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中班纸工教案,跳、跳蛙
教案和来教学设计都是事先设想的教学自思路,是对准备实施的教学措施的简要说明;教学案例则是对已经发生的教学过程的反映。一个写在教之前,一个写在教之后;一个是预期,一个是结果。
案例与教学实录的体例比较接近,它们都是对教学情景的描述,但教学实录是有闻必录,而案例则是有所选择的。
⑵ 中班美术活动折纸漂亮的小鱼步骤图怎么教幼儿折
优秀教学设计 中班美术活动:折纸“漂亮的小鱼” 北关中心幼儿园 曾金花 活动目标: 1.导幼儿学习看折纸步骤图,用中心对折的方法折出小鱼。 2.在教师的引导下,能用简单的语言表述步骤图中折纸的方法,感受轻松的学习折纸的乐趣。 3.加强对幼儿同情心教育,使幼儿学会主动的帮助别人。 活动准备: 准备轻音乐的磁带、背景图、图解、幼儿用的彩纸若干、范例。 活动过程: 一、出示范例,创设情景,引出课题。 1. “小朋友,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位小客人,小朋友想不想知道它是谁?”(教师出示范例小鱼) 2. “小朋友,看她是谁?”“对!小鱼。这条小鱼它叫小鱼贝贝,生活在无边的大海里。(教师将范例贴到背景图上) 3.她独自一人生活在这么大的海洋里,会有怎样的感受?(引导幼儿说出小于生活孤单、寂寞等) 4.是呀,小鱼生活在海洋没有朋友陪它玩,很孤单,他想叫小朋友来帮助它。小朋友愿意帮助它吗?”那你想怎样来帮助它?”(提问幼儿导入活动) 二、出示步骤图,引导幼儿探索折纸的方法。 提问: 1. “小朋友刚才想的办法太好了,小鱼听了非常高兴,那谁能告诉老师折小鱼一共需要几步?”(教师出示图解) 2.谁来告诉大家着小鱼用的是什么形状的纸?第一步应该怎样折?谁想来试一试教教小朋友?”(教师提问幼儿,引导幼儿说出“沿中心线对折”,并提醒试折的幼儿沿折痕用力压平)依次探索尝试其余三步的折法。(教师重点引导幼儿看第三步用相同的方法向后反折的方法) 3.小鱼折好后还需要做什么?(引导幼儿说出怎样装饰小鱼) 三、幼儿折纸,教师巡视指导。 1.以小鱼的口吻提出折纸的要求 “在折之前小鱼贝贝还要给小朋友提三点要求: (1)要沿折痕将纸压平,折得平整漂亮。 (2)小鱼很需要朋友,他希望我们能快点折。 (3)小朋友在折小鱼的时候,想一句要跟小鱼说的悄悄话。小鱼贝贝提向小朋友一定要记得这三点要求,好下面我们一起来帮小鱼贝贝找朋友吧!” 3.教师放轻音乐组织幼儿进行折纸(对活动中出现困难的幼儿教师重点要指导幼儿看图解完成作品)。 四、展示作品,组织评价。 1.帮助幼儿将折好的小鱼粘在背景图上。 2.引导幼儿进行评价 小朋友,你们折了这么多的小鱼,老师看了非常的喜欢,小朋友,你们也喜欢吗?那谁来告诉老师你喜欢哪一条小鱼?为什么?”(引导幼儿从折的平整、添画眼睛的位置,鱼鳞规则程度等等方面进行评价)“这是谁折的小鱼,你说说刚才跟小鱼说的什么悄悄话?(教师提问个别的幼儿) 3. 教师评价 从作品的平整程度、添画鱼的眼睛、鱼鳍、鱼鳞等方面进行评价。 五、以参加舞会的形式结束活动 “刚才小朋友帮小鱼找了那么多得好朋友又说了那么多安慰小鱼的话,小鱼现在可开心了,有了这么需朋友它再也不孤单寂寞了。他还说要谢谢小朋友,还夸我们小朋友是有爱心、爱帮助别人的好孩子。为了要谢谢小朋友,它还邀请小朋友去参加他们的节日舞会呢,现在我们一起学小鱼游的动作去参加小鱼的节日舞会吧!”(教师组织幼儿一起模仿小鱼游的动作离开活动室)
⑶ 小学生折纸剪纸的好处有哪些教学设计
幼儿园艺术课程包含多种技法和材质,这些是基础。
⑷ 中班纸艺教案关于身体
教学目标1.通过实践和观察,探究画面中人物造型变化与折纸的关系。
2.探究多种折叠的方法大胆创作人物。
3.感受在有折叠的纸上作画的夸张效果,体验其中的乐趣。
教学重点与教学难点重点:探究画面人物造型变化与折纸的关系。
难点:探究多种折叠方法大胆创作人物。
教学方法直观教具法,启发引导法、操作法、谈话法、分享交流法、比较分析法、总结归纳法教学准备1.经验准备:会画人物,会收放学习用具的常规。
2.实物准备:哈哈镜,长方形桌子8张,篮子8个,小型吸铁石若干个、水彩笔若干支、黑板两块、浅黄a4纸若干张、折叠的白色a4纸若干。
课时安排1课时参考资料《重庆版大班幼儿用书艺术下册》、《纲要》、网络资源
教学设计时间分配一、照哈哈镜,感受哈哈镜中自己的变化。
1.引导幼儿照哈哈镜时自由交谈自己的发现与感受。
2.请个别幼儿讲述哈哈镜中自己身体的变化。
【设计意图:此环节属于导入环节,通过幼儿照哈哈镜,感受自己变化,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
二、幼儿在纸上绘画出"哈哈镜中的我"。
1.幼儿自由绘画"哈哈镜中的我"。
2.欣赏并小结作品。
【设计意图:此环节幼儿绘画出哈哈镜中的夸张自己,培养大班幼儿的观察能力,同时为下一环节做铺垫。】
三分钟左右七分钟左右大班艺术活动教案:我的身体变变变三、观察讨论,探究画面人物造型与纸张折叠的关系。
1.引导幼儿用折叠的方法在纸上再次画出"哈哈镜里的我"。
2.引导幼儿打开折叠过的纸,观察折纸上人物的变化,并探究人物变化的原因。
3.幼儿思考并连接断开处的方法,并讨论连线后人物的变化。
4.展示作品:欣赏作品并小结研究后的结果。
小结:画在折线上的部位在打开后都会变化,所以我们想要把人的某个部位变形,就要把那个部位画在折线上。
【设计意图:此环节属于探索环节,幼儿探索在折纸上画人后"变"与"没变"的原因,梳理出人物造型变化与折纸的关系。】
四、探索用不同的折叠方法创作夸张的人物。
1.教师引导幼儿多种折叠纸的方法。
2.幼儿在多种折叠纸上画自己。
3.幼儿相互欣赏和介绍作品。
4.启发幼儿在折叠的纸上绘画其它物体,将创作活动延伸到生活中。
【设计意图:让幼儿带着折叠绘画的经验,去探索多种折叠纸的方法绘画自己,从而体验用不同的折叠方法创作更加夸张人物的乐趣。】
五、游戏:我的身体变变变。
引导幼儿自由做"我的身体变变变"的游戏。
【设计意图:让孩子在游戏中体验身体变化的的乐趣,让快乐伴随活动结束。】
⑸ 史迪仔折纸教学设计
《折纸》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感受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必要性。
2、通过动手操作折纸,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
3、能正确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交解决简单分数加减法的实际问题。
4、渗透转化思想,培养迁移、类推和归纳概括的能力。
教学重点:能正确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教学难点: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
教学准备:PPT课件、同样大的长方形纸片若干张。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填一填。
1/2=( )/4=4/( )
2、找出下列各组数的最小公倍数。
6和8
7和14 11和9
3、将下列各级分数通分。
1/4和3/8 7/10和5/6
4、抢答:
1/5+2/5
3/7+2/7 4/9+5/9
5/8-3/8
11/15—11/15 7/12—5/12
小结: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减。
二、探究新知:
1、创设情境。
PPT出示:同学们在手工课上折纸。淘气用一张纸的1/2折一只小船,笑笑用同一张纸的1/4折一只小鸟。
师: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你会解决这些问题吗?(学生列出算式。)
先估一估它们的和(差)是多少?
PPT出示:
1/2+1/4在( )之间。
A、0—1/2 B、1/2—1
C、1—2
2、尝试探索,操作验证。
师:大家估计的正确吗?我们可以用折纸的方法进行验证。
出示操作提示:
(1)在长方形纸上用自己喜欢的颜色涂出它的1/2;
(2)再用不同的颜色涂出它的1/4;(不重复)
(3)观察两种颜色一共占这张纸的几分之几。
学生动手操作后,反馈估算结果。指名说说3/4是怎么得出的。
3、异分母分数相加,能直接计算吗?
同桌交流。小结:异分母相加,先通分,然后按照同分母分数加法的方法进行计算。(板书)
4、自主尝试:1/2—1/4。全班交流计算结果及异分母分数减法的计算方法。
5、试一试:
完成课本“试一试”。(3/4+5/8 9/10—1/6)
独立完成,同桌检查。
6、小结: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如何计算?(PPT出示)
三、巩固练习:
1、课本“练一练”第1题。(让学生巩固异分母分数加法的算理。)
2、课本“练一练”第3题。
独立完成,全班交流。
3、大家对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已经掌握得较好了,接下来同学们来当一次小老师,帮小马虎看看他的计算是否正确。
2/3+1/4=2/12+1/12=3/12=1/4
11/14—5/7=11—5/14—7=6/7
(1)先独立思考。
(2)谁来当老师,帮他指出问题?
(3)通过这道题的练习,你想给小马虎提点什么建议呢?
4、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进生活中的数学世界来解决问题。
我们每天都制造很多的生活垃圾,环卫工作人员对我们在生活中所产生的垃圾进行分类整理,得出以下结论:
废金属占生活垃圾的1/4;
废纸张占生活垃圾的3/10;
塑料袋占生活垃圾的2/5;
其它垃圾占生活垃圾的1/20。
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并尝试解决。
四、拓展延伸:
1、有红、黄、蓝三根彩棒,红棒比黄棒长3/4米,蓝棒比黄棒短1/6米。
(1)红棒与黄棒相差多少米?
(2)如果蓝棒比黄棒长1/6米,红棒与蓝棒相差多少米?
引导学生用画线段图的方法尝试解决。
2、(1)1/2+1/3=1/3+1/4=1/4+1/5=1/3+1/5=
(2)1/2-1/3=1/3-1/4=1/4-1/5=1/3-1/5=
A.观察特点;B.计算,找规律;C.举例应用。
五、课堂总结: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
2、师:在我们的身边数学无处不在,希望同学们能运用今天所学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