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视频设计 > 教学设计的特征

教学设计的特征

发布时间:2020-12-15 10:35:30

教学设计的答题特点有哪些

随着教师资格证考试的改革,在备考教师资格证考试的时候,很多考生对教学设计题没有一点的头绪,不知道该如何作答。在考试前,考生一定要知道做教学设计题的答题特点有哪些?在做题的时候才能顺达入流,那么考生在做教学设计题的时候有哪些答题的特点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开放性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教学设计题具有高度开放性,没有固定不变的模板。本文所列举的教学设计题许多示例,没有完全一样的。适合在中小学实施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学环节、教学活动、教学策略、教学资源等,均可作为试题素材。中小学不同课程内容,各有其内在逻辑和特点。试题素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素材及其组合、变换,可以说不胜枚举。试题情境设置,具有极大的拓展性,不容易固化。要求考生完成的教学设计任务,与试题情境一脉相承,千差万别。即使相同的情境与任务,不同教师所做的教学设计方案,也会有不同的风格与特色,不会千篇一律。教学设计,见仁见智。
2.模拟性
由于组织管理、考试时间、环境、纸笔考试方法等客观条件制约,教学设计题不可能全面重复、再现课堂教学设计的完整过程与内容。教学设计题要求考生所能做的,通常是模拟、模仿教师进行教学设计的理念、思路、方法、过程等,以集约化方式呈现教学设计方案,可以说是“纸上谈兵”。对大规模考试来说,这种方法比较可行,操作性强。通过教学设计方案,虚拟化的教学活动过程,从教学的关键信息、环节和特征,能够较好评估考生进行教学设计的基本能力与素养。
3.综合性
教学设计题的综合性,首先表现为内容的综合性,试题涵盖中小学课程标准、课标教材、学科教学论等多个领域。其次,试题集合了教学活动的各方面要素。有研究者提出,教学设计方案,应包括四个元素:(1)列出安排的教学事件;(2)确认施行目标所需的材料、媒体或中介;(3)叙述计划之学习活动;(4)规划教师和学生的角色。
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语文、数学等各个“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科目教学设计题,均包括了教师、学生、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与资源、教学任务、教学活动与过程等要素不同组合,各具特点。第三,考生应进行综合性解答。教学设计题情境比较综合,包括多方面材料和背景,需要完成的设计任务也是多方面的。考生通过分析、归纳、推理、预测、反思等,充分理解试题背景、内容与要求,撰写教学方案。例如,2014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高中“英语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科目教学设计题,试题情境是:
虽然随着教师资格证考试难度的增加,教师资格证并没有以前那么好考了,但是只要考生们细心努力的学习,相信一定可以考过的,考生们如果还想要了解相关的问题,可以从官网上向育德的老师咨询,一定会给您最专业的答案的,最后祝考生们都能够考一个好的成绩。

Ⅱ 教学设计的主要特征有哪些

(1)教学的计划、开发、传播和评价是建立在系统理论上的。

(2)教学版目的是建立在对系统环境权的分析上的。

(3)教学目标是用可观察的行为术语来描述的。

(4)对学生的了解是系统成功的重要因素。

(5)研究重点放在教学策略的计划和媒体的选择上。

(6)评价是设计和修改过程的一部分。

(7)按照学生达到预期标准的能力来测定和分等而不是一个学生和另一个学生的比较。

(8)教学设计还必须把“人类是如何学习”的知识作为基础在实践中注意开发学生的智力解决“教会学生如何学习”的问题。并在学习活动中积极地进行监视、反馈、调节和修正以尽快、有效地达到学习目标。

Ⅲ 教学设计研究发展的各阶段的特征联系

国外的教学设计研究从20世纪60年代起步,至90年代,涌现出加涅的“学习条件理论”、罗米索斯基的“知能结构论”、梅里尔的“成分显示论”、赖格卢特的“精细加工论”、巴纳斯的“宏观教学设计论”、史密斯和雷根的“教学系统设计论”等一批富有特色的教学设计理论。这些研究趋向于从不同角度,运用多种研究方法,尤其是用系统方法来探索教学设计问题,它们的共同特点是从整体上综合考虑教学过程的各种因素。虽然这些理论都是各自独立地发展,但却得出相类似的结论。因此,梅里尔等人将这些理论称为“第一代教学设计理论”,简称ID1。

我国的教学设计研究起步较迟。大约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翻译介绍了一些国外教学设计理论和方法的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出版了一些研究专著,其中较有影响的是《多媒体组合教学设计》(李克东、谢幼如编著,1992)和《教学设计》(乌美娜主编,1994)两书。可以说,这两本书已成为指导我国教学设计实践活动的主要理论依据。90年代中后期,我国的教学设计研究者更多地转向教学设计的应用和实践研究。在1994年,教育部启动了九五国家级课题“语文四结合教改试验研究”。在何克抗、李克东教授的主持下,该项目的试验范围已覆盖22个省市的近600所学校。素质教育思想、信息技术和建构主义理论是推动项目研究向深度和广度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其研究成果“主导──主体”教学设计方法的提出是我国教学设计研究的理论性突破。

如何更好地把握国内外教学设计研究的发展脉络?本文拟从教学设计观、学习心理学的影响、科学技术的作用等方面作抛砖引玉性的分析与推断。

一、系统观和设计观

教学设计的思维方式主要来自于系统观念的贡献。教学设计的根本目的是为解决教学实际问题而创设一个有效的教学系统。从教学设计角度看,理解和解决教学问题的主要方法,长期以来采用的是系统方法。这一观点充分反映在对教学设计的定义和设计教学的系统方法模型的认识方面。

美国学者肯普给教学设计下的定义是:“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分析研究教学过程中相互联系的各部分的问题和需求。在连续模式中确立解决它们的方法步骤,然后评价教学成果的系统计划过程”。教学设计的代表人物加涅对教学设计的定义较为简洁,“计划教学系统的系统过程,称之为教学设计”。我国教学设计专家乌美娜认为,“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和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方案、试行解决方案、评价试行结果和对方案进行修改的过程”。这个定义在我国有较大的影响面,但不难看出,它与肯普、加涅的定义是一脉相承的。如果加以分析和概括,可以得到教学设计的两个重要特征:系统方法和系统计划过程(通常用模型描述)。

系统方法作为一种综合方法,强调整体性和反馈性,对教学设计的启示是:如何对教学系统的各个要素、结构和功能进行整体研究,从而揭示出教学要素之间必然的、规律性的联系,使教学效果最优化;如何在教学系统中,使教与学之间的信息与反馈正常进行,达到教学过程的优化控制。那么,系统科学的原理应如何在教学设计领域中有效运用呢?由此又引出了系统方法转化为可操作性的过程和程序的研究,于是出现了系统方法模型研究(又称作教学设计的过程模式)的百花齐放局面。按模式产生的时间顺序看,较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过程模式有肯普模型[1]、狄克—柯瑞模型[2]和史密斯—雷根模型[3]。它们的共性是要求从整体观出发,从环境或需求入手制定教学目标,发展教学计划,进行教学传递、评价,并有效地运用系统反馈进行教学设计修正,从而达到教学系统的整体优化。这些模型所反映的步骤和过程具有很强的线性特征,又被称作线性系统方法模型。作为线性系统方法模型,基本体现了硬系统思维的特征,都有一个较严密的设计程序,这为我们掌握基本的教学设计程序和规范提供了良好基础,具有很强的实践意义。按照希夫曼(SHIRZS.SCIFFMAN)的观点[4],这些系统方法模型可归到“标准系统观”范畴。另外,我们还发现,教学目标、学生特征、教学策略、教学评价是构成这类模型的基本要素。这也说明了该阶段对教学设计过程模式的研究始终未跳出肯普构建的“目标—策略—评价”这个基本框架。

尽管肯普、狄克—柯瑞、史密斯—雷根等人的线性系统方法模型一直被奉为经典,各领风骚,但是近年来也受到一些质疑和批评。我们从系统科学的发展来分析它们的局限。一般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是系统理论、系统科学的第一批成果,它们几乎都酝酿于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诞生于1948年左右。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这三论都是运用系统的观点从不同的侧面(系统、信息、控制)研究同一问题的成果,有学者称此三论为一般系统论。汲取一般系统论(又称硬系统)营养的肯普、加涅等人的系统方法模型也深深打上了“相对的封闭性、稳定性和线性思维模式”等烙印。1990年梅里尔等人历数了这些模型在运用中产生的问题,例如,内容分析缺乏整和性;由于系统的封闭性而不能有效地吸纳有关教与学的专门知识;机械地使用系统方法,导致分析、设计、开发、实施和评价等阶段彼此互不相关,换言之,每个阶段都使用各自的工具,保持各自的知识表征形式,但对于前一阶段中所发生的变化应如何直接引起下一阶段的变化,却未能提出相应的处方[5]。

70年代先后,出现了耗散结构、协同学和超循环三种系统理论,它们合称自组织理论。此外,混沌学说、分形理论等,也从不同角度对系统的结构及其运动进行了刻画。为区别贝塔朗菲最初的一般系统论,这些新的理论群被称为“广义系统论”。广义系统论对教学设计研究是否会有积极意义?我们注意到,Johassen、Dowling、You等学者提出了教学设计过程充满了混沌性,并对混沌在教学设计中的理论、方法及实践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性研究[6]。他们建议在教学设计中引入混沌学的非线性开放系统、非决定论的不可预测性、正反馈圈等基本概念。我国学者也提出了“混沌基本理论在教学设计中的应用是教学设计发展的新方向”,以期能引起国内更多教学设计研究者的关注和研究[7]。

美国学者巴纳斯(Bala.H.Banazhy)称线性系统方法模型为微观教学设计,它们的特点是:机械地使用系统工程的方法,预先确定行为目标,在确定的有限范围内运行,呈现出稳定性等等。在研究了微观设计的特点后,巴纳斯提出了宏观教学设计论。它的出现也是近年来开放系统思维和软系统方法的产物。巴纳斯认为,教育是一个开放的人类活动系统,是一个系统复合体,它与教师、学生、环境、政治、文化背景、国情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种联系不是简单线性的、稳定的,必须对教育本身建立一种动态的、非线性的、综合的、整体的思维模型。宏观教学设计与微观教学设计的根本区别在于:后者立足于对已有系统进行分析、诊断和矫正;前者立足于更大系统的需求与条件,用系统与环境模型、结构与功能模型、过程与行动模型对未来系统作系统表征(综合描述)。宏观教学设计论的系统方法模型强调非线性和动态性,主要表现在:四个水平、四种系统环境和四种关系构成的三维设计框架[8];设计过程是反复的和螺旋式的,并与反馈和前馈相互联系[9];分化—整和存在于教学设计过程始终[10];对系统中各个层次间的相互作用,强调协调与综合[11];设计者、教师、教学对象和其他与系统设计有关的人员应共同参与到设计过程中来[12]。

超越、展望和重塑是宏观教学设计论的三个主要策略。巴纳斯认为,不应该再对现有的系统进行改良,相反,我们应该超越现有系统;不仅要预测它,还应该重新认识它;不仅要改造它,还应该重塑它。我们着重介绍巴纳斯的研究成果,不仅是要说明宏观教学设计论是教学设计理论的重要发展,还希望在我国教育改革和信息技术给教育带来的发展契机的大背景下,该理论能对可能或正在出现的新型教育(学)系统(如网络教育)的探索发挥重要作用,帮助我们确定和组织社会中存在的教育机会和资源,将它们聚集起来,为所有人提供学习机会。

通过分析,我们看到,教学设计的系统方法模型研究,一方面在对线性模型进行完善补充,一方面在向非线性模型转变,在微观设计的基础上,已发展起开放的、动态的、多层次的宏观设计。这些研究反映了系统科学及其发展对它的影响,因此,可把这些研究归属到教学设计的系统观范畴里。

前面提到,教学设计的目的是为了解决教学实际问题。通常,问题可分为定义完善的与定义不完善的两种。定义完善的问题有唯一正确的解,问题的初始条件、唯一的解以及解题的有限途径,通常都是约定的。设计者遵循教学设计的规则与程序,只要一步一步进行操作,就可获得定义完善问题的“最佳”设计结果。该过程是合乎逻辑的、理性的和系统的。在这时,教学设计的理论与实践是统一、一致的。定义不完善问题则可能有无数个解。因为无论是初始条件,还是获得令人满意的解的过程与标准,都不可能十分清楚。在实际中,我们面对的教学问题基本上是定义不完善性的。这时,设计者采用系统方法,遵循一系列步骤,却可能获得了解决定义不完善问题的多种发现。如何解释教学设计的理论与实践的这种差异性呢?教学设计的另一本质问题不可回避地摆在我们面前:教学设计的设计观。

教学设计是一种设计活动,设计活动的本质就是为创造某种具有实际效用的新事物而进行的探索活动。创造性和直觉是设计活动的主要特征。设计者作为设计活动的主体,对情景的分析和需要的描述,离不开技术与理性的思考,但是,设计者的创造性和直觉则对提出有关方案的设想极为重要。设计者的经验、理论素质、风格、情感、洞察力等都会影响对问题的理解。理解的不同,则可能导致不同的方案。设计过程中通常存在着社会性交互作用。例如,巴纳斯在宏观教学设计论中提出的多方参与原则,即设计过程应包括各方面人士的参与协作,各方的利益、价值观以及看法都统一被加以考虑,以产生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对于某些模糊性的教学情景,设计者没有必要采用一般的规则和程序,可凭直觉对影响教学设计的因素进行归并或简化,这也是一个创造性的过程。

对于教学设计的本质,多数学者倾向于强调它的系统观,视教学设计过程为一个逻辑的、理性的、技术的、系统的,强调规则与过程的重要性。在实际运用这些规则时,设计更接近工程学,设计者更像一个工程师。也有少数学者把教学设计过程描述为一种创造性的过程。问题解决方案的新颖性及独特性都来自于设计者的创造性,这时的设计者更像一个“艺术家”。我们认为,系统观和设计观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不可以机械地、片面地对待,教学设计过程是包含技术的与创造性的、逻辑的与直觉思考的过程,这正是教学设计的本质所在。

二、学习理论的重要影响

学习理论与教学设计之间的关系是什么?为什么会存在这种关系?对这个似乎已成定论的问题,做进一步的研究分析,可以帮助我们准确地把握教学设计理论发展的脉络。

从文献检索看,“学习理论是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已是公认的看法。它的逻辑依据是:教学设计是为了促进学习而设计教学策略,为了制定有效的教学策略,必须广泛了解学习及人类行为,而学习理论说明了学习是怎样发生的,以及为什么有的学习有效,有的学习无效,因此必须以学习理论作为其理论基础。

我们可否进一步推断:学习理论对教学设计理论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习理论的新成果会带来教学设计理论的革新。

赖格卢特认为,“教学设计是一门涉及理解与改进教学过程的学科。任何设计活动的宗旨都是为了提出达到预期目的的最优途径,因此,教学设计主要是关于提出最优教学方法的处方的一门学科,这些最优的教学方法能使学生的知识和技能发生预期的变化”[13]。在他看来,教学设计理论也可以被称为教学理论。我国学者也有类似的认识,“教学设计就是把教学原理转换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计划的过程”[14]。

关于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的关系,有两种典型看法:相互作用论和推衍论[15]。相互作用论是指,学习理论的进展会影响教学理论的形成,同样,教学理论的发展也会影响学习理论的研究。例如,阿特金森(Atkinson,1972)认为,教学理论的发展要阐述学习过程,因为在对学习有较深刻理解之前,是不可能制定真正有效的教学策略。但是,如果以为一种完善的学习理论是形成教学理论的先决条件的话,那他在教学理论方面将不会有任何进展。推衍论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说,学习理论可以作为派生教学理论的基本来源。例如,布鲁纳(Bruner,1966)认为,“教学理论必须考虑学习与发展这两个方面,必须同那些他所赞同的学习理论和发展理论相一致”。在他看来,学习理论是描述性的,而教学理论是处方的和规定性的。言下之意,教学理论是学习理论的进一步推衍。

在教学设计理论的发展过程中,我们既可以看到学习理论对它的影响,也可以看到比较有影响的教学设计理论是由某种特定的学习理论直接推导出来的。

乌美娜教授在《教学设计》一书中,专门讨论了“学习理论的发展使教学设计从萌芽到诞生,从起步走向发展”,指出“以行为主义联结学派心理学为基础的斯金纳程序教学运动促使教学设计过程和理论的诞生和早期发展”。斯金纳在研究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形成过程中,概括出强化作用、泛化作用与消退作用等学习规律。他在其理论的基础上创造了“教学机器”,设计出“程序教学”的完整方案。程序教学重视作业分析、学习行为目标的分析、教材逻辑顺序研究以及如何设计教学策略。在程序教学运动中,出现了专门的教学设计理论研究者,他们对目标理论、任务分析、媒体选择、形成性评价等一系列教学设计问题展开了研究。这些研究为后来发展的教学设计思想提供了基础。

加涅对教学设计理论研究做出了很大贡献。他所关注的重点是把学习理论研究的结果运用于教学设计。加涅被公认为行为主义与认知主义的折中主义者。他一方面承认行为的基本单位是刺激与反应的联结,另一方面又注重探讨刺激与反应之间的心智活动。70年代后,他在对学习理论的探讨中,试图阐明学生的认知结构,并着重用信息加工模式来解释学习过程。加涅按照学习的类型、学习的结果和学习的过程,推导出他的教学设计原理。

加涅按学习的复杂程度,提出了八种类型的学习[16]。他认为,学习是累积性的。较复杂、较高级的学习是建立在基础性的学习基础上,每一类学习都是以前一类学习为前提的。这就是加涅的学习层次理论的核心思想。学习层次说对教学序列的设计有重要意义。因为前一层次的学习为后一层次的学习做好准备,这样,教师可通过分析前一层次学习的结果,确定学生的内部条件。而且,这些学习层次呈累积的性质,是以一种可预测的方式一级一级建立起来的。因而在设计教学策略时,可以此为基础,构成一种最有效的教学模式(加涅,1979)。

加涅认为,不同的学习结果需要不同的学习条件。根据学生在学习后所获得的各种能力,加涅提出了五种学习结果[17]。加涅认为,设计教学的最佳途径,是根据所期望的目标来安排教学工作。加涅对学习结果的五种分类,实际上就是一种教育目标的分类。

加涅在论述学习的类型和学习的结果时,都把学习作为一个过程,每一过程分成若干阶段,每一阶段需进行不同的信息加工。根据学习的过程,加涅推导出与其相应的教学过程,该过程由八个教学事件构成[18]。加涅认为,教学设计的目的是要影响学习的内部过程,教学过程中的各项工作要与其一一对应起来。

我们只是把加涅的“由学习理论推衍出教学设计理论”作为个案分析。事实上,这并非一种特殊现象,赖格卢特的“精细加工论”和梅里尔的“成分显示论”,亦未摆脱加涅的研究范式,反映出认知学习理论的研究背景,本文就不再赘述。

也许我们可得出如下结论:一种有效的教学设计理论必须是建立在有关的学习理论的基础上。近三十年来,心理学发展迅速,硕果累累,已扩展到教学设计研究领域,影响着教学设计理论的形成,使教学设计理论带有鲜明的心理学特征。何克抗教授正是抓住了这一点,提出教学设计理论研究应以心理学作为断代原则。并根据该原则,把握住了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教学设计理论研究方向,同时结合我国教育实际和教育改革要求提出了“主导—主体”教学设计理论框架。我们也必须指出,一种合适的学习理论并不是产生教学设计理论的充足条件。学习理论可以为有效的教学设计理论的产生提供一般的方向,但教学设计理论的形成,还涉及其他变量,如科学技术,下面将着重讨论这个问题。

三、科学技术的促进作用

目前已有的教学系统设计理论产生于多媒体、人工智网络等技术之前,没有真正考虑那这些以交互性为基础的技术对教学设计理论的影响。在1990年,梅里尔等人曾一针见血地指出,现行教学设计的模型都将焦点集中于刺激要素的呈示上,由此产生的教学通常是消极的、非交互性的。显然,探索新技术条件下,能够充分发挥交互技术的教学系统设计理论和模式势在必行。

西尔斯和里齐(Seels,B.B.andRichey)在《教学技术:领域的定义和范畴》中文版的“序”中谈到教学设计的发展:“建构主义的思路和新的技术支撑两者结合,创造了新的设计与传递教学的途径。”我们以建构主义学派之一的认知弹性理论与超文本技术的结合为例证。

斯皮诺等于1990年提出了认知弹性理论(CognitiveFlexibilityTheory)[19]。所谓认知弹性理论是指以多种方式同时重建自己的知识,以便对发生根本变化的情境领域作出适宜的反应。其基本原理有二。

1.有在显示多元事实时,才能以最佳方式对结构不良领域的现象进行思考。这是因为从单一视角提出的每一个单独的观点虽不是虚假的或错误的,但却不是充分的。这就要求从多于一个观点的角度检查某一概念,这既能增强对该概念自身的理解,同时也能增强将这一理解迁移至其他领域的能力。

2.概念与案例构成多维与非显性的“十字交叉”形状(“Criss-crissing”of conceptual and caseland scape),达到对复杂知识尽可能完整的理解,即充分理解概念的丰富内涵并相对完整地覆盖各种变化的、复杂的相关案例,从而使学习者获得具有足够弹性与灵活性的知识,以适应多变的真实情境。

认知弹性理论表明,以多种方式加以利用的知识,必须以多种方式进行教学。具有非线形特征的超文本技术正是这样一种适用于认知弹性理论的理想的学习与教学媒体。它可用于开发多媒体计算机支持的非线形与多维度的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使学习与教学可视化、情境化,以帮助学习者,尤其是初学者注意不同情境中的重要特征和相关信息。斯皮诺由此提出了一种新的教学方式—随机通达教学(Random Access Instruction)。这种教学方式遵循以下原则:

1.学习活动必须为学习者提供知识的多元表征并鼓励学习者自身对知识进行多种方式表征;

2.教学设计应注意构建由概念与案例交织组成的“十字形”,以保证知识的高度概括性与具体性的结合,使知识富有弹性,以灵活适应变化的情境,增强知识的迁移性和覆盖面;

3.教学材料应避免内容的过于简单化,在条件许可时,尽可能保持知识的真实性与复杂性;

4.教学应基于情境、基于案例、基于问题解决,强调学习者对知识的建构;

5.作为教学内容的知识源泉应该是高度联系的知识整体。

目前,有关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研究正方兴未艾。我们深信,随着现代的技术手段的发展,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教学设计将突破传统教学设计假设的局限,开发出能有效支持学生主动建构知识、促进知识在新情境中迁移的教学软件和课堂教学方案,并通过网络实现信息交流、资源共享,跨越时空地域开展网络上的协作学习。由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突出了学生中心的思想,何克抗教授指出,这种新的教学设计理论是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它的全部理论、方法都是围绕如何帮助学生的“学”而展开,其核心内容包括学习环境的设计和自主学习策略的设计,而以计算机为基础的现代教学媒体为学习环境的构件提供了必不可少的支持。

Ⅳ 教学设计作为设计的一个研究范畴,体现出什么特征

教学设计是在现代教学思想的指导下,运用系统方法对教与学的行为进行设计,它是一个分析教与学的问题,设计解决教学方案并在实施中加以评价和修改,使之达到教学优化的微观的教学设计过程的设计。信息技术课是一门实践性、概念性与技巧性极强的学科,它的教学方法与设计无法与数学、英语、语文等一些传统课程相类比,一般说来集体讲授式(包括多媒体大屏幕演示)、任务驱动式、小组协作式、自主交互式、学生练习—老师答疑式及启发式、欣赏式等应用的比较多,并在此基础上依据课堂教学进程,往往又是互相穿插、配合运用,由此而派生出各种各样灵活多变的教学设计方案,这为较好地适应本课程的教学要求,达到圆满完成教学任务是非常有用的。教学设计包括确立教学目标,制订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设计教学过程等几方面。

一、明确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总体目标和阶段目标

教学目标是通过教学使学生发生行为变化的期望和追求,这种行为变化指“在教学后学生必须能做以前不能做的事情”,即教师要求学生通过教学过程达到一定的学习成果或最终行为。教学目标体现教学主体的愿望和主观的要求,具有自主性和灵活性。可以说,设计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首要环节,是教学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因此,将信息技术课程的总体目标可划分为:

知识目标:掌握信息科学,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

技能目标:培养采集、加工以及发布信息等处理信息的基本技能。

情感目标:明确并接受参与未来信息社会特有的道德规范和法律法规。

能力目标:能够利用信息工具和信息资源,通过评价信息、应用信息解决实际问题。

阶段教学目标理解为各学段各单元各课时的教学目标,要根据学生心智发展水平和不同年龄阶段的知识经验和情感需要制订阶段教学目标。总体目标中的知识目标与技能目标在各阶段有所侧重,但能力目标、情感目标要贯穿本课程教学始终。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要把握总体目标,又要实现具体目标,既要明确显性目标,又要重视隐性目标,既要达到终极目标,又要促进条件目标。

二、制订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载体。根据各阶段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也有所不同。教学周期可从原来的课时为单位,变成以星期甚至以学期为单位。

关于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应包括信息科学、信息技术、信息伦理道德与法律法规的内容。其中信息技术是主要的部分,但不是惟一内容。教学内容的制订要突破学科限制,突破知识序列,突破教材思路,体现应用性、综合性、科学性与兴趣性。

三、选择教学方法

信息技术给教育带来了重大变革,信息技术教师应首先感受到并有条件率先实践它。

教与学是内在联系,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其立足点只能是学而不是教,因为教师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都是学生的学习与发展,教是手段,学是目的。

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方法的选择基于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仅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更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学习过程中获取知识的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获得知识的多少取决于学习者根据自身经验去建构有关知识的意义和能力,而不取决于学习者记忆和背诵教师讲授内容的能力。信息技术教师手中掌握的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通信技术的多种特性,特别适合于实现构建主义学习环境,因此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方法应在传统的模式上有大的突破,创设研究性、协作性和自主性学习方式的环境,注意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具体有:

1、集体讲授式学习法

这在传统教学中早已习以为常,然而,本课程却已赋于了新的内涵。首先教学环境一般都与多媒体大屏幕演示设备相联系,其次演示内容又往往与交互式多媒体课件相关,因此,这儿的“集体讲授式”实际上早已是计算机数字化了的电化教育课。这种教学,操作方便,易于控制教学内容和节奏,知识点易被接受,能在规定课时内呈现较多信息量,能同时面对大量学生上课。缺点是学生往往处于被动学习状态,客观上难以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所有学生被迫按照老师的讲授速度进行学习,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思维能力与创造能力。弥补此方式不足的办法有:

(1)避免“照本宣读”,应在学生掌握课本知识的基础上增添些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充分发挥课件的交互处理能力,如穿插些知识问答或抢答竞赛活动,注重与学生交流,在轻松活跃的气氛中达到提高学生认知能力目的。

(2)在讲解理论知识时,应将抽象与形象、理性与感性相结合,如介绍计算机硬件和网络系统时,可结合实物展示或现场参观(与现场观摩式结合)等,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使得对所学的知识便于理解,做到与实物对号入座。

(3)对新应用软件介绍,可结合对比学习法,注重软件界面组成、功能及一些专业俗语含义的讲解,老师不必面面俱到“胡子眉毛”一把抓,只需给出一、二个例子后,任由学生去思考、发挥,激发学生的教学参与能力,最后作个归纳即可。

2、任务驱动学习法

以“任务”为驱动,改变原有的以传授知识为主的教学,构建以解决问题,完成任务为主的教学。以浅显易学的实例(操作)带动理论的学习和应用软件的操作。每项内容从完成某一“任务”着手。“任务”是教学活动的切入点,是师生活动内容的核心,是教学环节的连接点,是教学过程的转折点,是全体师生的共同兴奋点,应该融入师生的共同智慧。“任务”的形式可以是文字形式(文字说明),图表呈现,或观察得出任务,讨论得出任务,也可以边学习边得出任务。当学生按自己的进度计划学习,积极主动地完成任务并体会到成功的快乐时,就能获得最大的学习效果。如在讲“文字处理——中文WORD2000”这章时,我一开始就向同学们提出了学完本章后要各自独立完成一项综合练习——做一份以“地球我们的家园”为主题的A4的小报。而老师的工作主要是解答一些疑问,并组织对学生作品的评讲与考核。余下的全由学生自己依照任务要求去学习、构思、收集资料并完成制作。

(1)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精心选择学生自主学习任务,并为学生们能完成好任务尽可能提供练习所用到的各种不同内容、不同媒体的资源。

(2)仔细安排学习活动,把任务要求分解为一个个较小的独立过程,每个过程原则上只包含单个知识点,每个过程的学习程序均要认真编排,使之能一步步接近目标,使每个同学都能明白任务完成的基本操作过程。

(3)老师要尽可能多的与学生接触,根据他们任务实现中的困难,诊断他们的症疾所在,并按需及时给予些适当的帮助,激励他们坚定信心、不怕艰难、自觉学习,争取努力去完成任务。

3、小组协作式学习法

本方式为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面对面接触和了解提供了机会。它是实现课程教学目标、培养健全人格,促使个体社会化的有效途径。尤其适合在信息技术课操作实验中采用(往往与网络广播式结合使用)。有助于提高学生组织和表达自己见解的能力,通过小组间的协作交流,学生还能取长补短,正确理解老师的课堂要求,互相提携强化各自的学习。而老师有时间作课堂巡视,能及时发现各小组的进程和其中的问题,通过对组长或组员给予鼓励(与欣赏式结合),往往会起到事半功倍效果。为使学生普遍获得收益,每个分组最多不能超过4人,理想的分组数为10个左右。在课堂巩固练习中,小组活动应安排在老师向全班讲课或学生个人练习之后进行较为有效。

在共同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通过竞争、协同、帮助、分工等形式达到对学习内容的深刻理解和领悟。

四、设计教学过程

整个教学过程呈现为“双向互动”。一是师与生互动,即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设定使自己的教学思想和教学要求能与学生达成共识:教师的教学情感与学生产生共鸣,教师的教学行为能引起学生的“共振”;二是教与学的互动,即教师的教法与学生的学法相呼应,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行为表现、效果表现、心理表现)能获得学生的关注和积极反应。三是根据教学目的重点、难点、预计学生将会作出可能反映,如过深或过浅都不能达到教学要求,教学目标的成功实现增强学生的学习情感、学习兴趣、学习信心、学习意志,形成情与智相辅相成和谐发展的良性循环。

五、教学评价设计

主要是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它包括课堂教学中提问检测不同层次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程度和课堂教学形成的测试设计。

有人说,一节好的课能反映一种教学思想。随着教育的改革,教师将面对各种新的教育思想、资源、模式、过程、手段和方法,因而要求教师不仅要自觉地在情感、意志上不断调适,而且要具备能够分析、讨论评估和改变其教育思想与教育实践的能力。我们相信,随着信息技术在中小学生中的普及和发展,未来的教学内容一定会得到不断的充实,为此还需要继续不断地探索这门学课的教学设计与方法,尽量多的增加学生自主学习机会,营造良好的探究学习氛围,为培养富有创新精神的新一代作出我们应有贡献。

Ⅳ 以学为主教学设计评价的特点有哪些

其主要理论依据是奥苏贝尔的“学与教”的理论(“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与动机理论)。其设计思想是以教师为中心。其设计原则是:强调以教师为主。其研究主要内容是:帮助教师把课备好、教好。

特点:1、有利于教师主导地位的发挥;

2、有利于教师对整个教学过程的监控;

3、有利于系统科学知识的传授;

4、有利于教师教学目标的完成;

5、有利于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

缺点:1、重教轻学,忽视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容易造成学生对教师、对教材、对权威的迷信,使学生缺乏发散思维、批判思维的创建。

一、学习环境分析。指对教学所需要的总体环境的分析,包括物环境和人环境。物环境就是学的物质环境如温度、光线、通风以及必要的教学设备。人环境则指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如师生之间的需要、认知因素、情感因素、课堂气氛等。良好的学环境主要取决于合理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科学的课堂教学管理和课堂问题行为的有效控制。

二、学习者特征分析。主要分析学生的初始能力、一般特征与学习风格。

初始能力是指特定学科的内容的学习已经具备的有关知识与能力的基础,以及对学习内容的认识与态度,也即是教学的起点;

一般特征指对学生学习产生影响的个体的、生理与心理的和社会的特点。包括年龄、性别、认知成熟度、学习动机、个人对学习的期望、工作经历、生活经历、经济文化与社会背景等。

学习风格。学生感知不同刺激并对不同刺激作出反应这两方面产生影响的所有心理特征。也可以说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经常喜欢采用某种特殊学习方式、策略的倾向。主要包括⑴对感觉通道的偏重(有视觉型、听觉型与动觉型);⑵心理的和社会的特征;⑶认知方式,场依存性与场独立性,沉思型与冲动型,整体型与系列型等;⑷大脑左右半球的加工方式,左半球加工畔的方式是言语的、系列的、数字的、理发的和逻辑的,右半球则与空间知觉、形象、情感等方式加工信息。

三、学习任务分析。包括学习目标与教学内容两部分。学目标一般由学生的行为来描述,应由学生的知识技能、学习能力与态度情感构成。学习内容分析指为实现学目标要求学生系统学习的知识、技能和行为经验的总和,即通常的教学大纲与教材所包含的内容。学习内容分析将进一步确定教学内容的学深度与广度,并揭示组成学习内容的各项先决知识和能力的联系。

四、编写测试项目。

五、教学策略设计。

教学策略是对完成特定的教学目标而设计的教学过程系统。包括教学组织策略、传递策略与学习策略,是教学活动顺序、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媒体等因素的综合考虑。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这两种教学策略诉主要教学策略的步骤有:

1、讲解策略

1)呈现信息:主要通过说明解释和实际的演示、证明与示范来实现。

2)检查接受:回忆和理解程度。

3)为学生提供将一般原理运用于多种实例的机会。需要对正确与否进行检测,必要时应该调整实例的难度和数量以保证学生行为正确无误。

4)为新习得的畔应用到实际生活情境与问题中提供机会。

2、经验策略:

1)提供表现行为的机会并观察其行动的结果。

2)通过提问或观察检查学生对因果关系的理解程度。

3)通过提问或观察进一步的活动,检查是否理解一般原理,在掌握一般原理之前应不断提供实例。

六、教学评价设计。

以教为主的评价主要有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是指教师获取信息对教学进行调整使之更富成效的过程。有三个基本环节,即“一对一”评价、“小群体”评价与“现场试教”。终结性评价是指为设计、收集和解释与一组特定的教学数据资料,旨在确定教学价值。

二、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模式

这种设计模式的理论基础是建构主义。其设计原则是:强调以学生为主;其设计思想倾向于以学生为中心,特别强调学习者的自主建构、自主探究、自主发现,容易培养学习者的创新精神和能力、

缺点:它往往忽略教学目标的分析和达到,忽视教师的主导地位。

其方法与步骤是:

一、教学目标分析

通过分析目前学生的状况与所达到的状态的差距,也即目前水平与期望水平之间的差距,也即分析学习需要,确定教学的总目标。简言之,是对整门课程及各教学单元进行分析,以确定当前所学知识的主题。

二、情境创设。创设与主题相关的、尽可能真实的情境。

三、信息资源的设计。是指学习主题所需信息资源的种类和每种资源在学习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主要包括应从何处获取以及如何有效地利用这些资源等问题。

四、自主学习设计。在以学为主的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中,常用的有支架式学习法,抛锚式学习法与随机进入学习法等。

如果是支架式学习法,则围绕上述主题建立一个相关的概念框架,框架的建立应该益寿延年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的理论,并全因为每个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不同,因而在设计时要因人而异。

如果是抛锚式教学,则根据上述主题在相关的实际情景中去确定某个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然后围绕该问题展开进一步的学习。提出假设,进一步通过查询各种信息资料论证假设,根据论证结果制定解决问题的行动规则。实施该计划并根据实施过程中的反馈补充和完善原有知识。

如果是随机进入教学,则要求创设能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设计情境,以更让学生自主探索过程中能够进入其中任何一种情境中去学习。

五、协作学习环境设计。

在个人自主学习基础上开展小组讨论、协商,以进一步完善和深化对主题意义的建构。整个协作学习过程是由教师组织指导,教师和学生一起讨论进行。

协作学习应考虑下列问题:所提的问题应争论性。教师要考虑学生最近发展区,通过提问来引起讨论,切忌直接告诉学生应该做什么。要及时对学生在讨论过程中的表现作一评价。

六、学习效果价设计

学习效果价包括小组评价、自我评价。评价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自主学习能力;协作学习中所做出的贡献;是否达到意义建构的要求。

七、强化练习设计。根据小组价和自我表现价的结果应该为学生设计出一套可供选择并有一定针对性的强化练习。这类练习既要反映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双要能适应不同学生的要求,以便通过强化练习能够纠正学生原有的错误,最终达到学生的意义建构。

三、“主导-主体”教学设计

双主教学设计模式是介于以教为主和以学为主之间,吸收其长处,避免其短处。其总体思想是教师通过教学意图和策略影响学生,把学生置于主体地位并提供主体地位的天地,使学生成为学习的行动者。

优点:既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地位,有充分体现学生的创新能力,不仅对学生的知识技能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有利,对学生健康情感和价值观的培养也有利。

缺点:对教学环境要求较高,它需要教师周密策划,否则可能顾此失彼。

1、分析教学目标;

2、分析学习者特征;

3、教学策略的选择与设计

选择方法是根据当前教学内容与大多数学生的认知结构变量,从以教为主或以学为主教学策略中先选定其中一类,然后根据教学内容的具体要求决定采用其中的某一种教学子策略,然后再对定的教学策略的某个子类进行有关实施步骤的详细设计。

以教为主策略的子策略有、支架式、抛锚式、随机进入式、启发式、自我反馈式、基于INTERNETR的探索式等;

以学为主策略的子策略有:课堂讨论、角色扮演、竞争、协同、伙伴等。

4、教学媒体的选择与设计

选择媒体时,要了解媒体的性能,根据教学内容中的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的特点选择媒体。如何使用与在什么情况下使用是媒体设计的核心内容。

教学媒体设计是指确定各种媒体的具体内容、呈现方式和各种媒体间的组合关系。设计要遵循三个原则:目标控制原则(即教学目标控制着媒体的类型与各类的选择),对象知识原则(即设计应与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特征相适应)不要遵循媒体设计的心理依据。由于学习过程中主析心理活动有注意、知觉、记忆、和概念形成,所以对媒体的设计就要遵循注意的选择性、新型性、简洁性、适中性;遵循知觉的的整体性、相对性、对比性;记忆的组块性和有限性,要注意从实例出发,正反结合、用列出属性表来定义等方法来有效地形成概念。

5、形成性评价设计

以教为主的评价包括两个环节:一是收集反映课堂教学效果的有关信息;二是根据信息资料所反映的教学状况来做及时反馈。在第一个环节中,搜集课堂教学的信息资料主要有三种方法:测验、调查与观察。在第二个环节中,要解决如何做出即时反馈,形成性评价中的反馈有三种:校正反馈(用于大多数学生对当前教学内容的学习未能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时),鼓励性反馈(用于大多数能达到教学要求的学生),帮助性反馈(对于少数或个别不能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的学生适用)。

以学为主的评价主要包括自主学习能力、协作学习过程中做出的贡献的评价来看是否达到意义建构的要求。根据小组和自我评价的结果,应为学生设计一套可供选择并有针对性的补充学习材料和强化练习,以纠正原有错误或片面认识,最终达到符合要求的意义建构。

Ⅵ 以教为主的教学设计和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各自呈现什么特征

其主要理论依据是奥苏贝尔的“学与教”的理论(“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与动机理论).其设计思想是以教师为中心.其设计原则是:强调以教师为主.其研究主要内容是:帮助教师把课备好、教好.
特点:1、有利于教师主导地位的发挥;
2、有利于教师对整个教学过程的监控;
3、有利于系统科学知识的传授;
4、有利于教师教学目标的完成;
5、有利于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
缺点:1、重教轻学,忽视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容易造成学生对教师、对教材、对权威的迷信,使学生缺乏发散思维、批判思维的创建.
一、学习环境分析.指对教学所需要的总体环境的分析,包括物环境和人环境.物环境就是学的物质环境如温度、光线、通风以及必要的教学设备.人环境则指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如师生之间的需要、认知因素、情感因素、课堂气氛等.良好的学环境主要取决于合理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科学的课堂教学管理和课堂问题行为的有效控制.
二、学习者特征分析.主要分析学生的初始能力、一般特征与学习风格.
初始能力是指特定学科的内容的学习已经具备的有关知识与能力的基础,以及对学习内容的认识与态度,也即是教学的起点;
一般特征指对学生学习产生影响的个体的、生理与心理的和社会的特点.包括年龄、性别、认知成熟度、学习动机、个人对学习的期望、工作经历、生活经历、经济文化与社会背景等.
学习风格.学生感知不同刺激并对不同刺激作出反应这两方面产生影响的所有心理特征.也可以说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经常喜欢采用某种特殊学习方式、策略的倾向.主要包括⑴对感觉通道的偏重(有视觉型、听觉型与动觉型);⑵心理的和社会的特征;⑶认知方式,场依存性与场独立性,沉思型与冲动型,整体型与系列型等;⑷大脑左右半球的加工方式,左半球加工畔的方式是言语的、系列的、数字的、理发的和逻辑的,右半球则与空间知觉、形象、情感等方式加工信息.
三、学习任务分析.包括学习目标与教学内容两部分.学目标一般由学生的行为来描述,应由学生的知识技能、学习能力与态度情感构成.学习内容分析指为实现学目标要求学生系统学习的知识、技能和行为经验的总和,即通常的教学大纲与教材所包含的内容.学习内容分析将进一步确定教学内容的学深度与广度,并揭示组成学习内容的各项先决知识和能力的联系.
四、编写测试项目.
五、教学策略设计.

Ⅶ 教学设计有哪些主要的特征

(1)教学的计划抄、开发、传播和评价袭是建立在系统理论上的。

(2)教学目的是建立在对系统环境的分析上的。

(3)教学目标是用可观察的行为术语来描述的。

(4)对学生的了解是系统成功的重要因素。

(5)研究重点放在教学策略的计划和媒体的选择上。

(6)评价是设计和修改过程的一部分。

(7)按照学生达到预期标准的能力来测定和分等,而不是一个学生和另一个学生的比较。

(8)教学设计还必须把””人类是如何学习””的知识作为基础,在实践中注意开发学生的智力,解决””教会学生如何学习””的问题。并在学习活动中积极地进行监视、反馈、调节和修正,以尽快、有效地达到学习目标。

Ⅷ 教学设计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教学设计的基本特征是: 指导性 、系统性、操作性 、预演性

Ⅸ 教学设计应具备哪些特点

1.教学设计是创造性的劳动
按照何克抗教授关于教学设计的定义,教学设计就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因为他说到的“将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的原理转换成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环节进行具体计划”和“创设教与学的系统‘过程’或‘程序’。”这个“转换”和“创设”不是课本和课程标准所提供的,也不是管理层统一布置要求的,而是教学亲自完成的。教师要想方设法把教材包含的知识转变成学生的素质能力,并且让受教者感受到学习过程的愉快,这不是件简单和轻而易举的工作。“除了表演之外,教师不仅必须全面掌握作曲、历史、即兴创作和理论,而且必须能够帮助学生在迄今为止的更大程度上在音乐领域获得能力。这意味着有发展前途的教师不仅要在音乐研究的各个方面达到要求,而且要学会如何把这些方面教给学生。音乐的内容不新,但把这些内容全面教给学生的企图,虽然只是在适宜在水平上,却代表着一种新的挑战”。(《教师准备与有自由选择的K—12音乐标准》[美]塞缪尔、赫普著、林军译。摘自《音乐教育》2002年2期,33页)因此,音乐教学必须首先设计好教学的方案,这个方案中不仅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更主要的是包括了教学方法和师生双向活动内容的教学程序。而这个教案就是教师的创造性劳动成果,它能最能体现一个教师的创造性能力。。
2、教学设计是系统性工程
教学设计把教学过程视为一个由诸多要素构成的系统,因此需要运用系统思想和方法对参与教学过程的各个要素及其相互关系作出分析年断和操作。这里的系统方法是指教学设计从“教什么”人手,对学习需要、学习内容、学生进行分析;然后从“怎么教”人手,确定具体的教学目标,制定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选用恰当经济实用的媒体,具体直观地表达教学过程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对教学绩效作出评价,根据反馈信息调控教学设计各个环节,以确保教学和学习获得成功。。
3、教学设计是针对性的工作
教学是项目的、目标性很强的行为,也是特别需要对象主动积极参与的活动,没有明确目标,没有学生的积极学习态度,教学不能成功,甚至不能称之为教学。因此教学设计很重要的一个特点就是要针对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心理特征,针对教学内容,以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心理特征为确定教学策略的依据。所以教学设计之前研究、确定教学目标和掌握学生学习心理研究教学内容是非常必要的。盲目的进行教学设计,将导致整个教学过程的盲目性。

阅读全文

与教学设计的特征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有趣的水语言教案反思 浏览:926
苏教版高中语文pdf 浏览:49
幼儿观察能力教案反思 浏览:927
托班音乐教案红灯笼教学反思 浏览:232
怎样让学生爱上语文课培训心得 浏览:404
山西统考2017语文试卷 浏览:805
三年级下册语文半期考试jian参考答案 浏览:455
舞蹈课教学计划表模板 浏览:682
2013小学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浏览:393
快速波尔卡音乐教案 浏览:430
初高中语文语法 浏览:942
县域课堂教学改革 浏览: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学设计 浏览:832
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教学策略研究 浏览:795
朝阳区20152016期末语文 浏览:521
天勤教育教学点 浏览:534
语文九全课时特训答案 浏览:679
户外活动教案跑 浏览:977
2016重庆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885
大班音乐活动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浏览: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