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 《比多少》教学反思
《比多少》的教学内容是通过丰富的情景,让学生在感知20以内数的多与少的同时,学会用语言“多得多”“多一些”“少得多”“少一些”的词语来描述两数之间的大小关系,初步学习用估算方法去体验比多少。在学生的参与下,体会到生活中充满数学及生活的多姿多彩。“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这些词语是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有一定的知识基础,我觉得要做的只是找到一个契机,让学生将他们的生活语言说出来。在教学过程中,我首先给学生创设一个童话情境:森林里的小动物们在举行折星星比赛,请学生估计小猴折了几颗星,再让学生仔细观察,比较小猴与小松鼠谁折的多,是多很多吗?引导学生说出“多一些”,反过来该怎么说?引导学生说出“少一些”,然后用小猫折的与小猴比,引出“多得多、少得多”。虽然后面进行了大量的练习,但还是有部分学生对于多少的程度区分不明确。课后,我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觉得如果我把新授部分改一下: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比较小松鼠、小猫和小猴折的星星,谁多?并用“谁比谁多(少)”说完整句。接着教师质疑:小松鼠折的比小猴多,小猫折的也比小猴多,可多出的部分一样吗?小组讨论用什么词语表述(学生开展讨论)。通过全班交流报,引导学生理解: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的含义。这样的教学设计,运用直观的教学手段,有效地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调动学生们的学习兴趣,通过合作交流活动,能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等这些较难理解的词语。
⑵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比多少教学反思
《比多少》的教学内容是通过丰富的情景,让学生在感知100以内数的多与少的同时,学会用语言“多得多”“多一些”“少得多”“少一些”的词语来描述两数之间的大小关系,初步学习用估算方法去体验比多少.在学生的参与下,体会到生活中充满数学及生活的多姿多彩.“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这些词语是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有一定的知识基础,我觉得要做的只是找到一个契机,让学生将他们的生活语言说出来.
在教学过程中,我首先给学生创设一个童话情境:森林里的小动物们在举行折星星比赛,请学生估计小猴折了几颗星,再让学生仔细观察,比较小猴与小松鼠谁折的多,是多很多吗?引导学生说出“多一些”,反过来该怎么说?引导学生说出“少一些”,然后用小猫折的与小猴比,引出“多得多、少得多”.虽然后面进行了大量的练习,但还是有部分学生对于多少的程度区分不明确.
课后,我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觉得如果我把新授部分改一下: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比较小松鼠、小猫和小猴折的星星,谁多?并用“谁比谁多(少)”说完整句.接着教师质疑:小松鼠折的比小猴多,小猫折的也比小猴多,可多出的部分一样吗?小组讨论用什么词语表述(学生开展讨论).通过全班交流报,引导学生理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的含义.这样的教学设计,运用直观的教学手段,有效地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调动学生们的学习兴趣,通过合作交流活动,能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等这些较难理解的词语.
⑶ 新人教版一年级上册准备课比多少教学反思
《比多少》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比一比》中的一个内容,在教学本课时,我重点利用教材主题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并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通过摆一摆、数一数、比一比等教学活动让学生学会比较物体的多少,重点学会运用一一对应的方法进行比较。为了能让学生更好的掌握这节课的知识要点,我对本节课进行了如下的设计:
1、创设故事情境,引入课题。对于刚入学的学生来说,生动有趣的故事更能吸引注意力。首先展示主题图,然后结合《三只小猪》的故事介绍本节课内容的背景。在这一环节中,故事讲解的较为生动有趣,很快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但是,故事只是作为一个引入课题的起始点,简洁干练即可。
2、教授“同样多”。引导学生观察主题图,提出“兔子有几只?砖头有几块?”这两个问题。学生积极性很高,很快数出的兔子和砖头的数量。这时,将兔子和砖头一一对应起来,告诉学生:这种情况我们说“兔子和砖头的数量同样多”。利用教具让一位学生在黑板上摆出同样多的两个图,其余学生判断摆出的图对不对,并在学生摆的东西旁边板书“多”“少”突出重点。在练习的时候,最好的方式是让所有的学生摆一摆,在动手的过程中更能体会“同样多”这个概念。
3、教授“多”和“少”。有了“同样多”这个概念,根据主题图提出问题:猪和木头的数量分别是多少?学生会发现他们的数量不是同样多,一一对应后发现木头还有剩余,此时告诉学生这样的情况我们说“木头多,猪少”。紧接着,由学生自由摆出一个物体比另一个物体多,并能够说出“谁多谁少”。在学生摆的东西旁边板书“多”“少”突出重点。
然后,引导学生观察:猪和木头的数量除了用“谁多谁少”来形容,还可以怎么说?“猪比木头少,木头比猪多。”这里的关键是谁跟谁比,参照物不同,多少关系也就发生了变化。带着学生一起找出猪和兔子的数量关系,并引导学生说“兔子比猪多
⑷ 一年级数学上比多少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阿里山,你好,少林72艺真的有,名称如下:01.铁臂功02.排打功03.铁扫帚功04.足射功05.腿踢功06.铜砂掌07.蛇行术(蜈蚣跳)08.提千斤09.罗汉功10.铁头功11.四段功12.铁布衫功13.双锁功14.上罐功15.石锁功16.铁珠袋17.千斤闸18.鞭劲法19.分水功20.玉带功21.鹰翼功22.跳跃法23.霸王肘24.一指金刚法25.拔钉功26.一指禅功27.石桩功28.金钟罩29.铁牛功30.旋风掌31.卧虎功32.拔山功33.合盘掌34.推山掌35.踢桩功36.鹰爪功37.斩魔剑38.玄空拳39.金砂掌40.铁砂掌41.飞行功42.枪刀不入法43.五毒追砂掌44.飞檐走壁法45.一线穿46.穿纵术47.金铲指48.揭谛功49.梅花桩50.捻花功51.螳螂爪52.跑板功53.闪战法54.金刀换掌功55.轻身术56.铁膝功57.陆地飞行术58.穿窗功59.泅水术60.点石功61.琵琶功62.柔骨功63.壁虎游墙术64.门裆功65.翻腾术66.布袋功67.蛤蟆功68.千层纸功69.弹子拳70.锁指功71.追风掌功72.软玄功但72艺必须配合易筋经练才能有成,否则伤身,耗时,无大成,易退功。易筋经的基本练法是在伸展筋骨的基础上绷紧肌肉进行等张运动并配合呼吸。72艺具体练法很多,以外壮为主,参照现代运动原理,当代武术家们做了一些改进,和金倜生介绍的练法有区别,更易速成。我的经验是:先热身很重要,练完后注意放松,用热水浸泡练功部位。其次要注意细节比如练铁砂掌,要用甩劲,像甩毛巾一样抽卧袋。练铁扫帚功和铁臂功,要用木棍滚压胫骨和臂骨。练铁布衫,要揉摩肌肤。促进内膜腾起。总之,不能蛮练,不能死打硬物,尽量用自己的拳头和脚由轻到重的踢打自己的四肢和身体,(也就是72艺中的双锁功)否则会遗憾终身。我身上就有不懂时蛮练的旧伤。
⑸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比多少教学反思
今天讲了例六《比多少》,题目是小华套中12个圈,小雪套中7个圈,小华比小雪多套中几个圈?这节课的重点是:1、对于“小华比小雪多套中几个?小雪比小华少套中几个?”这样的问题能正确的列算式。2、明白小华比小雪多套中几个?就是小雪比小华少套中几个?。难点是:理解减去的部分是两个人套中的同样多的部分。
一、本课大致的流程是:
1、复习。选用上学期的《比多少》的几幅图,唤醒学生已知的经验。
教学空间:选取三种比多少的典型习题,让学生在头脑中再现比多少的知识和方法。
2、新授。重点突破“小华比小雪多几个?”这个问题。通过摆磁力扣,找出小华和小雪同样多的部分,用虚线隔开,再找出小华比小雪多出来的部分。让学生尝试列式、说每个数代表的意义。明确小华比小雪多套中5个后,再提问“小雪比小华少套中几个?”和“小华小雪套中的圈相差几个?”
教学空间:让学生自己去找出小华和小雪同样多的部分,以及小华比小雪多出来的部分,并且尝试列式,说出算式的意义。
3、巩固练习。做一做和23页的5,7,9题。
教学空间:选取了三道比多少的练习题和一道提问题的题。让学生在充分练习中巩固比多少的知识。
二、课后反思:
在这节课的教学中,学生学得比较扎实,基本上都能正确的列式解答,只有极个别的学生在23页第9题中出现三个条件时出错。但是在教学空间的设计上和练习题的层次上仍然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一)、教师要善于运用提问、反问、追问去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表达。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怎样激发他们去主动学习呢?这需要我们每一位老师去思考。在数学课堂上,我们要善于运用提问、反问、追问去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表达。比如在复习的部分,我在课上的操作是:小猪和苹果比多少,大家看,一只小猪对应一个苹果,每只小猪都对应了一个苹果,我们就说小猪和苹果怎么样?诸如此类的引导,留给学生的教学空间是很小的。和韩主任研讨时,韩主任提醒我,这里既然是复习旧知识,就更应该给学生比较大的空间,可以让学生先独立观察,再提问“这是谁和谁比?你发现了什么?”提问、追问、反问的效果肯定要远远高于讲述的效果。再比如,出示磁力扣,比较小华和小雪套中的圈数同样多的部分时,我问:“小华这部分(同样多的部分)是多少个?”一个学生很快说道“7个。”我紧接着追问道,“你都没数,怎么就知道是7个呢?”她说,“因为这是小华和小雪同样的部分呀,小雪套中7个,那小华的这部分也是7个。”这里的追问就非常有价值,学生能把注意力从单纯的关注个数转移到这是小华和小雪同样多的部分。适时的提问、追问、反问就像一块小小的石头,虽然“小”却能激起“千层浪”!
(二)、重视练习题的设计,课堂的练习题在选择与呈现的方式上,要有针对性和层次。
在这节课中我选择了四道习题(做一做和23页的5,7,9题),都是围绕着“比多少”的实际问题展开的。针对性很好,但是层次的设计略有不足。上完课后,我想如果能把习题的呈现方式改成以下的设计就更好了:1、做一做。正确列式。让学生当小老师说一说15表示什么?9表示什么?2、23页第5题,可以再追问“那下午比上午少摘了几箱呢?上午和下午相差了几箱呢?”3、23页第7题,可以先出示两只小蜜蜂,让学生说知道了什么?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吗?先出示两个条件让学生提问题,这样可以降低难度,也可以培养学生观察图、分析图、理解图以及提问题的能力。4、23页第9题(3个条件的),也是先出示条件,老师提一个问题,请同学们再提出不同的问题。这样与第7题相比,又提高了一个难度。
⑹ 一年级上册数学 比多少教学反思
本节课中根据以往经验,学生在看头和尾对齐的图形时,容易错判断为“同样多”内因此在教学容时我就把这类题目出在了黑板上,让学生观察、比较,突出了“一一对应”的方法,突破了教学难点。整个教学过程环节设计还不错,但学生在倾听方面做的不是很好,还有在操作的过程中有学生玩学具,争取下次在常规方面多下工夫。
⑺ 一年级数学上册《比多少》教学反思
《比多少》的教学内容是通过丰富的情景,让学生在感知100以内数的多与少的同时,学会用语言“多得多”“多一些”“少得多”“少一些”的词语来描述两数之间的大小关系,初步学习用估算方法去体验比多少。在学生的参与下,体会到生活中充满数学及生活的多姿多彩。“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这些词语是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有一定的知识基础,我觉得要做的只是找到一个契机,让学生将他们的生活语言说出来。
在教学过程中,我首先给学生创设一个童话情境:森林里的小动物们在举行折星星比赛,请学生估计小猴折了几颗星,再让学生仔细观察,比较小猴与小松鼠谁折的多,是多很多吗?引导学生说出“多一些”,反过来该怎么说?引导学生说出“少一些”,然后用小猫折的与小猴比,引出“多得多、少得多”。虽然后面进行了大量的练习,但还是有部分学生对于多少的程度区分不明确。
课后,我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觉得如果我把新授部分改一下: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比较小松鼠、小猫和小猴折的星星,谁多?并用“谁比谁多(少)”说完整句。接着教师质疑:小松鼠折的比小猴多,小猫折的也比小猴多,可多出的部分一样吗?小组讨论用什么词语表述(学生开展讨论)。通过全班交流报,引导学生理解: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的含义。这样的教学设计,运用直观的教学手段,有效地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调动学生们的学习兴趣,通过合作交流活动,能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等这些较难理解的词语。
⑻ 一年级数学比多少教学反思 精品
一年级数学比多少教学
1.在课堂教学中.我遵循“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这一原理设计了一系列活泼有趣,符合一年级特点的教学活动,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由中国与日本,韩国与日本“比金牌”中让学生理解多得多,多一些的基础上启发学生逆向思考,日本与中国比怎样,日本与韩国比怎样,运用类比的方法去探究少得多,少一些的含义,自然顺畅,很好的为课堂目标服务。
2.自主学习,培养数感.在教学中我精心设计了比一比,说一说,猜一猜,估一估等多种学习活,并融游戏于知识的学习之中,启发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来获取知识,学生学得开心,学得投入,思维积极.从直观到抽象,偶合学生的数感,解决问题的策略以及合作精神都得到了较好的培养.
3.注重学生个性思维的培养。课堂中我既注重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不框架学生的思维,力求多种答案。同时也注意引导学生如何逆向思维,例如:有“多得多”就有“少得多。”
⑼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比多少教学反思
在这节课的教学中,学生学得比较扎实,基本上都能正确的列式解答,只有极个别的学生在23页第9题中出现三个条件时出错。但是在教学空间的设计上和练习题的层次上仍然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一)、教师要善于运用提问、反问、追问去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表达。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怎样激发他们去主动学习呢?这需要我们每一位老师去思考。在数学课堂上,我们要善于运用提问、反问、追问去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表达。比如在复习的部分,我在课上的操作是:小猪和苹果比多少,大家看,一只小猪对应一个苹果,每只小猪都对应了一个苹果,我们就说小猪和苹果怎么样?诸如此类的引导,留给学生的教学空间是很小的。和韩主任研讨时,韩主任提醒我,这里既然是复习旧知识,就更应该给学生比较大的空间,可以让学生先独立观察,再提问“这是谁和谁比?你发现了什么?”提问、追问、反问的效果肯定要远远高于讲述的效果。再比如,出示磁力扣,比较小华和小雪套中的圈数同样多的部分时,我问:“小华这部分(同样多的部分)是多少个?”一个学生很快说道“7个。”我紧接着追问道,“你都没数,怎么就知道是7个呢?”她说,“因为这是小华和小雪同样的部分呀,小雪套中7个,那小华的这部分也是7个。”这里的追问就非常有价值,学生能把注意力从单纯的关注个数转移到这是小华和小雪同样多的部分。适时的提问、追问、反问就像一块小小的石头,虽然“小”却能激起“千层浪”!
(二)、重视练习题的设计,课堂的练习题在选择与呈现的方式上,要有针对性和层次。
在这节课中我选择了四道习题(做一做和23页的5,7,9题),都是围绕着“比多少”的实际问题展开的。针对性很好,但是层次的设计略有不足。上完课后,我想如果能把习题的呈现方式改成以下的设计就更好了:1、做一做。正确列式。让学生当小老师说一说15表示什么?9表示什么?2、23页第5题,可以再追问“那下午比上午少摘了几箱呢?上午和下午相差了几箱呢?”3、23页第7题,可以先出示两只小蜜蜂,让学生说知道了什么?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吗?先出示两个条件让学生提问题,这样可以降低难度,也可以培养学生观察图、分析图、理解图以及提问题的能力。4、23页第9题(3个条件的),也是先出示条件,老师提一个问题,请同学们再提出不同的问题。这样与第7题相比,又提高了一个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