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如何做好课后教学反思
教师教学的心态,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的情绪,它是教师自身心理素质的反映,也版是教师课堂教权学艺术的体现,要保持教学是最佳的心理状态,首先,课前准备要充分。课前应认真仔细地做好准备工作,特别是对教案要胸有成竹,教学各主要环节能历历在目,做到教学过程清新、结构合理、方法恰当、内容适度,符合学生的心理规律和认知特点。
B. 大气压强和大气压的区别
大气压是一个名词
大气压强指大气压的数值
C. 大气压强的原理
地球周围包着一层厚厚的空气,它主要是由氮气、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和氦、氖、氩等气体混合组成的,通常把这层空气的整体称之为大气层.它上疏下密地分布在地球的周围,总厚度达1000千米,所有浸在大气里的物体都要受到大气作用于它的压强,就像浸在水中的物体都要受到水的压强,吸管吸饮料就是因为大气压强的原因一样。
大气压产生的原因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解释。课本中主要提到的是:空气受重力的作用,空气又有流动性,因此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讲得细致一些,由于地球对空气的吸引作用,空气压在地面上,就要靠地面或地面上的其他物体来支持它,这些支持着大气的物体和地面,就要受到大气压力的作用.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大气压力,就是大气压强;第二,可以用分子运动的观点解释(分子运动论的知识将来初三会学到)因为气体是由大量的做无规则运动的分子组成,而这些分子必然要对浸在空气中的物体不断地发生碰撞.每次碰撞,气体分子都要给予物体表面一个冲击力,大量空气分子持续碰撞的结果就体现为大气对物体表面的压力,从而形成大气压。若单位体积中含有的分子数越多,则相同时间内空气分子对物体表面单位面积上碰撞的次数越多,因而产生的压强也就越大。
利用分子运动论的观点可以解释:为什么大气层不均匀分布,能造成大气压下高上低的现象。
标准大气压强
大气压强不但随高度变化,在同一地点也不是固定不变的,通常把1.01325×10^5 Pa的大气压强叫做标准大气压强。它大约相当于760mm水银柱所产生的压强。标准大气压也可以叫做760mm水银柱大气压。.
标准大气压强的值在一般计算中常取1.013×10^5 Pa(101KPa),在粗略计算中还可以取作10^5Pa(100KPa)
D. 关于大气压的小实验
关于大气压的小实验有很多,而且一些实验取材容易,过程简单。下边列举一下关于大气压的实验有哪些:
1、准备材料:盆1个,透明玻璃杯子1个,蜡烛一支(稍微短些的),水(可在水中加入红色钢笔水,视觉明显)。
实验过程:将蜡烛用蜡烛油把蜡烛固定在盆底上。接着,把水倒入盆中(不要把蜡烛弄灭)。然后,把透明的玻璃杯罩在蜡烛上。过了一会儿,蜡烛就灭了,杯子里的水面升高了。
实验原理:空气中存在大约1/5的氧气,蜡烛的燃烧消耗氧气,使玻璃杯内的气压低于外部其他,使水被压入杯子。杯子里的水面升高了。
E. 大气压强的威力是怎么样的
操作难度:★★
实验方法:
地球上的每一个人,每时每刻都受着大气压强的作用。在你的大拇指指甲那么大小的一块面积上,就受到1千克力左右的压力。以此推算,一个小学中、高年级学生身上就承受着大约1万千克力的压力!由于习以为常,人们并不感到“身受压迫”。有的同学甚至还怀疑,这大气压强是否真的存在。
好,就让我们做一个小实验,来证实大气压强的存在,显示一下它的威力。找一只空的易拉罐,取一张长20厘米、宽8厘米的纸,对折2次,叠成一条2厘米宽、20厘米长、4层厚的纸带。把纸带箍在易拉罐的中部。纸带两端多余部分紧捏在一起,作“把手”。
实验时,只需捏紧把手,便能方便地把易拉罐提起或倒过来。好,现在松开纸带,放在一边备用。
准备好一大盆清洁的冷水。在易拉罐中加5毫升左右的清水,然后把它放在煤气灶或酒精灯上,用旺火把罐内的水烧开,并继续烧一会儿。等罐内的水几乎烧尽时,套上纸带捏紧把手,迅速将易拉罐提起,并立即倒扣在准备好的冷水盆中。注意,一定要将易拉罐的开口全部浸没在冷水中。说时迟,那时快,只听见“啪”的一声响,你手中的易拉罐已经瘪掉了。
是什么力量把一个外形完好无损的易拉罐压瘪了呢?是大气压力。未加热时,易拉罐内外都有空气,罐壁两侧所受的大气压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互相抵消了,易拉罐不会变形。而罐内的水烧开后,罐中充满了水蒸气,把大部分空气挤出了易拉罐。当你迅速把易拉罐倒扣在水中时,易拉罐的开口处被水堵住了,外面的空气进不来。而水蒸气因温度下降,重新凝聚成水。由于水的体积比水蒸气的体积小得多,易拉罐内形成了接近真空的低压状态。但易拉罐外面仍保持为1个大气压的压强,罐壁内外的压力差突然增大,易拉罐就被压瘪了。
知识延伸:
当你做完这个实验,深信大气压强确实存在后,自然会问题:既然人体承受着如此巨大的大气压力,为什么人没有被压瘪呢?
原来,人不停地在进行呼吸,吸进肺里的空气,以及胸腔、腹腔中的气体都有1个大气压的压强,可抵消外部大气对人体这些部位的压力。此外,人体的70%是水,而水是一种几乎不可压缩的液体,所以人就不怕大气层的重压。
相反,当周围的大气压强突然骤减时,人还会有生命危险。当飞机或飞船进入20千米以上的高空时,如果封闭的机舱突然破裂或漏气,即发生所谓“爆炸减压”时,人就会由于体内气体急剧膨胀而危及生命。宇航员登月时必须穿着宇航服,就是因为这种服装不仅具有提供氧气、调节温度、抵御宇宙射线等功能,还起着使人与外界完全隔绝,保持宇航服内具有一定气压的重要作用。
F. 大气压强的思维导图
大气压强的思维导图:
(6)大气压强的教学反思扩展阅读
注意事项
1、在整个阅读写作思维导图绘制过程中,要尽量调动大脑的两个半球协同工作。即在应用关键词来表现有关内容时,尽量多画一些图标来表意,使思维导图更简洁,更能生动形象地表达真正涵义,更易于带来审美快感。
2、阅读写作思维导图中,每个部分的理解或想法都要用线连起来,各个增加的分支中的连线要清晰,层次要分明,形成像树冠、网状或链状的图式,使思维导图示意更详细、更具体。
3、关于阅读写作思维导图的连线还要注意以下几点:连线上可编号,标示围绕主题引出的各分支的先后或主次顺序;表示内在联系的连线可以是虚线,连线上还可用连接词标明内容之间的转换关系,前后照应,或因果关系等;连线上还可标箭头,表示主题内容的扩展或整合的方向。
G. 大气压强的特点
1.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
2.气压高沸点高气压低沸点低
3.温度不变一定质量的气体体积减小压强增大
4.体积不变时,温度越高气体压强越大
H. 怎样做好课后教学反思
一、内容的反思
教师的授课必先确定授课的内容是什么,重点、难点如何把握,时间和内容如何合理的分配。但在一堂课或一个单元的教学过程中,往往会出现深度与浅度相差悬殊,师生互动交流并非融洽,教法与学法相脱节的现象发生。通过对一堂课或一个单元的课后反思,就可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失误,可对下一知识点的教学产生催化的作用。如我在讲授九年级压强和浮力一章的内容时,在讲授压强时,通过练习让学生从中了解密度均匀、高度相同、粗细均匀的物体在平面上产生的压强与其底面积无关。这样,在液体压强的教学中,对液体压强的大小与液体的高度和密度有关,而与液体的多少无关的认识有了一个铺垫的作用,对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也有了一个说服作用。
二、人的反思
教学的本质是师生交往的过程,是师生通过课堂对话在交往与沟通活动中共同创造意义的过程。因此,课堂教学的好与差,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参与教学活动的人。教学活动中师生的角色是否投入,师生的情感交流是否融洽,学生是否愉快地投入课堂的全过程、是否深切地感受学习活动的全过程,并升华到自己精神的需要是检验的标准。在大气压强的教学中,我先设计了几个问题:你感受到大气压的存在了吗?你能证实它的存在吗?它的大小受哪些因素影响呢?使学生自始至终都兴趣盎然,精神饱满地投入学习,在反思中要回想教师、学生是否达到教学设计的情感状态,有没有更有效地途径发展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
三、方式的反思
授课方式的反思是反思的重中之重。它包含课堂环境条件(或是课堂氛围)是否让参与教学活动的人产生积极向上的情绪是否提高、增强人的活动能力,教师激情是否高涨,学生学习热情是否高亢,怎么样才能创造既有舒适感又有生活情调的高雅活动场所。同时,内容怎样处理,顺序如何调节、语言怎样运用,教学手段如何利用,课堂结构如何布局,学生兴趣怎样激发,师生互动交流平台怎样构建等都是我们反思的内容
此外,物理学科的特点确定了物理教学有别于其他学科。重视物理作业的多元化及时段性也是我们要注意的内容之一。
物理作业是多元化的,有计算型、简答型的练习,有探究实验及实验报告,有资料查询、有调查报告等等。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比较重视传统型的习题练习,较忽略探究实验、调查报告等等。这几年的物理中考中有大量的文字表述题,很多老师头痛学生的表述能力太差。因此,教学中教师惟恐学生说不好,所有问题的答案都由老师代替。其实,你越是不放心,不给他们锻炼的机会,这类作业他们越作不好。可以说是对症下药是良方,这类作业的布置需注意时段性,相应的物理规律学习后,及时的布置这类作业,然后立即让学生口述,对于表达好的表扬,对于差的多鼓励。让他们在激励中成长,在成长中收获。
经过了以上反思,加之完善、优美的教学设计,使师生的教学活动产生一种谐振,课堂教学就会达到最佳效果,教师的业务成长百尺竿斗,更进一步。
I. 大气压强的影响因素
大气压的影响因素
大气压的变化还跟天气有关。在不同时间,同一地方的大气压并不完全相同。我们知道,水蒸气的密度比空气密度小,当空气中含有较多水蒸气时,空气密度要变小,大气压也随着降低。一般说来,阴雨天的大气压比晴天小,晴天发现大气压突然降低是将下雨的先兆;而连续下了几天雨发现大气压变大,可以预计即将转晴。另外,大气压的变化跟温度也有关系。因气温升高时空气密度变小,所以气温高时大气压比气温低时要小些
大气压不是固定不变的。为了比较大气压的大小,在1954年第十届国际计量大会上,科学家对大气压规定了一个“标准”:在纬度45°的海平面上,当温度为0℃时,760mm高水银柱产生的压强叫做标准大气压。既然是“标准”,在根据液体压强公式计算时就要注意各物理量取值的准确性。从有关资料上查得:0℃时水银的密度为13.595×103kg/m^3,纬度45°的海平面上的g值为9.80672N/kg。于是可得760mm高水银柱产生的压强为P水银=ρ水银gh
=13.595×10^3kg/m^3×9.80672N/kg×0.76m
=1.01325×10^5Pa。
这就是1标准大气压的值,记为1atm。
在最近的科学工作中,为方便起见,有另外将1标准大气压定义为100kPa的,记为1bar。故现在提到标准大气压,也可以指100kPa。
温度、湿度与大气压强的关系:湿度越大大气压强越小
初中物理老师告诉我们:“大气压的变化跟天气有密切的关系.一般地说,晴天的大气压比阴天高,冬天的大气压比夏天高。”对这段叙述,就是老师也往往不易说清,笔者认为,这个问题可归结为温度、湿度与大气压强的关系问题。今谈谈自己的初步认识。
我们通常所称的大气,就是包围在地球周围的整个空气层。它除了含有氮气、氧气及二氧化碳等多种气体外,还含有水汽和尘埃。我们把含水汽很少(即湿度小)的空气称“干空气”,而把含水汽较多(即湿度大)的空气称“湿空气”。不要以为“干”的东西一定比“湿”的东西轻。其实,干空气的分子量是28.966,而水汽的分子量是18.016,故干空气分子要比水汽分子重。在相同状况下,干空气的密度也比水汽的密度大。水汽的密度仅为干空气密度的62%左右。
应当说,由于大气处于地球周围的一个开放空间,而不存在约束其运动范围的具体疆界,这就使它跟处于密闭容器中的气体不同。对一个盛有空气的密闭容器来说,只要容器中气体未达到饱和状态,那么,当我们向容器中输入水汽的时候,气体的压强必然会增加。而大气的情况则不然。当因自然因素或人为因素使某区域中的大气湿度增大时,则该区域中的“湿空气”分子(包括空气分子和水汽分子)必然要向周围地区扩散。其结果将导致该区域大气中的“干空气”含量比周围地区小,而水汽含量又比周围地区大。这犹如在大豆中掺入棉籽时其混合体密度要小于大豆密度一样,所以该区域的湿空气密度也就小于其它地区的干空气密度。这样,对该区域的一个单位底面积的气柱而言,其重量也就小于其它干空气地区同样的气柱这也就告诉我们,大气压随空气湿度的增大而减小。就阴天与晴天而言,实际上也就是阴天的空气湿度比晴天要大,因而阴天的大气压也就比晴天小。
大气压一般表示为:1.01×10*5。
家用高压锅压力一般在1.7×10*5(114C),或兼带1.5×10*5(110C)、1.3×10*5(106C)。
在不同的季节,不同的气候条件和地理位置等条件下,地球上方大气压的值有所不同。本文择取大气压的五种主要变化,做一些分析讨论,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