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京剧大师梅兰芳教案
《京剧大师梅兰芳》 的教案
荣获浙江省教学设计一等奖
【总体设计思路及理论依据】
京剧艺术是中国的“国粹”,梅兰芳不只是京剧流派艺术的杰出代表,而更是中国传统民族文化的伟大象征一样,将梅大师搬上音乐课堂,也是中国人应然的艺术使命。作为中国京剧史上接触的有代表性的人物,梅兰芳一生的坎坷经历和艺术实践早已突破了个人生活的琐屑性而进入公共话语层面。但京剧离我们的学生不近,尤其是在流行音乐充斥市场的今天,我们的学生几乎不会去接触。本教学设计遵循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凸现了”以人为本”的价值观,以学生的现实生活和可能生活为依据,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实施中的主体性。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结合梅兰芳经典作品,以梅兰芳大师“一个艺术家的抗战”的心史历程和动魄抗争为贯穿,勾勒出梅先生一代人杰的高风亮节。本教学设计着眼于“开放”、“创新”,合理安排课的内容,每个环节用梅派剧目的名称来命名,将梅兰芳的真实人物与他创造的艺术形象有机的统一在同一空间,将真实的现实情境与梅兰芳的心理空间巧妙地结合,使学生熟悉音乐作品、了解了大师,进一步走近京剧艺术。
【教材分析】
本课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音乐鉴赏》第四单元《国之瑰宝》第一节。本课选用《看大王在帐中和衣睡稳》与《海岛冰轮初转腾》两个作品,通过作品的赏析,感受京剧中南梆子和四平调的唱腔特征。京剧离学生不近,京剧的唱腔更甚。课中要求感受、体验南梆子和四平调的特点,没有好的引导学生可能无从下手,从而给京剧音乐的赏析带来困难。
课中还设置模唱唱段、念锣鼓经的联系,如能很好地解决这点,定能使学生很好地直接感受、体验、表现京剧音乐。课中还提供了京剧的视频,通过观看使学生更直观地感受、了解梅兰芳艺术生涯及梅派唱腔的风格特点。
【学情分析】
经过初中对京剧的行当,伴奏乐器等知识的学习,学生已经逐步了解了京剧.
学生通过自身的体验、电影、电视、广播、杂志、互联网等积累起来的京剧知识也为本课作好了必要的知识准备。
对于两百多年历史的国粹,学生只知其名而不原闻其声,仿佛离学生的距离太遥远,由于节奏缓慢等特点不能很快被学生所接受,部分学生对京剧依旧存在着偏见,,必须正确引导并结合生活培养对京剧的爱好,实进一步健全学生的审美观。
【教学目标】
1、 初步认识京剧产生、发展的简单历史,知道京剧艺术在世界戏剧舞台上的重要地位,认识了解京剧大师梅兰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2、 聆听《看大王在帐中和衣睡稳》及《海岛冰轮初转腾》,感受、体验两个唱段的音乐特点及情感内涵。(过程与方法目标)
3、 初步认识和辨别细腻欢跃的南梆子和委婉缠绵的四平调的唱腔特点。(知识技能目标)
【重点难点】
重点:感受、体验两个唱段的音乐特点及情感内涵;了解梅兰芳大师。
难点:念、奏锣鼓经
【教学策略与手段】
1、本教学设计以人文主题为明线,知识技能为暗线,采用发现探究、开放生成式教学模式,即“创设情景、互动探究、开放生成”。
2、本教学设计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实施中的主体性,引导学生多渠道的参与体验。
3、着眼于“开放”、“创新”,启发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比较讨论、归纳等方法获取新知识。
【课前准备】
学生准备:分四组上网查询并收集组织梅兰芳有关资料,课上交流。
收集资料包括:梅兰芳生平(1组)
梅兰芳代表曲目“(2组)
抗战时期的梅兰芳(1组)
教师准备:对照新课标,明确教学理念与教学目标,设计合适的教学形式,
上网查询各类有关网站,为学生提供网址
上网查询并筛选京剧有关视频
精心制作课件
教学环境:多媒体教室,最好以四组半圆形摆放桌椅,方便小组合作学习
教学用具:钢琴,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课间播放影片《汉刘邦》片段,感受垓下大战,十面埋伏、霸王别姬的电影场面。
1、用通俗歌曲表达霸王项羽的感受,演唱(跟唱)屠洪刚《霸王别姬》片段
2、师表演《看大王在帐中和衣睡稳》
(1)何种表演形式?——京剧
(2)对比歌曲《霸王别姬》思考京剧唱段表现虞姬怎样情绪?——愁苦、忧闷
3、阅读课本P59了解四大徽班等有关京剧知识
京剧发展史上有一人物举足轻重,他就是梅兰芳(出示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跟唱通俗歌曲感受项羽“力拨山兮气盖世”的悲壮,京剧唱段的出现顺理成章,加上教师的表演,大大拉近了京剧与学生的距离,学生欣然接受,更易体会“虞姬虞姬奈若何”时离恨的悲苦,为第二部分《看大王在帐中和衣睡稳》的体验做情感铺垫。
二、互动探究——作品赏析
(一) 散花
情景:出示梅兰芳《天女散花》剧照,学生回答(简要汇报成果)——梅兰芳:名谰,字畹华,浣华,艺名兰芳,江苏泰州人。梅兰芳是“行天舞干戚,猛志故常在”的堂堂须眉,1894年出生于北京的京剧世家。
1、《天女散花》中梅兰芳饰演的是哪一行当(旦角)?
2、模仿《天女散花》手势
学生讨论回答,并模仿
3、梅兰芳有唱旦角的祖父、父亲和一个戏曲音乐才子伯父,所以当他呱呱坠地时,命运就已经为他铺就了一条艰辛却光辉的艺术之路,梅兰芳被喻为四大名旦之首,其他还有哪三位?
生答师补充:四大名旦: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
设计意图:从《天女散花》作为了解梅兰芳的第一步,尝试简单模仿表演,使学生对大师的京剧表演有初步印象。
(二) 别姬
情景:学生代表简要汇报梅兰芳京剧代表作品,教师配合出示剧照,重点强调《霸王别姬》。
设计意图:了解梅兰芳创造的艺术形象:赤胆忠心的巾帼英雄、反抗压迫的渔家姑娘、被封建礼教所不容的弱女子……初步理解著名戏剧家欧阳予倩的赞誉:梅兰芳是“伟大的演员、美的化身”。
赏析:
1、结合曲谱思考唱段从哪些方面表现虞姬的忧闷愁苦情绪?
学生欣赏讨论:唱腔旋律慢速
2、用念白的形式念唱词一二两句,“看——大——王——在——帐——中——和衣——睡——稳……”。唱词有何特点?
唱词均为十字句
通过教师与学生的对话和实践,引出南梆子特点:结构为七、十字句三个词组首字为标志、抑扬格,只用于旦角与小生,擅长于表现细腻、欢悦耳的情绪。
3、跟唱片段,感受愁苦、忧闷的情绪。
4、尝试展开想像配上手势、眼神等表演,情绪
5、播放视频(李胜素),思考唱段如何结合表演表达情感的。记忆并模仿唱段中表演。
设计意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通过欣赏、实践,感受南梆子唱腔的特点。培养对京剧艺术的爱好,能积极参与艺术时间的表演,张扬个性,从中得到成功的体验,并在体验中感受京剧的艺术表现力。
6、拓展
欣赏结合《看大王在长中和衣睡稳》唱段改编的舞蹈《江山美人》。
设计意图:经典唱腔与舞蹈相结合,极富感染力,使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得以升华。且通过音乐作品构建起与其他艺术门类的联系。
(三)祭江
师:从梅兰芳自身而言,文化素养的提高早已使他的眼光放得更远而不再只局限于“走红”、“成名角儿”,他的理想也从做一个好演员、开拓京剧剧目、丰富京剧舞台而扩展为做一个文化使者、提升中国戏曲演员的地位、让中国京剧成为世界戏剧之一种,也将世界戏剧精华注入中国京剧。
1、出示梅兰芳与世界各名人交流图片
2、播放大型京剧交响诗剧《梅兰芳》《祭江》乐章视频片段
讨论:对于剧中的梅兰芳你有何看法?
学生结合作品回答:梅先生扮演的天女,在身着艳丽和服的日本女人的赞叹声包围中出现,而当舞台刻画梅兰芳惊闻南京大屠杀,我几十万同胞惨遭不幸,悲愤交加独自来到长江边祭奠冤魂。…表现出梅兰芳的爱国主义情怀。……
师补充:日寇挥起的屠刀不仅是对中国人民的蹂躏,更是对人类良知的荼毒,而梅兰芳的“祭江”,抒发出梅大师“一个艺术家的抗战”的动魄情怀。
设计意图:结合大型京剧交响剧诗《梅兰芳》,把交响乐的气势磅礴与京剧乐队的细腻婉转结合起来,最终通过舞台呈现达到一种诗的意境。使学生更深刻地体会梅兰芳大师崇高的民族气节。
3、练习锣鼓经(课后第3题)分组练习,学生代表合奏
设计意图:音乐课的教学过程就是音乐艺术的实践过程,通过实践,增强学生音乐表现的自信心,培养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四)蓄须
1、猜猜梅兰芳的学历——成为美国洛杉矶市波摩拿学院文学博士
设计意图:从“猜学历”感受梅兰芳先生对艺术不懈的追求,使之产生敬佩之情,课堂气氛轻松活跃。
2、观看梅兰芳蓄须照片,梅兰芳饰演的是旦角,但是这时的他为什么会蓄须?
学生回答(汇报成果)——抗日战争爆发后,梅兰芳身居沦陷区,严辞拒绝了褚民谊的威逼利诱和日本军阀的高压胁迫,并以自我打预防针发起高烧做至死抗争,依然蓄须明志,表现了崇高的民族气节。……
设计意图:蓄须图片使学生产生疑问和继续学习的强烈欲望,学生的成果汇报使之对梅先生的民族气节有深切的体会。
(五)醉酒
师:1945年8月8日,抗战胜利的消息一传出,梅兰芳高兴地当天就剃掉了胡须。没出两个月,他就在上海美琪大戏院重登舞台了,那时,他已经52岁了。
《海岛冰轮初转腾》赏析
1、出示剧照,了解剧情(学生汇报)
2、对比《看大王在帐中和衣睡稳》欣赏
唱段的情绪如何?杨玉环自怨自哀的惆怅心情
师:简介四平调有关知识。
3、播放四段京剧片段,辨别属于南梆子还是四平调?
设计意图:比较欣赏法,引导学生利用其直接审美经验和已有知识水平,聆听比较音乐的不同风格,引导他们探究音乐作品中的不同音乐风格主要通过音乐的基本要素(如音色、调式、旋律、节奏)表现出来,也是学习效果的及时反馈和巩固。
三、开放生成——梅花虽落 芳犹在
出示日本漫画《武神戏曲》。
师:日本漫画作家上田宏《武神戏曲》中,梅兰芳成为书中的灵魂人物。日本作家用读图时代最流行的方式,诠释了地道中国韵味的文化——国粹京剧,你有何感想?
思考讨论:以开火车形式每人用一句话概括。
设计意图:音乐教学内容向真实生活情境转化,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增加与现代社会生活关系密切的联系,极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且一反总归纳式的课堂常规,代之以采访式的交流心得体会,突显了学生主题,强调了自主学习,顺应了新课程的教育理念.在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中,一节课的教学内容被内化了,教学效果被拓展了,情感态度被延伸了,教学的潜效应被体现了。从学生的发言中,教学自然获得了教学反馈 。
结语:这世界上有这样一个梅兰芳,是因为这世界上有这样一个戏曲剧种——京剧。京剧成就了梅兰芳,梅兰芳光大了京剧。他这个人属于中国,而“梅兰芳”这个名字却属于全世界。
【知识结构或板书设计】
《京剧大师梅兰芳》的教学设计
【作业设计】
你认为梅兰芳对京剧艺术的主要贡献在于
(1)创新性 (2)继承性 (3)研究性 (4)其他
附上梅兰芳有关资料网址,同学们下课去找找,并以《我们与大师的距离有多远》写一篇心得体会。写一篇心得体会
【问题研讨】
1、 音乐鉴赏以音乐审美为核心,而本课课题《京剧大师梅兰芳》,仅让学生欣赏课本中两个作品,很难感受到“大师”两字的真正含义,故人文知识和欣赏的比例控制感到很困惑。
2、 从引入主题,到各个环节进行,由于学生的水平不一,课前准备也不同,常常无法在四十五分钟内完成以上全过程的教学任务,教学不够完整,影响教学目标达成。
【参考资料】
1、 普通高中音乐新课程实验学科教学指导意见 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6
2、 教材处理与教学设计 温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
温州市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学科课前培训资料 温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
B. 综合性学习戏曲大舞台的 教案
中国的戏曲源远流长,有着鲜明的民族风格,是人们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全国许多地方都拥有自己的剧种,可谓是百花齐放、异彩纷呈。每个地方的戏曲,都具有自己独特的地域文化风情,如京剧的雍荣华美,昆曲的典雅精致,梆子戏的高亢悲凉,越剧的轻柔婉转,可以说一方水土造就一方戏曲。这次活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民族文化的瑰宝——戏曲天地之中,去感受它博大的内涵,去品味它悠长的韵味。(开场白)
活动目标:
二、1、通过了解中国戏曲这种传统艺术,培养学生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的感
情,提高艺术修养。
2、了解中国戏曲的基本知识,鉴赏中国优秀戏曲。
3、引导学生对舞台艺术产生兴趣,培养学生高雅的艺术情趣。 4、以了解中国戏曲为中心,培养学生的综合语文能力。 三、活动准备:
1、制定活动计划; 2、师生收集相关资料; 3、教师制作教学课件; 4、指导排演戏曲唱段。 四、活动安排:设计四课时,(一)指导搜集材料;(二)戏曲知识漫谈(三)
戏曲知识竞赛;(四)戏曲演唱比赛。
第一课时 指导搜集材料
一、布置活动安排:让学生明确整个活动的目的、要求。
二、指导学生通过图书馆、网络、社会调查等手段搜集有关中国戏曲 的相关材料。
三、学生分组,选定负责人,制定活动计划,安排课外活动时间。 四、教师要参与指导好活动计划的制订,协调人员安排、落实责任, 指导搜集材料的具体方法。
第二课时 戏曲知识漫谈
本课时拟采用师生以佳宾访谈的形式进行。 一、介绍下列戏曲知识: 1、戏曲的起源和形成;
2、几种较常见的戏曲种类(京剧、越剧、豫剧、黄梅戏等); 3、京剧(行当、脸谱、唱腔); 4、戏曲名剧、名家等。 二、戏曲名段赏析 1、京剧《玉堂春》(苏三起解);《铡美案》(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 2、越剧《红楼梦》(天上掉下个林妹妹); 3、黄梅戏《女驸马》(谁料皇榜中状元); 4、豫剧《花木兰》(谁说女子不如男)等。
教研专区全新登场 教学设计 教学方法 课题研究 教育论文 日常工作
第三课时 戏曲知识竞赛
在前两课时的基础上,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知识竞赛。
竞赛分必答题和抢答题两类,基础分100分,每答对一题加10分。根据答题成绩记活动得分。
附:竞赛题目 一、小组必答题
第一组:1、与古希腊的悲喜剧、印度的梵剧合称世界三大古老戏剧的剧种是—— (中国戏曲)
2、享有“中国戏曲之母”雅称的剧种是—— 昆剧(昆曲)
3、我国戏曲的角色分为哪四大行当?—— (生、旦、净、丑) 4、发源于湖北,发展壮大于安徽庆安一带的戏曲剧种是——
(黄梅戏)
5、京剧“四大名旦”是指—— (梅兰芳、尚小云、程砚秋、荀慧生) 第二组:1、享有“东方歌剧”盛誉的中国剧种是—— (京剧)
2、中国戏曲发展中“南戏”的形成是戏曲走向成熟的一个标志,请问“南戏”产生于哪个年代?—— (宋代)
3、中国戏曲表现生活的基本手法是—— (虚拟——没有实物的表演) 4、据统计,中国现有戏曲剧种大约是多少?—— (360多种) 5、“没见过那五色的油彩愣往脸上画”唱的是戏曲表演中的一个什么特点? (脸谱)
第三组:1、1790年,安徽的四大地方戏班先后进京献艺,获得空前成
功。后来他们兼收其他地方戏的精华,诞生了被称为“国粹”的剧种是—— (京剧)
2、戏曲表演艺术有哪些技术方法? (手、眼、身、法、步) 3、京剧有哪两种主要唱腔? (西皮、二黄) 4、“三五步行遍天下,七八人百万雄兵”说的是戏曲表演中成队的随从或兵卒在台上表现大场景的演出特点,这些演员被称为—— (龙套)
5、到了十三世纪的金代,表明说唱艺术在文学上和音乐上都发展成熟的作品是—— (董解元的诸宫调《西厢记》)
第四组:1、中国戏曲起源于哪几种艺术形式?
(民间歌舞、说唱和滑稽戏)
2、中国戏曲主要采用哪些艺术手段表现人物的? (唱、念、做、打) 3、起源于浙江嵊州一带的剧种是—— (越剧)
4、戏剧脸谱中的红色代表的是—— (代表忠勇,含褒义) 5、古代的滑稽戏是从“优”发展而来的,在古代“优”是指——
(古代帝王贵族的弄臣,专以讽刺调笑为职务)
选答题:
1、说唱对戏曲发展的影响主要有哪两个方面?
(说唱文学对剧本创作的影响,说唱音乐对戏曲唱腔的影响) 2、“参军”是曹操创建的一种官职的名称。魏晋南北朝多设置“参军”一职,是一种相当县一级的重要幕僚。著名诗人陶渊明和鲍照都做过“参军”。参军戏是唐代一种重要的戏剧形式。它是继承古代的“优”的滑稽戏谑、巧言善辩的传统发展而来的。表演发展到由两个角色,一个叫“参军”,一个叫“苍鹘”,请问:表演中被戏弄的角色是—— (参军)
3、元杂剧是中国戏曲发展的黄金时代,产生了大量的优秀剧目(今存一百多种)和优秀剧作家,你能说出作家中最杰出的是谁吗?
(关汉卿,被称为中国的莎士比亚,一生写有60多个剧本,现存18种,有很高的国际影响。)
4、王国维在《宋元戏曲史》中称赞“即列之于世界大悲剧中,亦无愧色也”的中国古代戏曲作品是?
A《西厢记》 B《窦娥怨》 C《汉宫秋》 B
5、唐玄宗时大力鼓励戏剧,在宫中设立了“优伶”习艺班,自己有时也参与演出,旧时代的戏曲界把他视为戏剧的祖师爷,至今中国和日本都把戏剧界称为“梨园”。请问:把戏剧界称为“梨园”是因为——
A习艺班当时设置在梨园殿;B习艺班周围种植着许多梨树;C唐玄宗给习艺班定的名称。
6、大文学家欧阳修在编撰《新五代史》时,专为“伶官”立传,并在《五代史伶官传序》中写下这样一段著名的话:“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请问“伶官”是指—— A 聪明伶俐的官员;B 宫中的戏剧演员 7、中国戏曲表演人物的一个突出特点是把角色归为若干行当。“旦”角是女性角色,请说出 “旦”角可分为哪几类?(三种即可)
正旦、花旦、武旦(刀马旦)、老旦、闺门旦、彩旦等。 8、“生”和“净”都是扮演男性角色,请问在包公戏中,包公这个角色属于“生”角还是“净”角? (净角)
9、脸谱是我国戏曲一项富有特色的夸张性的化妆艺术,它设色鲜明,勾绘精巧,富有图案美,是把绘画和表演统一在演员一张脸上的独特艺术。不同颜色的面部化妆,有着不同的象征意义。请问含有贬义,代表凶诈的是—— A 黄脸和白脸 B 蓝脸和绿脸 C 金脸和银脸
10、下列对京剧唱腔的描述正确的是—— B A 西皮是一种较舒缓、深沉的曲调; B 西皮是一种比较明快、活泼的曲调; C 西皮唱腔适合表现忧郁、哀伤的情绪。 11、《红楼梦》第二十三回写贾宝玉向林黛玉称赞“真是好文章!你要看了,
连饭也不想吃了呢!”的古代戏曲作品是—— (C) A 《窦娥怨》 B 《牡丹亭》 C 《西厢记》 12、元杂剧一般分为四个大段落,称为四折。“折”基本上相当于现代话剧的“场”或“幕”。描写发生在西湖边上,充满浪漫色彩的传奇故事的戏曲剧目《白蛇传》,也是由四折戏构成。请问下面哪一折戏不属于《白蛇传》? A 《游湖借伞》 B 《盗仙草》C 《断桥》D 《劈山救母》 (D) 13、连线题:将下列剧种和著名演员用直线连接起来 越剧 严凤英 京剧 袁雪芬 豫剧 梅兰芳 黄梅戏 常香玉
14、连线题:将下列京剧流派与表演风格用直线连接起来
梅派 天真、活泼、热情的少女形象,具有柔媚娇婉的风格 程派 以气与力取胜,有阳刚之美,具有刚健婀娜的风格 荀派 善良、温柔、华贵、典雅而具有正义感的古代妇女形象 尚派 遭遇悲惨,具有外柔内刚性格的中下层女性形象 15、京剧曲目有几出戏连演的,如“失”“空”“斩”,就是表现的三国故事。你能说出它们是指哪三个剧目吗? 《失街亭》《空城计》《斩马谡》 16、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表现的是解放战争时期,东北剿匪的故事。扬子荣烈士的英雄形象早已家喻户晓,请问这部戏改编自作家曲波的哪部长篇小说?
《林海雪原》
17、脸谱辨识题。说出画面上四个脸谱是哪四个戏曲人物。 18、视听题:看一段表演,说出是哪种戏曲剧种和曲目名称。 19、视听题:看一段表演,说出是哪种戏曲剧种、剧中人物名称。 20、视听题:看一段表演,说出是哪种戏曲剧种和人物扮演者的名字。
第四课时 戏曲演唱比赛
学生自备伴奏带(光盘),有条件的可自己准备服装、道具。在班内演唱自己喜爱的戏曲唱段。最后评出最佳演员,表扬加活动分。
C. 梅兰芳教学设计
《京剧大师梅兰芳》的教学设计
【总体设计思路及理论依据】
京剧艺术是中国的“国粹”,梅兰芳不只是京剧流派艺术的杰出代表,而更是中国传统民族文化的伟大象征一样,将梅大师搬上音乐课堂,也是中国人应然的艺术使命。作为中国京剧史上接触的有代表性的人物,梅兰芳一生的坎坷经历和艺术实践早已突破了个人生活的琐屑性而进入公共话语层面。但京剧离我们的学生不近,尤其是在流行音乐充斥市场的今天,我们的学生几乎不会去接触。本教学设计遵循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凸现了”以人为本”的价值观,以学生的现实生活和可能生活为依据,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实施中的主体性。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结合梅兰芳经典作品,以梅兰芳大师“一个艺术家的抗战”的心史历程和动魄抗争为贯穿,勾勒出梅先生一代人杰的高风亮节。本教学设计着眼于“开放”、“创新”,合理安排课的内容,每个环节用梅派剧目的名称来命名,将梅兰芳的真实人物与他创造的艺术形象有机的统一在同一空间,将真实的现实情境与梅兰芳的心理空间巧妙地结合,使学生熟悉音乐作品、了解了大师,进一步走近京剧艺术。
【教材分析】
本课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音乐鉴赏》第四单元《国之瑰宝》第一节。本课选用《看大王在帐中和衣睡稳》与《海岛冰轮初转腾》两个作品,通过作品的赏析,感受京剧中南梆子和四平调的唱腔特征。京剧离学生不近,京剧的唱腔更甚。课中要求感受、体验南梆子和四平调的特点,没有好的引导学生可能无从下手,从而给京剧音乐的赏析带来困难。
课中还设置模唱唱段、念锣鼓经的联系,如能很好地解决这点,定能使学生很好地直接感受、体验、表现京剧音乐。课中还提供了京剧的视频,通过观看使学生更直观地感受、了解梅兰芳艺术生涯及梅派唱腔的风格特点。
【学情分析】
经过初中对京剧的行当,伴奏乐器等知识的学习,学生已经逐步了解了京剧.
学生通过自身的体验、电影、电视、广播、杂志、互联网等积累起来的京剧知识也为本课作好了必要的知识准备。
对于两百多年历史的国粹,学生只知其名而不原闻其声,仿佛离学生的距离太遥远,由于节奏缓慢等特点不能很快被学生所接受,部分学生对京剧依旧存在着偏见,,必须正确引导并结合生活培养对京剧的爱好,实进一步健全学生的审美观。
【教学目标】
1、 初步认识京剧产生、发展的简单历史,知道京剧艺术在世界戏剧舞台上的重要地位,认识了解京剧大师梅兰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2、 聆听《看大王在帐中和衣睡稳》及《海岛冰轮初转腾》,感受、体验两个唱段的音乐特点及情感内涵。(过程与方法目标)
3、 初步认识和辨别细腻欢跃的南梆子和委婉缠绵的四平调的唱腔特点。(知识技能目标)
【重点难点】
重点:感受、体验两个唱段的音乐特点及情感内涵;了解梅兰芳大师。
难点:念、奏锣鼓经
【教学策略与手段】
1、本教学设计以人文主题为明线,知识技能为暗线,采用发现探究、开放生成式教学模式,即“创设情景、互动探究、开放生成”。
2、本教学设计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实施中的主体性,引导学生多渠道的参与体验。
3、着眼于“开放”、“创新”,启发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比较讨论、归纳等方法获取新知识。
【课前准备】
学生准备:分四组上网查询并收集组织梅兰芳有关资料,课上交流。
收集资料包括:梅兰芳生平(1组)
梅兰芳代表曲目“(2组)
抗战时期的梅兰芳(1组)
教师准备:对照新课标,明确教学理念与教学目标,设计合适的教学形式,
上网查询各类有关网站,为学生提供网址
上网查询并筛选京剧有关视频
精心制作课件
教学环境:多媒体教室,最好以四组半圆形摆放桌椅,方便小组合作学习
教学用具:钢琴,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课间播放影片《汉刘邦》片段,感受垓下大战,十面埋伏、霸王别姬的电影场面。
1、用通俗歌曲表达霸王项羽的感受,演唱(跟唱)屠洪刚《霸王别姬》片段
2、师表演《看大王在帐中和衣睡稳》
(1)何种表演形式?——京剧
(2)对比歌曲《霸王别姬》思考京剧唱段表现虞姬怎样情绪?——愁苦、忧闷
3、阅读课本P59了解四大徽班等有关京剧知识
京剧发展史上有一人物举足轻重,他就是梅兰芳(出示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跟唱通俗歌曲感受项羽“力拨山兮气盖世”的悲壮,京剧唱段的出现顺理成章,加上教师的表演,大大拉近了京剧与学生的距离,学生欣然接受,更易体会“虞姬虞姬奈若何”时离恨的悲苦,为第二部分《看大王在帐中和衣睡稳》的体验做情感铺垫。
二、互动探究——作品赏析
(一) 散花
情景:出示梅兰芳《天女散花》剧照,学生回答(简要汇报成果)——梅兰芳:名谰,字畹华,浣华,艺名兰芳,江苏泰州人。梅兰芳是“行天舞干戚,猛志故常在”的堂堂须眉,1894年出生于北京的京剧世家。
1、《天女散花》中梅兰芳饰演的是哪一行当(旦角)?
2、模仿《天女散花》手势
学生讨论回答,并模仿
3、梅兰芳有唱旦角的祖父、父亲和一个戏曲音乐才子伯父,所以当他呱呱坠地时,命运就已经为他铺就了一条艰辛却光辉的艺术之路,梅兰芳被喻为四大名旦之首,其他还有哪三位?
生答师补充:四大名旦: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
设计意图:从《天女散花》作为了解梅兰芳的第一步,尝试简单模仿表演,使学生对大师的京剧表演有初步印象。
(二) 别姬
情景:学生代表简要汇报梅兰芳京剧代表作品,教师配合出示剧照,重点强调《霸王别姬》。
设计意图:了解梅兰芳创造的艺术形象:赤胆忠心的巾帼英雄、反抗压迫的渔家姑娘、被封建礼教所不容的弱女子……初步理解著名戏剧家欧阳予倩的赞誉:梅兰芳是“伟大的演员、美的化身”。
赏析:
1、结合曲谱思考唱段从哪些方面表现虞姬的忧闷愁苦情绪?
学生欣赏讨论:唱腔旋律慢速
2、用念白的形式念唱词一二两句,“看——大——王——在——帐——中——和衣——睡——稳……”。唱词有何特点?
唱词均为十字句
通过教师与学生的对话和实践,引出南梆子特点:结构为七、十字句三个词组首字为标志、抑扬格,只用于旦角与小生,擅长于表现细腻、欢悦耳的情绪。
3、跟唱片段,感受愁苦、忧闷的情绪。
4、尝试展开想像配上手势、眼神等表演,情绪
5、播放视频(李胜素),思考唱段如何结合表演表达情感的。记忆并模仿唱段中表演。
设计意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通过欣赏、实践,感受南梆子唱腔的特点。培养对京剧艺术的爱好,能积极参与艺术时间的表演,张扬个性,从中得到成功的体验,并在体验中感受京剧的艺术表现力。
6、拓展
欣赏结合《看大王在长中和衣睡稳》唱段改编的舞蹈《江山美人》。
设计意图:经典唱腔与舞蹈相结合,极富感染力,使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得以升华。且通过音乐作品构建起与其他艺术门类的联系。
(三)祭江
师:从梅兰芳自身而言,文化素养的提高早已使他的眼光放得更远而不再只局限于“走红”、“成名角儿”,他的理想也从做一个好演员、开拓京剧剧目、丰富京剧舞台而扩展为做一个文化使者、提升中国戏曲演员的地位、让中国京剧成为世界戏剧之一种,也将世界戏剧精华注入中国京剧。
1、出示梅兰芳与世界各名人交流图片
2、播放大型京剧交响诗剧《梅兰芳》《祭江》乐章视频片段
讨论:对于剧中的梅兰芳你有何看法?
学生结合作品回答:梅先生扮演的天女,在身着艳丽和服的日本女人的赞叹声包围中出现,而当舞台刻画梅兰芳惊闻南京大屠杀,我几十万同胞惨遭不幸,悲愤交加独自来到长江边祭奠冤魂。…表现出梅兰芳的爱国主义情怀。……
师补充:日寇挥起的屠刀不仅是对中国人民的蹂躏,更是对人类良知的荼毒,而梅兰芳的“祭江”,抒发出梅大师“一个艺术家的抗战”的动魄情怀。
设计意图:结合大型京剧交响剧诗《梅兰芳》,把交响乐的气势磅礴与京剧乐队的细腻婉转结合起来,最终通过舞台呈现达到一种诗的意境。使学生更深刻地体会梅兰芳大师崇高的民族气节。
3、练习锣鼓经(课后第3题)分组练习,学生代表合奏
设计意图:音乐课的教学过程就是音乐艺术的实践过程,通过实践,增强学生音乐表现的自信心,培养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四)蓄须
1、猜猜梅兰芳的学历——成为美国洛杉矶市波摩拿学院文学博士
设计意图:从“猜学历”感受梅兰芳先生对艺术不懈的追求,使之产生敬佩之情,课堂气氛轻松活跃。
2、观看梅兰芳蓄须照片,梅兰芳饰演的是旦角,但是这时的他为什么会蓄须?
学生回答(汇报成果)——抗日战争爆发后,梅兰芳身居沦陷区,严辞拒绝了褚民谊的威逼利诱和日本军阀的高压胁迫,并以自我打预防针发起高烧做至死抗争,依然蓄须明志,表现了崇高的民族气节。……
设计意图:蓄须图片使学生产生疑问和继续学习的强烈欲望,学生的成果汇报使之对梅先生的民族气节有深切的体会。
(五)醉酒
师:1945年8月8日,抗战胜利的消息一传出,梅兰芳高兴地当天就剃掉了胡须。没出两个月,他就在上海美琪大戏院重登舞台了,那时,他已经52岁了。
《海岛冰轮初转腾》赏析
1、出示剧照,了解剧情(学生汇报)
2、对比《看大王在帐中和衣睡稳》欣赏
唱段的情绪如何?杨玉环自怨自哀的惆怅心情
师:简介四平调有关知识。
3、播放四段京剧片段,辨别属于南梆子还是四平调?
设计意图:比较欣赏法,引导学生利用其直接审美经验和已有知识水平,聆听比较音乐的不同风格,引导他们探究音乐作品中的不同音乐风格主要通过音乐的基本要素(如音色、调式、旋律、节奏)表现出来,也是学习效果的及时反馈和巩固。
三、开放生成——梅花虽落 芳犹在
出示日本漫画《武神戏曲》。
师:日本漫画作家上田宏《武神戏曲》中,梅兰芳成为书中的灵魂人物。日本作家用读图时代最流行的方式,诠释了地道中国韵味的文化——国粹京剧,你有何感想?
思考讨论:以开火车形式每人用一句话概括。
设计意图:音乐教学内容向真实生活情境转化,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增加与现代社会生活关系密切的联系,极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且一反总归纳式的课堂常规,代之以采访式的交流心得体会,突显了学生主题,强调了自主学习,顺应了新课程的教育理念.在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中,一节课的教学内容被内化了,教学效果被拓展了,情感态度被延伸了,教学的潜效应被体现了。从学生的发言中,教学自然获得了教学反馈 。
结语:这世界上有这样一个梅兰芳,是因为这世界上有这样一个戏曲剧种——京剧。京剧成就了梅兰芳,梅兰芳光大了京剧。他这个人属于中国,而“梅兰芳”这个名字却属于全世界。
【知识结构或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你认为梅兰芳对京剧艺术的主要贡献在于
(1)创新性 (2)继承性 (3)研究性 (4)其他
附上梅兰芳有关资料网址,同学们下课去找找,并以《我们与大师的距离有多远》写一篇心得体会。写一篇心得体会
【问题研讨】
1、 音乐鉴赏以音乐审美为核心,而本课课题《京剧大师梅兰芳》,仅让学生欣赏课本中两个作品,很难感受到“大师”两字的真正含义,故人文知识和欣赏的比例控制感到很困惑。
2、 从引入主题,到各个环节进行,由于学生的水平不一,课前准备也不同,常常无法在四十五分钟内完成以上全过程的教学任务,教学不够完整,影响教学目标达成。
【参考资料】
1、 普通高中音乐新课程实验学科教学指导意见 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6
2、 教材处理与教学设计 温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
温州市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学科课前培训资料 温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
D. 幼儿园学前教育社会《京剧角色人物》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了解京剧的相关知识,体会京剧与美术的关系。感受京剧人物独特的服饰、造型、和表演。 学习没骨法、勾填法等表现技法;提高学生的国画表现能力。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欣赏评述能力及综合学习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京剧人物,感受京剧艺术带给人们的美以及培养学生对民族艺术的自豪感,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民族传统文化的情感。 教学重点:感受京剧人物独特的服饰、造型、表演特点,以及京剧艺术带给人们的美感。 教学难点:学习用国画技法(没骨法、勾填法)表现京剧人物。 作业要求:运用国画技法表现你喜欢的京剧人物,要求表现出京剧人物的造型特点和动态。 课前准备: 教师:课件、生宣纸、京剧人物图片。 学生:课前参与查找京剧人物资料、美术书、国画用具 教学过程: 第一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一、 引入新课: 1、 欣赏京剧片断。 思考:你认为观看的京剧片段中什么最吸引你? 2、 你还想了解哪些有关京剧的知识? 3、 出示课题:京剧人物 服饰、造型、和表演最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思考并提问 激发学生兴趣、体会京剧艺术特色。 培养探究精神 二、 讲授新课: (一)回忆 1、说说京剧中人物分为哪几个行当? 2、说一说你喜欢的京剧人物的特点。(教师板书、课件配合) (二)京剧人物独特的服饰、造型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也是许多中国画家乐于表现的题材。 欣赏中国画——京剧人物 (三)分组讨论: 第 一、二组:分析没骨法、勾填法的技法特点。说一说课本中那些作品运用了没骨法,那些运用了勾填法。(教师课件配合) 第三、四组:在绘画中如何表现不同角色的人物特点?(造型、服饰、性格特征) 第五、六组:在绘画中如何表现不同角色的人物动态? 第七组:勾填法、没骨法画出的作品给你什么不同感受? (四)教师演示:运用勾填法、没骨法结合画出京剧人物。 生、旦、净、丑 生—文、武、小、老 旦—青衣、老旦、花旦、武旦 净—花脸 丑——反面、幽默滑稽 生—儒雅、俊美 旦—娇媚、女性 净—粗犷、暴躁 末—类似 丑—幽默风趣 学生欣赏 分析书中的作品 没骨法:直接用颜色或墨画出脸、身体、五官和衣纹。(孙悟空) 勾填法:先用墨线勾画出人物形象,然后填上相应的颜色。(白蛇传) 抓住人物性格、造型、服饰特点 抓住人物动态特点并进行夸张 学生分析: 勾填法:精细中带有干练 没骨法:豪放、大气 也可同时使用勾填法及没骨法,效果也很好。 学生感受京剧艺术中人物造型的多样性。 感受京剧艺术中人物塑造的魅力。引出表现方法,使学生了解本课教学意图。 互动学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自主学习能力 解决教学重点 解决教学难点。 三、 布置作业、学生作画 欣赏京剧人物图片,画一幅你喜欢的京剧人物。 作业要求:运用所学没骨技法表现你喜欢的京剧人物,要求表现出京剧人物的造型特点和动态。 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了解作业要求并开始作画。 培养学生学生造型表现能力。 四、 评价、展示阶段: 1、 填写评价表 2、 小组互评:分析运用画法、造型特点、动态特点。 3、 师评 学生自评、互评 培养学生评价意识及习惯 五、 课后延伸: 可以用更多表现方法表现京剧人物。 学生领会不同表现手法的艺术作品。 培养发散思维 第二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一、组织教学: 准备用具 稳定情绪 二、复习引入新课: 1.没骨法:直接用颜色或墨画出脸、身体、五官和衣纹。 2.勾填法:先用墨线勾画出人物形象,然后填上相应的颜色。 三、教师演示:运用勾填法、没骨法结合画出京剧人物。 抓住人物性格、造型、服饰特点 抓住人物动态特点并进行夸张 3.学生分析: 勾填法:精细中带有干练 没骨法:豪放、大气 也可同时使用勾填法及没骨法,效果也很好。 学生感受京剧艺术中人物造型的多样性。 解决教学重点 四、布置作业、学生作画 欣赏京剧人物图片,画一幅你喜欢的京剧人物。 作业要求:运用勾填法、没骨法结合表现你喜欢的京剧人物,要求表现出京剧人物的造型特点和动态。 教师巡视指导。 五、评价、展示阶段: 1、 填写评价表 2、 小组互评:分析运用画法、造型特点、动态特点。 3、 师评 六、 课后延伸: 可以用更多表现方法表现京剧人物。 学生了解作业要求并开始作画。 学生自评、互评 学生领会不同表现手法的艺术作品。 培养学生学生造型表现能力。 培养学生评价意识及习惯 培养发散思维
E. 小学汉语《学京戏》教案
一、教学目标 :
通过欣赏使学生初步了解国粹京剧的基础知识,并通过对唱念做打的模仿充分体验京剧艺术的魅力,激发学生对京剧传统戏曲艺术的自豪之感和热爱之情,宏扬中国传统艺术。
二、教学内容:
本课教学内容以浙江省编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二课《都有一颗红亮的心》为基点,加入创新,将更多的京剧知识,如京剧的形成、京剧的行当、京剧的表演形式、京剧的艺术魅力等溶入其中。
三、教材分析:
京剧是一门博大精深的艺术,在一节课中根本无法把它全部讲完,因此,本课选取了最为重要的京剧的形式和发展,京剧的行当,京剧的表演形式为切口做浅近的介绍,让学生对京剧有一个较全面的了解,目的在于激发对中国传统戏曲的兴趣和自豪之情。
四、课时安排:一课时。
五、教学对象:六年级。
六、教具准备:1、四套代表生、旦、净、丑的京剧服饰及简单道具
2、电脑多媒体课件。
3、京剧脸谱。
4、京锣。
七、主要教学方法:
1、谈话法:用于京剧历史,行当的介绍等。
2、情境教学法:整个教室营造京剧氛围,并充分用媒体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京剧的表演过程,让课堂变戏台,使学生变成演员,身临其境。
3、体验教学法:让学生模仿京剧的唱念做打,感觉京剧的魅力。
八、教学过程 :
一、随京剧武场音乐进教室。
二、导入 新课。
1、师:刚才这段音乐是我国哪一种戏曲的音乐声?
生:京剧。
2、师:对了。我们知道京剧是我国的国粹,那么你对京剧有哪些了解呢?我想请同学们把你所知道的有关京剧的内容说给大家听听,让我们一起来走近京剧。
3、学生回答京剧的有关知识,当学生回答到相关的主题时教师马上加以详细的说明介绍。例如:
讲到动作时,教师抓住机会介绍京剧动作中的虚拟 性,并请生一起模仿喝酒、开门、关门、骑马、摇船等;
讲到服装时,媒体出示头饰、靴子、服饰等图片;
讲到脸谱时,媒体出示脸谱的同时,教师讲解脸谱所代表的人物个性;
讲到票友时,教师说说慈禧太后作为票友,专门为看戏而搭的7米高的戏台。
三、京剧的形成。
1、师总结:刚才大家讲到了非常多的内容,使我们对京剧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谁能说说“京剧”中的“京”代表什么意思?
生答:“京”代表京剧在北京形成。
2、师:但是京剧的真正源头却是安徽,让我们来看看京剧是怎样形成的,(媒体出示图片或文字,教师口头讲解)
四、京剧四大行当的介绍。
1、媒体演示,教师讲解。
师:京剧根据人物的性别,个性等把人物分成四大类,就是我们所说的四大行当:生、旦、净、丑。“生”一般指男性演员,在每个行当里,不同的年龄职业的人物又有不同的行当名,比如:画面上的这个叫老生,而这个年轻的叫小生,另外还有武生。“旦”是指女性角色,如年龄大的叫老旦,年纪轻的叫花旦,“净”则是指“花脸”,就是我们刚才我们介绍的有脸谱的角色。“丑”则是指诙谐滑稽或小奸小恶的人,就象画面上的这位水浒传中的石迁一样。
2、请学生表演。
师:介绍完四大行当,我们就要请出我们班里的四大名角来为我们演出,请同学们来做票友,如果他表演得好,就给他喝彩鼓掌,好不好?
3、师拿出京锣伴奏,四位学生分别着生、旦、净、丑的服装依次出场表演、造型。
4、请学生分辨角色,教师还可以为生角加上假胡须,以分辨老生与小生。
五、介绍四大功夫,即京剧的表演形式。。
1、师讲解。
师:京剧不仅在角色上内容丰富多彩,并且还有形式多样的表演形式,我们一般把它叫做四大功夫,那就是唱、念、做、打(媒体出示。)你们谁知道它们分别是什么意思吗?
2、请学生讨论,教师总结。
唱:演唱
念:念白,具有音乐性,象唱歌。
做:只表演,不出声,有节奏性,象舞蹈。
打:打斗时的表演动作。
3、欣赏《华容道》片段,请生分辨四大功夫。
师:老师今天带来了一个很精彩的故事《华容道》,在这个片段里就包括了这四大功夫,我们一边来欣赏演员的精彩演出,一边分辨这四大功夫,(简单介绍《华容道》)。
生观看录象,并请生做票友,在精彩的地方鼓掌、喝彩。
教师做适当的旁白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