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部编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为人民服务》市优质课一等奖教案
第12课《为人民服务》教学设计
一、学情分析
本文实际上讲的是人活着为什么的问题,是进行正确的人生观教育的极好材料。八年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教育的最佳时期,因此在学生掌握中心后,进一步引导学生顺着作者的思路读。以加深学生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的理解,同时认识思路清楚对表达中心的作用。
二、教材分析
本文是语文版八下第四单元第一篇精读课文。《为人民服务》是毛泽东主席于1944年9月8日在张思德同志追悼会上所作的演讲。当时,抗日战争正处在十分艰苦的阶段,有许多困难需要克服。
毛泽东主席针对这一情况,讲述为人民服务的道理,号召大家学习张思德同志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团结起来,打败日本侵略者。《为人民服务》是一篇演讲稿,属议论文范畴。文章论点鲜明,论述缜密,层层深入。语言通俗、自然、朴实。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 培养演讲稿的写作能力和演讲能力。从而进一步弄清作者的演讲思路
2、理解围绕主要意思分层论述的方法。
3、背诵第二段
4、理解论点、论据、论证三要素之间的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默读、诵读,整体感知课文,熟悉课文内容。
讨论:本文围绕主题讲了哪些内容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张思德的高尚品质,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四、重点难点
教学难点 :文章难点在于如何理解文章第三段“精兵简政“这一事例与本段中心句之间的关系。
五、教学重点
1、通过通读全文找出文章的中心论点:我们都应当向张思德同志学习,做到为人民服务。
2、概括能力训练,读懂文章,归纳各段内容
六、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当你漫步于北京新华门的那段路的时候,你是否注意过那里有一块巨大的影壁,影壁上有一行金色的大字,写的是“为人民服务“,那你知道这几个字是谁在什么情况下提出来的么?这是毛泽东提出来的。
在1944年9月8日,张思德牺牲后三天,在为他举行的追悼会上,毛泽东题词“向为人民利益而牺牲的张思德同志致敬“之后,毛泽东作了题目是《为人民服务》的演讲。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课文。
走近作者
1、 毛泽东、张思德简介
毛泽东:字润之,笔名子任,1893年12月26日湖南湘潭韶山冲一个农民家庭,1976年9月9日在北京逝世。
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者,诗人,书法家。作品有《论持久战》《为人民服务》《矛盾论》《实践论》他的词也很有名,例如《沁园春雪》。
张思德:四川仪陇人,中共中央警备团战士。1933年参加红军,经历长征,负过伤。是一个忠实为人民服务的共产党员,1944年9月5日在陕西安塞县山中烧炭,因炭窑崩塌而牺牲。
他虽然只活了22岁,但他短暂的一生是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的一生,他的死比泰山还要重。张思德牺牲的第三天,毛泽东同志在追悼会上讲演了这篇文章。
字词积累
悼dào 炊chuī 受难nàn 送葬zàng 迁qiān迁移。
鸿hóng鸿雁。鸿毛,鸿雁的毛。比喻事物轻微或不足道。通过谜语记字形:一只鸟落在江边。(鸿)
鼎dǐng(①三足两耳器物②正当;正在)鼎盛。鼎共有12划,第六划是。
铭míng警示、鞭策自己的文字:座右铭。
死得其所:所,处所。形容死得有意义,有价值。
五湖四海:泛指全国各地。
精兵简政:缩小机构,精简人员。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固”,必。“或”,有的人。“于”,表示比较。
追悼:怀念死者,表示哀悼。
哀思:悲哀思念的感情。
梳理结构
归纳各段的内容(读懂文章每段内容,才能从整体上把握全篇,进而领会作者的思路)
第1段:我们的队伍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张思德同志就是队伍中的一员。
第2段:张思德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比泰山还要重。
第4段:为人民的利益而牺牲是“死得其所“,但要尽量减少不必要的牺牲。
第5段:号召大家追悼为人民的利益而牺牲的同志,寄托哀思,团结起来。
语段精读
(二)学习第一段。
从这段话中找出与中心联系最密切的一句话,并勾画出重点词语。
(第二句与中心联系最密切,讲的是我们党及其领导的军队的根本宗旨就是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重点词语有“完全”、“彻底”。
“完全”就是百分之百,除了为人民服务而外,再没有任何别的目的。“彻底”就是做到底的意思,不达目的决不休止。要坚持为人民服务,并且做到“完全”、“彻底”。只有这样做,才称得上是名副其实的革命者,一个人活着才有意义。)
(三)学习第二段。
(1)朗读课文,划出中心句。(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
(2)作者是怎样围绕中心句进行论述的?
(先引用司马迁的话做论据,再具体讲什么样人的死毫无意义,什么样的人死得有价值。最后肯定张思德的死比泰山还要重。)
(3)你怎样理解司马迁的话?(“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这句话的意思是人总是要死的,有的人的死比泰山还重,有的人的死比鸿毛还轻。)
(4)从生活中找出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例子来谈一谈。(例如江姐、董存瑞、雷锋等英雄人物。)
(5)小结:这一段是讲革命者对生死的看法人要死得有意义、有价值,揭示了革命的人生观。
一、复习巩固:
提问:第二自然段中心句是哪句?作者是怎样围绕这个主要意思进行论述的?
(第一句是中心句;先引用司马迁的话做论据,再具体讲什么样人的死毫无意义,什么样的人死
得有价值。最后肯定张思德的死比泰山还要重。)
这一段是讲革命者对生死的看法人要死得有
意义、有价值,揭示了革命的人生观。
小结:我们可以借鉴围绕这一个主要的意思进行一步一步的论述,把自己的观点说明清楚。
结束语:大家说老师我今天是干什么来了?(为人民服务了!)
二、作业:
选择合适的关联词语填空:
不管…都… 只要…就… 只有…才… 只要…都… 虽然…但是…
(1)不管是高级干部,还是普通群众,( )他做过违反法纪的事情,( )要受到法律的惩罚。
(2)( )是什么,我们( )不能搞特殊化。
(3)( )他是做过一些有意的工作,我们( )要给他们送葬开追悼会。
(4)( )人人都来关心班集体,我们的班级( )一定能评为“文明班级”。
(5)( )付出辛勤的劳动,( )会有成功的收获。
② 教学设计 创意
目前教师中有一种流行的说法: 现行的评价与考试体系阻碍了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 应试教育的压力束缚了教师进行课程改革的积极性, 教学与评价存在很多不可调和的矛盾。许多英语老师也存在这些认识。 新课程还在实验阶段, 有这样或那样的认识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只要进行改革, 就不可避免地要出现新旧思想、行为的冲突。关键是要全面、客观、准确地对这些冲突进行分析。英语中考、高考一直都在发生变化。总体来讲,英语高考的内容和形式越来越科学, 越来越合理。近几年来, 随着义务教育新课程的实施, 中考进行了大力改革。2004 年以来, 由教育部统一规划和指导的初中毕业英语学业考试( 即中考) 改革已经在部分地区实施。目前已经基本形成了以考查语言运用能力为主的命题指导思想, 单纯考查语言知识的试题越来越少。就知识与能力的关系而言, 近年的英语中考、高考有两个特点:第一, 命题指导思想是以考查能力为主。一个重要的证据, 就是考试主要考查听力理解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所以说, 至少从考查的内容来看, 英语中考、高考已经不再是以考查语言知识为主, 而是着重考查语言运用能力。虽然有时由于命题技术等方面的原因和材料选择方面的问题, 还有一小部分考查知识的试题, 但它们所占的比例已经越来越小。第二, 即使是考查知识, 也是考查语言知识的运用能力, 而不是单纯考查语言形式的掌握情况。过去很多单项选择题要求学生判断选项本身的语言形式是否正确, 有时学生不需阅读题干就可以排除某些选项。这种试题就是单纯考查语言知识的掌握情况, 现在已非常少见。需要指出的是, 我们平时看到的教辅材料里的练习题和模拟题, 仍然以考查知识的试题居多。这些练习题在形式上与中考、高考题很相似, 但在本质上是有区别的。今后的中考、高考还要进一步改革, 试题结构和考试形式将进一步优化。有的地区计划在将来的试卷中只设听力、阅读和写作三个部分, 适当的时候还要进行口语测试。这样就可以逐步过渡到以考查能力为主的考试体系。英语新课程不主张淡化语法, 只是提出教师不要过于强调单纯传授语法知识的做法, 不要脱离语境讲授和记忆语法规则, 学生不要脱离语境去学习语法; 《英语课程标准》中的课程目标里专门有一部分就是语法知识的教学目标。有的教师说, 语法是语言能力的基础。如果不系统学习语法, 就根本不可能发展语言能力。其实, 没有证据表明系统的语法知识与以考查能力为主的考试之间有必然关系。也就是说, 如果将来学生参加的考试是以考查能力为主的话, 那么考试成绩与系统的语法知识没有必然的联系。比如, 一位高中二年级学生, 英语阅读能力和听的能力都不错, 但考试成绩总是中等偏下。查阅他的试卷发现,答错的主要是语法题, 如现在分词和过去分词、分词的一般式和完成式、被动语态、must+完成式、虚拟语气的过去式等问题。这说明, 语法知识掌握得不够系统并不影响阅读能力和听力理解能力。由于他的语法知识掌握得不够好, 导致了考试成绩差, 由考试成绩差就判断他学习成绩不理想, 这种推理是错误的。系统的语法知识本身和能力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一定的语法知识有利于培养语言运考试, 不是新课程的天敌。但是过多、过于庞杂的语法知识就不一定有实际价值。如果一个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都很好, 即使语法知识部分得零分也没有关系。于是又有教师说, 既然考试不考语法知识, 那平时是否就可以不教语法了呢? 答案是否定的。考试是抽样的, 不能也不需要面面俱到。因此, 所谓考什么就教什么, 不考就不教的做法是错误的。不考语法不等于不需要学习语法。学习语法、词汇是为了形成语言运用能力。中考、高考主要考查学习的最终结果, 而中学英语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培养语言运用能力。如果一个学生在考试中表现出较高的语言运用能力, 就说明他已经掌握基本的语法和词汇知识。因此, 考试不需要直接考查学生对语法知识的掌握情况。这个问题与关于语法的问题非常相似。不考语音不等于不需要教语音。我曾说过, 英语中考命题应避免采用辨音题( 考查学生识别和辨别语音的试题) , 一位教师就问, 难道辨音能力不重要吗? 我的回答是, 辨音能力当然重要, 但并不是重要的内容都要考试。语音知识和微观语音技能是形成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语音对听力理解和口头表达能力尤其重要。语音基础较差的学生, 听力一般比较差; 较好的听说能力的背后肯定有较好的语音知识和语音能力。如果学生在听力和口语考试中有很好的表现, 就说明他们已经掌握了语音知识, 具备了较好的语音能力。因此, 以考查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主的终结性考试( 如中考、高考) 没有必要单独检测微观语音知识和语音能力。辨音题实际上是考查微观语音知识的掌握情况。因此, 考试取消辨音题并不等于平时的教学可以忽视语音教学。需要指出的是, 语音教学不等于音标教学; 重视语音教学也不一定非教音标不可。现在很多英语教师在教语音时, 往往过于强调学生读音标和写音标的能力。其实, 能够写音标、识别音标不等于能够正确识别语音和正确发音。首先, 并非所有地区的英语中考、高考都不考听力。从目前的情况来看, 大多数地区的中考、高考都含有听力部分, 不考听力的地区( 省份) 越来越少。有些地区的中考已经包括口试, 而且其成绩计入总分。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学生的英语学习, 是一个很好的现象。将来的英语高考也要进行口试。其次, 即使是少数地区( 省份) 暂时不考听力, 也不等于平时教学就不需要开展听说活动和培养听说能力。语言是交流的工具, 语言需要在交际中学习。如果课堂上没有听和说, 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交际。只有听说读写四种技能协调发展, 才能培养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第三, 课堂上开展听说活动的目的不完全是为了练习听说能力。听说活动是与读写活动不同的学习渠道, 是获得语言知识和其他方面知识的重要过程。正如我们平时听报告、谈话、讨论并不都是为了练习听说能力一样, 课堂上的互动也是一种学习方式, 是获得知识和发展技能的一种渠道。调研中我们发现, 在新课程实验地区, 仍然有不少教师在课堂上花大量的时间讲解课文, 特别是课文中所谓的语言点。当问及为什么这样做时, 很多教师说, 如果不讲解语言点, 学生不仅读不懂课文, 而且会影响考试成绩。他们把课文看作知识点的载体。一些教师认为, 通过课文教授语法和词汇是英语教学的主要课堂活动, 课堂的大部分时间应用来讲解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语法知识点。为此,他们还跳过教材中的一些听说活动内容。然而, 现在新出版的初中、高中英语教材, 不像过去的教材故意“藏有”很多语言点。这给很多教师带来了困惑, 也给那些习惯于讲解语言知识点的教师带来了挑战。有的教师说, 现在新教材中的课文没什么可“讲”的了。从某种程度上说, 新教材可以迫使教师放弃过去那种错误的做法。课文的首要功能不是作为知识的载体, 而首先是用来阅读的; 阅读的主要目的是培养阅读能力, 其次是提供语言输入和文化输入。因此, 英语课堂上教师没有必要详细讲解课文中的语言点, 否则, 教师就只起了一个词典的作用。有的教师担心, 如果不讲解语言点, 考试怎么办? 其实, 现在英语中考、高考有多少试题是直接考查课文中的语言点? 没有证据表明详细讲解语言点与考试成绩之间存在必然联系。考试内容与教材的关系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问题。终结性外语水平考试一般不应该与任何教材内容直接挂钩。国际上著名的托福、雅思等语言水平考试从来不规定考试范围, 也不指定教材( 专门为这些考试编写的应试书籍除外) 。中考、高考命题时, 要求考试内容与教材挂钩是不合理的。教育部下发的《课程改革实验区初中毕业英语学业考试命题指导》明确指出, 考试内容不能直接与教材挂钩, 既不能以一套教材为蓝本, 更不能采用多种教材兼顾的做法。教育部还明确规定, 各省初中、高中教材至少得有三套。如果考试与教材内容挂钩,那么是否意味着学生每一种教材的内容都要掌握呢? 这显然是不可能的。既然考试不与教材内容直接挂钩, 平时教学就没有必要不折不扣地死抠教材。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的需要对教材进行适当的取舍,灵活使用教材: ( 1) 在认真研究教材的基础上,确定各单元的重点活动, 给重点活动安排足够的时间; 合理安排其他活动的时间。所谓重点, 既包括听说读写四种基本技能的重点, 还包括语音、词汇和语法等方面的重点。确定完重点之后, 把时间充分安排给重点活动, 再根据剩下的时间合理安排其他活动。( 2) 根据可用的时间以及实际教学的需要, 减少某些活动的具体步骤; 由于时间的限制,不可能把每个活动都做得很充分, 可以减少某些活动的步骤, 其实就是把这些活动处理得简单一些。( 3) 有些活动可以由学生课后完成, 并根据情况决定课堂上是否检查。布置给学生做的作业不一定要求学生必须做, 教师要向学生讲清楚哪些是课后必须做的, 哪些是建议学生做的。还要讲清楚哪些是上课要讨论的。这样就不用在课上把所有的活动一个不漏地去落实。应该承认, 既然考试存在, 就必然有应试的需求。教师和家长都希望学生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所以应试本身没有错, 关键是如何有效地应试。需要指出的是, 应试不等于应试教育。在考试之前适当地进行复习和准备, 是必要的应试措施。而完全以应试为目的实施日常的教学, 就成了应试教育。这里我们主要讨论采用题海战术是否能有效地帮助学生提高考试成绩。答案是否定的。种类繁杂的练习题质量没有保证。各类练习题多围绕知识点设计, 而不是考查学生的实际语言运用能力。可以这么说, 大量地做练习题和模拟考试题对提高考试成绩并没有明显的作用。有的教师问, 如果不做题, 那课上那么多时间干什么呢? 个人以为, 可以在阅读上多花一些时间。阅读是语言学习的主要途径。在阅读教学中, 教师给学生提供的阅读材料的内容应该尽量广泛, 能够让学生感兴趣, 而不应该局限于带选择题的阅读练习材料。目前, 大量地做模拟试题几乎成为应付中考、高考的法宝。其实, 对一个本身不完善、不稳定的系统反复进行检测, 实际上会对该系统造成损害。大量地做模拟题也有类似的害处。一位老师说得好, 他说平时学习与考试的关系好比是磨刀与砍柴的关系。磨刀要有耐心, 不能急于求成。如果磨刀时旁边放一块木头, 磨一下, 砍一下, 恐怕刀永远也磨不好。平时学习就像是磨刀, 最后的考试就像是砍柴。刀磨好了, 砍柴就顺利。平时实施有效的教学, 考试就能取得好成绩。如果平时不注重积累,而是反复地做模拟题, 就像磨刀时磨一下砍一下,其结果只能是事倍功半。调研中发现, 在一些高中新课程实验区, 平时的单元检测题、模块考试题的形式、标准和高考试题别无二致, 甚至连“×月×日前绝密”的字样都要印在试卷上。教师们之所以这样做, 是为了从高一开始使学生尽早适应高考的要求。其实这样做是不科学的。高考的形式与标准只适合高考, 不适合其他评价目的。高考的目的是选拔, 这与日常的检测( 单元检测、模块考试) 是不一样的。高考必须有合理的区分度, 平时的检测没有必要像高考那样讲究区分度。高考主要考查综合语言能力, 平时的检测主要检查阶段性的学习结果或某一方面的学习结果。由于客观因素的制约, 高考题在形式上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平时的检测完全没有必要采用高考的形式且受这种形式的限制。考试本身对促进语言运用能力没有多大作用; 平时教学中的评价有很多不同的功能, 不能把所有的评价都与升学考试联系起来。总之, 我们必须明确, 新课程背景下的英语教学与评价之间没有根本的矛盾。考试不是“万恶”之源, 它不应该成为教师把学生带进题海深渊的借口。
③ 现当代文学教案 分两个课时的
一、中国现代文学概况
1、中国现代文学的概念
我们在这里所要讲的“中国现代文学”有两个概念:“时间概念”和“历史概念”。 时间概念:指所谓的“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即中国现代文学跨越了大约三十年的时间,从1917年1月(胡适在《新青年》上发表《文学改良刍议》)到1949年(第一次全国文学艺术工作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 历史概念:指文学的“现代化”,即“用现代文学语言和文学形式,表达现代中国人的思想、情感和心理”。
2、中国现代文学的特质:现代性
(1)精神导向:促进思想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
(2)艺术形态:现代的文学形态。现代的美学思想与创作方法、现代的文学样式和现代的话语构型
(3)文学发展方式:面向世界的开放式格局。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学,广泛吸收外国文学资源,不断融汇到世界文学潮流之中.
3、中国现代文学的分期(两期七段) 现代文学的三个十年(1915-1949)
第一个十年(1915-1927)五四时期的文学 第二个十年(1927-1937)30年代文学 第三个十年(1938-1949)40年代文学 当代文学的四个阶段(1949-1999) 十七年文学(1949-1966) 文革文学(1966-1976) 新时期文学(80年代) 九十年代文学(90年代)
二、五四文学革命
中国现代文学的开端以五四文学革命为标志。五四文学革命是在辛亥革命、五四运动以及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1、发生背景
⑴、时代背景——辛亥革命、五四运动
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使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发生了极大变化,此后的十几年,整个社会缺乏严密的思想统治,出现了少有的思想比较自由的局面。
五四运动是现代中国的一场伟大的爱国主义运动。1919年5月4日,北京13所大学的学生在天安门广场游行,抗议政府在巴黎和会上的卖国行为。五四运动象征着“五四时代”的到来,这是一个充满思考、希望和激情的全新时代,对当时很多年轻人的思想和生活都产生了巨大影响,促进了五四新文学运动的产生。
(2)文化背景——五四新文化运动 ①、根源: 新文化运动的社会根源:为摆脱落后、积弱、挨打现实处境,实现富国强民;中国人在“器物之变”、“制度之变”努力失败后,尝试“思想之变”。 文化根源:反对当时中国社会出现的“尊孔复古”文化逆流。 ②、兴起与发展 1915年9月,陈独秀主持《青年杂志》在上海创刊,揭开了新文化运动序幕。 俄国十月革命推动了新文化运动(1917年10月) 新文化统一战线形成(1918年) “五四”爱国运动将新文化与新闻学运动推向高潮。(1919年5月4日) 《新青年》编辑方针的转变(1919年12月\1920年5月)
③、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倡导民主与科学。 重评孔教学说,抨击文化专制。 传播西方新思想。 传播科学社会主义思想。 2、“五四”文学革命运动开展的过程 (1)、酝酿(19105—1916) 陈独秀、胡适、李大钊、黄远庸等均提出过文学改革的建议 (2)、倡导(1917—1918) ①1917年1月胡适《文学改良刍议》(见教材第5页),提出文学改良“八事” ②1917年2月陈独秀《文学革命论》提出文学革命“三大主义”, (即“推倒雕琢的、阿谀的贵族文学,建设平易的、抒情的平民文学;推倒陈腐的、铺张的古典文学,建设新鲜的、立诚的写实文学;推倒迂晦的、艰涩的山林文学,建设明了的、通俗的社会文学”,从内容到形式对封建旧文学持批判否定态度,主张以革新文学作为革新政治、改造社会之途。 ) ③刘半农《我之文学改良观》:改革韵、散文,使用标点符号。 ④钱玄同《寄陈独秀》:指旧文学为“选学妖孽,桐城谬种”。 ⑤双簧信(1918年3月,钱玄同,刘半农) ⑥傅斯年提出“文言合一,制定国语”。 ⑦1918年8月胡适《建设的文学革命论》提出“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
胡适文学改良“八事”: 须言之有物,不摹仿古人,须讲求文法,不作无病之呻吟,务去滥调套语,不用典,不讲对仗。
陈独秀文学革命“三大主义”: 推倒雕琢的阿谀的贵族文学,建设平易的抒情的国民文; 推倒陈腐的铺张的古典文学,建设新鲜的立诚的写实文; 推倒迂晦的艰涩的山林文学,建设明了的通俗的社会文。
3、 “五四”文学革命运动的内容 1、反对文言文,提倡白话文。 钱玄同:“废文言而倡白话”;“废汉文”。 胡适:“白话为文学正宗用语”;“死文字只能写出死文学”,“活文学当要活文字”;“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
2、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 (1)反对“文以载道”的文学观。
(2)反对鸳鸯蝴蝶派“游戏消遣”的文学观。 (3)提出 “人的文学”、“平民文学”的口号。(1918年12月,周作人《人的文学》发表) 1918年12月,周作人《人的文学》要求新文学以“人道主义为本,对于人生诸问题,加以记录研究”
4、五四文学运动的重大意义
首先,使白话文得到全面推广。1920年,教育部宣布所有的学校课本应该使用白话文。 其次是外国文学思潮的进入和新文学团体(如文学社和创造社)的兴起,带来了中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思想大解放局面。
第三是文学理论方面取得了初步的成果。 第四是创作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绩。
思考与练习
1、中国现代文学的“历史概念”指什么? 2、五四文学革命发生的背景是什么? 3、五四文学革命的意义有哪些? 第二课 鲁迅(1881—1936) 一、学习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鲁迅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及贡献。了解鲁迅的创作概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