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目录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目录: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1
课文
1 长城和运河········6
2 美丽的南沙群岛·······9
3 庐山的云雾········12
习作1·····15
练习1·····18
课文
4 微笑着承受一切····23
5 雪儿·········27
6 花瓣飘香·······30
习作2······33
练习2······35
课文
7 菩萨兵·····40
8 李广射虎······44
9 少年王勃·····47
10 大作家的小老师······50
习作3·······53
练习3·······55
课文
11 赶海·····60
12 荷花·····63
13 古诗两首·········66
习作4·······71
练习4·······75
课文
14 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81
15 水上飞机······84
16 跟踪台风的卫星······87
习作5········91
练习5········93
课文
17 “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97
18 狼和鹿·······101
19 放飞蜻蜓······105
习作6···109
练习6···111
课文
20 恐龙·········116
21 槐乡五月········120
22 海底世界·······124
23 日月潭的传说······128
习作7·····132
练习7·····134
课文
24 寓言两则·····138
25 争论的故事······141
26 剪枝的学问······144
习作8·····147
练习8······150
生字表······154
满意了吧,写了我好久呢
⑵ 少年王勃的名句
《少年王勃》是苏教版第六册第三单元的一篇文章.这是一则人物故事,讲述了少年王勃在滕王阁赴宴时写下了千古流传的名篇《滕王阁序》,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才思敏捷、才智过人的少年王勃. 1.反复咏叹,层层深入. 本堂课的教学设计新颖,条理清晰,环环相扣,中心突出.为了确保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学伊始教者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抓住阎都督的话“奇才!真是奇才!”作为本课教学的中心,引领学生层层深入地感悟王勃的才气,并反复体会吟诵这句话,回还往复,再三咏叹,以诗歌一般的韵味,给了学生美的享受.让学生在此过程中一步步地走近王勃,了解王勃. 2.再现情景,突破难点. 为了在有限的时间里让教学更为扎实、有效,在学习第三自然段时,教者没有做过多的分析与指导,尽量给学生创设充分读书的机会,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让学生在朗读中加深感悟,升华情感.再适时出示诗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把古文与今文对应结合,突破了理解古诗的难点,同时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规律. 3.正反对比,衬托形象. 课文的第四自然段最能从正面突出王勃的才能,这一自然段中的重点词是:胸有成竹、文思如泉、笔走如飞、拍案叫绝等,这些词从正面突出王勃的才智.之后与第二自然段其他客人的表现进行对比,从侧面衬托出了王勃的才.以此使得人物形象得到进一步深化. 4.拓展延伸,升华形象同时教者也注意了向课外拓展.在配乐朗读《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过程中,进一步激发起学生对王勃的敬佩之情.读后请学生再说说里面的千古名句,既尊重了学生的个性体验,并从中再次感受到少年王勃的才华横溢、才智过人. 5.写作方法,随机渗透. 值得称道的是教者非常注重写作方法的渗透,关注课文的表达方法,适时点拨.除了引领学生感悟人物思想内涵,又暗示了写作方法,将情感态度目标与知识能力目标巧妙的融合在一起,体现了文道统一的思想.
⑶ 三年级苏教版语文下册课文少年王勃全文
少年王勃
有一年,少年王勃到无方去探望父亲。路过南昌时,滕王阁刚刚整修一新版。一权位姓阎的都督正准备在滕王阁举行宴会,听说王勃很有才气,便邀请他也来参加。
重阳节那天,前来参加宴会的人很多。都督要求客人写一篇庆贺文章,在座的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不敢答应。
这时王勃正站在窗前,凝望着江上迷人的秋景:远处,天连着水,水连着天,水天一色。一只野鸭正披着落日的余晖缓缓地飞翔,灿烂的云霞在天边轻轻地飘荡……
王勃边看边想,突然回转身来,胸有成竹地说:“让我来试试吧!”他文思如泉,笔走如飞,不一会儿就写成了。当那位都督听人读到“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句时,竟忍不住地拍案叫绝:“奇才!真是奇才!”
王勃写的这篇《滕王阁序》,成了千古传诵的名文。
⑷ 谁知道苏教版语文一到九册课文
苏教版第一册
汉语拼音
第一单元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一) [1]
1 a o e [2] 2 i u ǖ [3] ◎ 认一认1 [1]
认一认1:人 口 手 足 舌 牙 耳 目 金 木 水 火 山 石 田 土
第二单元 3 b p m f [5] 4 d t n l [3] 5 g k h [5]
6 j q x [1] ◎ 认一认2·虫贝鱼鸟… [1]
第三单元 7 z c s [12] 8 zh ch sh r [10] 9 y w [4]
◎ 认一认3·日 月 星 光 去 电 风 雨 衣 食 住 行 父 母 儿 女 [1]
第四单元 10 ai ei ui [8] 11 ao ou iu [3] 12 ie ǖe er [8]
◎ 认一认4·出 入 开 关 坐 卧 立 走 东 西 南 北 前 后 左 右 [1]
第五单元 13 an en in [1] 14 un ǖn [0] 15 ang eng ing ong [7]
◎ 认一认5·刀 戈 弓 矢 牛 马 车 舟 羽 角 齿 革 瓜 果 麦 豆 [1] 复习 [1]
识字部分 1 识字1·一去二三里 [1] 2 识字2 [1] 3 识字3 [1]
◎ 练习1·自我介绍 [2]
课文部分
第二单元 1 人有两个宝 [4] 2 升国旗 [1] 3 江南 [1]
4 我叫“神州号” [4] ◎ 练习2·借铅笔 [3]
第三单元 5 家 [7] 6 东方明珠 [1] 7 秋姑娘的信 [7]
8 看菊花 [4] ◎ 练习3·打电话 [2]
第四单元 识字4 [1] 识字5 [2] 识字6 [1]
◎ 练习4·悄悄告诉他 [1]
第五单元 9 大海睡了 [5] 10 冰花 [4] 11 北风和小鱼 [3]
◎ 练习5·我们来讨论 [1]
第六单元 12 怀素写字 [7] 13 小河与青草 [3] ◎ 练习6·听故事讲故事 [1]
苏教版第二册
第一单元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二) [2]
识字1 [3] 识字2 [2] 识字3 [3]
识字4 [1] ◎ 练习1 [1]
第二单元 1 春笋 [6] 2 雨点 [10] 3 小池塘 [6]
4 春到梅花山 [5] 5 草原的早晨 [6] ◎ 练习2·春天来了 [1]
第三单元 6 蘑菇该奖给谁 [5] 7 骑牛比赛 [3] 8 小松树和大松树 [6]
◎ 练习3 [1]
第四单元 9 他得的红圈圈最多 [1] 10 奶奶的白发 [3] 11 陈毅探母 [6]
12 好学的爸爸 [5] ◎ 练习4 [1]
第五单元 识字5 [1] 识字6 [1] 识字7 [1]
识字8 [2] ◎ 练习5 [1]
第六单元 13 鲜花和星星 [7] 14 放小鸟 [6] 15 这儿真好 [7]
16 世界多美呀 [3] 17 我叫足球 [2] ◎ 练习6 [1]
第七单元 18 做什么事情最快乐 [1] 19 蚂蚁和蝈蝈 [9] 20 古诗两首 [2][7][2]
◎ 练习7 [1]
※ 古诗两首 《锄禾》、《悯农》
第八单元 21 司马光 [1] 22 鲁班和橹板 [4] 23 乌鸦喝水 [27]
24 咏华山 [8] 25 小松鼠找花生果 [4] ◎ 练习8 [1]
苏教版第三册
第一单元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三) [1]
识字1 [1] 识字2 [1] 识字3 [1]
识字4 [1] ◎ 练习1 [1]
第二单元 1 秋游 [5] 2 2008,北京! [2] 3 英英学古诗 [3]
4 乡下孩子 [4] ◎ 练习2 [1]
第三单元 5 送给盲婆婆的蝈蝈 [11] 6 一株紫丁香 [9] 7 动手试一试 [2]
8 有趣的发现 [0] ◎ 练习3 [0]
第四单元 9 小鹰学飞 [4] 10 青蛙看海 [7] 11 狼和小羊 [15]
12 狐狸和乌鸦 [53] ◎ 练习4 [0]
第五单元 识字5 [2] 识字6 [1] 识字7 [1]
识字8 [1] ◎ 练习5 [1]
第六单元 13 要好好学字 [2] 14 梅兰芳学艺 [5] 15 孔繁森 [3]
16 大禹治水 [8] ◎ 练习6 [1]
第七单元 17 登鹳雀楼 [19] 18 青松 [0] 19 小动物过冬 [11]
20 美丽的丹顶鹤 [10] ◎ 练习7 [0]
第八单元 21 水乡歌 [8] 22 云房子 [4] 23 夕阳真美 [5]
◎ 练习8 [0]
苏教版第四册
第一单元 识字1 [1] 识字2 [2] 识字3 [1]
识字4 [1] ◎ 练习1 [1]
第二单元 1 古诗两首 [2] [0] [14] 2 蚕姑娘 [9] 3 月亮湾 [4]
4 快乐的节日 [6] ◎ 练习2 [1]
※ 古诗两首 《春雨》、《春晓》
第三单元 5 穿山甲问路 [3] 6 谁的本领大 [3] 7 蜗牛的奖杯 [2]
8 狐假虎威 [9] ◎ 练习3 [0]
第四单元 9 母亲的恩情 [2] 10 沉香救母(一) [0] 11 沉香救母(二) [0]
12 木兰从军 [1] ◎ 练习4 [0]
第五单元 识字5 [1] 识字6 [2] 识字7 [0]
识字8 [0] ◎ 练习5 [0]
第六单元 13 学棋 [2] 14 “黑板”跑了 [1] 15 晚上的“太阳” [0]
16 “闪光的金子” [1] ◎ 练习6 [0]
第七单元 17 歌唱二小放牛郎 [0] 18 鸟岛 [8] 19 台湾的蝴蝶谷 [6]
20 欢乐的泼水节 [3] ◎ 练习7 [0]
第八单元 21 雨后 [6] 22 猴子种果树 [5] 23 会走路的树 [4]
24 问银河 [2] ◎ 练习8 [0]
苏教版第五册
第一单元 1 让我们荡起双桨 [3] 2 学会查“无字词典” [4] 3 古诗两首 [1] [10] [5]
4 做一片美的叶子 [1] □ 习作1 [1] ◎ 练习1 [2]
※ 古诗两首 《山行》、《枫桥夜泊》
第二单元 5 北大荒的秋天 [7] 6 西湖 [5] 7 拉萨的天空 [6]
□ 习作2 [0] ◎ 练习2 [1]
第三单元 8 蒲公英 [11] 9 三袋麦子 [7] 10 哪吒闹海 [8]
□ 习作3 [0] ◎ 练习3 [1]
第四单元 11 第八次 [4] 12 卧薪尝胆 [9] 13 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 [2]
□ 习作4 [0] ◎ 练习4 [0]
第五单元 14 “东方之珠” [12] 15 小露珠 [11] 16 石榴 [7]
□ 习作5 [0] ◎ 练习5 [0]
第六单元 17 石头书 [4] 18 小稻秧脱险记 [14] 19 航天飞机 [10]
20 飞驰在高速公路上 [6] □ 习作6 [0] ◎ 练习6 [0]
第七单元 21 军神 [24] 22 掌声 [4] 23 金子 [1]
□ 习作7·写日记 [1] ◎ 练习7 [2]
第八单元 24 孟母教子 [1] 25 每逢佳节倍思亲 [5] 26 孙中山破陋习 [3]
□ 习作8·关于古诗句的研究报告 [1] ◎ 练习8 [1]
苏教版第六册
第一单元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六) [1]
1 长城和运河 [4] 2 美丽的南沙群岛 [5] 3 庐山的云雾 [6]
□ 习作1 [1] ◎ 练习1 [1]
第二单元 4 微笑着承受一切 [2] 5 雪儿 [6] 6 花瓣飘香 [3]
□ 习作2·我们的教室 [2] ◎ 练习2 [1]
第三单元 7 菩萨兵 [2] 8 李广射虎 [3] 9 少年王勃 [6]
10 大作家的小老师 [4] □ 习作3·春游 [1] ◎ 练习3 [1]
第四单元 11 赶海 [4] 12 荷花 [38] 13 古诗两首 [5] [9] [10]
□ 习作4·一次有趣的活动 [1] ◎ 练习4 [1]
※ 古诗两首 《望庐山瀑布》、《绝句》
第五单元 14 七颗钻石 [8] 15 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 [8] 16 水上飞机 [4]
17 跟踪台风的卫星 [1] □ 习作5 [0] ◎ 练习5 [0]
第六单元 18 “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7] 19 狼和虎 [4] 20 放飞蜻蜓 [2]
□ 习作6 [1] ◎ 练习6 [0]
第七单元 21 恐龙 [4] 22 槐乡五月 [8] 23 海底世界 [27]
□ 习作7·我喜欢的一种动物 [3] ◎ 练习7 [3]
第八单元 24 寓言两则 [0] 25 争论的故事 [3] 26 剪枝的学问 [4]
□ 习作8· 肚子再也不疼了 [1] ◎ 练习8 [1]
※ 寓言两则 《揠苗助长》、《郑人买履
苏教版第七册
第一单元 培养良好的习惯(七) [1]
1 老师,您好! [1] 2 但愿人长久 [4] 3 古诗两首 [0] [1] [0]
4 秋天 [5] □ 习作1 [1] ◎ 练习1 [0]
※ 古诗两首 《望洞庭》、《峨眉山月歌》
第二单元 5 天安门广场 [2] 6 徐悲鸿励志学画 [3] 7 虎门销烟 [4]
□ 习作2·小制作 [1] ◎ 练习2 [0]
第三单元 8 泉城 [1] 9 九寨沟 [6] 10 田园诗情 [4]
11 桂花雨 [4] □ 习作3·写一种植物 [1] ◎ 练习3 [1]第四单元 12 开天辟地 [0] 13 普罗米修斯盗火 [4] 14 一路花香 [7]
□ 习作4 [0] ◎ 练习4 [0]
第五单元 15 说勤奋 [3] 16 李时珍夜宿古寺 [1] 17 维生素C的故事 [2]
18 奇妙的国际互联网 [5] □ 习作5 [0] ◎ 练习5 [0]
第六单元 19 诚实和信任 [3] 20 珍珠鸟 [10] 21 九色鹿 [3]
□ 习作6 [0] ◎ 练习6 [0]
第七单元 22 雾凇 [5] 23 春联 [9] 24 古诗两首 [0] [0] [10]
□ 习作7 [0] ◎ 练习7 [0]
※ 古诗两首 《元日》、《江雪》
苏教版第八册
第一单元 培养良好的习惯(八) [1]
1 走,我们去植树 [2] 2 第一朵杏花 [4] 3 燕子 [28]
4 古诗两首 [2] [1] [0] □ 习作1 [0] ◎ 练习1 [1]
※ 古诗两首 《江南春》、《春日偶成》
第二单元 5 苹果里的五角星 [3] 6 最佳路径 [0] 7 人类的“老师” [0]
□ 习作2 [0] ◎ 练习2 [0]
第三单元 8 三顾茅庐 [0] 9 祁黄羊 [2] 10 公仪休拒收礼物 [1]
□ 习作3 [0] ◎ 练习3 [0]
第四单元 11 永远的白衣战士 [0] 12 “番茄太阳” [0] 13 第一次抱母亲 [0]
14 我不是最弱小的 [8] □ 习作4 [0] ◎ 练习4 [0]
第五单元 15 鸟语 [3] 16 天鹅的故事 [7] 17 生命的壮歌 [3]
□ 习作5 [0] ◎ 练习5 [0]
第六单元 18 特殊的葬礼 [7] 19 沙漠中的绿洲 [3] 20 古诗两首 [0][0][5]
21 云雀的心愿 [1] □ 习作6 [0] ◎ 练习6 [0]
※ 古诗两首 《池上》、《小儿垂钓》
第七单元 22 我的菜园 [0] 23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 [2] 24 黄河的主人 [10]
□ 习作7 [0] ◎ 练习7 [0]
苏教版第九册
第一单元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九) [1]
1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2] 2 师恩难忘 [3] 3 古诗两首 [1] [1] [1]
4 我也是普通一兵 [1] □ 习作1 [1] ◎ 练习1 [1]
※ 古诗两首 《石灰吟》、《墨梅》
第二单元 5 嫦娥奔月 [3] 6 成语故事三则 [1] 7 天鹅的故事 [7]
8 吊灯和鲨鱼 [1] □ 习作2·难忘的______赛 [1] ◎ 练习2 [1]
第三单元 9 小镇的早晨 [25] 10 鼎湖山听泉 [7] 11 莫高窟 [7]
12 古诗两首 [1] [1] [14] □ 习作3·秋天的树叶 [1] ◎ 练习3 [1]
※ 古诗两首 《鹿柴》、《早发白帝城》
第四单元 13 快手刘 [1] 14 滴水穿石的启示 [2] 15 装满昆虫的衣袋 [9]
16 读书要有计划 [1] □ 习作4 [2] ◎ 练习4 [1]
第五单元 17 黄河的主人 [10] 18 访问环保专家方博士 [5] 19 信用卡 [1]
□ 习作5 [1] ◎ 练习5 [1]
第六单元 20 友谊的航程 [7] 21 清平乐 村居 [6] 22 林冲棒打洪教头 [5]
23 陈增巧破巫术 [1] □ 习作6 [1] ◎ 练习6 [1]
第七单元 24 给予是快乐的 [4] 25 黄鹤楼送别 [7] 26 郑成功 [5]
□ 习作7 [2] ◎ 练习7 [1]
⑸ 急求:苏教版初中语文所有必背古诗文
http://wenku..com/view/0eaf3ef90242a8956bece486.html
http://wenku..com/view/9747af4cf7ec4afe04a1df86.html
虽说多了几篇,但至少该有的都有。。。
另外有个疑问......您都17了,您版说要它干嘛?权
⑹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有哪些课文
第一组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6)长城和运河 美丽的南沙群岛 庐山的云雾 单元测试
第二组 翻越专远方的大山属 雪儿 花瓣飘香 单元测试
第三组 菩萨兵 李广射虎 少年王勃 大作家的小老师 单元测试
第四组 赶海花 望庐山瀑布 绝句 单元测试
第五组 七颗钻石 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 水上飞机 跟踪台风的卫星 单元测试
第六组 “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 狼和鹿 放飞蜻蜓 单元测试
第七组 恐龙 槐乡五月 海底世界 单元测试
第八组 揠苗助长 郑人买履 争论的故事 剪枝的学问
单元测试 期中考试 期末考试
⑺ 本文表现少年王勃的才华和形象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
《少年王勃》是苏教版第六册第三单元的一篇文章.这是一则人物故事,讲述了少年王勃在滕王阁赴宴时写下了千古流传的名篇《滕王阁序》,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才思敏捷、才智过人的少年王勃.
1.反复咏叹,层层深入.
本堂课的教学设计新颖,条理清晰,环环相扣,中心突出.为了确保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学伊始教者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抓住阎都督的话“奇才!真是奇才!”作为本课教学的中心,引领学生层层深入地感悟王勃的才气,并反复体会吟诵这句话,回还往复,再三咏叹,以诗歌一般的韵味,给了学生美的享受.让学生在此过程中一步步地走近王勃,了解王勃.
2.再现情景,突破难点.
为了在有限的时间里让教学更为扎实、有效,在学习第三自然段时,教者没有做过多的分析与指导,尽量给学生创设充分读书的机会,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让学生在朗读中加深感悟,升华情感.再适时出示诗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把古文与今文对应结合,突破了理解古诗的难点,同时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规律.
3.正反对比,衬托形象.
课文的第四自然段最能从正面突出王勃的才能,这一自然段中的重点词是:胸有成竹、文思如泉、笔走如飞、拍案叫绝等,这些词从正面突出王勃的才智.之后与第二自然段其他客人的表现进行对比,从侧面衬托出了王勃的才.以此使得人物形象得到进一步深化.
4.拓展延伸,升华形象
同时教者也注意了向课外拓展.在配乐朗读《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过程中,进一步激发起学生对王勃的敬佩之情.读后请学生再说说里面的千古名句,既尊重了学生的个性体验,并从中再次感受到少年王勃的才华横溢、才智过人.
5.写作方法,随机渗透.
值得称道的是教者非常注重写作方法的渗透,关注课文的表达方法,适时点拨.除了引领学生感悟人物思想内涵,又暗示了写作方法,将情感态度目标与知识能力目标巧妙的融合在一起,体现了文道统一的思想.
⑻ 少年王勃的中心思想
《少年王勃》是苏教版第六册第三单元的一篇文章。这是一则人物故事,讲述了少年王勃在滕王阁赴宴时写下了千古流传的名篇《滕王阁序》,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才思敏捷、才智过人的少年王勃。
1.反复咏叹,层层深入。
本堂课的教学设计新颖,条理清晰,环环相扣,中心突出。为了确保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学伊始教者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抓住阎都督的话“奇才!真是奇才!”作为本课教学的中心,引领学生层层深入地感悟王勃的才气,并反复体会吟诵这句话,回还往复,再三咏叹,以诗歌一般的韵味,给了学生美的享受。让学生在此过程中一步步地走近王勃,了解王勃。
2.再现情景,突破难点。
为了在有限的时间里让教学更为扎实、有效,在学习第三自然段时,教者没有做过多的分析与指导,尽量给学生创设充分读书的机会,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让学生在朗读中加深感悟,升华情感。再适时出示诗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把古文与今文对应结合,突破了理解古诗的难点,同时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规律。
3.正反对比,衬托形象。
课文的第四自然段最能从正面突出王勃的才能,这一自然段中的重点词是:胸有成竹、文思如泉、笔走如飞、拍案叫绝等,这些词从正面突出王勃的才智。之后与第二自然段其他客人的表现进行对比,从侧面衬托出了王勃的才。以此使得人物形象得到进一步深化。
4.拓展延伸,升华形象
同时教者也注意了向课外拓展。在配乐朗读《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过程中,进一步激发起学生对王勃的敬佩之情。读后请学生再说说里面的千古名句,既尊重了学生的个性体验,并从中再次感受到少年王勃的才华横溢、才智过人。
5.写作方法,随机渗透。
值得称道的是教者非常注重写作方法的渗透,关注课文的表达方法,适时点拨。除了引领学生感悟人物思想内涵,又暗示了写作方法,将情感态度目标与知识能力目标巧妙的融合在一起,体现了文道统一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