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谁可以给我一份完整的教案 含有以下的信息 课题 教学目标 教学内容 教学难点和重点 教学过程
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
19、“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教学目标:
1、把握课文主要内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父母对巴迪的诗的不同看法。
2、细读作者七八岁时发生的故事,品读童年时父母两种不同的评价给作者带来的感受。
3、精读“童年的故事”、“后来的认识”,通过人物动作、语言和心理描写的语句,体会作者逐渐理解父母两种不同评价中饱含的爱,感受爱的不同表达方式。
教学重难点:
1、品读童年的故事,品味描写人物动作、语言的语句,揣摩人物心理,并有感情地朗读。
2、体会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两种不同的评价中饱含的爱,感受爱的不同表达方式。
教学准备:
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质疑,激趣导入
1、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发现教师板书中的错误并指出。
2、质疑:为什么“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要加引号?
3、导入:同学们,在学习、生活中,你们得到过这样的评价吗?当你们听到这两种不同的评价时,你们的心情怎样?
生诉说兴奋和快乐、沮丧和难受的心情。
师:确实,当自己受到表扬时,心里非常高兴,当受到批评时,心里十分难过,请大家带着你们的感情再读一读课题。(出示幻灯1)
二、精读“童年的故事”,朗读感悟
师:读得真不错!有一个孩子,当他听到这两种评价时,他和你们也是一样的感受。请同学们自由地读一遍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生:自由读课文,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教师相机板书。(母亲父亲)
师:你概括得非常准确。课文主要写了“我”七八岁时写的第一首诗,同时得到了父母截然不同的评价。现在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第1――14自然段。划出表现父母评价时的动作、神态、语言的句子。
生:快速浏览课文1――14自然段,划出相应的句子。
师:划出来了吗?现在请大家看大屏幕,(出示幻灯2①)
1、当“我”写了第一首诗后,母亲是怎样评价的?“我”的表现怎样?(板书:表扬――得意扬扬)
妈妈看到自己七八岁的儿子都会写诗了,惊喜万分,热烈地赞扬“我”;得到妈妈表扬的“我”很兴奋,很自豪,甚至有些得意,感觉快要飘起来了。你试着读给大家听听。
师:(评价朗读)“我”写的第一首诗竟得到了妈妈这么高的评价,相信爸爸也一定会夸奖我的,“我”怀着一种自豪感等爸爸回来。在等待的时间里,“我”用最漂亮的花体字把诗认认真真地重新誊写了一遍,还用彩色笔在它的周围描上一圈花边。可是,等了整整一个下午,爸爸都还没有回来,“我”实在等不及了。下面,请大家带着等待时焦急的心情读一读下面的几句话。(出示幻灯2②)
生:有感情地朗读句子。
师:等了整整一个下午,爸爸终于回来了,看了“我”写的诗。
2、父亲是怎样评价的?“我”有什么反应?(出示幻灯2③)(板书:批评――痛哭)
抽生回答问题,生分角色朗读12、13自然段。听了父母的争吵,我又有什么反应?
父亲看了“我”的诗,出乎我意料之外的是,父亲严厉地批评了“我”,受到爸爸的批评,“我”伤心透了,难过极了。来,大家一起来读一读,试着读出父亲的严厉与“我”的伤心、难过!
师:(评价朗读)你们的朗读让老师感受到了作者的内心世界。同学们,我们刚才划出来的句子都是对父母的动作、神态、语言及我的动作的细致描写,生动地刻画出了人物的内心。在今后的写作中,大家也可以运用这种写法来刻画人物的内心世界。通过“我”的动作描写,大家可以看出的小时候的“我”体会到父母运用不同教育方法的良苦用心了没有?(没有)随着年龄的增长,“我”的感受有变化了吗?(有)请同学们轻声地读一读课文第15自然段。
三、精读“后来的认识”,感受父母的爱
师:几年后,“我”对父母的不同评价有了怎样的认识?
生:“我”不得不承认父亲是对的,那的确是一首相当糟糕的诗。
师:“不得不”还可以换成哪一个词语?
生:必须。
师:对,那的确是一首相当糟糕的诗,这是事实,“我”必须得承认,但在感情上似乎还不好接受。当“我”对父母的评价有了这样的认识,“我”是怎样做的?
生:在母亲的赞美下,“我”对写作充满了信心,一直坚持写作;
师:当“我”鼓起勇气把“我”新写的短篇小说给父亲看了以后,父亲是怎么评价的?
生:“写得不怎么样,但还不是毫无希望。”
师:从父亲的批语中,“我”感觉自己的写作水平有所提高。父亲给了“我”有限的肯定,让“我”看到了希望,于是,“我”开始学着修改自己的作品。不断的总结、提高,最终取得了成功。当我取得成就时,对父母的评价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请大家带着这个问题默读课文第16自然段。(出示幻灯3)
生:因为“我”既有一位慈祥的母亲,(板书:慈祥)又有一位严厉的父亲。(板书:严厉)所以,“我”很幸运。
师:是啊,“我”既拥有母亲慈祥的爱,鼓励的爱,激励“我”满怀信心地地前进;每次,母亲一念完“我”的作品,总是眼睛亮亮地,兴奋地嚷着――“巴迪,这是你写的吗?精彩极了!”同时,“我”又拥有父亲严厉的爱,每当“我”受到母亲的表扬显得得意时,父亲总是皱着眉头说:“这个糟糕透了”, 使“我”不至于被一时的成功冲昏头脑。在父母的爱的教育下,我终于成功了。我的一部作品获得了国际大奖,站在领奖台上发表获奖感言时,你们说“我”该感谢谁呢?感谢“我”的母亲?感谢“我”的父亲?还是……?现在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出示幻灯4)
生:讨论交流,派代表在全班汇报。
师:你们的发言精彩极了!“我”应该感谢我的父母双亲。因为“我”成功既离不开母亲慈祥的爱,也离不开父亲严厉的爱。有了父母这两种爱的存在,才让我健康成长,取得了今天的成就。在“我”的生活中这两种爱都是不可缺少的。刚才,同学们发言时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对亲人的爱有了更深的感受。成年以后取得成就的“我”把自己的感受化作许多哲理性的语言写在了课文最后一段。
师生配合读课文第17自然段。
师:这些年来,少年时代听到的两种声音一直交织在我的耳际,妈妈说“精彩极了”,爸爸说“糟糕透了”,妈妈说:“精彩极了”,爸爸说“糟糕透了”……它们像两股风不断地向我吹来。谁知道“两股风”具体指什么?
生:“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师:“我谨慎地把握住生活的小船,使它不被哪一股风刮倒。”意思是说――“我”正确认识了父母对“我”截然不同的评价,既没有被“精彩极了”这股风刮得得意扬扬、骄傲自满,也没有被“糟糕透了”这股风刮得一蹶不振,失去信心。成年的“我”终于体会到了父母对自己的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其实是父母对自己的不同方式的爱的表达。于是,“我”发自内心地说了这样一句话:“精彩极了”也好,“糟糕透了”也好,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板书:爱)同学们,请用你们声情并茂地朗读,再次体会来自父母的伟大的爱。
生:齐读课文第17自然段。
四、联系实际,拓展延伸,激情
师:同学们,你们的朗读真是“精彩极了”,让我感受到了父母伟大的爱。我们每个人都在父母的爱中长大,父母的爱,是慈祥的笑容,是亲切的话语,是热情的鼓励,是严格的要求。其实,我们身边的爱无处不在。请你举出事例说一说:你都生活在哪些人爱的包围中?(出示幻灯5)
生:(诉说自己身边的爱)
师:看来,同学们已经感受到了身边的人给自己的爱。现在,老师要请大家再次感受生活中爱的不同表达。(出示幻灯6)同学们,其实我们身边的所有人都对我们献出了他们自己的爱,只要用心去体会去感受,我们每个人都会体验到不同形式的爱,这些爱有的来自于父母;有的来自于老师;有的来自于其他的长辈;有的来自于同学、朋友,甚至是那些素不相识的陌生人……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用心去体会,感受他们以不同方式所表达的对我们的爱,让我们在爱的鼓舞下,乘着爱的风帆,努力向前!
板书设计:
19、“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慈祥)母亲(严厉)父亲
表扬(得意扬扬)批评(痛哭)
爱
2.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阅读指导 教案教学设计
名 著 阅 读 与 欣 赏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阅读指导
教学目标:
1、 初步学会阅读整本书,读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2、 了解全书内容,熟悉其中的精彩片段;
3、 通过读书报告会加深对作品的理解,提高对整本书的阅读能力。
阅读时间:2周(四节阅读课,其中1课时为阅读指导,1课时为堂上阅读,1课时为阅读知识抢答赛,1课时为读书报告会)
阅读形式:课内课外相结合
教学设计:
一、 课前布置:
1、 购买或借阅《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2、 阅读教材《关于名著推荐与阅读》;
3、 阅读作品,课外自由讨论内容和写法
二、 阅读指导:
1、 投影原著中有关“生命的意义”的名言: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告诉学生这段名言选自《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
2、 让学生明确读整本的要求:
① 要通读全书,把握整体
② 要读序(或说明)、跋(或后记)
③ 看目录
④ 查阅工具书或参考书辅助阅读
⑤ 泛读和精读相结合,做好读书笔记
三、 自己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要求①两周内读完整本书,②做好读书笔记、写好读后感,③用专用纸自制抢答题,答案作在背面)
四、 阅读知识抢答赛:
1、 前课代表收集抢答题,粗略分类(简单的做必答题,稍难的做抢答题)
2、 代表主持抢答赛,学习委员为各组记分,其他同学分组别围坐在一起
3、 赛前主持人宣布比赛规则:
① 一签一题,每抢答一题,获胜者得一分。
② 答题内容来源于《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或对该书的理解。
③ 允许宣布题目后翻检阅读读书笔记,但不能在举手后再翻。答题时声音要洪亮。
④ 命题者不能回答自己出的题目,但在无人应答或无人答对的情况下,命题者可以自行回答,获得一次抽签权,不记分。
⑤ 凡指定回答的题目,若被指定者回答不出,则由大家抢答。
4、 抢答赛分两步:①抽签必答;②抽签选答
5、 记分员统计得分结果。
6、 老师小结并颁奖。
五、 读书报告会:
课前学生写好读后感,做好准备。
1、 小组内交流,推荐优秀者准备发言
2、 各组代表发言,畅谈读书感想,老师适当点评。
3、 观看电视剧《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片段《筑路》
4、 比较小说与电视剧的差异。
5、 推荐展示优秀的读书笔记。
6、 老师总结整个活动的情况,表扬在各个环节中表现出色的学生。
3. (求助)《俗市奇人—好嘴杨巴》的教学设计或视频或课本剧等相关资料。急用。急用!谢谢提供!
《俗世奇人》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学习文章以小见大的写法。
2.品味语言特点,幽默传神,极富表现力。
教学重点、难点
情节曲折有致,叙事一波三折。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预习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发蔫(nian1) 擅长(shan4) 绰号(chuo4)
刷浆(jiang) 难堪(kan1) 一瞅(chou3)
发怔(zheng4) 褒贬(bao1) 怵(chu4)抠(kou1)
戳(chuo1) 瓢(piao2)
2.解释下列词语。
发蔫:表现出精神不振。
擅长:在某方面有特长。
阔绰:排场大,生活奢侈。
天衣无缝:神话传说,仙女穿的天衣,不用针线制作,没有缝儿。比喻事物(多指诗文、话语等)没有一点破绽。
发怔:发呆。
大名鼎鼎:形容名声很大。鼎鼎:盛大的样子。
二、导人
中国历代的史书,大多只给帝王将相、伟人名人立传,其实生活于市井里巷的凡夫俗子中间也不乏奇人高手,他们又何尝不值得大书特书。读了两篇短文,相信你会受到启迪。
作者简介
冯骥才(1942~ ),当代作家。原籍浙江慈溪,生于天津。从小喜爱美术、文学、音乐和球类活动。1960年高中毕业后到天津市书画社从事绘画工作,对民间艺术、地方风俗等产生浓厚兴趣,1974年调天津工艺美术厂、在工艺美术工人业余大学教图画与文艺理论。1978年调天津市文化局创作评论室,后转入作协天津分会从事专业创作,任天津市文联主席、国笔会中国中心会员,《文学自由谈》和《艺术家》主编等职。著有长篇小说《神灯前传》,中篇小说集《铺花的歧路》、《啊!》。短篇小说集《雕花烟斗》等。短篇小说《雕花烟斗》,中篇小说《啊!》、《神鞭》,分获全国优秀短篇、优秀中篇小说。部分作品已被译成英、法、德、日、俄等文字在国外出版。冯骥才以写知识分子生活和天津近代历史故事见长。注意选取新颖的视角,用多变的艺术手法,细致深入描写,开掘生活的底蕴,咀嚼人生的滋味。
三、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提问:刷子李和泥人张有什么共同点? -
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
刷子李和泥人张都是俗世奇人,他们都拿手擅长的行当,可以说是有大本领大智慧。
四、学习课文
(一)诵读。
学生自由朗读,并做适当圈画、批点,或复述故事。
(二)表演。
两篇短文情节性较强。具有浓厚的戏剧性,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根据课文编写课本剧或小品进行表演。学生演出后,评选出最佳剧本和最佳演员。
提示:
课本剧中要突出主要人物,安排好地点,设计好舞台提示,处理好台词。
(三)品词语。
文中有一些传神的字句,教师要引导学生品味其韵味。
提问:
品味下面的语句。揣摩语气、语调和重音,研讨括号里的问题。
1.有绝活的,吃荤,亮堂,站在大街中央;没能耐的,吃素,发蔫,靠边站着。
(这个句子在句式上有什么特点?这样写突出了作者什么观点?)
2.这一套可不是谁家定的,它地地道道是码头上的一种活法。
(“码头上的一种活法”是什么意思?“地地道道”用在这里有什么作用?)
3.手艺道上的人,捏泥人的“泥人张”排第一。而且,有第一,没第二,第三差着十万八千里。
(作者说泥人张的手艺“有第一,没第二,第三差着十万八千里”,这么说是不是太夸张了?你怎么理解这种夸张的作用?)
4.海张五那边还在不停地找乐子,泥人张这边肯定把这些话在他手里的这团泥上全找回来了。
(你怎么理解句中加点的“找”字,试着将它换成其他的动词,看看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
第1句,句式上运用了对比手法,突出了作者对有绝活人的称道、佩服。第2句,“它地地道道是码头上的一种活法”,写出人们的生存方法,“地地道道”也强调了人要生存,就要有绝活。第3句,作者并没有太夸张,这里运用夸张手法,突出了泥人张的手艺高超,无与伦比。第4句,“找乐子”写出海张五的嚣张气焰。如将“找”换成其他的动词“玩”、“叫”等,表达效果就不够恰当了。
(四)分析人物。
文章刻画了刷子李和泥人张这两个奇人,人物性格鲜明。
提问:“手艺人靠的是手,手上就必得有绝活”,“手艺人靠手吃饭,求谁?怵谁?”揣摩这些话,看作者对待手艺和手艺人持怎样的态度?你认为在今天的社会环境下,按作者的观点做事、做人能行得通吗?围绕这一话题,分小组展开讨论或辩论。
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
在作者看来,人有手艺就可以生存,手上有绝活就可以不求人、不靠人。但在今天的社会环境中,我们做事、做人除了靠自己的本领外。还要讲求与别人合作,共同探求,共同发展。
五、拓展训练
1.说说你周围有什么“俗世奇人”?讲一讲,让同学们听听。
学生可以结合本地的风俗民情,互相交流。
2.教师介绍冯骥才《俗世奇人》一书,推荐学生课外阅读书中的其他篇目,如《苏七块》《冯五爷》《蓝眼》《蔡二少爷》>等等。
六、小结
本文以两位手艺人(刷子李、泥人张)的高超手艺为话题。作者均只选择一件小事来写,借一件极富戏剧性的小事窥见人物的大本领大智慧。情节虽然简单,但安排得曲折有致,叙事一波三折。语言本色朴素,具有浓郁的“天津”风味,并且幽默传神,极富表现力。
七、布置作业
1、研讨与练习四
4. 如何进行小说教学
频率都很高,但是纵眼观之,却没有发现关于这一词组的确切定义。《现代汉语词典》将“经典”定义为:“传统的权威性作品。”《辞海》里解释为:“一定时代、一定阶段认为最重要的、有指导作用的著作。”由此两种解释可以概括出经典作品的根本特征:第一,权威性。经典作品都是世人公认的好的文学作品。第二,时代性。经典作品都是经过历史的淘涤而沉积下来的文化精髓。以此推之,笔者将“经典文学作品”定义为:经过时间、历史的考验,被一定时代、一定阶段公认为最重要的、有指导作用的文学作品。 每一部经典文学作品都是独一无二、不可重复的。不仅在语言、结构上具有创造力,而且在作品的思想价值方面也存在着独到的感受和理解。英国利物浦大学公布了他们的一个研究发现:研读文豪莎士比亚、乔塞及华兹渥斯等人的巨著,不仅有助脑部灵活,还可以防止老人罹患痴呆症。他们发现当受试者阅读辞藻较深奥繁复的大师级作品时,脑部的活动较活跃,扫描的影像明显有较多的脑活动痕迹;相比之下,如果只是阅读一般的文章,脑部活动并没有什么特别变化。 一、现行小学语文教材经典作品选材分析 根据新课程改革的精神,语文课程标准对经典文学作品的地位和意义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重视,相应地新版小学语文教材中也体现了较大的转变。为了获得新教材中经典文学作品的选文数量和侧重点的变化,笔者对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九年制义务教育版本的教材和课程标准实验版教材进行了比较,得出以下结论: 在旧版的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经典文学作品的数量是102篇,其中中国经典文学作品87篇,外国经典文学作品15篇。新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经典文学作品的数量是113篇,其中中国经典文学作品90篇,外国经典文学作品23篇。 小学语文《同步阅读》是学生的课外读物,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让其自由选择与课文相关的文章进行阅读,或是学生在闲暇时自由选择阅读。旧版《同步阅读》中经典文学作品的数量是115篇,其中中国经典文学作品占81篇,外国经典文学作品34篇。新版《同步阅读》中经典文学作品总数量是139篇,其中中国经典文学作品85篇,外国文学作品54篇。 对比新旧版本的课本和《同步阅读》,可以看出经典文学作品的篇幅随着小学生年龄的增加不断增加,呈上升趋势。从三年级开始对于小学生阅读能力的要求逐渐提高。据统计,六年制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课文有一半以上是经典文学作品,说明经典文学作品已成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主要教材。可见,文学教育已成为小学语文教育的主体,经典文学作品成为提高小学生阅读能力的主要文本。 二、小学阅读教学现状调查及分析 (一)现状调查 调查对象:此次研究的调查对象是某市四所小学4-6年级的学生。 调查方式:调查活动采用调查问卷、访谈等方式进行。 调查问卷一共发放800份,对各个小学学生进行阅读状况调查,并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抽取了其中的240份问卷进行统计,分析小学生阅读所存在的问题: 1.学生没有时间看书是最主要的问题,有26.87%的学生在课余时间要忙于参加各种辅导班、培训班,再加上看电视和玩电脑,他们课余很难有时间静下心来阅读。有49.25%的孩子认为自己学习紧张没有时间阅读。数据显示,他们每周的平均课外阅读时间一般在3-5小时左右,这是远远不够的。 2.学生受到大众文化的影响,阅读兴趣表现为对图画性和娱乐性书籍的喜爱,集中在漫画、网络小说等类型的书籍上。调查中发现,仍有半数以上的孩子不喜欢看纯文学类书籍,有近12%的孩子喜欢看漫画。另外加上电视、电脑等丰富着他们的课余生活,从而使他们对阅读的兴趣变得更为消极、被动。 3.现今提供给小学生阅读的书籍广泛增加,但是孩子们普遍存在阅读困难,在适当的年龄没有具备相应的阅读能力。据统计显示,有53.73%的孩子对于经典文学作品中的字词不太理解,不能很好的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不善于鉴别批判,对作品不能做出实质性的鉴别,对内容上的好坏、艺术上的优劣分辨不清,只是一味地把看书当作是一种消遣形式。 4.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有将近50%的孩子在阅读时就跳过不明白的地方,对难以理解的字词句没有通过查字典或相关书籍的方式加以理解。有40.35%的孩子在阅读时没有做读书笔记的习惯。笔者认为这些都是在早期阅读过程中教师和家长没有重视所造成的。 5.调查中了解到,孩子们并没有很好的利用起自己手中的《同步阅读》,40.37%的学生在拿到阅读课本后只是随便翻翻,没有认真仔细的阅读过。再加上教师没有时间对《同步阅读》进行介绍讲解,使孩子对《同步阅读》没有兴趣,这也是造成学生阅读能力缺失的重要原因。 (二)原因分析 根据以上阅读现状,笔者进行了原因分析,主要存在以下几点: 首先,教师和家长都没有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宽松的阅读环境,对孩子的阅读不重视,没有给孩子以充分阅读文本的时间,让孩子能够尽情享受书本的魅力。 其次,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没有激发学生对经典文学作品的兴趣,学生对经典文学作品积极性不高,不愿自主接触作品。再加上学生的阅读习惯没有受到家长和教师的足够重视,使得孩子们在阅读时不能够被书中的内容深深吸引,从而导致学生对经典文学作品的消极态度。 再次,教师自身的阅读素质不高也是造成学生阅读能力低下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实习中了解到,教师多会趋向于选择一些较为浅显、能够放松、愉悦身心的各式各样的书籍;有人因为自己本身工作和家庭的关系,很少有时间阅读经典文学书籍,当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遇到一些比较专业的知识时,只是依靠教参帮助解决问题,这样就造成教师的依赖心理,不去挖掘文章的内涵,因而对文本的理解就只能留于表面,不能深入体会。 最后,社会环境中没有形成一种阅读氛围,图书馆、社区等设施不齐全,影响了孩子的阅读积极性。同时,现在各种儿童出版物定价过高,使一部分家长无力购买。 三、小学阅读教学质量优化的策略探讨 从当前语文教改形式来看,多种途径开展阅读符合语文课标的要求。随着语文教学改革的逐步深入,语文课时不断缩减,使得相当多的教师对学生的阅读指导不够重视,这不仅不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阅读习惯的养成,更不利于学生智力、品德和人文素质的发展。为此,笔者提出借助经典文学作品提高阅读能力,以达到新课程标准中提出的各个目标的要求。 (一)以经典文学作品为纽带,连接阅读能力的训练 1.教师深入经典文学作品中,发现其趣味和深刻内涵,并且内化为自己的理解和语言。面对一篇经典文学作品时,不少教师的难题是不知道怎么教,仍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处理,进行教生字、分析段落等相关的教学步骤,忽视了经典文学作品的人文价值。课改实施以后,有些教师开始注重文章的人文性,却把语文基础知识放在一边。语文新课程的观念,不是不再有教授语文基础知识的任务,而是要有新的教学方法、新的教学内容,创造新的激情,使学生获得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更能适应时代的要求。语文教学应当做到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这就要求教师要全面地把握课文,深入理解课文,用心去体味文本,提出质疑,然后将其理解和认识转化为学生能理解的语言,做到深入浅出,而不是以教参代替自身阅读与思考。 2.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交流。课堂给学生和教师一个互动、交流的空间,在这种特定环境下,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应当不断加强学生与文本、教师之间的交流,带动学生的思维、记忆等多种感官,形成和谐的课堂氛围。 ||| “经典文学作品”无论在教师口语还是学术专著中出现频率都很高,但是纵眼观之,却没有发现关于这一词组的确切定义。《现代汉语词典》将“经典”定义为:“传统的权威性作品。”《辞海》里解释为:“一定时代、一定阶段认为最重要的、有指导作用的著作。”由此两种解释可以概括出经典作品的根本特征:第一,权威性。经典作品都是世人公认的好的文学作品。第二,时代性。经典作品都是经过历史的淘涤而沉积下来的文化精髓。以此推之,笔者将“经典文学作品”定义为:经过时间、历史的考验,被一定时代、一定阶段公认为最重要的、有指导作用的文学作品。 每一部经典文学作品都是独一无二、不可重复的。不仅在语言、结构上具有创造力,而且在作品的思想价值方面也存在着独到的感受和理解。英国利物浦大学公布了他们的一个研究发现:研读文豪莎士比亚、乔塞及华兹渥斯等人的巨著,不仅有助脑部灵活,还可以防止老人罹患痴呆症。他们发现当受试者阅读辞藻较深奥繁复的大师级作品时,脑部的活动较活跃,扫描的影像明显有较多的脑活动痕迹;相比之下,如果只是阅读一般的文章,脑部活动并没有什么特别变化。 一、现行小学语文教材经典作品选材分析 根据新课程改革的精神,语文课程标准对经典文学作品的地位和意义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重视,相应地新版小学语文教材中也体现了较大的转变。为了获得新教材中经典文学作品的选文数量和侧重点的变化,笔者对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九年制义务教育版本的教材和课程标准实验版教材进行了比较,得出以下结论: 在旧版的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经典文学作品的数量是102篇,其中中国经典文学作品87篇,外国经典文学作品15篇。新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经典文学作品的数量是113篇,其中中国经典文学作品90篇,外国经典文学作品23篇。 小学语文《同步阅读》是学生的课外读物,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让其自由选择与课文相关的文章进行阅读,或是学生在闲暇时自由选择阅读。旧版《同步阅读》中经典文学作品的数量是115篇,其中中国经典文学作品占81篇,外国经典文学作品34篇。新版《同步阅读》中经典文学作品总数量是139篇,其中中国经典文学作品85篇,外国文学作品54篇。 对比新旧版本的课本和《同步阅读》,可以看出经典文学作品的篇幅随着小学生年龄的增加不断增加,呈上升趋势。从三年级开始对于小学生阅读能力的要求逐渐提高。据统计,六年制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课文有一半以上是经典文学作品,说明经典文学作品已成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主要教材。可见,文学教育已成为小学语文教育的主体,经典文学作品成为提高小学生阅读能力的主要文本。 二、小学阅读教学现状调查及分析 (一)现状调查 调查对象:此次研究的调查对象是某市四所小学4-6年级的学生。 调查方式:调查活动采用调查问卷、访谈等方式进行。 调查问卷一共发放800份,对各个小学学生进行阅读状况调查,并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抽取了其中的240份问卷进行统计,分析小学生阅读所存在的问题: 1.学生没有时间看书是最主要的问题,有26.87%的学生在课余时间要忙于参加各种辅导班、培训班,再加上看电视和玩电脑,他们课余很难有时间静下心来阅读。有49.25%的孩子认为自己学习紧张没有时间阅读。数据显示,他们每周的平均课外阅读时间一般在3-5小时左右,这是远远不够的。 2.学生受到大众文化的影响,阅读兴趣表现为对图画性和娱乐性书籍的喜爱,集中在漫画、网络小说等类型的书籍上。调查中发现,仍有半数以上的孩子不喜欢看纯文学类书籍,有近12%的孩子喜欢看漫画。另外加上电视、电脑等丰富着他们的课余生活,从而使他们对阅读的兴趣变得更为消极、被动。 3.现今提供给小学生阅读的书籍广泛增加,但是孩子们普遍存在阅读困难,在适当的年龄没有具备相应的阅读能力。据统计显示,有53.73%的孩子对于经典文学作品中的字词不太理解,不能很好的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不善于鉴别批判,对作品不能做出实质性的鉴别,对内容上的好坏、艺术上的优劣分辨不清,只是一味地把看书当作是一种消遣形式。 4.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有将近50%的孩子在阅读时就跳过不明白的地方,对难以理解的字词句没有通过查字典或相关书籍的方式加以理解。有40.35%的孩子在阅读时没有做读书笔记的习惯。笔者认为这些都是在早期阅读过程中教师和家长没有重视所造成的。 5.调查中了解到,孩子们并没有很好的利用起自己手中的《同步阅读》,40.37%的学生在拿到阅读课本后只是随便翻翻,没有认真仔细的阅读过。再加上教师没有时间对《同步阅读》进行介绍讲解,使孩子对《同步阅读》没有兴趣,这也是造成学生阅读能力缺失的重要原因。 (二)原因分析 根据以上阅读现状,笔者进行了原因分析,主要存在以下几点: 首先,教师和家长都没有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宽松的阅读环境,对孩子的阅读不重视,没有给孩子以充分阅读文本的时间,让孩子能够尽情享受书本的魅力。 其次,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没有激发学生对经典文学作品的兴趣,学生对经典文学作品积极性不高,不愿自主接触作品。再加上学生的阅读习惯没有受到家长和教师的足够重视,使得孩子们在阅读时不能够被书中的内容深深吸引,从而导致学生对经典文学作品的消极态度。 再次,教师自身的阅读素质不高也是造成学生阅读能力低下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实习中了解到,教师多会趋向于选择一些较为浅显、能够放松、愉悦身心的各式各样的书籍;有人因为自己本身工作和家庭的关系,很少有时间阅读经典文学书籍,当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遇到一些比较专业的知识时,只是依靠教参帮助解决问题,这样就造成教师的依赖心理,不去挖掘文章的内涵,因而对文本的理解就只能留于表面,不能深入体会。 最后,社会环境中没有形成一种阅读氛围,图书馆、社区等设施不齐全,影响了孩子的阅读积极性。同时,现在各种儿童出版物定价过高,使一部分家长无力购买。 三、小学阅读教学质量优化的策略探讨 从当前语文教改形式来看,多种途径开展阅读符合语文课标的要求。随着语文教学改革的逐步深入,语文课时不断缩减,使得相当多的教师对学生的阅读指导不够重视,这不仅不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阅读习惯的养成,更不利于学生智力、品德和人文素质的发展。为此,笔者提出借助经典文学作品提高阅读能力,以达到新课程标准中提出的各个目标的要求。 (一)以经典文学作品为纽带,连接阅读能力的训练 1.教师深入经典文学作品中,发现其趣味和深刻内涵,并且内化为自己的理解和语言。面对一篇经典文学作品时,不少教师的难题是不知道怎么教,仍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处理,进行教生字、分析段落等相关的教学步骤,忽视了经典文学作品的人文价值。课改实施以后,有些教师开始注重文章的人文性,却把语文基础知识放在一边。语文新课程的观念,不是不再有教授语文基础知识的任务,而是要有新的教学方法、新的教学内容,创造新的激情,使学生获得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更能适应时代的要求。语文教学应当做到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这就要求教师要全面地把握课文,深入理解课文,用心去体味文本,提出质疑,然后将其理解和认识转化为学生能理解的语言,做到深入浅出,而不是以教参代替自身阅读与思考。 2.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交流。课堂给学生和教师一个互动、交流的空间,在这种特定环境下,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应当不断加强学生与文本、教师之间的交流,带动学生的思维、记忆等多种感官,形成和谐的课堂氛围。 ||| (1)在经典文学作品的阅读中,语言障碍应当是最为突出的,因此教师要在学生读通文章的基础上,帮助他们利用各种手段解决阅读中的难题,如上网查阅文章或作者的背景资料,通过语义分析法理解成语等等。 (2)通过朗读,让学生感知经典文学作品中的事或人,获得情感体验。首先,课堂上必须要保证足够的朗读时间。根据要求,一堂课老师可以根据课文内容安排多种阅读方法,如:自由读、轻声读、默读、分角色读等多种课堂朗读方式。其次,教师要注意对朗读的指导。每篇文章都有自己的感情基础,经典文学作品更是如此。教师要从整体上把握学生的朗读,自然而然地使学生从朗读中感受到作者所要传达的感情。例如,老舍的《记金华的双龙洞》一文,作者是带着高兴、愉快的心情进行游玩的,学生在朗读时的语气就应带有轻松、欢快的味道,从而对金华双龙洞产生好奇、联想等更进一步的感受。 (3)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文本过程中,提出的问题必须有价值,能够对学生的感悟和理解产生积极的作用,激发学生和作者产生精神上的共鸣。“师生对话具有师生互相欣赏、互相启发、渴望交流的愉悦性,学生天性中存在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与探索意向,如果教师设计的话题适合他们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内在需要,他们就会产生自我效能感和愉悦感,继而产生一种‘高峰体验’,与教师产生情感的共鸣与共振,达到教学效果。”①学生在解读文本时往往受思维的局限,不懂得对文本进行整体认读与思考,这一点在小学中低阶段尤为明显,因此在一些教学的关键点上教师的引导、点拨就尤为重要了。教师的点拨为学生架设了一条深入阅读的桥梁,引导学生以一种逐步前进的方式接近文章的中心。 (4)学生与教师之间是平等对话关系,“教师应改变‘后喻社会’(即年轻人向年长者学习的社会)的教学观念,在互相尊重的基础上形成‘前喻社会’(即年长者向年轻人学习的社会)。”②新课程理念要求打破传统的教师教、学生听的阅读教学方式,建立开放的教学空间。课程允许学生对文本的解读存在多样性,鼓励学生进行个性化阅读。经典文学作品是开放的,不应该只拘泥于一种理解。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不同的生活体验、认识方法等来理解作品,读出自己的独特感受,并与大家一起分享。教师在对学生的阅读现状一无所知的情况下,千万不可居高临下,对学生的阅读指手划脚,这样只能进一步拉大师生之间的距离。当然,作为教师,一方面要尊重学生的看法,另一方面又不能迁就其不合理的理解,要公正地评价学生的观点,帮助学生建立自己的观点。 (二)以阅读经典文学作品为中心,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现代多媒体发展的趋势下,阅读教学活动中越来越多地运用这种手段帮助学生更形象生动地了解文本。而条件较差的学校在平时的阅读中,教师可以利用什么样的手段进行教学、达到课标要求呢?这里推荐几种有代表性的经典阅读教学方法,以吸引学生注意。 1.活动教学法 活动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主体活动为主要内容,激励学生主动参与活动为基本手段的一种新型的教学形式。最常见的比如表演、做游戏、竞赛等形式的课堂活动。经典阅读教学中引入这些方法,可以使呆板的阅读变得有趣,使抽象的经典变得容易理解,激活学生的兴趣,使被动变为主动,把机械的训练变成创新性学习。案例:全国著名特级教师霍懋征在教“聪明”一词时,设计了谜语:第一件宝:上边毛,下边毛,中间有一颗黑葡萄。(眼睛)第二件宝:东一片,西一片,隔座山头不见面。(耳朵)第三件宝:红门楼,白门槛,里面有个嘻嘻孩。(嘴巴)第四件宝:白娃娃,住高楼,看不见,摸不着。(脑子)学生猜出这四件宝之后,她在黑板上先写下“耳”字,然后在右边依次写下“口”“心”等字,用四件宝构成“聪”字,再写下“明”字,告诉学生要想变得聪明起来,就要多用耳、眼、口、心。如此教学,学生不仅记住了字形、词义,而且思想认识上也长进了。 由于经典文学作品与孩子的实际生活相距甚远,因此可以利用各种手段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使学生变得喜欢阅读经典文学作品,感受经典作品带来的乐趣,为阅读能力的培养打下基础。 2.小组活动法 小组活动法是根据国外经验而提出的一种课堂活动方式。在实践中,阅读教学中的小组活动法已经颇有成效。现在大多数教师都能很好地运用小组讨论法,在这里就不多介绍了。笔者介绍的是另外两种小组活动法,一种是小组完形法,又称之为“小组填充法”,这是一种通过小组讨论来完成完形填空的阅读活动。教师可以把经典文学作品中的主要内容进行研究,删去一些比较重要的词语,留出空余的地方让学生进行填空。学生先是自行填写,后在组内讨论互相报出答案进行核对,并且要求提出自己为什么要这么填的理由,最后教师公布答案。这种小组活动法的优势在于适合小学生有好奇心和求胜心理的特点,在课堂活动中学生可以和自己的伙伴们进行竞赛,互对答案,讨论正误,在寻找正确解答的阅读活动中得到乐趣。③ 另一种是小组预报法,上课时教师只出示经典文学作品中的一小部分内容,让学生在自己阅读思考的基础上,推测尚未见到的下一部分内容,在小组中每个学生都可以说说自己的想法,当个小作家,并且谈谈自己这样设计的原因。接着让学生对照课文,看看自己是不是和作者的想法一致。如果学生填对了,说明他对语言的感受和运用能力已经有了进步;如果填得不一样,也可以给学生留下较深的印象。这种教学方法对学生的理解和表达能力的提高有明显的效果。此方法适合于课堂阅读或是《同步阅读》的教学。这种预报法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为学生提出自己的想法创造机会,而且还能间接提高语文写作能力,增添学生的信心,获得成功体验。 3.同伴阅读法 同伴阅读是北京师范大学实验小学在阅读活动中运用的一种方法,笔者认为运用到经典文学作品阅读中能起到很好的效果。同伴阅读是合作学习在阅读方面的应用,在同伴阅读中,两名同年龄或是不同年龄的学生一起阅读经典文学作品,强化和掌握阅读技巧,共同完成阅读任务。教师充分利用课堂阅读的时间向二至六年级学生传授基本阅读策略,并让他们以合作阅读的形式不断强化这些阅读策略。首先,调动学生已有的相关知识:当学生看到文章的题目后让他们思考“你会想到什么”,再通过快速读文章,思考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其次,当学生遇到不认识的词或字时,可以和同伴一起从文章中寻找线索,还可以用查字典等方式来理解意思。再次,在学生默读文章的过程中让学生有意识地停下来,预设故事将如何展开。这样做的目的在于调动读者的想象,对已经7阅读和将要阅读的内容有更好的理解和记忆。然后,学生要对故事发生的三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以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等进行初步了解。再次,学生在读经典文学作品感觉到文章比较难理解时,可以停下来回味一下,理解之后,再接着阅读。最后,学生根据自己对文章的理解,分析文章所要表达的意思,表达出自己的独特见解。 (三)学校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经典文学阅读活动 很多学校的教师只是急于把一些好的作品推给孩子们,不能充分认识到学生的理解、记忆、感知等各方面的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在不断增加,阅读能力也在不断发展,所以阅读活动的进行必须尊重读者的年龄特征。不同的年龄阶段,学生对文学经典名著有不同的要求。小学阶段的少年儿童,接受能力有限,在一二年级主要以阅读中外著名的童话、寓言故事为主,当然也可以适当增加一些浅显、易懂的小说;中高年级则以阅读中外著名的游记、散文、短篇小说为主,逐步引导学生阅读纯文学,不断提高文学阅读品位。 另外,孩子的教育是一个学校和家庭互动的过程,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是至关重要的。家长在家中为孩子做一个阅读的榜样,孩子们自然耳濡目染。在国外,从幼儿园起孩子和家长就开始了共同的阅读活动,家长和孩子们在阅读完一本书或一些新闻之后互相交流,各自发表自己的意见,这样使孩子对阅读产生兴趣,并且拉近了孩子和家长之间的距离,营造出和谐的家庭氛围。在国内,家庭教育对孩子阅读的影响明显不足,有的家长自己都很少进行阅读,更不用说关注孩子的阅读了。笔者认为,学校可以尝试和家长合作,提供尽可能多的经典作品阅读信息供家长参考,而家长配合老师对孩子的课外经典阅读进行监督,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为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提供支持。与此同时,这些家庭阅读活动不仅能增进父母与孩子之间的距离,还能从中培养学生的阅读毅力,使学生们在面对经典文学作品时产生持久的动力和激情。
5. 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计谁的博客里有
教学设计示例一 第一课时 (一)明确目标 1.理解全文内容,理解主题思想; 2.了解本文刻画人物性格的主要方法。 (二)整体感知 1.读课文(教师范读,或播放录音)。 提出听课时的思考题。(投影仪打出) ①于勒是怎样一个人? ②菲利普夫妇一家为什么盼望于勒回来? ③小说的结局是菲利普夫妇一家人躲开了日夜盼望的于勒。这是什么原因? ④这篇小说揭示了怎样的主题思想? 2.学生讨论问题。 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明确。 于勒是怎样一个人? 于勒年轻时,是个浪荡子。他把自己所得的遗产花光了,又花了哥哥菲利普的一些钱,因而被视为全家的“恐怖”。终于,他被送到美洲。后来,据说他在那里做了生意赚了钱,并给菲利普夫妇去信说,打算发了财回法国来跟哥哥同住。于是,又被哥哥一家看作全家的“希望和福音”,但于勒在美洲阔了一阵,重又潦倒,沦落成为一个穷光蛋,被法国船长带回来,在船上摆摊靠卖牡蛎过日子,他又重新被哥哥一家弃之门外。 (这个问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后的归纳能力)菲利普夫妇一家为什么盼望于勒回来? 菲利普个是小公务员,一家人生活十分拮据,不仅“样样都要节省”,甚至连女儿都嫁不出去。但是,他们知道以前被视为“全家恐怖”的于勒在美洲发了财,并准备回到故乡,和哥哥一家“一起快活的过日子”。于是菲利普一家朝思暮想,眼巴巴地盼望于勒归来,并对“这桩十拿九稳的事”“拟定了上千种计划,甚至计划要用这位叔叔的钱置一所别墅”,“我”的二姐也因这一“福音”订了婚。 3.小说的结局是菲利普夫妇一家人躲开了日夜盼望的于勒。这是什么原因。 直接原因:于勒又沦落为穷人,而菲利普夫妇只认识钱。 根本原因:金钱至上的社会制度。 4.这篇小说揭示了怎样的主题思想? 作者通过描述菲利普夫妇对待亲兄弟于勒前后截然不同的态度,艺术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纯粹的金钱关系”的主题思想。 (三)教学过程 了解本文刻画人物性格的主要方法。 讨论并归纳:作者主要通过对人物的表情、动作、言谈的描写来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刻画人物性格。以菲利普为例,如作品写他发现卖牡蛎的老水手很像于勒时,他“突然好像不安起来”,“脸色十分苍白,两眼也跟寻常不一样”,这是遭到突如其来的打击时心中充满了恐惧的感情。当他从船长处证实老水手确是于勒时,他脸色早已煞白,两眼呆直”,可见这打击是何等沉重。当他回到妻子身旁时,“神色张惶”说话“结结巴巴”,最后低声嘟哝着:“出大乱子了!”这表现出他内心的极度恐怖,仿佛大难即将临头,慌乱到了极点。 (四)总结、扩展 1.从菲利普夫妇对于勒态度的前后变化,可以看出他们怎样的性格特征? 讨论并归纳:自私、贪婪、庸俗、虚荣、势利、冷酷 2.试举例谈谈,本文情节曲折,构思巧妙,有些情节既在意料之外,双在情理之中。 参考(1)于勒在南美发了财,过了十多年,富翁于勒竟一下子变成了穷水手。确实出人意料。可又在清理中,因为资本主义社会是尔虞我诈的社会,这个能被哥哥“打发”反“赚了点钱”的于勒,在资本主义的激烈竞争中是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的。 (2)菲利普一家与于勒在一条船上相遇,也是既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由于于勒穷困潦倒,年老而流落异乡,被船长带回却又无脸回家,只好栖身船上;二姐婚礼后全家到穷人最理想的哲尔赛岛去旅游,这就必须乘船。在船上,作者又设计了“吃牡蛎”的情节,这样,菲利普一家就合乎情理地与卖牡蛎的于勒同在一条船上相遇了。 第二课时 (一)明确目标 1.知识教学点 研讨本课的主人公是谁? 2.能力训练点 为小说另拟一个结局,作口头练习。 (二)整体感知 作品中写到了几个各具个性的人物,究竟谁是作品的主人公?本节课可以通过这个问题的讨论,来加深对小说体裁特点的认识。 (三)教学过程 1.课文标题是《我的叔叔于勒》,这是一个偏正短语,它的中心词是“叔叔于勒”,那么小说的主人公是于勒,对吗? 不是! 2.可于勒叔叔这个人物却贯穿了课文的始终课怎么不是主人公呢? 讨论并归纳:判定作品中的某一人物是不是主人公,关键看这一人物形象是否体现了作者的创作意图和作品所要表现的主题思想。小说的故事情节虽然都是紧紧地围绕于勒的命运展开的,但是,于勒只是小说中的线索性人物,作者设置他是为了组织材料,结构故事,推动情节发展的,并不是靠他来揭示主题。 3.什么人物在文中的位置和作用最重要呢?是“我”么? 讨论并归纳:“我”仅仅充当了作者的代言人,虽“我”从头到尾出现,整个故事是由“我”的所见、所闻、所做、所思而构成的,但那只是为了使作品有一个更客观的叙述角度。 4.那么,文章的主人公是谁呢? 讨论并归纳:作者把笔墨凝聚在“我”的一家旅游哲尔塞岛在海轮上巧遇于勒这一事上,集中表现菲利普夫妇对于勒态度的骤然变化上,从而刻画菲利普夫妇的性格特征,揭示全文主题思想的,因此,本文的主人公是菲利普夫妇。 (四)总结、扩展 做想像性的口头作文。 假设破了产,双重新穷困潦倒的于勒找到菲利普一家的门上,将是怎样一种情景。口头叙述,适当描绘。 (可采用小组形式先说,四人左右一组,再推荐说得好的同学,在全班说。) (五)布置作业 1.将口头作文写成书面作文; 2.完成课后思考题四、五。 教学设计示例一 第一课时 (一)明确目标 1.理解全文内容,理解主题思想; 2.了解本文刻画人物性格的主要方法。 (二)整体感知 1.读课文(教师范读,或播放录音)。 提出听课时的思考题。(投影仪打出) ①于勒是怎样一个人? ②菲利普夫妇一家为什么盼望于勒回来? ③小说的结局是菲利普夫妇一家人躲开了日夜盼望的于勒。这是什么原因? ④这篇小说揭示了怎样的主题思想? 2.学生讨论问题。 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明确。 于勒是怎样一个人? 于勒年轻时,是个浪荡子。他把自己所得的遗产花光了,又花了哥哥菲利普的一些钱,因而被视为全家的“恐怖”。终于,他被送到美洲。后来,据说他在那里做了生意赚了钱,并给菲利普夫妇去信说,打算发了财回法国来跟哥哥同住。于是,又被哥哥一家看作全家的“希望和福音”,但于勒在美洲阔了一阵,重又潦倒,沦落成为一个穷光蛋,被法国船长带回来,在船上摆摊靠卖牡蛎过日子,他又重新被哥哥一家弃之门外。 (这个问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后的归纳能力)菲利普夫妇一家为什么盼望于勒回来? 菲利普个是小公务员,一家人生活十分拮据,不仅“样样都要节省”,甚至连女儿都嫁不出去。但是,他们知道以前被视为“全家恐怖”的于勒在美洲发了财,并准备回到故乡,和哥哥一家“一起快活的过日子”。于是菲利普一家朝思暮想,眼巴巴地盼望于勒归来,并对“这桩十拿九稳的事”“拟定了上千种计划,甚至计划要用这位叔叔的钱置一所别墅”,“我”的二姐也因这一“福音”订了婚。 3.小说的结局是菲利普夫妇一家人躲开了日夜盼望的于勒。这是什么原因。 直接原因:于勒又沦落为穷人,而菲利普夫妇只认识钱。 根本原因:金钱至上的社会制度。 4.这篇小说揭示了怎样的主题思想? 作者通过描述菲利普夫妇对待亲兄弟于勒前后截然不同的态度,艺术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纯粹的金钱关系”的主题思想。 (三)教学过程 了解本文刻画人物性格的主要方法。 讨论并归纳:作者主要通过对人物的表情、动作、言谈的描写来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刻画人物性格。以菲利普为例,如作品写他发现卖牡蛎的老水手很像于勒时,他“突然好像不安起来”,“脸色十分苍白,两眼也跟寻常不一样”,这是遭到突如其来的打击时心中充满了恐惧的感情。当他从船长处证实老水手确是于勒时,他脸色早已煞白,两眼呆直”,可见这打击是何等沉重。当他回到妻子身旁时,“神色张惶”说话“结结巴巴”,最后低声嘟哝着:“出大乱子了!”这表现出他内心的极度恐怖,仿佛大难即将临头,慌乱到了极点。 (四)总结、扩展 1.从菲利普夫妇对于勒态度的前后变化,可以看出他们怎样的性格特征? 讨论并归纳:自私、贪婪、庸俗、虚荣、势利、冷酷 2.试举例谈谈,本文情节曲折,构思巧妙,有些情节既在意料之外,双在情理之中。 参考(1)于勒在南美发了财,过了十多年,富翁于勒竟一下子变成了穷水手。确实出人意料。可又在清理中,因为资本主义社会是尔虞我诈的社会,这个能被哥哥“打发”反“赚了点钱”的于勒,在资本主义的激烈竞争中是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的。 (2)菲利普一家与于勒在一条船上相遇,也是既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由于于勒穷困潦倒,年老而流落异乡,被船长带回却又无脸回家,只好栖身船上;二姐婚礼后全家到穷人最理想的哲尔赛岛去旅游,这就必须乘船。在船上,作者又设计了“吃牡蛎”的情节,这样,菲利普一家就合乎情理地与卖牡蛎的于勒同在一条船上相遇了。 第二课时 (一)明确目标 1.知识教学点 研讨本课的主人公是谁? 2.能力训练点 为小说另拟一个结局,作口头练习。 (二)整体感知 作品中写到了几个各具个性的人物,究竟谁是作品的主人公?本节课可以通过这个问题的讨论,来加深对小说体裁特点的认识。 (三)教学过程 1.课文标题是《我的叔叔于勒》,这是一个偏正短语,它的中心词是“叔叔于勒”,那么小说的主人公是于勒,对吗? 不是! 2.可于勒叔叔这个人物却贯穿了课文的始终课怎么不是主人公呢? 讨论并归纳:判定作品中的某一人物是不是主人公,关键看这一人物形象是否体现了作者的创作意图和作品所要表现的主题思想。小说的故事情节虽然都是紧紧地围绕于勒的命运展开的,但是,于勒只是小说中的线索性人物,作者设置他是为了组织材料,结构故事,推动情节发展的,并不是靠他来揭示主题。 3.什么人物在文中的位置和作用最重要呢?是“我”么? 讨论并归纳:“我”仅仅充当了作者的代言人,虽“我”从头到尾出现,整个故事是由“我”的所见、所闻、所做、所思而构成的,但那只是为了使作品有一个更客观的叙述角度。 4.那么,文章的主人公是谁呢? 讨论并归纳:作者把笔墨凝聚在“我”的一家旅游哲尔塞岛在海轮上巧遇于勒这一事上,集中表现菲利普夫妇对于勒态度的骤然变化上,从而刻画菲利普夫妇的性格特征,揭示全文主题思想的,因此,本文的主人公是菲利普夫妇。 (四)总结、扩展 做想像性的口头作文。 假设破了产,双重新穷困潦倒的于勒找到菲利普一家的门上,将是怎样一种情景。口头叙述,适当描绘。 (可采用小组形式先说,四人左右一组,再推荐说得好的同学,在全班说。) (五)布置作业 1.将口头作文写成书面作文; 2.完成课后思考题四、五。 教案设计示例二 一、教材分析 ??1.地位和作用 ??《我的叔叔于勒》是初三年级的一篇讲读课文,是外国文学作品中的名家名篇。从整个初中语文教材小说应完成的教学目标看,要教会学生体会通过塑造人物形象、叙述故事情节、描写环境来表达作者的 思想感情。在本单元,本课教材应完成的教学任务主要是:通过分析人物形象,学习其中对比手法的运 用,体会作者的态度感情,认识资本主义社会里几乎没有人间亲情、友情,只有金钱的现实。使学生更加 热爱我们的社会主义国家,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品质。 ?2.教学目标 ??(1)理解小说表现的主题思想。 ??(2)体会人物语言的个性化,进一步学习运用对比手法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3.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作者从多方面刻画人物形象,以展现人物内心世界的方法;运用对比手法成功刻画人物 性格。 ??难点:悬念的铺排,构思的巧妙。 二、学情分析 ??绝大部分学生对学小说兴趣较大,他们很关注小说情节的发展、人物的命运,看过小说之后印象较深的就是故事情节和主要人物的命运结局。对于小说中的字、词、句,大部分学生不会感觉有难度。这有利于调动广大同学的积极性、主动性,有利于能力的培养、欣赏水平的提高。 三、教法分析 ??1.整体感知法 ??指导学生在阅读小说时,把握主要人物的主要情况,从整体感知小说。 ??2.比较教学法 ??与《变色龙》比较,抓住人物善变的特点,理解对比手法成功刻画人物性格的作用。 ??3.自主讨论法 ??让学生逐步深入地理解小说的主题。 四、学法指导 ??根据本课教材的特点,在分析人物、环境时,要抓住一个“变”字,通过变化的对比,以及与《变色龙》的比较,培养学生比较思维的能力。在分析悬念铺排时,要扣住一个“巧”字,以达到创造思维能 力的培养。通过自主讨论式的方法,增加学生的参与机会,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并获得一定的学习方法,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欣赏文学作品,感受作品中的形象,感悟文学艺术的美。 五、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大家还记得我们在初二学过的《变色龙》吗?请同学们回忆——小说中的“变色龙”是指谁?作者为何称他为“变色龙”? ??“变色龙”最为突出的一个特点就是善变,在俄国有善变的“龙”,在其他国家呢?今天我们共同来 学习法国作家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 ??2.课文分析 ??(1)阅读全文,抓住主要人物的变化,并以此概述故事情节,考虑课后练习二。 ??学生讨论:本篇小说情节富于变化,跌宕曲折,引人入胜,关键是设置了悬念,构思很巧妙。请找 出小说中的悬念,作适当分析。 ??(提示:他们一家为什么要每星期天衣冠整齐地到海边栈桥上散步?于勒是个什么样的人?于勒曾是他 们的灾星,现在为何却成了他们的福音?他们极其美妙的梦境是否得以实现?为什么?) ??设题目的:以此理解本文的结构特点——巧妙,也引导学生由此入手逐层理解小说的主题思想。 ??(2)找出小说中的环境描写,分析它们的不同点,说说它们各有什么作用? ??设题目的:让学生理解环境描写是为刻画人物形象服务,进而服务于文章的主题的。 ??(3)分析人物形象,理解小说的主题思想。为此设计如下问题供学生讨论,之后笔答,以此调动每个 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 ??①小说刻画的人物主要有哪些?他们的个性特征怎样?菲利普夫妇的言行是怎样变化的?从哪些最具代 表性的语句、语段中可以看出? ??设题目的:理解人物所处的社会环境有什么突出的特点。 ??②课题《我的叔叔于勒》可否改为《于勒》或《我的父母》或《菲利普夫妇》等等?为什么? ??设题目的:理解“我”对于勒的感情区别于“我”的父母对于勒的感情,以及“我”、菲利普夫 妇、于勒在文章中的作用。 ??③小说的主人公是谁?为什么?他们的结局怎样?这是由个人性格造成的,还是社会环境造成的?在那 样的环境中怎样才能实现发财梦? ??设题目的:以此达到对小说主题思想的理解和归纳。 ??3.发散训练 ??(1) 假如菲利普夫妇在游轮上巧遇的是个发了大财的于勒,他们的言行会是怎样的?请设想一下。用 150个左右的字完成。 ??(2) 请以《大千世界》为题,以反映当代人际关系为中心,写一篇课外作文。 探究活动 于勒的两封信在文中起了怎样的作用? 探究启发:弄清楚两封信的背景,揣摩两封信内容的真伪,分析两封信对于菲利普夫妇及“我”家其他人的影响,分析两封信对于情节发展的作用以及在整个故事中的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