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成语《对答如流》的大班教案
设计意图:
经典导读是我园的特色课程之一,它包括古诗、成语、寓言故事等内容,是一种启蒙式的教育,目的是以传统文化中的精髓熏陶现代的孩子们,让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根植于下一代的心中,潜移默化洁净孩子们的心灵。 在经典导读教学中,我们发现许多成语都蕴含着较强的情节性和趣味性,而且语句富含韵律节奏,读起来琅琅上口,孩子们非常喜欢。针对他们的兴趣,我们设计了“我喜欢的成语”主题活动,目的是提高孩子们的口语表达能力,为入小学做好准备。为了使孩子们积极、主动而有效地理解与掌握成语,我们采用多种方法(如:讲讲、找找、画画、演演等)创造性地学习与表现成语。让他们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轻松地学,不断地积累词汇并获得快乐体验。正所谓:出口成章、下笔成文。让传统的经典文化与孩子们同行,陪伴他们快乐地成长。
活动目标:1、在理解寓言故事《郑人买履》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幼儿学习成语“随机应变”、“急中生智”。2、通过多种形式巩固所学过的成语,激发幼儿对中国丰富的语言文化的兴趣。3、丰富幼儿的语言,在活动中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1、一至十中文、阿拉伯数字卡;图书、成语字卡若干;2、表情类、动物类成语图卡若干。3、油画棒、白纸。
活动过程:一、通过书的排序,巩固一至十的成语。1、幼儿选择一本图书,提问:你选择的是什么图书?它的价钱是多少?2、请幼儿按从最便宜到最贵的价钱顺序给书排序。3、引导幼儿复习一至十的成语。
二、游戏《成语对对碰》,巩固所学成语。每两个幼儿为一组选择两张图片,组成一个成语。游戏进行2"3次。
三、听寓言故事《郑人买履》,学习成语“随机应变”、“急中生智”。1、幼儿边看大图书,边猜故事情节。2、告诉故事名称,教师完整地讲述故事。3、通过探望与讨论,帮助幼儿理解故事的寓意,教育幼儿遇事要灵活。4、学习成语“随机应变”、“急中生智”,启发幼儿联系生活实际加深对成语的理解。
四、通过看图片,巩固所学成语,并对成语给以分类。1、动物类2、表情类3、其他
五、以表演的形式,引导幼儿创造性的表现学过的成语。1、教师做动作,幼儿猜成语。2、个别幼儿做动作,幼儿猜成语。3、教师出示成语字卡,幼儿做动作。4、在音乐伴随下,幼儿自由发挥表演成语。
六、制作成语小书。1、幼儿自由选择材料进行成语图书制作。2、教师巡回指导,适时予以帮助。
❷ 小班趣味识字二教案
学习目标:
、认识14个生字,学会写6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受语言的韵律美。
3、培养良好的家庭美德,争当人人夸的好孩子。
教学重点:认识14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
教学难点:借助生活经验,理解短文的意思。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教学课件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大家听过这样的句子吗?——“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知道是出自哪里的句子吗?
谁能背几句三字经呢?
三字经是三个字三个字在一起的文章,要告诉我们一些知识和道理的。大家现在可能还听不懂。不要紧,我们现代人也模仿古人写出了新三字经。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听得懂的尊老敬老的新“三字经”──请看《识字2》。
二、初读韵文。
1、打开书,听老师读韵文。
2.师:你们也想读一读这么好听的儿歌吗? 那就用你喜欢的方式读吧。如果,你还有不认识的字,那一定要看准拼音,将那个生字多读几遍。
3.生自由练读。
4.师:你觉得哪些字、句子比较难读,需要大家格外注意的呢?(你领着小朋友读一遍吧。)
生……
5、解决了难读的字,咱们再读读课文,读通句子,选择你喜欢的部分多读几遍。(生自由练读)
6、同桌检查读课文:同桌一人先一人后读读儿歌吧!
指名读,一人读一句。遇到不会认的生字,互相帮助。
去掉拼音还会读吗?
小朋友,正年少,尊长辈,懂礼貌。
父母教,认真听,做错事,即改正。
长辈错,要提醒,态度好,心意诚。
家务事,愿承担,洗碗筷,扫庭院。
家爱我,我爱家,好孩子,人人夸。
三、认读“会认”的生字
(1)课件呈现下列带生字的“三字经”,学生自读
懂礼貌 父母教 认真听
做错事即改正 愿承担
洗碗筷 扫庭院 人人夸
(2)个别抽读(师拿词语卡)。全班齐读词语,再开火车读词语。
(3)学生尝试认读单个的生字。(课件去掉词语环境,单独呈现生字在屏幕上)
师:现在这些生字娃娃已经单独站在你的面前,你还能认吗?先自己读一读,哪些字是已经熟悉的了,你可以暂时少花时间,对哪些不太熟悉的字,你得多读几次哟!(先带拼音再去掉)
(4)大家都会认了吗?齐读生字,抽读字卡,再轮读。
(5)老师在下列词语中还见过我们学习的生字,你会读吗?(课件呈现:父母 父亲 认错 错过 故事 心事 改正 改动 扫地 打扫 懂事听不懂)
(6)上面的这些生字,你在其他地方还看见过吗?
你听到哪些话里用了这个字呢?
(7)有识字兴趣的同学还可以认认这些成语呢。
夸夸其谈 相貌堂堂 心甘情愿 实事求是
衣食父母 改过自新 错失良机
认读句子:我已经八岁了,可以主动帮爸爸妈妈扫地,洗碗了。假如家里来了客人,我还会热情问候招待。父母一齐夸我是个做事认真,懂礼貌的好孩子。
(8)小组玩字卡(老师发现最会合作学习的小组)
四、品读领悟。
1、读顺儿歌
现在,我们把所有的生字好朋友请回课文里吧。打开书 18页,齐读。
2、这篇儿歌,你从中读懂了些什么?把你的感受说给大家听听吧。
生1:我读懂了小朋友要尊敬长辈,懂礼貌。
平时,你是怎样尊敬长辈的呢?
生A:爷爷奶奶来了,我给他们倒茶。师:你真是个孝顺的孩子!
生B:见到叔叔阿姨,我会向他们问好。师:真有礼貌呀!
……
生2:我读懂了如果我们做错了事情,就要改正。
师:是的,做错事情,应该马上改正。知错就改还是(生答:好孩子)
师:书上说家务事──(生:愿承担)平时你都帮爸爸妈妈做过哪些家务事?
生:……
师:真能干!你们都是爱劳动的孩子。爸爸妈妈平时工作那么辛苦,你们能帮助他们干点家务,减轻他们的负担,真是不错呀!
师小结:只要小朋友能能尊老爱幼,礼貌待人,知错就改,勤劳善良,那你就会成为人见人爱的好孩子。相信你们都是这样人人夸奖的好孩子。下面,我们就来有感情地读一读吧。
(1)师生对读(师读:小朋友──生接读:正年少──)注意将“三字经”句子押韵的末字读成重音。
(2)男女生对读
(3)你还想怎么去读?和学习伙伴商量商量。(拍手读、动作表演读)
(4)谁都想做好孩子,好孩子就把儿歌背下来吧?自己试一试。
(5)边拍手边背。(教师示范,同桌学做)
(6)齐背。
五、指导书写
母:笔顺、观察占位
“洗、认、扫”三个左右结构的字
(1)(课件呈现“洗、认、扫”)。
师:大家观察三个字,它们有什么共同的地方吗?(都是左右结构)
师:请再细致观察,这三个字的左右两个部分一样大吗?(都是左小右大)。老师提示要写得左窄右宽。
(2)分别指导书写“洗、认、扫”。教师先引导学生观察笔画组成、笔顺,然后老师范写,学生跟着书写。
(3)学生描红,再独立自写汉字,教师巡视。
(4)学生对照自己写的第一汉字再与红色范字比较,看看哪些地方写得好,哪些地方写得不好,怎样调整,再写第三个汉字。
(5)学生写完了三个汉字,集体反馈评价。
❸ 成语作文"欲扬先抑"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体会叙事波澜起伏的效果;
2、了解并初步学会一些兴波澜生变化的方法;
3、学习欲扬先抑用来写人的表达效果。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课堂导入】
大清乾隆朝王翰林为母亲做寿,请纪晓岚即席做个祝寿词助兴。老纪也不推辞,当着满堂宾客脱口而出:“这个婆娘不是人。”老夫人一听脸色大变,王翰林十分尴尬。老纪不慌不忙念出了第二句:“九天仙女下凡尘。”顿时全场活跃、交口称赞,老夫人也转怒为喜。老纪接着高声朗读第三句:“生个儿子去做贼。”满场宾客变成哑巴,欢悦变成难堪。老纪喊出第四句:“偷得仙桃献母亲。”大家立刻欢呼起来。(多媒体出示诗:这个婆娘不是人, 九天仙女下凡尘, 生个儿子是个贼, 偷得蟠桃献母亲。)
【点拨】纪晓岚的祝寿词之所以会取得如此效果,主要得益于他善用欲扬先抑之法。抑,即压抑、贬低;扬,即昂扬、抬高。即作者想要褒扬某人或某物,却不从褒扬处着墨,而是从相反的贬抑处落笔,使两者互相背离,造成强烈反差,最后在鲜明的对比中达到褒扬的目的。
古人有云:“文似看山不喜平”,写记叙时如果平铺直叙,那就好像在一马平川上看风景,从头看到底,读来一点意思都没有;叙事曲折回旋,波澜起伏,才会扣人心弦,引人入胜。叙述性文章必须做到“尺水兴波”――即写出事情的波澜,才能化腐朽为神奇,将引人入睡的状况变成引人入胜的境界,让你笔下的事件趣味盎然,令读者印象深刻。
【技法解说】
先抑后扬,又叫欲扬先抑,是指从反面入手,反向入笔,极力渲染刻画对象的反面形象,然后笔墨突转,转入正面刻画,在叙述的曲折变化中,收到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
其作用有:
①使行文曲折多变,波澜起伏,造成悬念,形成对比,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获得恍然大悟的快感,留下深刻的印象。
②真实可信,符合人们的认识过程。感情是随着对事物的认识的不断深入而变化的,符合人们的认识顺序,文章抒发的感情因为运用先抑后扬手法而显得真实可信,一点也没能矫揉造作的痕迹。
③使文章主题更加突出。作品为了更好地颂扬人物和事件,有时也可以对其进行某种贬抑,构成一种由贬到褒的写作过程。这样写,不仅较一味地褒扬显得波澜曲折,而且更能显出扬者越扬的强烈效果。
【课文链接】
【示例】先抑 文章先介绍人们对阿长的称呼、称呼的由来和她的黄胖而矮的外形特点。然后列举了她的种种令人“讨厌”之处:一、饶舌,“常喜欢切切察察,向人们低声絮说些什么事,还竖起第二个手指,在空中上下摇动,或者点着对手或自己的鼻尖”。二、多事,“不许我走动,拔一株草,翻一块石头,”都说我顽皮,要告诉我的母亲。三、睡相霸道,“一到夏天,睡觉时她又伸开两脚两手,在床中摆成一个‘大’字,挤得我没有余地翻身。久睡在一角的席子上,又已经烤得那么热。”四、烦琐的规矩,正月初一清早,第一句话要说“阿妈,恭喜恭喜!”因为这关系到“一年的运气”;说过之后,还要吃一点福橘,因为这关系到一年到头顺顺流流;还有,人死了,不该说死掉,必须说“老掉了”;死了人、生了孩子的屋子不能进;饭粒落在地上,必须拣起来;晒裤子的竹竿底下,是万不可以钻进去的,等等。
后扬 文章后部分表现“我”对长妈妈的空前敬意。幼小的“我”对阿长的敬意源于何处呢?源于对阿长“神力”的敬仰。所谓“神力”,就是指在“长毛”的逼迫下,脱掉裤子站在城墙上,能抵御官兵的大炮。而真正使“我”对阿长产生感激和敬意的是她给“我”买到了绘图《山海经》,这是一部“我”十分渴慕的神话传说图画书,但一直难以得到。而连“山海经”书名都叫不准的阿长却能给“我”买回来,多不容易啊!这不能不使“我”感到意外、惊喜!“这又产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做的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鲁迅的《阿长与〈山海经〉》)
【点拨】采用先抑后扬的写作技法,先写她的缺点,极尽针砭,后写她的“伟大的神力”和对她的“敬意”。鲁迅先生对长妈妈的褒扬是由衷的,文章前部分的“抑”是假,抑中有扬,先抑是为了后扬,“扬”才是作者的真正用心,作者就是通过先抑后扬技法,竭尽心力,抒发了他对阿长的崇高敬意。
【习作勾连】
原来她很美丽
“要买就快点买!别磨磨蹭蹭!”
“吼什么吼!有什么了不起的!这街上就你一个人卖草莓?”妈妈回敬道,“走!儿子,咱们到别处去买!”(开头由倒叙入手,采用矛盾法。开篇便是一轮唇枪舌战!交战双方是谁?到底是怎么回事?接下来会怎样?设置了一个悬念,吸引着读者往下看。)
星期六,阳光明媚,天空瓦蓝瓦蓝的,使人心情无比愉悦。我和妈妈去逛街。忽听到前面一阵悦耳的叫卖声:快来买哟!又大又甜的草莓!新鲜的草莓!
循声望去,一中年妇女正在卖力地叫喊着,一些人正在那儿挑选呢。
草莓,那可是我的最爱,于是我拉着妈妈凑上前。
这时,一位老奶奶正在和那位中年妇女讨价还价。老奶奶执意让他便宜点,而她却说:“我们做这样的生意不容易,便宜不起啊!”
“老奶奶好不容易出来卖回东西,便宜点吧!”人群中有人这样说。周围人也都这样劝。
“那一斤少三角吧!”中年妇女好不容易松口。
显然价格根本就没降多少,但看看这形势,今天遇到了一小气的主!众人也只能嘟噜嘟噜而已。
草莓果然新鲜,又红又大,每一颗草莓都带着叶,似乎还带着水珠,在阳光下闪烁着,宛若晶莹剔透的红宝石,熠熠生辉,惹人直流口水。于是我们便开始挑选草莓,选到一半时,便发生了开头的一幕。这让我很奇怪:别的小贩都希望顾客越多越好,而她为什么这样对待顾客呢?顾客不是上帝吗?
妈妈放下草莓,和我刚走了两三步,就被她喊住了。她用眼四处瞄了一下,然后对妈妈说:“女士,看看你口袋里的钱丢没有,刚才有个人在你口袋里掏了几下,所以我才会那样做,请你们不要放在心上,对不起啊!”(中间采用误会法。商贩竟然对“上帝”厉声喝斥,性质相当恶劣,后果极其严重,--走人!解除误会后才懂得“她”的一片善心、一份苦心!)
妈妈看看口袋,钱还没有丢。知道了真相的我们非常惭愧,连忙为刚才我们说出那些过分的话而道歉。她待人的态度是多么真诚,多么亲切啊!
她又说:“女士,你以后带孩子出门,一定要把钱放好,现在小偷多的很呢!我们不能眼睁睁地看着你们被偷,又怕小偷恼了伤人,只好出此下策了,你们不要见怪!”
于是,我妈妈又选了一些新鲜的草莓,拿去称。
“45元5角,给你凑个整,45元吧。”她说。
妈妈将50元递过去,说:“大姐不用找了,要不是你,今天我们可能连回家的钱也没有了!”
刚说完要走,那中年妇女将我们拉住,将一张5元的纸币递到妈妈手里,说:“说好15就15,不要太客气啦!下回要注意啊!”
我和妈妈走在回家的路上,阳光似乎更加明媚,天空愈加瓦蓝,还有几丝云彩飘荡。我吃着甜甜的草莓,眼前又浮现那卖草莓人忙碌的身影。原来她真的很美丽!
【简评】
文章情节有一定的起伏变化。
从整体上看,本文采用了欲扬先抑的写法。小作者对“她”有一个情感上的明显变化,这样一来,不仅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小作者一系列的心理变化过程,也使行文有一定波澜,造成对比,给读者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
但前后抑扬均不足,对比欠强烈,人物形象不饱满。不妨多多加强人物描写,丰富文章内容,增强表达作用。如:写顾客和“她”还价,“她”斤斤计较,经过艰苦“谈判”,“她”也只做了些许让步。这样能为“她”后来对我和妈妈的恶劣态度作一些铺垫,情节上显得自然,更能加深误会,增强对人物的表现力。
另外,关于小偷在旁行窃的情节可在文中有所暗示,作些铺垫较好。
【写法链接】
抑扬法--最常见的是先抑后扬,作品为了更好地颂扬人物和事件,可以对其进行某种贬抑,构成一种由贬到褒的写作过程。使行文曲折多变,波澜起伏,造成悬念,形成对比,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获得恍然大悟的快感,留下深刻的印象。
【小试身手】
请用今天所学技法,修改下面小片段。
我们学校有一位维修工,他很能干,学校里不论是卫生间下水堵了还是老师同学们的桌椅坏了,他都义不容辞过来帮忙。他身材高大瘦削,脸色土灰,衣着破旧。既不会说话,也不会写字,连学校的大多数老师都不知道他的姓名,所以大家都叫他“老哑”,我们为了表示尊重,就叫他“哑叔”。因为他总会“咿咿呀呀”地和我们说话,我每次见到他都要绕道而行……
【布置作文】
运用今天所学方法,写一篇写人记事的作文,也可以刚才修改的例文为写作内容,不少于600字。
❹ 《趣味成语》教学设计
much, you've given me an unusual smile.
❺ 趣味成语歇后语教案15
没有图。。。 白云苍狗 苍:灰白色。浮云象白衣裳,顷刻又变得象苍狗。回比喻事物变化答不定。 白云孤飞 比喻客居他乡,思念父母。 白云亲舍 亲:指父母;舍:居祝比喻思念父母的话。 蔽日干云 挡住太阳,直冲云霄。形容十分高大。 宾客如云 来客多。
❻ 幼儿园语言教案成语填空
经典导读是我园的特色课程之一,它包括古诗、成语、寓言故事等内容,是一种启蒙式的教育,目的是以传统文化中的精髓熏陶现代的孩子们,让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根植于下一代的心中,潜移默化洁净孩子们的心灵。 在经典导读教学中,我们发现许多成语都蕴含着较强的情节性和趣味性,而且语句富含韵律节奏,读起来琅琅上口,孩子们非常喜欢。针对他们的兴趣,我们设计了“我喜欢的成语”主题活动,目的是提高孩子们的口语表达能力,为入小学做好准备。为了使孩子们积极、主动而有效地理解与掌握成语,我们采用多种方法(如:讲讲、找找、画画、演演等)创造性地学习与表现成语。让他们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轻松地学,不断地积累词汇并获得快乐体验。正所谓:出口成章、下笔成文。让传统的经典文化与孩子们同行,陪伴他们快乐地成长。
活动目标:1、在理解寓言故事《郑人买履》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幼儿学习成语“随机应变”、“急中生智”。2、通过多种形式巩固所学过的成语,激发幼儿对中国丰富的语言文化的兴趣。3、丰富幼儿的语言,在活动中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1、一至十中文、阿拉伯数字卡;图书、成语字卡若干;2、表情类、动物类成语图卡若干。3、油画棒、白纸。
活动过程:一、通过书的排序,巩固一至十的成语。1、幼儿选择一本图书,提问:你选择的是什么图书?它的价钱是多少?2、请幼儿按从最便宜到最贵的价钱顺序给书排序。3、引导幼儿复习一至十的成语。
二、游戏《成语对对碰》,巩固所学成语。每两个幼儿为一组选择两张图片,组成一个成语。游戏进行2"3次。
三、听寓言故事《郑人买履》,学习成语“随机应变”、“急中生智”。1、幼儿边看大图书,边猜故事情节。2、告诉故事名称,教师完整地讲述故事。3、通过探望与讨论,帮助幼儿理解故事的寓意,教育幼儿遇事要灵活。4、学习成语“随机应变”、“急中生智”,启发幼儿联系生活实际加深对成语的理解。
四、通过看图片,巩固所学成语,并对成语给以分类。1、动物类2、表情类3、其他
五、以表演的形式,引导幼儿创造性的表现学过的成语。1、教师做动作,幼儿猜成语。2、个别幼儿做动作,幼儿猜成语。3、教师出示成语字卡,幼儿做动作。4、在音乐伴随下,幼儿自由发挥表演成语。
六、制作成语小书。1、幼儿自由选择材料进行成语图书制作。2、教师巡回指导,适时予以帮助。
❼ 请谈谈文言文教学设计特别需要重视哪些问题
诵读、积累是文言文课堂教学设计中不可或缺的两大板块,那么如何指导学生进行诵读和积累呢?听了刘湘玉老师的报告,我对自己的文言文课堂教学进行了反思。
专家说:“背诵是教学的最佳途径。”确实如此,从新课标对文言文教学的要求来看,越来越清晰的表露出对诵读要求的情有独钟,因此,诵读法成了初中文言文教学的基本方法,也是从教学实际中摸索出来的有效方法。俗话说得好,“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就是这个道理。
诵读的形式方法很多。可以笑着读,呼喊着读,也可以摇头晃脑的读;有自由读、齐声读,也有指名读;有共性的赏读,也有个性的品读。总之让学生反复的读,在读中感悟、读中品味、读中鉴赏,在读中受到熏陶。对那些优秀篇章、名言佳句可反复诵读体味,做到“读了又思,思了又读,自然有味,乃至愈读愈有味,趣味无穷。”例如教学《岳阳楼记》这样的名篇,就让学生在反复的朗读中体会骈句整齐、琅琅上口的特点,领略范仲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以及他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宏大抱负。读时要“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进一步做到有轻有重、抑扬顿挫的读出感情来,就能大大增强了阅读的形象感、意蕴感和情趣感。对要求背诵的文言文,还要加强背诵的指导。如学《木兰诗》一诗,背诵是本篇的教学重点,老师可以做如下指导:全诗共14节,除“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是六句一节外,其余都是四句一节,一节一节的读,一节一节的背,再合节为段,就比较容易成诵。另外,利用诗中的排比句、对偶句、复沓句、顶真句等句式特点,帮助记诵。经过这样的指导,学生便可以做到当堂背诵,而且背得准确无误。
读文言文还要遵循诵读的步骤和规律。第一,读准字音;第二,读清句读、读懂文意;第三读美意境与情感。如学习《三峡》这种歌咏自然山水的优秀篇章,因为在作品中作者都融入了自己的细腻情思,所以更应注重诵读。可以引导学生先默读,对照注释疏通文字,初步感知文章的内容,做到读通;然后再通过反复朗读,体会文章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做到读懂;在此基础上最后达到读美,把句子的美、景色的美、情感的美都读出来,体会作品的思想感情和风格特色。
诵读是语文课堂教学中最重要的教学形式,课堂上应充满琅琅的读书声,它对于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提高学生听说读写水平,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尤其文言文教学更离不开读,因此,在初中文言文教学中要高度重视诵读的作用,不要因为课堂上时间紧张而忽略朗读。应该读得沸沸扬扬,读得字正腔圆;读出层次,读出缓急,读出情感。
在文言文课堂教学中,不仅要重视诵读的设计,还要根据每篇文章的特点设计积累。
学文言文,摘录积累尤其重要,要善于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积累习惯。要求学生都准备一个笔记本,建立文言知识库。还可以指导学生准备卡片,摘抄常用文言实词、虚词、通假字、古今词意差异,记录一些成语、警句、诗词曲中的名句。例如,学习《论语十则》,可以把以下几项内容做成卡片积累起来或记录在笔记本上。一是通假字:1、“不亦说乎”的“说”,同“悦”,有“愉快、高兴”之意。2、“诲女知之乎”的“女”同“汝”,“你”的意思。3、“是知也”的“知”同“智”,“聪明”之意。二是文言虚词“而”的用法:1、连词,表示承接,如“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择其善者而从之”2、连词,表示并列,像“任重而道远”。3、连词,表示转折,如“为人谋而不忠乎”“学而不思则罔”。三是名言警句,“温故而知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如果在摘录名言时,再做一点批注或点评,会更好。随着新课的学习,所学文言文数量的增多,对每篇文言词汇的整理积累就不能局限于该篇,要回顾翻查从前学过的意义和用法,并做到纵向积累和横向积累相结合。此外,进行积累不是机械的照抄照搬,而是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联系、归类、比较。例如学到“薄暮冥冥”(范仲淹《岳阳楼记》)的“薄”时可引出成语“日薄西山”。讲到“长烟一空”的“一”字,可以联系“传一乡秀才观之”(王安石《伤仲永》);学到“但坐观罗敷”(《陌上桑》)的“坐”可联系“停车坐爱枫林晚”(杜牧《山行》)。长此以往,就能体会到积累带来的益处。也只有不断积累,才能积跬步以至千里,聚细流而成江河。积累是一件很有趣的而又很有意义的事情,大部分学生会乐此不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