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视频设计 > 材料在水中的沉浮教学反思

材料在水中的沉浮教学反思

发布时间:2021-02-11 18:58:26

Ⅰ 1.1 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来
1.案例是一个实际情境的自描述,在这个情境中,包含有一个或多个疑难问题,同时也可能包含有解决这些的方法。
2.“教学案例描述的是教学实践。它以丰富的叙述形式,向人们展示了一些包含有教师和学生的典型行为、思想、感情在内的故事。”
3.教学案例是指包含有某些决策或疑难问题的教学情境故事,这些故事反映了典型的教学思考力水平及其保持、下降或达成等现象。这类案例的搜集必须事先实地作业,并从教学任务分析的目标出发,有意识地择取有关信息,在这里研究者自身的洞察力是关键。
4.教学案例是指“由教师撰写,或由研究人员与教师共同撰写的叙述性的教学实践记录。”

Ⅱ 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 教学设计及反思 博客

成功之处:本节课在老师和同学的共同努力下顺利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理解了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如果体积相同,重的物体容易沉;如果质量相同,体积小的物体容易沉,

《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教学反思。也了解了潜水艇应用了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原理。知道现实生活中鱼也应用了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原理,教学反思《《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教学反思》(http://www.unjs.com)。教学重难点就是用控制变量法去探究物体沉浮的原因。让学生了解了控制变量在生活中的重大意义。学生基本能够理解。教学准备方面:本节课所需的所有材料都由老师准备。学生方面:该班学生对科学学科的兴趣较浓,上课积极发言,认真做实验,使整个课堂气氛活跃,教师得心应手,过程流畅。
不足之处:老师由于是初次上公开课,在教学中还欠缺许多的经验,不能灵活处理教材,对于课堂中把握不够。比如:在观赏潜水艇课件时,老师说:“现在让老师来操作一下,同学们下课以后也来试试:”老师可以这样处理:老师先来当驾驶员操作一下,同学们认真学,待会请大家也来当一次驾驶员。然后真的请学生去操作,这样课以活跃课堂气氛。关于“联系生活实际,在生活中那些现象运用了沉浮原理?”这个问题的提出,学生不能立刻联系想到鱼,因而问题的设计是有一定的小麻烦。这个问题可以设计为:生活中那种动物和潜水艇一样用了上浮下潜的原理?

Ⅲ 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09

《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是五年级科学《沉和浮》单元的第二课时。单元教材的编写思路是:从物体的沉浮现象开始,探寻物体沉浮的规律,继而研究影响沉浮的变量(体积大小、重量、液体的密度),最后形成适合小学生特点的有关沉浮现象的解释。学生在本单元中对沉和浮研究的进程:第1课《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观测7种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整理物体的沉浮与哪些因素有关。探究同一种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它的体积和重量没有关系,埋下一个伏笔。第2课《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研究沉浮与物体的重量和体积大小的关系:体积相同,重的物体容易沉,轻的物体容易浮;重量相同,体积大的物体容易浮,体积小的物体容易沉。第3课《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研究轻重不变的情况下,体积与沉浮的关系: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物体排开的水量有关。第4课《造一艘小船》:为《浮力》一课作准备,体会水对物体会产生浮力作用。重点探究活动是“哪艘船装载的货物多”,把物体的体积与沉浮的关系进一步进行强化。第5课《浮力》和第6课《下沉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吗》:从浮力和重力之间的关系,解释物体沉浮的原因。第7课《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和第8课《探索马铃薯沉浮的原因》:探索液体密度(用同体积的物体比较轻重的方法)对沉浮的影响,最终揭示本单元的核心概念:物体的密度不同,影响它们的沉浮。从上面学生在本单元中对沉和浮现象研究的进程来看,本课在学生研究进程中所处的位置是:前一课,学生通过对7种物体的观察,对原有的沉浮认识的前概念(重的物体沉,轻的物体浮;大的物体浮,小的物体沉)产生了疑惑,知道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和重量与体积没有关系,而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和重量与体积似乎有关系,似乎又没有关系。但根据经验和预测,大部分学生仍然会坚持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和物体的轻重与体积有关系。这里面有着怎样的关系?怎样帮助学生梳理清里面的关系,是我们教学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在本课中,学生学习用变量控制进行研究。识别变量、控制变量、运用典型的结构材料进行验证、反思变量控制实验的结果,只是学生思维辩证的第一层次。教学的指向是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浮力(物体在水中排开的水量)和重力的关系。因此,本课的教学目的之一是解决学生前概念的认知问题,同时对学生的概念进行进一步的发展,学生在思维发展上呈现“模糊(物体的沉浮与重量和体积有关系又没有关系)——>清楚(体积相同,重的物体易沉,轻的物体易浮;轻重相同,小的物体易沉,大的物体易浮)——>再模糊(用小而重的物体易沉,大而轻的物体易浮无法去解释物体的沉浮)——>再清楚(在控制变量的情况下能看出轻重、体积对物体沉浮的影响,反之,则看不出;物体在水中沉浮的规律还要进一步学习和研究)”的过程,把学生对沉浮现象的认识引向浮力和重力的关系。◆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物体的沉浮与自身的重量和体积都有关系。2、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体积相同,重的物体容易沉,轻的物体容易浮;轻重相同,体积小的物体容易沉,体积大的物体容易浮。3、潜水艇应用了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原理。过程与方法:1、学习用画图和分析的方法研究影响物体沉浮的因素。2、用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探究物体在水中沉浮的原因。情感、态度、价值观:1、在实验中理解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和思想的意义。2、感受科学原理应用于实际的巨大作用。◆教学重点:用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探究物体在水中沉浮的原因。◆教学难点:学习用画图和分析的方法研究影响物体沉浮的因素。◆教学准备:(学生实验10组材料,教师1组材料)学生实验:水槽,4个同体积不同轻重的小球,4个同轻重不同体积的圆柱体,带盖的空瓶,可伸缩圆柱体,绿豆,实验报告单。教师材料:萝卜、泡沫块、小石块、蜡烛、橡皮、带盖的空瓶、回形针、天平、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1、我们已经知道,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它们的轻重、体积大小没有关系。那么,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它们的轻重、体积大小有关系吗?2、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到底和什么因素有关系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研究。(出示课题)【设计意图:从学生已有的知识概念入手进行推测,明确本课的研究内容。】二、分析物体在水中的沉浮规律:1、上节课,我们观察了7种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情况(投影仪展示7种材料),这节课,我们再利用这些材料来分析一下。2、把7种材料按轻重从重到轻的顺序排一排(排好后,分出沉浮);看一看,我们能看出轻重对物体沉浮的影响吗?(学生举例说明看不出)3、把7种材料按体积从大到小的顺序排一排(排好后,分出沉浮);看一看,我们能看出体积大小对物体沉浮的影响吗?(学生举例说明看不出)4、思考:可能是什么在影响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呢?5、反问:难道物体的轻重真的不影响物体的沉浮吗?难道物体的体积大小真的不影响物体的沉浮吗?【设计意图:从轻重和体积上分析7种材料在水中的沉浮,并让学生举例说明单从物体的轻重和体积上看不出对沉浮的影响,引导学生关注到底是什么因素在影响物体在水中的沉浮。评价建议:从过程来看,学生的直觉思维占了主导成分,缺乏对事物间相互联系的关注。因此,适时的反问能使学生的思维得到了重新定向,在反问中重新审视自己的结论,在反问中关注“轻重”与“体积”两个因素。反问激发学生思维,反问促使学生站在更高的层面来思考问题,有利于学生理性思维能力的建构。】三、控制其他因素进行研究:1、怎样才能看出物体的轻重对沉浮的影响或物体的体积大小对沉浮的影响?(引导:科学家在研究中遇到这种情况时,也往往采用控制其他因素不变的方法,来研究某一个因素是否对物体产生作用。)2、认识结构材料:(1)4个体积相同轻重不同的小球:你觉得4个小球的什么是一样的?轻重呢?用天平比较。(2)4个轻重相同体积不同的圆柱体:你觉得4个圆柱体的什么不一样的?轻重呢?用天平比较。【设计意图:用天平比较4个小球和4个圆柱体的用意:蕴含对学生在科学探究过程中实证意识的培养。其一:如果不用天平进行比较,学生对后面把4个小球(圆柱体)放入水中的沉浮状态不一致的现象,会产生一定程度上的怀疑:小球有沉有浮真的是因为轻重不同吗?圆柱体有沉有浮真的轻重是一样的吗?用天平进行比较,让学生实实在在看到4个小球的轻重不同,4个圆柱体的轻重相同,排出了学生思维上的干扰。其二:科学讲究实证。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让学生获得知识的同时能“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不迷信权威”,“在科学学习中能注重事实”。因此,在教学中我们不仅要引导学生进行规范的科学实验,而且要注重学生实证意识的培养,让学生学会用事实证据说话。其三:从学生思维培养上来看,用天平比较,更有利于强化学生的“变量控制”概念的形成。当实验结束后进行反思时学生马上联系到是因为实验中的小球体积相同、轻重不同和圆柱体轻重相同、体积不同。】3、预测:你们觉得把4个小球一齐放入水中,它们的沉浮会一样吗?把4个圆柱体一齐放入水中,它们的沉浮会一样吗?小组预测,把预测的结果画在记录单上。4、汇报小球和圆柱体的预测结果。预设:A、都浮。浮的情况一样吗?露出水面的多少和什么有关?B、有的沉,有的浮。哪个沉?为什么沉?浮的情况都一样吗?露出水面的多少和什么有关?5、实验要求:(1)两个实验一个一个做,做完小球实验再做圆柱体实验。(2)把4个小球(圆柱体)一齐放入水中,观察它们的沉浮情况,并用图示法记录沉浮状态。(3)观察完后,将小球(圆柱体)从水中取出,用抹布擦干。(4)小组讨论在实验中有什么发现?6、学生实验操作,教师巡回指导:(先预测,后实验)“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实验报告单第()小组实验一:体积相同重量不同的小球在水中的沉浮小球的轻重(从重到轻):蓝—绿—红—黄预测(小球的状态)实测(小球的状态)讨论: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和轻重有关系吗?怎样的关系?实验二:轻重相同体积不同的圆柱体在水中的沉浮小球的轻重(从重到轻):蓝—绿—红—黄预测(小球的状态)实测(小球的状态)讨论: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和体积大小有关系吗?怎样的关系?7、交流分析:(1)小球实验:展示一组学生的实验记录单,学生汇报,其他小组补充。预设:A、你觉得小球露出水面的多少和什么有关?B、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和轻重有关系吗?怎样的关系?(2)圆柱体的实验汇报同小球实验汇报,尽量让学生说。(3)从这两个实验中,我们能得出什么结论?8、反思:为什么我们一开始对7种材料进行比较看不出物体的轻重、体积大小对沉浮的影响,而用这两组材料却能看出物体的轻重、体积大小对沉浮的影响?9、小结:这就是我们在科学实验中的变量控制,它是科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的方法。【设计意图:4个小球和4个圆柱体是有结构的材料,如何让学生充分认识结构材料的特点,进而对材料在水中的沉浮作出预测,通过实验观察,最后得出在控制变量的情况下,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和轻重与体积是有关系的,是整节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因此,在教学预设中,分5步走:第一步:通过观察比较和天平称重比较。让学生确实认识到4个小球体积相同轻重不同,4个圆柱体轻重相同,体积不同,建立深刻的印象。第二步:小组画图预测、汇报。展示、交流在有结构的材料下,学生对物体沉浮的认识。第三步:实验观察、记录。学生通过亲手实验,看到了小球和圆柱体在水中的沉浮,引起学生对原有认知的思考,关注物体的沉浮和轻重与体积的关系。第四步:汇报、交流。从小球、圆柱体在水中的沉浮以及露出水面的多少,帮助学生理清物体的轻重、体积对沉浮的影响。当然,这是在变量控制的前提下,但学生此时不一定十分清楚这一点。第五步:反思。为什么7种材料看不出,而这两组材料却能看出?原来是变量控制的结果,学生恍然大悟。在这一环节的教学中,学生通过探究前的预测(有根据的猜测)、探究过程中的观察与思考、对结论的解释(联系新旧知识,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将实证探究所得纳入原有的知识结构中,形成新的理解和解释)以及对探究活动的反思,在反思中深化了对问题的理解,使探究向纵深发展。评价建议:用画图的方法展示学生头脑中对有结构的材料在水中的沉浮状态,一方面利于学生表述,同时,能使学生更精确地比较同一组材料在水中的不同沉浮状态。】四、继续研究变量控制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1、师:刚才我们通过控制小球的体积和圆柱体的轻重,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体积相同,重的物体容易沉,轻的物体容易浮;轻重相同,小的物体容易沉,大的物体容易浮。结论是否正确,还需要进一步检验。老师这儿还有两样材料(出示小瓶和可伸缩的圆柱体,简介圆柱体可伸缩),我们来看看它们在水中的沉浮情况。2、你有法让小瓶沉下去吗?怎么做?为什么这样做?圆柱体呢?(指导擦干和圆柱体沉浮的观察方法)3、实验要求:(1)小瓶子沉的实验:A、往小瓶子内一粒一粒加绿豆,观察小瓶子的沉浮。B、记下小瓶子开始沉下去时加绿豆的粒数。C、再把绿豆加到1/2瓶和满瓶,观察下沉的情况。(2)圆柱体浮的实验:A、一点一点拉开圆柱体,观察圆柱体的沉浮。B、用尺量出圆柱体开始浮上来时的圆柱体的高度。C、再把圆柱体拉出1/2和大部分拉出,观察圆柱体上浮的情况。4、学生实验,记录分析。小瓶子沉浮实验报告单第()小组小瓶子开始沉下去的绿豆粒数粒绿豆分析:(1)在这个实验中,我们控制的因素是小瓶子的,改变的因素是小瓶子的。(2)小瓶子内的绿豆加得越多,小瓶子下沉的速度。圆柱体沉浮实验报告单第()小组圆柱体开始浮上来的圆柱体高度厘米分析:(1)在这个实验中,我们控制的因素是圆柱体的,改变的因素是圆柱体的。(2)圆柱体拉得越开,圆柱体上浮的速度。5、交流分析:(1)说说小瓶子实验情况。(关注:加多少绿豆小瓶子开始下沉?加到1/2瓶和满瓶时沉的情况有什么不同?统计各组小瓶子开始沉下去时加绿豆的颗数。)(2)小瓶子加绿豆的多少和它的沉浮状态有关系吗?小瓶子沉下去的实验再次证明了什么?(3)圆柱体实验组的汇报同小瓶子实验组的汇报。6、小结:看来,我们要改变一个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有几种法?(提示:在什么不变的情况下)【设计意图:这部分教材的安排是往空瓶子里加水,观察空瓶子逐渐下沉的过程,感受在体积不变的情况下,改变物体的重量,可以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我的理解是:既然学生在前面的探究活动中得出的是两方面的结论,那就应该尽量让学生从两方面去验证,加深对前面探究活动所得的认识。因此,安排让小瓶子沉下去和圆柱体浮上来两组探究活动,学生分组完成其中一个实验,在汇报的基础上组间相互交流、提问、补充。小瓶子加绿豆下沉的意图:加绿豆,让学生感受重量的逐渐增加,同时,改加水为加绿豆,变量容易控制,同时做到把变量量化,引导学生关注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拉开圆柱体的用意也是如此。评价建议:活动的分析和小结进一步强化认识,同时引导学生关注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在这一环节中,验证前一探究活动的结论是重点,同时渗透量变到质变。本环节的探究是科学内部的探究,用科学的活动解释科学的结论。】五、拓展延伸:1、潜水艇被称为“海洋中的幽灵”,它是根据什么原理实现在水中自由沉浮?(课件先出示潜水艇图,再出示原理图。)2、学了这节课,你能解释一下怎样的物体在水中容易沉,怎样的物体在水中容易浮?3、根据学生回答的“小而重的物体容易沉,大而轻的物体容易浮”追问:(1)我们能用这个规律去解释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吗?(2)出示“橡皮”:这是一个怎样的物体?水中的沉浮?(3)如果一个物体体积比它大(小)一点,轻重比它重(轻)一点,是沉还是浮?依次出示“萝卜、石块、蜡烛”,有问题吗?4、延伸:为什么我们用物体的轻重和体积去解释物体的沉浮,还是有问题呢?看来,在怎样的情况下,我们能用物体的轻重和体积去解释物体的沉浮?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到底和什么有关,还需要我们在以后的课中进一步去研究。【设计意图:潜水艇是学生用科学的结论解释现实中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把探究活动由课内引向课外。评价建议:“怎样的物体容易沉,怎样的物体容易浮”则是把学生对沉浮的认识在思维上作进一步的发展。但特定的有结构的材料下得出的结论不是普遍的规律,本课的落脚点不仅仅在于得出结论,而要进一步引导学生对结论的思考,为后续课文的学习打好基础。教材中对此没有作出明确要求。但是我们的科学探究应该把学生的视野引向更开阔的前方。因此,安排了尝试用得出的规律去解释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一解释,解释出问题来了。解释出问题,不是对结论的怀疑,而是更加认识了变量的控制,更加激起学生对物体在水中沉浮现象探究的兴趣。】◆板书设计:2、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轻重?体积?小球体积相同:重的物体易沉,轻的物体易浮。变量控制圆柱体轻重相同:小的物体易沉,大的物体易浮。◆教学反思:科学与数学的整合本课的核心概念是“变量控制”,如何控制一个变量,去研究另一个变量,是学生在思维上要首先解决的问题,这和数学中比较分数的大小有异曲同工之妙。因此,本课在教学中借鉴数学中的思维、研究方法,对学生的学习、研究将建立深刻的印象。1.变量识别:当轻重和体积都在影响物体的沉浮时,如何去分析轻重或体积对物体沉浮的影响呢?唯有控制其中一个变量,才能研究另一个变量对物体沉浮的影响。在数学中,比较分数的大小时,分母相同看分子,分子相同看分母,也是使其中一个量相同(变量控制)。教师在教学中不一定直说,但要有意识引导,使学生产生知识迁移,把数学的方法运用到科学研究之中。2.精确的变量控制:数学中的比较建立在数字之上,科学中的研究也要建立在数字之上。如相同体积的小球轻重不同和体积不同的圆柱体轻重相同,通过天平比较,让学生深刻建立控制的变量相同的印象,为后续的研究扫清障碍。3.符号化的记录:数学语言中的图式和符号化是很适合科学课借鉴的。图式、符号化不仅是一种简便的表示方法,更是一种帮助促进思维的好法,如果在科学课中引进,可以帮助科学老师培养学生的思维。如在预测沉浮和记录沉浮时,用画图的方法,一方面直观地记录所思所见,同时也利于对记录进行分析。4.数据的统计和分析:数学是一门基础性的学科,是研究科学问题的工具。在科学课教学中如果教师能够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利用数学的知识进行统计分析,对研究的结果进行量化处理,这是很有意义的尝试。如研究小瓶中加绿豆的数量观察小瓶的沉浮情况和拉伸圆柱体观察圆柱体沉浮放入情况,都用到了数据的测量和统计,把数据和科学结论结合起来,运用数据来说明问题、证实结论。小学科学和数学在很多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思想上都有共通之处,如果能有效地加以整合,相互借鉴,将起到知识迁移、共同促进的作用。◆附:本课中科学探究的材料呈现与学生思维进程的处理材料引起学生的科学探究,没有材料,学生的科学探究就成为无水之源。因此,材料的选择和使用处理,就成为促进学生思维发展与科学探究的重要保证。在本节课中,材料的选择和处理与学生思维发展同步,并促进引起学生思维的发展。试想一下:如果一开始把所有的材料:7种材料、小球、圆柱体、小瓶子、绿豆、水槽等等都摆在学生面前,学生还会有所思考吗?学生还能在不断的思维冲突中前进吗?因此,分布呈现,与学生思维发展同步,是科学探究中十分而且必须讲究的问题。第一次材料呈现:7中物体按轻重、体积排序,唤起学生对沉浮认识的前概念,同时,质疑前概念,认识轻重和体积两个变量。第二次材料呈现:4个小球和4个圆柱体。这是特定的有结构的材料。首先让学生认识结构材料的特点,预测结构材料在水中的沉浮,这是在控制变量的前提下,运用学生对沉浮前概念作出的判断。为什么不直接让学生观察在水中的沉浮?科学的预测是联系学生原有的知识认识新知的桥梁,是引起学生思维冲突的过程。预测准确,在旧知与新知建立起沟通的桥梁。预测错误,学生在反思中前进。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讲,预测比实验更重要。在探究过程中,强调预测,重视对预测结果的交流,然后让学生在实践中检验,在检验中反思。第三次材料呈现:小瓶子和圆柱体。这是一组验证性的材料,让学生通过已经得出的结论,进一步验证结论,同时,关注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鉴于五年级学生的认识,并不出现“量变”、“质变”的概念,而是通过让学生测量“几粒绿豆使小瓶子沉下去”和“圆柱体浮上来时的高度”去体会改变轻重和改变体积控制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第四次材料呈现:橡皮、萝卜、石块、蜡烛。运用结论解释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因为是在控制一个变量的情况下得出的结论,但学生仍然会把它当作一个普遍的结论。因此,必须让学生认识到当两个变量都在变的情况下,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就不能单从轻重和体积上去考虑了。这组材料的呈现,不是为了把学生搞搞糊涂,而是让学生更清醒地认识到,在特定的情况下(变量控制),我们可以通过轻重和体积去判断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物体在水中的沉浮,还有的知识和内容需要去探究和学习,把学生的探究活动进一步引向深入。

Ⅳ 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教学反思

本堂课用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探究由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沉回浮的原因。首先用不同材料答构成的物体按体积大小顺序排列和按轻重顺序排列分别用实物演示,让学生发现单一的看物体的轻重或体积大小,不能判断物体在水中的是沉还是浮。然后引导学生:当遇到这种情况时,科学家往往采用控制其他因素不变的方法,来研究某一个因素是否对物体产生作用,让学生明白用控制变量实验的科学道理。再让学生用一套相同体积不同质量的小球和一套相同质量不同体积的圆柱体进行控制变量的实验(此活动也可以只给每个小组提供一套材料,分小球类和圆柱体类,在完成自己组的实验后可以跟其他小组进行交换,既可提高活动效率,减少教师准备材料的辛苦,又培养了学生合作意识),通过实验得出:如果体积相同,重的物体容易沉;如果质量相同,体积小的物体容易沉。

Ⅳ 《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教学反思

在五(1)班上五年级第一单元第一课《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时,我依次出示了小石块、小泡沫塑料板、回形针、蜡烛、带盖的空瓶、胡萝卜、橡皮,让学生预测这些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因为学生对小石块、小泡沫塑料板、带盖的空瓶有相关的生活经验,所以很容易地做出了预测,但对回形针、蜡烛、胡萝卜、橡皮四种物体,学生比较有争议,实验之前我每说一种物体的名称让学生判断它在水中的沉浮情况,持不同意见的同学便很自觉地分为两派:“沉”、“浮” 、“沉”、“浮”之声不绝于耳,各不相让,此起彼伏,还颇有节奏,气氛非常热烈。为此,我特别规定:“最多只能说三遍阐明自己的观点,因为‘事实胜于雄辩’“,然后我依次将这几种物体放入水里,请同学们认真观察实验现象。” 当同学们聚精会神、目不转睛地盯着我手中的回形针,期待回形针能如他们所愿“沉”或“浮”,以证明自己的判断有多准确时,我把回形针轻轻放入水面,回形针稳稳地浮在水面上,“耶”!认为回形针能浮的同学早就按捺不住兴奋和激动了,这回可是“眼见为实”了!关于回形针的实验,我课前做了几遍包括上节课在五(2)做的都是沉的,但是没想到这次做的竟然成了浮的!没办法,科学就要讲究实事求是嘛,我知道这是由于水的表面张力的缘故,想到这儿,我笑了笑,拿出回形针:“同学们,刚才我们看到了回形针确实浮在了水面上,现在我再做一次,同学们注意看。”这次,我没有平着放,而是稍微有点倾斜,轻轻地把回形针放入水中,回形针沉了下去。“耶”,原来就认为回形针“沉”的同学这次总算扬眉吐气了,也兴奋不已。“同学们,为什么会有这两种现象呢?”虽然课前未预设这个环节,可是我感觉也不能对此置之不理。有同学开始发表自己的见解,其中张钟跃同学谈到是因为水的表面张力,于是我顺势补充解释:我们洗衣服有时水冲到干衣服上,但衣服并没有马上湿,也是由于水的表面张力;有时杯子里的水满了,甚至呈弧形凸起于杯口,但水仍然没溢出来,都是由于水的表面张力。在讲解的基础上,我又请了几位同学分别到前面,自己将回形针放入水中,结果都是沉的,证实了刚才浮在水面上的现象确实属于偶然的现象,一般情况下,回形针在水中确实是沉的。 虽然是一个小插曲,但也给我提了个醒,以后再做这个实验时,应该斜着放,而不是平着放,要避免这种偶然的现象干扰影响我们的教学,尽管通过分析研究,同学们也相应地扩展了一些知识。 课后我再次进行了反思,由于学生对砖块、木块的沉浮经验十分丰富, 让学生观察它们在水中沉浮的目的除了让学生明确判断物体沉浮的标准,同时也规定了操作的方法应该是:把物体轻轻从水面放人水里 ,而不是把物体扔进水中,也不是放在水面上。 虽然我给学生是这样说的,但我并没有深入地理解后面这句话,所以才出现了上面所说的本不应发生的现象。看来,课前的备课还是应该再深入细致地钻研教材、教参,充分地预设各种教学中可能出现的情况,才能更好地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 另外,课前我们到学校餐厅要来10个胡萝卜2个白萝卜进行了在水中沉浮的实验,发现只有3个胡萝卜是浮的(而且大部分浸入水中),其余7个胡萝卜和2个白萝卜在水中都是沉的,而课本上的原话是:“萝卜在水中是浮的,把萝卜切成一半大小,还会浮吗?再切成四分之一、八分之一大小,还会浮吗?”这就意味着我们只能找在水中能浮的萝卜作为实验材料(课上我是用那3个在水中能浮的胡萝卜做的实验)。作为激发学生认知矛盾的材料,我感觉教材中应选用学生不容易判断,但实验起来现象比较明显的,比如苹果等,否则不容易达到理想的效果

Ⅵ 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什么因素有一个

《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是五年级科学《沉和浮》单元的第二课时。单元教材的编写思路是:从物体的沉浮现象开始,探寻物体沉浮的规律,继而研究影响沉浮的变量(体积大小、重量、液体的密度),最后形成适合小学生特点的有关沉浮现象的解释。

学生在本单元中对沉和浮研究的进程:

第1课《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观测7种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整理物体的沉浮与哪些因素有关。探究同一种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它的体积和重量没有关系,埋下一个伏笔。

第2课《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研究沉浮与物体的重量和体积大小的关系:体积相同,重的物体容易沉,轻的物体容易浮;重量相同,体积大的物体容易浮,体积小的物体容易沉。

第3课《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研究轻重不变的情况下,体积与沉浮的关系: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物体排开的水量有关。

第4课《造一艘小船》:为《浮力》一课作准备,体会水对物体会产生浮力作用。重点探究活动是“哪艘船装载的货物多”,把物体的体积与沉浮的关系进一步进行强化。

第5课《浮力》和第6课《下沉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吗》:从浮力和重力之间的关系,解释物体沉浮的原因。

第7课《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和第8课《探索马铃薯沉浮的原因》:探索液体密度(用同体积的物体比较轻重的方法)对沉浮的影响,最终揭示本单元的核心概念:物体的密度不同,影响它们的沉浮。

从上面学生在本单元中对沉和浮现象研究的进程来看,本课在学生研究进程中所处的位置是:

前一课,学生通过对7种物体的观察,对原有的沉浮认识的前概念(重的物体沉,轻的物体浮;大的物体浮,小的物体沉)产生了疑惑,知道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和重量与体积没有关系,而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和重量与体积似乎有关系,似乎又没有关系。但根据经验和预测,大部分学生仍然会坚持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和物体的轻重与体积有关系。这里面有着怎样的关系?怎样帮助学生梳理清里面的关系,是我们教学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在本课中,学生学习用变量控制进行研究。识别变量、控制变量、运用典型的结构材料进行验证、反思变量控制实验的结果,只是学生思维辩证的第一层次。教学的指向是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浮力(物体在水中排开的水量)和重力的关系。因此,本课的教学目的之一是解决学生前概念的认知问题,同时对学生的概念进行进一步的发展,学生在思维发展上呈现“模糊(物体的沉浮与重量和体积有关系又没有关系)——>清楚(体积相同,重的物体易沉,轻的物体易浮;轻重相同,小的物体易沉,大的物体易浮)——>再模糊(用小而重的物体易沉,大而轻的物体易浮无法去解释物体的沉浮)——>再清楚(在控制变量的情况下能看出轻重、体积对物体沉浮的影响,反之,则看不出;物体在水中沉浮的规律还要进一步学习和研究)”的过程,把学生对沉浮现象的认识引向浮力和重力的关系。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物体的沉浮与自身的重量和体积都有关系。

2、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体积相同,重的物体容易沉,轻的物体容易浮;轻重相同,体积小的物体容易沉,体积大的物体容易浮。

3、潜水艇应用了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原理。

过程与方法:

1、学习用画图和分析的方法研究影响物体沉浮的因素。

2、用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探究物体在水中沉浮的原因。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在实验中理解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和思想的意义。

2、感受科学原理应用于实际的巨大作用。

◆教学重点:用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探究物体在水中沉浮的原因。

◆教学难点:学习用画图和分析的方法研究影响物体沉浮的因素。

◆教学准备:(学生实验10组材料,教师1组材料)

学生实验:水槽,4个同体积不同轻重的小球,4个同轻重不同体积的圆柱体,带盖的空瓶,可伸缩圆柱体,绿豆,实验报告单。

教师材料:萝卜、泡沫块、小石块、蜡烛、橡皮、带盖的空瓶、回形针、天平、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我们已经知道,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它们的轻重、体积大小没有关系。那么,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它们的轻重、体积大小有关系吗?

2、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到底和什么因素有关系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研究。(出示课题)

【设计意图:从学生已有的知识概念入手进行推测,明确本课的研究内容。】

二、分析物体在水中的沉浮规律:

1、上节课,我们观察了7种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情况(投影仪展示7种材料),这节课,我们再利用这些材料来分析一下。

2、把7种材料按轻重从重到轻的顺序排一排(排好后,分出沉浮);看一看,我们能看出轻重对物体沉浮的影响吗?(学生举例说明看不出)

3、把7种材料按体积从大到小的顺序排一排(排好后,分出沉浮);看一看,我们能看出体积大小对物体沉浮的影响吗?(学生举例说明看不出)

4、思考:可能是什么在影响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呢?

5、反问:难道物体的轻重真的不影响物体的沉浮吗?难道物体的体积大小真的不影响物体的沉浮吗?

【设计意图:

从轻重和体积上分析7种材料在水中的沉浮,并让学生举例说明单从物体的轻重和体积上看不出对沉浮的影响,引导学生关注到底是什么因素在影响物体在水中的沉浮。

评价建议:

从过程来看,学生的直觉思维占了主导成分,缺乏对事物间相互联系的关注。因此,适时的反问能使学生的思维得到了重新定向,在反问中重新审视自己的结论,在反问中关注“轻重”与“体积”两个因素。反问激发学生思维,反问促使学生站在更高的层面来思考问题,有利于学生理性思维能力的建构。】

三、控制其他因素进行研究:

1、怎样才能看出物体的轻重对沉浮的影响或物体的体积大小对沉浮的影响?

(引导:科学家在研究中遇到这种情况时,也往往采用控制其他因素不变的方法,来研究某一个因素是否对物体产生作用。)

2、认识结构材料:

(1)4个体积相同轻重不同的小球:你觉得4个小球的什么是一样的?轻重呢?用天平比较。

(2)4个轻重相同体积不同的圆柱体:你觉得4个圆柱体的什么不一样的?轻重呢?用天平比较。

【设计意图:

用天平比较4个小球和4个圆柱体的用意:蕴含对学生在科学探究过程中实证意识的培养。

其一:如果不用天平进行比较,学生对后面把4个小球(圆柱体)放入水中的沉浮状态不一致的现象,会产生一定程度上的怀疑:小球有沉有浮真的是因为轻重不同吗?圆柱体有沉有浮真的轻重是一样的吗?用天平进行比较,让学生实实在在看到4个小球的轻重不同,4个圆柱体的轻重相同,排出了学生思维上的干扰。

其二:科学讲究实证。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让学生获得知识的同时能“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不迷信权威”,“在科学学习中能注重事实”。因此,在教学中我们不仅要引导学生进行规范的科学实验,而且要注重学生实证意识的培养,让学生学会用事实证据说话。

其三:从学生思维培养上来看,用天平比较,更有利于强化学生的“变量控制”概念的形成。当实验结束后进行反思时学生马上联系到是因为实验中的小球体积相同、轻重不同和圆柱体轻重相同、体积不同。】

3、预测:你们觉得把4个小球一齐放入水中,它们的沉浮会一样吗?把4个圆柱体一齐放入水中,它们的沉浮会一样吗?小组预测,把预测的结果画在记录单上。

4、汇报小球和圆柱体的预测结果。

预设:A、都浮。浮的情况一样吗?露出水面的多少和什么有关?

B、有的沉,有的浮。哪个沉?为什么沉?浮的情况都一样吗?露出水面的多少和什么有关?

5、实验要求:

(1)两个实验一个一个做,做完小球实验再做圆柱体实验。

(2)把4个小球(圆柱体)一齐放入水中,观察它们的沉浮情况,并用图示法记录沉浮状态。

(3)观察完后,将小球(圆柱体)从水中取出,用抹布擦干。

(4)小组讨论在实验中有什么发现?

6、学生实验操作,教师巡回指导:(先预测,后实验)

“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实验报告单 第( )小组

实验一:体积相同重量不同的小球在水中的沉浮

小球的轻重(从重到轻):蓝—绿—红—黄

预测(小球的状态)
实测(小球的状态)

讨论: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和轻重有关系吗?怎样的关系?

实验二:轻重相同体积不同的圆柱体在水中的沉浮

小球的轻重(从重到轻):蓝—绿—红—黄

预测(小球的状态)
实测(小球的状态)

讨论: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和体积大小有关系吗?怎样的关系?

7、交流分析:

(1)小球实验:展示一组学生的实验记录单,学生汇报,其他小组补充。

预设:A、你觉得小球露出水面的多少和什么有关?

B、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和轻重有关系吗?怎样的关系?

(2)圆柱体的实验汇报同小球实验汇报,尽量让学生说。

(3)从这两个实验中,我们能得出什么结论?

8、反思:为什么我们一开始对7种材料进行比较看不出物体的轻重、体积大小对沉浮的影响,而用这两组材料却能看出物体的轻重、体积大小对沉浮的影响?

9、小结:这就是我们在科学实验中的变量控制,它是科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的方法。

【设计意图:

4个小球和4个圆柱体是有结构的材料,如何让学生充分认识结构材料的特点,进而对材料在水中的沉浮作出预测,通过实验观察,最后得出在控制变量的情况下,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和轻重与体积是有关系的,是整节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因此,在教学预设中,分5步走:

第一步:通过观察比较和天平称重比较。让学生确实认识到4个小球体积相同轻重不同,4个圆柱体轻重相同,体积不同,建立深刻的印象。

第二步:小组画图预测、汇报。展示、交流在有结构的材料下,学生对物体沉浮的认识。

第三步:实验观察、记录。学生通过亲手实验,看到了小球和圆柱体在水中的沉浮,引起学生对原有认知的思考,关注物体的沉浮和轻重与体积的关系。

第四步:汇报、交流。从小球、圆柱体在水中的沉浮以及露出水面的多少,帮助学生理清物体的轻重、体积对沉浮的影响。当然,这是在变量控制的前提下,但学生此时不一定十分清楚这一点。

第五步:反思。为什么7种材料看不出,而这两组材料却能看出?原来是变量控制的结果,学生恍然大悟。

在这一环节的教学中,学生通过探究前的预测(有根据的猜测)、探究过程中的观察与思考、对结论的解释(联系新旧知识,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将实证探究所得纳入原有的知识结构中,形成新的理解和解释)以及对探究活动的反思,在反思中深化了对问题的理解,使探究向纵深发展。

评价建议:

用画图的方法展示学生头脑中对有结构的材料在水中的沉浮状态,一方面利于学生表述,同时,能使学生更精确地比较同一组材料在水中的不同沉浮状态。】

四、继续研究变量控制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

1、师:刚才我们通过控制小球的体积和圆柱体的轻重,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体积相同,重的物体容易沉,轻的物体容易浮;轻重相同,小的物体容易沉,大的物体容易浮。结论是否正确,还需要进一步检验。老师这儿还有两样材料(出示小瓶和可伸缩的圆柱体,简介圆柱体可伸缩),我们来看看它们在水中的沉浮情况。

2、你有办法让小瓶沉下去吗?怎么做?为什么这样做?圆柱体呢?(指导擦干和圆柱体沉浮的观察方法)

3、实验要求:

(1)小瓶子沉的实验:

A、往小瓶子内一粒一粒加绿豆,观察小瓶子的沉浮。

B、记下小瓶子开始沉下去时加绿豆的粒数。

C、再把绿豆加到1/2瓶和满瓶,观察下沉的情况。

(2)圆柱体浮的实验:

A、一点一点拉开圆柱体,观察圆柱体的沉浮。

B、用尺量出圆柱体开始浮上来时的圆柱体的高度。

C、再把圆柱体拉出1/2和大部分拉出,观察圆柱体上浮的情况。

4、学生实验,记录分析。

小瓶子沉浮实验报告单 第( )小组

小瓶子开始沉下去的绿豆粒数
粒绿豆

分析:

(1)在这个实验中,我们控制的因素是小瓶子的 ,改变的因素是小瓶子的 。

(2)小瓶子内的绿豆加得越多,小瓶子下沉的速度 。

圆柱体沉浮实验报告单 第( )小组

圆柱体开始浮上来的圆柱体高度
厘米

分析:

(1)在这个实验中,我们控制的因素是圆柱体的 ,改变的因素是圆柱体的 。

(2)圆柱体拉得越开,圆柱体上浮的速度 。

5、交流分析:

(1)说说小瓶子实验情况。(关注:加多少绿豆小瓶子开始下沉?加到1/2瓶和满瓶时沉的情况有什么不同?统计各组小瓶子开始沉下去时加绿豆的颗数。)

(2)小瓶子加绿豆的多少和它的沉浮状态有关系吗?小瓶子沉下去的实验再次证明了什么?

(3)圆柱体实验组的汇报同小瓶子实验组的汇报。

6、小结:看来,我们要改变一个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有几种办法?(提示:在什么不变的情况下)

【设计意图:

这部分教材的安排是往空瓶子里加水,观察空瓶子逐渐下沉的过程,感受在体积不变的情况下,改变物体的重量,可以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

我的理解是:既然学生在前面的探究活动中得出的是两方面的结论,那就应该尽量让学生从两方面去验证,加深对前面探究活动所得的认识。因此,安排让小瓶子沉下去和圆柱体浮上来两组探究活动,学生分组完成其中一个实验,在汇报的基础上组间相互交流、提问、补充。

小瓶子加绿豆下沉的意图:加绿豆,让学生感受重量的逐渐增加,同时,改加水为加绿豆,变量容易控制,同时做到把变量量化,引导学生关注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拉开圆柱体的用意也是如此。

评价建议:

活动的分析和小结进一步强化认识,同时引导学生关注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在这一环节中,验证前一探究活动的结论是重点,同时渗透量变到质变。本环节的探究是科学内部的探究,用科学的活动解释科学的结论。】

五、拓展延伸:

1、潜水艇被称为“海洋中的幽灵”,它是根据什么原理实现在水中自由沉浮?(课件先出示潜水艇图,再出示原理图。)

2、学了这节课,你能解释一下怎样的物体在水中容易沉,怎样的物体在水中容易浮?

3、根据学生回答的“小而重的物体容易沉,大而轻的物体容易浮”追问:

(1)我们能用这个规律去解释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吗?

(2)出示“橡皮”:这是一个怎样的物体?水中的沉浮?

(3)如果一个物体体积比它大(小)一点,轻重比它重(轻)一点,是沉还是浮?依次出示“萝卜、石块、蜡烛”,有问题吗?

4、延伸:为什么我们用物体的轻重和体积去解释物体的沉浮,还是有问题呢?看来,在怎样的情况下,我们能用物体的轻重和体积去解释物体的沉浮?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到底和什么有关,还需要我们在以后的课中进一步去研究。

【设计意图:

潜水艇是学生用科学的结论解释现实中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把探究活动由课内引向课外。

评价建议:

“怎样的物体容易沉,怎样的物体容易浮”则是把学生对沉浮的认识在思维上作进一步的发展。但特定的有结构的材料下得出的结论不是普遍的规律,本课的落脚点不仅仅在于得出结论,而要进一步引导学生对结论的思考,为后续课文的学习打好基础。教材中对此没有作出明确要求。但是我们的科学探究应该把学生的视野引向更开阔的前方。因此,安排了尝试用得出的规律去解释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一解释,解释出问题来了。解释出问题,不是对结论的怀疑,而是更加认识了变量的控制,更加激起学生对物体在水中沉浮现象探究的兴趣。】

◆板书设计:

2、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

轻重? 体积?

小球 体积相同:重的物体易沉,轻的物体易浮。

变量控制

圆柱体 轻重相同:小的物体易沉,大的物体易浮。

◆教学反思:科学与数学的整合

本课的核心概念是“变量控制”,如何控制一个变量,去研究另一个变量,是学生在思维上要首先解决的问题,这和数学中比较分数的大小有异曲同工之妙。因此,本课在教学中借鉴数学中的思维、研究方法,对学生的学习、研究将建立深刻的印象。

1.变量识别:

当轻重和体积都在影响物体的沉浮时,如何去分析轻重或体积对物体沉浮的影响呢?唯有控制其中一个变量,才能研究另一个变量对物体沉浮的影响。在数学中,比较分数的大小时,分母相同看分子,分子相同看分母,也是使其中一个量相同(变量控制)。教师在教学中不一定直说,但要有意识引导,使学生产生知识迁移,把数学的方法运用到科学研究之中。

2.精确的变量控制:

数学中的比较建立在数字之上,科学中的研究也要建立在数字之上。如相同体积的小球轻重不同和体积不同的圆柱体轻重相同,通过天平比较,让学生深刻建立控制的变量相同的印象,为后续的研究扫清障碍。

3.符号化的记录:

数学语言中的图式和符号化是很适合科学课借鉴的。图式、符号化不仅是一种简便的表示方法,更是一种帮助促进思维的好办法,如果在科学课中引进,可以帮助科学老师培养学生的思维。如在预测沉浮和记录沉浮时,用画图的方法,一方面直观地记录所思所见,同时也利于对记录进行分析。

4.数据的统计和分析:

数学是一门基础性的学科,是研究科学问题的工具。在科学课教学中如果教师能够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利用数学的知识进行统计分析,对研究的结果进行量化处理,这是很有意义的尝试。

如研究小瓶中加绿豆的数量观察小瓶的沉浮情况和拉伸圆柱体观察圆柱体沉浮放入情况,都用到了数据的测量和统计,把数据和科学结论结合起来,运用数据来说明问题、证实结论。

小学科学和数学在很多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思想上都有共通之处,如果能有效地加以整合,相互借鉴,将起到知识迁移、共同促进的作用。

◆附:本课中科学探究的材料呈现与学生思维进程的处理

材料引起学生的科学探究,没有材料,学生的科学探究就成为无水之源。因此,材料的选择和使用处理,就成为促进学生思维发展与科学探究的重要保证。

在本节课中,材料的选择和处理与学生思维发展同步,并促进引起学生思维的发展。

试想一下:如果一开始把所有的材料:7种材料、小球、圆柱体、小瓶子、绿豆、水槽等等都摆在学生面前,学生还会有所思考吗?学生还能在不断的思维冲突中前进吗?

因此,分布呈现,与学生思维发展同步,是科学探究中十分而且必须讲究的问题。

第一次材料呈现:7中物体按轻重、体积排序,唤起学生对沉浮认识的前概念,同时,质疑前概念,认识轻重和体积两个变量。

第二次材料呈现:4个小球和4个圆柱体。这是特定的有结构的材料。首先让学生认识结构材料的特点,预测结构材料在水中的沉浮,这是在控制变量的前提下,运用学生对沉浮前概念作出的判断。为什么不直接让学生观察在水中的沉浮?科学的预测是联系学生原有的知识认识新知的桥梁,是引起学生思维冲突的过程。预测准确,在旧知与新知建立起沟通的桥梁。预测错误,学生在反思中前进。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讲,预测比实验更重要。在探究过程中,强调预测,重视对预测结果的交流,然后让学生在实践中检验,在检验中反思。

第三次材料呈现:小瓶子和圆柱体。这是一组验证性的材料,让学生通过已经得出的结论,进一步验证结论,同时,关注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鉴于五年级学生的认识,并不出现“量变”、“质变”的概念,而是通过让学生测量“几粒绿豆使小瓶子沉下去”和“圆柱体浮上来时的高度”去体会改变轻重和改变体积控制物体在水中的沉浮。

第四次材料呈现:橡皮、萝卜、石块、蜡烛。运用结论解释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因为是在控制一个变量的情况下得出的结论,但学生仍然会把它当作一个普遍的结论。因此,必须让学生认识到当两个变量都在变的情况下,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就不能单从轻重和体积上去考虑了。这组材料的呈现,不是为了把学生搞搞糊涂,而是让学生更清醒地认识到,在特定的情况下(变量控制),我们可以通过轻重和体积去判断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物体在水中的沉浮,还有更多的知识和内容需要去探究和学习,把学生的探究活动进一步引向深入。

Ⅶ 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教案设计意图

成功之处:本节课在老师和同学的共同努力下顺利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理解了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如果体积相同,重的物体容易沉;如果质量相同,体积小的物体容易沉,

《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教学反思。也了解了潜水艇应用了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原理。知道现实生活中鱼也应用了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原理,教学反思《《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教学反思》 教学重难点就是用控制变量法去探究物体沉浮的原因。让学生了解了控制变量在生活中的重大意义。学生基本能够理解。教学准备方面:本节课所需的所有材料都由老师准备。学生方面:该班学生对科学学科的兴趣较浓,上课积极发言,认真做实验,使整个课堂气氛活跃,教师得心应手,过程流畅。
不足之处:老师由于是初次上公开课,在教学中还欠缺许多的经验,不能灵活处理教材,对于课堂中把握不够。比如:在观赏潜水艇课件时,老师说:“现在让老师来操作一下,同学们下课以后也来试试:”老师可以这样处理:老师先来当驾驶员操作一下,同学们认真学,待会请大家也来当一次驾驶员。然后真的请学生去操作,这样课以活跃课堂气氛。关于“联系生活实际,在生活中那些现象运用了沉浮原理?”这个问题的提出,学生不能立刻联系想到鱼,因而问题的设计是有一定的小麻烦。这个问题可以设计为:生活中那种动物和潜水艇一样用了上浮下潜的原理?

Ⅷ 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教学反思

《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是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的内容,是整个单元教学的一个基础。本课在引导学生认识科学探究,提高科学探究的能力方面也起到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学生理解对比实验的意义上,更具有深远的意义.
对于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状态(除了特殊的悬浮状态),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大致能够清楚判断。但是,根据生活经验所得,他们会理所当然地认为:重的物体下沉而轻的物体上浮。而这一表述过于简单化,生活中不难找出与这类说法相悖的例子。
如何从这一矛盾点出发,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学习?这是本单元面临的问题,也是本节课开始探索的任务。从纠正学生的错误概念开始,一步一步地探索,让学生逐步明白现象背后的原因,认识到事物的规律。
于是,活动一开始,我从简单的物品入手,出示一块小石块与一片树叶,让学生根据生活经验猜测沉浮现象。随后,出示教科书中所举例的七件物品,让学生纷纷预测它们在水中的沉浮状态。对于个别物品,如萝卜、回形针、蜡烛,学生之间已经产生了不小的分歧,大家的探究欲望升级。接下来,各小组就可以利用手头准备的材料,大家分工协作,一一将七种物品放入水中,判断其真实的沉浮状态。真对这个活动,探究同学们都会产生一个疑问,这些物体的沉浮状态不同,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呢?大小、轻重、是否空心、材料……一系列的猜测一一从学生的头脑冒出。为了顺利进入今天探究的主题,我简单引导主要研究由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它的沉浮状态真的和体积、质量有关吗?很多同学都脱口而出告诉我是的。接着,按照教科书中提供的切割以及连接的方式,用实验去检验真理,冲击学生头脑里原有的错误认识。得出由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体积(质量),它的沉浮状态不发生改变的结论。
课堂教学时,由于实验材料选择的不同及考虑的欠缺,导致产生了一些小的分歧。例如,在探究回形针的沉浮时,有一个小组产生了回形针浮着的现象。这是由于回形针很小,而由水的表面张力将之托起。为了避免此类情况产生,让学生观察它们在水中沉浮的目的除了让学生明确判断物体沉浮的标准,同时也规定了操作的方法应该是:把物体轻轻从水面放人水里,而不是把物体扔进水中,也不是放在水面上。另外一个较大的分歧,则是胡萝卜沉浮的判断。由于事先,我是安排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行准备实验素材。因此,学生带来了白萝卜还有胡萝卜,且每个萝卜的新鲜程度也是不一的。因此,学生在实验的时候出现了浮、沉,甚至悬浮的现象。学生们都很困惑,为什么同样是萝卜在水中会有这么多不同的状态形式存在。这时,教师就要随机简单提及一下悬浮这个状态,并告诉学生这与我们所准备萝卜的新鲜度,内含水分的多少存在很大的关系。从而解除学生头脑中的困惑。
总之,课堂是一个充满变数的地方,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不同的班级,会有各种不同的情况,也会出现各种不同的处理形式。但是,我们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即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

Ⅸ 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教学反思

一、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学生通过观察同体积的几种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沉、浮,初步了解物体的沉、浮条件。

2、过程与方法:知道科学观察要确定统一的标准;亲历一个典型的“观察——发现——推测——验证”的科学探究过程;经历一个对原有认知自我否定、修正的思维活动过程。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研究观察物体在水中沉浮现象的兴趣;意识到科学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许多好处。

二、教学重点、难点

探究物体在水中沉、浮的真正原因。

三、课前准备

教师:透明塑料水槽,大中小木块各一个、大中小铁螺母各一个、大中小橡皮泥各一块,同体积的水、锯末、铁粉、母料、沙子各一个,天平,课件。

学生:大中小木块各一个、大中小铁螺母各一个、大中小橡皮泥各一块,塑料红桶(最好是透明塑料水槽),相同的带盖的透明塑料管(每组四个),四个管内分别装满同体积的水、锯末、铁粉、母料(一种塑料颗粒)。 (每两人一组)

四、教学过程

(一) 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和物质的种类有关

1、引入:同学们都有这样一个生活经验:将一个石头放入水中,石头会怎样?将一个木块放入水中,木块会怎样?为什么石头在水中下沉而木块在水中上浮呢?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和什么有关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条件。

(板书: 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2、为了探究这个问题,老师为你们准备了大小不同的木块、铁螺母和橡皮泥,它们在水中是沉还是浮呢?同学们先别动手听老师说。先把一组大小不同的铁螺母轻轻地放入水中,再把一组大小不同的木块放入水底,最后把一组大小不同的橡皮泥放入水中,仔细观察,各有什么现象?同时思考:物体在水中的上浮和物体的大小有关吗?物体在水中的下沉和物体的大小有关吗?

3、学生实验后汇报结果。物体在水中的上浮、下沉都和大小没有关系。

4、追问:物体在水中的上浮和大小没有关系,那与物体的轻重有关吗?物体在水中的下沉和大小没有关系,那与物体的轻重有关吗?既然物体在水中的上浮、下沉和大小、轻重都没有关系,那到底和什么有关呢?

(设计意图:问题是思维的起点,选择有结构的实验材料,从实验现象引发问题入手,初步得出结论:物体在水中的上浮、下沉和大小、轻重都没有关系,而和物质的种类有关。)

(二) 推测、验证、比较同体积物体的轻、重,了解物体的沉、浮条件

1、请同学们大胆猜想:铁在水中下沉而木块在水中上浮,可能是什么原因?在什么条件下说铁比木块重或者铁比水重呢?

2、为了进一步探究这个问题,老师为你们准备了同体积的四种不同物质的水、锯末、铁粉、母料来研究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条件。同体积的水、锯末、铁粉和母料的轻重一样吗?我们探究的是物体在水中的沉、浮,这是一个对比实验,应该选哪种物体做一个比较的标准?

3、边演示边说:天平可以准确测量这四种物体的轻重。老师把天平调得两边刚好平衡,正中的指针停在刻度的中央。比较结果:锯末比水轻,母料等于水的重量,铁粉比水重。猜猜把水放入水中会怎样?演示后说:悬浮就是静止在水中既不上浮也不下沉。另外三种物质的实验交给你们来完成。思考: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和什么有关呢?

4、实验后汇报结果,老师随机板书。

讲解:要知道一个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就比较同体积的物体和水的重量,当物体比同体积的水重,下沉;当物体比同体积的水轻,上浮;当物体等于同体积水的重量,物体就悬浮在水中既不上浮也不下沉。

5、猜猜同体积的沙子和水谁重,放入水中会怎样呢?老师请学生上来验证:同体积的沙子比水重,下沉。

6、请一个同学说说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和什么有关?出示课件。

(设计意图:没有大胆的猜想就没有伟大的发现,学生头脑中有许多零碎的知识经验,可以根据这些积累来尝试解释一些问题。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有理有据、合乎逻辑的猜测,有利于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富有创意的一组结构材料,更激起了学生揭开答案的热情,促进了学生由前概念水平向科学概念水平的发展。三年级学生对于对比实验还很陌生,需要思维和方法上的点拨、指导,“多扶少放”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明确对比实验的要求,增强实验的科学性。只有让学生亲历动手的过程,才会有如此真切的发现。这就是“淡化知识灌输、注重教学过程”,通过过程来获得知识的收获。另外,及时对学生的语言进行归纳、提炼并板书,使本节课的知识更加清晰明了。 “科学概念”是小学科学课的目标之一,是发展学生能力的基础和凭借,在课的结尾处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梳理科学知识,为日后更好地开展科学探究提供了“储备”。)

(三) 拓展应用

1、同学们在电视里见过潜水艇吗?潜水艇是怎样实现沉、浮的呢?播放潜水艇沉、浮的录像。

2、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利用物体沉、浮的例子呢?今后学到一些知识后就想想有什么用处,这样才能使我们变得更聪明。

3、不能利用其它物体怎样让这块橡皮泥浮起来?

(设计意图:在适当的时候拓展知识,开阔学生的知识面,促进学生分析思维能力的发展,有效地引发学生科学探究的兴趣,体验到科学就在我们身边,同时有意识地将课堂学习延伸到课外。)

五 板书设计

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六 教学反思

科学的价值在于服务社会,而教师的价值在于服务学生。我执教本节课时,在深入领会教材编写意图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了改变和创新,为学生提供了精心选择典型的、有结构的观察研究材料,调动了学生探究的积极性,使学生获得更加丰富的体验。三年级的学生在科学领域中才刚刚起步,必须在教师的点拨、引领下进行有序的科学探究活动,教学时力求在每一个环节体现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使教学效益最大化。

好的情境引入不只是一个教学的开始,可以说是教学成功的一半。用一个学生司空见惯但不引人注意的生活上的小问题引入能够调动学生的思维细胞,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接着展示三组大小不同的铁螺母、木块和橡皮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发挥学生认知的主体作用。实验前做一下简单的演示,提供一点帮助,对老师来说只是举手之劳,但对学生的认知、操作提高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同时提出实验中的思考:物体在水中的上浮和物体的大小有关吗?物体在水中的下沉和物体的大小有关吗?使学生的探究目的明确。在充分动手活动后,让学生交流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和问题,发现了物体在水中的上浮、下沉都和大小、轻重没有关系,而和物质的种类有关。

没有大胆的猜想就没有伟大的发现。为什么铁在水中下沉而木块在水中上浮呢?从而引出比较物体的轻、重要取“相同体积”,接着又展示一组同体积的四种不同物质的水、锯末、铁粉、母料,使“相同体积”概念的理解水到渠成。教师精当的“讲”和有效的“导”能为学生清除理解上的难点,扫除掌握中的盲点,最后创造出经典。明确对比实验的要求后,才可以放手让学生去自主探究。教会学生科学的探究过程,使其掌握一定的科学方法,相当于让学生有了一个“点石成金的手指头”,这是他终身受用并可持续发展的本钱。在探究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条件的实验中,学生的探究热情高涨,探究的效率事半功倍,相信学生会牢牢记住这个结论。用教材进行创造,精心准备富有创意的一组结构性的材料,使教材锦上添花,这样我们的科学课才会精彩纷呈。

在拓展应用环节,播放潜水艇沉、浮的录像,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欣赏中增长了见识,有效调动了学生汇报交流的欲望。联系生活实际,使学习成果扩大和升华,加深了学生对沉、浮条件的理解,体验到学习科学的乐趣。

本节课较好的实现了教学目标,学生的表现令人满意。当然课堂中也有不足之处,比如教师提问不当,会使学生思维受阻,影响教学效果。因此,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在科学课中尤为重要。如何高效、扎实地上好每节课还需要自己不断地去研讨、思索。只要我们潜心地去钻研教材,有创意地进行教学,用心地去关注学生,我想学生就会在这一个又一个研究活动中,循序渐进地不断发展下去,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定会越来越浓。

Ⅹ 求一些物体的几分之一是多少教学反思

求一些物体的几分之一是多少教案教学设计

第七单元 分数的初步认识(二)
课题:求一些物体的几分之一是多少 第 2 课时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借助对图形的观察或事物操作,初步学会解决求一些物体的几分之一是多少的实际问题,感受解决问

题方法的合理性。
2.在探究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分数的实际含义,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初步学会解决求一些物体的几分之一是多少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解决求一些物体的几分之一是多少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课件出示题目:
(1)8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人分几个?
(2)12朵花,每3朵一束,可以分成几束?
(3)10个蘑菇,平均分给5只小兔,每只小兔分几个?
让学生口答,说说计算列式的理由。
师: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可以用除法计算。本节课我们将学习用另一种方法来解决这类问题。
二、交流共享
1.教学例3。
(1)谈话:今天天气真好,小兔一家去山上采蘑菇,一共采了36个蘑菇。(出示教材第78页例3情境图)
提出问题:这篮蘑菇的 是白蘑菇,白蘑菇有几个?
(2)合作探究。
谈话:你们能帮助小兔解决这个问题吗?请大家先思考一下,这篮蘑菇的 是什么意思?再想想怎样解决问题,可以借

助圆片分一分,也可以想其他的方法,然后在小组交流讨论,看哪个小组讨论得更好。
(3)学生汇报。
方法一:可以用圆片分一分,把6个 ,平均分成3份, 是2个 。
方法二:联系分数的含义:把6个蘑菇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2个。
方法三:把这篮蘑菇平均分成3份,白蘑菇是其中的1份,是2个。
提问:把6个蘑菇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多少?用什么方法计算?(除法)
得出:6÷3=2(个)
(4)比较方法。
提问:比较这几种方法,你觉得哪种方法最简便?说说你的理由。
学生自由发表看法。
2.试一试。
出示问题:这篮蘑菇的 是多少个?
学生独立思考,列式解答,教师适时表扬用新知识解决问题的学生。
学生交流汇报。教师重点让学生说说“6÷2=3(个)”表示的意思。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79页“想想做做”第1、2题。
(1)摆一摆,说一说,完成第1题。
让学生根据题目要求,同桌合作摆一摆。先摆8个 ,拿出它的 ;再摆12个 ,拿出它的 。
提问:都是拿出 的 ,为什么个数不一样?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小结:不同整体的 所表示的物体个数不同。
(2)分一分,完成第2题。
读题后,要求学生先画竖线分一分,再独立填写算式。
提问:12个草莓的 和12个草莓的 哪个多?
师小结:同一个整体的 和 的个数也不同。
2.完成教材第79页“想想做做”第3题。
让学生读题,说说知道了什么,要求什么。
学生直接列式解答,在小组交流说说自己的想法,全班订正。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阅读全文

与材料在水中的沉浮教学反思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有趣的水语言教案反思 浏览:926
苏教版高中语文pdf 浏览:49
幼儿观察能力教案反思 浏览:927
托班音乐教案红灯笼教学反思 浏览:232
怎样让学生爱上语文课培训心得 浏览:404
山西统考2017语文试卷 浏览:805
三年级下册语文半期考试jian参考答案 浏览:455
舞蹈课教学计划表模板 浏览:682
2013小学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浏览:393
快速波尔卡音乐教案 浏览:430
初高中语文语法 浏览:942
县域课堂教学改革 浏览: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学设计 浏览:832
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教学策略研究 浏览:795
朝阳区20152016期末语文 浏览:521
天勤教育教学点 浏览:534
语文九全课时特训答案 浏览:679
户外活动教案跑 浏览:977
2016重庆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885
大班音乐活动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浏览: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