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为什么停止开发北大荒 教学设计 教案
问题研究为什么停止开发“北大荒”
从容说课
生态环保,是人类共同面临的重大主题,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近年来严重影响东北亚地区各国生态环境的沙尘暴问题,已引起国际社会的高度重视,正联手防治沙尘暴,在中国、蒙古等沙尘源区进行防治荒漠化的跨国协作。
三江平原在历史上曾被称为“北大荒”。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我国根据当时国家发展的战略,决定对三江平原进行大规模的开垦,使三江平原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北大荒”变成了“北大仓”。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为了实现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实施生态环境的保护,国家决定停止开发三江平原的荒地,并建立自然保护区。
从大环境来看,东北平原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平原,落实振兴东北战略,推进“东北再造”,迫切需要建设“绿色东北”。这是实现东北地区的全面振兴、实现东北地区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
本问题研究的逻辑框架是:教材首先从三江平原的自然特点出发,让学生对三江平原的地理位置、地形特点和气候有一个明确的认识,这就需要学生对东北地区的地形图有更深的掌握;其次,通过给学生大量的材料,让他们分析“北大荒”变成“北大仓”的原因;最后,从落实新的发展观、振兴东北的战略角度,分析建设“绿色东北”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从东北地区的全面振兴和可持续发展的高度,提出建设“绿色东北”的总体思路;从可操作性层面,提出建设“绿色东北”的重大举措,并理解停止开发三江平原荒地的原因。
教学重点
1.三江平原的自然特点。
2.“北大荒”成为商品粮基地的优势。
3.湿地的生态环境效应。
教学难点
1.“北大荒”成为商品粮基地的优势。
2.湿地的生态环境效应。
课时安排
1课时
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三江平原的自然特点,通过三江平原的地理位置来进行分析。
2.“北大荒”变成“北大仓”的原因。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地图了解三江平原的地理位置,分析三江平原的自然特征,从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分析为什么要停止开发“北大荒”。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三江平原自然特点的分析及其历史的演变过程:北大荒——北大仓——北大荒的转变过程,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态环境保护观念。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播放三江平原开发前的录像片或展示三江平原的景观图片、地图等。请大家在地图上找一找三江平原的位置,找出三江平原中的“三江”是哪三江?这里的人口密度状况,并分析开发前后状况比较。
推进新课
师
三江平原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是由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冲积而成的低平原,面积10.89万平方千米,是我国面积最大的沼泽区。
板书:
一、三江平原的自然特点
【知识拓展】
阅读三江平原的地质构造和地貌类型材料,形成一个完整认识三江平原的思路。
区内由北东走向的完达山脉将平原分为两部分。完达山以北的三江平原是一个大面积沉降区,盆地内堆积千米以上的沉积地层。我们驱车行进至三江平原时,看到在一望无际的大平原中,耸立着一些小山丘,犹如云海中的孤岛。这里的河流多无明显的河槽,发源于山区的几条河流进入平原后漫散在平原中,形成无尾河。这些现象说明全新世以来许多地方沉降运动仍在继续进行。平原西半部海拔高度为60~80米,坡降较大,地表组成物质较粗,黏土、亚黏土层很薄,或是亚沙土、沙、沙砾层直接出露地面,沼泽及沼泽化土地面积小;东半部,海拔高度一般为45~60米,坡降多为1/5000~1/10000,各种洼地星罗棋布,地表覆盖有3~17米厚的亚黏土和黏土层,渗透性差,沼泽及沼泽化土地广泛分布。
完达山以南的平原,称为穆棱—兴凯平原,也为一个沉陷区,海拔高度一般为55~95米,自西向东倾斜,坡降较小,表层一般覆盖有1~4米的亚黏土、亚沙土,沼泽率也较高。
由于平原区地势低平,切割能力弱,因而河道稀疏,河网密度小。除黑龙江、松花江和乌苏里江外,有些河流发源于完达山或小兴安岭而穿行于平原沼泽之中,而有些河流则发源于沼泽洼地又流经于沼泽之中。这些中、小型河流均具有平原沼泽性河流的特点,即河流纵比降小,河道弯曲,枯水河槽狭窄,河漫滩宽广,排水不畅。每年汛期,主要河流还受黑龙江、乌苏里江洪水顶托,回水距离一般为20~30千米,最长达70千米。洪水顶托抬高了这些河流的承泄水位,使两岸低平地排水更为困难,促进了沼泽的形成和发展。
本区属温带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光照充足,全年日照时数一般为2400~2500小时,年总辐射量100~112千卡/平方厘米。年降水量多为500~600毫米,季节分配不均,年际变化较大,在一年中降水集中于夏秋,各地6~10月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75%~85%,陆面可能蒸发量为550~650毫米。
(学生探究讨论)三江平原沼泽广泛分布的自然原因。
生
略。
师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主要是由三江平原地势低、多雨,排水不畅造成的。三江平原新构造运动以下沉为主,地势低平,土质黏重,夏秋多雨,排水不畅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在河漫滩、阶地和各类洼地上形成大面积集中连片的沼泽,还有季节性的沼泽化土地。根据调查和统计,本区沼泽面积达110多万公顷,此外还有季节性积水的沼泽化草甸130多万公顷。
板书:
地势低平,沼泽广布
师
三江平原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决定了它是我国开发较晚和未充分开发的地区,资源丰富,潜力很大。目前国务院已将该区列为国家重点农业综合开发区,要求建成稳产高产的国家重要商品粮基地、以大豆为主的农副产品出口创汇基地、畜产品供应基地和农副产品综合加工基地。
板书:
二、从“北大荒”到“北大仓”
师
三江平原地形平坦,土地集中,人口稀少。与我国广大农耕区相比,三江平原的开发历史比较晚,到1949年只有耕地40万公顷。随着我国人口和粮食需求的不断增长,国家决定大规模开垦“北大荒”,并相继在三江平原建立了一大批国营农场。20世纪50年代的青年志愿者在荒原上踩出了第一串脚印,冒起了第一缕炊烟,他们是拓荒者,把“北大荒”变成了“北大仓”,创造大量物质财富的同时,也是特定历史时期创造了顾全大局、艰苦奋斗、勇于开拓、无私奉献的“北大荒”精神。
【知识拓展】
通过材料的阅读,了解“北大荒”在不同年代开发的背景和意义。
新中国成立之初,粮食是摆在政府面前的头号难题。当时,许多中国人仍过着糠菜半年粮的生活。国外敌对势力断言,中国共产党将无法解决4亿多人的吃饭问题。前线需要粮食,建设需要粮食,共和国的缔造者们发出向“北大荒”进军的号令。
从此,沉睡在三江平原、松嫩平原和完达山山麓的千里沃野召唤着一批又一批英雄的拓荒群体。
1947年开始,一批批人民解放军官兵带着征战风尘开进荒原,雪亮的铧犁翻开千古的沉寂,黑土上升起了军垦的红旗。在解放济南战役中活捉王耀武的英雄群体农建二师8万名官兵挥师北上,出密山、越宝清、奔铁力、拓绥滨,创办了三大农场;王震将军带着当年开发南泥湾的战将,率十多万转复官兵成建制地布点开荒。踏着英雄的足迹,数十万大专院校毕业生、地方干部、支边青年、城市知识青年等,同样投身“北大荒”开发,将青春热血倾洒在这里。
历经50个春秋,100万人在5.5万平方千米的荒原上开垦出了3000多万亩良田,打下了1000亿千克粮食,支撑了年轻的共和国大厦。有人算过一笔账,这些粮食以每人每天一斤计算,足够5.5亿人吃上一年。
“北大荒”是国家手中的一袋米,更是市场的平衡器,它始终发挥着确保粮食供应与市场稳定的重要作用。1960年国家处于严重自然灾害时期,北大荒人把口粮一减再减,向国家硬是上缴了1.8亿千克粮食,完成了3000万千克大豆出口任务。1988年全国粮食生产出现波动,国家决定垦区上缴粮食增加到10.9亿千克,用来平抑粮价。他们把所有的余粮一抠再抠,一斤不少地完成了任务,如果按当时的市场价格计算,有的农场管理局一次就损失2000万元。
进入90年代,全国的粮食生产调出省份在减少,调入省份在增多,谁来应急生产粮食?北大荒人勇敢地站出来为国分忧,提出建设占全国新增定购任务1/10的50亿千克商品粮基地。到1998年,全垦区已实现年产85亿千克粮食,可提供65亿千克商品粮。
师
(根据材料,让同学们分析)三江平原垦荒需要重点改造的自然条件是什么?为什么?
生
略。
师
(学生回答,教师补充)根据三江平原的自然特征来看,过度地开荒破坏了这里的原始生态环境,三江平原已由原来自然生态为主的环境系统转变为半自然生态为主的环境系统。湿地面积缩小了80%,空气湿度减小,降水量减少,气温增高,许多野生动物被迫迁徙他乡,曾肥得流油的耕地也正面临着日益贫瘠的危险。1999年我国政府决定停止对“北大荒”开荒,对不宜耕种的土地实行退耕还林还草还湿地,以恢复这里的生态环境。同时2002年三江平原又被世界湿地公约组织列入世界公约名录,所以保护湿地是关键。
师
(根据材料,让同学们叙述)三江平原作为商品粮基地有哪些优势?
生
略。
师
(学生回答,教师补充)三江平原作为商品粮基地的优势是地多人少,人均耕地0.66~2公顷,提供余粮多,土地平坦,使用大型农业机械条件好,机械化水平高,宜农荒地多,开发潜力大。若水利条件进一步得到改善,可望在短期内大幅度提高粮食生产。
板书:
(一)转变原因
(二)三江平原在我国商品粮基地中的地位
师
湿地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之一。按照世界《湿地公约》的定义,湿地包括沼泽、泥炭地、湿草甸、湖泊、河流、滞蓄洪区、河口三角洲、滩涂、水库、池塘、水稻田以及低潮时水深浅于6米的海域地带。湿地储存了大量的水土资源,还蕴藏着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和矿产资源,其生态旅游的价值也很大。湿地在促进海洋水、陆地水、大气水积极循环与转化,在维持水均衡和生态平衡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和强大的功能。湿地有其湿润半湿润的气候条件,并构造了一个独特的水循环系统。湿地号称“自然之肾”,具有保持水土、调节气候、净化水质和空气、美化环境的功能。
湿地与森林、海洋一起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湿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资源宝库和最重要的生存环境之一,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但我国湿地的生态环境现状令人担忧。有关专家已经建议尽快制定《湿地法》,把湿地保护与合理利用纳入法治轨道;改革完善管理机构,实施以自然湿地单元(系统)为单位的统一规划管理;提高全民湿地保护意识,树立新型湿地环保理念;保护多样性特色,促进湿地综合利用;广开筹资渠道,加大湿地保护的投入力度;加强湿地科学研究,扩大国际合作。
【知识拓展】
湿地的环境功能
湿地蕴涵丰富的水资源,具有极高的生产力,调查研究表明,每平方米湿地平均可生产2千克左右的有机物质,仅次于热带雨林的生产能力,它不仅为人类提供大量的如食物、原材料和水资源等,还有独特的环境功能。它能消除毒物、净化水质,是自然环境中自净能力很强的区域之一,它对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蓄滞洪水、涵养水源、补充地下水、稳定海岸线、控制土壤侵蚀、保墒抗旱、净化空气、调节气候等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还为野生动植物提供必不可少的生息场所。
师
为从根本上改善生态环境,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黑龙江垦区2001年果断停止开荒。全垦区坚决禁止占用林地、草原、湿地开垦耕地,不准破坏一亩原始沼泽,以保护好现有的1000余万亩荒原和1475万亩湿地。
板书:
三、停止开发三江平原
(一)湿地的生态环境效应
师
湿地不但具有丰富的资源,还有巨大的环境调节功能和生态效益。各种类型的湿地在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持淡水资源、调蓄洪水、调节气候、降解污染物和为人类提供生产、生活资源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湿地的这些重要功能和价值一直是人类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的物质基础。
湿地的生态效益表现在:一是保护生物和遗传多样性,二是减缓径流和蓄洪防旱,三是固定二氧化碳和调节区域气候,四是降解污染和净化水质,五是防浪固岸。
通过材料分析,思考为什么我国把“北大仓”演化为过去的“北大荒”?
【知识拓展】
黑龙江垦区是在昔日闻名于世的“北大荒”上开发起来的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总面积为5.6万平方千米,主要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是世界上仅有的三大黑土带之一。50年前,三江平原、黑龙江谷地、嫩江流域广大区域保存原始面貌,天然森林草原茂密,低湿地覆盖平原大地,一片荒凉,人迹罕见,故称“北大荒”。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家为解决粮食短缺问题,决定开发它。50年来,经过十几万部队复转官兵和数十万知识青年的开发建设,开辟了同江、密山、黑河等垦区,成为拥有耕地3000万亩,年产粮食85亿千克以上的国家重要商品粮基地,“北大荒”变成了“北大仓”。然而,大面积的开荒虽然扩大了耕地面积,但也使“北大荒”的部分湿地消失,生态环境受到破坏,天然的森林、草原、低湿地覆盖面积明显下降,生物多样性出现危机。过去“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的情景不见了,不少鸟兽无法在此栖息,被迫迁徙他乡;昔日“黑土地肥得流油,插根筷子都发芽”,如今却越种越瘦,灾害越来越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
科学使得垦区决策人变得聪明了。除了果断停止开荒、保护好现有的荒原和湿地外,还规划在近三年内完成退耕270万亩,因地制宜种树种草还林还牧;拨出专款扩大自然保护区建设,与日本合资建设湿地生态监测与培训项目。
生略。
师
(依照材料,教师进行知识点的总结)湿地的合理利用是一种与维持生态自然性并不相悖并造福于人类的可持续利用方式。当前,在三江平原湿地保护和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湿地的保护与开发的矛盾。据土地资源调查显示,黑龙江省未利用土地中的宜农荒地有70%在三江平原,而且集中分布在湿地地区,新中国成立后对三江平原已进行了三次大规模开垦,今后,按照湿地保护的要求,再大面积开发,已不现实。二是湿地保护与防洪、排水的矛盾。20世纪80年代为了解决三江平原洪涝问题,国家投入了大量资金用于水利工程建设,为解除当地防洪除涝起到了重要作用,但修建的堤防工程,切断了大部分沼泽湿地与河流的联系。例如在浓江上游修建了浓鸭排干渠,把上游水大部分排入黑龙江,导致沼泽地水位下降,生态失衡,湿地退化。三是湿地保护与综合利用的矛盾。三江平原有丰富的水资源和肥沃的宜农土地资源,在湿地的保护中不仅仅是划定湿地保护区的单一保护。应该在利用中保护,在保护中利用,在保护环境的基础上,作到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的统一和协调。四是湿地保护与管理体制的矛盾。多部门对湿地保护管理和开发利用体制,破坏了湿地的水、土、动植物等重要资源的整体性和有机联系。分散的管理体制,造成各部门各自为政,各行其是,不利于湿地的保护和合理开发持续利用。
板书:
(二)保护三江平原
课堂小结
黑龙江三江平原湿地生态恢复建设,应在湿地生态结构上下工夫,以环境生态学的有关理论,保证湿地生态平衡条件的满足。通过退耕还湿(还林还草)、刹住毁湿(草、林)开荒之风、划入或组建保护区(地)、新建一批蓄水坝和平沟等措施,保持、恢复和重建湿地生态系统。探索适合该区的湿地农业发展模式,是防止农业生产对湿地资源有效保护与可持续利用构成威胁的有效途径。从资源水利和环境生态水利的战略高度,配置水利工程设施,在满足农田用水的同时,确保湿地生态用水安全,确保东北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板书设计
问题研究为什么停止开发“北大荒”
一、三江平原的自然特点
地势低平,沼泽广布
二、从“北大荒”到“北大仓”
(一)转变原因
(二)三江平原在我国商品粮基地中的地位
三、停止开发三江平原
(一)湿地的生态环境效应
(二)保护三江平原
活动与探究
类比说明洞庭湖地区为什么从“围湖造田”到“退田还湖”?
(教师提示)洞庭湖湿地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泊湿地景观生态系统之一,由于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湿地资源十分丰富。
围湖造田使得湖区人口剧增,而频繁爆发的水灾却又让湖区大量人口倾家荡产。无奈中,村民们只得涌向周边山岭,开山伐木,种地为生,这就触发了水土流失。当洪水裹挟泥沙漫过江汉平原时,大量泥沙沉积在湖区,形成了一片片新鲜沙洲,这就又为围垦创造了条件,吸引着下游过剩的人口不断前来垦荒,形成了围湖造田→与林争地→水土流失→河湖淤积→新的围湖造田的恶性循环。洞庭湖区大面积的围湖造田,使得湖面大大缩小,许多湖群消失,蓄洪能力急剧减弱,汛期湖水水位猛涨,顶托长江,严重影响了洪水的分流,对洞庭湖区和荆江大堤都极为不利,给国家带来了很大的经济损失。
1998年长江大水,促使我们重新审视人与湖泊山林的关系,认识到长江的湖泊湿地有其自身的规律,依靠工程措施强行改变这种规律只能引发更多的灾害,长江中下游平原湿地巨大的生态效益,不是任何一个水库可以替代的;而三峡水库220亿立方米的防洪库容,也不可能弥补50年来长江中下游12000平方千米湖泊湿地的损失。人不给水出路,水就不给人出路,和平共处的唯一出路只能是遵从和适应江湖固有的规律,也是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指导思想。其后我国政府提出了与过去完全不同的江河治理思路:“封山植树,退耕还林,退田还湖,平垸行洪,以工代赈,移民建镇,加固堤坝,疏浚河道。”禁伐天然林和退耕还林是治本之策,而退田还湖、平垸行洪、以工代赈、移民建镇则都讲的是如何有组织地将人类侵夺的部分空间还给湿地湖泊,达到我国经济、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
Ⅱ 为什么停止开垦"北大荒"教学设计
生态环保,是人类共同面临的重大主题,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近年来严重影响东北亚地区各国生态环境的沙尘暴问题,已引起国际社会的高度重视,正联手防治沙尘暴,在中国、蒙古等沙尘源区进行防治荒漠化的跨国协作。
三江平原在历史上曾被称为“北大荒”。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我国根据当时国家发展的战略,决定对三江平原进行大规模的开垦,使三江平原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北大荒”变成了“北大仓”。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为了实现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实施生态环境的保护,国家决定停止开发三江平原的荒地,并建立自然保护区。
从大环境来看,东北平原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平原,落实振兴东北战略,推进“东北再造”,迫切需要建设“绿色东北”。这是实现东北地区的全面振兴、实现东北地区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
本问题研究的逻辑框架是:教材首先从三江平原的自然特点出发,让学生对三江平原的地理位置、地形特点和气候有一个明确的认识,这就需要学生对东北地区的地形图有更深的掌握;其次,通过给学生大量的材料,让他们分析“北大荒”变成“北大仓”的原因;最后,从落实新的发展观、振兴东北的战略角度,分析建设“绿色东北”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从东北地区的全面振兴和可持续发展的高度,提出建设“绿色东北”的总体思路;从可操作性层面,提出建设“绿色东北”的重大举措,并理解停止开发三江平原荒地的原因。
教学重点
1.三江平原的自然特点。
2.“北大荒”成为商品粮基地的优势。
3.湿地的生态环境效应。
教学难点
1.“北大荒”成为商品粮基地的优势。
2.湿地的生态环境效应。
课时安排
1课时
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三江平原的自然特点,通过三江平原的地理位置来进行分析。
2.“北大荒”变成“北大仓”的原因。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地图了解三江平原的地理位置,分析三江平原的自然特征,从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分析为什么要停止开发“北大荒”。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三江平原自然特点的分析及其历史的演变过程:北大荒——北大仓——北大荒的转变过程,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态环境保护观念。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播放三江平原开发前的录像片或展示三江平原的景观图片、地图等。请大家在地图上找一找三江平原的位置,找出三江平原中的“三江”是哪三江?这里的人口密度状况,并分析开发前后状况比较。
推进新课
师
三江平原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是由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冲积而成的低平原,面积10.89万平方千米,是我国面积最大的沼泽区。
板书:
一、三江平原的自然特点
【知识拓展】
阅读三江平原的地质构造和地貌类型材料,形成一个完整认识三江平原的思路。
区内由北东走向的完达山脉将平原分为两部分。完达山以北的三江平原是一个大面积沉降区,盆地内堆积千米以上的沉积地层。我们驱车行进至三江平原时,看到在一望无际的大平原中,耸立着一些小山丘,犹如云海中的孤岛。这里的河流多无明显的河槽,发源于山区的几条河流进入平原后漫散在平原中,形成无尾河。这些现象说明全新世以来许多地方沉降运动仍在继续进行。平原西半部海拔高度为60~80米,坡降较大,地表组成物质较粗,黏土、亚黏土层很薄,或是亚沙土、沙、沙砾层直接出露地面,沼泽及沼泽化土地面积小;东半部,海拔高度一般为45~60米,坡降多为1/5000~1/10000,各种洼地星罗棋布,地表覆盖有3~17米厚的亚黏土和黏土层,渗透性差,沼泽及沼泽化土地广泛分布。
完达山以南的平原,称为穆棱—兴凯平原,也为一个沉陷区,海拔高度一般为55~95米,自西向东倾斜,坡降较小,表层一般覆盖有1~4米的亚黏土、亚沙土,沼泽率也较高。
由于平原区地势低平,切割能力弱,因而河道稀疏,河网密度小。除黑龙江、松花江和乌苏里江外,有些河流发源于完达山或小兴安岭而穿行于平原沼泽之中,而有些河流则发源于沼泽洼地又流经于沼泽之中。这些中、小型河流均具有平原沼泽性河流的特点,即河流纵比降小,河道弯曲,枯水河槽狭窄,河漫滩宽广,排水不畅。每年汛期,主要河流还受黑龙江、乌苏里江洪水顶托,回水距离一般为20~30千米,最长达70千米。洪水顶托抬高了这些河流的承泄水位,使两岸低平地排水更为困难,促进了沼泽的形成和发展。
本区属温带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光照充足,全年日照时数一般为2400~2500小时,年总辐射量100~112千卡/平方厘米。年降水量多为500~600毫米,季节分配不均,年际变化较大,在一年中降水集中于夏秋,各地6~10月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75%~85%,陆面可能蒸发量为550~650毫米。
(学生探究讨论)三江平原沼泽广泛分布的自然原因。
生
略。
师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主要是由三江平原地势低、多雨,排水不畅造成的。三江平原新构造运动以下沉为主,地势低平,土质黏重,夏秋多雨,排水不畅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在河漫滩、阶地和各类洼地上形成大面积集中连片的沼泽,还有季节性的沼泽化土地。根据调查和统计,本区沼泽面积达110多万公顷,此外还有季节性积水的沼泽化草甸130多万公顷。
板书:
地势低平,沼泽广布
师
三江平原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决定了它是我国开发较晚和未充分开发的地区,资源丰富,潜力很大。目前国务院已将该区列为国家重点农业综合开发区,要求建成稳产高产的国家重要商品粮基地、以大豆为主的农副产品出口创汇基地、畜产品供应基地和农副产品综合加工基地。
板书:
二、从“北大荒”到“北大仓”
师
三江平原地形平坦,土地集中,人口稀少。与我国广大农耕区相比,三江平原的开发历史比较晚,到1949年只有耕地40万公顷。随着我国人口和粮食需求的不断增长,国家决定大规模开垦“北大荒”,并相继在三江平原建立了一大批国营农场。20世纪50年代的青年志愿者在荒原上踩出了第一串脚印,冒起了第一缕炊烟,他们是拓荒者,把“北大荒”变成了“北大仓”,创造大量物质财富的同时,也是特定历史时期创造了顾全大局、艰苦奋斗、勇于开拓、无私奉献的“北大荒”精神。
【知识拓展】
通过材料的阅读,了解“北大荒”在不同年代开发的背景和意义。
新中国成立之初,粮食是摆在政府面前的头号难题。当时,许多中国人仍过着糠菜半年粮的生活。国外敌对势力断言,中国共产党将无法解决4亿多人的吃饭问题。前线需要粮食,建设需要粮食,共和国的缔造者们发出向“北大荒”进军的号令。
从此,沉睡在三江平原、松嫩平原和完达山山麓的千里沃野召唤着一批又一批英雄的拓荒群体。
1947年开始,一批批人民解放军官兵带着征战风尘开进荒原,雪亮的铧犁翻开千古的沉寂,黑土上升起了军垦的红旗。在解放济南战役中活捉王耀武的英雄群体农建二师8万名官兵挥师北上,出密山、越宝清、奔铁力、拓绥滨,创办了三大农场;王震将军带着当年开发南泥湾的战将,率十多万转复官兵成建制地布点开荒。踏着英雄的足迹,数十万大专院校毕业生、地方干部、支边青年、城市知识青年等,同样投身“北大荒”开发,将青春热血倾洒在这里。
历经50个春秋,100万人在5.5万平方千米的荒原上开垦出了3000多万亩良田,打下了1000亿千克粮食,支撑了年轻的共和国大厦。有人算过一笔账,这些粮食以每人每天一斤计算,足够5.5亿人吃上一年。
“北大荒”是国家手中的一袋米,更是市场的平衡器,它始终发挥着确保粮食供应与市场稳定的重要作用。1960年国家处于严重自然灾害时期,北大荒人把口粮一减再减,向国家硬是上缴了1.8亿千克粮食,完成了3000万千克大豆出口任务。1988年全国粮食生产出现波动,国家决定垦区上缴粮食增加到10.9亿千克,用来平抑粮价。他们把所有的余粮一抠再抠,一斤不少地完成了任务,如果按当时的市场价格计算,有的农场管理局一次就损失2000万元。
进入90年代,全国的粮食生产调出省份在减少,调入省份在增多,谁来应急生产粮食?北大荒人勇敢地站出来为国分忧,提出建设占全国新增定购任务1/10的50亿千克商品粮基地。到1998年,全垦区已实现年产85亿千克粮食,可提供65亿千克商品粮。
师
(根据材料,让同学们分析)三江平原垦荒需要重点改造的自然条件是什么?为什么?
生
略。
师
(学生回答,教师补充)根据三江平原的自然特征来看,过度地开荒破坏了这里的原始生态环境,三江平原已由原来自然生态为主的环境系统转变为半自然生态为主的环境系统。湿地面积缩小了80%,空气湿度减小,降水量减少,气温增高,许多野生动物被迫迁徙他乡,曾肥得流油的耕地也正面临着日益贫瘠的危险。1999年我国政府决定停止对“北大荒”开荒,对不宜耕种的土地实行退耕还林还草还湿地,以恢复这里的生态环境。同时2002年三江平原又被世界湿地公约组织列入世界公约名录,所以保护湿地是关键。
师
(根据材料,让同学们叙述)三江平原作为商品粮基地有哪些优势?
生
略。
师
(学生回答,教师补充)三江平原作为商品粮基地的优势是地多人少,人均耕地0.66~2公顷,提供余粮多,土地平坦,使用大型农业机械条件好,机械化水平高,宜农荒地多,开发潜力大。若水利条件进一步得到改善,可望在短期内大幅度提高粮食生产。
Ⅲ 第八课营造美好宜人的空间--环境设计艺术教案
本课是《设计》模块中的最后一课,在此之前,学生们对设计的一些知识已经有所了解,这为过渡到本框题的学习起到了铺垫的作用。本课具有一定的综合性,也是对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和动手能力训练的关键。所以我想通过更多的活动来引发学生对未来生存环境的思考,从而达到对学生发散性思维的训练及拓展知识的教学目的。由此我想把本框题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理论,通过鉴赏优秀作品、校园环境及居住区的室内外设计了解环境艺术设计知识;另一部分是以实践操作为主,讨论品评身边的环境艺术设计,学习简单的绘制并给同学们留一个较为长期的作业以“我们期待的环境”为题,做一个立体的环境设计模型。以分工合作的方式,参与综合性设计项目的活动。对学生的作品我抱有肯定的态度(多元化评价方式),抽出一定的时间(或拿出一节课的时间)搞一个学生作品展,学生用口头和书面的形式评价自己和他人的设计作品。掌握一些设计和品评方法,在生活中逐渐完成环境知识的建构。
二、教材的性质和特点:
通观本课教学内容,可发现有如下两个特点:
1、容量大,知识结构清晰:
本节课容量较大,主要体现在环境的构成包括了建筑外部环境景观、建筑物和建筑内部空间(即室内)三大部分。(就建筑物民居而言,不同的地域呈现多样的居住造型。)
围绕“环境艺术设计”,分成两大部分:一是环境艺术设计的概念、范围、内容和特点,;二是设计方法的操作和实践,以居室空间为例,引导学生初步理解空间设计的步骤和程序。脉络非常清晰。
2、本课内容在整个《设计》模块的教材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可以说是对《设计》模块的一个的总结,是学生创造性成果的集中展示。展示中提高学生自信,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三、教学目标:
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高二年级学生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学生初步了解环境艺术设计中有关建筑、景观和室内设计的概念、主要内容和三维空间设计的特点。
能力目标:从环境设计的物质因素到精神需求的探究学习中,对环境艺术设计的原则及基本要素有一个整体的概念,并能通过研究分析较好地把握环境艺术设计诸要素间的相互关系及心理需求。学会收集、处理资料信息,并运用一定的表现方法表达对身边环境结构的批判和对环境设计的构想。
情感目标:在实践中提高对环境艺术设计的认识,形成关注生活环境、改造现有生活环境、创造理想生活环境的意识。
四、教学的重、难点:
本着高二新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理解环境艺术设计的内容、主要特点和基本的设计手法。从感性上认识三维空间设计的特点和形式。
重点的依据:只有掌握了基础知识的前提下,才能理解和掌握优秀的环境艺术设计要素。
教学难点:从平面向空间的思维转化,从而树立空间尺度关系的概念。其中“跟我做”中一点透视作图方法是理解和联系的主要难点。
难点的依据:空间的思维转化专业性较强,学生没有这方面的基础知识。
为了讲清教材的重、难点,使学生能够达到本框题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
五、教法:
Ⅳ 干洗店开在什么地方合适
对于干洗店来说,想要有更好的生意,选择一个好的店址十分重要。干洗店怎么选择店址是很多投资者都想要知道的一个问题,那么,干洗店开在哪里比较好呢?
1、人流量充足
众所周知,开干洗店的投资成本比较低,是一个低投入、高回报的投资项目。而且干洗店的消费者众多,消费面比较广,所以投资者在选择干洗店地址的时候,要尽量选择在人流量大、交通便利的地段。这就能保证进店的客源量,让店铺能够提升销售业绩,获得好的收益。
2、目标客户多
虽然干洗店选址最大的参考是人流量,但是还有其他的一些影响因素。投资者在考察人流量的时候还要看行人是否都是目标客户。这就要看所选位置周围的交通环境怎样,如果大批的人都是匆忙地赶路,那么这些人是不会进店消费的。所以,投资者对于店铺周围的交通情况一定要调查清楚。
3、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址
投资者要根据自己的经济情况来选择开干洗店的地址,很多地方的人流量很大,但是租金也会比较高,所以投资者在选择店铺地址的时候要根据自己的实力来选择一个性价比高的地段。
干洗店开在哪里比较好?总之,投资者在选择干洗店开店地址的时候千万要慎重,要结合人流量,目标客户和自己的实际情况来选择。对于干洗店的选址,推荐像居民区、商场、步行街这类地方的附近。
Ⅳ 谁可以提供关于新文化运动的课件
2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一、教学目标
目标
内容
知识与能力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识记
理解
运用
《新青年》的诞生
1915年,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倡导民主和科学,揭开新文化运动的序幕。蔡元培在学术上实行“兼容并包、百家争鸣”的方针。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是新文化运动的干将。《新青年》和北大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
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和新文化运动的发展。
探究在近代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中,新文化运动对于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
联系讲解
史料分析
新文化运动是先进的中国人为振兴中华,改造黑暗的旧中国而进行的新的探索。
德先生和赛先生
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和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口号是民主和科学。以李大钊为代表的先进分子,竭力宣传马克思主义,为新文化运动增添了新的内容。
举例分析
历史比较
中国要富强,必须要提倡民主与科学。在学习中感受新文化运动中主要代表人物在反封建斗争中表现出的无畏的探求真理的精神,激发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使命感。
思想界的空前解放
前期的新文化运动是资产阶级的新文化反对封建的旧文化的斗争。
问题探究
新文化运动既是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的补课,又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曲。
二、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
1.知识结构
2.教材分析与建议
课时安排
1课时。
重点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和主要内容。
难点
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教材内容分析与建议
本课教材主要从三个方面向学生介绍了新文化运动:《新青年》的诞生,德先生和赛先生,思想界的空前解放。新文化运动是中国历史上一场很有影响的思想解放运动。它既是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的补课,又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曲。运动中民主与科学旗帜的树立,使中国社会许多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还造成了新思想、新理论广泛传播的大好机遇。马克思主义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乘着俄国革命胜利之风,在中国广泛传播。由于这一时期的文字和图片资料还是比较丰富的,建议在教学时适当进行补充,引导学生从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出发,联系具体内容,分析新文化运动的作用及影响。
本课引言是引自陈独秀所写的《〈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中的一段史料。陈独秀在这里高举起了“民主”和“科学”的旗帜,对封建专制和封建道德思想进行了最猛烈的抨击。建议教师指导学生进行研读,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理解引言的内容,借此导入新课的教学。问题一:文中的“德先生”和“赛先生”各指什么?问题二:陈独秀提出这“两位先生”的原因是什么?问题三:这“两位先生”的提出在当时有何深远的意义?
第一目“《新青年》的诞生”,教材首先阐述了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强调陈独秀高举起了新文化的大旗,揭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随后介绍了北大校长蔡元培的锐意改革及他在学术上实行的方针,提及大力宣传新文化的一些干将,点明《新青年》和北大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
(1)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
北洋军阀统治前期,在中国满布阴霾的天空中,响起一声春雷,爆发了一场崇尚科学、反对封建迷信、猛烈抨击几千年封建思想的文化启蒙运动——新文化运动。
这一时期,在政治方面,辛亥革命失败后,列强支持袁世凯称帝,加紧侵略中国,中国先进分子为改变这种局面寻找新的出路;经济方面,中国资本主义在一战期间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强烈要求在中国实行民主政治,以更好地发展资本主义;随着新式学堂的建立和留学风气日盛,西方启蒙思想进一步被介绍到中国,而且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的思想深入人心,袁世凯的尊孔复古的逆流为民主知识分子所不容。因此,新文化运动的出现既是当时特定历史时期经济、政治、思想文化诸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也是近代中国经历长期的物质、思想准备基础上的必然结果。
建议教师在进行本目的教学时,补充袁世凯《大总统祭圣告令》的有关内容,使学生认识到袁世凯将封建主义的三纲五常、忠孝节义等说教作为统治的工具,在思想上掀起了尊孔复古的逆流,为突破重点做铺垫。可以引导学生回顾以前所学的知识,设置问题“新文化运动是几个青年凭空捏造出来的吗?”由学生判断这种说法的正确与否,对新文化运动的兴起进行深层次的体会。
袁世凯《大总统祭圣告令》
本大总统躬膺重任,早作夜思,以为政体虽取革新,而礼俗要当保守环球各国,各有所以立国之精神,秉诸先民,蒸为特性。中国服循圣道,自齐家、治国、平天下,无不本于修身。
——《中国近代史资料选编》
(2)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建议在教学的时候出示有关人物的投影片,帮助学生整理相关知识,对于新文化运动中主要人物的生平可以采用讲述法。
陈独秀早年留学日本,曾加入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参加了辛亥革命及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的斗争。1915年,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发表抨击尊孔复古的文章。他在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年》一文,提出了民主和科学的口号,向封建主义及其意识形态发动了进攻。人权就是民主,陈独秀提出了政治民主、信仰民主、经济民主、社会民主和伦理民主的主张,号召人们拿起民主这个武器和旧的意识形态进行斗争。关于科学,陈独秀认为,不论什么事物,如果经科学和理性判定为不合于现今社会的,即令它是祖宗所遗留的,圣贤所深爱的,政府所提倡的,都一文不值。号召人们坚持科学的精神,成为自然界的统治者和主人。陈独秀还向青年提出六项希望,即“自主的而非奴隶的”“进步的而非保守的”“进取的而非退隐的”“世界的而非锁国的”“实利的而非虚文的”“科学的而非想像的”。他期望培养出一代“意志顽狠,善于不屈,体魄强健,力抗自然,信赖本能,不依他人为活,顺性率真,不饰伪自文”的新国民。陈独秀举起了新文化的大旗,揭开了一场规模空前的新文化运动的序幕。
《新青年》和北大成为宣传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建议适当补充有关人物的生平资料,还可以北大红楼的简介引入,利用教材提供的【历史纵横】中的材料进行教学。
蔡元培是著名民主革命家和教育家,他在学术上实行“兼容并包、百家争鸣”的方针。他在担任北大校长期间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提倡学术研究,展开百家争鸣,不拘一格选人才,对中外教员一视同仁等。他聘请新文化的倡导者陈独秀担任文科学长,李大钊担任图书馆主任。还有胡适、刘半农、钱玄同、周作人、鲁迅以及一批留学回来的自然科学家都先后到北大任教。但同时,北大也有一批以刘师培、辜鸿铭为代表的所谓旧派教授。通过改革,使北大成为当时全国思想活跃、学术兴盛的最高学府,培养造就了一批具有新思想的青年。
胡适从美国留学回国后任北大教授,后任文学院院长。他积极参加新文化运动和文学革命运动,是文学革命和初期新文化运动中重要的代表人物。
鲁迅早年留学日本,1918年初参加《新青年》的编辑工作,毛泽东称赞他是伟大的革命家、思想家和文学家。
第二目“德先生和赛先生”。新文化运动中民主和科学两面旗帜的树立,使中国许多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还造成了新思想、新理论广泛传播的大好机遇。教材关于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四个提倡、四个反对的阐述,真正体现出了新文化运动的“新”之所在。
(1)民主和科学的口号
建议教师引导学生对引言部分,教材本目所引资料及【学思之窗】中所引材料进行分析,并适当补充相关内容,以加深对此内容的理解。
“民主”是指民主思想和民主政治;“科学”主要是指近代自然科学法则和科学精神。资产阶级宣扬民主,反对封建专制,把斗争矛头直指封建专制的理论支柱儒家思想;宣扬科学,反对封建迷信和愚昧。这一口号反映了中国社会发展的要求和人民的迫切需要,有力地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但这一口号仍属于资产阶级旧民主主义性质,有它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性,它不能同群众运动相结合,不能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看待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因而不能从根本上推翻封建思想。
(2)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
新文化运动是沿着两条战线展开的,一条是思想战线,一条是文学战线。两条战线交织进行,因而它既是一场思想革命,又是一场文学革命。作为思想革命,它倡导民主和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作为文学革命,它倡导新文学,反对旧文学。前期的新文化运动实质是资产阶级的新文化反对封建旧文化的斗争。后期极力宣传马克思主义。对于运动的主要内容,在于引导学生理解和认识其内涵和意义,使之充实化、具体形象化,即与教材内容和补充资料对照、联系起来分析、认识。对于运动前后期内容的变化,教师应适当强调。
第三目“思想界的空前解放”。教材总结了新文化运动前期的进步性及局限性。
(1)新文化运动的进步性
民主和科学思想的弘扬,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并且推动了中国自然科学的发展,使人们的思想尤其是青年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后期传播的马克思主义,为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所接受,成为拯救国家、改造社会的思想武器。对五四运动的爆发起到了宣传动员作用,也有利于文化的普及和繁荣。建议教师在此处可帮助学生整理近代中国思想界向西方学习的历程,了解新文化运动的地位和作用。
(2)新文化运动的局限性
新文化运动是由资产阶级激进民主主义者发动的。它有伟大的功劳,也有严重的缺点。运动的倡导者忽视人民群众,没有把新文化运动同广大群众相结合,使文化运动局限在知识分子的圈子里。他们还回避当时对军阀政府的实际斗争,也没有正面提出反帝的任务。以当时的文学革命而论,虽然提出建设“国民文学”,但当时的文学活动也只限于一部分知识分子中,还没有可能普及到工农群众中去。
在对新文化运动进行评价时,建议教师找准切入点,帮助学生既看到新文化运动巨大的历史功绩,又看到它的局限性和不足。教师应强调它的积极性是主要的,占主导地位,进而对本课内容进行小结。
三、教学设计与案例
1.教学设计
关于“《新青年》的诞生”一目的教学。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新文化运动的出现既是当时特定历史时期经济、政治、思想文化诸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也是近代中国经历长期的物质、思想准备基础上的必然结果。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顾“维新派同封建顽固派的论战”,“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革命派与保皇派的论战”。思考辛亥革命后,为什么会出现袁世凯复辟帝制?从中认识新文化运动的必要性。可以引导学生联系“民族工业短暂的春天”,使学生认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的增强,使得他们强烈要求在中国实行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反对封建军阀统治。而新文化运动正是反映了这种政治要求而兴起的思想文化运动。引导学生勾勒出“经济—政治—思想文化”三者关系内在联系的轨迹,认识其必然性。同时教师还可设置问题“新文化运动是‘情绪主义’的产物,是几个青年凭空捏造出来的吗?”由学生判断这种说法的正确与否,对运动的兴起进行深层次的体会。建议教师还可补充一些相关人物的照片和资料,并以照片为依托,采用谈话法,设置相应的小问题,诸如①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②新文化运动中的代表人物。③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等。这些都属于对基本史实的识记。通过指导学生带着这些问题有针对性地阅读课文,找出答案和发现问题,利于学生提高阅读能力。
关于“德先生和赛先生”一目的教学。关于民主和科学口号的提出,建议教师对教材提供的史料进行重新整合,并设置相应的问题如:文中的“德先生”和“赛先生”各指什么?它们的具体含义是什么?陈独秀提出这“两位先生”的原因是什么?这“两位先生”的提出在当时有何深远的意义?让学生体会到民主和科学旗帜的树立对于中国社会所产生的深远影响,培养学生阅读史料,驾驭知识的能力。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讨论“新文化运动的‘新’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从而使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明确‘新’的含义所在。在谈及提倡民主和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迷信问题时,教师可以补充胡适关于《贞操问题》的文章及吴虞谈论儒教与专制关系的文章,让学生从中体会到新文化运动中的著名人物在反封建斗争中体现出的勇敢无畏的精神和先锋作用。关于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的问题,教师可以先提问学生什么是旧道德,进而引入新道德,并适当进行阐述。文学革命在新文化运动中的地位也很重要,建议教师提及胡适在《文学改良刍议》中提到的“八事”和陈独秀在《文学革命论》中提到的“三大主义”。还可以回顾著名人物的代表作品,帮助学生理解其精神实质。关于新文化运动的新发展问题的教学,教师要使学生明确“新发展”是什么。为此教师可以抓住以下几点:一是引导学生回顾辛亥革命及其之后的革命屡屡失败的史实,了解单纯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已经难以胜任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任务了,理解俄国十月革命中“开辟了人类历史新纪元”的含义。二是中国人民“翘首以迎接世界新文明之曙光。”三是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是怎样宣传它及这会使新文化运动发生怎样的变化。最终把握新文化运动前后期内容的变化。
关于第三目“思想界的空前解放一目”的教学。教师可以采用联系讲解法,引导学生回顾近代中国思想界向西方学习的历程,找出适当的切入点,对新文化运动作出评价。如提问近代中国有哪几次思想解放的潮流?它们对封建思想有怎样的冲击?新文化运动在这其中的地位和作用又是怎样的?对“新文化运动中,一些先进分子在批判封建正统思想的过程中,对东西方文化的某些想法,存在着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的片面性”这句话应如何理解?等,从而明确新文化运动有进步性,也有局限性,但它的积极性是主要的,进而对本课内容进行小结。
2.教学案例
案例一 在讲到“《新青年》的诞生”,可以利用课本提供的北大红楼的照片。
1919年5月4日,北京大学学生从这座红楼走上街头,和北京学生一起游行示威,抗议巴黎和会承认日本接管德国侵占中国山东的各种特权的无理决定。“五四运动”之前,共产主义读书会小组在此成立,它是中国最早介绍和宣传马列著作的阵地,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见证。
案例二 在讲到“德先生和赛先生”一目,可以通过对典型例子的分析,加深学生的理解。
教材中的【历史纵横】介绍了鲁迅的小说《狂人日记》。这是一篇反封建的战斗檄文,小说中的“狂人”象征着一代还不能够被多数民众理解的文化先觉者,是一个英勇孤独的战士。他通过痛苦的反思,得出一个振聋发聩的结论:封建宗法制度“吃人”。在小说的结尾,鲁迅说“将来的社会容不得‘吃人的人’”,他沉痛地写道:没有吃过人的孩子,或者还有?救救孩子……。鲁迅在《狂人日记》之后,“一发而不可收”,写出了《孔乙己》《药》等著名小说,深刻揭示了封建传统思想给人们造成的精神创伤。他解剖中华民族国民性的弱点,意在暴露社会病根,以引起疗救者的注意。他把自己这一时期的小说集结时,取名为《呐喊》。
除鲁迅之外,还有郁达夫、叶绍钧等人的小说也从不同的视角表现了社会黑暗、民族衰弱给知识青年和劳动人民造成的痛苦。
案例三 在学习“思想界的空前解放”一目时,教师可以联系中国近代的几次思想解放潮流。
19世纪末,资产阶级维新派与封建顽固势力围绕着要不要变法,要不要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要不要提倡西学、改革教育制度等问题,进行了激烈的论战。这是资本主义思想同封建思想的正面交锋,形成了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
20世纪初,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广泛传播,资产阶级革命派与保皇派之间围绕要不要以暴力推翻清政府,要不要实行民主政治,要不要改变封建土地制度等问题展开了论战,使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得到进一步传播,形成了中国近代又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
1915年新文化运动兴起,它提倡民主、科学、新道德、新文学。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在社会上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
四、问题解答
【学思之窗】
你能解释上面这段文字吗?是否同意他的观点?
解题关键:中国要摆脱愚昧的状态,必须用科学的知识破除迷信。
思路引领:国人不知科学的危害;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
答案提示:同意他的观点。中国人因为不懂科学,所以处于愚昧落后的状态,所以要想摆脱这种状态,“当以科学和人权并重”,建立有现代技术的农业和独立的现代工业,用科学知识破除迷信。
【探究学习总结】
一、本课测评
1.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有什么重要影响?
解题关键:四个提倡,四个反对,新的内容;进步性,局限性。
思路引领:掌握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分析它的影响,明确积极方面占主导地位。
答案提示:主要内容: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发展到后来宣传马克思主义。对后世的影响: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使人们的思想获得空前的解放。弘扬了民主和科学的思想,推动了中国自然科学的发展。形成了思想解放的潮流,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奠定了思想基础。
2.为什么说新文化运动是资产阶级新文化反对封建旧文化的斗争?
解题关键:矛头直接指向儒家传统文化。
思路引领:儒家传统文化是维护封建统治的理论基础,要想反对封建统治,在思想文化领域就要提倡资产阶级的新文化,把斗争的矛头指向儒家传统文化。
答案提示: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核是儒学,它由于适应了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经济结构的需要,受到历代封建统治者的重视。近代以来,在寻求强国御侮之道的过程中,思想界出现了学习西方的热潮,新文化运动就是一场崇尚科学、反对封建迷信、猛烈抨击几千年封建思想的文化启蒙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新文化反对封建旧文化的斗争。
二、学习延伸
探究活动
分组讨论:新文化运动时,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对不对?你认为应该如何对待传统文化?
活动提示:本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分析继承与发展的关系,理解在新文化运动的特定历史条件下,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学已经成为封建文化的象征,为发展新文化,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是正确的,对传统文化应该是在继承的基础上求得发展。鼓励同学畅所欲言,注意史论结合,培训辩证思维及口头表达能力。
(江苏省 南京市第二十七中学 俞岚)
五、资料与注释
1.原始资料
他们所非难本志的,无非是破坏孔教,破坏礼法,破坏国粹,破坏贞节,破坏旧伦理(忠孝节),破坏旧艺术(中国戏),破坏旧宗教(鬼神),破坏旧文学,破坏旧政治(特权人治),这几条罪案。
这几条罪案,本社同人当然直认不讳。但是追本溯源,本志同人本来无罪,只因为拥护那德莫克拉西(Democracy)和赛因斯(Science)两位先生,才犯了这几条滔天的大罪。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大家平心细想,本志除了拥护德、赛两先生之外,还有别项罪案没有呢?若是没有,请你们不用专门非难本志,要有气力有胆量来反对德、赛两先生,才算是好汉,才算是根本的办法。
……
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若因为拥护这两位先生,一切政府的压迫,社会的攻击笑骂,就是断头流血,都不推辞。
——《〈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
等一人也,各有自主之权,绝无奴隶他人之权利,亦绝无以奴自处之义务。奴隶云者,古之昏弱对于强暴之横夺,而失其自由权利者之称也。自人权平等之说兴,奴隶之名,非血气所忍受。世称近世欧洲历史为“解放历史”:破坏君权,求政治之解放也;否认教权,求宗教之解放也;均产说兴,求经济之解放也;女子参政运动,求男权之解放也。
……
人之生也,应战胜恶社会,而不可为恶社会所征服;应超出恶社会,进冒险苦斗之兵,而不可逃遁恶社会,作退避安闲之想。呜呼!欧罗巴铁骑,入汝室矣;将高卧白云何处也?吾愿青年之为孔墨,而不愿其为巢由;吾愿青年之为托尔斯泰与达噶尔(R.Tagore印度隐遁诗人),不若其为哥伦布与安重根!
——陈独秀《敬告青年》
大学者,“囊括大典,网罗众家”之学府也。《礼记》《中庸》曰:“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足以形容之。如人身然,官体之有左右也,呼吸之有出入也,骨肉之有刚柔也,若相反而实相成。各国大学,哲学之唯心论与唯物论,文学、美术之理想派与写实派,计学之干涉论与放任论,伦理学之动机论与功利论,宇宙论之乐天观与厌世观,常樊然并峙于其中,此思想自由之通则,而大学之所以为大也。
——蔡元培《〈北京大学月刊〉发刊词》
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羞为浅化之民也,则急起直追,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士不知科学,故袭阴阳家符瑞五行之说,惑世诬民;地气风水之谈,乞灵枯骨。农不知科学,故无择种去虫之术。工不知科学,故货弃于地,战斗生事之所需,一一仰给于异国。商不知科学,故惟识罔取近利,未来之胜算,无容心焉。医不知科学,既不解人身之构造,复不事药性之分析,菌毒传染,更无闻焉;惟知附会五行生克寒热阴阳之说,袭古方以投药饵,其术殆与矢人同科;其想像之最神奇者,莫如“气”之一说;其说且通于力士羽流之术;试遍索宇宙间,诚不知此“气”之果为何物也!
凡此无常识之思,惟无理由之信仰,欲根治之,厥维科学。夫以科学说明真理,事事求诸证实,较之想像武断之所为,其步度诚缓;然其步步皆踏实地,不若幻想突飞者之终无寸进也。宇宙间之事理无穷,科学领土内之膏腴待辟者,正自广阔。青年勉乎哉!
——陈独秀《敬告青年》
今之谈文学改良者众矣,记者末学不文,何足以言此?然年来颇于此事再四研思,辅以友朋辩论,其结果所得,颇不无讨论之价值。因综括所怀见解,列为八事,分别言之,以与当世之留意文学改良者一研究之。
吾以为今日而言文学改良,须从八事入手。八事者何?
一曰,须言之有物。
二曰,不摹仿古人。
三曰,须讲求文法。
四曰,不作无病之呻吟。
五曰,务去烂调套语。
六曰,不用典。
七曰,不讲对仗。
八曰,不避俗字俗语。
——《文学改良刍议》
今日庄严灿烂之欧洲,何自而来乎?曰,革命之赐也。欧语所谓革命者,为革故更新之义,与中土所谓朝代鼎革,绝不相类;故自文艺复兴以来,政治界有革命,宗教界亦有革命,伦理道德亦有革命,文学艺术亦莫不有革命,莫不因革命而新兴、而进化。近代欧洲文明史,直可谓之革命史。故曰,今日庄严灿烂之欧洲,乃革命之赐也。
吾苟偷庸懦之国民,畏革命如蛇蝎,故政治界虽经三次革命,而黑暗未尝稍减。其原因之小部分,则为三次革命,皆虎头蛇尾,未能充分以鲜血洗净旧污;其大部分,则为盘踞吾人精神界根深蒂固之伦理、道德、文学、艺术诸端,莫不黑幕层张,垢污深积,并此虎头蛇尾之革命而未有焉。此单独政治革命所以于吾之社会,不生若何变化,不收若何效果也。推其总因,乃在吾人疾视革命,不知其为开发文明之利器故。
孔教问题,方喧呶于国中,此伦理道德革命之先声也。文学革命之气运,酝酿已非一日,其首举义旗之急先锋,则为吾友胡适。余甘冒全国学究之敌,高张“文学革命军”大旗,以为吾友之声援。旗上大书特书吾革命军三大主义:曰,推倒雕琢的、阿谀的贵族文学,建设平易的、抒情的国民文学;曰,推倒陈腐的、铺张的古典文学,建设新鲜的、立诚的写实文学;曰,推倒迂晦的、艰涩的山林文学,建设明了的、通俗的社会文学。
——陈独秀《文学革命论》
2.课文注释
袁世凯
袁世凯,(1859—1916)北洋军阀首领。字慰亭,号容庵,河南项城人。他早年投靠淮军将领吴长庆,曾任驻朝鲜通商大臣,1895年经李鸿章推荐任荣禄部下的新建陆军督办,在天津小站训练“新建陆军”,网罗徐世昌、段祺瑞、曹锟等为党羽,拼凑起家的政治资本。“百日维新”中,他以曾参加强学会和表示效忠光绪皇帝,骗取了维新派的信任,被光绪帝破格授予兵部侍郎。戊戌政变前,他满口答应维新派的要求,同意在天津阅兵时诛荣禄,以武力保护光绪帝,清除后党,但旋即向荣禄告密,出卖维新派,因此,获得慈禧宠信。1899年,他升任山东巡抚,勾结德国侵略者残酷镇压义和团。1900年八国联军侵略我国期间,他参加帝国主义策划的“东南互保”。1901年李鸿章临终前推荐袁世凯任直隶总督、北洋大臣。1903年,清廷成立练兵处,他任练兵处会办大臣,改“新建陆军”为北洋军,扩编为6镇约六万人,成为北洋军阀的首领。1907年,因皇族猜忌,调他任军机大臣、外务部尚书;1909年他被摄政王载沣以“足疾”罢免,回河南老家“养病”,但仍操纵北洋军队,是最大的实力派。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后,他在帝国主义支持下东山再起,出任内阁总理,
Ⅵ 如何做企业培训规划
企业培训是指企业或针对企业开展的一种提高人员素质、能力、工作绩效和对组织的贡献,而实施的有计划、有系统的培养和训练活动。目标就在于使得员工的知识、技能、工作方法、工作态度以及工作的价值观得到改善和提高,从而发挥出最大的潜力提高个人和组织的业绩,推动组织和个人的不断进步,实现组织和个人的双重发展。
你这不清不楚的我只能推荐一下在线培训,那样你可以吧大多事情交给相关公司解决。在线培训就是e-learning
E-Learning:英文全称为(Electronic Learning),中文译作“数字(化)学习”、“电子(化)学习”、“网络(化)学习”等。不同的译法代表了不同的观点:一是强调基于因特网的学习;二是强调电子化;三是强调在E-Learning中要把数字化内容与网络资源结合起来。三者强调的都是数字技术,强调用技术来改造和引导教育。在网络学习环境中,汇集了大量数据、档案资料、程序、教学软件、兴趣讨论组、新闻组等学习资源,形成了一个高度综合集成的资源库。
e-Learning概念图[1]
知行堂的学习教练肖刚将E-Learning定义为:通过应用信息科技和互联网技术进行内容传播和快速学习的方法。E-Learning的“E”代表电子化的学习、有效率的学习、探索的学习、经验的学习、拓展的学习、延伸的学习、易使用的学习、增强的学习。
美国教育部2000年度“教育技术白皮书”里对“e-learning”进行了阐述,具体有如下几个方面:
e-learning指的是通过因特网进行的教育及相关服务;
e-learning提供给学习者一种全新的方式进行学习,提供了学习的随时随地性,从而为终身学习提供了可能; e-learning改变教学者的作用和教与学之间的关系,从而改变教育的本质;
e-learning能很好地实现某些教育目标,但不能代替传统的课堂教学,不会取代学校教育。
美国 e-learning专家罗森伯格认为e-learning是利用网络技术传送强化知识和工作绩效的一系列解决方案。他指出e-learning要基于三大基本标准:第一,e-learning互联成网,能即时更新、储存、利用、分配和分享教学内容或信息;第二,e-learning利用标准的网络技术,通过电脑传送给终端学员;第三,e-learning注重的是最宏观的学习,是超越传统培训典范的学习解决方案。
至于企业的话成功商业就不错。
概念
E-Learning:英文全称为(Electronic Learning),中文译作“数字(化)学习”、“电子(化)学习”、“网络(化)学习”等。不同的译法代表了不同的观点:一是强调基于因特网的学习;二是强调电子化;三是强调在E-Learning中要把数字化内容与网络资源结合起来。三者强调的都是数字技术,强调用技术来改造和引导教育。在网络学习环境中,汇集了大量数据、档案资料、程序、教学软件、兴趣讨论组、新闻组等学习资源,形成了一个高度综合集成的资源库。
e-Learning概念图[1]
知行堂的学习教练肖刚将E-Learning定义为:通过应用信息科技和互联网技术进行内容传播和快速学习的方法。E-Learning的“E”代表电子化的学习、有效率的学习、探索的学习、经验的学习、拓展的学习、延伸的学习、易使用的学习、增强的学习。
美国教育部2000年度“教育技术白皮书”里对“e-learning”进行了阐述,具体有如下几个方面:
e-learning指的是通过因特网进行的教育及相关服务;
e-learning提供给学习者一种全新的方式进行学习,提供了学习的随时随地性,从而为终身学习提供了可能; e-learning改变教学者的作用和教与学之间的关系,从而改变教育的本质;
e-learning能很好地实现某些教育目标,但不能代替传统的课堂教学,不会取代学校教育。
美国 e-learning专家罗森伯格认为e-learning是利用网络技术传送强化知识和工作绩效的一系列解决方案。他指出e-learning要基于三大基本标准:第一,e-learning互联成网,能即时更新、储存、利用、分配和分享教学内容或信息;第二,e-learning利用标准的网络技术,通过电脑传送给终端学员;第三,e-learning注重的是最宏观的学习,是超越传统培训典范的学习解决方案。
编辑本段详细介绍
E-Learning并不只是意味着远距离的教育,在线教学同样可以在传统校园教学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同样,在远程网络教育中,一些常规的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同样是非常重要的。E-Learning完全取代传统的课堂教学是不现实的,传统课堂教学在知识传授、社会性、互动性方面具有巨大优势。
E-Learning进入校园,并不是对传统教学替代式的进入,而是不断与传统教学相互碰撞,在碰撞中逐步融合,在融合中不断补充和完善,形成实践中有效可行的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方法体系。
可以说,在线教学与传统教学优势互补的混合式教学并不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方法或理论,而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深入,人们的教育思想观念从表面上看是在回归,而实际上是按螺旋方式上升的一种体现。
e-Learning不能完全取代面授学习。许多中国的业内人士也期待着网络学习的浪潮能够给应用者带来更多价值,同时也给这个产业带来更多的收益。但事实是e-Learning没有取代面授学习,却遭遇被边缘化的危险。究其原因,e-Learning只能解决企业培训过程中的一部分问题,而在培训效果方面,缺乏了课堂效果的营造和积极的教学互动,培训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就像很多人在培训现场会热血沸腾,而看视频学习却会哈欠连天一样,培训效果的保证与受训者的受控状态密不可分。为了进一步深化e-Learning的应用,提升e-Learning的培训效果,国际教育技术界在对“网络化学习”深入思考后提出了“混合式学习(Blended Learning)”。
编辑本段LMS系统
系统简介
中科软行业推广部研发的培训管理系统(简称LMS系统)采用当今流行的java技术,结合成熟稳定的技术框架和强大的数据库支持,形成了一整套专业、高效、科学的培训管理模式和学习模式 ,培训系统由后台管理系统和前端企业大学组成。
后台管理系统主要对培训信息的维护管理,从培训前的培训需求调研、培训计划制定,到培训过程中的培训实施,以及培训结束后的培训档案入库、评估追踪,做到了对培训管理过程全部业务周期的覆盖,可以满足大型企业对于面授培训管理电子化的要求。
前端企业大学主要给企业员工提供学习平台,包括学员的学习情况、学习待办、学习资源、学习资讯等信息,通过与在线学习系统、在线考试系统的集成,实现了培训的电子化管理和监督。
设计目标
Ø 搭建学习平台,提供快速提升员工技能的通道,助力学习型组织建设。
Ø 支持各种格式课件(AICC、SCORM、视频、PPT、Word等)的在线学习。
Ø 满足ISO10015质量管理培训体系要求,实现培训需求、培训计划、培训实施、培训评估的全过程管理和监控。
Ø 在线考试满足题库维护、策略组卷、考试监控、成绩分析等要求。
Ø 支持大型企业的分级管理模式。
Ø 建立灵活、安全的权限控制体系,提供高性能系统,满足大型组织要求。
技术路线
§ 基于J2EE技术体系及三层结构,采用大集中方式管理数据资源
§ 以应用系统学员端作为系统展现的核心、管理端作为系统运行的保证
§ 以分级管理、分级保护要求作为系统设计的主要约束
§ 以面向服务(SOA)架构为基础搭建系统的应用支撑体系
§ 采用组件式开发技术进行应用的快速开发
§ 基于标准和接口保证整个体系的开放性
系统特点
²实现培训业务生命周期覆盖,以及培训过程的精细化管理。
²支持各种标准、非标准网络课件在线学习,支持分布式部署,解决企业内网带宽资源瓶颈。
²基于专业序列、岗位、部门灵活配置的学习地图,为学员学习提供方向指引。
²在线考试提供丰富的题型选择,多种组卷策略,支持各类考试需求。
²基于可配置的工作流引擎,业务流程灵活,随需而变。
²讲师模块提供完善的讲师“选、用、育、留”机制。
²科学的权限管理体系,实现分级管理和细粒度授权。
基于用户体验的UI设计,前后台分离,功能分区合理
系统价值
培训系统是一个可以扩展和开发的学习平台,能帮助企业拥有专属的在线培训平台,适合各行各业需求。
对于企业来说,加强企业知识的沉淀、管理、传播和创新,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提高企业生产力与工作效率,增加员工凝聚力,以更低成本了解更多知识、更快地进行学习,提高员工的个人业务能力和企业人员的综合素质。
对于培训管理者来说:减轻了工作负担,丰富自身的教学手段,提高管理水平,提供始终如一的高质量培训,而且效果可量化评估。
对于员工来说:随时随地都可以学习,提高学习的积极性,有目标有方向的学习,自主地在工作中安排学习,个人全面发展,价值提升,同时也加强与他人的交流、协作。
编辑本段产品介绍:
石家庄中邮中驿软件技术有限公司是中国邮政集团公司下属“石邮科技”控股,专业从事大型数据库应用软件开发及软件系统集成的技术服务公司,由其开发开通上线的中邮网院是唯一一家得
中驿E-Learning[2]
到国家领导人张德江副总理高度重视并作出重要批示的网院,并入选2010年中国现代远程教育十大新闻事件之一和中国邮政2010年大件大事之一。自2004年公司成立以来,完成了大量信息化项目的研究开发,特别是通过国家邮政局信息化、中国邮政网络培训学院以及国家灾备技术工程实验室建设等重大项目的锻
中邮网院--成功案例[2]
炼,使公司积累了成熟的技术能力、丰富的研究开发经验和高素质的开发团队,已经成为了中国邮政信息化建设与运维的技术支撑单位。 秉承“支撑邮政,服务社会”的经营理念,石家庄中邮中驿软件技术有限公司于2011年初在北京组建了中邮中驿软件技术(北京)有限公司,充分依托首都辐射全国的地域优势,面向社会,面向党政机关及企事业单位提供多年积累的成熟的技术支持及应用开发服务。
编辑本段产品特点:
面向大型企业集团、政府行业主管部门、职业技能认证机构、教育培训机构等单位,提供网络教育各种管理应用软件、工具软件和技术服务,同时对高等院校开展继续教育、中小型企业开展E-learning提供相关软件产品和技术支持。
产品及服务特点
★ 大众化与个性化
电子学习可以使每一位员工都有学习的机会,从而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全员培训;同时它又能实现个性化的学习,使员工按所学专业,从事业务和职位的不同选择自己所需的课程,不会再出现众口难调的情况。
★快速性与一致性
快速是指我们所学的课程是美国权威机构(美国管理协会、沃顿商学院)新推出的课程,使我们能与世界五百强同步学习最先进的理念和技能,加快了我们对新知识的学习速度;一致是指电子学习避免了面授的因人而异,传达的不准确、遗漏等弊端,从而保证了我们所学知识的完整性、准确性、一致性。
★高效率和低成本
每人可根据自己的时间针对自己有待提高的方面进行有效的学习,避免学习一些自己已经了解或用处不大的课程,从而节省了时间,提高了效率;低成本是指电子学习节省了差旅、住宿、教师、教室、资料等费用,同时可以不脱产,不影响工作,节省了大量的机会成本。
★可跟踪,可管理
通过新为软件的学习管理平台,可以对学员的学习时间、学习进度、学习成绩进行追踪记录,并自动生成培训管理人员所需的各种报表,作为人力资源考核的重要依据。
* 知识的网络化 :学习的知识不再是一本书,也不再是几本参考书,而是将有关的专业知识和数据库。在数据库的支持下,知识体系将被重新划分,学习内容将发生重新组合,学习与研究方法也将发生新的变化。
* 学习的随意性 :散在各地的员工比以往更为忙碌,他们企盼适合于他们需要的学习时间表和解决方案。学习必须能全年全休地进行,无论是在办公室、家或旅馆房间。时间逐渐成为学习的关键因素。员工也需要依他们的行程表学习,而不是培训机构的日程。
* 学习内容保持及时、持续的更新 :我们不必再担心员工可能会按照上周或上个月的资讯行动,还以为它们是正确可用的。长期来说,包括学习教材在内的各种学习资源能保持在更新、与业务相关技术的状态,会让资源对员工更具价值。
* 培训的即时性 :传统的培训人员要制定培训教材、安排培训场地、并组织考试、后勤,宣布培训结束之后又投入下一个培训的准备工作。采用 E-Training解决方案可以将周期缩短到几乎让我们在即时模式中工作。这并不表示严谨的现场培训方案不再适用—它可能还是最佳的解决方案,只是在工作节奏越来越快的今天,学习本身所需的时间已经超过个人和企业所能支出的时间。如果我们要跟上发生在周围的变动,就必须使用技术和更先进的教学和信息设计技术。
编辑本段上海久隆
随着高等教育信息化的迅速发展,上海久隆的E-Learning正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远程教育的学习方式,在前期产品的推广中,受到客户们的一致好评。随着第一轮研究与实践的热潮退去之后,久隆人逐步回归理性。
E-Learning的教育方式应该是具有丰富的多媒体资源、便捷的协同交流、友好的互动等独特的优势,但还是不能完全替代教师的课堂教学,缺乏了教师的深度参与,学习效果并不像预期的那么理想。
如何充分体现久隆E-Learning的主动参与性,以及如何充分发挥教师或专家的引导作用、人格影响、学习和研究方法的渗透优势,已经成为久隆人共同关注的问题。
产品特点:
网络教育的诞生带来了E-Learning行业革命性的创新和发展,中国教育行业从此进入了高质量、低成本的网络学习时代。数亿中国人民可以通过网络教育平台,享受到最具性价比的、最优质的网络教育资源。
上海久隆E-Learning网络教育平台,汇集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创新的实践经验,让E-Learning成为了一种真正可实施的教育方式。
其产品特点如下:
1. 解决集中式培训模式的“工学予盾”问题,从而节约了培训费用成本;
2. 兼顾传统的考试模式基础,实施先进的在线考试,保证了考试的公平公正性;
3. 教学资源的有效整合,并通过网络平台进行资源共享,以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4. 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实施,有助于加深学员对业务知识的掌握程度;
5. 强大的成绩查询、统计、职业资格认证及分析功能,确保领导、考培专工、员工等三层人物对整个培训、考核的所需信息进行全方面的了解;
在久隆信息远程培训管理平台上,企业无需购买任何硬件,不用担心后期维护升级;即可在几天至几周内搭建专属的远程教育培训平台。投入低廉,易用高效,我公司的E-Learning网络教育平台具有以下卖点:
1. 低投入:
l 低廉费用即可开展远程培训业务;
l 按需定制,有效控制成本;
l 不需要额外增加专业的IT人员;
l 不需要购买高昂的硬件和后续升级;
2. 快速搭建:
l 无需购买任何硬件,只要跟我们的项目经理取得联系即可在几天至几周内搭建专属于您的远程教育培训平台。
3. 高性能:
l 采用专业的测试系统进行全方位的专业测试;
l 专业的IT团队将持续不断地对平台进行性能优化和技术改进,确保系统的高性能。
l 自主研发的E-Learning产品,可以支持超级用户群,同时并发多数量用户群。
4. 高安全:
l 7*24小时专业服务器看护;
l 实时数据备份,灾害级数据保护;
l 久隆的E-Learning远程教育培训平台,会不定期持续进行安全攻击测试;
应用范围:
久隆信息公司可结合行业现状,量身制定出适合企业特性的E-Learning网络教育平台,其适合的行业用户如下:
政府机关
1. 平台能满足多级用户并发;
2. 能解决大规模学习的技术瓶颈;
3. 能实现在全国范围内快速访问;
4. 可支持各种数据跨平台迁移;
5. 支持多种标准和非标准课件格式;
6. 可实施多级下属单位的管理机制;
教育系统
1. 为院校决策研究提供服务,是各类优质教育资源的服务平台;
2. 在线备课、示范专业和优秀精品课程的交流等;
3. 提供虚拟教研活动的开展,提供合理的教务管理功能及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教育方式;
4. 可实现师资共享、在线任教;学生流动、及时学习;数字校园、网上学习;数据共享、设施共享等;
集团企业
1. 可实现企业多系统间的单点登录模式;
2. 学员端无需安装任何插件,支持多种浏览器;
3. 按需实时生成报表,支持多种报表样式(体现出表格、图形、矩阵等);
4. 提供学习效果的评价与反馈详要数据;
5. 支持多种标准和非标准课件格式;
6. 支持各种数据跨平台迁移;
7. 可与企业多方系统进行科学合理化集成;
培训机构
1. 初期投入低、运营成本低;
2. 严格的知识产权和用户信息保护;
3. 部署上线周期短;
4. 提供众多的课件合作伙伴资源;
5. 可建立多样化的合作模式;
6. 庞大的综合统计管理功能;
7. 与企业多方系统进行科学合理化集成;
8. 24小时不间断运营服务;
编辑本段学习氛围
在总结成功企业经验,汲取失败企业教训后,我们发现:是否拥有良好的e-Learning学习氛围,是一个企业能否成功实施e-Learning的关键。但怎样去营造e-Learning学习氛围,这其中需要注意哪些因素?
1. 高层支持,让e-Learning成为公司战略性选择。
2. 让e-Learning与基层经营团队直接相关。学习的根本目的是为企业创造价值。
3. 耐心做好e-Learning推广。
4. 培养“e-Learning”不仅仅是“e-Training”的意识。
5. 建立合理的e-Learning学习制度。
6. 围绕学习,设计e-Learning测评体系。
7. 建立合理的e-Learning学习目标。
望采纳
Ⅶ 历史教案
高中历史必修一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1.西周实行分封制。武王把一定的土地、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先代的贵族,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这样形成了森严的等级“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2.西周宗法制的最大特点和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宗法制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也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3、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过程:建立至高无上的皇权;中央实行较为完备的中央官制:三公九卿制;地方实行郡县制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秦朝;赢政规定封建最高统治者为“皇帝”,自称“始皇帝”;秦始皇规定:皇帝称“朕”;秦始皇首创的皇帝制度包括:皇帝独尊、皇位世袭、皇权至上中国封建专制制度的本质特征是:皇权至上
4、秦朝时,在中央设置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的政事,御史大夫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并负责监察百官。太尉掌军事。
唐朝时:中书省掌决策,门下省掌审议,尚书省负责执行,三省的长官均为宰相。在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确立了三省六部制。
宋初,中书门下是最高行政机构 。后增设参知政事 、枢密使 、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政,以削弱相权。(中书门下和枢密院合称“二府”)
元朝在中央,以中书省为最高行政机关 (除河北、山西、山东等地由中央直接管理)。
5、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
战国和秦朝实行郡县制,汉初郡国二制并行。
北宋初年,宋太祖为加强中央集权,将兵权收归中央(杯酒释兵权);由中央派文臣做地方官,同时设通判负责监督;地方赋税大部由中央掌控。
元朝除河北、山西、山东归中央的中书省管,其余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 边远民族地区设宣慰司。行省制度的创立,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6、 明朝明太祖在中央废除中书省和丞相,杀丞相胡惟庸,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宰相制度从此被废除。
明太祖设置殿阁大学士,作为侍从顾问。 明成祖时,选拔翰林院官员入值文渊阁,参与机密事务决策,史称“内阁”。内阁制度正式确立。
7、皇太极设议政王大臣会议,皇权受到很大限制; 康熙帝亲政后,设南书房,中枢机构一分为三,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和南书房三足鼎立 ;雍正帝时,设军机处标志着君主专制制度达到顶峰,
8、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积极:我国多民族大一统国家得到巩固和发展;有得于社会安定,促进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等。
消极:皇帝既是最高立法者,又是最高行政长官和最高司法者,不受任何约束和监督。皇帝的决策具有个人独断和随意性的特点,难免出现失误;造成官僚机构的膨胀,从而导致官僚主义、贪污腐化之风盛行。总之君主专制的加强,极大地妨碍了社会的进步,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使中国社会的发展开始大大落后于西方国家。
第二单元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1、公元前6世纪,梭伦改革,按财产多寡划分社会等级,打击氏族制度残余,为雅典民主制度奠定了基础。
2、公元前6世纪末,克里斯提尼改革,用地域部落取代血缘部落打破了血缘关系,确立起雅典民主政治。
3、公元前5世纪伯利克里时期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被称为“黄金时代”。公民大会是城邦的最高权力机构。五百人会议处理公民大会闭会期间的日常事务,召集公民大会。陪审法庭是最高法院兼最高司法与监察机关 。
4、雅典民主政治存在着明显缺陷。能够享受到民主的只是少数成年男性,妇女、奴隶、外邦人及下层公民都没有真正的民主。
5、公元前5世纪中期,《十二铜表法》标志着成文法诞生;
6世纪,罗马皇帝查士丁尼组织编撰法律汇编《民法大全》它是罗马法编纂的结晶,标志着罗马法体系的最终完成。
从习惯法到成文法——平民反贵族斗争的结果,因此,第一部成文法《十二铜表法》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贵族的特权,保护了平民的利益。
从公民法到万民法——罗马对外扩张的必然结果公民法的发展(适用范围仅限于罗马公民)
万民法的创立(适用于罗马统治范围内一切自由民);
6、 罗马法的核心内容之一是承认财产神圣不可侵犯。作用是维系帝国,影响后世:①罗马法的制定和实施是为了维系和稳定罗马帝国统治。 它是欧洲历史上最早的一套比较完备的法律体系。 对近代欧美资产阶级产生了重要影响。
第三单元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1、1689年,英国议会颁布《权利法案》,它以明确的条文,限制国王的权力,保证议会的立法权、财政权、司法权和军权。《权利法案》的颁布,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2、责任内阁制是英国政治制度的一个显著特点。内阁名义上对国王负责,实际上对议会 负责。首相实际上成为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最高决策者和领导者,首相由下院中的多数党领袖担任。
现代英国君主立宪制是君主制、贵族制与民主制三者融为一体的混合物。主要特点是议会权力至上,君主统而不治(国王的作用:对外代表英国,是民族团结的纽带和国家统一的象征,维系英联邦)
3、美国1787年宪法:制定时间:1787年;地点:费城
主要内容:规定联邦的行政权、立法权和司法权,美国1787年宪法体现了“分权与制衡”的原则,根据这一原则,联邦政府分为行政、立法、司法三个相对独立的部门。
立法权归国会。行政权归于总统。总统由选民间接选出。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还是军队的总司令。美国的最高司法机关是联邦法院。
5、美国联邦制的实行,既避免了邦联制的松散,又防止了中央权力的过于集中,既团结了各州,又给各州一定的自治权
性质: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成文法。
6、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内容:行政权力归总统,立法权归于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的两院制议会。
7、《德意志帝国宪法》的主要内容:①统一后的德国为联邦制的君主国家。②皇帝拥有巨大的权力(国家元首,有权统率全国的武装力量;帝国宰相主持帝国政府工作,帝国宰相对皇帝负责,不对议会负责)。③帝国设立两院制的的议会作为立法机构。
第四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1、1840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对中国侵略的主要史实
①1840----1842鸦片战争《南京条约》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端
②1856----1860第二次鸦片战争《天津条约》《北京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进一步加深,清政府开始被列强控制,中外反动势力公开勾结。
③1894----1895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大大加深
④1900----1901 八国联军侵华和《辛丑条约》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完全确立
2、1842年,中英两国签订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其中规定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5处为通商口岸;关税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鸦片战争后中国的社会性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1895年《马关条约》规定割辽东半岛、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④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产品运销中国内地免收内地税。
《马关条约》反映了帝国主义资本输出、瓜分中国的侵略要求(开设工厂),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进入一个新阶段,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大大加深
1900年6月初,八国组成侵略联军。1901年签订的《辛丑条约》规定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划定北京东郊民巷为“使馆界”;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位居六部之首。拆除北京至大沽炮台。清政府彻底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3、禁烟运动的高潮是林则徐在广东的虎门销烟,以此为借口,英国发动了鸦片战争,鸦片战争期间英国侵占了香港岛;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1860年英法联军攻占北京后洗劫并焚毁了皇家园林圆明园。
到19世纪80年代,俄国共侵占我国150多万平方千米。
4、1840年至1900年间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
鸦片战争中:广州北郊三元里人民抗英,显示了中国人民的反侵略精神 。
甲午中日战争中:黄海海战中邓世昌壮烈牺牲;台湾人民的反割台斗争。
义和团运动提出的口号是“扶清灭洋”,性质:反帝爱国运动。(注意:不反封建)
5、1851年的广西金田起义,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永安建制标志着太平天国政权的初步建立;1853年,占领南京,改为天京,定为国都,同清朝对峙,正式建立与清政府对峙的农民政权。
1856年,天京变乱标志着太平天国由盛转衰 。1864年天京陷落,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
6、《天朝田亩制度》的土地制度是以户为单位,按人口和年龄平分土地,产品分配方式是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圣库。《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的建国纲领。《天朝田亩制度》反映了农民阶级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强烈愿望。
1859年洪仁王干提出了《资政新篇》,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7、日本东京和上海成为资产阶级宣传民主革命思想两个中心。民主革命思想家有:章炳嶙、邹容、陈天华
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成立中国第一个革命团体兴中会;1905年,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骨干在日本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中国同盟会是中国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
8、1911年10月10日,革命党人在武昌率先发动起义,湖北新军中革命党人纷纷响应,史称 “辛亥革命”。1912年元旦,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成立。定都南京 ,以中华民国纪元。
1912年2月,在袁世凯威逼下,清帝颁布退位诏书,清王朝结束。
9、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约法确立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还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
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篡夺的标志是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10、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历史上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这是辛亥革命最大的历史功绩),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11、五四运动发生的根本原因是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导致国内阶级矛盾日益加深。
五四运动发生的导火线是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从6月起,五四运动的中心由北京转移到上海。运动主力军由学生转移到工人。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运动。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12、1921年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党今后的中心工作是组织工人阶级,领导工人运动。还决定成立党的中央机构——中央局,选举陈独秀为总书记。
1922年,中共二大召开,大会制定了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中共二大中心任务是制定最低纲领即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是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1923年中共三大,通过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合作的决定。
13、1924年,孙中山在广州主持召开中国国民党一大,大会还同意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国共合作的形成。
14、1926年7月,国民政府出师北伐,北伐的主要对象吴佩孚、孙传芳和张作霖。
15、1927年蒋介石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成立了南京国民政府,与武汉国民政府对抗。
1927年汪精卫在武汉发动了七.一五反革命政变,此后不久,宁汉合流。 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全面破裂,标志着国民大革命失败。
16、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领导共产党发动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共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
1927年,毛泽东领导湘赣边秋收起义建立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毛泽东的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称为“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
1931年冬,第一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在江西瑞金召开,大会宣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毛泽东当选临时中央政府主席,定都瑞金。
17、1934年10月,红军被迫进行长征,其原因是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其失败的原因是由于博古、李德“左”倾冒险主义。
1935年,遵义会议结束了“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在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遵义会议是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师,宣告长征胜利结束。
18、1937年的卢沟桥事变,又称“七七事变”标志着抗日战争的爆发。国共第二次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第二次国共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是中国抗战胜利的重要保证(作用)。
1937年中国共产党召开洛川会议,制定了全面抗战路线。
19、国民党正面战场的会战: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均失败。胜利的战役有:平型关大捷、台儿庄战役总体失败
20、日军的滔天罪行:①1937年,南京大屠杀,被杀的总计三十万人以上。②1941年,日军在河北制造潘家峪惨案,③日在中国东北成立专门研究细菌战的“七三一部队”
21、1940年,彭德怀指挥八路军在华北主动出击日军,取得百团大战的重大胜利。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大规模战役。中共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军民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1945年8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最终取得了八年抗战的伟大胜利。
22、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
国内: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完全胜利,它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国际: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的抗战,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23、1945年8月,毛泽东等赴重庆谈判,10月10日双方签署了《双十协定》。
24、1946年,国民党大举进攻中原解放区,标志着全面内战的开始。内战初期,人民解放军先后粉碎了国民党军队对陕北和山东的重点进攻;1947年6月,刘邓率军主力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1948年9月到1949年1月,中共中央领导解放军先后发动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基本上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
25、1949年,中共在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召开七届二中全会,毛泽东指出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并提出促进革命取得全国胜利的方针。
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解放南京,标志着国民党统治覆灭。
26、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
①标志着中国一百多年屈辱和分裂的历史从此结束 。②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③同时也是马克思主义的胜利,是毛泽东思想的胜利。
第五单元 从科学社会主义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1、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揭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即用暴力推翻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无产阶级政权。
2、1871巴黎公社的成立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3、俄国二月革命 1917.3直接结果是推翻了罗夫王朝封建王朝。二月革命后,出现了苏维埃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四月提纲》提出了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任务,还提出“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争取以和平方式取得政权。
4、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
①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②十月革命的胜利,在统一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上打开了一个缺口,它成功地将社会主义从理论变为实践。
5、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建立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实现(1953年~1956年)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实质是把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这样,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建立起来,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第六单元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1、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平召开,毛泽东当选主席。大会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具有临时宪法的性质。
2、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会议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体现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两大原则,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一届人大选举国家毛泽东为主席、刘少奇为委员长
3、1949年举行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初步建立了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人民政协的主要职能是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
4、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更明确规定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进一步加强和扩大基层民主,推进农村的民主制度建设。建立村民民主自制制度
5、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制建设方针。此后为刘少奇案平反。
6、1982年,通过了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我国现行宪法。
1999年,九届全国人大把依法治国,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进宪法,使中国的民主法制建设达到新的高度,成为中国法制建设的里程碑。
7、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发出海峡两岸和平统一的呼吁。19.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首先在解决香港问题上得到成功的运用(最早是针对台湾问题提出)。
8、 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香港、澳门回归的根本原因是改革开放后我国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
9、台湾成立海基会。祖国大陆成立海协会。1992年两会达成“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这就是“九二共识”。
第七单元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1、新中国建立初期,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主要内容包括“另起炉灶”(使中国改变过去半殖民地的地位),“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清除帝国主义在华势力和特权);“一边倒”,(倒向社会主义阵营一边 )。
2、1953年,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第一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为开创中国外交新局面奠定了基础,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相互关系、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3、1954年在日内瓦举行会议,这是新中国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的重要会议。
4、1955年,亚非首脑在印尼的万隆会议。这是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会议,周恩来代表中国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5、70年代中国外交成就:
1971年10月,联合国第26届大会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席位 。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得益于第三世界国家(发展中国家)的帮助。
1972年2月,尼克松访华,在上海签订了《中美联合公报》,公报阐述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和中有一个中国的原则。这样, 中美两国结束了二十多年的对抗,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台湾问题是中美间的最大难题。1979年,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
1972年秋,日本首相田中角荣应 访华,双方签订了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声明。 日本早于美国正式同中国建交。
6、中日建交和中美关系的正常化,促进了中国外交事业的发展,许多国家纷纷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在国际上掀起了一个同中国建交的热潮。这样美国遏制中国所形成的外交僵局终于被打破,我国外交出现了新局面。
7、 新时期中国国外交政策的目标是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8、 2001年在中国上海成功举办了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2001年由中国领导创立的“上海合作组织”,标志着一个以互信求安全、以互利求合作的新型区域合作组织的诞生。
第八单元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1、雅尔塔体系的建立,确立了以美苏为主导的国际关系新体系,奠定了战后两极格局的框架。
2、美国的冷战政策,目的:遏制共产主义;表现主要有:
美国方面:政治上:杜鲁门主义——标志美国“冷战”的开始;经济上:马歇尔计划(援助西欧)军事上:成立北约 1949年 ,加剧冷战程度;
苏联方面: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1955年6月,成立华沙条约组织,从此在欧洲出现了北约和华约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的局面,美苏两极格局形成。
3、“冷战”阴影下的国际关系:德国分裂 ( 德国首先成为美苏“冷战”的主要地点);古巴导弹危机(冷战);朝鲜半岛的分裂;越南战争(朝鲜战争、越南战争为热战)
4、欧洲共同体:1967年,三个共同体(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经济共同体、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并为一个,统称为欧洲共同体
5、20世纪80年代,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提出成为“政治大国”的目标。
6、1961年,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在贝尔格莱德举行;从20世纪七十年代,不结盟运动把反对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霸权主义作为重要任务。
7、1989年,波兰成为第一个发生剧变的东欧国家。1990年两德统一。
1991年底,正式宣布成立“独立国家联合体”(阿拉木图宣言),这标志着苏联解体。
两极格局瓦解的标志: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也标志着“冷战”结束)。
9、目前世界格局呈现“一超多强”的局面。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只是一个发展趋势。多极化格局的形成,将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
http://..com/question/75579847.html
蛮好的
Ⅷ 谈谈初中数学创新教学设计的几个要点
初中数学总复习 2005年3月 初中数学总复习是完成初中三年数学任务之后的一个系统、完善、深化所学内容的关键环节。重视并认真完成这个阶段的任务,不仅有利于升学学生巩固、消化、归纳数学基础知识,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有利于就业学生的实际运用。同时是对学习基础较差学生达到查缺补漏,掌握教材内容的再学习。因此特制订本,以便实施总复习有、有步骤。 一、紧扣大纲,精心编制复习 初中数学内容多而杂,其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又分散覆盖在三年的教科书中,学生往往学了新的,忘了旧的。因此,必须依据大纲规定的内容和系统化的知识要点,精心编制复习。的编写必须切合学生实际。可采用基础知识习题化的方法,根据平时中掌握的学生应用知识的实际,编制一份渗透主要知识点的测试题,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独立完成。然后按测试中出现的学生难以理解、遗忘率较高且易混易错的内容,确定的重点。复习制定后,要做好复习课例题的选择、练习题配套作业筛眩制定的复习要交给学生,并要求学生再按自己的学习实际制定具体复习规划,确定自己的奋进目标。 我们在组织全组老师编写资料的时候,围绕着以下三点构想: 1.全面性 虽然我们不敢说“一册在手,别无所求”,但我们坚信对你是有多多少少帮助的。由于我们围绕着:①对考试的热点作认真分析;②对知识点做细致整理;③对2005中考的动态分析等编制理念,同时,我们在编制安排上本着:着眼于操作;立足于中考;服务于学生等想法,按照分课时将和学案在一本中设计的原则,使我们老师在使用的时候能有很全面的借鉴价值。 2.可操作性 我们在整个复习中,设置三个阶段①基础知识积累阶段:题目的难度大概是中考题目中的70%的基础题目;②专项知识整理阶段:题目的难度大概是中考题目中的20%---30%的应用题目;③实战演练阶段(借助一份中考试卷的解答指导试卷的解读技巧) 3.互动性 在编制这本复习书的时候,为了充分体现在主导下的学生主体地位,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我们在设计的时候,开辟四个特色栏目:“自我诊断”“警钟长鸣”“师生对话”“机动园地”,以便我们老师在使用的时候能找到非智力因素等课程资源。 4.资料新 我们这本复习用书中的所有例习题,均来源于 ①从2004年各地中考题中采用优中选优的原则选择50% ,②从其他有关资料中精选20% ,③我们学校老师原创自编习题约占30% . 二、追本求源,系统掌握基础知识 总复习开始的第一阶段(2月21号——3月27号),首先必须强调学生系统掌握课本上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过好课本关。对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①对基本概念、法则、公式、定理不仅要正确叙述,而且要灵活应用;②对配备的练习题必须逐题过关;③每章后的复习题带有综合性,要求多数学生必须独立完成,少数困难学生可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 三、系统整理,提高学生复习效率 总复习的第二阶段(3月27号——4月20号),要特别体现的主导作用。对初中数学知识加以系统整理,依据基础知识的相互联系及相互转化关系,梳理归类,分块整理,重新组织,变为系统的条理化的知识点。例如,初三代数可分为函数的定义、正反比例函数、一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二次函数、二次不等式;统计初步三大部分。几何分为4块13线:第一块为以解直角三角形为主体的1条线。第二块相似形分为3条线:(1)成比例线段;(2)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3)相似多边形的判定与性质;第三块圆,包含7条线:(4)圆的性质;(5)直线与圆;(6)圆与圆;(7)角与圆;(8)三角形与圆;(9)四边形与圆;(10)多边形与圆。第四块是作图题,有2条线:(11)作圆及作圆的内外公切线等;(12)点的轨迹。这种归纳对程度差别不大、素质较好的班级可在的指导下师生共同去作,即由学生“画龙”,“点睛”。中等及其以下班级由归类,对比讲解,分块练习与综合练习交叉进行,使学生真正掌握初中数学教材内容。 四、集中练习,争取提高应试速度 梳理分块,把握教材内容之后,即开始第三阶段的综合复习(4月20号——5月20号)。这个阶段,除了重视课本中的重点章节之外,主要以反复练习为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常以章节综合习题和系统知识为骨干的综合练习题为主,适当加大模拟题的份量。对来说,这时主要任务是精选习题,精心批改学生完成的练习题,及时讲评,从中查漏补缺,巩固复习成效,达到自我完善的目的。精选综合练习题要注意两个问题:第一,选择的习题要有目的性、典型性和规律性。第二,习题要有启发性、灵活性和综合性。如,角平分线定理的证明及应用,圆的证明题中圆周角、圆心角、弦心角、圆幂定理、射影定理等的应用都是综合性强且是重点应掌握的题目,都要抓住不放,抓出成效。 五、查漏补缺,达到掌握最佳效果 在进行三论复习后,我们将准备进行第四轮复习(5月21号——6月13号)在这个阶段,我们主要抓两件事情:1,知识的查漏补缺,“亡羊补牢,犹为未晚。”拟在此阶段召开一次“初三师生面洽会”重点回答(中层以上)学生在解答数学题中遇到的困惑,我们初三数学老师现场解答。会后整理成资料,发给学生,以便更好地掌握数学解答的技巧。(这个环节也有可能提前到第二轮复习结束以后,也就是在四月初)2,心理调节。 我们坚信,只要付出了辛勤的汗水,那么收获的一定是丰收的喜悦。 只要心中有一片希望的田野, 勤奋耕耘终将迎来一片翠绿 初中数学中考总复习计划 初三毕业班总复习教学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如何提高数学总复习的质量和效益,是每位毕业班数学教师必须面对的问题。下面就结合我校近几年来初三数学总复习教学,谈谈本届初三毕业班的复习计划。 一、第一轮复习(第三周~质检) 1、第一轮复习的形式 第一轮复习的目的是要“过三关”:(1)过记忆关。必须做到记牢记准所有的公式、定理等,没有准确无误的记忆,就不可能有好的结果。(2)过基本方法关。如,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解析式。(3)过基本技能关。如,给你一个题,你找到了它的解题方法,也就是知道了用什么办法,这时就说具备了解这个题的技能。基本宗旨:知识系统化,练习专题化,专题规律化。在这一阶段的教学把书中的内容进行归纳整理、组块,使之形成结构,可将代数部分分为六个单元:实数、代数式、方程、不等式、函数、统计初步等;将几何部分分为六个单元:几何基本概念,相交线和平行线、 三角形、 四边形、 相似三角形、解直角三角形、 圆等。配套练习以《初中双基优化训练》为主,复习完每个单元进行一次单元测试,重视补缺工作。 2、第一轮复习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1)必须扎扎实实地夯实基础。今年中考试题按难:中:易=1:2:7的比例,基础分占总分(150分)的70%,因此使每个学生对初中数学知识都能达到“理解”和“掌握”的要求,在应用基础知识时能做到熟练、正确和迅速。 (2)中考有些基础题是课本上的原题或改造,必须深钻教材,绝不能脱离课本。 (3)不搞题海战术,精讲精练,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大练习量”是相对而言的,它不是盲目的大,也不是盲目的练。而是有针对性的、典型性、层次性、切中要害的强化练习。 (4)注意气候。第一轮复习是冬、春两季,大家都知道,冬春季是学习的黄金季节,五月份之后,天气酷热,会一定程度影响学习。 (5)定期检查学生完成的作业,及时反馈。教师对于作业、练习、测验中的问题,应采用集中讲授和个别辅导相结合,或将问题渗透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等手办法进行反馈、矫正和强化,有利于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6)实际出发,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即分层次开展教学工作,全面提高复习效率。课堂复习教学实行“低起点、多归纳、快反馈”的方法。 (7)注重思想教育,断激发他们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并创造条件,让学困生体验成功。 (12)应注重对尖子的培养。在他们解题过程中,要求他们尽量走捷径、出奇招、有创意,注重逻辑关系,力求解题完整、完美,以提高中考优秀率。对于接受能力好的同学,课外适当开展兴趣小组,培养解题技巧,提高灵活度,使其冒“尖”。 二、第二轮复习(五月份) 1、第二轮复习的形式 如果说第一阶段是总复习的基础,是重点,侧重双基训练,那么第二阶段就是第一阶段复习的延伸和提高,应侧重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第二轮复习的时间相对集中,在一轮复习的基础上,进行拔高,适当增加难度;第二轮复习重点突出,主要集中在热点、难点、重点内容上,特别是重点;注意数学思想的形成和数学方法的掌握,这就需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可进行专题复习,如“方程型综合问题”、“应用性的函数题”、“不等式应用题”、“统计类的应用题”、“几何综合问题”,、“探索性应用题”、“开放题”、“阅读理解题”、“方案设计”、“动手操作”等问题以便学生熟悉、适应这类题型。备用练习《中考红皮书》。 2、第二轮复习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1)第二轮复习不再以节、章、单元为单位,而是以专题为单位。 (2)专题的划分要合理。 (3)专题的选择要准、安排时间要合理。专题选的准不准,主要取决于对教学大纲(以及课程标准)和中考题的研究。专题要有代表性,切忌面面俱到;专题要由针对性,围绕热点、难点、重点特别是中考必考内容选定专题;根据专题的特点安排时间,重要处要狠下功夫,不惜“浪费”时间,舍得投入精力。 (4)注重解题后的反思。 (5)以题代知识,由于第二轮复习的特殊性,学生在某种程度上远离了基础知识,会造成程度不同的知识遗忘现象,解决这个问题的最好办法就是以题代知识。 (6)专题复习的适当拔高。专题复习要有一定的难度,这是第二轮复习的特点决定的,没有一定的难度,学生的能力是很难提高的,提高学生的能力,这是第二轮复习的任务。但要兼顾各种因素把握一个度。 (7)专题复习的重点是揭示思维过程。不能加大学生的练习量,更不能把学生推进题海;不、能急于赶进度,在这里赶进度,是产生“糊涂阵”的主要原因。 (9)注重集体备课,资源共享。 三、第三轮复习(六月份) 1、第三轮复习的形式 第三轮复习的形式是模拟中考的综合拉练,查漏补缺,这好比是一个建筑工程的验收阶段,考前练兵。研究历年的中考题,训练答题技巧、考场心态、临场发挥的能力等。备用的练习有《顶尖冲刺》、《九地市模拟试题》,历年福州市中考题(2000~2004)。 2、第三轮复习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1)模拟题必须要有模拟的特点。时间的安排,题量的多少,低、中、高档题的比例,总体难度的控制等要切近中考题。 (2)模拟题的设计要有梯度,立足中考又要高于中考。 (3)批阅要及时,趁热打铁,切忌连考两份。 (4)评分要狠。可得可不得的分不得,答案错了的题尽量不得分,让苛刻的评分教育学生,既然会就不要失分。 (5)、给特殊的题加批语。某几个题只有个别学生出错,这样的题不能再占用课堂上的时间,个别学生的问题,就在试卷上以批语的形式给与讲解。 (6)、详细统计边缘生的失分情况。这是课堂讲评内容的主要依据。因为,缘生的学习情况既有代表性,又是提高班级成绩的关键,课堂上应该讲的是边缘生出错较集中的题,统计就是关键的环节。 (7)、归纳学生知识的遗漏点。为查漏补缺积累素材。 (8)处理好讲评与考试的关系。每份题一般是两节课时间考试,四节课时间讲评,也就是说,一份题一般需要4节课的讲评时间。 (9)选准要讲的题,要少、要精、要有很强的针对性。选择的依据是边缘生 的失分情况。一般有三分之一的边缘生出错的题课堂上才能讲。 (10)立足一个“透”字。一个题一旦决定要讲,有四个方面的工作必须做好,一是要讲透;二是要展开;三是要跟上足够量的跟踪练习题; 四要以题代知识。切忌面面俱到式讲评。切忌蜻蜓点水式讲评,切忌就题论题式讲评。 (11)留给学生一定的纠错和消化时间。教师讲过的内容,学生要整理下来;教师没讲的自己解错的题要纠错;与之相关的基础知识要再记忆再巩固。教师要充分利用这段时间,解决个别学生的个别问题。 (12)适当的“解放”学生,特别是在时间安排上。经过一段时间的考、考、考,几乎所有的学生心身都会感到疲劳,如果把这种疲劳的状态带进中考考场,那肯定是个较差的结果。但要注意,解放不是放松,必须保证学生有个适度紧张的精神状态。实践证明,适度紧张是正常或者超常发挥的最佳状态。 (13)调节学生的生物钟。尽量把学习、思考的时间调整得与中考答卷时间相吻合。 (14)心态和信心调整。这是每位教师的责任,此时此刻信心的作用变为了最大
Ⅸ 急求小学五年级下册美术说课资料
小学美术第十册目录:
第1课 家乡美
第2课 逛大街
第3课 聪明的机器回人
第4课 欢乐陶吧
第5课 同一答幅画
第6课 团扇
第7课 星光灿烂
第8课 大地彩虹
第9课 编花篮
第10课 生命的甘露
第11课 飞天畅想
第12课 我们去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