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胶州秧歌独舞有哪些
胶州秧歌独舞有六个行当,是膏药客,翠花、扇女、小嫚、棒槌、鼓子。而两种表现回形式则是小调秧歌和小答戏秧歌。小调秧歌是胶州秧歌的舞蹈部分;
常用队形有“十字梅”、“四门斗”、“两扇门”、“正反挖心”、“大摆队”、“绳子头”等。主要舞蹈动作有“翠花扭三步”、“撇扇”、“小嫚正反三步扭”、“棒花”、“丑鼓八态”等。音乐有“打击乐”、“唢呐牌子”、“民歌小调”组成。
小戏秧歌原有剧本《裂裹脚》、《拉磨》、《送闺女》、《打灶》等72出,皆为口头创作,大部分年久失传,现能回忆起的仅有30余出,2012年已整理出10余出。
胶州秧歌从艺术形式和类别上看,是一种戏剧,不是单纯的舞蹈和歌唱,它有剧本,有道具,有曲牌,演员有行当,是一种形式活泼的歌舞剧。
这样一个形式多样、文化内涵丰富的地方剧种,不可能形成于一个不足百户的边远村庄,而应该是围绕胶州海运文化应运而生。
从其曲牌、行当等艺术因素分析,胶州秧歌的形成是经历了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它与南宋以来的杂剧、曲牌演唱有关,笔者根据胶州秧歌的曲牌、角色、表演形式以及流传地域文化特征等因素推断,胶州秧歌与元杂剧有着密切的关系。
B. 胶州秧歌的舞蹈技巧
胶州秧歌又称"地秧歌"、“跑秧歌”;民间称“扭断腰”、"三道弯",是山东省三大秧歌之一。胶内州秧歌有230多年容的历史,清代胶州包烟屯赵姓、马姓两家于1764年逃荒关东,沿途乞讨卖唱,逐渐形成一种边舞边唱的形式。返回故乡后,经多年相传,不断改进,到1863年便基本成型,舞蹈、唱腔、伴奏均有一定程式。演员10人分为鼓子、棒槌、翠花、扇女等5个行当,表演程式有十字梅、大摆队、正挖心、反挖心、两扇门等,伴奏乐器除唢呐外,还有大锣、堂鼓、铙钹、小镲、手锣等,唱腔曲牌有30余个。1860年后,又在胶州秧歌的基础上,创立了秧歌小戏,有35个剧本。1957年,胶州秧歌进京演出,博得好评。嗣后,全国150个文艺团体先后来胶州市学习胶州秧歌,北京民族舞蹈学院还将胶州秧歌列为必修课程。1991年的"中国首届秧歌大赛"中,胶州秧歌获优秀奖。我觉得..不好学.我就是学民族舞的..跳不好真的好难看哦.
C. 谁不说俺家乡好 胶州秧歌分解教学
要看教学视频
D. 舞蹈《雪中梅》的作品分析,运用了那些胶州秧歌的动律
胶州秧歌风格特点突出,它的基本动律和韵律,必须在具备了一
定身体技能和表现能力的前提下,才得以掌握。
胶州秧歌的训练价值,主要表现在从脚部、膝部以及腰部到双臂的全面支配身体各部位的协调能力上和对乐感
时控的表现力,以及舞蹈修养和素质的全面提高能力上。
它的训练具有系统性。先有脚部和膝部开始,掌握拧碾得步态特点,达到脚下的韧性和力度感。而后腰部的训
练,它是通过肋部的力量促成腰部的转动,形成拧碾中的三道弯的体态,要在流动中形成特殊的体态美,所以
必须掌握腰部的灵活和控制能力,才能在缓慢或快速动作中运用自如。如缓慢时动作能贯满每一音符,真正融
化在音乐中来表现舒展、委婉的美感。真正融化在音乐中来表现舒展、委婉的美感,而快速时也能一丝不差地
灵活地扭出瞬间的节奏变化。最后在双臂和扇花的训练上,也必须通过细致的磨练才能掌握在缓慢动作中延伸
向外抻的内在节奏韵律,以及小嫚扭两臂快速交替划满8字的协调性和姿态性。
综上所述,通过系统的训练,掌握拧、碾,抻、韧的四大特点,只有体现出这四大特点,才真正掌握了胶州秧
法的拧碾而形成的,也和原来踩寸子表演有直接关系,
很有特色。有动律代表性的步伐是丁字三步和倒丁字碾步。前者
突出了拧,后者强调的碾,共同的外部特点是双膝略弯,腰部拧动,概括起来就是:抬重、落轻、走飘。细琢
磨小嫚扭的过程,是提抬起步,经过一个拧动换另一脚起,先落脚跟,再落脚外边,经过脚外缘的滚动来完成
重心过渡,垫后脚支撑,再换另一只脚提抬起步。以上动作过程基本上把这一舞蹈的动律勾画清楚了,即:脚
下的拧劲儿,促成了膝部的粘劲儿,带动了腰的扭劲儿和手臂的抻劲儿。要想掌握这些规律特点,应在实践中
一步一步的将其各部细节动作连贯起来,并习惯而协调地反映出来,才能舞出风韵来
E. 胶州秧歌舞蹈为什么一定要用扇子或手绢
以下是山东胶州秧歌的基本概况,之所以要用扇子和手绢等多种道具,也是民间历史文化的一种发展必然结果,更是一种戏剧也是以中国民间舞蹈,就像是维族舞蹈有鼓,藏族舞蹈有水袖和热巴舞蹈的鼓,朝鲜族的鼓等是一样的性质的!
《胶州市文化志》载东小屯“马、赵二姓,弃家闯关东。在逃荒路上,从乞讨卖唱,后改为边舞边唱,逐渐形成了一些简单的舞蹈程式和具有胶州地方色彩的小调,他们重返家乡后,经过代代相传,提炼加工,至清朝中期,逐渐成为定形的舞蹈秧歌,”此说忽略了关键问题“秧歌”一词的由来。秧歌,起源于农业劳动,是南方劳动人民插秧所唱的劳动小曲。胶州所以有南方秧歌,是因为胶州在唐宋时期是北方最大的港口。北宋时期作为北方唯一设置市舶司的码头,与江南有着密切的联系。随着与南方商业贸易的往来,南方的文化艺术如秧歌等劳动小曲也随之传至北方。胶州秧歌应该是引进江南地方曲调,吸收了北方杂剧的精华,形成的新艺术形式。
胶州秧歌从艺术形式和类别上看,是一种戏剧,不是单纯的舞蹈和歌唱。它有剧本,有道具,有曲牌,演员有行当,是一种形式活泼的歌舞剧。这样一个形式多样、文化内涵丰富的地方剧种,不可能形成于一个不足百户的边远村庄,而应该是围绕胶州海运文化应运而生。从其曲牌、行当等艺术因素分析,胶州秧歌的形成是经历了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它与南宋以来的杂剧、曲牌演唱有关,笔者根据胶州秧歌的曲牌、角色、表演形式以及流传地域文化特征等因素推断,胶州秧歌与元杂剧有着密切的关系,其起源的时间至少应在宋末元初。
胶州秧歌剧与杂剧有关的一个重要证据是胶州秧歌剧的表演形式。胶州大秧歌是广场(街头)四方连续的可视性表演形式,演员表演面对的是叫周观众。据考证,这种表演形式来自于早期的戏剧。顾学颉著《元明杂剧》:“近年在晋、陕、豫交界地区发现的宋辽金元时代的戏台遗址,不下十来处之多。其中最早的名为‘舞亭’,是个建筑在露台上而的亭子,可供四面观众观看。”这说明中国戏剧的前身,是从民间广场表演艺术发展而成的。胶州秧歌剧一直保留了广场艺术(街头)形式至解放初,后被文艺工作者在不断借鉴其表演艺术形式的同时,把具有完整内容性的表演部分删去戏剧部分,最具代表性的部分就这样被人们遗忘了,但惟一能够窥见其古老形式的是演出前打场子的舞蹈部分。
(仅供参考)
F. 桃李杯有哪些是北舞得过奖的的胶州秧歌 必须是剧目
十桃的徽娘,安徽花鼓灯,一等奖作品,这是北舞的。
其他的胶州我知道不少,但是是不是北舞的或没获奖这谁记得住啊
G. 胶州秧歌的舞蹈特点
胶州秧歌又称抄"地秧歌袭"、“跑秧歌”;民间称“扭断腰”、"三道弯",是山东省三大秧歌之一。胶州秧歌有230多年的历史,清代胶州包烟屯赵姓、马姓两家于1764年逃荒关东,沿途乞讨卖唱,逐渐形成一种边舞边唱的形式。返回故乡后,经多年相传,不断改进,到1863年便基本成型,舞蹈、唱腔、伴奏均有一定程式。演员10人分为鼓子、棒槌、翠花、扇女等5个行当,表演程式有十字梅、大摆队、正挖心、反挖心、两扇门等,伴奏乐器除唢呐外,还有大锣、堂鼓、铙钹、小镲、手锣等,唱腔曲牌有30余个。1860年后,又在胶州秧歌的基础上,创立了秧歌小戏,有35个剧本。1957年,胶州秧歌进京演出,博得好评。嗣后,全国150个文艺团体先后来胶州市学习胶州秧歌,北京民族舞蹈学院还将胶州秧歌列为必修课程。1991年的"中国首届秧歌大赛"中,胶州秧歌获优秀奖。我觉得..不好学.我就是学民族舞的..跳不好真的好难看哦.
H. 胶州秧歌教学
胶州秧歌又称"地秧歌"、“跑秧歌”;民间称“扭断腰”、"三道弯",是山东省三大秧内歌之一。胶州秧歌有容230多年的历史,清代胶州包烟屯赵姓、马姓两家于1764年逃荒关东,沿途乞讨卖唱,逐渐形成一种边舞边唱的形式。返回故乡后,经多年相传,不断改进,到1863年便基本成型,舞蹈、唱腔、伴奏均有一定程式。演员10人分为鼓子、棒槌、翠花、扇女等5个行当,表演程式有十字梅、大摆队、正挖心、反挖心、两扇门等,伴奏乐器除唢呐外,还有大锣、堂鼓、铙钹、小镲、手锣等,唱腔曲牌有30余个。
胶州秧歌共有六个行当,两种表现形式,两种流派和一整套演出习俗。六个行当是膏药客,翠花、扇女、小嫚、棒槌、鼓子。而两种表现形式则是小调秧歌和小戏秧歌。小调秧歌是胶州秧歌的舞蹈部分,常用队形有“十字梅”、“四门斗”、“两扇门”、“正反挖心”、“大摆队”、“绳子头”等。主要舞蹈动作有“翠花扭三步”、“撇扇”、“小嫚正反三步扭”、“棒花”、“丑鼓八态”等。音乐有“打击乐”、“唢呐牌子”、“民歌小调”组成。小戏秧歌由小调秧歌派生出来,其舞蹈动律、曲牌演唱、表演与小调秧歌基本相同。
I. 求北京舞蹈学院 胶州秧歌群舞《六月清荷》赏析
求北京舞蹈学院胶州秧歌个群五六月清河这个也不是不一定的,你可以去学院学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