的独特见解、学生的精彩回答、学生的创新思维等都源于学生对文本的独特理解、源于学生对世界的独特感受,是十分丰富的可贵的课程资源,也是教师可利用的宝贵教学资料。
反思学生的问题和建议。学生在学习中肯定会遇到很多困难,也必然会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有些是个别的,有些是普遍的,也有些是教师意想不到的,还有一些是富有创新性的。可能有的问题一时难以解答,教师就应及时记录下来这些问题,并及时反思,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对症下药。这样做,一方面可以丰富自己的教学思维和教学经验,另一方面也能促进自身教科研水平的提高。同时,还关注了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教学主体作用和体现了教学民主意识。还有对于学生的教学建议也应该做必要的记录和反思。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我们只有在教学工作中多多反思,总结发扬教学的成功经验,改正弥补教学中的缺点与不足,不断进步,不断完善,才能使自己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
三、怎样进行“教学反思”?
(一)选准反思对象
“教学反思”的主要对象有:回顾反思、记录改进自己的教学行为和理念;观摩反思同事的教学行为和理念,参与集体交流研讨,诊断自己或同事的教学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分析反思公开发表的课堂实录(课例)意图、理念,对比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发现别人成果的可资借鉴之处。
(二)熟悉反思过程
反思过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设——验证假设。也有人以经验学习理论为基础,将教师反思分为以下四个环节:具体经验—→观察分析—→抽象的重新概括—→积极的验证。在此过程中提高教师的反思能力,从而提高他们的教学能力。
(三)明确反思方式
1. 内省式反思,即通过自我反省的方式来进行反思,可通过反思日记、课后备课、成长自传等方式完成。
2. 学习式反思,即通过理论学习或通过与理论对照进行反思。
3. 交流式反思,即通过与他人交流来进行反思,可用观察交流、学生反馈、专家会诊和微格教学等方法。观摩交流,即教师之间相互观摩,根据交流观摩的实际情景,进行分析提出问题,共同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案。学生反馈,即教师通过从学生那里了解到的自己教学效果情况,分析提出改进措施,使之达到学生期望的效果。专家会诊,即专业研究人员、学校领导、同行教师定期对教师教学行为会诊,从中发现教师教学工作中的不足,并通过共同研究来解决问题。微格教学,即以少数学生、教师或专家为对象,在较短的时间内尝试做小型的课堂教学,并把教学过程制成录像,课后反复观看交流,积极听取他人的意见和建议。
4. 研究式反思,即通过教学研究来进行反思。以研究的态度从事教学、以研究的视角反思教学、以反思的成果改进教学。
(四)掌握反思方法
1. 自我提问法
指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进行自我观察、自我监控、自我调节、自我评价后提出一系列的问题,以促进自身反思能力提高的方法。这种方法适用于教学的全过程。如设计教学方案时,可自我提问:“学生已有哪些生活经验和知识储备”,“怎样依据有关理论和学生实际设计易于为学生理解的教学方案”,“学生在接受新知识时会出现哪些情况”,“出现这些情况后如何处理”等。备课时,尽管教师会预备好各种不同的学习方案,但在实际教学中,还是会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如学生不能在计划时间内回答完问题,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出现理解分歧等。这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如何调整教学计划,怎样的策略与措施更有效”,从而顺着学生的思路组织教学,确保教学过程沿着最佳的轨道运行。教学后,教师可以这样自我提问:“我的教学是有效的吗”,“教学中是否出现了令自己惊喜的亮点环节,这个亮点环节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哪些方面还可以进一步改进”,“我从中学会了什么”等。
2. 行动研究法
行动研究是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有效途径。如“合作讨论”是新课程倡导的重要的学习理念,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我们看到的往往是一种“形式化”的讨论。“如何使讨论有序又有效地展开”即是我们应该研究的问题。问题确定以后,我们就可以围绕这一问题广泛地收集有关的文献资料,在此基础上提出假设,制定出解决这一问题的行动方案,展开研究活动,并根据研究的实际需要对研究方案作出必要的调整,最后撰写出研究报告。这样,通过一系列的行动研究,不断反思,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必将有很大的提高。
3. 教学诊断法
“课堂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而科学、有效的教学诊断可以帮助我们减少遗憾。教师不妨从教学问题的研究入手,挖掘隐藏在其背后的教学理念方面的种种问题。教师可以通过自我反省法或小组“头脑风暴”法,收集各种教学“病历”,然后归类分析,找出典型“病历”,对“病理”进行分析,重点讨论影响教学有效性的各种教学观念,最后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4. 交流对话法
教师间充分的对话交流,无论对群体的发展还是对个体的成长都是十分有益的。如在集体备课时,教师可以向同事提出自己在教材解读、教材处理、教学策略、学生学习等方面遇到的疑点与困惑,请大家帮助分析、诊断、反思,并集思广益提出解决办法。这样合作反思、联合攻关,可达到相互启发、资源共享、共同成长的目的。
5. 案例研究法
在课堂教学案例研究中,教师首先要了解当前教学的大背景,在此基础上,通过阅读、课堂观察、调查和访谈等形式收集典型的教学案例,然后对案例做多角度、全方位的解读。教师既可以对课堂教学行为作出技术分析,也可以围绕案例中体现的教学策略、教学理念进行研讨,还可以就其中涉及的教学理论问题进行阐释。如发表于《中小学管理》2005年第1期上的《一次失败的集体备课》案例分析,就是一个用案例分析法对一次集体备课行为的失败原因与启示进行多角度、全方位反思解读的典型案例。
6. 观摩分析法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教师应多观摩其他教师的课,并与他们进行对话交流。在观摩中,教师应分析其他教师是怎样组织课堂教学的,他们为什么这样组织课堂教学;我上这一课时,是如何组织课堂教学的;我的课堂教学环节和教学效果与他们相比,有什么不同,有什么相同;从他们的教学中我受到了哪些启发;如果我以后教这一课时,会如何处理……通过这样的反思分析,从他人的教学中得到启发、得到提高。如前不久我观摩一位实习教师《我的读书生活》一课,遇到这样一个情况:教学完成后,教师请学生谈谈阅读的体会,学生们纷纷发言:“我喜欢读书,因为我觉得读书有无穷的乐趣。”“我用一句名言概括我的阅读体会:‘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读书虽然很苦很累,但为了将来的生存和发展,又必须下苦工夫读书。”“我觉得读书苦中有乐。”正在兴头上,班上一位后进生“霍”地站起来大声说:“读书苦,读书累,读书还要交学费。”引得全班哄堂大笑,部分同学还点头表示赞同,教室里一下子炸开了锅。实习教师慌了神,不知怎样应对,只好微笑着以一句“这就是你的体会?”草草收兵。可不能小看这个小插曲。因为它可以检验出教师是否具有教学机智,又关系到课文的教学目标是否达成,还关系到教师是否对学生成长坚持了正面引导。这就是一个很有反思研讨价值的失败案例。
7. 总结记录法
一节课结束或一天的教学任务完成后,我们应该静下心来细细想想:这节课呈现的教学内容是否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识规律,总体设计是否恰当,教学环节安排是否合理,教学方法运用是否得当,学生思维能力与动手能力是否得到了富有成效的训练,教学手段的运用是否充分,重点、难点是否突出;今天我有哪些行为是正确的,哪些做得还不够好,哪些地方需要调整、改进;学生的积极性是否调动起来了,学生学得是否愉快,我教得是否愉快,其成败得失的原因何在?还有什么困惑?等等。把这些想清楚,然后记录下来,这样就为今后的教学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经过长期积累,我们必将获得一笔宝贵的教学财富。
(五)养成反思习惯
教师的成长过程也就是不断反思、重构自己对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基本看法的过程。让教师真正意识到并切身体验到反思对其专业发展的作用,对于督促教师自觉进行反思、养成良好的反思习惯具有重要意义。教师自身也应树立高度的责任感、培养持之以恒的精神、创造良好的反思氛围,养成自觉反思的好习惯。
四、“教学反思”只是课后才做的事情吗?
其实不然,教学反思应贯穿于教师的整个教学生涯,而不是某一阶段的特殊任务。“教学反思”不单单是教学经验、教训的总结,它是伴随整个教学过程的监控、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活动。就一节课而言,教学反思应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而不应只是课后才做的事。课前反思可以明确目标,加强自觉实践;课中反思可以调控教学,提高教学效益;课后反思可以使教学经验理论化,促进教师专业可持续发展。一句话,时时是反思之时,处处是反思之地。
五、如何写好“教学反思”?
(一)从文体结构上,我们建议把“教学反思”看成“一事一议”的实用性议论文。其写作结构可以概括为“教学实例——得失(成败)分析——理性思考”,第一、二部分是“反”,第三部分是“思”。第三部分是重点,应详写,尽量写出深刻的切实可行的方案策略。
一般来说,首先叙述具体的教学活动(应简略些),接着分析在这一活动中自己的成败得失之处,最后针对成败得失,结合新课程、新理念谈自己的思考和感悟。
(二)从写作内容上看,大致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选择话题来写“教学反思”:
1.写成功之处。如教学过程中达到预先设计的教学目的、引起教学共振效应的做法;课堂教学中临时应变得当的措施;层次清楚、条理分明的板书;某些教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与应用的过程;教育学、心理学中一些基本原理有意使用的感触;教学方法上的改革与创新等等,把他们详细得当地记录下来,供以后教学时参考使用,也可在此基础上不断地改进、完善、推陈出新。
2.写不足之处。即使是成功的课堂教学也难免有疏漏失误之处,对它们进行系统地回顾、梳理,并对其作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使之成为今后再教学时的参照物。
3.写教学机智。课堂教学中,随着教学内容的展开,师生的思维发展及情感交流的融洽,往往会因为一些偶发事件而产生瞬间灵感,这些“智慧的火花”常常是不由自主地突然而至,若不及时利用课后反思去捕捉,便会因时过境迁而烟消云散,令人遗憾不已。
4.写学生创新。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生总会有“创新的火花”在闪烁,教师应当充分肯定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一些独特的见解,这样不仅使学生的好方法、好思路得以推广,而且对学生也是一种赞赏和激励。同时,这些难能可贵的见解也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完善,可以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5.写“再教设计”。一节课下来,静心沉思:本节课摸索出了哪些教学规律;教法上有何创新;知识点上有什么新发现;组织教学方面有何新招术;解题的诸多误区有无突破;启迪是否得当、训练是否到位。及时记下这些得失,并进行必要的归类与取舍,考虑一下再教这部分内容时应该如何做,写出“再教设计”,这样可以做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和高度。
总而言之,写教学反思,贵在及时、贵在坚持。一有所得,及时记下,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以写促思,以思促教。长期积累,必有“集腋成裘、聚沙成塔”的收获。
⑶ 幼儿园教学反思
没有反思,只有发言搞!内容如下: 和孩子一起成长 和所有父母一样,在孩子日复一日的成长中,我们体会着点点滴滴的感动与喜悦。然而细细想来,却没有可供总结的任何心得或理论,一切,原来就那么顺其自然地“无为而治”了。 这也许是一种自我开脱的借口吧。但平常我们确实把自己仅仅定位于父母而非老师,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更注重与孩子相处时间的质量而非数量,希望通过父母的言传身教与老师的在校教育形成合力,培养孩子健康向上的性格。 某某某自小就是一个敏感细心的孩子,但有点胆小,不愿与陌生人交往。我们就有意识地带她参加各种同事朋友间的社交活动,并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带她一起去旅游,在活动中锻炼与他人交往沟通的能力。特别是在自助旅游中,要通过与当地人打交道安排食宿住行,了解风土人情,我们尽量鼓励她参与与他人交往的过程,哪怕在语言不通的异国,也要求她用微笑和简单的问候语向陌生人打招呼。而别人友善热情的回应往往肯定和鼓励了她,使她渐渐变得主动大胆。 随着孩子生理心理的发展,幼儿园这个小群体社会的作用越来越不可忽视。孩子学会了选择朋友,维护小团体的利益,有了小小的从众心理,在游戏中学习与人交往的规则。开始,某某某的朋友圈子比较局限,都是女孩子,或是“乖乖仔”。我们每天 听她讲班级小朋友的事情,引导她“易地而处”,发现每个小朋友身上的优点,宽容别人的弱点,在友谊中享受快乐的童年。我们高兴地发现,孩子口中的“好朋友”渐渐多了起来,也很希望有机会能组织小朋友们的校外活动。 孩子很喜欢自己的每一个老师,不过往往尊敬之余有点害怕。我们鼓励孩子大胆和老师沟通。高老师生病后,很多小朋友很着急。某某某回来说,她和小朋友商量了,要做样手工送给老师,祝她早日康复。看到孩子学会主动关心别人,我们感到很欣慰。 幼儿园已经提供了各方面足够的教育,我们只是在日常生活中陪伴孩子一起快乐地成长。爸爸会在看新闻时给她分析国际形势,妈妈陪她克服畏惧心理学习游泳,只希望在不知不觉中,孩子的触角更宽更广,兴趣及乐趣更多层面,因关心别人而受人欢迎,少些成长的烦恼,享受成长的快乐。
⑷ 小班社会甜甜的笑脸详案教案
幼儿园教案《甜甜的微笑》
教师:屈老师
设计意图:
对孩子来说幼儿园的生活是快乐的!特别是在幼儿园能够交到很多的好朋友,孩子之间的相处是纯洁的,也是最真实的。当然,对于现在的孩子们来说,在家他们是被宠爱的,是被几代人迁就的。但是在幼儿园,他们就要学会谦让和尊重朋友,礼貌待人。与人相处的方法是孩子们应该从现在开始学习并积累的,这对孩子以后进一步的社会交往是很有帮助,也是很重要的。如何跨出与朋友相处和交往的第一步,如何向朋友表达自己,微笑是很好的一种方式。它能够给人带去快乐和开心的感觉,微笑能够传染身边的朋友,拉近和朋友之间的距离。希望孩子们通过活动,感受微笑的力量,理解用微笑能够打开朋友的心门同时能够给朋友带来快乐。
活动目标:
1、体验生活中处处充满了欢乐,处处有微笑。
2、感受微笑的力量,愿意用微笑给别人带去快乐。
活动准备:一组表情照片、微笑卡片、幻灯片
活动过程:
一、体验生活中的快乐,感受微笑
1、引导幼儿展露甜甜的笑容导语:小朋友们,今天你们过的开心吗? (开心) 那让老师看看你们甜甜的微笑吧!
2、播放微笑的幻灯片:小朋友们来看看,这几位朋友他们怎么了?发生了什么开心的事情?
(引导幼儿讲讲可能发生什么事情让图片上的朋友开心的笑)(幼儿回答老师的问题,老师倾听引导)幼儿讲述中的个别总结:和好朋友分享食物真开心啊!所以会微笑!收的朋友的礼物,送朋友礼物都是开心的事情!所以会微笑!爷爷奶奶爱宝宝,宝宝多开心啊!所以会微笑!和家里人一起旅游,真开心啊!所以会微笑!……小结:原来我们的生活中处处充满了开心,快乐的事情,生活中处处有微笑。那小朋友们,你们看到别人微笑时,你们有什么感觉呢?
小结:你开心所以我开心,你快乐所以我快乐!
二、进一步体验,感受微笑能够带给他人快乐
欣赏故事,理解故事内容,进一步体验微笑的魅力提问:看到你们这样开心的笑,我也感到很快乐。可是有一只小蜗牛,他心里有心事,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欣赏幻灯片前半段,(森林里的小动物都是好朋友。小伙伴们互相帮助,互相照顾,快乐的生活着!小鸟为大家唱歌,朋友们真开心啊!小白兔为大家送信,朋友们真快乐啊!大象为大家盖房子,,朋友们真高兴啊!……小蜗牛很着急,他也想帮助朋友,让朋友开心,快乐!但是他只能在地上慢慢地爬,别的什么也干不了。一天,小白兔来到小蜗牛身边,小蜗牛向小白兔微笑着说:"早上好"。小兔说:"小蜗牛,你的微笑真甜,看到你的微笑我真开心!"。小蜗牛想:对呀,我可以对朋友们微笑。大家看到我的微笑一定也会很开心,很快乐的!但是,怎样才能把我的微笑送给朋友们,让他们每天都能看到我的微笑呢?咦?有了!小蜗牛做了许多许多的微笑卡片,送给了朋友们,朋友们收到了礼物,也都微笑起来,他们说:"小蜗牛真了不起!他把微笑送给了大家。"
三、送微笑卡,传播微笑导语:原来微笑的力量那么大,既能给朋友带来快乐,而且能够让自己变漂亮、心情也很好,还可以交到很多新朋友。我们也来学学小蜗牛,把微笑卡片送给别人好吗?你想把微笑卡片送给谁呢?送微笑卡片的时候可以和朋友怎么说?(老师给小朋友们派发微笑卡片)
四、结束
小朋友们都把自己的微笑卡发给了身边的小伙伴们,通过今天的活动,我们不但给朋友们送去了微笑,还使自己变得更加开心了,是不是呀。那么老师想请小朋友们带着你们的微笑卡片,把它们送给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还有其他的亲人朋友,让大家也一起开心开心,少一点烦恼和劳累,好不好啊。
【更多幼儿园教案尽在:屈老师教案网】
⑸ 三年级上语文园地三教学反思要怎样写
教学反思怎么写?
一、对教师自身教学状况的反思:
回1、本节答课我讲授的时间有多少?
2、我讲话的音调怎样?
3、我的体态语言是否丰富?
4、我在教室里是怎样走动的?
5、微笑教学了吗?
6、训斥学生了吗?
⑹ 如何写好作文开头教学反思
技巧一:设计悬念,吸引读者
我快要死了——
我躺在病床上,四周黑漆漆的一片,十分寂静,偌大的房间里,只能听得见我微弱的呼吸声。护士只有到吃药是、打针的时候才会进来,而且很少和我说话。我已经习惯了,我不会有太多的报怨,因为我知道我快死了。我凝视着窗外,告诉自己要坦然面对死亡。(陕西省中考满分作文《感受生活之美》)
技巧点拨:这篇文章的开头设计了一个悬念:“我”快要死了。于是读者不由得被吸引住了,会想,他怎么会快要死了死了呢?他得了什么病?后来会怎样?这一连串的问题自然而然地把你的目光带到了下文,使你迫不及待想知道下文。这种开头方法,抓住了人们阅读时的好奇心理,精心设计吸引读者阅读,效果很好。
技巧二:开门见山,亮明观点
朋友,当你看见一堆堆垃圾高如小山,一条条溪河恶臭难闻,一股股有害气体毒害人体时,你的感想如何?我那时却是气愤得想大声呼叫:“请关注人类的生存环境!”(选自广东省中考满分文《我关注人类生存环境》)
技巧点拨:考场议论文的写作一定要鲜明地亮出自己的观点。写作时开门见山,摆明态度,不失为一种普通但又实用的方法。这篇文章的开头采用设问的方式,一问一答,简洁有力,鲜明地亮出自己的观点,为下文展开打下了基础。
痛苦的时候,你会回家,用眼泪尽情发泄;心烦的时候,你会回家,让家的温暖驱散心中的乌云;家——融进去的是悲伤,化解出来的是快乐;家——接纳的是难过,释放的是开心。家真好!(选自云南省中考作文《家,真好》)
技巧点拨:记叙文也能开门见山。你看,这篇文章运用排比的形式将自己对“家”的感受毫无遮掩的表达出来。为全文定下了基调。
技巧三:联想回忆,巧妙叙述
独立小院,月光如水,静静地流泻在我的身边,我感到了心沉水底的清凉,引起了对你的不尽的思念!曾记得也是这样一个月色溶溶的夜晚,我把你送上了开往异乡的列车……
小小年纪,孤身一人在异乡奋斗的你,一切还好吗?(选自河南中考满分作文《当我面对“溶溶月色”的时候》)
技巧点拨:中考中,常有追忆式文题出现,需要考生追忆过去发生的某一件事。此时不妨联想回忆,引发思绪。这篇文章的开头就导用了这一方法。文中先写月色,由溶溶月色引发了“我”的联想,使我回忆起同样在这样一个夜晚发生的故事。这种开头,洋溢着一种浓郁的情感氛围,利于抒发情感。
“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歌声在房间的上空回旋着。东子拿着父亲的信,泪水溢满了脸颊。三年了,东子离开家整整三年了,三年来父亲的一封封信已将东子心中的仇恨化为乌有。东子掩卷而思,思绪又回到了三年前。(选自甘肃省中考满分文《常回家看看》)
技巧点拨:这篇文章从一首流行歌曲入手,引发文中人物的思考,使思绪回到从前,巧妙地交待了故事发生的时间。
技巧四:突出矛盾,渲染气氛
“你这书记趁早别当了,半点用也没有!”从学校风尘仆仆赶来的我,离家门还有百来米远,就闻到了一股浓浓的火药味,听到了妈妈对爸爸的呵斥声,一种“黑云压城”的感觉猛烈袭上我的心头。妈妈也是多事,爸爸干什么她都要干预一通,搞不好就暴跳如雷。好在爸爸宰相肚里能撑船,每次都是任凭妈妈一阵暴风骤雨过后,才用几句绵里藏针的话收拾残局。今天不知又为了什么。(选自湖北仙桃中考满分文《“民主墙”的风波》)
技巧点拨:记叙文的写作要善于制造矛盾,在矛盾中展开故事情节才能吸引人。这篇文章在一开头就抖出一个矛盾冲突。目的是要迅速抓住读者的心,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今年夏天太热了,干脆明天去买空调!”妈妈边吃饭边说道。
“买空调,买空调,你只知道享受!应该节约点钱供孩子以后上大学,简直不会打算。”奶奶唠叨着,脸上没有了笑容。“你这老人,应该享受享受,今年70岁了,还能活多久嘛?”妈妈随口答道。我心里纳闷着:他们有时说话不投机,但很少闹矛盾,今天的气氛很紧张,人们常说婆媳间没的血缘关系,所以很难相处好。(选自重庆市中考满分文《责任》)
技巧点拨:故事有矛盾才会有吸引力,在产生矛盾——解决矛盾的过程中,文章的曲折性、可读性会大大加强。这篇文章一开头就将婆媳之间的矛盾展示出来,为故事的进一步展开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技巧五:巧用修辞,展示文采
爱心是冬日里的一缕阳光,驱散了凛冽的寒霜;爱心是久旱后的一场甘霖,滋润了龟裂的心田;爱心是汪洋中的一个航标,指明了新生的希望。(选自湖北荆州中考满分文《把爱心带给他人》)
假如我是小鸟,我会记住那出生时的巢穴;假如我是树苗,我无法忘记那滋养我的土地;假如我是江河,那雪域高原成为我记忆中的烙印;假如……无论我是什么,无论我以什么方式存在,我可以忘记周围的一切,甚至可以抛弃自己,但有一样东西是不可泯灭的——那就是回报。(选自贵阳市中考满分文《诠释回报》)
盈盈月光,我掬一捧最清的;落落余晖,我拥一缕最暖的;灼灼的红叶,我拾一片最热的;萋萋芳华,我摘一束最灿烂的;对人以和,待人用善,待人和善。(选自江西中考满分文《待人和善》)
常听老人说:“我走过的桥比你走过的路还多!”那时,我就在想,桥究竟是什么呢?难道只是村西头的那两块老槐树叠加起来的、我们上学必须经过的“桥”吗?(选自山西省中考满分文《美丽的桥》)
技巧点拨:修辞是语言运用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巧妙而又贴切的修辞手法的运用常能使语言增添许多风采。在考场作文中,考生若能熟练运用修辞手法扮靓语言,定能得到良好的效果。上面几例中,第一例运用比喻、排比手法,第二例运用似物、排比手法,第三例采用排比,叠词手法生动地阐述了自己的观点,抒发了自己内心的真实情感,语言亮丽多彩,读之令人耳目一新;第四例则采用设问方式,先设下疑问,再展开故事,具有很强的吸引力,易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开头如此不凡,自然会给阅卷老师一个良好的印象。
技巧六:描写环境,烘托背景
教室外,呼啸着的北风挟着密集的雨点扑打在墙上,“嚓、嚓”地响,教室内,一场全能竞赛考试进行到了白热化的阶段。(选自湖北仙桃中考满分文《心中筑起一堵墙》)、
紫红色的云霞充满着整片天空,其中还有一轮血似的夕阳,如此暖意的画面显现出“最美不过夕阳红”的温馨与从容之感,暖得让人沉醉,暖得让人迷恋。(选自湖北荆州中考满分文《把黎明的美丽带给曾失落的我》)
晚风吹过河面上最后一波涟漪,夕阳收起它最后一首余晖,秋霜目送去最后一只归雁。我们默默地站着,目光游离在那若即若离的记忆之门上。当许许多多都已凋尽,我们起码还可以对自己说:“别伤心,我已体验过那种感觉,虽然只是曾经拥有。”(选自安徽省中考满分文《曾经拥有》)
技巧点拨:一切景语皆情语,在记叙文、散文的写作中,环境描写是不可少的。环境描写可以渲染气氛,可以衬托人物、可以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如果在文章的开头先进行一段简洁的环境描写,既可以为文章提供一个特定的背景,又能使文章形成一种特殊的氛围。上面三段开头,第一段定写一场急雨的降临,为的是为教室内的考试烘托背景,并制造一种紧张的气氛。第三段则写夕阳西下的情景,主要是为下文写自己的人生感悟打基础,是一个情思的触发点。第三段通过“晚风”“夕阳”“秋霜”的描写衬托出此时人物的心情。三段文字写法简单但很实用,效果也好,能极大地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技巧七:广泛引用,突出主题
“请把我的歌,带回你的家,请把你的微笑留下……”每当耳边响起这熟悉的旋律,自己就遇见了多年不见的老朋友一样,感觉格外亲切。(选自甘肃省中考满分文《歌声与微笑》)
著名科学家爱迪生说:“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是的,拥有自信,不断努力,就能获得成功。(选自河南省中考满分文《拥有自信方能成功》)
“月朦胧,鸟朦胧,帘卷海棠红。”
每当我吟诵这句诗,心中便有说不出的陶醉。心也朦胧,眼也朦胧,眼前真个展现了同一幅画来。(选自吉林省中考满分文《陶醉》)、
技巧点拨:引用法是一种很常见的文章开头法,的内容是很丰富的,若是议论文则常名人名言以增强论证效果,突出主题,如上面第二例;若是记叙文、散文则可以引用歌词、诗句、以引发下文,便于叙事抒情,如上面第一例、第三例。此外,还可引用古语、俗谚、对联等等。
古人在谈到结尾时常以“豹尾”为标准,是指结尾时笔法要简结、明快、干净利落,犹如豹尾劲扫,响亮有力,给读者以咀嚼回味的余地。请看近中考满分文的结尾技巧。
技巧一:首尾呼应,凸显主旨
(首)都说生活的船不能没有理想的帆,都说生活的理想就是为了理想的生活,而理想的生活中最快乐的时光,便是梦想的花季。
(尾)花季中,我希望自己能永远记住先哲的那句良训:生活的船不能没有理想的帆。生活的理想就是为了理想的生活。(选自湖荆州中考满分文《把梦想带给花季》)
技巧点拨:首尾呼应是考场作文中最实用的方法之一,一般情况是作者先在开头提出文章的中心,然后在结尾时再次强调,照应开头,从而使文章的中心鲜明突出。你看,在上例中,小作者运用首尾呼应的方式,以优美的诗一般的语言凸显了文章的主旨——理想的生活中最快乐的时光,便是梦想的花季。
(首)有一种光华,笼罩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有一种火苗,跃动在民族灵魂的奥林匹克山上;有一种烈焰,温暖了绵远的文明情思,那就是友善!
(尾)我们不能因为屡受伤害就失去与丑恶斗争的信心,因为我们需要守卫我们的精神火种——友善!(选自河南中考满分文《守卫精神的火种》)
技巧点拨:这是一篇考场议论文的开头与结尾,与上例相比,此例为简洁明快,开头提出论点,迅速入题,结尾再次反复,呼应开头,加强了论证的力度。
技巧二:言为心声,呼唤号召
让我们大家行动起来吧,把爱心带给他人,带给那些失学儿童,带给那些孤寡老人……带给身边的每一个人。当你把爱心献给他人时,你也获得了莫大的幸福。要相信,只要人人都献出一份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选自湖北荆州中考满分文《把爱心带给他人》)
二十一世纪,我们是祖国的春天,我们不是我们的父母,热情奔放是我们的性格,我们不需要守那些规矩,打破陈规,让我们脑中的那团热情火燃烧得更猛烈,把我们的笑声、爱心串在一起,让全世界笼罩在爱之中。要笑就笑个痛痛快快,要哭就哭个歇斯底里,不要压抑自己,不要让那陈旧的观念束缚着,不要随便改变自己,请记住我的名言:“我就是我,给我一点阳光就这么灿烂。”(选自福建省中考满分文《给一点阳光就这么灿烂》)
技巧点拨:考场作文讲究情感真挚,要写出自己对真善美的呼唤,对假丑恶的鞭挞。这种情感不仅局限于自己,还可以在文章结尾发出真挚的呼唤,号召大家一起去追寻真善美,一起去鞭挞假丑恶。上面小作者真情呼唤,言为心声,表现了自己美好未来的向往之情。第二段小作者言词急切,个性十足,表情达意毫无遮掩,向所有的同龄人发出了真情的呼唤,有力的突出了主题,给读者以强烈的心灵震憾。
技巧三:巧妙发问,引入深思
自然的色、自然的香、自然的味、自然的美,这一切都源于自然。自然是伟大的。是神奇的。它与生活是那么的近,那么的紧。品味自然,不就同品味生活了吗?
技巧点拨:一篇好的文章做到言有尽而意无穷,要具有哲理启发性。如同欣赏一支优美的乐曲,曲虽终但余音缭绕,给人留下无穷的韵昧。你看,在上面一段文字中,作者在结尾巧妙发问,引发读者思考,将文章的意蕴加以深化。体现出作者思考的深刻性与独特性。
不同的话有不同的影响,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视野,不同的哈哈镜有不同的成像,不同的心情会有不同的行动,不同的花有不同的花香和样子,不同的评价造就孩子不同的命运。何必要让自己狭小的视角不公地评价一个人、伤害一个人,何必要熄灭风中的烛光,何必要让所有的孩子都成为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无个性的模型?(选自湖北省中考满分文《哈哈镜中的我》)
技巧点拨:这段结尾针对老师的评语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先用排比句的形式说明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老师不必磨灭学生个性,最后再以问句结束,启示人们进行思考,深化了文章的内涵。
技巧四:引用佳句,多姿多彩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15年来,生活让我懂得了放弃!为了我的理想,为了更多的人可以读书,我必须放弃!(选自广州中考满分文《从天空想到的》)
想到这里,我又记起了一位名人说过的一句话:“身边的书多着呢,只要发觉,肯定会学到很多……”(选自陕西中考满分文《阅读身边的人》)
明日歌中说:“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希望大家能把握今天,创造出美好的明天。(选自四川内江中考满分文《创造美好的明天》)
佐拉说:“人生——只有两分半种的时间,一分种微笑、一分种叹息、半分种的爱……”在我看来,在我陶醉于欣赏母亲的梳妆中,那一分钟的微笑不是勉强,那一分钟的叹息之后不再是叹息,而是爱的传递,母亲将她对生命的爱,对生活的爱,对亲人的爱融于平日的点滴中,我忘情天其中了……(选自吉林省中考满分文《陶醉》)
技巧点拨:古今中外,名言佳句很多,作文结尾之时,若能巧妙引用,定能使文章增色许多。这里列举几例分别引用了诗文佳句、名人言论,既增添了文采又加深了文章的意境。效果很好,同学们应加以学习,此外,引用的范围可大些,如俗语、谚语、流行歌词等均可引用。
技巧五:抒情议论,气势不凡
其实宁静就是那么简单,一个浅浅的微笑,一句贴心的话语,一颗能包含一切的心灵,足以使一张紧绷的脸松弛开来,让笑容在人们脸上轻轻地绽开,那笑容就如徜徉在天边的云朵,轻轻地点缀着那片蔚蓝的天,清新而自然,(选自广州中考满分文《从天空想到的》)
春光似海,青春如花。青春是美丽的,美丽的青春在于奋斗,在于拼搏。愿天下的人们都能让自己的青春绽放出花一样的馨香!(选自吉林省中考满分文《花样年华》)
技巧点拨:这两段文字发于心,出于情,运用排比、比喻修辞,以优美的文字抒发内心真实情感,并配以适当的议论,使文章结尾气势不凡,强劲有力。
技巧六:景物烘托,情景合一
风停了,暴雨也结束了,太阳重新露出了笑容,两代人的那扇玻璃也被那片残阳熔化了。太阳在远处逐渐隐去,消失在一片晚霞中,两者混为一体,没有距离。(选自广州中考满分文《雨中品读》)
技巧点拨:这段结尾的特点十分突出,景物烘托的作用也很明显,小作者通过对雨后景物的描写暗示了两代人之间情感隔阂的消失,情与景有机地结合在了一起。含蓄隽永。余味无穷。
此刻,一缕阳光从外面射进病房,我感到自已真像一棵受伤的小树沐浴着它。呵,成长的路上,虽然风云莫测,但是阳光毕竟很好!我想。(选自湖北省仙桃市中考满分文《在阳光下成长》)
技巧点拨:这段结尾突出阳光的作用,将阳光与成长结合在一起,暗示自己成长道路虽不平坦但充满阳光,表达出一种乐观向上的情绪。既照应了主旨,又显得情韵深厚。
三中考作文点题的方式有多种多样,按表达方式的不同,大体可分三类:
(1)通过抒情点题。
(2)通过描写点题。
(3)通过议论点题。
当然,在具体的写作过程中,我们可以灵活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在行文中间点题。古人云:“亢节之处,妙在一点。”中考作文阅卷,由于时间紧、任务重,学生宜在文章内容流转交汇之处,不失时机地点明题旨,回扣题意,才能大大加深阅卷者对作文“思路清晰”与“中心突出”的印象。
四中考作文体例巧创新
在中考作文中,新颖的体例会给考场作文增色不少。
1运用题记
以题记的开头,或阐述行文缘由,或牵引内容,或揭示主旨。
如:日子像手中的细沙,一不留意,就纷纷从指间流逝,而且义无反顾。
——《翻拣日子》
2.巧用小标题
在行文中运用小标题,便于将文章的内容分为几大板块,条理清晰,外在结构匀称醒目,同时也能提纲挈领,减少过渡文字的铺排,使中心更加突出。如有位学生写《善待自然》,他巧拆了马致远的小令《秋思》,以其四句名句作为四个小标题,反映了一个沉重的话题:挽救地球,刻不容缓!
3镜头式
即运用电影蒙太奇的手法,用摇拉切换来扫视生活,将主题集中的各个画面尽收镜头之中,并通过组合展示丰富的内涵。
如有位学生写的《关于“真”的社会调查》通过“带着老花镜的奶奶”、“院子里看大门的王大爷”“当兵的大哥”“正在擦洗出租车的李叔”几个人物形象,根据他们自己的职业和人生经历关于对“真”的理解的四份报告,铺排契合,一泻而下,诠释着“真”的含义,这篇文章巧就巧在他截取了生活中的四个横截面,匠心独运,透视蕴涵在生活中的哲理。
4.铺排式
在写作时用铺张扬厉的方法,以排比方式来构成文章的主体,进行结构的创新。
如有位学生以“书”为话题,确定了文章的立意:书,给我带来了欢乐。接着用四个比喻句进行阐释:“在书中,我如同置身于一顿丰盛的晚餐;在书中,我是一只如饥似渴的小鸟;在书中,我是一片晶莹剔透、洁白无瑕的雪花;在书中,我是一叶飘摇不定的小船。”
5.对话式或访谈式
这种形式的作文比较自由灵活,能拉近读者与作者的距离,唤起读者的共鸣。如有位学生写《对“课堂”的采访》,把课堂拟人化,用专访的形势对它进行采访,一问一答,对话本身有很强的穿透力,活灵活现地描摹出那入木三分的课堂景象。
另外还有书信体、日记体、庭审式、剧本式等。当然,体例的新颖只是作文创新的一种方法,更重要的是立意的创新。
⑺ 小班健康社会微笑球找朋友教案
【活动来目标】:
1、愿意与同伴源交往,认识和喜欢自己的小朋友,谁能最快的找到自己的好朋友。
2、学习短句:《找朋友》的儿歌。
【活动准备】:
1、 动物胸卡若干活动前贴于孩子的胸前,
2、 教师带幼儿到户外操场,带领幼儿慢跑一圈,指导做简单的热身动作。
【活动过程】:
1、引导孩子们用各种方式打招呼,如“你们好!你们想不想和我做好朋友啊?你会怎么和他交朋友啊!————音乐游戏《找朋友》,引导孩子们寻找和自己胸卡一样的小朋友做朋友。如:佩带小鸭胸卡的孩子去寻找同样佩带小鸭胸卡的孩子,找到后做一些友好的动作,如握手、拥抱、微笑|、嘿,嘿,我们做朋友吧!音乐:《找朋友》全体小朋友一起和朋友做游戏,提醒他们要说好听的话,做好朋友的动作。
附儿歌:找呀找《找朋友》找到一个好朋友,敬个礼呀!握握手,我们都是好朋友。
,【活动反思】
《找朋友》这个游戏对幼儿来说,很喜欢,幼儿都能参与到游戏中去,在配合中学习巩固了儿歌,增长了知识,锻炼了身体,更进一步也学会了自己和其他幼儿合作。
⑻ 六年级上 湘教版 语文 教学反思
《论语》是过去蒙童教育的必读书,尽管有很多内容学生不易读懂,或有时似懂非懂,但我学习的目的旨在吸收前人思想的精华中有益于自己的思想修养的部分。所以,我们的教学目的不在于逐字逐句吃透课文,而在于把握课文大意,理解课文交给我们的学习方法和做人道理。
在教《论语》时,感觉好像在孩子们面前打开了一扇窗户,铺开了一条通道,让他们能穿越时空,去阅读、去思考、去吸取,与两千多年前的大师直接对话,了解并深刻地认识我们的祖先,继承并发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让学生对学习文言文有兴趣,愿意去读,这节课就没有白上。如果还能让学生乐于去读,那么课堂上所学的就不仅仅是《〈论语〉四则》了。
教文言文的目的不在于写作,而在于培养学生的语感,增强学生的积累,提高语文素养,熏陶道德修养。什么是阅读文言文的理想境界?我想不是将文言文译成顺畅的现代汉语,也不是对文言语句作细致的语法分析,而是一看就懂或者经过查工具书和注释会意而后懂,在今后的学习或生活中也许会在他的脑海里突然蹦出那么几句类似“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温故而知新”的文言语句来。多读文言文,浸润其中,涵咏体味,会使人无形中受到熏陶感染。
如何学文言文,一个字:读。相信文言文是读懂的,决不是老师讲懂的,更不是老师分析词法句法而懂的。“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授之以渔”又不如“授之以渔场”(北师大肖川教授语)。在读中进行朗读指导,养成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积累语言的习惯、质疑探究学会思辨的习惯。一句话,由“学会”走向“会学”,由“要我学”走向“我要学”。
为了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在这节课上,我采取了以下几条措施。
1、充分利用电化教学。
本节课我根据教学需要,自己制作了幻灯片。内容包括孔子及《论语》的有关资料、重点要理解的句子、学生喜欢的课文内容、背景音乐等。在提供信息、突出重难点、调动学生积极性、营造课堂气氛等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2、布置学生课前收集有关资料。
在上课的前一天,我布置学生各自收集有关孔子及《论语》的资料。课堂上,学生将信息进行整合,大大提高了信息量。
3、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
我设计了小组合作的学习环节。在小组学习中,一些简单的问题,通过讨论、交流,学生自己就解决了。避免了重复教学,提高了教学效率。
当然,本课也存在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
1、由于古文中的知识点相对比较多,有的同学在个别知识点可能还不够理解。
2、学生能积极参与讨论,如果能让学生自己提出的问题,学生自己讨论来得出结论,效果会更好;
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一定深入钻研、虚心请教,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力求走在教改的前列。
一、教材的钻研是课程拓展的根本
教材中提供给我们的仅仅是半页纸、一幅图、一句话,初看起来的时候,觉得内容空洞简单,无法把握,但是经过仔细钻研后发现,其实文本中蕴藏非常丰富的知识。简单的两个方面:姓的来历;名字的含义,但是深究下去之后,你会发现,即使是姓的来历这一方面,作为中国的姓氏文化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如果要把它讲出一点皮毛来,恐怕一节课是远远讲不完的,而名字的含义中蕴含的人文文化更是丰富多彩,经过这样的分析后,逐渐就使课程的内容饱满起来。而如何使课程的内容在充实的基础上又能可行呢?这又牵扯到对教材内容的把握,做到合理的取舍。比如说,姓氏文化光是姓的类别有上千种,此列只做到让学生了解,一语带过就行了,讲课之后,会造成学生更大的困惑。再如名字的含义,有的孩子的名字甚至有几辈人的渊源。学生在了解的过程中也发现有学生的名字有父母很高层次的希望,甚至脱离了名字的说法,那么我在课堂上选取名字的含义内容时,是紧紧围绕“名字”的。
有了这样的充实后,如何使课程的内容有“味”,就是一个依托教材的拓展了。因为整本教材都是一个连贯的整体,不可能将这课“拎”出来上,形成“孤立课”,因此我结合第一单元的内容,纵观后面的内容,确立本课应拓展在学生的名字中,感悟到来自家庭中特别的爱,并培养学生一定的感恩意思,明白父母在名字中寄予我们这样的爱,我们也应该怎样去做,回报这种爱,在此环节,学生感受很深。
二、材料的收集是课程开发的依托。
品德与社会课教学有一个显著的特点,那就是师生双方依据课文的内容要全面地收集、整合资料,以便更有效地实施学习计划、教学计划。在本节课的准备工作中,从学生方面看,我让学生多途径地收集姓氏的来历,包括网上查找、书上看、询问老师等……事实上,学生在查找资料的过程中,不仅了解了自己姓氏的来历,也一定程度上激起了他们探究新课的欲望,并在向父母询问自己名字含义的时候,有了和父母交流的机会,在交流的过程中也为后面实施课堂教学奠定了基础。
从老师搜集课程资料来看,我的体会最深,可以说是“心中有粮不慌”,因为需要我录了一段家长的录音,为了录音的效果,多次与家长交流,把握了家长对孩子的那种情义。后面,在搜集宇航员和奥运明星的图片时,也是多留心眼,不仅仅是做一个课件的查找制作,也是对每位明星进行了详细的了解。所以但课堂上突然出现断电,课件不能使用时,能够比较从容地将课件上的内容用语言描述出来,没有造成慌乱的局面。而走进学生家庭收集到真实的父母对子女的心愿,在课堂上让学生突然知道更是有一种惊喜,使课堂呈现较生动的画面。
但在这次资料搜集上也有不足,只注重了搜集而没有对资料进行有效的整合,特别是学生资料中搜集的姓氏来历的内容,因为涉及到许多生僻人名、地名,学生读熟了,但没有经过自己的语言整理讲述出来,学生讲给他人听时,都是一知半解的效果。
三、灵动的语言是教学的灵魂
美国心里学家罗杰斯认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和谐民主的课堂气氛。”一个人的个性品质形成,一方面靠自身的努力,另一方面还受外部环境教育的影响。良好的教学分为,学生的潜能才能得以发挥,学生才能去探索创新。因此,在课堂上,我竭力使自己进入角色,把信任的目光投向每一位学生,把尊重的话语送给每个学生,把和蔼的微笑洒向学生。重要的是语言的魅力能打动每位学生的心,“你是今天的第一位勇敢者”,“你的记忆力真令老师佩服”,“哎呀,多少年前,我们是亲戚呢”,这种灵活、随机的语言既能展现一位教师的亲和力,更能走到学生中间去。
如果说这节课最让我难忘的应该是教学中突然断电,怎么办?课件上的重要内容都不能展示出来,我灵机一动决定用语言去感染学生,用生动的话语将课件内容描述出来。这种机智的语言一定是发自内心的情感,一定要让学生体会到是妈妈爱的呼唤。当我深情地再现课件内容时,学生果然被深深地打动了,达到了我预期的效果。同样在描述明星时,用上激昂、深情的解说词式语言,学生不仅猜得出是谁,而且在我的描述中有了对明星名字和品质联系的双重认识。这样的做法没有使课堂教学因为停电突然中断,反而使师生的情感在交流中得到了升华,可以说这是一种教学机智,是我们每位教师应有的基本素质,因为我们谁也不知道在课堂上会出现怎样的情况!
本次研讨课还给了我许多新的认识,认识到自己对课程的处理上还有许多不足,但通过上课有效地促进了自己的成长,希望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不断努力学习,获得更大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