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视频设计 > 怎样放的更大教学反思

怎样放的更大教学反思

发布时间:2021-02-20 17:47:51

⑴ 小学科学 怎样放得更大 教学反思 blog

反思:微小的物体在显微镜下可以放得更大,看得更清楚。上实验课时,可以让学生先学会显微镜的使用,再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切片,掌握滴点水可以看得更清楚的技巧。

⑵ 怎样放得更大教学反思

本课是在前几课使用放大镜观察物体的基础上,探究如何使物体放得更大?其实是引导学生经历人类探索发明显微镜的过程。在前几课的学习过程中,我发现很多学生也曾将两把放大镜重叠去观察物体,希望获得更大的图像,当时的这种行为是无意识的,是不知其所以然的。上课初,以学生的这种行为引入,让学生利用两把放大镜对比观察前两课上所观察过的物体,如味精、白糖晶体,如蚂蚁、蝴蝶等昆虫,这样,学生对两把放大镜组合后产生的效果会有更深刻的认识。在交流汇报时,应强调焦距的调整对于看清物体至关重要,可每次调整又很麻烦。出示课前制作的简单显微镜,并讲解示范制作方法:利用一个与放大镜差不多直径的塑料瓶,剪去瓶口瓶底,确定两把放大镜的焦距后,在合适位置固定好放大镜。然后利用实物展台让学生对比观察效果,学生兴趣盎然,跃跃欲试。再提供卡纸、卫生纸筒等材料,让学生马上加工制作简单显微镜进行观察。然后告诉他们所经历的过程就是人类发明显微镜的过程,并阅读教材中“列文虎克发现微生物的故事”,不少学生很自豪,感觉自己也能像科学家一样思考问题很有成就感。
在利用自制简易显微镜观察过程中,针对学生提出的一些问题,如光线太暗,物体看不清楚,给学生一些解决问题的建议。利用手电筒、镜子,结合五年级学过的光的反射知识,将足够的光反射到物体上,这样看上去就更清楚了。这一教学环节,其实也是为下节课介绍显微镜的结构、使用原理等做下铺垫,使学生深刻体会到,有充足的光线照射和正确的调焦,对于用显微镜看清物体是非常重要的。课外要求学生两两合作,将两个放大镜制作成简易显微镜,并利用自制的简易显微镜去观察校园中更多的事物,扩大对事物的认识。学生在课堂上曾设想,将三个放大镜组合,放大效果是否会更好?由于课堂教学时间有限,可以安排在课外让学生探究尝试一下,这也是一项不错的拓展活动。

⑶ 人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怎样放得更大》教学设计

科学概念:
1、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可以使物体的图像放得更大。
2、显微镜的发明拓宽了观察领域,显微镜是人类认识微小世界的重要观察工具。
过程与方法:
1、用两个放大镜组合制作一个简易显微镜。
2、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周围的物体
3、阅读课文中列文虎克发现微生物的故事。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识到人类发明显微镜是一个了不起的进步。
2、科学的不断发展,会促使技术不断地改进,而技术的发展,又会促进科学研究的发展。
4、学习科学家对科学执著的追求和不懈的探索精神。
【教学重点】懂得人类的不懈追求促进了显微技术的不断进步
【教学难点】自制简易显微镜
【教学准备】
分组实验器材:两个不同放大倍数的放大镜、卡纸(或现成的纸筒)、剪刀、胶带。供显微镜下观察的物体,如花蕊,青苔,蚕丝,纸纤维,昆虫的足、翅、触角等,手电筒或小镜子。
教师演示器材:两个不同放大倍数的放大镜,自制的显微镜,相关课件(如显微镜的历史等)。
【教学过程】
一、显微镜的发展
1、如何放得更大?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能熟练地使用放大镜来观察一些细小的物体了,但人类的探索欲望总在不断地发展,放大镜不能满足人们对微小世界继续探索的欲望。如何能使我们看到的像放得更大呢?
生:用显微镜,用电子显微镜……
2、介绍各种显微镜
1)最早的光学显微镜:荷兰詹森父子制作的显微镜才是世界上第一架真正的显微镜。由一个凸透镜和一个凹透镜组成,它是光学显微镜。后来光学显微镜经不断改进,最大放大倍数可达1500倍左右。
2) 电子显微镜:以电子束代替光束,用磁场代替透镜。一下子把放大倍数提高到一万倍。20世纪90年代放大率提高到200万倍。
3) 扫描隧道显微镜:放大倍数可达3亿倍。
二、做个简易显微镜
1、怎样放得更大?
师:放大镜何以变成了显微镜呢,在放大镜变成显微镜的过程中人类进行了怎样的思考与努力呢?我想当时人们首先想到的问题肯定是:如何放得更大?同学们,你们有什么办法在现有的放大镜的基础上做到放得更大?(先让学生尝试回答)
2、我们自制显微镜
1)我们已经知道增加放大镜的凸度就可以增加放大的倍数,但即使我们将凸度增到最大,它放大倍数也只能达到25倍左右。这个凸透镜已经不能满足我们的需求,我们该怎么办?
2)尝试用两个放大镜观察物体。
调整两个放大镜之间的距离观察物体,直到看得最清楚,然后移开一个凸透镜,比较一下两次看到的物体有什么不同。反复几次,看看有什么发现?借助纸筒,参考第10页的方法自制一个显微镜。(事先让学生自备与放大镜外径一样大的纸筒每组1-2个,否则课堂上的时间会不够)
3)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周围的物体。
供显微镜下观察的物体,如花蕊,青苔,蚕丝,纸纤维,昆虫的足、翅、触角等。
三、小结
17世纪时,那些不懈地探究自然世界的人们就像我们一样,尝试着把两块凸透镜组合起来制成了能放得更大的观察工具,它们便是显微镜的前身。
板书设计:
4、怎样放得更大
肉眼看 希望
——放大镜 看
——(两个凸透镜组合) 到
——光学显微镜 更
——电子显微镜 多
——扫描隧道显微镜 …… 文 章来源
【教学目标】
1.通过自制显微镜的探究活动,知道两个不同放大倍数的凸透镜的组合可以把物体的图像放得更大。
2.阅读列文虎克自制显微镜并发现微生物的故事,了解显微镜发展的历史,体会技术是不断发展的,技术的改进推动着社会的发展,也改善了我们的生活,促进着科学研究的发展。
3.以科学家列文虎克对科学的执著追求和不懈的探索精神激励学生。
【教学准备】
不同放大倍数的放大镜、卡纸、剪刀、胶水。供显微镜下观察的物体,如花粉、青苔、蚕丝、纸纤维等,手电筒或小镜子。
【教学过程】
1.引入
提出问题:我们怎样才能把物体放大更多的倍数呢?
讨论。
2.怎样放得更大
探究:用两只手一前一后分别拿两个放大倍数不同的凸透镜(如教材上的图),反复调整它们之间的距离来观察物体,然后拿开一个透镜,只用一个透镜观察物体。反复几次,看看有什么发现。
汇报。
讲我们刚才经历的过程就是人们发明显微镜的过程。在 17 世纪,人们把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一个凸透镜把另一个凸透镜所成的像进一步放大,这样明显提高了放大倍数,这就是最早的显微镜。显微镜的发明,使人类观察的范围大大地扩大了。
3.做个简易显微镜
讨论显微镜的制作方法和步骤。
制作:学生分组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4.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周围的物体
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只用一个放大镜时观察不清的文字和图片,看看观察效果如何。
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青苔、花粉等,比较和肉眼看到的有什么不同。
5.了解显微镜的发明、发展史
阅读教材上的列文虎克用自制的显微镜发现微生物的故事。
讨论:从这个故事中我们知道了什么?
6.讲教师介绍显微镜的发展历史
列文虎克用自制的显微镜能把物体放大 300 倍,使人类看到了过去从未看到的微生物世界。后来人们不断改进技术使显微镜不断改进和完善,可以把物体放大到 1500 倍左右,能分辨出百万分之一毫米的物体。但光学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有限的。 1932 年,德国科学家制成了世界上第一台电子显微镜,由此把放大倍数提高到 1 万倍。到 20 世纪 90 年代,世界上已经研制成功了放大率 200 万倍的电子显微镜,人们利用它可以看到物质内部的精细结构,知道了所有物质都是由一些肉眼看不见的极小极小的微粒组成的,从而发现了原子世界。
1983 年,人们发明了扫描隧道显微镜。这种显微镜比电子显微镜更先进。显微镜技术的发展,为我们研究微观世界提供了可靠有力的工具,它是人类最敏锐的眼睛。
7.提出下一节课的研究任务——用显微镜观察研究身边的生命世界

教学反思: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知道两个不同放大倍数的凸透镜的组合可以把物体的图像放得更大。
技能目标:能利用两个凸透镜自制一个显微镜,并用这个显微镜观察微小的事物。
情感目标:体会技术的发展能推动科学的进步,而科学的进步又会返过来影响技术的发展,最终改善我们的生活。教育学生学习科学家列文虎克对科学的执着追求和不懈的探索精神。
教学准备:
1.课前学生收集显微镜在科研、医疗、工业、农业、纺织、考古等领域的影响、作用及应用方面的资料。
2.分组准备两个放大倍数不同的放大镜,观察用的青苔、花、小字,事先用铁架台做好的自制显微镜。
3.幻灯片以及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T:看,老师这里有两个放大镜,一大一小,它们谁的放大倍数更大呢?我们一起来比较比较!
2.T:如果想要把物体放得更大,比如:一千倍,该怎么办呢?
(板书课题:怎样放得更大)
3.T:在很早很早以前,那时侯还没有显微镜。一天,有一个叫詹森的小男孩在自己家的楼顶上玩耍。无意中,他拿起了2个放大镜,反复摆弄两个放大镜间的距离时,突然他发现:街对面教堂高塔上的大公鸡雕塑比原来放大了好几倍,就连大公鸡身上雕刻的羽毛都能看得清清楚楚。詹森非常兴奋,他马上把这个发现告诉给了自己的父亲。后来,詹森与自己的父亲一起用大大小小不同的放大镜片来做各种距离不等的配合,在他们认真思索,反复实践中终于发现了把物体放得更大的方法。
二、自制一个显微镜
1.T:同学们,你们想不想也像詹森父子一样来调节调节放大镜间的距离,使物体放的更大呢?
2.T:由于调节的位置不太好固定,老师已经事先把下面的放大镜固定在铁架台上了,我们只需调节上面的这一个放大镜,直到找到一个放的最大的图像。同桌两个孩子一架,注意抓紧时间,开始实验。
3.学生活动
4.T:看到了吗?是不是放得更大了?
5.T:其实两个放大镜按一定的距离组合在一起,就能把物体放的更大,这就是一个最简单的显微镜了,上面的这个镜片是显微镜的目镜,下面的这个是显微镜的物镜。刚才我们经历的过程,就是詹森父子发明第一台显微镜的过程了。我们用它来观察物体?老师为你们提供了一些花、青苔和小字,你们也可以自己选择一些物体来观察。比较一下,用肉眼看,用一个放大镜看和这台自制显微镜看,有什么不同?这个活动在四人小组中展开。
6.学生活动、汇报。
7.T小结:刚才孩子们用自制的显微镜看清了许多我们用肉眼看不太清楚的物体,而事实上我们的科学家也是这样,他们也是通过显微镜才观察到了许多微小生物的,其中一位叫列文虎克的科学家,他首次利用显微镜看到了细菌。我们一起来了解了解有关他的故事吧。翻开书11页,我们一起来了解了解。
8.学生阅读T:从这个故事中我们知道了什么?
9.T小结:通过学习我们发现自制的显微镜确实能把物体放得更大。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先后出现了几种显微镜,我们一起来了解了解吧。(播放幻灯片)
三、分享资料
1.T:除了这几种,你还知道哪些种类的显微镜,它们有什么作用?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样的影响呢?课前,我请孩子们收集了以上相关的资料,我也了解了你们收集资料的情况,看得出来每个孩子都是很用心去收集的,还有的组收集到了一些图片。接下来,我请同学来交流交流。其他同学认真听,从别人的资料中你都学到了什么?
2.学生分享资料
3.T:听了这么多的资料,此时,你想说什么?给你们2分钟的时间,小组讨论讨论吧
4.小组讨论、汇报

⑷ 怎么样的教学反思更有实效性

语文教材中,类似于《一夜的工作》这样思想意境深邃,但距离学生生活较远的文本占有一定的比率。面对这样的文本教师或者容易将思想情感抽象化,流于形式,过于教条;或者教师自身全情投入,慷慨激昂,但与学生存在极大的情感落差,两者都忽视了在学生心灵层面的透视和共振,禁锢、定势学生的独特感情,阻碍学生语感品质的培养,久而久之,学生对此类文本会有本能的抵触。
因而,在这一类文本的教学中,我注重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整体感悟当中逐步完成对文本的理解、欣赏与批判,追求形成“重视熏陶”的教学特色,期待激起学生丰沛的情感回应。
如:教学《一夜的工作》一课前,自己先反复地读课文,大量查阅总理生前的感人事迹,直到读得自己的内心深深震撼、激荡才走进课堂,用自身凝重、深情的朗读使学生迅速沉浸于“人民的总理爱人民,人民的总理人民爱”的情绪之中,较好地将学生引入语言文字背后隐藏着的意境当中。从而通过自己的朗读、深入品析,先使自己心中涌动一股激情与冲动,再用情去感化学生,进而让学生不由自主地渴望通过朗读课文去亲近,体验课文中的情感。
在具体品析中,先让学生自由地读课文,读着读着,哪些语句令你深深感动了,就把它用“——”画下来。然后反复诵读自己最受感动的语句,说出令自己感动的原因。接着在此基础上播放总理生前感人事迹的片断录像,在激越而又深情的音乐声中学生的眼眶湿润了。紧接着,让学生配乐朗诵诗句“每一寸土地里都有你的脚印/每一阵春风里都有你的温暖/每一条江河里都有你的声音/你光辉的生命和祖国的山河一样万古长青!”学生的声音哽咽了,泪水夺眶而出!此时教室里无声地弥漫开的是学生对总理伟大人格的感动、钦佩,没有表白,没有歌颂,然而真情流露。
以上可见,熏陶有如诗的意境,将教学具体化、细腻化,丰富了学生的语感品质,潜移默化,润物无声,是击破年代久远、背景艰深的文本壁垒的利剑。

《春》教学反思

《春》无疑是一篇美文,美词佳句在作者细腻的笔触之下比比皆是。这样的“美”却往往容易迷惑人的双眼,理所应当地认为这样的文章学生必定读得津津有味,意趣无穷。
其实不然。
我在执教中就有以下遭遇:
因之于“美”,我将本文的教学定位为“文学欣赏”,即:先用一节课让学生边读边品,再用一节课让学生背诵,仿佛茗茶,细细感悟文本之美及美在何处?并颇为自得地在学习目标上注明一条:初步掌握文学赏析的能力。
实际教学中却发现:1、教师希冀的“品读”,落实于学生实践,却还是停留于交流自己欣赏的词句,有声有色地读一读等层面,学生并没有预想地去体悟文本措辞用语的妥帖、美妙,在貌似马不停蹄地朗读中,并没有寻求到“赏析”的方法;2、在背诵课中,更将“赏析”远远抛开,停留于“记住”“背下”课文,文本原有的“美感”支离破碎。
因此,本文的教学并没有真正达成“美文美学”的效果,离“文学欣赏”自然是足够遥远。
所谓“乱花渐欲迷人眼”,看似美好的文章常常使教师对于教学的期待过于理想化,过分注重主观感受,而忽略对学生实际的充分考虑,这其实是一种自我陶醉,并不能真正地感召学生,这是教学的大忌。

《别了,我爱的中国》教学反思

俞平伯先生指出:“古人做文章时,感情充沛,情感勃发,故形之于作品。当时由情思而声音、而文字,今天的读者要了解当时的作品,也只有遵循原来的轨道,逆溯上去。作者当时之感寄托在声音,今天凭借吟哦背诵,同声相应来使情感再现。”可见,读是缘语悟意的最基本的方法。
在《别了,我爱的中国》一文的学习中,我尝试构建“以读为本”的教学主线,让学生充分地体验语言,也让学生走进课文,沉浸其中,拥抱语言、揣摩语言、品味语言,较有效地培养了学生语感品质。
1、保证文章读的整体性。首先不师本位地对所谓的重点词句加以单一、孤立的分析、讲解,或者简单地一古脑儿地对字、词、句面面俱到地“肢解”,也不一厢情愿地设计一些练习横亘在研读品析中,而是保存文章结构的完整性和意境的完美性,以读促解,以读悟法,以读动情。
2、保证读的量和读的质。其次设计了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邀请伙伴合作读、选择读、齐读等多种朗读形式,让学生不间断地投入到大量的朗读训练之中,在充分地读书和揣摩品味课文语言学中真切地感受“我”别离祖国的痛苦以及必将回来建设祖国的壮志,获得情感体验,然后又通过朗读将这这样的情感体验加以表现,表达出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个人的情感体验,既保证读的量,也保证读的质,从而使学生充分地感受语言文字生动的形象性和丰富的思想性,达到“得意者越乎于语言,悟理者超于文字”的境界。
“含英咀华品真味,吟咏体悟吸精髓”,在“以读为本”的教学主线下,学生总是带着全面感受言语的内在节奏、气势、情调“读进”了课文,又在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的基础上,“读出”自己独有的感受,既动于衷又流于外。普希金说:“我的语言和着和谐的节奏,和嘹亮的韵脚,随着梦涌流。”当学生的琅琅书声随着情思自然涌流的时候,学生的语感越来越准确、深刻、全面、敏锐。

相信“以读为本”的语文教学是本质的语文教学。

《养花》教学反思

在语文教学大力倡导品读、赏析,人文教学备受推崇的今天,如何充分利用教材,让学生透过黑白的文字中体会语言的魅力,以此受到熏陶,扎实地掌握语文基础知识,依然是语文教学的重心所在。
正如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所说:“课文无非是个例子。”语言大师老舍先生的《养花》具有极高的语言文字训练价值,教学中,我将文本为我所用,着力挖掘其教学价值,在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上作了以下努力,效果良好。
首先,文章中多处出现运用关联词的语句,而部分学生在日常对于关联词的使用常有混淆之处,我就让学生找出文章所有此类句子,如:“……只要开花,我就高兴。”“花虽然多,但是没有奇花异草。”“……尽管花草自己会奋斗……大半还是会死的。”“既须劳动,又长见识,这就是养花的乐趣。”等等,通过分析比较,学生们不但明确了相关关联词的使用,而且进一步体会到了老舍用词的准确。
其次,文章看似平实,实则有许多好词佳句,我就让学生自由找出自认为不错的词句,在课上加以交流,说说“不错”在何处?学生的交流不乏火花,我又适时鼓励他们进行摘录并现场背诵,学生积极性极高,待到课文学习结束时,自然地也就完成了相当的词语积累,丰富了学生的语言,提高了课堂的效率。
由此想及,语文兼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在讲求人文的今天,千万不偏废工具性,依然坚持结合教材实际训练语文基础知识,会使我们的教学更有实效性。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反思

执教《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时,我遇到了以下问题:
1、教学应当是“预设与生成相益得彰”的。但在教学中,我只顾着讲教学设计步步为营地进行实施,对教学现场学生提出的一些疑问,以及产生的认识和感悟,没有做到及时捕捉,只是轻描淡写、蜻蜓点水地点到,甚至忽略不计,没有使之成为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基础,更没有被用作新的生成资源。
2、“鲁迅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这个问题,由于学生基础的差异,知识水平和思考角度不同,对于这个问题的感悟也就处在不同的层次上,但是,我拘泥于寻求惟一的答案——鲁迅先生是一个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人,缺乏敏锐的洞察和不失时机地充分利用,没有真正把“以学生为本”的理念落实到教学行动中去。
因为上述原因,本课的教学显得教条而不灵动。
其实,课堂上即时呈现的动态生成资源是格外可贵的,因为它反映了学生学习的需要。在以上的生成资源面前,倘若能及时调整教学预设,根据学生的不同感悟,组织教学,学生不才能不但读懂、悟透,而且更有兴趣,课堂也会更有活力,更具生命气息。
教学是一门艺术,它永远需要教师不断提高应变能力,锻炼教学智慧,增强教学技艺和魅力。

《只拣儿童多处行》教学反思

《只拣儿童多处行》这篇文章的字里行间都盈溢着她对少年儿童的爱。让学生自主感受冰心奶奶文章的美,理解冰心奶奶对儿童的爱,是本文教学的主旨。教学主旨最终有效达成,得益于以下作法:
1、文章的语言和意境如诗一般的美,可爱的孩子、美丽的海棠、烂漫的春光无不给学生以冲击和碰撞。这样的文章,任何理性的分析、提问都会打碎浑然一体的美感,教学中,就以作者为什么会说“……记住‘只拣儿童多处行’,是永远不会找不到春天的”?展开层层推进的读: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体会体会,你从哪些语段中感受到“‘只拣儿童多处行’,是永远不会找不到春天的?”②你最欣哪些语段?请你反复读相关的语段,体会是什么吸引了你欣赏的目光?③把你心中的喜爱、欣赏尽情地读出来。学生自由地沉浸、穿行在课文的意境之中,不断捕捉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情感,读得津津有味,冰心奶奶对儿童是发自内心的喜爱了然在心。
2、学生在读书的过程当中往往会调动个人的生活经历,渗透自我的情感理念,从不同的角度对作品作出不同的解读。所以,学生对具体的阅读往往有各自注重的焦点,并因为知识水平、认识能力、生活体验、审美程度和阅读习惯的不同,产生不同的感悟,因而,学生对于课文的鉴赏常具有很强的个性化特点。教学中,读“小小的身躯上喷发着太阳的香气息”“不留一点空隙,阳光下就像几座喷花的飞泉……”等语句时,有人认为应读得短促以表达一种惊喜,有人又认为应读得轻并适当拖长以表达一种由衷的赞叹……如此等等,我都给予尊重、允许,若有偏颇也先晓之以理再予以纠正。从而,鼓励学生在读当中能够不盲从、不唯书,敢于质疑、批判、追求真理,使得“读”具有真正的价值。
3、在阅读感知的整个过程中,极力让学生反复读书,自由表达自己的感受,无论是朗读还是表达感受都极少作精确性的评价,而是努力引导学生从课文原文出发,去联想、延伸、拓展,追求“模糊便是精确”的和谐境界。
在这样的过程中,冰心奶奶爱母亲、爱老师、爱儿童、爱自然……爱一切美好的事物的人物形象逐渐在学生的心中清晰、丰满,学生透过文字深受爱的感召,美的感染,教学主旨自然达成。

《凡卡》教学反思

文章很长,课时却有限,这样的时候,倘若贪求面面俱到,教学将又冗长又乏味,学生收益甚少。因而,在《凡卡》一文的教学,我这样设计并实施教学:
1、初读课文伊始,就抛出问题:“用一个词语表达你初读本文的最大感触。”学生很快纷纷表达:震惊、伤感、同情、悲痛……由此,迅速导向学生集中关注文本的情感,并将自己的情感世界融入其中。
2、然后,就“从什么地方感受到‘震惊、伤感、同情、悲痛……’?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这一问题请同学们自读课文,以点带面找出凡卡给爷爷写信的内容,并反复研读相关的语句,既紧扣情感,又明晰文章主线;既读懂内容,又感染情绪。
3、接着,再让学生就自己最有“震惊、伤感、同情、悲痛……”感触的语句通过朗读表现自己的情感体验,学生自然地喷发感情。
回顾这一课的教学,倘若面面俱到,或逐段讲析,自然枯燥乏味,毫无特色,弱化文本自身的感染力,以上处理,则较好地突破文章篇幅较长、内容纵横交错、时间、空间关系复杂的难点,实现了长文短教、化难为易。因而,教师深入涵咏文本,正确地处理、把握教材非常重要。

⑸ 怎样放得更大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教学反思

怎样放得更大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教学反思
上两课以观察植物表皮细胞为主,这节课用显微镜观察水中的微生物。微生物的观察不同于植物表皮细胞的观察,微生物看似无形,也无法用放大镜直接观察到,这就对观察材料的准备有更高的要求。教师上课前,所准备的供观察用的水,应自己先进行一番观察,确定水中有微生物,不然会制约学生的课堂观察活动,会影响教学效果。我们学校里有个小池塘,养着一些鱼,还有一些水生植物,因此这个观察用水的准备倒是不难,水中也有不少微生物可供观察,其中以草履虫居多。
主要的问题还是出现在观察过程中。学生操作显微镜已比较熟练了,如果看到了活动着的物体,那必然是水中的微生物,但如果看到的是不会动的,又或者形态结构不像书中介绍的任何一种,那看到的是什么?是不是水中的微生物呢?对于这些物体,教师也不好回答,微生物种类繁多,而我们对水中的微生物的了解也是极其有限的,我们也无法确定学生看到的是什么?看到的是不是微生物。所以,也只能先让学生记录下画下所观察到的物体形态。为了帮助学生区分观察到的是否微生物,我告诉学生三种情况是可以排除的:一是水中的汽泡,汽泡的形状并不规则,但边缘明显,中间空白;二是过大的物体,在我们的显微镜下,是看不到占了一半以上视野的微生物的;三是移动载玻片而视野中却不动的物体,那是镜头上的灰尘等杂物。这样就减少了学生观察出错的概率,提高了教学效果。

⑹ 《怎样放得更大》教学反思

本课是在前几课使用放大镜观察物体的基础上,探究如何使物体放得更大?其实是引导学生经历人类探索发明显微镜的过程。在前几课的学习过程中,我发现很多学生也曾将两把放大镜重叠去观察物体,希望获得更大的图像,当时的这种行为是无意识的,是不知其所以然的。上课初,以学生的这种行为引入,让学生利用两把放大镜对比观察前两课上所观察过的物体,如味精、白糖晶体,如蚂蚁、蝴蝶等昆虫,这样,学生对两把放大镜组合后产生的效果会有更深刻的认识。在交流汇报时,应强调焦距的调整对于看清物体至关重要,可每次调整又很麻烦。出示课前制作的简单显微镜,并讲解示范制作方法:利用一个与放大镜差不多直径的塑料瓶,剪去瓶口瓶底,确定两把放大镜的焦距后,在合适位置固定好放大镜。然后利用实物展台让学生对比观察效果,学生兴趣盎然,跃跃欲试。再提供卡纸、卫生纸筒等材料,让学生马上加工制作简单显微镜进行观察。然后告诉他们所经历的过程就是人类发明显微镜的过程,并阅读教材中“列文虎克发现微生物的故事”,不少学生很自豪,感觉自己也能像科学家一样思考问题,很有成就感。在利用自制简易显微镜观察过程中,针对学生提出的一些问题,如光线太暗,物体看不清楚,给学生一些解决问题的建议。利用手电筒、镜子,结合五年级学过的光的反射知识,将足够的光反射到物体上,这样看上去就更清楚了。这一教学环节,其实也是为下节课介绍显微镜的结构、使用原理等做下铺垫,使学生深刻体会到,有充足的光线照射和正确的调焦,对于用显微镜看清物体是非常重要的。课外要求学生两两合作,将两个放大镜制作成简易显微镜,并利用自制的简易显微镜去观察校园中更多的事物,扩大对事物的认识。学生在课堂上曾设想,将三个放大镜组合,放大效果是否会更好?由于课堂教学时间有限,可以安排在课外让学生探究尝试一下,这也是一项不错的拓展活动。

⑺ 怎样放的更大教学反思

课外要求学生两两合作,将两个放大镜制作成简易显微镜,并利用自制的简易回显微镜去观察校园中答更多的事物,扩大对事物的认识。学生在课堂上曾设想,将三个放大镜组合,放大效果是否会更好?由于课堂教学时间有限,可以安排在课外让学生探究尝试一下,这也是一项不错的拓展活

六年级下册 怎样放的更大 教学反思

本课是在前几课使用放大镜观察物体的基础上,探究如何使物体放得更大?其实是引导学生经历人类探索发明显微镜的过程。在前几课的学习过程中,我发现很多学生也曾将两把放大镜重叠去观察物体,希望获得更大的图像,当时的这种行为是无意识的,是不知其所以然的。上课初,以学生的这种行为引入,让学生利用两把放大镜对比观察前两课上所观察过的物体,如味精、白糖晶体,如蚂蚁、蝴蝶等昆虫,这样,学生对两把放大镜组合后产生的效果会有更深刻的认识。在交流汇报时,应强调焦距的调整对于看清物体至关重要,可每次调整又很麻烦。出示课前制作的简单显微镜,并讲解示范制作方法:利用一个与放大镜差不多直径的塑料瓶,剪去瓶口瓶底,确定两把放大镜的焦距后,在合适位置固定好放大镜。然后利用实物展台让学生对比观察效果,学生兴趣盎然,跃跃欲试。再提供卡纸、卫生纸筒等材料,让学生马上加工制作简单显微镜进行观察。然后告诉他们所经历的过程就是人类发明显微镜的过程,并阅读教材中“列文虎克发现微生物的故事”,不少学生很自豪,感觉自己也能像科学家一样思考问题,很有成就感。
在利用自制简易显微镜观察过程中,针对学生提出的一些问题,如光线太暗,物体看不清楚,给学生一些解决问题的建议。利用手电筒、镜子,结合五年级学过的光的反射知识,将足够的光反射到物体上,这样看上去就更清楚了。这一教学环节,其实也是为下节课介绍显微镜的结构、使用原理等做下铺垫,使学生深刻体会到,有充足的光线照射和正确的调焦,对于用显微镜看清物体是非常重要的。
课外要求学生两两合作,将两个放大镜制作成简易显微镜,并利用自制的简易显微镜去观察校园中更多的事物,扩大对事物的认识。学生在课堂上曾设想,将三个放大镜组合,放大效果是否会更好?由于课堂教学时间有限,可以安排在课外让学生探究尝试一下,这也是一项不错的拓展活动。

⑼ 六年级科学怎样放得更大教学设计

到http://wenku..com/link? 看看会有收获的

科学概念:
1、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可以使物体的图像放得更大。
2、显微镜的发明拓宽了观察领域,显微镜是人类认识微小世界的重要观察工具。
过程与方法:
1、用两个放大镜组合制作一个简易显微镜。
2、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周围的物体
3、阅读课文中列文虎克发现微生物的故事。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识到人类发明显微镜是一个了不起的进步。
2、科学的不断发展,会促使技术不断地改进,而技术的发展,又会促进科学研究的发展。
4、学习科学家对科学执著的追求和不懈的探索精神。
【教学重点】懂得人类的不懈追求促进了显微技术的不断进步
【教学难点】自制简易显微镜
【教学准备】
分组实验器材:两个不同放大倍数的放大镜、卡纸(或现成的纸筒)、剪刀、胶带。供显微镜下观察的物体,如花蕊,青苔,蚕丝,纸纤维,昆虫的足、翅、触角等,手电筒或小镜子。
教师演示器材:两个不同放大倍数的放大镜,自制的显微镜,相关课件(如显微镜的历史等)。
【教学过程】
一、显微镜的发展
1、如何放得更大?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能熟练地使用放大镜来观察一些细小的物体了,但人类的探索欲望总在不断地发展,放大镜不能满足人们对微小世界继续探索的欲望。如何能使我们看到的像放得更大呢?
生:用显微镜,用电子显微镜……
2、介绍各种显微镜
1)最早的光学显微镜:荷兰詹森父子制作的显微镜才是世界上第一架真正的显微镜。由一个凸透镜和一个凹透镜组成,它是光学显微镜。后来光学显微镜经不断改进,最大放大倍数可达1500倍左右。
2) 电子显微镜:以电子束代替光束,用磁场代替透镜。一下子把放大倍数提高到一万倍。20世纪90年代放大率提高到200万倍。
3) 扫描隧道显微镜:放大倍数可达3亿倍。
二、做个简易显微镜
1、怎样放得更大?
师:放大镜何以变成了显微镜呢,在放大镜变成显微镜的过程中人类进行了怎样的思考与努力呢?我想当时人们首先想到的问题肯定是:如何放得更大?同学们,你们有什么办法在现有的放大镜的基础上做到放得更大?(先让学生尝试回答)
2、我们自制显微镜
1)我们已经知道增加放大镜的凸度就可以增加放大的倍数,但即使我们将凸度增到最大,它放大倍数也只能达到25倍左右。这个凸透镜已经不能满足我们的需求,我们该怎么办?
2)尝试用两个放大镜观察物体。
调整两个放大镜之间的距离观察物体,直到看得最清楚,然后移开一个凸透镜,比较一下两次看到的物体有什么不同。反复几次,看看有什么发现?借助纸筒,参考第10页的方法自制一个显微镜。(事先让学生自备与放大镜外径一样大的纸筒每组1-2个,否则课堂上的时间会不够)
3)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周围的物体。
供显微镜下观察的物体,如花蕊,青苔,蚕丝,纸纤维,昆虫的足、翅、触角等。
三、小结
17世纪时,那些不懈地探究自然世界的人们就像我们一样,尝试着把两块凸透镜组合起来制成了能放得更大的观察工具,它们便是显微镜的前身。
板书设计:
4、怎样放得更大
肉眼看 希望
——放大镜 看
——(两个凸透镜组合) 到
——光学显微镜 更
——电子显微镜 多
——扫描隧道显微镜 …… 文 章来源

【教学目标】
1.通过自制显微镜的探究活动,知道两个不同放大倍数的凸透镜的组合可以把物体的图像放得更大。
2.阅读列文虎克自制显微镜并发现微生物的故事,了解显微镜发展的历史,体会技术是不断发展的,技术的改进推动着社会的发展,也改善了我们的生活,促进着科学研究的发展。
3.以科学家列文虎克对科学的执著追求和不懈的探索精神激励学生。
【教学准备】
不同放大倍数的放大镜、卡纸、剪刀、胶水。供显微镜下观察的物体,如花粉、青苔、蚕丝、纸纤维等,手电筒或小镜子。
【教学过程】
1.引入
提出问题:我们怎样才能把物体放大更多的倍数呢?
讨论。
2.怎样放得更大
探究:用两只手一前一后分别拿两个放大倍数不同的凸透镜(如教材上的图),反复调整它们之间的距离来观察物体,然后拿开一个透镜,只用一个透镜观察物体。反复几次,看看有什么发现。
汇报。
讲解:我们刚才经历的过程就是人们发明显微镜的过程。在 17 世纪,人们把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一个凸透镜把另一个凸透镜所成的像进一步放大,这样明显提高了放大倍数,这就是最早的显微镜。显微镜的发明,使人类观察的范围大大地扩大了。
3.做个简易显微镜
讨论显微镜的制作方法和步骤。
制作:学生分组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4.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周围的物体
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只用一个放大镜时观察不清的文字和图片,看看观察效果如何。
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青苔、花粉等,比较和肉眼看到的有什么不同。
5.了解显微镜的发明、发展史
阅读教材上的列文虎克用自制的显微镜发现微生物的故事。
讨论:从这个故事中我们知道了什么?
6.讲解:教师介绍显微镜的发展历史
列文虎克用自制的显微镜能把物体放大 300 倍,使人类看到了过去从未看到的微生物世界。后来人们不断改进技术使显微镜不断改进和完善,可以把物体放大到 1500 倍左右,能分辨出百万分之一毫米的物体。但光学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有限的。 1932 年,德国科学家制成了世界上第一台电子显微镜,由此把放大倍数提高到 1 万倍。到 20 世纪 90 年代,世界上已经研制成功了放大率 200 万倍的电子显微镜,人们利用它可以看到物质内部的精细结构,知道了所有物质都是由一些肉眼看不见的极小极小的微粒组成的,从而发现了原子世界。
1983 年,人们发明了扫描隧道显微镜。这种显微镜比电子显微镜更先进。显微镜技术的发展,为我们研究微观世界提供了可靠有力的工具,它是人类最敏锐的眼睛。
7.提出下一节课的研究任务——用显微镜观察研究身边的生命世界

教学反思: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知道两个不同放大倍数的凸透镜的组合可以把物体的图像放得更大。
技能目标:能利用两个凸透镜自制一个显微镜,并用这个显微镜观察微小的事物。
情感目标:体会技术的发展能推动科学的进步,而科学的进步又会返过来影响技术的发展,最终改善我们的生活。教育学生学习科学家列文虎克对科学的执着追求和不懈的探索精神。
教学准备:
1.课前学生收集显微镜在科研、医疗、工业、农业、纺织、考古等领域的影响、作用及应用方面的资料。
2.分组准备两个放大倍数不同的放大镜,观察用的青苔、花、小字,事先用铁架台做好的自制显微镜。
3.幻灯片以及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T:看,老师这里有两个放大镜,一大一小,它们谁的放大倍数更大呢?我们一起来比较比较!
2.T:如果想要把物体放得更大,比如:一千倍,该怎么办呢?
(板书课题:怎样放得更大)
3.T:在很早很早以前,那时侯还没有显微镜。一天,有一个叫詹森的小男孩在自己家的楼顶上玩耍。无意中,他拿起了2个放大镜,反复摆弄两个放大镜间的距离时,突然他发现:街对面教堂高塔上的大公鸡雕塑比原来放大了好几倍,就连大公鸡身上雕刻的羽毛都能看得清清楚楚。詹森非常兴奋,他马上把这个发现告诉给了自己的父亲。后来,詹森与自己的父亲一起用大大小小不同的放大镜片来做各种距离不等的配合,在他们认真思索,反复实践中终于发现了把物体放得更大的方法。
二、自制一个显微镜
1.T:同学们,你们想不想也像詹森父子一样来调节调节放大镜间的距离,使物体放的更大呢?
2.T:由于调节的位置不太好固定,老师已经事先把下面的放大镜固定在铁架台上了,我们只需调节上面的这一个放大镜,直到找到一个放的最大的图像。同桌两个孩子一架,注意抓紧时间,开始实验。
3.学生活动
4.T:看到了吗?是不是放得更大了?
5.T:其实两个放大镜按一定的距离组合在一起,就能把物体放的更大,这就是一个最简单的显微镜了,上面的这个镜片是显微镜的目镜,下面的这个是显微镜的物镜。刚才我们经历的过程,就是詹森父子发明第一台显微镜的过程了。我们用它来观察物体?老师为你们提供了一些花、青苔和小字,你们也可以自己选择一些物体来观察。比较一下,用肉眼看,用一个放大镜看和这台自制显微镜看,有什么不同?这个活动在四人小组中展开。
6.学生活动、汇报。
7.T小结:刚才孩子们用自制的显微镜看清了许多我们用肉眼看不太清楚的物体,而事实上我们的科学家也是这样,他们也是通过显微镜才观察到了许多微小生物的,其中一位叫列文虎克的科学家,他首次利用显微镜看到了细菌。我们一起来了解了解有关他的故事吧。翻开书11页,我们一起来了解了解。
8.学生阅读T:从这个故事中我们知道了什么?
9.T小结:通过学习我们发现自制的显微镜确实能把物体放得更大。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先后出现了几种显微镜,我们一起来了解了解吧。(播放幻灯片)
三、分享资料
1.T:除了这几种,你还知道哪些种类的显微镜,它们有什么作用?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样的影响呢?课前,我请孩子们收集了以上相关的资料,我也了解了你们收集资料的情况,看得出来每个孩子都是很用心去收集的,还有的组收集到了一些图片。接下来,我请同学来交流交流。其他同学认真听,从别人的资料中你都学到了什么?
2.学生分享资料
3.T:听了这么多的资料,此时,你想说什么?给你们2分钟的时间,小组讨论讨论吧
4.小组讨论、汇报
5.T:因为有了显微镜的发明,人们发现了重来未曾发现过的微生物、病毒、基因等等;正因为有了显微镜,我们的医学、考古学、工业、农业、军事等领域都有了很大的发展。下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用显微镜观察研究身边的生命世界。下课!

阅读全文

与怎样放的更大教学反思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有趣的水语言教案反思 浏览:926
苏教版高中语文pdf 浏览:49
幼儿观察能力教案反思 浏览:927
托班音乐教案红灯笼教学反思 浏览:232
怎样让学生爱上语文课培训心得 浏览:404
山西统考2017语文试卷 浏览:805
三年级下册语文半期考试jian参考答案 浏览:455
舞蹈课教学计划表模板 浏览:682
2013小学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浏览:393
快速波尔卡音乐教案 浏览:430
初高中语文语法 浏览:942
县域课堂教学改革 浏览: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学设计 浏览:832
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教学策略研究 浏览:795
朝阳区20152016期末语文 浏览:521
天勤教育教学点 浏览:534
语文九全课时特训答案 浏览:679
户外活动教案跑 浏览:977
2016重庆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885
大班音乐活动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浏览: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