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怎么用光画画
一、怎么用光画画:
拍摄前,将LED灯安装在一个人造装置上,这个装置与钻头相连,让LED灯做圆周运动。除了LED灯和这个人造装置外,设备还包括光棒、手电筒、一系列镜头以及颜色亮丽的电线。
采用长曝光技术进行拍摄时,需要为相机设置较长的快门时间,短的也有几秒钟,长的可达到几分钟甚至更长时间。采用这种技术拍摄,照片中的固定物体更加锐利,移动物体则呈现出模糊的视觉效果。这种视觉效果通过光源的移动实现。按下快门后,光棒或者手电在相机的视野中穿过。采用这种技术在夜间拍摄时能够制造出接近白天的视觉效果,原因在于较长的快门时间允许更多光线进入相机镜头。
二、光绘画简介:
光绘画(也叫光涂鸦)是英国艺术家大卫·吉利弗利用光棒、手电筒和LED灯创作了一组绚丽的艺术作品。在奇妙绚烂的灯光衬托下,英吉利海峡根西岛呈现出此前从未有过的景象。平凡的夜晚因为色彩艳丽的光球和多色波浪形光带而得以拥有一种异乎寻常的美。
三、吉利弗作品特点:
吉利弗创作的光绘画作品令人叹为观止,所呈现的视觉效果似乎可引起人的幻觉,足以与服用迷幻药产生的感觉相提并论。更令人感到吃惊的是,如此精彩绝伦的景象并不是“电脑巫术”的杰作,而是采用长曝光这种常见的拍摄技术。
四、作者简介:
吉利弗现年31岁,生活在格恩西岛的圣彼得港。白天的时候,他是一位金融业从业人员,到了晚上,他便摇身一变,成为一名技艺超凡的“光画家”。过去20个月时间里,吉利弗用了200个夜晚潜心创作光绘画,为此花费了5000英镑。每当夜晚来临,他便带着光剑以及其他发光道具在格恩西岛寻找合适地点,一旦选中,便会用这些“光画刷”为它们刷上“光颜料”,创作出一幅幅精彩的光绘画作品。吉利弗最喜欢的拍摄对象是根西岛海岸线一带由当时的纳粹德国建造的碉堡,借助涡流波和充满神秘色彩的光球,照片中的碉堡拥有一种别样的味道。二战期间,根西岛被德军占领。
❷ 幼儿中班教案光与影教学反思
《光与影》一课意在让学生学会观察生活中物体的变化,感知光影表现物体的立体感和空间感。通过光影的捕捉,观察,回忆,思考,初步学会用光与影来表现物体,培养综合创作的能力。用情用心用美体验光与影,拓展发散思维,绽放充满爱的智慧之光,培养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上课前,我就在想要如何给学生展示光影之间互相追逐,互相依赖的母子关系。光用课件的话,我觉得二维的图片并不能很好的帮助我向学生讲解光影知识的微妙之处。所以,我拿上美术教室里的一个圆柱体切面,带上手机,制作了一个简易的类似影棚一样的小盒子就走进了教室。
教室的灯光暗下去,我把圆柱体切面放置在简易的影棚里,手机的闪光灯一开,光影立显。随即我调动光源,从顶光,测光,背光,散光,强光等各个方面向学生展示影随光动,光影相随的现象。黑白的展示格中,白色的亮部,最深的明暗交界处,随着光不断变化的影子都引起了学生强烈的探知欲。然后,我再从现象引申到原理,从黑白的单色光影过度到彩色的万千世界。
素描的基础是对形的把握和明暗的表现两个方面。不足之处是我在讲授新课的时候没有把造型方面的内容做一个完善的讲解,单纯的偏重了光影的讲解。这导致学生在作业过程中,对形的把握并不太好。另一方面,孩子对素描毕竟是陌生的,我从最基础的握笔方法开始讲起,但是第一次尝试很少有成功的案例。不过值得庆幸的是,孩子们对光影的理解还是比较透彻的。作业中,亮部,高光,明暗交界线,投影都有了初步的表现。在上课的过程中,我还发现,我在处理语言之间过度处还是不太擅长,有的地方转的比较僵硬。这些不足仍旧需要我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不断改善,不断进步。
❸ 光是怎样传播的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光是怎样传播的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光是怎样传播》教案设计
一、激趣引入
1师:同学们,你们见过那些光呢? 生:日光,灯光,
2、师:观察真仔细,那这些光线是怎样传播的呢?生描述。
(同意)师说:真的吗?我觉得光线可能是曲线传播的,可能是波浪线啊!
(不同意)师:看来大家的看法不统一了。
二、提出问题,创设情境 :
1、师:那能说说你的想法吗?(询问不同意见的同学)
生:自由说。(正面的,表示怀疑 真的?是这样吗?噢?有没有不同意见?)生:反驳
2、师:那光线究竟是怎样传播的呢?今天让我们来研究一下。(出示幻灯:光是怎样传播的)
三、设计实验验证:
1、同学们有了猜想,那接下去就要我们设计实验方案来验证我们的猜想。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讨论用什么实验方案。
学生小组讨论,教师巡回指导。
2、请同学们来汇报自己小组里讨论出来的方案。
生:拿一根弯的管子,用灯光从一头照过去,如果另外一头能看见光,就说明光是弯曲的,如果看不见那就是直射的。
生:拿几张纸,在纸上打孔,再拿一张没有打孔的纸放在最后,看光能不能通过孔射到最后一张纸上,如果能说明光是直射的。
3、师:同学生的方法真不错,那我们就选择第二位同学的方法。请小组长到我这里领取材料,我们就试试看,开始吧!(师巡回指导)
4、反馈。
师:孩子们,成功了吗?说说你们是怎么做的?(生说实验过程,三到四组)
生1:把一张小孔板放在中间,让光源对着小孔,光斑就射在了屏上。再放第二张,让两个小孔下统一在一条直线上,第三张也是如此。
生2:把三张小孔板贴在一起,让三个小孔成一条直线,让光源射过去,光斑也可以出现
生3:把三张小孔放在桌面上,用眼睛来调整,让三个小孔成一条线。
5、师:那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三孔位于一线,光斑出现在屏上。
三孔不在一线,光斑被挡住 。
6、教师出示幻灯,演示光通过小孔射到最后一张纸上的全过程。
学生得出结论:光是直线传播的
四、进一步验证
1、师:刚才的实验已经能证明光是直线传播的了,可科学结论的得出需要反复验证,最好能用多种 方法验证,我们能用前面第一位同学说的方法来验证这个结论吗?
生:能!
2、请前面这位同学再具体说说实验方法。
3、师:说说你们是怎么做的?(生描述或者演示)
生:用镭射笔对准管的一端,打开光源,看光是不是还能通过管子照出。
4、师:你们观察到了什么现象?
生:让弯管变弯时,光就只能照到弯曲的地方,不能从另一端出来了。
5、师:都是这种现象吗?这个现象能说明什么?
生:光是直线传播的。
五、观察光束
1、师:你们能想办法让我们亲眼看到笔直的光柱吗?
生:把手贴近物体,上下摆动,出现光柱
生:晚上把手电射向远方,会有光柱。
生:找一个有烟的地方,然后射出光会出现光柱。
2、师:同学们的这些方法都不错,大家可以回家试一试。我这里也有一个方法能让大家看到光柱。
杯子里放点淡墨水,然后把灯贴着玻璃杯。
4、师:看到什么了?生:一道笔直的光柱
师:现在我们可以回答《光究竟是怎样传播的》这个问题了吗?(指课题)
生:可以,光是直线传播的。(板书)
六、联系生活实际
1、师:孩子们,你在生活中见过笔直的光路吗?说说在那里见过?
生:回答(车灯,舞台上的灯,阳光,大雾天的灯)
师:看来同学们都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 ,老师也收集了一些图片,一起来看看吧! (出示图片)。
生:这些图片都说明光是直线传播的。
2、师:现在我们能解释影子是怎样产生的,为什么影子总是在背光的一面?
学生尝试回答。
七:巩固作业
1、 完成课堂作业。
2、 当堂校对作业。
教学的思:
这篇课文是光单元中的第三课,整个光单元的知识点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都很简单。如果我们教师把重点放到对知识点教学上的话,那么这节课最多20分钟就上好了,而且学生们都能很熟练的掌握“光是直线传播的”这一概念。但这对学生思维的发展起不了什么作用。因此,作为科学教师我们就要想办法,如何去深挖教学内容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根据你上的内容,我觉得在上到后面光束的时候,你完全可以学生拿出纸笔设计画一画,学生甚至可以展开联想从地球上画一束激光射到月球上。不必拘泥我们教师的答案,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发散。我还看到过这么一个实验,在一桶水的某一个地方开一个孔,让水从孔中流出来,让后用手电筒从一定的角度照下去,我们会看到光线不是直线传播,而是会随着水流弯曲起来非常有趣。我们可以把这个实验做给学生看,这时就会颠覆学生前面得出的“光是直线传播的”这一概念,让学生的思维产生碰撞,在碰撞中得到发展。
❹ 光是怎样传播的教学反思及专家点评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运用实验验证理解光是沿直线传播的,难点是运用光的直线传播理论来解释影子的形成。
学生根据前面两课的学习,可以理解影子的形成是由于物体挡住了光源的缘故。如何让学生理解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并利用光的直线传播理论来解释影子的形成,理解阴影部分为什么没有光线进去呢?
首先我让学生作出了猜测,学生都知道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我再播放光照射物体的图片让学生思考:光是沿直线的形式传播吗?
接下来,为了验证学生的猜想我安排了两个实验,实验由简到难,层层推进。在教学中我先让学生做书本上介绍的这个实验——光穿小孔。在这个实验中学生都发现只有让三个小孔对齐,才能使光通过在最后的纸屏上产生光斑,这就验证了光的直线传播。再引导学生,移动小孔纸板进行观察,学生通过实验发现移动后,在最后的纸屏上不能出现光斑了,光斑出现在移动的那块小孔纸板上了,从而验证了光只沿直线传播。为了使学生能清楚的看见光的直线传播路径,我为学生再演示了第二个实验:烟箱实验。在一个透明的长方体盒子中喷入少许的烟后,用一直激光笔对着烟箱照射,学生可以清晰的看见一条笔直的光,又进一步验证: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最后,我拿出一根直管、一根弯管和学生玩了一个小游戏。在6小组中各选一位学生上来分别用直管和弯管来看教室的白炽灯灯光,最后,6位学生得出的结论都是相同的——直管能看见灯光,弯管看不见灯光。这样就从反面验证了光是沿直线传播的。通过光的这一特性就能合理的解释影子的形成其实就是因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整堂课,其实内容都很简单,就是如何一步步加深验证,对于学生来说可能兴趣更大,因为这堂课注重更多的是探究的过程。
这节课我也总结了一下教学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1. 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过程,运用实验、有效的提问、引导和讨论等策略;
2. 将学生带入生活情景,启发学生积极思考,激起学生的探知欲望,引导学生探索;
3. 同时辅以相关课件如:日食、月食的形成,指导学生对生活中的有关现象进行归纳。
4. 要给学生阅读课本和记忆基本概念的过程,给点时间让学生记忆基本概念和规律;讲例子耗的时间太多,我觉得课后思考的方式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