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视频设计 > 数学教学片段设计模板

数学教学片段设计模板

发布时间:2021-02-12 00:46:51

Ⅰ 选择恰当内容,设计一个体现数学思想渗透的教学片段,并对教学片段的设计进行说明。

教学片段设计 (一)

片段一:数学四上 P48 例题的教学(主要体现了“归纳”的数学思想方法)
一、创设情境,感知规律
1.出示情境图,把你看到的告诉大家。
小结:手帕和夹子间隔排列,兔子和蘑菇间隔排列,篱笆和木桩间隔排列。
2.仔细看一看、数一数,再回答。
(1)兔子晒了多少块手帕?用了多少个夹子?
(2)有几个蘑菇?有几只兔子?
(3)有多少块篱笆?有多少根木桩?
根据回答,整理成表
手帕 9块 夹子 10个
蘑菇 7个 兔子 8只
篱笆 12片 木桩 13根




3.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在小组里说一说。
二、同桌操作,体验规律
1.任意拿几根小棒,在桌上摆成一排,再在每两根小棒中间摆1个圆。数数小棒的根数与圆的个数,看看有什么关系。
2.任意拿几个圆,在桌上摆成一排,再在每两个圆中间摆1根小棒。数数圆的个数与小棒的根数,看看有什么关系。
3.与前面发现的规律一致吗?
三、深化认知,归纳规律
我们把夹子、兔子、木桩等叫两端物体,手帕、蘑菇、篱笆等叫中间物体。
小结:两种物体间隔排列,两端物体相同时,两端物体比中间物体多1个,中间物体比两端物体少1个。
四、拓展应用,印证规律
你还能找到有这样规律的事情吗?说给大家听。

教学片段设计(二)

片段二:数学四上 P4 第4题的学习(主要体现了“函数”的数学思想方法)
一、情境引入,提出问题
1. 王大伯准备围一块360平方米的长方形地种植树苗。请你帮他想一想,该怎么围?
小结:只知道面积不能操作,必须知道长方形的长和宽。
2. 怎样确定长方形的长和宽呢?
长方形的面积 = 长×宽, 长×宽 = 360
二、分组探究,策略多样
1. 根据学生回答,整理成表
长(米) 360 180 120 90 72 60 45 40 36 30 24 20
宽(米) 1 2 3 4 5 6 8 9 10 12 15 18
2. 观察上表,你有什么发现?
预设:
长×宽 = 360
从左往右看,长越来越小,宽越来越大。
从右往左看,长越来越大,宽越来越小。
三、引领提升,深化认知
1. 长方形的面积一定,也就是长和宽的乘积一定。
长越大,宽越小;长越小,宽越大。
2. 你还能想到什么?
积一定时,一个因数越大,另一个因数越小。

Ⅱ 数学片段教学如何准备

数学片段教学如何准备
片段教学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具有一定的虚拟性,所谓的虚拟性是指片段教学中没有学生、没有互动,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如何才能讲解出更加生动的知识呢?

1.在内容选择上一定要适中

一般情况下,片段教学的时间大概是在12~15分钟之间,因此,在选择教学内容时,一定要合理把握教学内容,不能太多也不能过少,不然就不能精确地表达出教学内容,这对片段教学内容的选择有非常高的要求。在进行“有余数的除法”这一环节的片段教学中,教师可以适当设计三个不同的活动内容:(1)让学生自己主动操作,通过“摆一摆”“分一分”,确定已知数能分成几组,剩下几个,使学生认识到分不完仍有剩余;(2)引导学生用竖式计算,竖式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关键,引导学生进行尝试,并重点引导学生分析余数在算式中表达的含义;(3)引导学生观察余数出现的规律,并总结出余数小于除数的真理,这样的实践教学可以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学习和日常生活之间的关系,并重点提高教学效率,改善课堂质量。
2.制订科学合理又明确的教学目标

对于课时教学来说,片段教学是其中的一部分,因此,处理好课时教学目标与片段教学目标之间的关系是十分重要的。片段教学目标与课时教学目标有很大不同之处,片段教学目标是根据教学的具体内容定下的,它要求更加的细致、更加的具有针对性,因此,完全没有必要在一个片段中体现出三维目标。这就要求教师能够全面把握课时目标,理清课时目标与片段目标的关系,要侧重于片段知识点所对应的目标,并将片段目标科学合理地定位。例如,在学习“有余数的除法”的时候,教师可以将教学目标指定为了解余数的概念,理解余数的含义,并充分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式。

3.分清教学主次,把握要点

个别情况下,课堂重点教学就是片段教学的整个过程,所以说,片段教学一定要将教师的精力和实践集中到一起,着重解决片段教学中的难题,如,教学“有余数的除法”这部分内容时,设置一共有32盆花,如果将每5盆分为一组,那么可以分成几个组?还剩下的两盆是否还能构成一组?通过实践操作,使学生体会到余数2带来的重点体验。一般来说,在教师的积极引导下,学生能够较快地掌握除法教学中关于余数的问题,在新旧知识的交融下,学生可以更加透彻地认识到教学关键。

2数学课堂创新教学
(一)转换教师角色,尝试建立新型师生关系。在传统教育环境下,教师责任在于传授给学生知识,从而保证学生考出好成绩;这种教育思想指导下的课堂教学多为“满堂灌”,学生只需要听、记、背,该类型教学环境牢牢树立了教师的主体中心地位,非常不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不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形成。而创新教育观念下,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体地位发生了变化,教师从课堂教学的主体变为引导者、指导者或者说是学习辅助者,变学生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旨在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开展创新教育亦需要如此,即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建立师生共同创造、符合创新教育精神的师生关系;教学活动切实以学生为中心,教师走下讲台更多地为学生学习提供支持和服务,更多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疑惑和问题,针对存在的疑惑和问题适时给予学生指导和引导,让学生在新型师生关系下主动探索成长。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好奇心,树立学习自信心。创新精神的实质在于主动关注、探索;创新教育就是培养与提高学生的这种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其实就是培养学生对事物的好奇心、探索欲望,以及自己能够成功探索、解决问题的自信心。学生在好奇心、探索欲望和自信心的影响下,主动关注、解决某个具体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形成探索、创新能力。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开展创新教育,其实就是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好奇心,让学生在主动探索过程中体会成功的乐趣,从而树立成功解决数学问题的自信心,进而再次主动探索其他数学问题。在对一系列数学问题进行探索的过程中感受数学的魅力,形成对问题的关注、思索和探究习惯及具备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即我们所学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三)给予数学思维方法指导,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与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是有方法可循的,特别是与数学学科教学的结合,更能发挥方法的优势,或者说数学学科本身的思维方法,就有助于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形成与提高。可用的数学方法,如:第一,分类思维方法,分类思维方法虽然不是数学学科内容及其教学独有的方法,但在数学教学中却广泛应用,掌握分类思维方法,有助于学生数学知识结构、逻辑思维能力的形成;第二,集合思维方法,集合思维方法是重要的数学思维方法,有助于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形成,可以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采用比较直观的手段、方法,借助图形、实物等向学生渗透集合思想;第三,统计思维方法,是典型的数据处理方法,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利用简单图表等向学生展示,让学生认识到“数的统计”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等。数学思维方法与学生的创新能力之间有天然的内在联系,结合小学数学学科教学实际给予学生数学思维方法的指导,无疑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3打造数学魅力课堂
提高练习质量,减轻学生负担

在教学过程中,在独立思考、尝试体验这一环节,我通常会安排三个层次的练习,即通过“围绕重点集中练、变换形式灵活练、新旧结合综合练”,将练习带进课堂.通常情况下,一节课的题目要分成适当的几个组,学一组练一组.练习的形式多样,自学、观察、实验、猜想、朗读、讨论、制作等都是必要的练习.通过练习,一方面让学生现场暴露知识和能力的缺陷;另一方面让学生在练习中产生困惑,学生练过之后就迫切希望老师讲解,他们希望知道正确的解题方法和解题思路.通过这种方式获得“成就感”和解决自己的困惑。此时,教师的讲解不宜面面俱到,只需有的放矢,重在点拨。“详讲”“略讲”或“不讲”要合理分配,突出重点。
打造数学魅力课堂
运用语言、态势、板书等吸引学生注意力,掌握讲课节奏

在课堂教学中,通过语速的快慢、语音的抑扬顿挫、讲课节奏的张弛和语言的幽默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其学习效果是不言而喻的。而恰当地运用态势、表情、手势、动作等把学生的视线吸引过来,给学生以动感,避免长时间不停歇地盯住黑板,也是消除学生疲劳、厌倦的一个有效方法。值得一提的是,在努力活跃课堂气氛的同时,还要注意维持课堂纪律,避免因个别学生违纪而影响了教学效果。而且,教师在上课前应有良好稳定的情绪,尽快进入讲课的角色,才能形成轻松活跃的课堂气氛。

开展评比活动,活跃课堂气氛

在平时自己的课堂上,我还没有意识到开展小组与小组、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评比活动,对活跃课堂有多么重要。,通过多次听课交流,我知道了:开展评比,可使学生不仅学会合作学习,还会活跃课堂气氛。人人都渴望被表扬。初中学生好胜心强,乐于表现自己,应创造条件,让学生积极参与竞争,在竞争中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4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数学
课堂是求知的殿堂

传统课堂的“教”,多是照本宣读,教师只是把学生当作接受知识的容器。由于受教学活动计划性、预设性的影响,学生和教师的活动总是受教案束缚,教师不敢越出教案半步。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在课堂上“最理想”的进程是完成教案,而不愿节外生枝。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没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看法,学生的自主性受到了严重的迫害。而要想使学生有独立思维的能力,就必须解开学生的束缚,就必须建立一种平等、友爱、互助、和谐的师生关系,变更教师主讲的课堂教学模式,发挥学生的作用,让学生形成独立探索、质疑问难、研讨交流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课堂上,教师不再滔滔不绝地讲解,更过的时间是在倾听,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是课堂的主宰者。如在教学《10的分与合》这一节课时,我首先让学生根据预习大纲进行自学,在学生完成自学后,让学生动手操作并指名学生到展台前演示,边演示边讲解,台下的学生在看和听的过程中,对他表述中不正确的地方及时指出和纠正。此外,在该名学生演示完成后,另请几名学生点评,对他在操作中做的好的地方加以表扬,对他做的不完善的地方加以补充和启发,或在学生讲完后对知识点检测。教师在整个过程中充当配角,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堂让各抒己见,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长期坚持下来,学生的思维解放了、视野开阔了,促进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问题教学,激发学习欲望

所谓问题教学,就是以问题为载体贯穿教学过程,使学生在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萌生自主学习的动机和欲望,进而逐渐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并在实践中不断优化自主学习的过程和方法,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问题教学法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美国人教育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认为,若要使人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去,活动必须让学生面临对他们个人有意义的有关问题。对教师而言,就是要发现那些对学生来说是关键性的、共性的问题,以问导学,以问促学,多方位、多层次设问,使学生学得全而深,而不是将课本的知识再从头至尾认真讲解一遍。

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的情感和理智全部投入到学习中去。这一点在数学教学中可以得到教好的体现,所以我们数学教学中,要从我们身边的生活数学现象不断的设问,从而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欲望,让他们通过学习来满足这种欲望。同时要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加强非智力因素的教学。“课内情绪化”很大程度上要靠教师调节。

Ⅲ 小学数学教师招考,片段教学设计范文

您好,中公教育为您服务。

2014年安徽教师招聘小学数学说课设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

一、说教材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册第二单元第三节《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

(二)教材分析与目标确定

长方体和正方体是最基本的立体图形,在认识了一些平面图形的基础上学习立体图形,是学生认识上的一次飞跃。本单元前几课时已经基本上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和性质,学习了表面积的计算,掌握了体积的概念和常用的体积单位。这节课要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认识体积公式的来源,掌握公式的意义和用法。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是今后继续学习几何知识的基础,根据上述教材结构与内容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①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学会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②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推理能力及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③情感目标:引导学生去实验推导出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让学生亲身经历探索知识的过程,激发他们乐于探索的热情, 培养学生的探索性和挑战性。同时渗透理论来源于实践的思想。

(三)教学重点及难点。

根据长方体和正方体之间的关系,重、难点应定位在以下几方面:

(1)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探究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形成过程。

(2)教学难点:理解公式的意义。

二、说学情

体积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新概念,课前,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体积和体积单位,对物体的体积有一个比较模糊的认知。在教学中,教师要着眼于学生空间观念的培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充分利用和创造条件,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利用互动多媒体课程,引导学生通过对物体、模型等的观察、测量、拼摆、画图、制作等活动,丰富学生对形体的感知,以培养学生的初步的空间观念和抽象概括能力。

三、说教法

第多斯惠说过:一个不好的教师是奉送真理,而一个好的教师则是教人发现真理。按照新课程标准要求,我想我要转变观念,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而要成为儿童生活的指导者、支持者、合作者,努力为他们创设适宜的活动环境与学习条件,让他们能够主动地去探究、发现问题,并自己总结出规律。本课的教学从儿童的认知特点出发,强调寓教于乐,形象直观,采取启发式、探究式的方法教学,让学生自己参与,自己动手,自己得出结论。

四、说学法

(详情欢迎访问中公安徽教师网,希望能够帮到您~)

如有疑问,欢迎向中公教育企业知道提问。

Ⅳ 设计教学片段

看你选哪一个环节写,如果是写创设情境,就要先谢出你的情境内容,再写你为什么使用这个情境,即情境的作用,如果你写的是新授,就先写具体的过程,然后再写你是怎样突破教学重难点的。

Ⅳ 怎样撰写小学数学片段教学设计

一、模拟片段教学与说课的区别
1.说课:说教材、说教学目标、说教法学法、 说教学程序。案例:《分数的初步认识》、 《用字母表示数》模拟片段教学:说教学程序。
2.说课的“说教学程序”:复习铺垫、新授、 巩固、综合运用、拓展延伸、小结等; 模拟片段教学的“说教学程序”:一般说“新授”部分。
3.说课主要说“为什么这样教”,模拟片段教 学重在“怎样教”。
二、模拟课堂片段教学应注意的几方面
1.要体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课堂情境;教师的语言表达:要注意教学语言的转 化; 教师的教学语言;学生的汇报交流:直叙、转述
2.要关注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如:动手操作、小组合作、 同桌互相说一说、自学课本等。
3.要体现课堂评价的多元;教师评价、学生评价 适时、恰当。
4.要展示板书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与课堂教学同步(及时); 有所选择; 字体规范; 布局合理。
5.不能出现科学性的错误;如:《平行与垂直》 《认识几分之一》 《连续退位减 法》。
6.要注意培养学生数学信息收集、整理和交流的能力;
7.要体现学生提出数学问题的能力;
8.要关注学生方法多样化,体现学生不同的思维方式;学生不同的解法、不同的理 解、不同的表述等要能及时板书。
三、不同领域的教学内容应有所侧重
1.计算 具体情境提出数学问题的能力; 注重算理的引导与表述(如:9加几,凑 十法); 板书的巧妙设计:色笔、横线、位置
2.空间与图形 教师的演示; 学生的动手操作;
案例:《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3.统计与概率 学生发现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板书不可少;案 例:《复式条形统计图》
4.解决问题 学生发现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学生解题方法的多样化。
四、其它一些问题
1.如何开头?
2.教学目标要说吗?
3.复习多长时间比较合适? 《商的变化规律》
4.如何小结?
5.要充分利用资源-----没有三角板

Ⅵ 请大家帮忙设计一个小学数学的教学片段,很急啊。 要求如下:

如何对待课堂上的“未教先知”
——读《分桃子》(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有感
执教: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 侯新慧
评析:山东省枣庄市市中区鑫昌路小学 王培培
【背景】
成功的课堂,离不开研究学生。不同的学习个体有不同的文化背景、思维方式、学习习惯,由于这些客观存在的差异,课堂上往往会出现一些“干扰”教师正常教学设计的突发事件,其中最常见的就是学生的“未教先知”现象。在教师发问伊始,学生却将文本结论一语道破,使课堂陷入一种“尴尬”的局面,出现这种情景,教师该如何处理,在整理新世纪小学数学09说课与课堂展示大赛中“《分桃子》(两位数除以一位数)”这一课时,学生的“未教先知”引起了网友和我的思考。
【案例判断一】
教学内容:新世纪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54---55页《分桃子》(两位数除以一位数)
片段:新课伊始,教师出示果园图以及4篮桃子,每篮10个以及8个桃子和2只猴子,师: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生:有48个桃子,平均分给2只猴子,每只猴子分多少个?
师:怎样列式?
学生:48÷2
师:怎样计算呢?同学们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研究
生1:老师,我会计算,不用研究,48除以2等于24。
生2:我还会用竖式进行计算呢!说着,在自己练习本上写出了正确的竖式计算。
点评:“未教先知”现象是我们在课堂上经常遇到的问题,也值得大家一起来研究。个人感觉,学生通常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学生知道什么?到什么程度?也就说,学生知道会用竖式计算48除以2,那么用竖式记录48除以2的每一步计算过程所表示的意义,学生明白吗?这是我们作为老师需要思考的问题。读懂学生,就是这样一个过程吧!我们可以继续追问一句:你能讲解48除以2竖式计算每一步所表示的意义吗?这时,我们会发现“会竖式计算”的孩子仅仅停留在会算的程度,给学生提出一个富有挑战性的问题,引导他们继续思考,也牵引其他孩子去思考,这样一追问,又把学生引导到探索48除以2的算理上来了。
思维火花:课堂中遇到学生未教先知,最好的方法就是继续追问,合理利用生成。
这里出现的情况实际就是课堂中的“生成”的问题,怎样应对这样的生成呢?这样的生成是我们课前可以预测到的,这也说明了课前“反思”的重要性。每节课前,我们都想几个“课堂上学生可能会出现什么?我应该怎么办?”的问题,那么这样的课堂是充满智慧的课堂。
网友支招:
一:进行前测,做到知己知彼,合理进行预设。
网友: 在预设本节课时,我曾经用一个班的学生做过前测。我的前测内容是这样的: 1、小朋友,你知道69除以3的结果吗? 2、你是怎样解决的?(口算、画图或者其他) 3、你会用竖式计算吗?如果会,请写出你的竖式计算过程。 因为第一个单元植树这节课刚刚学完,所有的孩子都会计算69除以3,对于第二个问题的回答,所有的孩子都说用口算解决的。口算方法是:60除以3等于20,9除以3等于3,20+3=23.对于第三个问题, 93%的孩子写了会。48%的孩子写出了方法。方法是我教学设计中出现的两种,也有残缺不全的。有2个孩子正确地把竖式的书写过程写清楚了。我询问了这两个孩子,是家长教的,在用竖式计算时,要从十位算起(植树这节课重点是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十位上的数除以除数,商写在十位上,再用十位上的商乘除数,得数写在十位的下面。孩子的每一步说的都很清楚。我明白,这两个孩子已经会“算”了。
二:在课堂中遇到这样的“生成”,要合理运用它,让“会”的学生把自己的计算过程说出来,教师根据“会”的学生的讲解,随时调整教学思路。
课堂中,出现几个会用竖式计算48除以2 的学生,这不能代表整体,而且现在家长所教的都是一个“结果”,就是计算的方法。孩子对于算理的理解以及竖式每一步所代表的意义并不清楚,处于模仿形成技能的阶段。如果这节课上,在我刚出示情境图就出现了学生能够熟练应用竖式来解决,我会说:孩子,你真了不起,已经能用竖式解决了。能用你的竖式给同学们说说它的每一步所代表的分桃子的过程吗?
【案例判断二】
接上一片段:
师:怎样计算呢?同学们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研究。可以用小棒摆一摆,用你喜欢的图形代替桃子画一画,也可以直接算一算。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
师:你能把自己的想法给大家说一说吗?
学生展示自己的想法
方法1:用圆代替桃子画一画,先分整篮的,每只猴子分到两篮,再分外面的8个,每只猴子又分到4个。
方法2:用小棒代替桃子摆一摆,每捆十根,先分整捆的,每只猴子分到2捆,再分外面的8个,每只猴子又分到4个。合起来每只猴子分到24个。
方法3:用口算的方法,40÷2=20,8÷2=4,20+4=24
方法4:用竖式来算……
点评: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演示分“实物图”的过程与竖式计算的过程结合起来进行了讲解。学生能够更形象的理解除法算式的意义。而这个过程也正是“数形结合”的过程,是数学思想在本节课中的重要体现,这样能够有效的帮助学生理解计算的算理和算法。如果加入“分小棒”的活动,让每一个学生都能通过操作体验这一过程效果就更好了。在这里环节中教师的任务就是把形象直观的操作与抽象的竖式计算建立联系,使竖式计算形象直观化。
思维火花:学生“未教先知”会计算了,我们还是有必要引导学生动手操作理解算理的。
学生列出了48÷2这个算式之后,就一口说出了得数,这时,作为教师,进行了灵活的引导后,还有必要引导学生进行实物操作呢?回答是肯定的,教师义务、有责任引导学生进行实物操作理解算理。因为“未教先知”学生能用除法竖式计算结果,那也只是一种“照葫芦画瓢”的效果,只是一种模仿性的计算,对于竖式计算的算理,学生根本就不明白。理解算理,最好的方法就是数形结合,把实物操作与算理结合起来。所以,对于“未教先知”的学生,智慧性的引导操作理解算理,是必要的。
课堂教学中,我们经常会面对种种未教先知现象,这就需要发挥我们的智慧,去了解未教之前有多少学生知道?要要了解一下是真会了还是假会了?有多少人会?知道了些什么?知道的程度有多深?正确把握学生的起点,有针对性的进行课前预设,及时调整教学目标和方式,以求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所以,读懂课堂,首先从读懂学生做起。

阅读全文

与数学教学片段设计模板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有趣的水语言教案反思 浏览:926
苏教版高中语文pdf 浏览:49
幼儿观察能力教案反思 浏览:927
托班音乐教案红灯笼教学反思 浏览:232
怎样让学生爱上语文课培训心得 浏览:404
山西统考2017语文试卷 浏览:805
三年级下册语文半期考试jian参考答案 浏览:455
舞蹈课教学计划表模板 浏览:682
2013小学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浏览:393
快速波尔卡音乐教案 浏览:430
初高中语文语法 浏览:942
县域课堂教学改革 浏览: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学设计 浏览:832
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教学策略研究 浏览:795
朝阳区20152016期末语文 浏览:521
天勤教育教学点 浏览:534
语文九全课时特训答案 浏览:679
户外活动教案跑 浏览:977
2016重庆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885
大班音乐活动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浏览: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