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初中语文课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主旨作者思路
亲身实践体悟才能有所收获
『贰』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的教学课程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理解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理解文章的论证方法。
2、学习编写阅读提纲,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和篇章结构。
3、联系学生实际,培养科学实验精神。
教学重点:1、议论文三要素在本课的体现。
2、格物致知精神的含义。
教学难点:1、编写本文的结构提纲。
2、对文中难句的理解。
教时: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激发情趣。
请一学生讲《三国演义》中“马谡失街亭”的故事。
师小结:“马谡失街亭”的故事告诉我们:再好的理论也不能脱离实际。下面,我们就学习华裔科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的文章----《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看他告诉我们科学发明创造应当靠什么呢?(板书课题)
二、走近作者:丁肇中----(点学生介绍)
三、检测预习:
1、生翻开这课的《导与练》,师找四名学生上台写出“基点梳理)1—4的答案,鼓励学生提出另外的生字难词,师生共同点评纠正。
2、师补充:根据所给内容在课文中找出相应词语写在括号里。(师说生答,师把词板书在黑板上。)
A、形容非常顺利,没有阻碍。( 一帆风顺 )
B、置身于事外,既不过问,也不协助别人。( 袖手旁观 )
C、不知怎么办才好,形容受窘或发急。(不知所措 )
D、推究事物的道理。(格物 )
E、走来走去,犹豫不决,不知往哪个方向去。(彷徨 )
四、感知文本:点生按座次朗读课文,一人一段,要求:不能添读、漏读、错读,声音要宏亮,吐词要清楚;读完后师找学生点评。
五、巩固铺垫:师生一起回忆议论文的有关知识,为学习新课做准备。(同学们可结合课文后边方框里的文字回答)
1、议论文的三要素是什么?(论点、论据、论证)
2、什么是论点?
论点是作者对所论述问题的见解和主张,在形式上,一般是完整的句子。
3、怎样理解论据呢?
论据是证明论点的根据,它又分为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两种。
4、那什么是论证呢?
论证是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常见的论证方法有:事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类比论证、归纳论证、演绎推理论证等,在议论文中往往综合运用几种论证方法说理,很少只用一种方法。
六、活学活用:那么本课的论点是什么?你能为本文列出结构提纲吗?利用刚才所复习的议论文知识,小组讨论完成。小组可推举一个代表把讨论提纲写在黑板上,其他人则写在书上或者预习本上。师生共同订正。(板书)
全文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2)提出问题: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要格物致知。(论点)
第二部分(3---12)分析问题
A、(3—5)分析中国教育不重视格物致知的社会根源。举例证明王阳明的格物是格己,这种观点不能适用于现在的世界。
B、(6---10)分析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
C、(11---12)分析在这种文化背景下中国学生的现状,以“我”举例。
第三部分(13)解决问题:强调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的意义并对我们这一代提出希望。
七、师生互动:研读课文。
1、“格物致知“出自何处?是什么含义?
A、“四书”中的《大学》开篇之“大学之道”
B、含义是从探索物体而得到知识。而作者认为“格物致知”的意义有两个方面:第一,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应有想象力、有计划,不能消极地袖手旁观。
2、什么是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为什么应有这种精神?
A、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就是通过接触事物和实地实验不断获得新知识。
B、如果缺少格物致知精神,我们所学知识只能从书上获得,一旦面临真正的实验,就会不知所措,就不能适应现在的世界。
3、传统的中国教育的目的是什么?传统的中国教育有什么弊病?
A、传统中国教育的目的是为了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使人能达到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的田地,从而追求儒家的最高理想----平天下。”
B、a中国学生大部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中国学生往往功课成绩好,但在研究工作中需要拿主意时,就常常不知所措了。
b我国基础教育的优点是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缺点是忽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个缺点使得我们的学生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影响到民族的振兴和国家的前途。
八、说古论今:为什么在中国的土壤上至今还没有诞生诺贝尔奖?谈谈你的反思。你觉得一个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主动塑造自己为国争光?可畅所欲言。
九、走进文本:生自由读课文,进一步走进文本。
十、巩固提高:做这课的《作业手册》。
『叁』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运用什么论证方法证明论点请举例说明
1、道理论证:例如本文两处引《大学》中的句子作为论据,证明自己的论点。专
2、举例论证。文中举了王阳属明观竹而失败的例子,实验研究竹子性质的例子,中国学生高分低能的例子,作者自己在美国的例子等等。
3、对比论证。例如第七段,第八段和第九段的开头语句。
本文论证的展开。文章在开头两段提出什么是格物致知精神以后,先从中国古代入手,进行反面论证,再提出自己的认识做正面论证。在正面论证中,作者先论述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再论述实验精神在应付今天世界环境中的重要性。
『肆』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你有过这样的情况吗你觉得应该怎样改进如果你对这一课还有什么见解,也请在写
这题是真的好烦!(嚎)
我就糊了几句话…仅供参考噻)
在我们身边,高分低能的情回况普遍存在:答考起试来得心应手,处理实际问题时却束手无策,在我身上也多次出现过这种情况。所以对今天的青年学生来说,应对格物致知精神应当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实验精神真正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在学习中应多动手实践,在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还要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那什么见解我还没写嘞(抹泪)
『伍』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的主旨是什么
揭示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
美籍华裔物理学家,丁肇中先生的报告中的一篇漫谈式的议论文。作者先阐明格物致知精神在今天的重要性,而后揭示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
首先,指出传统教育的弊病。作者解释“四书”中“格物”和“致知”的意思,是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这与现代学术的基础实地探察,即实验,恰恰是一致的。
然后,分析科学上的实验精神的重要性。作者从科学发展历史的角度,重申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验得到,而不是由自我探讨就可求到的。
接着,作者指出,“王阳明的思想还在继续支配着一些中国读书人的头脑”。一是中国学生大都偏重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重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
最后,得出结论:“希望我们这一代对于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是研究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和在个人行动上,都不可缺少;二是应付世界环境也不可缺少。
(5)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设计扩展阅读:
这篇文章论述的问题有什么现实意义?
众所周知,我国基础教育的优点是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缺点是忽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当前社会中,这个缺点甚至可以说是致命伤,它使我们的学生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因而影响到民族的振兴和国家的前途。
当然,这个缺点也不是哪一天突然形成的,它有久远的文化背景,并与当前的考试体制有关。要克服这个缺点,任重而道远。
这篇文章根据现代学术的发展和个人的经验教训,联系传统的文化背景和我国的现状,精辟地阐明了中国学生怎样学习自然科学的问题。高屋建瓴,一针见血,语重心长,对我国学生不啻是当头棒喝,每个人都由此终身受益。
『陆』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全文论证过程分析
丁肇中
教学目标:
1.理解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
2.理解文章的论证方法。
3.学习编写阅读提纲。
重点难点
1.重点:
(l)理解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
(2)学习编写阅读提纲。
2.难点:理解文章的论证方法。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预习
1.查工具书,解释下列词语。
格物:推究事物的道理。
致知:求知,得到知识。
诚意:真心。使自己的思想诚恳。
正心:端正心思。
修身:旧时指努力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
齐家:整齐家政。
抽象:不能具体经验到的,笼统的;空洞的。
袖手旁观:比喻置身事外或不协助别人。
一帆风顺:比喻非常顺利,毫无挫折。
2阅读课文,思考课后练习的问题。
二、导入
1.作者简介。
丁肇中(1936-)美籍华裔物理学家。1936年1月27日出生于美
国密执安州的安阿伯,当时他的父亲在密执安大学念书,后来到台湾大
学任教。青少年时期,丁肇中是在祖国大陆和台湾度过的,在国内念完
小学和中学后,到美国密执安大学学习,1959年获得工程学士学位,
1960年获得科学硕士学位,1962年获得(物理学)哲学博士学位。1963
年以福特基金研究生的身分到瑞士日内瓦欧州核研究中心从事原子弹
的研究工作,1964年回到美国,担任纽约哥伦比亚大学讲师,第二年提
升为助理教授。1969年提升为物理学教授。1977年被委任为《核仪器
与方法》编辑委员会委员,也是美国、意大利等地物理学会会员,美国艺
术与科学学院院士。美国密执安等大学授予荣誉科学博士学位。1976
年因在电磁力探索上发现J/4 粒子获诺贝尔物理学奖金。目前,丁肇
中教授仍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任职。他曾多次回国探亲,对祖国的科
学事业极为关心。在他领导的实验小组里,中国派去的同志约占半数,
这些科学工作者在他精心指导下正从事基本粒子的研究工作。
2导语。
有人说中国的孩子“高分低能”“会读书不会研究”缺乏创新精神和
实践动手能力。问题出在哪里呢?丁肇中教授的文章会给我们极大的
启发。
三、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讨论编写阅读提纲。
讨论并归纳:可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三个部分来列
提纲。
第一部分(l~2段):提出问题。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
学?要格物致知。
第二部分(3~12段):分析问题。
第一层(3~5段):分析中国教育不重视格物致知的社会根源。举
例王阳明的格物是格已,这种观点不能适用于现在的世界。
第二层(6~10段):分析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
第三层(11~12段):分析在这种文化背景下中国学生的现状c以
“我”举例。
第三部分:解决问题。强调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的意义并对
我们这一代提出希望。
2提问:丁肇中教授在文章中指出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
学?
讨论并归纳:要有格物致知精神。
3.提问:“格物致知”出至哪里,它的意思是什么?
讨论并归纳:“格物致知”出至《四书·大学》原文:“古之欲明明德于
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
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
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
修,身修而后齐家,齐家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丁教授引用“格物致知”的意思是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也就是
通过实验得到知识。
4.提问: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却的原因是什
么?
讨论并归纳: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
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
5.提问:〈大学〉里讲的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什么?
讨论并归纳:目的是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6提问:这个目的与丁教授讲的格物致知的目的一样不一样?
讨论并归纳:不一样。丁教授讲的目的是通过实验得到新知识。
这才是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
7.提问:第4段举王阳明“格物”失败的例子证明了什么?
讨论并归纳:王阳明的“格物”实是“格已”,而不是研究万物的道
理,这是无用的,不能适用于现在的世界的。证明传统的中国教育的目
的是不正确。
8.提问: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在哪里?
讨论并归纳:只有通过实地实验才能得到新的知识。
9.提问:实验的过程应该是怎样的?
讨论并归纳:实验的过程应该是积极的、有计划的探测。
10.提问:第8段举研究竹子的例子证明了什么?
讨论并归纳:举研究竹子证明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
极的动手栽种、研究生长过程、科学的观察。
11.提问:第9段讲的是什么道理?
讨论并归纳:实验的过程不是毫无选择的测量,而是需要小心具体
的计划,要有一个适当的目标。
12.提问: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中国学生的现状是什么样的?
讨论并归纳。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
思维而不愿动手,功课成绩很好不会做研究。
13.提问:第12段举我个人的经验证明了什么?这是什么论证?
讨论并归纳:举我个人的经验证明光“用功”埋头读书,对于实际的
需要毫无帮助。属于举例论证。
14.提问:为什么说当今社会需要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
讨论并归纳: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在研究学术中不可缺少,而
且在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中也是不可少的。
15.提问:丁教授认为〈四书〉中格物致知真正的意义是什么?
讨论并归纳:第一,寻求真理的堆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
二,探索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而是有想像力的有计划的探索。
16提问:讨论练习二。
课后记:
本文就中国学生的现状,指出格物致知的重要性和真正意义,希望
我们这一代要培养实验的精神。文章用举事例讲道理论证了中心论
点
『柒』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的主旨是什么
作者在倡导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即培养学生的实验精神,不管研究自然科学,研究人文科学或者在个人行动上都要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要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