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高中物理优秀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自己总结生活中与磁有关的现象,了解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磁现象和应用,培养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
2、通过实验了解磁与磁、磁与电的相互作用,掌握电流磁效应现象。使学生具有普遍联系事物的能力,培养观察实验能力和分析、推理等思维能力。
3、通过直观的多媒体手段让学生熟悉了解地磁场和其他天体的磁场及与之有关的自然现象。
二、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参与课前的准备工作,收集课外的各种磁有关的现象和应用。
2、在电流磁效应现象的教育中,本节课采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还原物理规律的发现过程,强调学生自主参与。
3、学生对物理现象进行分析、比较、归纳,采用老师与学生双向交流感知现象下的物理规律的普遍联系。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对奥斯特的电流磁效应现象的教育中,要让学生知道奥斯特的伟大在于揭示电和磁的联系,打开了科学中一个黑暗领域的大门。也让学生懂得看似简单的物理现象在它发现的最初过程中是如何的艰难。
2、通过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精神,树立起事物之间存在普遍联系的观点。通过学习中国古代对磁的应用,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3、强调学生通过自主参与类似科学研究的学习活动,获得亲身体验,产生积极情感。
重点难点
电流磁效应的研究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
教学设计思想
1、这是磁场章节的第一节课,教学过程应重在显示学生对磁这一知识的了解和对磁知识的生活的体验。为此,本节课采用以问题为主线、实验为基础的教学策略。问题情景的创设,是思维的启动点和切入口,而实验是物理研究的理论支持。
2、电流磁效应的研究是本节课的重点,在设计中可让学生自己讨论研究的思想,在这基础上再提出奥斯特的实验及其研究过程中出现的困难。然后自然得过渡到磁场对电流的作用上来。
3、在天体磁场的教学中,本设计注意用多媒体手段,将大量的图片、影象资料传递给学生,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对地磁的应用及其它天体磁场的认识,提高课堂的趣味性和教学效果。
教学过程设计
一、课前调查、准备
教师提出问题:1、你对生活中有关磁的现象和应用了解多少,能否举出你所熟悉的一些现象和应用呢?
任务:在课前请同学通过网络去获知磁有关的知识
二、实验演示,引入新课
1、利用磁钢堆硬币积木。
实施过程:在木凳的下方可事先藏一小块磁钢,在木凳的上方在磁钢的磁化作用下可堆起四层高的硬币积木。
2、演示“磁悬副小实验
师:以上两实验的现象是如何出现的呢?具体的奥妙在那里呢?
学生非常新奇,对实验中出现的现象猜测各种原因,激起学生学习磁知识的兴趣
三、实验探索、新课教学
师:在初中我们已接触了一些磁有关的知识,生活中有哪些与磁有关的现象和应用?同学之间可互相讨论。
(因课前有准备,学生相对比较活跃,要充分把学生所知道的知识表述出来)
师:对磁的认识和应用,早在我国古代就开始了
多媒体投影补充说明磁有关的现象和应用:
1、天然磁石(成分:Fe3O4)
2、司南的照片
东汉王充在《论衡》中写道:“司南之杓,投之于地,其柢指南”
3、磁悬浮列车
上海磁悬浮列车专线西起上海地铁龙阳路站,东至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列车加速到平稳运行之后,速度是430公里/小时。这个速度超过了F1赛事的最高时速,车厢里上下颠簸很小,左右摇摆得相对还大一些。
4、飞鸽依靠地磁场识路等
从学生最熟悉的磁知识着手,引出磁的一些概念:
磁铁吸引铁质物质
5、实物投影指南针的指向
磁性:磁体能吸引铁质物体的性质
磁极:磁体中磁性最强的区域。从中引出N、S极的定义。
让学生从磁铁使铁质物体磁化联系到电能使铁质物体磁化,从而来说明电与磁的关系,引出奥斯特电流磁效应现象。
师:磁铁能吸引铁钉,铁钉是磁铁吗?为什么磁铁可以吸引铁钉?
学生回答:铁钉被磁化
师问:那么在自然界中还有没有什么其他的东西能使铁质物体磁化的呢?
(请同学互相帮助想一想,然后回答)
学生:电流可以使铁质物体磁化
可以向学生说明:1731年,英国商人发现雷电后,刀叉具有磁性。1751年,富兰克林发现莱顿瓶放电可以使缝衣针磁化。
另师:自然界中磁铁的相互作用早已被人所知,同名磁极排斥,异名磁极吸引,这与我们学过的什么力的作用很相似?
学生:电荷之间的作用力相似。
师:那么会不会说明两者存在联系呢?如果让你去研究电与磁的关系,你会如何去设计?
学生由于已受初中磁知识学习的影响,大部分都提出让通电导线对小磁针作用。
投影介绍奥斯特的生平
实验演示奥斯特的电流磁效应:
师说明:在奥斯特研究的最初,他受到力总是沿着物体连线方向这个观念的影响,总是在沿电流的方向放置磁针,使磁针在导线的延长线上,均以失败告终。1820年4月,在一次讲课中,他偶然把导线沿南北放置在一个带玻璃罩的指南针的上方,通电时磁针转动了
老师在此说明奥斯特的生平和发现电流磁效应的历程,让学生知道每一次科学新发现是艰难的,需要付出的是前期不断的努力和对科学的执著、自信。
实验说明:通电导线会产生磁场,对磁针产生力的作用。
提问:既然电流对磁铁有力的作用,那么磁铁是否也应该对通电导线有力的作用呢?
㈡ 高中物理教案,
第四章
牛顿运动定律
第一节
牛顿第一定律(实验班)
主备人:wamgpeiluan
用案时间
2010年
9
月
2
日
教
学
课
题
牛顿第一定律
教
学
课
时
总5课时
第1课时
教
学
目标
1.掌握牛顿第一定律内涵和外延。
2.能应用牛顿第一定律解释日常现象。
教
学
重
点
牛顿第一定律
教
学
难
点
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
教
学
方
法
讲练结合
教
学
过
程
教师主导活动
学生主体活动
修改、备注
牛顿第一定律
一、知识梳理
1.运动状态的变化:
运动状态的变化是指速度的变化,物体运动速度的大小或方向的任何变化(大小、方向或大小方向同时改变)都表示物体运动状态已发生了改变.
2.牛顿第一定律导出了力的概念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运动状态指物体的速度)又根据加速度定义:
,有速度变化就一定有加速度,所以可以说:力是使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不能说“力是产生速度的原因”、“力是维持速度的原因”,也不能说“力是改变加速度的原因”。)
3.牛顿第一定律导出了惯性的概念
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有运动状态的性质,这就是惯性。惯性反映了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难易程度(惯性大的物体运动状态不容易改变)。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
4.牛顿第一定律描述的是理想化状态
牛顿第一定律描述的是物体在不受任何外力时的状态。而不受外力的物体是不存在的。物体不受外力和物体所受合外力为零是有区别的,所以不能把牛顿第一定律当成牛顿第二定律在F=0时的特例。
思考、讨论后回答
教师主导活动
学生主体活动
修改、备注
是牛顿第二定律成立的前题,首先为牛顿第二定律的成立建立了一个惯性参照系。
二、例题分析
例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
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惯性是一种力.
B.
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C.
当有力作用在物体上时,物体的运动状态必定改变.
D.物体惯性的大小只由质量大小决定,所以惯性就是质量.
例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B.物体受恒力作用时,运动状态保持不变.
C.物体只有在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时才有惯性.
D.惯性越大的物体运动状态越难改变.
例3、火车在直线轨道上匀速运动,车厢内有一个人向上跳起,发现仍落回到车上原处,这是因为
A.人跳起后,车厢内空气给他一个向前的推力,使他向前运动
B.人跳起后,在水平方向上人和车始终有相同的速度
C.人跳起的瞬间,车厢地板给他一个向前的力,推动他向前运动
D.人跳起后,人受到的合外力为零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一同学看见某人用手推静止的小车,却没有推动,于是说:这是因为这辆车惯性太大的缘故
B.运动的越快的汽车越不容易停下来,是因为汽车运动的越快,惯性越大
C.把一个物体竖直向上抛出后,能继续上升,是因为物体仍受到一个向上的推力
D.盛水的玻璃杯下面放一张纸,迅速抽纸时而杯子不动是由于玻璃杯的惯性使它保持静止状态。
2、关于力和运动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静止在水平桌面上,它必定不受任何力的作用.
B.物体由静止开始运动,必定是受到了外力的作用.
C.物体向东运动,必定受到向东的力的作用.
D.物体运动越来越慢,必定是受到了外力的作用
教师主导活动
学生主体活动
修改、备注
例4、理想实验有时更能反映自然规律.伽利略设计了一个理想实验,其中有一个经验事实,其余是推论.如图所示的斜面:
①减小另一个斜面的倾角,小球在这个斜面上仍能达到原来的高度
②两个斜面对接,让静止小球沿一个斜面滚下,小球将滚上另一个斜面
③如果没有摩擦,小球将上升到原来释放时的高度
④继续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最后使它成为水平面,小球要沿水平面做持续的匀速运动
将上述理想实验的设想步骤按正确的顺序排列
(只写序号即可)
在上述设想步骤中,有的属于可靠的事实,有的属于理想化的推论.下列关于事实和推论的分类正确的是:
A.①是事实,②③④是推论
B.②是事实,①③④是推论
C.③是事实,①②④是推论
D.④是事实,①②③是推论
课堂练习:
1.关于力和运动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力是产生运动的原因。
B.力是维持运动的原因。
C.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D.力是物体保持速度的原因。
2.关于力与物体的运动状态之间的关系。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牛顿第一运动定律说明了,只要运动状态发生变化的物体,必然受到外力的作用。
B.在地面上滑行的物体只所以能停下来,是因为没有外力来维持它的运动状态。
C.不受外力作用的物体,其运动状态不会发生
3.下列认识中正确的是
(
)
A.理想实验是不科学的假想实验.
B.理想实验所得到的结论是不可靠的.
C.理想实验是一种科学方法.
D.牛顿第一定律描述的是一种理想化状态.
教师主导活动
学生主体活动
修改、备注
变化,这是因为物体具有惯性。而惯性的大小与物体运动速度的大小有关。
D.作用在物体上的力消失以后,物体运动的速度会不断减小。
3.关于惯性的大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两个质量相同的物体,所受阻力相同时,速度大的不容易停下来,所以速度大的物体惯性大
B.两物体质量相等,惯性就一定相同
C.推动地面上静止的物体开始运动比维持这个物体做匀速运动所需的力大,所以静止的物体惯性大
D.在月球上举起重物比在地球上容易,所以同一个物体在月球上比在地球上惯性小
4.物理学在研究实际问题时,常常进行科学抽象,即抓住研究问题的主要特征,不考虑与当前研究问题无关或影响较小的因素,建立理想化模型.下列各对象是物理学中的理想化模型的有
A.质点
B.光滑水平面
C.位移
D.加速度
5.下列属于惯性表现的现象是
(
)
A.快速跑步的人很容易被绊倒.
B.在真空中铁片和羽毛下落得一样快.
C.飞机要在到达目标上空之前投弹才能击中目标.
D.物体沿光滑斜面下滑时速度越来越大.
板
书
设
计
布
置
作
业
教学探讨与反思:
㈢ 如何进行高中物理教学设计
高中物理课堂教学强调在实际的课堂教学过程中一定要高度关注“过程与内方法”的教学容设计,目的就是顺利实现三维目标,教学是一个极具创造性的过程。尽管已经有了根据课程标准编写的教科书,但教科书只能单向传递信息,不具有交互性,无法根据学生的现场反应组织教学内容和选择教学方式。因此教师只有把课程标准的目标、理念和要求,把教科书的教学内容和所体现的教学方法,转化为符合自身特点的教学设计,才能有效地达到新的课程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