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初中历史教学设计包括哪些主要方面
举例如下:
第13课 海峡两岸的交往
教材与学情分析:
教材分析:本课为八年级下册第13课《海峡两岸的交往》,以讲述建国以来党和对台政策的变化、发展及在此影响下,两岸民间交流的种种表现为主要内容。由于第12课明确的解释了什么是“一国两制”,学习本课的理论基础,已经具备……
学情分析:学生对台湾问题比较热心,从前课学习中已经对“一国两制”有所认识,报纸电视网络也成为他们获取知识的渠道,所以,备课教学需要把握住学生,围绕关键性的知识点进行思考,拓展。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方针;“汪辜会谈”……
过程与方法: 通过欣赏歌曲、图片、诗歌和联系实事热点等环节来讲授新课,同时本课的讲授过程中以台湾歌曲作为暗线衬托“和平统一”的主题。学生结合课本内容及其课前收集的资料,介绍宝岛台湾的历史沿革,自然地理情况,了解台湾问题的由来,激发学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中国推进祖国统一大业方针的归纳和分析,使学生认识到……
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
重点:党和确立的和平统一祖国的大政方针。
策略: 运用表格法,辅以图片帮助学生理清线索,加深印象
难点: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基本方针
策略: 通过表格及回顾12课内容,进一步理解“一国两制”构想的科学性与可行性,并通过两岸关系在此基本方针指引下健康发展的种种表现,告知学生,两岸关系交流密切的主要原因即在于该方针的确立。。
教学过程预设:
教师活动设计学生活动设计设计意图与方法
导入新课:
投影:台湾诗人舒兰的诗歌——《乡色酒》
问题1:诗文流露了怎样的情感朗诵诗歌,体会思乡之情
引导回答1:哀叹两地相隔,期盼统一团圆创置情境,为学习本课,培养学习向往统一的情感。
简述解放战争以来台湾问题的成因,由亲人两岸相隔过渡到三度“陈江会”引入两岸关系的发展。
新课教学:
人们都说台湾与大陆是同根同源,引出台湾与大陆的情缘。
投影:割不断的两岸情缘
问题2:说说台湾与大陆的情缘
血终究浓于水,引用胡主席所说:“浅浅的海岸,深深的乡愁”。一湾海峡阻隔不了血脉相连的心,两岸人民最企盼的是什么呢?看过下面两位大明星大家便知道了!
投影:团团圆圆照片,简述其命名
投影:两岸同胞重逢场景,以两个子概括人们的共同心愿——统一。
过渡至推进祖国统一大业,首先学习党和的政策变化发展。
问题3:阅读课文65至66也,填写黑板上表格。(《党和对台湾问题的政策》 )
问题4:配合“江八条”说说何为“适当身份互访?”
统一大业仅靠大陆努力不够,需要台湾当局在正确的立场上积极的配合。过渡至两岸共同推进统一事业。
说明1987年、1990年、1991年、1992年主要两岸民间组织交流情况,强调“九二共识”
投影:陈水扁照片及观点
问题5:中国能否完成统一大业?
正视因为统一乃大势所趋,在“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的指引下,两岸交往更加密切
知识回顾:
回顾本课所学基本内容
投影“大三通”新闻和近年来两岸政治交往图片
活动一:……活动二:……引导回答2:……
自读填空,教师配合图文辅助填写
让学生大胆设想,充分展开想想,为两岸交流增加新方法,但要铭记两岸交往的原则。
回顾旧知,巩固新知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进行拓展性学习,大胆尝试编写课文,并鼓励其上台朗读。
⑵ 初中新课程历史优秀教学设计与案例的介绍
《初中新课程历史优秀教学设计与案例》是广东省义务教育新课程实验研修手册丛书中的一本。
⑶ 初中新课程历史与社会优秀教学设计与案例怎么样,初中
初中新课程历史与复社会优制秀教学设计与案例
1.案例是一个实际情境的描述,在这个情境中,包含有一个或多个疑难问题,同时也可能包含有解决这些的方法。
2.“教学案例描述的是教学实践。它以丰富的叙述形式,向人们展示了一些包含有教师和学生的典型行为、思想、感情在内的故事。”
3.教学案例是指包含有某些决策或疑难问题的教学情境故事,这些故事反映了典型的教学思考力水平及其保持、下降或达成等现象。这类案例的搜集必须事先实地作业,并从教学任务分析的目标出发,有意识地择取有关信息,在这里研究者自身的洞察力是关键。
4.教学案例是指“由教师撰写,或由研究人员与教师共同撰写的叙述性的教学实践记录。”
⑷ 初中历史教师资格证教学设计题目,要怎么写啊,实在不会
教师资格证考试倒计时46天!你方吗?
“从未写过教学设计怎么瞎编凑字数?
案例分析都写满了还是不给高分为什么?
高考之后没写过作文,当年的腹中锦绣都忘了怎么办?”
【山香资格证专项突破班】——“教学设计&案例分析&教育写作”三大模块专项讲解,讲练结合,模板套路,逐一突破,带你突破70分,轻松拿证!
⑸ 初中历史 优秀教案书都有什么版本
初中历史是人都会,为什么要教案啊?老师上课就应该天马行空,让学生活的更多的知识,寓教于乐,这样记忆的比较快。教案是死的,人是活的……说话不中听,但是实用……
⑹ 如何写初中历史教学设计
我也是一名初中历史教师,我认为其教学设计的基本环节、基本要求、写作技巧、方法和注意事项等和其它学科大致相同,但历史的不可再现象性,也使得我们必须注意一些细节:比如导入课堂时,最好用本节课所涉及到的一些历史事件(一定要具体生动)将同学们注意力引入课本;在教学过程中如果能够使用多媒体,我建议你多使用,因为这样更能使同学们犹如身临其境,更能引起同学们的共鸣与激情,激发他们学习历史的热情。最后,记住一定要采取多种方式进行知识的落实,课讲的再好,如果落实不下来就是白搭。
⑺ 如何写初中历史教学设计
举例如下:
第13课 海峡两岸的交往
教材与学情分析:
教材分析:本课为八年级下册第13课《海峡两岸的交往》,以讲述建国以来党和政府对台政策的变化、发展及在此影响下,两岸民间交流的种种表现为主要内容。由于第12课明确的解释了什么是“一国两制”,学习本课的理论基础,已经具备……
学情分析:学生对台湾问题比较热心,从前课学习中已经对“一国两制”有所认识,报纸电视网络也成为他们获取知识的渠道,所以,备课教学需要把握住学生,围绕关键性的知识点进行思考,拓展。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方针;“汪辜会谈”……
过程与方法: 通过欣赏歌曲、图片、诗歌和联系实事热点等环节来讲授新课,同时本课的讲授过程中以台湾歌曲作为暗线衬托“和平统一”的主题。学生结合课本内容及其课前收集的资料,介绍宝岛台湾的历史沿革,自然地理情况,了解台湾问题的由来,激发学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中国共产党推进祖国统一大业方针的归纳和分析,使学生认识到……
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
重点:党和政府确立的和平统一祖国的大政方针。
策略: 运用表格法,辅以图片帮助学生理清线索,加深印象
难点: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基本方针
策略: 通过表格及回顾12课内容,进一步理解“一国两制”构想的科学性与可行性,并通过两岸关系在此基本方针指引下健康发展的种种表现,告知学生,两岸关系交流密切的主要原因即在于该方针的确立。。
教学过程预设:
教师活动设计学生活动设计设计意图与方法
导入新课:
投影:台湾诗人舒兰的诗歌——《乡色酒》
问题1:诗文流露了怎样的情感朗诵诗歌,体会思乡之情
引导回答1:哀叹两地相隔,期盼统一团圆创置情境,为学习本课,培养学习向往统一的情感。
简述解放战争以来台湾问题的成因,由亲人两岸相隔过渡到三度“陈江会”引入两岸关系的发展。
新课教学:
人们都说台湾与大陆是同根同源,引出台湾与大陆的情缘。
投影:割不断的两岸情缘
问题2:说说台湾与大陆的情缘
血终究浓于水,引用胡主席所说:“浅浅的海岸,深深的乡愁”。一湾海峡阻隔不了血脉相连的心,两岸人民最企盼的是什么呢?看过下面两位大明星大家便知道了!
投影:团团圆圆照片,简述其命名
投影:两岸同胞重逢场景,以两个子概括人们的共同心愿——统一。
过渡至推进祖国统一大业,首先学习党和政府的政策变化发展。
问题3:阅读课文65至66也,填写黑板上表格。(《党和政府对台湾问题的政策》 )
问题4:配合“江八条”说说何为“适当身份互访?”
统一大业仅靠大陆努力不够,需要台湾当局在正确的立场上积极的配合。过渡至两岸共同推进统一事业。
说明1987年、1990年、1991年、1992年主要两岸民间组织交流情况,强调“九二共识”
投影:陈水扁照片及观点
问题5:中国能否完成统一大业?
正视因为统一乃大势所趋,在“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的指引下,两岸交往更加密切
知识回顾:
回顾本课所学基本内容
投影“大三通”新闻和近年来两岸政治交往图片
活动一:……活动二:……引导回答2:……
自读填空,教师配合图文辅助填写
让学生大胆设想,充分展开想想,为两岸交流增加新方法,但要铭记两岸交往的原则。
回顾旧知,巩固新知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进行拓展性学习,大胆尝试编写课文,并鼓励其上台朗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