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语文教学设计常用的几种方法
。这是衡量一个教师的教学业务能力水平的标尺,也是我们在听课过程中最注意的方面,也是评价一节课成功程度的标准。一堂好课,一堂使人耳目一新的课无不是在课堂教学设计上有教者的精心思考和创造性的劳动。下面是本人在多年教学实践中的思考,谈谈语文教学设计经常用的几种方法。
一. 线索引导法在阅读散文的时候,我们一般用这种方法。所谓线索引导就是把文章的所有内容用文章的主线串通起来。散文一般是形散而神不散,文章的神就是我们要用到的线索,它能够把所以文章纲举目张地统领起来,我们抓住了它就能够居高临下地审视文章,从而能够深入地剖析文章内容。比如我们在教学《荷塘月色》一文时,抓住作者的心情变化这根线索,我们就可以分析作者在当时的心情和景色变化的互动情况。心随景变,情中有景,淡淡的月色和淡淡的喜悦和哀愁互相交融。《天山景物记》的线索是作者的进山路线,由外到内由低向高,天山迷人风光和丰饶物产在作者笔下井井有条。
二画面分析法
这种方法用于是由画面组成的文章。比如《秦晋崤之战》,全文是九个画面组成,我们一一分析了九个画面,就把全文分析到位了。从穆公咨询、蹇叔论战、蹇叔哭师、王孙满观师,到穆公认错,人物的音容笑貌无不一一清楚。还有在分析戏剧时,我们肯定要用场面分析。因为戏剧没有段落,只有场面。在分析《白毛女》中,我们就要把课文分成四个场面,一一分析,就可以把课文内容充分理解了
尤其在教古典诗歌时,我们不能够把握画面,就不能体会诗歌的情节和意境。景物由画面组成,全面、立体把握画面,把背景和画面中心理解清楚,我们就可以把这首诗歌欣赏透彻了。比如学习柳宗元的《江雪》,我们把“千山”和“万径”的空旷的背景和“独钓”的中心结合起来理解,学生就能够彻底了解这首诗歌的内涵了。
三. 情境分析法鉴赏诗歌一般用这种方法。中国的诗歌有情和景交融的特点。诗人一般用景来蕴涵自己的情感。所谓景中有情,情化为景,诗情和画意相结合。我们分析了景物的特点,理解景中的情感,就等于理解了诗歌的内涵。比如毛泽东的诗歌《沁园春.长沙》,我们认真分析上阕的景物描写,理解气魄宏大的“湘江秋景图”就知道毛泽东的伟大胸怀,有主宰中国大地的远大志向,有“浪遏飞舟”的伟大气魄。还有苏东坡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上阕横写万里长江,纵写千年历史,场面雄奇壮观。这是一个英雄的场面,气势雄伟,为下面写周瑜出场做好了铺垫,为作者抒发情感做了充分准备。
四. 细节分析法
小说往往由情节组成。在写的过程中,只有处处注意细节的照应,才能够没有疏忽,用细节来表现人物,细节是作品艺术之树上的美丽的艺术之花。我们通过分析细节,就可以全面理解作品的人物和内容。比如《一碗阳春面》中,作者就处处用细节来表现人物的命运变化。母子三人的衣着打扮,三人吃面的数量,老板夫妇的表情变化,没有一处是随意写的,都是为表现人物服务的。
又比如《小桔灯》中,人物描写处处表现了小孩子的表情和动作,处处是那么入情入理。小女孩的搬动椅子用挪,看人是抬头看,打电话爬上椅子,我在房间里面,是用耳朵听到。这些细节表现了小女孩的幼小和能干。这样分析描写可以克服学生写作文,不注意情节照应,乱写一气的毛病,在写作中做到入情入理。
五. 表演示范法
有些课文是有强烈的戏剧性和动作性,我们可以用表演的方法,来对课文进行理解。让学生充分参与。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比如我们教《皇帝的新装》一文,我们就让学生进行表演,让学生在表演中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让学生在绘声绘色的表演中培养语言表达的能力,一举两得。还有在教《雷雨》中,在充分把握人物性格,理解人物台词的基础上,我们就让学生分别担任角色,在表演过程中,让学生理解周朴园的虚伪、冷酷、专制、血腥、反动;理解侍萍的善良、自尊、哀怨、痛苦。
在表演过程中,我们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朗诵能力。用声情并茂的朗诵,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课文,体会课文的内涵,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朗诵能力。比如在教学《屈原》节选时,其中的《雷电颂》是最精彩的一段,老师可以把孙道林先生当年在重庆演出时,成功地朗诵这一段,引起观众全体起立,长时间地鼓掌的背景告诉学生,并且做示范朗诵。这要比一般的讲解分析要好得多。尤其在教情感十分强烈的课文时,朗诵可以做到运用语言作媒体,把作品的思想感情直接注进学生的心田。比如在教《大堰河——我的保姆》时,如果教师和学生能够很好地朗诵,可以把学生感动得热泪盈眶。
艺术鉴赏法我们中国古代诗、词有非常丰富的美学内涵,如果只是读读,不去进行分析鉴赏,那么等于没有读。在对诗歌进行分析鉴赏时,我们可以用抓诗眼的方法。比如我们在让学生学习《朝发白帝城》时,我们就抓住“轻”字。诗人在被流放过程中,途中遇赦,心情愉快,顺江而下,船行飞快,归心似箭,全在一个“轻”字上表现出来了。又比如在分析《枫桥夜泊》一诗中,我们抓住“愁”字,去理解全诗。夜很深了,月已落,乌在啼,抒情主公没有办法入睡,江枫和渔火在两两相对似乎在幽幽地入眠,万般无奈,伏枕听时,夜深了,已经是夜半时分了,寒山寺的钟声在徐徐撞击抒情主人的心房。孤独、寂寞、无眠都在一个“愁”字上!在进行诗歌鉴赏中,我们还要注意运用人生的生活体验去帮助学生理解、欣赏,运用中国诗歌传统手法去理解诗歌
。例如中国诗歌经常运用赋、比、兴的手法,我们就要用这些方法来帮助学生理解诗歌
。比如我们在教《大堰河—我的保姆》中,作者因为牢房阴冷,神思飞扬,想到爱自己如同亲生的乳娘,就大量运用了赋的手法,来层层铺叙她的勤劳、善良,她的辛劳和痛苦,处处用对比的方法来把自己家庭的富有和精神痛苦进行渲染,具有震撼人心的艺术魅力。
以上是本人在教学过程中所做的几点思考。教无定法,形式永远为内容服务,我们要想找到一个非常理想的教学设计,就要不断地钻研教材,在教学实际中去摸索、研究。作者联系地址:江苏省邗江区甘泉中学邱龙涛
B. 对联与补题齐飞阅读共品味一色
《谈生命》课堂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清行文思路,理解文章蕴含的深刻哲理,认识生命的本质和生命的意义。
2、体会文章景、情、理和谐相融的意境,感受文章的意境美、哲理美、语言美。
3、感受和借鉴作者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今天我们先一起来欣赏《飞的更高》这首歌,思考:歌中把生命比作什么?哪句歌词体现了作者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放音乐)
(把生命比喻成“一条大河,时而宁静,时而疯狂” “我要飞得更高”体现了作者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师: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对于我们只有一次,对于我们这些涉世之初的人来说,生命是个既熟悉又陌生,既简单又复杂的话题,生命的过程是怎样的?生命的本质是怎样的?带着这些问题,让我们一起走进语言大师冰心的散文──《谈生命》。
师:关于作者冰心,我们大家都很熟悉,你对她都有哪些了解呢?
学生介绍作家冰心:冰心,原名谢婉莹,现代著名的女作家、诗人。代表作有诗集《繁星·春水》,散文《寄小读者》、《再寄小读者》、《小桔灯》小说集《超人》。冰心作品的主题主要表现为母爱、童真、大自然。
二、整体感知
师:大家说得很好。下面大家听课文录音,思考完成这几个问题:
1、作者把生命的过程比喻成什么?划出“生命像……”的比喻句,并以它为内容用对联的形式补充“生命像”。
2、划出作者对生命本质认识的句子。
师:很好。能比喻生命的过程。可是,我觉得这两句话,能概括课文中把生命比喻的内容。但还不是严格的对联。对联的特点是结构相同,字数相同,而且上下联不能在同位置出现相同的字。从这个角度思考一下,再怎么改?
(改成“春水东流水入海,小树成长树开花”更好。还改成“春水东流水入海,小树成长树结果”。“结果”表现了生命的美好结局,创造了累累硕果,取得很大的成绩。)
师:这两个同学改的都很好!不但结构对应,而且注意用词造句。我想语言大师冰心如果看到大家对她的文章理解这么透彻的话,一定也会非常欣慰的。那么作者认为生命过程的本质是怎样的呢?
(生命中不是永远快乐,也不是永远痛苦,快乐和痛苦是相生相成的。)
师:生命中不如意十之八九,人生中不可能一帆风顺,本来就有快乐与痛苦相伴。在快乐中我们要感谢生命,在痛苦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我们应该像著名主持人白岩松说的那样“痛并快乐着”。
三、品味赏析
师:这篇课文自问世以来就深入人心,是因为它有深刻的思想内涵,而深刻的思想内涵是靠准确而生动的语言所表达的,请你有感情的朗读,注意语调,重音,语速和停顿,并从词语的生动运用,修辞运用,意义的深刻等方面去分析自己喜欢的理由,说说它好在哪里?(学生有感情的朗读思考)
抽生回答,检查效果。
教师小结这一环节:大家分析的很好。这篇文章使用了大量的比喻、拟人修辞使语言生动形象,结尾又写了很多富含人生哲理的话,确实是大师级的文章!
四、体验反思
1.作者把生命比喻成“春水东流水入海”“小树生长叶归根”,你认为生命又像什么呢?请联系自己的体验和对生命的认识,用一个比喻句诠释你对生命的理解。
生命像……
2.听读同题文章《生命,生命》杏林子
3.感动中国人物邰丽华介绍
五、教师总结
师(充满激情):生命是珍贵而短暂的,在我们的人生四季中,快乐与痛苦相生相伴“酸甜苦辣都有营养,成功和失败都有收获”这才构成了它的丰富多彩,这期间最重要的一点是要有积极进取,勇往直前的精神,才能飞的更高,正所谓:“雄鹰展翅冲霄汉,家雀蜷身恋屋檐”。
【附板书设计】
春水东流入海 快乐和痛苦相生相成
生命像
小树叶落归根 奋斗不息、豁达乐观
C. 语文学科教学论的阅读教案如何编写
《语文学科教学论》一
一,填空
1.语文学科教学论的研究对象是 中学语文学科及其教育教学活动 .
2.《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是从 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 , 过程和方法 ,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三个维度来设计教学目标的.
3.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是语文学科的基本属性, 综合性和实践性 是一般属性.
4.语文教学的设计程序包确定教学目标, 处理教学内容,构思教学五环节 , 选择教学方法 , 确定媒介手段 , 设计反馈练习 , 编写书面教案 等环节.
5.语文教师的职责是 通过对学生进行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教育,使之成为有用人才,进而完成传播人类文化,促进人类社会进步和发展的任务 .
6.中学语文教育学是高等师范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计划中的一门 必修课 .
7.从纵向上看,语文教育是将伴随着人的一生的"终身教育".从横向上看,语文教育是充盈于人的各个活动空间的" 全方位教育 ".
8. 自主性学习具有三个显著特征: 学习的主动性 ,学习的开放性,学习的建构性.
9.无意注意往往是在 刺激物 的直接作用下不由自主的产生的,它缺乏个人的 意志努力 和积极性,与情绪,需要和兴趣有密切的关系.
10.新课程改革后,师生关系发生了改变,教师的角色由" 课堂的主宰者 "变为" 平等的交流者 ".
11.教学过程最优化,是指在现有的条件下用最少的 时间 和精力去获得最大 教学效果 .
12.1904年, 《癸卯学制》 颁行,确立了我国的近代学制,开始了 分科教学 ,于是分科教授法应运而生.
13.建议把"教授法"改为"教学法"的著名教育家是 陶行知 .
14.注意是对刺激的有意识关注,是将心理活动 指向 并集中到某些刺激.
15.非智力因素,是指除智力因素之外,影响智力活动和智力发展的个性 心理 因素.它主要包括需要,动机, 兴趣 ,情感,意志,气质和性格等.
16.动机是激发和维持个体进行活动,并导致该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心理倾向或动力.它具有激发,指向, 维持和调节 三大功能.
17.语文课程指学校为实现语文教育目标而安排的语文科目教育内容及其进程,它包括各级各类学校语文课程的 设置 和语文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等.
18.从教科书的结构类型来看,中学语文教科书主要有 分编型 与综合型两类.
19.学生的个别差异主要是指学生 个性 的差异,即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的智力, 学习动机和兴趣 因素的差异.
20.有意后注意是在有意注意之后出现的, 不需要意志努力 的一种注意.
21.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 课后辅导资源 .
22.1919年,从美国留学归来,时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务主任的 陶行知 先生提出应对"教授法"课程进行改革.
23.1924年 黎锦熙 先生的《新国语教学法》一书被认为是语文教育学的开山之作.
24.工具性与 人文性 的统一,是语文学科的基本属性.
25.智力由 注意力 ,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等基本因素构成.其中 思维力是核心.
26.记忆就是人脑对有关信息进行编码,贮存和 提取 的认知加工过程.
27.教学过程,也叫"教学程序"或"教学流程".它反映了教学发展的各个阶段,各个环节之间的紧密联系,既相对 独立 ,又有规律的交替和推进.
28.形象思维是以头脑中的 口语 来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抽象思维是以语言 为工具进行的思维.
29.钱梦龙"三主四式导读法"的主要内容是 教师为主导 ,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和自读式,教读式,练习式, 复读式 .
二,简答
1.制定中学语文教学目标的依据是什么
答:制定中学语文教学目标的依据:确定教育目标,要根据社会的需要,确定教育目标,要根据学生的实际,确定教育目标,要尊重教育自身的规律.
2.什么是接受式学习
答:接受性学习阶段从时间上是指儿童在小学四年级以前的学习.这一阶段对儿童来说并没有自己明确的要求和目标,只是在小学教师耐心的指导下学习拼音,识字,组词,造句等基础知识的阶段.
3.简述中学语文教科书的编选原则.
答:语文学科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突出特点,语文教科书的编选必须坚持几条重要的原则:1,坚持思想性与科学性的统一,重视学生情感,态度,人生观的培养和语文能力的培养.2,处理好传统教材与现代科学文化新成就的关系.3,坚持理论与实践统一,使学生获得比较完整的知识.4,保证教科书的系统性和教学的循序渐进性.
4.如何在语文学习中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答: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培养学生兴趣:
(1)扩大知识视野,发展多种兴趣.
(2)把学生原有的兴趣迁移到语文学习中.
(3)增强语文教学的形象性.
(4)以感情带动兴趣.
5.语文教学原则有哪些
答:语文教学原则是根据对语文教学规律的认识制定,必须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遵守的基本规则.(1)文道统一的原则(2)听说读写全面训练的原则(3)语文训练与思维训练相结合的原则(4)课内,课外语文活动相结合的原则.
6.新课程中语文教师角色应如何转变
答:(1)由课程的实施者转变为课程的建设者,开发者和实施者(2)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习引导者(3)从课堂的主宰者转变为平等的交流者,合作者(4)从呆板的经验者转变为教学的创新者
7.语文教育学的相关学科有哪些
答:(1)中学语文学科教学论与马克思主义哲学(2)中学语文学科教学论与普通教育学
(3)中学语文学科教学论与语文专业理论(4)中学语文学科教学论与心理学(5)中学语文学科教学论与思维科学(6)中学语文学科教学论与评价科学(7)中学语文学科教学论与信息科学,系统科学.
8.魏书生六步教学法的主要内容
答:(1)定向:明确本节课或者本篇课文训练的重点和难点,事先使学生明确教学目标和训练重点,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2)自学:学生根据教学重点和难点,自学教材,学习优秀的学生可以向深度,广度拓展,而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可以根据实际水平来完成自学内容.(3)讨论:将自学中没有解决的问题提交小组或全班讨论,寻求正确答案.(4)答疑:经过讨论仍未能解决的问题提交老师,由老师解答.(5)自测:根据"定向"中提出的重点和难点,自拟一组十分钟的自测题,自己评分,检验学习效果.(6)自结:下课前每个学生自己总结这节课的主要收获,老师在不同水平的学生中选出代表讲讲自己学习过程和收获.
9.中学语文教育学的研究方法有哪些
答:(1)观察调查研究法(2)历史文献研究法(3)哲学原理研究法(4)比较分析研究法(5)经验总结研究法(6)实验实证研究法
10.怎样理解语文学科的综合性
答:(1)教学目标的多元化(2)教学功能的多重性(3)教学内容的广泛性(4)教学原则的复杂性(5)教学方法的多样性
11.简述语文教材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
答:(1)实现德,智,美语文教育目标的主要手段(2)教和学的物质凭借(3)为学生集中,高效的语文学习提供范例
12.简述钱梦龙三主四式语文导读法的主要内容
答:(1)自渎式:是以自渎训练为主要内容,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会感知,理解课文,同时它也是一种能力训练.(2)教读式:教师要根据学生自渎的得失及时点拨,引导,使学生领会课文,并学会自渎的方法.(3)练习式:"练习"即作业,学生在学完新课之后完成一定的口头或书面的作业,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4)复读式:指在学习了一定量的课文之后,将这些作业按照一定的中心重新组合成新的单元进行再次阅读,以达到"温故而知新"的目的.
三,论述
1.学校语文学科教育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答: 中学语文学科教学论的研究对象,是中学语文学科及其教育学活动.具体内容有:
(1),中学语文学科教学论的对象是整个语文教育现象.语文教育是无时不在,无处不在的"大语文" 教育.可以从纵,横两个角度来证明.
(2)语文学科教学论的研究重点是学校的语文学科教育.
2.什么是语文能力 怎样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答:语文能力就是指人们在语文实践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培养语文能力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主体意识.新课程理念十分重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2)训练学生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形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在现代教育理论当中,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的主要支撑者之一就是学会学习,即学习者掌握学习方法,形成自我发展的能力.
3.谈谈语文教师在新课程实施中应如何实现角色的转变
答:(1)由课程的实施者转变为课程的建设者,开发者和实施者(2)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习引导者(3)从课堂的主宰者转变为平等的交流者,合作者(4)从呆板的经验者转变为教学的创新者
4.语文教材改革趋势如何 你理想中的语文教材是什么样的
答:语文教材的改革趋势是:(1)打破教材的单一编写体系,建构多元的教材编写方式.中学语文教学的现代化,科学化要求中学语文课程的科学化和多样化,而中学语文课程的多样化又要求中学语文教材必需突破单一的编写体系,使中学语文教材的建设也走向多元化.(2)在坚持发展和创新的同时,保持教材基本内容的相对稳定性.随着时代的发展,语文教材的发展和创新势在必行.(3)重视学生共性与个性的双重发展,使语文教材具有弹性和可开发性.(4)建立完整的教材编制理论体系,配置结构合理的教材编制队伍.(5)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编制具有科技会计师的新型教材.
总之,语文教材建设要立足于"中国特色",在继承中创新,在实践中改革,在学习中吸纳,不断取得新的进步.
5.试论述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的理念及内涵
答:语文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省略的语文课程,在课程目标方面提出了"知识与能务""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要求.在课程内容方面单独提出综合性学习的要求,重视语文课程的综合性,重视语文和其他联系.最新的课程标准在各方面都做出了新的探索,也在原有的教学大纲的基础上有了重大的突破,反映了课程改革的新趋势.
6.语文学科性质是什么 你是如何理解的
答:语文学科性质的理解:
(1)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学科的基本属性
语文学科的教学内容以语言文字为主要载体,而语言文字是人类进行思维与交际的重要工具.语言的作用和中学语文科的任务决定,工具性是语文学科的基本属性.
语文学科还具有人文性."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新课标).
(2)综合性和实践性是语文科的重要属性
首先,语文学科是综合性学科,这使它和中学的其它学科都鲜明地区别开来.它的综合
性表现为:教学目标的多元性,教学功能的多重性,教学内容的广泛性,教学原则的复杂性
,教学方法的多样性.
其次,语文学科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语文综合素养的形成要靠实际训练来形成.
7.新课程改革的语文课程目标从哪三个维度来设计,这种设计思路与以往语文教学大纲中课程目标设计的思路在理念上有何不同
答:新课程改革的语文课程目标从以下三个维度来设计:
(一)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维度的目标
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培养放眼世界的开阔胸怀,培养社会主义道德品质,培养健康的个性心理品质,培养高品位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二)过程和方法维度的目标
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主体意识
训练学生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形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三)知识和能力维度的目标
语文知识目标包括:语音,文字,词语,语法,修辞,标点符号,文言文基础知识,文学知识和文化常识,读写知识,工具书使用知识等.
语文能力目标包括:阅读能力目标,写作能力目标,口语交际能力目标,搜集处理信息与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等.
8.中学语文教学应该遵循哪些原则
答:语文教学应遵循文道统一,语言训练和思维训练相结合,课内课外的语文学习互相促进,听说读写全面训练等原则
9.简述中学语文教育学的任务
答:中学语文教育学的任务是
①对师范生进行专业思想教育,帮助他们树立终生为人民的教育事业奋斗的崇高理想,为将来从事语文教育工作奠定良好的思想感情基础.
②指导学生学习语文教育及相关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帮助他们尽可能多地了解基础教育和语文教育学科的理论和知识,为将来从事中学语文教学与中学语文教育研究奠定良好的理论,知识基础.
③培养师范生实施语文教育,教学的基本能力,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语文教师职业技能,为将来从事语文教育,教学工作奠定扎实的专业能力基础.
④培养师范生进行语文教育科学研究的初步能力,帮助他们形成研究的意识和习惯,为将来从事光学语文教学育研究奠定一定的基础.
10.为什么要提倡研究性学习
答: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的学习方式.具体地说,这个表述包含了以下几层含义."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表明了学习活动中的师生关系.研究性学习是在学校教育和集体教学的环境中进行的,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的是"指导"或"帮助",不仅仅是"传授"或"教导".教师的主要职责是创设一种有利于研究性学习的情境和途径."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表明了学习的基本形式.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学习者将模拟科学家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过程,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因此,研究性学习的实质是学习者对科学研究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的学习运用,通过这样一种基本形式和手段,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表明了学习的基本内容.这包括学习如何收集,处理和提取信息;如何运用有关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如何在研究过程中与人交流和合作;如何表述或展示研究的结果;等等.
四,编写教案
1.下面是著名儿童文学作家严文井的一篇记人散文,你如何指导学生课外阅读这篇文章 写一篇阅读指导教案.
一直在玩七巧板的女寿星
严文井
冰心这个女寿星一开始就出手不凡.她小时候穿了许多年男装,十分淘气,差一点就变成了—个真男孩.
很年轻,就出了大名.她作诗,写散文,写小说,翻译泰戈尔,成果累累.
她的散文,引出了无数模仿者,只是那种美而不花哨,清新自然而不娇揉造作的风格,没人模仿得了.
特别是那本《寄小读者》,给了—代又一代的少年们以勇气和好奇心,让他们去寻找广阔的世界,也寻找自己.
后来,有的人找到了一些.有的人虽终生没找到什么,也以提到那本书和作者的名字为荣.
三四十年后,冰心又伪装为"男土",写了一本极有风趣的书,引起了不少真女士发疯,不断向"他"追求.这个恶作剧仍是种淘气行为,可又不是用淘气这个词儿能解释清楚的.
那盏小桔灯,却完全是一种女性的善良,一颗母亲的心,照亮了一个黑暗的小角落,促使濒于死亡状态的良心复苏.
好奇而大胆的冰心当然有自己的"探险记",有自己的出征,偶尔对朋友说说,好像没有写出来.如果已经写了,那就怪我孤陋寡闻,请冰心宽恕我的无知.
冰心当然也有自己的"历险记"和"受难史",那滋味不会太好受.不知道她是否向别人诉说过,至少是我没有听到过.她是一个不喜欢诉苦乞怜的人.
不知不觉,她已经变成女寿星了.
这个女寿星自有特点.她深居简出,从不赶热闹.她天天读书,几乎无所不读.她抽出时间来接待络绎不绝的来访者.她不时写一些短文,多半是为幼小者和弱小者说话.
不是吗 她做了她所能做的.
冰心喜欢说自己是一个19世纪的人.她生于1900年.
我想,上帝让她出生于19世纪告终的这一年,就是要她承担使命,用她特有的方式,送走19世纪和那个世纪的残余物.她实际属于新世纪,属于未来.
孩子们喜欢除夕和春节.在这两个不同的节日里,同样充满了快乐和希望.
女寿星一点儿也不老.她非常清醒,超过许多未老先衰的后生.她仍然在除夕晚上准备迎接元旦.
她仍然好奇,有爱有憎.
尊敬冰心的人越来越多了,各有各的出发点,各有各的理由.
1927年夏季某天,我在一个图书馆里—口气读完了《寄小读者》,开始认识冰心.这本没有任何故事情节的书—下就吸引住了我,那个本来只爱读旧小说的少年.我猛然感到,在文学作品里原来有些东西比故事情节更为重要.
冰心不说教,只是在亲切谈心.我听着听着,感到面前出现了一种新境界,令我神往.
那是美么,但美又是什么呢
1953年夏季,我见到了冰心本人.因为她太平易近人,以致不久我就放肆到把这位前辈称为"大姐".
将近四十年的光阴一晃而过,不觉我也变成老人了.
这段时间里,风云变幻,从大风大浪到飘满鸡毛蒜皮的浊水翻腾,我们或共同,或从不同地点,不同角度,接受了"洗礼",结果是变成了正教徒,还是异教徒,自己也闹不清楚,这里暂且不表.
今年春节前,向冰心索字,意外地得到了她很少示人的集龚自珍句三首.
这消息传到了《当代》编辑部,他们便很希望能发表这些集句.最后承冰心应允,就又抄出她的另外几首集龚句.
这些集句陆续成于1914年到1918年间,或许可以称之为冰心的真正少作.
我们很想知道冰心当年集句的心情和含意,就去问冰心,希望她泄露一点天机.她的回答是:"当年集句仅仅是在拼七巧板,并无深意."
其实这样提问就是有些犯傻.诗就是诗,你自己品不出味来,又怎样向你讲解呢
我算服了.
但我这个穿凿成性的人有时又禁不住往龚自珍身上想.
那个了不起的龚自珍,他反对"衰世",叹息"万马齐喑",想挽救被扭曲的"病梅","颂扬"山中人,喜欢王安石,支持林则徐,等等等等,是他的哪一种思想吸引了那个刚脱去男装不久的少女呢
答日:龚自珍做的那套七巧板.
是吗 我们大家都来玩七巧板吧.
淘气的女寿星啊,至少你可以教教我们玩七巧板吧!
冰心玩着七巧板,很快就步入了"五四"运动那一年.怎么说,我们的运气也算好,我们终于多知道了—些冰心的开始.打算认真写一部深刻的"冰心传"的研究家们应该感谢我们.是我们首先采访到冰心玩七巧板的.
七巧板,七巧板啊!你在考查我们的智商,检验我们的想像力.我们不准备再向冰心提出诸如此类的幼稚问题了.
女寿星啊,我特别尊重您的智慧.
2.下面是选自《文萃》的一篇文章,你如何指导学生课外阅读这篇文章 写一篇阅读指导教案.
一个父亲的箴言
马 德
孩子,有些话,在你长大的过程中,我要和你说说.
昨天,你回来哭哭啼啼地告诉我,说一个同学又和你闹别扭了,你说事情本来不怨你的,是同学做得太过分.
爸爸笑了.
依爸爸的经验,一个人要赢得另一个人很容易,那就是要学着吃亏.孩子,这个世界上没有人喜欢爱占便宜的人,但所有人都喜欢爱吃亏的人.你想着吃亏的时候,就会赢得别人;那个懂得以更大的吃亏方式来回报你的人,是你赢得的朋友.
孩子,人生的每一次付出,就像在空谷当中的喊话,你没有必要期望要谁听到,但那绵长悠远的回音,就是生活对你的最好回报.
你拿着一个高脚的玻璃杯,跳上跳下,一个杯子碎了以后,就永远也不能再复原了.更重要的是,如果你把握不好,它还会划破你的手指,让一些伤痛永远留在心里.
孩子,婚姻就像是这样一个精美的杯子.开始的时候,你不要被它外在的光怪陆离所迷惑,你要审慎地去遴选和把握.再后来,你对待它的态度就非常重要了,一个结实的杯子,是呵护出来的,你用爱去细细擦拭,它就会释放出永久的光泽.
有—次,让你出去买醋,本来给你一个硬币就够了,爸爸多给了你几个.
爸爸发现,你在出门的时候,把多余的硬币悄悄地放在写字台的角上.
那一刻,爸爸装作没看见,但你不知道,爸爸的内心是多么高兴.
孩子,人生的许多东西是多余的,比如钱,比如欲望,比如名声.更多的时候,得到你该要的该有的就够了,就像现在,拿走—个硬币,剩下的,在你心里淡淡地扔掉.
爸爸想说的是,因为你的舍弃,你豁然开阔的眼界里,将会发现人生中更多更美的风景.
爸爸在乡下教书的那一年,咱们家的日子过得窘迫.爸爸没有钱给你买玩具,你找来许多塑料袋,在一个塑料袋里盛满水,用针扎破了,然后你看着细细的水流流向另—个袋子,然后,再换另一个袋子,你玩得很快乐.
或许,很小的时候,你就学会了在简单的生活中寻找快乐.不错的,孩子,生活中有些东西并不容易改变,但容易改变的,是人的心情.孩子,即便你一生中什么也没有抓住,但抓住了快乐,你依旧是天底下最富有的人.
爸给你讲一个故事.
你爷爷有一个朋友是做大买卖的人,有一年他把二十几个村庄的账收起来,用纸包好了放在咱家里,他说他要到别的村子里去,就一拍屁股走了.结果,一连多少年,再没有了他的消息.爸爸上学的时候,你爷爷的肺病已经很厉害了,家里一贫如洗.
好几次,你奶奶提到那个账包的事情,你奶奶的意思是挪用—下,缓一缓家里的紧张情况.你爷爷一瞪眼,说:"人家凭会么敢把这么多的钱放在咱这里 说明咱的人比他的钱值钱!"
孩子,你爷爷临死的时候,还是一个穷人.但他是一个响当当的穷人.爸爸把这个故事讲给你听,是希望你能明白,一个穷人应该以怎样的风骨,在这个世界上站立.
《语文学科教学论》二
一,填空:
1.语文教学方法具有 观察调查研究法,历史文献研究法,哲学原理研究法,比较分析研究法,经验总结研究法,实验实证研究法等特征.
2.语文综合性学习具有 综合性,实践性,自主性,合作性等特点.
3.评课的内容包括 评思想观念, 评教学内容 , 评教学过程, 评教学方法 ,评目标教学 ,评教师素质及教学风格等.
4.阅读由 感知阶段 , 理解阶段 , 鉴赏阶段 , 应用创新阶段 四阶段构成.
5.说话能力包括 组织内部语言的能力 , 快速语言编码的能力 , 运用语音,语速,语调,语体和态势语的能力 等.
6.感知是语言文字符号系统通过感觉器官在 人脑 中的反映;认读是用 眼睛 认识,辨别文字,了解文字所表示的意义.
7.朗读是书面语言的 有声化 ,是化无声的文字为有声语言的阅读活动.
8.应用文体是人们在日常工作,学习,生活中处理 公私事务 所经常使用的具有一定的惯用格式的文体;
9.论点是作者对所论述的问题提出的见解,主张和 表示的态度 .
10.剧本是供 戏剧演出 或电影拍摄用的脚本.
11.口语交际测试分为间接测试,半直接测试和 直接测试 三种.
12.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类似 科学研究 的方式去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的学习方式.
13.从对一篇课文的解读过程来看,理解能力包括对 词句的理解 ,对段落的理解,对篇章的理解三个层次.
14.情节是按照某种关系排列的 事件 或生活过程.
15.利用诗歌的节奏,韵律和意境之美,训练学生的朗读,使学生反复诵读,加强 语感 和领悟能力.
16.学生的阅读能力应该包括 感受能力 ,理解能力,记忆能力和 鉴赏能力.
17.读音要求学生能用 普通话 ,发标准音,要求吐字 清晰 ,发音正确,在读音指导方面要特别注意重音的指导,根据词句在文章中的地位和作用来确定重音,并且在朗读时重点表达出来.
18.表演是一种既能增添 学习兴趣 ,又能训练口语交际的活动方式,并能在表演中感受艺术的魅力.
19.鉴赏能力是指对读物进行欣赏和 评价 的能力,即鉴别读物内容的是与非,欣赏读物的语言特色与写作技巧,评价读物的社会价值等等.
20.小说是通过生动的人物形象塑造, 完整的故事情节叙述 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样式.
21.辩论是运用 口头 语言就有争议的话题展开争辩以说服或驳倒对方为目的的讲话活动.
22.在口语交际中,理解语义指听者在接受了说话者发出的语音后,首先要把握关键词,关键句,进而理解话语中心,思索说话者的深层次含义和 言外之意 .
二,简答
1.文言文教学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
2.评课包括哪些内容
答:评课的内容包括评思想观念,评教学内容,评教学过程,评教学方法,评目标教学,评教师素质及教学风格等.
3.多媒体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如何
答:语文多媒体与素质教育的关系:多媒体教学系统是个体疏导的有效工具,多媒体教学系统是情景诱导的重要武器,多媒体教学系统是操作辅导的有力手段,多媒体教学系统是监控指导的得力助手.
4.阅读能力包括哪些
答:学生的阅读能力应该包括感受能力,理解能力,记忆能力和鉴赏能力.
5.作文技能训练包括哪些内容
答:一,育人训练 二,积累训练 三,思维训练 四,语言训练 五,技能训练 六,文体训练
6.选择语文教学方法的依据有哪些
答:语文教学方法的选择要依据教学规律和原则,教学目标与任务,教学内容,教师素质,学生特点,教学的组织形式,时间,设备条件等.
7.一个完整的阅读过程应该由哪些阶段构成
答:理解阅读就是读者运用其原有知识解释所读文章的内涵,理清文章的思想情感或结构形式.鉴赏能力是指对读物进行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即鉴别读物内容的是与非,欣赏读物的语言特色与写作技巧,评价读物的社会价值等等.
8.诗歌教学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1)利用诗歌的节奏,韵律和意境之美,训练学生的朗读,使学生反复诵读,加强语感和领悟能力.
(2)抓住"诗眼"和关键语句,启发学生,引导学生推敲和品味,透过字面意思领会其深刻的内涵.
(3)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
三,编写教案
1.下面是苏轼的两首词,你如何指导学生阅读这两首词 写一篇阅读指导教案.
江城子
密州出猎
苏 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平,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苏 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2.阅读下面的课文《囚绿记》后,写出这一课的教案.
D. 语文三新练习册七年级上册第四课散文诗两首答案
【预习课导学】(自习30分钟) 预习任务:
资料准备:了解这两首散文诗相关的文学常识。
自主积累:将文中重点的字词摘抄至摘抄本上注意其音、形、义。 自我感悟:通过朗读,体会人间的至爱亲情。 预习步骤:
第一步:了解作者泰戈尔及冰心的相关常识,初读文本 读顺读畅:认准字形、读准字音,大声诵读把握诵读的节奏尝试读出作者的感情。
第二步:再读文本,体会情感:1、边读边结合资料助读、自己预习的成果以及平时的积累试着理解两篇散文诗的内容。2、再次默读课文,在文中划出令你感受最深或最喜欢的语句和词语,并试着从字面义和语境义、主旨和情感等方面进行赏析。 【探究课导学】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及散文诗的有关知识,理解积累“祷告、菡萏、 徘徊、攲斜”等词语。能够有感情的朗读这篇文章。
2、 通过合作探究把握诗文基调,理解两首散文诗的思想内容。学习以物喻人的写法。 3、激情投入,阳光参与,体验人间至爱真情,学会理解母亲,孝敬母亲,感恩母亲。 【资料助读】 作者简介:
拉宾德拉纳特·泰戈尔印度诗人、小说家、戏剧家、散文家、社会活动家。1913年他成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人。他的诗中含有深刻的宗教和哲学的见解,对泰戈尔来说,他的诗是他奉献给神的礼物,而他本人是神的求婚者。泰戈尔的诗在印度享有史诗的地位,代表作《吉檀迦利》《飞鸟集》《新月集》。
冰心原名为谢婉莹,笔名为冰心 ,取“一片冰心在玉壶”之意。现代著名诗人、作家、翻译家、儿童文学家。因一生刚好度过了一个世纪,所以被称为“世纪老人”。代表作有 诗集《繁星》《春水》散文集《寄小读者》等。创作内容大致包括:母爱、童真、自然三个方面。她一步入文坛,便以宣扬“爱的哲学”著称,而母爱,就是“爱的哲学”的根本出发点。
文体知识介绍: 散文诗是兼有散文和诗的特点的一种文学体裁。它融合了诗的表现性和散文描写性的某些特点。从本质上看,它有诗的情绪和幻想,给读者美感和想像,但内容上保留了有诗意的散文性细节;从形式上看,它有散文的外观,不像诗歌那样分行和押韵,但不乏内在的音乐美和节奏感。它是用散文形式写成的诗篇,即 “散文其形,诗意其质”。
文体知识介绍: 散文诗是兼有散文和诗的特点的一种文学体裁。它融合了诗的表现性和散文描写性的某些特点。从本质上看,它有诗的情绪和幻想,给读者美感和想像,但内容上保留了有诗意的散文性细节;从形式上看,它有散文的外观,不像诗歌那样分行和押韵,但不乏内在的音乐美和节奏感。它是用散文形式写成的诗篇,即 “散文其形,诗意其质”。 【预习检测】
1、泰戈尔, (国籍)诗人、作家,他一生创作丰富,诗集有 和 等,长篇小说有《小沙子》、《沉船》等。曾获1913年诺贝尔文学奖。印度是一个以佛教为国教的国度,在泰戈尔的散文诗里可以处处感到富有宗教意义的爱——最高尚、最纯洁的爱。《金色花》选自他的散文诗集《新月集》。 冰心,女,原名 ,现代著名文学家。著有散文集 ;诗集 、 ;儿童文学集《小桔灯》等,她的著作收集在《冰心文集》。创作内容大致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方面。 2、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写字。 匿.
( )隐藏:不让人知道。 (dǎo) 告,向神祈求保佑。
作文库大全 小升初 中考满分 高考满分 高考零分
嗅.( ) 闻(气味)。 罗摩衍.那( mó ,yǎn)印度长篇叙事诗。 沐浴..
( )洗澡。比喻承受润泽、培育。 【整体感知】
1、这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和一个怎样的妈妈?请你用“我读出了一个____________的孩子和一个____________的妈妈”的句式来回答。请说说你的理由。 请用自己的语言点评文中的红莲荷叶“这是一朵 的红莲;这是一张 的荷叶”并说出你的理由。 【自研自探导学】
1、作者为什么把孩子变成一朵金色花呢?那金黄的色彩又象征什么?"我"变成金色花为什么不愿让妈妈知道?为什么妈妈见了面,说“你这坏孩子”? (提示:联系资料助读中作者的创作特色介绍,体会孩子对母亲的情感)
教学设计 导入:(约3分钟)
母亲是孕育万物的源泉,是推动世界走向光明的根本动力。母爱是人类情感中最崇高、最美好的。现在请同学设想向母亲表达爱意的方式,然后以“妈妈,我想说爱您”为题,说一段话。(学生略思考后,2—3名同学回答)。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两首表达母子之间亲密感情的散文诗。 明确目标:(约4分钟)
阐述学习目标,梳理并精要概述知识点,重点引导学生明白以物喻人的写法并区分以物喻人和托物言志。引导学生如何去把握散文诗的内容。 预习检测:(约5分钟)
用课件打出“预习自测”题,学生独立在白板上完成。教师巡察,根据巡察情况随机提问学生展示,纠错。注意让学生把握作者的国籍、评价、代表作品等并重点强调“祷”的写法和沐浴的比喻意义。 预习梳理:(约1分钟)
指导学生回顾自研情况巩固自学成果主要是文学知识和重点字词。强化记忆加深理解。 整体感知:(约4分钟)
引导学生谈初读文章后对文中的“孩子、妈妈、荷叶”的认识的认识,让学生并说出理由,对于文中的句子应让学生朗读。
讨论探究:(约8分钟)
对每个探究点都提出方向和方法的指导与要求,探一提示学生联系资料助读中作者的创作特色介绍,体会孩子对母亲的情感),探二与拓展延伸让学生自由发挥言之成理即可,探三注意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探四提示学生联系资料助读并抓住重点词语分析,分析作用时可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分析,
2、母爱就在我们身边,她像一股涓涓的溪流时时刻刻地滋润着我们。谁不应该感谢母亲、报答母亲呢?如果你忽然具备了文中小男孩的神力,你准备变作什么来表达你对母亲的满怀爱意?(提示:不分对错,言之成理即可)
明确:我要变作一串珍珠项链,挂在妈妈脖子上,让妈妈更美丽。 我要变作小鸟,时刻飞在妈妈身边,唱出美妙的歌给妈妈听。
3、课文重点描写的是什么?为什么要写九年前与祖父赏莲?(提示:注意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
4、课文中写作者的情绪变化有什么作用?结尾“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如何理解?在文章结构中有何作用?(提示:联系资料助读分析“心中的雨点”在文中应该指什么?分析作用时可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分析。)
5、试比较两篇散文诗的异同(提示:可从修辞、情感等方面入手)
拓展延伸:我们被荷叶母亲的伟大所感动。现实生活中的母亲又何尝不是如此?还记得那则感天动地的短信?“宝贝儿,如果你还活着,请记住,妈妈爱你!”妈妈走了,但母爱将永远伴随在孩子的身边。或许你我的身边并不曾发生过如此撼动人心的事情,但母亲对我们的爱无时无刻不萦绕在我们身边。你感受到了吗?
【当堂检测】
(A)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并蒂.( )姊.妹( )莲蓬.( )菡萏..( ) 徘徊..( )荫蔽.( ) 白瓣.儿( )欹.( )斜 dǎo( )告 罗摩yǎn( )那 pāo( )下 2、结合语境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却一声儿不响。 3、仿写句子。
母爱是冬天里那一件温暖的棉袄,暖流入心 母爱是夏天里的那一把小伞,遮风避雨
请以母爱是(像)„„,是(像)„„,是(像)„„ 仿句:
(B)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花瓣. ( biàn )抛.下( pāo ) 沐浴.(yù )膝.( xī ) B、摇.摆( yáo )祷.告( dǎo )徘徊.(huái )嗅. ( chòu ) C、覆.盖( fù )匿.笑( nì )打湿.( shī)摩.( mó ) D、倘.若( tǎng )无端.( ruì )牛棚.( péng )叠.( dié ) 2、根据词义写出相应的词语。
(1)偷偷地笑。( ) (2)向神祈求保护。( ) (3)倾斜,歪斜。( ) (4)仁慈而怜爱。( ) 3、仿照例句,写一组句子。
例句:母爱是一缕阳光,让你的心灵即便在寒冷的冬天也能感受到温暖如春。
母爱是一杯清茶,让你的思想即使在烦躁的环境也能变得心平如镜。 仿句:父爱是
父爱是[来源:Z+xx+k.Com]
【归纳小结】[来源:Z,xx,k.Com]
从修辞、情感等方面入手。学生进行讨论探究,教师巡视学情并参与其中。并根据巡视情况,在讨论即将结束时,分配展示任务到小组。 展示质疑:(约18分钟)
把控互动,对重要、必要、典型的问题或做出精讲。教师指导点评同学的点评思路方法,应该注意的问题,力争进行必要的联系拓展,组织其他同学认真倾听、积极思考、记好笔记、大胆质疑、对抗。并做好评价。
当堂检测:(约5分钟)[来源:学科网]
用课件打出检测题目,学生用白板作答。教师巡视并准备提问展示、组织纠错,重点注意指导学生仿句的方法。若有错误教师用课件打出矫正题目(B),只针对当堂检测出现的一道典型错题,组织学生用白板作答矫正,并由学科班长讲解。
归纳小结:(约2分钟)回扣目标,总结本节重点知识如写作技巧,重点语句的分析方法等,最后评出优胜小组等。
E. 荷叶 母亲和冰心的教案和介绍
[编辑本段]正文
荷叶 母亲① 冰心
父亲的朋友送给我们两缸莲花,一缸是红的,一缸是白的,都摆在院子里。
八年之久,我没有在院子里看莲花了——但故乡的园院里,却有许多;不但有并蒂的,还有三蒂的,四蒂的,都是红莲。
九年前的一个月夜,祖父和我在园里乘凉。祖父笑着和我说:“我们园里最初开三蒂莲的时候,正好我们大家庭里添了你们三个姊妹。大家都欢喜,说是应了花瑞。”
半夜里听见繁杂的雨声,早起是浓阴的天,我觉得有些烦闷。从窗内往外看时,那一朵白莲已经谢了,白瓣儿小船般散飘在水里。梗上只留个小小的莲蓬,和几根淡黄色的花须。那一朵红莲,昨夜还是菡萏②的,今晨却开满了,亭亭地在绿叶中间立着。
仍是不适意!——徘徊了一会子,窗外雷声作了,大雨接着就来,愈下愈大。那朵红莲,被那繁密的雨点,打得左右敧斜③。在无遮蔽的天空之下,我不敢下阶去,也无法可想。
对屋里母亲唤着,我连忙走过去,坐在母亲旁边——一回头忽然看见红莲旁边的一个大荷叶,慢慢的倾侧了下来,正覆盖在红莲上面——我不宁的心绪散尽了!
雨势并不减退,红莲却不摇动了。雨点不住的打着,只能在那勇敢慈怜的荷叶上面,聚了些流转无力的水珠。
我心中深深地受了感动——
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一九二二年七月二十一日
[编辑本段]赏析
这是一篇借景抒情,托荷赞母的散文。文章从自家院子里的莲花写起,重点写雨中的莲花,在雨中作者发现荷叶掩盖起莲花,触动了自己,于是产生了联想,想起了母亲,想起了母亲爱护儿女的情景,于是借此景抒发自己对母亲保护儿女成长的感情。这样写荷花是为了写“我”,写荷叶是为了写母亲,达到“我”是雨打风摆的荷花,而母亲则是替荷花抵挡风雨的荷叶的境界。是啊,连荷叶都会自觉地保护荷花,何况母亲爱护自己的子女。于是在结尾处写道:“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简单几笔点明了主旨,深化了中心。“心中的雨”暗指人生路上的风风雨雨,坎坷磨难,只有母亲是保护自己度过人生路上坎坷与磨难的人。
[编辑本段]课文简析以及难点
《荷叶 母亲》这首散文诗用触景生情的方法,引出对家庭往事的回忆。文章从自家院子里的莲花写起,重点写雨中的莲花,在雨中作者发现荷叶掩盖起莲花,触动了自己,于是产生了联想,想起了母亲,想起了母亲爱护女儿的情景,于是借景抒发了自己对母亲保护儿女成长的感激。这样写荷花是为了写“我”,写荷叶是为了写母亲,达到“我”是雨打风摆的荷花,而母亲则是替荷花遮挡风雨的荷叶的境界。是啊!连荷叶都会自觉地保护荷花,何况母亲爱护自己的子女。于是,文章结尾处写道:“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简单几笔点明了主旨,深化了中心,抒发了自己对母亲的感激和爱恋。
全文可以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写父亲的朋友送我们两缸莲花,引起我对往事的回忆。
第二部分(第3—7自然段):描绘雨中荷叶护红莲的动人情景。
第三部分(第8—9自然段):点明主旨,表达作者对母亲由衷的感激与爱恋。
写作特点及借鉴:
主要特点:借景写人,抒发对母亲的深情。作者以饱蘸深情的笔触,描绘了一副雨打红莲,荷花护莲的雨荷图,作者由此联想到女儿对母亲的依恋,母亲对女儿的呵护。作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并以莲自比,讴歌伟大的母爱,自然贴切,新颖独特。
借鉴:“托物言志”是抒情散文常用的方法,即把作者的感情寄托在某物上,让此物本身代表自己表达。自然万物皆可寄情,只是所寄情的物要恰当,物的功能或象征性能负载人的感情,否则是不能感染读者的。
难点1、“八年之久,我没有在院子里看莲花了——但故乡的园院里,却有很多;不但有并蒂的,还有三蒂的,四蒂的,都是红莲。”文章写莲,先平淡地叙述,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红莲是全文着力用墨的重点。作者先平平淡淡地铺叙,接着把花放在人的背景中认识,花瑞入祥,三蒂莲的开放展示出吉祥的征兆,把花与人紧密联系在一起,为下文以花喻人埋下伏笔。
2、“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对这句话,你如何理解?
这句话卒章显志,自然界的雨点是可见的、有形的;而“心中的雨点”涉及的面很广,内容纷繁,谁来荫蔽?只能是母亲。这样就把母爱推向了高潮。
3、课文写作者的情绪变化有何作用?
课文中作者的情绪变化从“烦闷”到“不适意”,从“不适意”到“不适意的心绪散尽”,这样写表露了作者关注花的命运的感情。
4、联系时代背景,分析一下本文中比喻、象征手法的运用。
作者以饱蘸深情的笔触,描绘了夜雨后两缸莲花的情状。白莲在繁杂的雨点的摧残下凋零了,洁白的花瓣飘散在水面上,那小小的莲蓬和淡黄色的花须孤零零地留在梗上,随风摇曳,显得那样凄清、冷落,这里明显地表现了作者怜惜的情感,用以作为红莲的对比。那朵初开的、亭亭玉立的红莲,是高雅、清芬、瑰丽的形象,可以说是美的象征。在大雷雨中,在毫无遮蔽的天空之下,被那繁密的雨点,打得左右敧斜。这自然界的雷声雨点,无疑也是黑暗、动荡时代的风雨,它摧残着娇嫩的花朵,侵袭着美好、纯洁的心灵。在风雨飘摇之中,一个大荷叶,倾侧下来,覆盖着开满的红莲。尽管雨势并不减退,而左右敧斜的红莲又稳稳地玉立着,狂暴的雨点,只能在荷叶上面,聚了些流转无力的水珠。这里的“倾侧”、“覆盖”,透露出一种崇高的、感人的美。荷叶勇敢地抗击自然界的风雨,无私地保护着红莲,寄托着作者对黑暗社会的不满,对坚强的力量,英勇无畏的精神,扶持新生、美好事物的行动的赞颂。文章的主题自然地得到了升华。
[编辑本段]注释
①荷叶 母亲:选自《冰心全集》第一卷。原题作《往事(一)》之七,题目是编者加的;
②菡萏(hàn dàn):含苞待放的荷花;
③攲斜:倾斜、歪斜。
徘徊: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
荫蔽:树木遮蔽。
[编辑本段]作者
冰心(1900-1999)原名谢婉莹,现代著名女作家,儿童文学作家。代表作为《繁星》《春水》《往事》《寄小读者》等。福建长乐人,因一生刚好度过了一个世纪,所以被称为“世纪老人”,深受人民的喜爱。1900年10月5日出生于福州一个具有爱国、维新思想的海军军官家庭,她父亲谢葆璋参加了甲午海战,抗击过日本侵略军,后在烟台创办海军学校并出任校长。冰心出生后7个月,便随全家迁至上海,4岁时迁往山东烟台,此后很长时间便生活在烟台的大海边。大海陶冶了她的性情,开阔了她的心胸;而父亲的爱国之心和强国之志也深深影响着她幼小的心灵。在烟台,冰心开始读书,家塾启蒙学习期间,已接触中国古典文学名著,7岁即读过《三国演义》、《水浒》等。辛亥革命后,冰心随父亲回到福州,住在南后街杨桥巷口万兴桶石店后一座大院里。在这里,冰心于 1912年考入福州女子师范学校预科,成为谢家第一个正式进学堂读书的女孩子。 1913年父亲谢葆璋去北京国民政府出任海军部军学司长,冰心随父迁居北京,住在铁狮子胡同中剪子巷,次年入贝满女中,1918年升入协和女子大学理预科,向往成为一名救死扶伤的医生。“五四”运动的爆发和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使冰心把自己的命运和民族的振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她全身心地投入时代潮流,被推选为大学学生会文书,并因此参加北京女学界联合会宣传股的工作。在爱国学生运动的激荡之下,她于1919年8月的《晨报》上,发表第一篇散文《二十一日听审的感想》和第一篇小说《两个家庭》。后者第一次使用了“冰心”这个笔名。由于作品直接涉及到重大的社会问题,很快发生影响。冰心说,是五四运动的一声惊雷,将她“震”上了写作的道路。之后所写的《斯人独憔悴》《去国》《秋风秋雨愁煞人》等“问题小说”,突出反映了封建家庭对人性的摧残、面对新世界两代人的激烈冲突以及军阀混战给人民带来的苦痛。其时,协和女子大学并入燕京大学,冰心以一个青年学生的身份加入了当时著名的文学研究会。她的创作在“为人生”的旗帜下源源流出,发表了引起评论界重视的小说《超人》,引起社会文坛反响的小诗《繁星》《春水》,并由此推动了新诗初期“小诗”写作的潮流。 1923年,冰心以优异的成绩取得美国威尔斯利女子大学的奖学金。出国留学前后,开始陆续发表总名为《寄小读者》的通讯散文,成为中国儿童文学的奠基之作,20岁出头的冰心,已经名满中国文坛。在去美国的杰克逊总统号邮轮上,冰心与吴文藻相识。冰心在波士顿的威尔斯利女子大学研究院攻读文学学位,吴文藻在达特默思学院攻读社会学,他们从相互的通信中,逐渐加深了解,1925年夏天,冰心和吴文藻不约而同到康耐尔大学补习法语,美丽的校园,幽静的环境,他们相爱了。 1926年冰心获得文学硕士学位回国,吴文藻则继续留在美国的哥伦比亚大学攻读社会学的博士学位。冰心回国后,先后在燕京大学、北平女于文理学院和清华大学国文系任教。1929年6月15日,冰心与学成归国的吴文藻在燕京大学临湖轩举行婚礼,司徒雷登主持了他们的婚礼。 成家后的冰心,仍然创作不辍,作品尽情地赞美母爱、童心、大自然,同时还反映了对社会不平等现象和不同阶层生活的细致观察,纯情、隽永的笔致也透露着微讽。小说的代表性作品有 1931年的《分》和1933年的《冬儿姑娘》,散文优秀作品是1931年的《南归――献给母亲的在天之灵》等。1932年,《冰心全集》分三卷本(小说、散文、诗歌各一卷),由北新书局出版,这是中国现代文学中的第一部作家的全集。1936年,冰心随丈夫吴文藻到欧美游学一年,他们先后在日本、美国、法国、英国、意大利、德国、苏联等地进行了广泛的访问,在英国,冰心与意识流现代派小说创作的先锋作家吴尔夫进行了交谈,他们一边喝着下午茶,一边谈论着文学与中国的话题。 1938年吴文藻、冰心夫妇携子女于抗战烽火中离开北平,经上海、香港辗转至大后方云南昆明。冰心曾到呈贡简易师范学校义务授课,与全民族共同经历了战争带来的困苦和艰难,1940年移居重庆,出任国民参政会参政员。不久参加中华文艺界抗敌协会,热心从事文化救亡活动,还写了《关于女人》《再寄小读者》等有影响的散文篇章。抗战胜利后,1946年11月她随丈夫、社会学家吴文藻赴日本,曾在日本东方学会和东京大学文学部讲演,后被东京大学聘为第一位外籍女教授,讲授“中国新文学”课程。在日本期间,冰心和吴文藻在复杂的条件下团结和影响海外的知识分子,积极从事爱国和平进步活动。冰心作为一位忠诚的爱国知识分子,继承了中国知识分子的优良传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追求光明,永不止息。在抗日战争时期,她与周恩来就有过接触,应约在进步刊物上发表文章,周恩来曾邀请她访问延安,虽然未能成行,但他们的心是相通的。解放战争时期,冰心拒绝参加“国大”代表竞选,支持亲属投奔解放区。新中国成立之初,她身居日本,心向祖国,坚决支持吴文藻毅然摆脱国民党集团的正义之举。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新形势鼓舞下,吴文藻、冰心夫妇冒着生命危险,冲破重重阻难,于 1951年回到日思夜想的祖国。从此定居北京。周恩来总理亲切接见了吴文藻、冰心夫妇,并对他们的爱国行动表示肯定和慰勉。冰心感受到新中国欣欣向上的民心,以百倍的精力投入到祖国的各项文化事业和国际交流活动中去。期间,她先后出访过印度、缅甸、瑞士、日本、埃及、罗马、英国、苏联等国家,在世界各国人民中间传播友谊。同时她发表大量作品,歌颂祖国,歌颂人民的新生活。她说:“我们这里没有冬天”,“我们把春天吵醒了”。她勤于翻译,出版了多种译作。她所创作的大量散文和小说,结集为《小桔灯》《樱花赞》《拾穗小扎》等,皆脍炙人口,广为流传。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冰心受到冲击,家被抄了,进了“牛棚”,在烈日之下,接受造反派的批斗。1970年初,年届70的冰心,下放到湖北咸宁的五七干校,接受劳动改造,直到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即将访华,冰心与吴文藻才回到北京,接受党和政府交给的有关翻译任务。这时,她与吴文藻、费孝通等人,通力全作完成了《世界史纲》《世界史》等著作的翻译。在这段国家经济建设和政治生活极不正常的情况下,冰心也和她的人民一样,陷入困顿和思索之中。在十年“文革” 的动乱中,尽管受到不公正对待,她坦然镇静地面对一切,坚信真理一定胜利。她时时密切关注社会主义祖国的进步和人民生活的提高。她曾在《世纪印象》一文中写到:“九十年来……我的一颗爱祖国,爱人民的心,永远是坚如金石的”。实践证明,冰心是长期与党患难与共的亲密朋友。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祖国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冰心迎来了奇迹般的生平第二次创作高潮。她不知老之将至,始终保持不断思索,永远进取,无私奉献的高尚品质,1980年6月,冰心先患脑血栓,后骨折。病痛不能令她放下手中的笔。她说“生命从八十岁开始”。她当年发表的短篇小说《空巢》,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接着又创作了《万般皆上品……》《远来的和尚》等佳作。散文方面,除《三寄小读者》外,连续创作了四组系列文章,即《想到就写》《我的自传》《关于男人》《伏枥杂记》。其数量之多,内容之丰富,创作风格之独特,都使得她的文学成就达到了一个新的境界,出现了一个壮丽的晚年景观。年近九旬时发表的《我请求》、《我感谢》、《给一个读者的信》,都是用正直、坦诚、热切的拳拳之心,说出真实的话语,显示了她对祖国、对人民深沉的爱。她身体力行,先后为家乡的小学、全国的希望工程、中国农村妇女教育与发展基金和安徽等灾区人民捐出稿费十余万元。她热烈响应巴金建立中国现代文学馆的倡议,捐出自己珍藏的大量书籍、手稿、字画,带头成立了“冰心文库”。
F. 《再给我十年》教案
《再给我十年》是初中语文H版七年级第二学期第二单元的内容,这个单元的教学要求是在精读的基础上理解句意,本文是该单元紧接《荔枝蜜》、《列车上的偶然相遇》、《小桔灯》之后的课内自读课文,是运用从讲读课上学到的阅读方法,进行精读训练的极好例子,也是引导学生从课内向课外进行拓展阅读的重要桥梁。另外,本单元四篇课文在思想内容方面有共同之处,都阐述了人生真谛的问题,《再给我十年》是一位身患绝症的大学生讲述自己与病魔作斗争的一段经历,文章非常感人,且贴近学生生活,容易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正好以此为契机,对学生进行一次生动的情感教育,由此突现语文教学中的人文精神。
(二)教学目标
根据新的课程标准及本单元教学要求,并结合教材自身的特点,将本节课教学目标拟定如下:
1、知识能力目标:让学生学习通过阅读,抓住关键语句,体会作者情感的变化,把握课文的中心意思,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
2、情感目标:帮助学生深刻理解生命的意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重点、难点
根据本单元的教学要求,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怎样抓住关键语句,体会作者情感变化,把握文章中心意思,提高自主阅读的能力。
生命是一个既简单又深奥的问题,如何让一群对生命的理解还处于懵懂状态的孩子,深刻地理解生命的意义,让他们懂得热爱生活,珍爱生命,这是本节课的又一教学重点,同时也是难点所在。
(四)教材处理
本文教学安排一教时,阅读教材除了教材之外,还选用了《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和我崇拜的人生活一天》。选用的目的在于:1、加大课堂容量,充分体现二期课改大容量、快节奏、高效率的精神;2继续作为精读训练的例子,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对阅读方法的掌握。3、利用与教材主题相似的特点,帮助学生加深对生命意义的理解。由于三篇文章阅读量大,课前强调预习,课上以学生阅读、讨论和感悟为主,教师通过启发引导帮助学生完成重点、难点的突破。
二、说教法
(一)教学思路设计
本节课的教学有明确线索和鲜明的主题,线索是贝多芬的《命运》,在学生自读和小组活动时作为背景音乐播放,设计这一线索,旨在创设教学情境,营造教学氛围,让学生在《命运》的感召下进入作品的情境中,逐渐加深对生命的感悟和理解。
而“热爱生活,珍爱生命”则是本节课的主题,为了突出这一主题,教者设计以下教学环节,并由此突破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初步感受) (入情入境) (真切体会) (深化认识)
(二)教学方法
二期课改特别强调语文教学应该重视学生积累、感悟、熏陶,重视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据此,本课拟以启发式、讨论式、发现式方法教学,充分调动学生主动性,使他们在教师的主导下,在自主阅读的基础上围绕中心议题,发表各自的意见,相互交流,相互启发,相互争议,激发他们主动获取知识,在学生理解文本的内容之后,把握时机,扩展思维,锻炼学生动口、动笔、动手能力,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健康情感。
(三)教学手段
教科书、录音机、多媒体课件、拓展阅读材料
三、说学法
新教学大纲明确指出,要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主动学习、探究,重视师生的语言交际和心灵沟通,重视学生思维方式的训练和合作意识的培养。据此,本节课在学法上特别强调学生自读自悟,教师将对以下的学习方法加以指导:1、阅读感知学习法;2、圈点、勾画、批注法; 3、小组讨论学习法
一、导入新课
师:大家读过张海迪的故事吗?(张海迪的故事政治课上学生读过,上学生读过,所以举手发言的同学很多,我就叫了几个平时不大发言的同学说。
生1:张海迪身残志不残,自己自学,懂得几门外语。
生2:张海迪还会给人看病,她是作家,写了很多书。
生3:张海迪虽然瘫痪了,但她没有悲观绝望,而是以坚强的毅力,同病魔作斗争,克服重重困难,刻苦自学。
师:今天我们学习《再给我十年》,看看这篇文章中的人物是怎样面对病魔,面对死亡的。
二、阅读课文
师:同学们阅读课文,并思考下面几个问题。
出示小黑板:(1)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2)面对死亡的威胁,“我”的感情变化如何?
(3)本文阐述了什么道理?
师:大家读完了课文,应该知道这篇文章讲了一个什么故事?下面请两位同学来叙述故事。(叙述故事的目的是了解学生是否知道课文的内容,也是锻炼学生的概括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生4:略
生5:略
三、讨论 :“我”的感情变化如何?
四人一组讨论,然后请两位同学发言,其他同学补充,老师帮助写在黑板上。
感情变化:痛苦——恐惧——遗憾——乐观
四、讨论分析:本文阐述了什么道理?
师:请同学们拿出课堂练习本,写再练习本上,然后交流,(学生写,教师巡回看,个别指导,提示)
师:请四位同学到讲台上把自己写的读一读。
生6:这篇文章阐明了“要以超脱,乐观的态度,面对病魔,面对死亡”的道理。
生7:这篇文章告诉我们要有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面对挫折。
生8:人生真正的意义在于勇敢奉献进取。
生9:要以超越生与死的态度勇敢面对人生,不懈努力奋斗,生命才会有意义。
五、比较
师:比较本文与本单元几篇课文在思想内容方面有什么相同之处?小组讨论,然后发言。
生10:都写了积极、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
生11:都写了人生的真谛在于勇敢、镇定、乐观的奉献精神。
生12:只要有这种积极、向上的信念,就一定能成为对社会、对人类有用的人。
六、阅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见练习册)
师:阅读完这篇文章后,同课文比较,然后请同学谈谈自己的看法。
生13:这篇文章告诉我们要珍惜光明,一旦失去了,再去留恋和珍惜就太晚了。
生14:这篇文章告诉我们要珍惜自己拥有的一切,特别师时间和生命。
生15:这篇文章和我们所学的课文有相同之处,都给我们上了一堂课,热爱生命,珍惜生活,人生的价值在于不断进取。
七、布置作业
师:这堂课,大家应该明白:“怎样对待人生”,“人生的价值是什么”,请大家写一篇“正确对待人生”为中心的习作。
评析:这堂课从素质教育来看,我认为有成功之处:
1、 既不越俎代庖,又不撒手放羊,把自读课文纳入单元教学一体化的整体设计范畴。
这堂课上的是一篇自读课文,以往由于是自读课文,考试的内容不多,甚至不考,所以没有象重点课文那样,越俎代庖,而且放羊式的。让学生自读,读读课文,完成课后的检测题,这一课就算完了,而上这一堂课时,注意到既不越俎代庖,又不撒手放羊,把自读课文纳入单元,教学一体化的整体设计范畴,所以我就设计了“把这一篇文章和本单元的其它几篇文章进行比较,看看它们在思想内容上有什么相同之处,效果很好,既让学生理解这一课的内容,又让学生理解了整个单元的内容,同时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
2、“一课一得”
上重点课文时,由于受考试限制,担心有的知识点没有讲到,万一考试碰到,造成损失,教师无法推脱责任,所以面面俱到,上这堂课时,我就根据课文要对和自读要求,着重解决其中一个最重要的问题。也就是抓住重点,突破全篇,这堂课上,着重解决的问题是:这篇文章阐述了什么道理?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让学生从理清文章中作者的感情变化线索入手,从而解决文章的中心,作者的写作意图。
2、 内引外联,课内外衔接
这堂课,一开头就让学生讲张海迪的故事,最后又让学生阅读《假如再给我三天光明》,这一设计,既能更好地理解这篇文章,又能调动学生阅读的兴趣,拓宽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活跃了课堂气氛,同时又是对学生进行“和知识面,活跃了课堂气氛,同时又是对学生进行“怎样正确对待人生”的教育,确实可以收到一石三鸟的综合效益。
G. 哪里有小桔灯趣味日记的教案
小桔灯是全国连锁的,教案属于保密的,各加盟校都有,你可以咨询当地的的加盟校!
我就是小桔灯作文学校西的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