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视频设计 > 小凯的夜晚教学反思

小凯的夜晚教学反思

发布时间:2021-03-07 21:55:42

⑴ 寻找身边的吴老师 作文怎么写600字左右

身边的吴邵萍
吴邵萍,女,1965年1月生,江苏省南京市人,大学文化程度,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附属幼儿园园长,中学高级教师,1983年7月毕业分配到南京市北京东路小附属幼儿园开始从事幼儿教育工作,先后担任音乐、语言、科学、美术、体育等各学科教师、年级组长、业务园长、园长。27年来,她把所有的情全部洒在幼教事业上,结出了累累硕果,取得了显著成绩。她曾先后获得“全国优秀教师”、“江苏省优秀教育工作者”、“江苏省特级教师”、“南京市十佳青年教师”、“首届南京市优秀青年教师”、“南京市第二届学科带头人”、“南京市千名岗位教师”、“南京市名教师”、“玄武区首届中青年拔尖人才”、“玄武区第二届中青年拔尖人才”、“玄武区第三届中青年拔尖人才”等称号。她主编了两本书,参与编写了9本书;在省以上刊物公开发表论文72篇,其中在国家级刊物发表6篇;参加省以上研讨会获奖论文10篇,其中获全国奖6篇。
一、“爱”,是她勇于攀登的不竭动力
1、爱孩子赛妈妈。吴邵萍同志就是因为喜欢孩子才选择了教师职业。她27年来始终立足于幼教第一线,遵循教育规律和幼儿身心发展规律,树立科学的儿童观、教育观、教师观,对孩子一视同仁,无私奉献,促进每位幼儿在不同水平上发展。她常说,孩子的心灵最纯洁,每个孩子都是一朵最美的花,教师应该热爱每个孩子,爱孩子是教育工作的核心,教师要将爱心倾注在每一位孩子身上,她不仅是这样说,而且也是这样做。1983年,她刚踏上工作岗位时,班上有一位叫时凯的小朋友,因年龄小,每天器着不肯上幼儿园,睡午觉时就做恶梦惊醒,她就象慈母一样,每天早上从家长手中热情地抱过孩子转移其注意力,并和他共同游戏增进感情。午睡时抚摸陪伴直至睡着,时凯梦醒时常常大哭,她就长时间地抱着他在园内转悠,为了不让哭声影响到其他孩子的午睡,她就长时间抱着孩子,尽管胳臂很酸,但她从不厌烦,直到孩子再次入睡。就这样整整过了一个月,时凯终于能愉快地入园了。那时,她班上还有个叫余雯的孩子,说话不清,各项能力明显低于其它儿童,连园领导都认为此幼儿“无可救药”了,而她不灰心,总是充满希望并耐心细致地辅导她,和家长密切联系,采取一致的教育计划,三年后,余雯也达到了同龄幼儿的水平。
2、爱园胜爱家。27年来,她从未因家庭原因而影响工作。1997年,正值幼儿园创建南京市市级示范园时,她的父亲因车祸住院。白天,她在园兢兢业业的工作。夜晚,她还在医院一边陪伴昏边不醒的父亲,一边翻阅整理幼教资料,准备第二天的工作。她父亲住院近一年直至去世,她从未请过一次假。在工作中,她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从不叫苦叫累。平时总是起早贪黑,早到迟走。在她的眼里,幼儿园胜似自己的家,园里建设比家还重要。
3、爱同事似姐妹。由于园里年轻人较多,作为青年人的领头人,吴邵萍时时处处事事爱护她们、关心她们。在创建江苏省省级示范性幼儿园时,青年教师每天加班到深夜,为了她们的安全,吴邵萍每天“打的”挨个将她们安全送回家,然后,自己才回家,这段时间,吴邵萍总是在深夜1、2点钟最后一个回到家。
二、“学”,是她刻苦钻研的永恒追求
好学、勤学是吴邵萍的挚爱追求。她始终认为学习使人前进,学习是人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在她身上真正体现了终身学习的理念。27年来,她从未间断过学习,从一个中师毕业生一直学到大专、本科、研究生课程班,自理了近万元的学费。为了不放过任何一次学习的机会,她总是利用假期参加各种教育研究的前沿信息培训,从未完整地休息过一个寒暑假。1999年暑假,它的痔疮刚开完刀两天当她得知有一个全国音乐心理学学习时,立即前往学习,一连7天下来,影响了伤口的恢复,又到医院进行二次开刀,在家休息10天后,又去参加全国音乐教育研究培训,这次为了不影响伤口的恢复,每天听完报告后,她就痛苦地趴在宿舍的床上,一直坚持到学习结束。平时,抓紧点滴时,博览群书。自加压力,自定读书计划,每月读10本杂志,每季读完1-2本理论书籍。收集整理了30本资料册,做了多本学习笔记。目前,她读完了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家长工作、课程理论、亲子教育等各类理论书籍近百本,广泛的学习使她飞速的成长,成为本领域的领先者,智慧型园长。
三、“研”,是她开拓创新的重要法宝
做一个研究型、专家型教师,一直是吴邵萍追求的目标。因此,吴邵萍受聘担任国家教委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九五”规划专项课题《早期儿童音乐教学法的心理研究》科研基地负责人,担任《中国早期儿童音乐舞蹈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的实验基地负责人,是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一幼儿教育特约研究员、南京市第五届幼教专业委员会理事、南京市教学研究室学科教学视导员、玄武区教育科学研究学术委员会委员、玄武区小学高级教师坟业技术资格评审委员会主任委员。
她钻研、善研,始终致力于教育教学改革实践和科学探索,醉心于课题研究。八五期间,她参加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许卓娅领导的国家研究课题《幼儿园音乐教育的改革》。九五期间,她不仅参与了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许卓娅领导的“九五”国家教委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课题《早期儿童教学的心理学研究》和江苏省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课题《建构中国早期儿童音乐教育的理论及实践体系的研究》两个课题的实践研究,她个人还独立承担了江苏省教育学会科研课题、南京市“九五”教育科学规划立项课题《幼儿园创造性韵律活动设计与指导》的研究。她在幼儿音乐教育改革上进行大胆实践与研究,《幼儿创造性韵律活动的设计与指导研究》、《幼儿园舞蹈欣赏教学初探《舞蹈欣赏教学》、《开放的幼儿音乐教育》、《以素质教育为指导,开展大班合唱教学的实验研究》等多篇论文发表在国家级刊物《学前教育研究、》《中国人民大学 幼儿教育》或在国家级、省级论文一、二等奖,形成了具有个人独特见解的幼儿音乐教育思想和方法。
十五期间,她独立申报、负责并完成了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立项课题《幼儿园开放性课程的建构》的研究。从理论和实践两个纬度来探索幼儿园是否需要、是否能够及如何建构自己的园本课程展开全方位的研究,重视从理论的高度上提炼、升华自己的丰富实践经验。同时,她还参加了南京师范大学虞永平博导负责的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生活化游戏化的幼儿园课程研究》、南京师范大学张俊教授的《后现代主义的幼儿科学教育研究》的课题研究,参加了全国教育科学“十五”教育部重点课题《基础教育课程开发与推进的比较研究》子课题《区域性多元游戏课程开发与推进的研究》。
十一五期间,她独立主持了江苏省教育科学重点规划课题《实现良性多维互动,促共同体和谐发展》的研究。她结合教育教学实践,进行钻研,展开系统研究,有效解决了一些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前沿问题。经过五年的研究和探索,《幼儿园开放性课程的建构》课题得到了江苏省课题规划专家组的一致好评,他们认为:“该课题选择开放性主题课程活动在细以逸待劳园园本实践的角度展开研究,将课程研究与幼儿园的特色教育活动,与促进儿童更加主动全面的发展,与家庭、社会教育资源的整合,与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发展密切结合,进行了拓展性的研究,立意新,切入点准确,反映了课题负责敏感的研究视野、认真的研究态度和扎实的研究功底,反映了课题幼儿园良好的实践基础。课题以儿童的主动发展为基础,充分体现遵循儿童为本,教师为本,促进富有个性发展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精神。在研究过程中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对研究观点的反复论证与实践反思。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大大提升了教师的研究水平与综合素养,特别是对教育实践活动的反思能力,有了长足的发展。该课题具有丰硕的研究成果,其中专著《开放性课程在行动》为近阶段园本课程实践研究中不可多见的专业著作。”在进行课程建构过程中,她出版了研究成果《开放性课程在行动》专著,主编了《托班课程》上、下册。这些研究成果的出版,为一线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对幼儿的观察、分析、评价提供了直接的参照和支持,为教师设计可展开课程设计和教学提供了范本。
研究过程中将园长的管理与教师的成长、与幼儿园的发展结合,从理论和实践中都进行了很好的总结,“理论学习必须借助教育情境”、“鼓励教师成为家长合作伙伴”、“不做理论的奴隶”、“为老师的发展提供服务”、“管理应变他控为自控”、“要使教师的发展可持续”、“不要轻易否定教师的想法”、“问题是园长管理的契机”等系列文章均发表在江苏省《早期教育》和浙江省《幼儿教育》上。而“开放性课程”各阶段研究论文也连续发表在江苏省《早期教育》上。这些成果均对一线的园长和教师如何展开课程研究、课题研究、如何进行管理和教师的成长具有指导作用,获得了广泛的好评。她重视从理论的高度上提炼、升华自己的丰富实践经验。根据幼儿园园长开展教育科研的需要,2009年,她又在《早期教育》杂志连续发表了具有很强的应用和开发价值的《再谈常规管理》系列指导文章,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四、“传”,是她尽心履职的真情流露
长期以来,吴邵萍主动做好传、帮、带。无论是园内还是园外,她认为每一位幼儿教师都是我们事业发展的力量,培养他们是自己应尽的责任,因此,她总是不厌其烦,毫无保留,全心全意地帮助所有幼教同行。她承担了南京师范大学本科生及研究生的实习指导工作,她对待这些学生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样,生活上无微不至地关心,实习工作耐心细致地指导,总是利用自己的休息时间不厌其烦地接受每位学生的访谈、问卷等课题研究工作。
对园内的青年教师,她更注重言传身教,在平日工作中,她有良好的师德修养,严谨的工作作风。不仅下班听取每一位教师的教学活动,课后还与她们逐一反馈和互动,同时还定期上示范课给全园教师观摩。她指导青年教师严格细致。既有理论上整体框架的指导,又有操作管程中具体环节的指导。从不放过每个细小的教学环节,如教具演示,收放顺序都一一指导到位。在她的指导下,青年教师迅速成长。在她的带动下,每个教师个个有特长,人人都是骨干,园里教师个个被邀请在全国各地上示范课,在全国各类研讨会上观摩研究课。这些做法和经验。经常吸引全国各地的同行到该园跟班学习。该园的办园水平和先进的管理方法,也被同行当作学习的榜样。
她重视发挥特级教师的示范作用,每学年对区园长、市青优开放示范课,她每学期都上多节示范课和兴趣办讲座。还承担了市区的带徒任务,她总是竭尽所能地给予他们帮助和指导。目前,她已培养了1名特级教师、1名南京市名教师特级教师候选人、2名南京市学科带头人和多名南京市优秀青年教师。更为可贵的是,南京市内无论哪个区、哪所幼儿园,只要找到她,她都及时前往指导,并毫无保留地传授她的教科研成果。在国内,经常到深圳、温州、澳门、大边、杭州、河南、广州、南宁等地,为全国性、全省性及各市开设的培训班讲课。同时,她还在《全国音乐研讨会》上向全国各幼教同行开讲座,并上示范课。每场讲座,听众均在1000人以上。近五年,她的足迹遍布全国各地,讲课近100多场,为幼儿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⑵ 急求让 青春在奋斗中飞扬 演讲稿

青春在奋斗中飞扬 演讲稿 【Kaiser3344倾情奉献】
偶然间,发现我们已步入了那道令老年人羡慕、中年人留恋、少年人向往的青春风景线。澎湃着青春的热血,洋溢着青春的热情。然而朋友,你是否探求、思索过,青春是什么呢?
青春是一团火,笑容与彩霞飞映,汗水伴露珠潇洒,脉搏跳动着奔腾的节奏,智慧弹奏着优美的旋律!青春用它火一样的热忱,全身心地投入,获得动人的笑颜。
青春是一条河,平静时,泉水叮咚响,绵绵诉说着青春的故事;激荡时,汹涌澎湃,激情放射出绚烂的光芒。
青春是璀璨的夜空,犹如月色般美丽的抱负,也有数不清的幻想之星。只是青春的月亮比夜空的月亮更圆,青春的月亮比夜空的月亮更耀眼,青春的星星比夜空的星星更繁,青春的星星比夜空的星星更亮。
青春是一条山路,它时而展现青春盎然的图景,时而滋长浸满血泪的毒草,它会为你指引一个光明的前景,也会设下陷阱使你堕落。但是,是水手何惧惊涛骇浪,是樵夫何怕荆棘深涧,只要我们把准前进的目标,头顶的阳光一定是灿烂的!
然而,曾几何时,我们这些带着彩色的梦走进校园的莘莘学子们却拥着青春,在壮丽岁月里,高喊着:平平淡淡才是真。旦有人认为“与世无争,恬淡一生”便可无忧无虑的生存,颇有要把老庄的“无为”思想发扬光大之势。是什么使我们充满青春活力的校园生活减退了缤纷的色彩呢?又是什么使我们真实的熔浆凝固,不再有来自内心深处的热血沸腾?是因为我们没有走进梦想中的象牙塔?是因为我们未走出自我困惑的地带?还是因为我们的心真的不再年轻,确实把一切都看的平淡了呢?然而我要说不!都不是!主宰世界的是我们,放弃世界的仍然是我们。
不再回头的不只是那古老的辰光,也不只是那些个夜晚的星群和月亮,还有我们流逝着的青春。所以请拒绝平淡,告别无为,让我们的青春在阳光下真正的飞扬起来,激荡起来!
让我们在阳光明媚的日子,愉快地歌唱;在花开的日子里,遨游知识海洋,一起编织梦想;在飘雨的季节里,用心情的音符,谱写青春悦耳的篇章!任前方荆棘丛生我们将持之以恒。茫茫学海中,我们要做勇敢的水手,乘风破浪,共赴前程。青春的脚步如行云流水,青春的岁月需要知识的滋养。让我们把握生命中的每一天,向着成功的彼岸前行。
不再为落叶伤感,为春雨掉泪;也不再满不在乎于地挥退夏日的艳阳,让残冬的雪来装饰自己的面纱;岁月可使皮肤起皱,而失去热情,就也可以使灵魂起皱,让生命失去激情。所以,我们要用智慧和勇气扬起理想的风帆,用青春和生命奏响时代的强音。当我们抛弃了迷茫,掌握了航向,当我们共同努力,不懈的摇桨,青春的激扬乐章终将奏响!
【楼主】完全按照您的要求来的,若觉得满意,望多多支持哈!!!

⑶ 作文《你是我心中的一首歌》

自己修改下: 你是我心中的一首歌每当我漫步在街边时听到张雨生原唱的《我的未来不是梦》这首歌时,我就会想起我初中的英语老师——刘老师。刘老师是我们的好老师呀。她当时刚从省外师毕业,年龄只大我们6、7岁,非常年轻漂亮。她中等身材,有一头披肩的秀发,洁白的瓜子脸,高高的鼻梁边有双沉稳又明亮的眼睛。她还有一张能说会道的巧嘴以及一对灵敏的耳朵。她教学严谨,是一位可敬的良师;她平易近人,像大姐一样关心我们的生活。因此她在我心目中的地位非常高。可以说她是我心中的一首歌,一首永远值得我讴歌吟唱的歌。我记得,我是1991年9月进入南雄中学读初中的。当时刘老师担任我们1、2班的英语教学工作。虽然她是城镇里的人,但她对农村里来的学生似乎更好些。她严谨的教学让我们每个学生很认真地学,她标准的英语发音更让我们为之佩服。每次学完后她总是会对学生们说句:“Understand(明白吗)?”如果有人不懂的话,她还会很耐心地再讲解。就这样刘老师成为我们大家的良师挚友。更令人难忘的是她还参加了我们1班的庆元旦晚会。她那天打扮地非常漂亮,穿着也十分得体。她给我们深情地唱了《我的未来不是梦》这首歌曲,并结合这首歌讲了一番意味深长的话。话语中鼓励我们无论身在何方,无论做何事,都要坚毅、坚强。当时我们做学生的全部被她的歌和说话感动了。刘老师多好呀!是她滋润着我们这些娇嫩的祖国之花。她就像辛勤的园丁一样,哺育我们成长。她引领我们进入知识的海洋,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她认真地去把每一粒种子传播给我们,并让它发芽、开花、结果,结出一堆硕大、饱满、甜美的果实……她的伟大不言而喻,她就是我们心中一首难忘的歌!长大后我也成为老师的一员。经历十多年的任教,我才真正地感受到清贫老师的酸甜苦辣,也深深地理解了刘老师昔日的那番意味深长的话语。当我的耳边再次听到“你是不是像我在太阳下低头,流着汗水默默辛苦的工作,你是不是像我就算受了冷漠,也不放弃自己想要的生活……”那熟悉而感人的歌词时,我就会不由地想起我的恩师——刘老师。她是我心目中最敬佩的人,更是我心中的一首永恒的歌!

⑷ 在班级里有内向的小朋友老师应该怎样做

一、重视“软环境”创设是班级管理的基础我认为,不管是师幼关系,师师关系,幼幼关系还是教师与家长的关系,都需要一个良好的感情氛围。在一个融洽、、温馨的班集体生活是幼儿成长的基础。也是幼儿良好个性形成的有利保障。虽然,这种软环境的创设虽然不象幼儿园的墙饰区角那些物质环境可以触手可及,可圈可点。但这种精神环境的创设对于孩子的成长方向却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我国的墨子就说过“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如同蒙台梭利的比方,孩子是水,我们是颜料,我们是红色的,那孩子就变成了一片红色的大海。我们是兰色的,孩子就变成了一片兰色的海洋。由此可见。“软环境”的重要性。(一)教师是软环境创设的领引者从入园初,我就特别注意这种“软环境”的创设。比如新入园,小朋友只是吃“独食”,我们开展了大量的活动帮助幼儿从自我主义中走出来,生日共同庆祝,而现在我们班的孩子分享已经蔚然成风,从食物的分享,到快乐的共享,烦恼的分担,都于班级的氛围有关。为了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我们从小班的大合唱开始创设“亲亲一家人”的温馨氛围,在幼儿美工中创设幼儿合作的机会,让两个小朋友组合,一个剪花边,一个剪花心,在装饰墙饰时,全班幼儿共同合作完成“春天”的作品。这样,在老师的的引领下,孩子们逐渐建立起“幼儿园是一个大家庭”的观念,大家在生活中也互相关爱,互帮互助。幼儿的性格形成,习惯培养与我们本班级教师的性格特点,本班级的班风创设有密切的关系。(二)随机教育是软环境的主要载体在软环境的创设方面,我更注重了随机教育。随时的捕捉教育契机对我们老师的基本要求。汶川地震后,我们幼儿园进行了捐款活动,而我们班的孩子更是争先恐后的捐出自己的零用钱,大家进行了“送给灾区小朋友的画”的表征活动,表达了自己的爱心。而在三八节,八一建军节这些节日里,我都对孩子们进行了相应的引导,这样,使幼儿学会爱自己,爱父母,爱他人,懂得孝德,学会感恩。而对于师师关系来说,平等尊重的朋友伙伴关系也会促进班级两个老师的共同的专业成长。在彼此的共事中互相提醒,互相欣赏,互相帮助,共同进步。良好的班级氛围有助于教师进行心理调整,保持热情饱满、积极向上的工作态度、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率。比如我 和同班老师之间总是有困难一起面对,一起解决,有问题一起承担,不互相推卸责任,有成绩互相鼓励,有不足互相打气,这样就形成了一种良性循环。更有利于班级工作的开展。二、抓好常规教育,是班级管理的关键幼儿不同于中小学生, 大量学习是在生活中进行的, 在生活中掌握知识、获得经验、形成一定的能力。教师要善于运用并注重发掘生活常规的教育功能, 通过常规的培养, 将道德教育同幼儿生活实践紧密结合起来,这样不仅可以使幼儿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还可激发良好情绪,促进幼儿对生活知识和社会知识技能的掌握, 增强目的性与意识性,发展自理自律能力。常规管理的程序与质量直接影响幼儿生活学习的质量与提高。(一)家有家规,国有国法,班有班规《幼儿园工作规程》规定:“幼儿园日常生活组织要从实际出发,建立必要的合理的常规,坚持一贯性、一致性和灵活性的原则,培养幼儿的良好的习惯和初步的生活自理能力。”这里提出了建立合理常规的明确要求,并指出了应遵循的一般原则和要达到的目的。所以,我们要把常规教育摆到重要位置上,高度重视,常抓不懈。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我们在一日活动中除了严谨的按照时间来进行之外,更多的是在各个环节中,让幼儿养成良好的常规意识,帮助幼儿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如晨检活动中的礼貌意识,自查意识,早操活动中的集体意识,教育活动中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生活活动中卫生习惯的养成,户外活动的安全意识,区角活动中交往习惯的培养等等。常规的规范是渗透在一日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让幼儿明白:“在集体生活中,就应该尊重集体生活的规则”。作为班长,在进行班级 管理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情况。这要求在处理事务时必须以原则为准则,扮演好“官”的角色,使得每个幼儿都有一种“不只是我才是班上的主人翁”心理。孩子有了这种心理,在生活、学习等方方面面将考虑别人多一些,不再我行我素。这样,谦让、宽容等优的品格才能风行于班上,常规不是为了限制人,压制人的,而是为了让大家生活的更好。因此我们在常规的管理中,突出了第二点。(二)让孩子成为常规的制定者,成为班级的主人不要小看每一个孩子,他们都有自己的思想和世界,尤其是升入大班的孩子,随着认知水平的提高和生活经验的积累,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判断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都有了一个质的飞跃,到达了一定的高度,而且每天还在日新月异的发生变化。因此。我们在大班的常规管理中突出了让孩子做自己的主人,做班级的主人。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 教师只应当准备好建筑材料——砖瓦、钢筋、泥浆等,而子得由学生自己去造。”我想这因此,我们在孩子的各个环节中都会先自发的讨论然后共同做出奖惩制度。比如每次做操时候都有不认真做操的,大家一致认为应该让他室后重新做一遍。而对于在班级中打闹的幼儿,大家一致认为应该取消他出去活动的权利。同样,老师也受约于常规的限制。比如在制定班规时邵建雯提出了,有一次,让老师看美术作品,老师只看了一眼,说一声;“好”就结束了。对于老师的“不认真行为”,孩子也进行了处罚规定。而对于随手关紧水龙头,帮助别人做好事等等。大家更是有自己的奖励方式。而在一次活动中,调皮的宁宁把明月推倒了,大家在评议时,有小朋友说“宁宁也帮助过我穿衣服,所以原谅他这一次”。孩子在奖罚分明的同时,居然在潜意识中有了“功过抵消”的观点。这种原谅和宽恕说明孩子已经具备自己的是非衡量标准,并且能够表达实施。孩子做了班级的主人,既提高了幼儿的自我约束能力,又发挥了孩子的主观能动性,培养了幼儿的主人翁意识,责任意识,和领导能力。孩子们在自己制定的班级常规中表现的更为积极。(三)正确对待常规与的关系教育家蒙台梭利说过一段话,“纪律是建议在的基础上” 一个人如像哑巴那样的安静,像瘫痪的人那样的一动不动,不能算是有纪律的,这种人是在被"消灭"。积极的纪律包括一种高尚的教育原则,它和由强制而产生的"不动"是完全不同的。教育是人的解放,而不是人的枷锁!班级常规教育的全部使命可以概括为八个字,即 “发现儿童”和“解放儿童”。常规的管理是以尊重孩子为基础的。当然也包括尊重、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尊重幼儿不同物质需求和情感需求。集体生活中的约束和都是相对的。尽管在真正实施的过程中,我们还有许多的矛盾,怎样做到既尊重幼儿个体,又不影响集体秩序。在“集体常规”和“个体发展”中找一个最合适的交叉点,是我们所思索的!比如,我们班级有宁宁,路屹,王辰等几个特点鲜明的幼儿。伴随着思维的活跃,也是四肢的极其活跃。我们既要满足他们的表现欲望,又要进行一定的约束管理。我们最终的目的是培养幼儿从他律到自律,使常规成为一种自觉的、需要的、自愿的行为,所以幼儿常规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一项的工作,它需要不断地的共同努力!三、尊重孩子是班级管理的核心价值儿童有着他自己的人格,他自身具有创造精神的美和尊严。这种美和尊严是永远不能磨灭的,所以他的纯洁而非常敏感的心灵需要我们最审慎的爱护。班级的管理是以尊重孩子为核心的。尊重有好多种,我们几乎每天都在说要尊重孩子。将近十年幼儿教育过程中,我一直在思考,我们的尊重到底是什么,而在实践中我的思考从起点到了终点,又回到了起点。尊重,最简单的也是最难的,最肤浅的也是最深刻的,最容易的也是最难做到的就是:把孩子的话听完,把孩子要做的事情让他做完!美国知名主持人“林克莱特”一天访问一名小朋友,问他说:“你长大后想要当什么?”小朋友天真的回答:“我要当飞机的驾驶员!”主持人问:“如果有一天,你的飞机飞到太平洋上空所有引擎都熄火了,你会怎么办?”小朋友想了说:“我会先告诉坐在飞机上的人绑好安全带,然后我挂上我的降落伞跳出去。”当在现场的观众笑的东倒西歪时,主持人继续注视这孩子,没想到,接著孩子的两行热泪夺眶而出,这才使得主持人发觉这孩子的悲悯之情远非笔墨所能形容。于是林克莱特问他说:“为甚么要这么做?”小孩的答案透露出一个孩子真挚的想法:“我要去拿燃料,我还要回来!!”。每当想起这个故事时,我就会提醒自己,无论是在比较正常的教学情况下,还是在有活动时紧张忙碌的情况下,都要耐下性子,去听完孩子的话,做完孩子的事情。如《规程》所言,做孩子的支持者,引导者,合作者。今年夏天准备里的公开课“我来当妈妈”时,我忙的焦头烂额,我的教具——气球也是在班里泛滥成灾。我自认我不是一个很干净利落的人,因此我把气球都堆放在电视机下的玩具柜上,但气球的特点是它们经常会飘落下来,因此我告诉孩子们,谁都不可以来玩气球。生活活动时,我发现张辅豪走向了那些气球,我正要制止时,发现他拿起一个气球就向空调后走去,接着,王舒为,张雯霞等几个小朋友都跑过去了,大概只有一分钟时间,整个玩具柜变的清清爽爽,一大堆气球都挤放在空调与墙壁的空隙中,偶尔探出头的的气球也象在惊叹孩子的智慧,赞许孩子的观察能力、解决能力和合作意识。这次孩子自发的行为让我感触很深。如果我中途制止大概就看不到这精彩的片段了。也打击了孩子的积极性。在今年的幼小衔接中,我们着重提出了让孩子学会提问题的教育测重点。而只有教师尊重孩子才会赢得孩子的尊重和信任,他们才会向老师提问。前几天方冠凯居然问我:“老师,我为人人,人人为我是什么意思”听到他的问题,我非常高兴!因为第一,这个内向的小伙子终于也会提问了,第二就是问题有了深度。当我给他深入浅出的讲解这个主义的最高境界时,心里美的乐开了花。这大概就是为人师者最大的成就。四、实现家园共育是班级管理的必要条件幼儿园教育对孩子是有限的。对于孩子的教育,幼儿园好比是白天而家庭好比是夜晚。不要忘记,夜晚会发生很多看不见的变化。细心观察一下就会发现,种子总是在夜晚发芽,人总是在夜晚长高的啊!幼儿园的家园共育显的犹为重要就是我们大班常规应该遵循的原则。班级管理工作离不开家长的配合,所以教师必须要做好家长工作,实现家园共育。1、让家长走进班级。无论是老师还是家长,共同的目标肯定是把孩子教育好,但是在孩子的管理和教育上观点不一定一致。幼儿园的老师究竟在忙什么,幼儿园的孩子究竟在干什么,这些,只有家长走进幼儿园,走进班级才会知道,因此,我利用每学期家长会的时间来向家长介绍幼儿园“一日生活即课程”的教育理念。让家长明确幼儿园的教育目标。和家长讲解我们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情况是不够的,应该直接让家长直接参与到幼儿的学习中来,了解和体会幼儿的学习情况,这是体现家长工作实效性和提高家长教育水平、改善家庭教育的有效途径。在家长开放日中,让家长观摩幼儿在园的集体生活。让家长亲眼目睹幼儿的一日活动。这样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就开始接轨了。2、让家长走进孩子不同职业的家长给了我们更多的教育资源。我们请家长来讲解保健知识,请交警爸爸来指挥我们的户外游戏,这样,孩子们有多了一家长老师。而我们班自发成立了一个热心的“爱心妈妈”组织,随时对我们的班级各项工作伸出热情的双手。3、让家长走进家长我想人类之所以选择居除了物竟天择的自然条件外,还因为智慧真正存在集体之中,一个孩子的问题,自己解决不了,大家一定会解决。我们班的家长中,既有工人,商人,也有教师、,而在幼儿园里,他们只有一个名字:“家长”。他们的家庭教育经验是可以分享的。因此我们定期召开家长家教研讨会,大家畅所欲言,让能力强的家长来交流教育经验。让家长来教家长,给了大家更多的交流平台。在与家长交流方面,我的经验是:1、诚心答疑解惑,做家长的引路人家长在明确了自己的教育责任后,往往没有好的教育方法,毕竟他们面对的是从小就在自己身边长大的孩子,和教师的角色不同,而孩子往往比较听老师的话,对父母的话都常常充耳不闻,给家长的教育带来一定难度。于是我经常指导家长在家中如何进行家庭教育,如何进行良好习惯的培养等等,得到了家长的敬佩和信任。2、关注孩子,做好记录,是与家长日常交流的法宝。幼儿园都是每天接送制度。这样给我们教师和家长的交流带来了很大的便利。早上,家长都是忙着上班,几乎交流的内容都是“要求”类的,比如“孩子中午吃药,身体不舒服多观察”等等,我都会记在小记事本上,晚上及时反馈给家长。而在一日活动中,孩子的事情多而且杂乱。我会抽空把有价值的事件简单迅速记录下来。因为工作我们经常会有这样的情况。有时我们记得把这件事情和家长交流一下,离园时候就忘了,记录帮了我们不少忙,翻翻本子就会想起来。这样我们和家长交流是以事实为依据的,以孩子为中心的。老师言之有物,家长才会真正的尊重老师。五、结合新课程进行活动是班级管理工作的良好契机今年我们山东省刚刚换了新教材。新教材内容大,信息量大,操作性强,生活气息浓、时代气息强注重民族文化。可以说我们的幼儿教育又迎来了一个崭新的春天。我们的孩子也有了更高、更科学的发展平台。我们的教育教学活动有了更为科学的指引。新教材给了我们更多的挑战。我们首先要研究教材,吃透教材才能顺利的实施教材。关注生活,注重操作这两点是课程的主要特点。对于幼儿来说,徒手教学对孩子来说太抽象枯燥。而操作活动把知识形象化,把学习游戏化,把课程趣味化。这样,孩子的学习兴趣高,学习效率高,学习范围广,学习渠道多。大家用各种工具来进行测量大树,并且进行表证。在地球仪上寻找中国,用各种树叶进行创造性粘贴。在这套教材中更多的教学素材取之于生活(例子)因此更有利于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从而培养幼儿的主动性,创造性。如在“祖国特产品尝会”这一活动中,我首先请大家思考“什么是特产?”第二天,孩子收集带来了各种地方特产:周村烧饼、蒙古奶酪、新疆葡萄干,天津麻花,烟台苹果等等。大家在分享品尝后,把特产定义为“某地生产的特别好吃的东西,很有名”。为了拓宽幼儿的知识面,我将教材内容进行了拓展,给大家展示了苏州的真丝刺绣,莱州的大理石等等。小朋友明白了,原来特产不仅仅是吃的,还有用的。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我们老师因地制宜的对课程的变更和提升体现了新课程的价值。六、关注细节是班级管理工作的保障。幼儿园的班级管理工作注定是琐碎而有杂乱的,作为一班之长的当家人,在各项活动中更应该关注细节。小事情能积累好经验;小细节中体现大智慧;1、关注细节,给幼儿一个整洁、安全的班级班主任工作是琐碎的,繁忙的。而安全是幼儿园的生命线。是所有工作的重中之重。每学期开学前,我根据活动室环境的特点,事先考虑桌椅、玩具柜等活动设施和区角、活动等玩具材料的合理摆放。给幼儿一个整洁的班级。为了幼儿受到安全保护,我对活动室的设备进行细致的检查,看看是否有铁钉之类会伤害幼儿的物品。厕所的水箱小盒子边角锋利,我用泡沫包起来,又装饰成机器人的形象,不仅危险的因素解决了,而且增加了厕所的美观。门把手正位于孩子的头部方向,是一个安全隐患,我将门把手装饰成漂亮的布料玩具,这样一举两得。老师善于观察,细心防范,就给了孩子一个安全的环境。2、关注细节、提高保教质量为了把班级管理的规范有序,学期初,我和同班老师就制定出一学期的班务计划,。每月初,我们分层次根据幼儿园的月计划拟订与本班实际相符的月计划,周计划,做到工作实践有计划,有目标。在班务计划中我们还把本园大班幼儿培养目标内容的安排到每周,做到周周有重点,日日有要求,使幼儿在体、智、德、美等各方面都得到不同的提高。通过这样有计划的安排,我们班孩子每天都在进步着。3、关注细节,做个有心人。幼儿园来接送孩子的老人占了很大的比例。我在签到表旁放一个老花镜,奶奶爷爷们更方便了。班级里准备的针线盒可以随时给幼儿缝好掉落的扣子。每天交时,把家长的嘱托,孩子的情况汇总告诉老师,方便了同事的工作。在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中,注意收回食指,伸出拇指,平视孩子。时刻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每天对自己的工作进行总结反思,做个有心人,细心人。

⑸ 关于抗震救灾的英雄的作文(600字左右)急用!!!!!!!!!!!!!!!!!!!!

一场突袭巴蜀的7.8级大地震,撼动了大半个中国,牵动了整个神州。这些天,我们无不为抗灾一线奋不顾身的干部群众子弟兵所感动,我们无不为来自四面八方的踊跃捐助而欣慰,我们无不为深处困境积极自救互助的灾区人民所震撼。在强震中,灾区人民虽然有失去家园、亲人的痛苦和泪水,但他们更有与无情天灾抗衡拼搏、与苦难同胞共度难关的坚毅和真情。在我们向灾区人民表达关切慰问、行使救援义举时,让我们向灾区人民表达我们最崇高的敬意。

所谓震灾无情人有情,5·12汶川大地震中,灾区人民身体力行涌现出的一幕幕镜头,让我们深受感动,充满敬意,热泪盈眶。

——500多次余震把400多万成都市民逼上了街头,5月12日的成都之夜却是个充满温情和关爱的特别夜晚。街面上十分安静,没有人大声喧哗,更没有人吵闹。当晚深夜,前来武侯区林荫街献血屋献血的人排队站满整条街。

——“我们不能等,不能靠,首先要自救,路通了,党和政府各种救灾物资才能到来。”元茨头村,是甘肃重灾区文县境内受破坏最严重的村庄之一。震灾后,村民相互帮助搭起各种临时避难棚;上至60多岁的老人下至10多岁的孩子,都扛着铁锹镢头到村口抢修山路。

——“只要人在就有希望,我还是会在政府的帮助下自救,开展生产。”13日中午,面对被巨石砸烂、房顶坍塌的民房,水富县复兴村村民老杨如是说。水富县是云南省受震灾最为严重的县城,乡村道路路基塌方、墙体断裂、涵洞受损、泥石流频发。

强震中,这样的镜头让我们清晰地看到了灾区人民临危不乱、平稳有序、从容乐观的精神状态,也看到了他们积极主动自救抗灾、为国分忧为政府解难的拼搏热情。灾难并不可怕,怕的是沉浸于丧亲之痛难以自拔,怕的是饱受苦难之后无法振作,怕的是迷茫于惊吓之中慌乱以对。面对严重的灾情,灾区人民没有被吓跨倒下,没有失去美好的信念,他们正擦干泪水用自己的双手创造明天。中华民族自强不惜、顽强拼搏的精神在这里又一次得到了升华,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向这些纯朴、勤劳、勇敢的灾区人民表达敬意呢?

——“以后你要好好报答你爸爸哦,没有他你可能就完了。”12日晚10时左右,都江堰聚源中学学生王克出现在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王克父亲当日不顾自己安危,双腿跪地,经过4小时的努力,用双手狠命地从夷为平地的教学楼里挖出了儿子。

——“我不行了,你快离开这里!照顾好孩子,好好生活下去。”“老公,不要放弃,马上就会有人来救你!”13日上午,都江堰金凤乡政府家属区里,朱芙蓉流着泪朝废墟里呼喊,鼓励丈夫谭刚义坚持下去。地震发生20小时后,谭刚义被武警官兵从废墟中刨了出来。

——“我们会不会死?”“不会。”“我们要尽量活下去。肯定有人来救我们的。”12日地震后,被埋在废墟中的都江堰聚源中学初三一班学生黄月,在黑暗中拉住了同学张杨的手,互相鼓励,两只手紧握在一起,直到下午6点左右被救出来。

强震中,这样的镜头让我们深深体会了灾区人民身边亲情、爱情、友情的真挚温暖和巨大力量,因为有“情”,我们义无反顾,挺身而出;因为有“情”,我们真心依靠,共度难关;因为有“情”,我们互相勉励,生死相连。毫无华丽辞藻的话语,毫无惊天动地的壮举,一个“情”字却让我们潸然泪下,让我们由衷地敬佩众多灾区人民展现出的人性光辉。“不抛弃、不放弃”,这句曾在热播电视剧《士兵突击》中被亿万中国人熟知的经典语录,我们在此刻是否有更深的体会和感触呢?

——“我意识到可能是地震,准备出门看看。”12日下午,家住重庆合川南津街书园的21岁木工刘世伟,在地震发生的七、八分钟之内,主动将楼内近10名退休老职工背下楼逃生。
——“我们发现他的时候,他双臂张开着趴在课桌上,身下死死地护着四个学生,四个学生都活了!”13日22时12分,四川德阳市东汽中学教师谭千秋的遗体从废墟中扒出来,这双曾传播无数知识的手臂,在地震发生的一瞬间从死神手中夺回了四个年轻的生命。

——“病人在,我们在!”12日下午2时36分左右,第一波震感过去,川大华西医院第一住院部11楼重症监护室(ICU)病房恢复安宁,该科30多名护士、10多名医生立下誓言。

强震中,这样的镜头则让我们看到了灾区内邻里、师生、医患之间关系的和谐,没有邻里间的小肚鸡肠,有的是尊老爱老救人危难的热心扶助;没有对无良师德的拷问,有的是大爱无声的永恒记忆;没有医患关系的紧张,有的是以病患安危为中心的高度责任感。强震突袭,灾区人民用行动让和谐的真谛更加完美真实,用行动让善良品德和职业操守熠熠生辉。我们有什么理由不珍惜这患难之中见真情的和谐,有什么理由不为灾区人民危难之中显现出的人格魅力而倾倒呢?

在5·12汶川大地震中,类似的镜头还有很多很多,催人泪下的故事也有很多很多。众多的灾区人民正在用自己的真情实举,书写一部展现中华民族人性光芒、与灾害斗争的抗争史。“房子裂了、塌了,我们还可以再修。只要人在,我们就一定能够度过难关,战胜这场重大自然灾害。”温总理在都江堰灾区现场的话语,依旧回荡在我们耳边。让我们真诚地为灾区人民祈祷,向灾区人民致敬!

诗人艾青有一句诗,“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我只不过是一个为生计而忙碌的小民,没有诗人那种伟大的境界,但这几天,一股莫名的情绪在我心里流动,令我不自觉地惦念着那片天空,那片土地,那片土地上的芸芸众生。5月12日,一个令所有中国人终生难忘的日子。这一天,苍天无情,成千上万人再也仰望不到当晚的星空,明日的太阳。看到无数条鲜活的生命在地震中瞬间消失,看到幸存者失去亲人后在雨中撕心裂肺地哭喊,一股热泪冲破自己尘封已久的眼睛,夺眶而出。在残酷的自然面前,人的生命就像风中摇摆的芦苇,是如此的脆弱。对同胞灾难中的感同身受,让所有感性的中国人掉下了哀伤的眼泪。

“他们的灾难,是为而你发生。”这句哲人说的话,在安定年代人们或许未能深明其中真义,但在多灾多难之秋,隐晦在深处的人性光辉便会骤然闪耀,指引着人们用黑色的眼睛去寻找光明。举国同悲的汶川大地震,我们看到了一种力量,在全国民众身上凝聚,我们看到了一种刻骨铭心的爱,在全国民众心里蔓延。这个时候,没有任何其他杂音,只有逝者默念,为伤者祈祷,为生者祝福的声音;这个时候,神州大地处处都在重复着同一种动作,传递着同一种心声,每个人都在以自己的方式为受难同胞献上一点爱心。而在灾区发生的一个个感人的细节,更是让我淆然泪下,这一次是因感动而流泪。

深夜的德阳市汉旺镇,冷雨凄厉,悲声四处。在东汽中学的坍塌教学楼里,救援人员发现一位教师双臂张开着趴在课桌上,在他身下的是四名还活着学生,望着已经遇难的教师而哭泣。我们应该永远记住这位老师的名字——谭千秋,面对这突如其来的灾难,谭老师却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抵挡塌下的天花板,把生命留给学生,把死亡留给自己。他心中的爱,正如他的名字那样,千秋流淌。

在绵阳的一个援救现场,一所学校的主教学楼坍塌了大半,100多个孩子被压在了下面。战士们在废墟中已经抢出了十几个孩子和三十多具尸体。然而就在抢救到最关键的时候,突然教学楼的废墟发生再次坍塌,再进入废墟几乎等于送死。但几个战士还是要往里钻,这时坍塌就发生了,那几个往里钻的战士马上被其他的战士死死拖住,一个战士跪了下来大哭,对拖着他的人说,“你们让我再去救一个,求求你们让我再去救一个!我还能再救一个!”

这样的催人泪下的故事,在那片神伤的天空中吹奏出一曲曲感人的乐章,而在同一片天空下,神州大地上全国民众守望相助的悲悯情怀、以及传递着温暖的行动,同样令人触动。灾难后,我们看到平时锱铢必较的出租车司机们,放下手中生意,自发地奔赴灾区帮助救灾;我们看到生活在最底层的农民工来到献血屋前排队,“抗震救灾人人有责,没有钱就‘出点血’。”;甚至以拾垃圾为生的老婆婆都要为灾区捐上自己辛苦赚来的一元几角钱……谁说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减弱,谁说我们的国民意志力薄弱,看看温总理那悲切而坚定的脸容,这是我们中华民族充满温情而又坚毅性格的最好体现。有了这种性格,我们还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还有什么灾难不能战胜的呢?

我们生活的世界正如我们栖居的地球那样,表面坚冷,内心炙热。发生在灾难背后的一幕幕温情故事,告诫着我,不要再为自己的冷漠,找个“世界冷漠”的理由;不要再让自己的麻木,找个“生活奔波”的理由。因为这个世上有一种刻骨铭心的爱,就像太阳,不管晴天雨天,都会从东方升起。我们唯一要做的,是拨开天空的乌云,把阳光当成温暖我们每一颗心灵的永恒力量。让隐晦在深处的人性光辉尽情闪耀吧!无论是安定年代,还是灾难年代。

1.从重庆赶来北川的王川,原本来寻找在此打工的妻子,却惊喜得知妻子已经平安无事回到家中。但看到这番悲惨的场面后,王川想:“反正都来了,就帮忙做点事情。”于是,在救援的人群中,多了一个及时伸出援手的人。他从已经人去屋空的五金店找来千斤顶,一个人来到曲山小学施救。直到昨天下午,又一批来自重庆的特警赶来的时候,王川还在被困学生李月身旁忙活着
抗震救灾的感人事迹

一,地震瞬间老师拽出最后一个智障生 2008-05-16 16:42

昨天上午,31岁的都江堰新建小学谢老师在一片废墟中,扒出了装有学生联络方式的U盘。“5·12”地震使这个小学遭遇巨大不幸,数百名学生被埋在倒塌的楼下。不幸中的大幸是:小学里的17个智障学生、26个聋哑学生全部幸存。

家长不敢回忆倒塌场景

15日,都江堰市,晴。此时,距离灾难发生已3天。

最初,找到位于市区中心的新建小学时,通往校舍的那条泥泞小路格外显眼,黄色的湿土插着一幅油画。画里是洁白的小花。走进校舍,空气中有股异味刺鼻。这是生命曾经存在,而又突然消失的味道。

走进原来的校舍,正对着大门的四层教学楼只残留约四分之一,黑板裸露在外。

操场很大,还有篮球架。能够想象,在灾难骤然来临前,这里曾经欢声笑语,生龙活虎。如今,只有几个家长还回到学校看看。他们不太敢详细描述教学楼轰然倒塌的那一刻,更不敢回想,自己的娃儿身入险境的场面。

新建小学共有学生600多人。经现场初步清点,安全撤离到操场的学生有近400人。不过,地震发生时,学校的17个智障学生、26个聋哑学生全部幸存。

这是一个奇迹。

危险瞬间教师拽出智障生

15日的都江堰市区,通讯仍时断时续。辗转之间,终于找到了负责新建小学特殊教育班的老师谢罡。后者今年31岁,有个8岁的男娃。在他的教师生涯中,有15年给了这些智障生和聋哑学生。

“地震发生时,盲哑班正在教学楼旁边一栋平房上课。”谢罡回忆,正是这样增加了学生脱险的可能性。“我想,平房比楼房倒塌速度要慢一些。学生有时间逃生。”他说,当时自己一转身,背后的教学楼就垮了,“很快!”

学校老师见状,赶紧让学生出来。其中智障生问题很大。谢罡还记得最后一个智障生小马脱险的场面。剧烈摇晃的那一刻,小马还坐在教室里。“那时有个老师大叫,小马,赶紧出来。”

不过,小马还是没有反应。谢罡就冲进去,一把把小马拽了出来。地震后,为了保护幸存的学生,老师们自发围成了一个圆圈。

在一片废墟中,“圆心”是学生,外围是老师。情况一稳定,聋哑学生和智障生的家长被告知,带孩子们回家吧。有几个没有家长接的,老师们护送他们去了各自的亲戚家。

为方便重逢,废墟里挖资料

接下来几天,谢罡和其他老师们一直在新建小学的废墟里寻找,日日夜夜。男老师24小时日夜待命,女老师则要求每天固定时间集合,应对突发事件。

昨天上午,谢罡又去了一趟学校。在一片废墟中,他扒出了一个U盘。那里存着他的一些个人资料,还包括所有特教学生的联系方式。

谢罡说,虽说学生们被安全疏散了,在不大的都江堰市区里,找到他们也挺方便。可是如果有更多的联系方式,那么,今后新建小学重建后,师生彼此的“重逢”就会更加容易了。

“‘新建’的每个老师都这么想。”谢罡说。

二,北川县委办楼坍塌3名干部喝尿熬过75小时 2008-05-16 16:36

在汶川大地震中,北川县是受灾最严重的地区,北川县县长称,该县许多干部在地震中遇难或失踪。北川抗震救灾总指挥、绵阳市委副书记易杰介绍,北川有1万余人在地震中丧生,向外转移灾民1万多人,尚有数百人在废墟中等待救援。目前,在北川县城里,有近4000人的救援队正在展开救援。北川中学附近区域及县城救援现场的移动通信信号已经恢复,大大方便了各级指挥和救援机构的通讯。

北川县公安局折损2/3

北川县6名副县长中,3人遇难,3人失踪。县医院的160名医护人员,仅存4人。县级机关幼儿园的孩子至今还压在河边那座垮塌的房屋里。

北川县县长经大忠家中的6个亲人,3人遇难,3人下落不明,他从废墟中爬起来后,立即投入前线指挥中心。

事发当天,北川县中队看守所有42名战士、35名服刑人员瞬间被埋在垮塌的房屋下。

几名在哨位上幸存的战士和武警北川县中队的司务长李远志一起,将有生命危险的25名服刑人员迅速向外地输送。沿途见到受伤的群众,他们就伸手施救,一共救起60名群众,这是北川地震中的第一批获救者。

昨天,四川省公安厅公布,原本拥有144人的北川县公安局,仅幸存47人,他们大多都失去了亲人。

3干部喝尿熬过75小时

昨天下午5时13分,北川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张周凯被成功解救出来,与张周凯同时获救的还有北川县政法委副书记李贵川、北川县综治办主任崔代全,此时距地震发生已近75小时。

地震发生后,5层高的北川县委办公大楼瞬间整体坍塌,张周凯和数十名同事被压在了废墟中。

昨天下午1时40分,救援人员在县委办公楼废墟搜索的时候,听见有人呼喊救援。武警官兵马上通过细小的缝隙将一些水和食物塞进去,并确认了现场有3名幸存者。

经过4个小时的救援,17时13分,张周凯等3人被成功救出。现场的医护人员检查发现,3人均没有重伤,身体状况较好。

被解救上来的3人裤子几乎全被撕裂,不过除了满身尘土和一些轻微外伤之外,几乎没有什么重伤, 思维非常清晰,都能正常说话。“我们一直在积极自救!”李贵川说,12日下午1时30分时,他和崔代全到张周凯4楼的办公室商量事情,地震发生后,因为办公室是整体倾斜,他们3人被一块较大的预制板遮挡了一下。

被掩埋后,3人随即开始自救。“我们一直在不断扒土,3个人就到了一起,扒着扒着摸到了饮用水瓶,有水可以喝了。”昨午下午,李贵川说,在纯净水喝完之后,“我们就喝尿,还是继续扒, 听见有人走过就呼喊救命”。

三,抗震救灾感人故事:总理摔倒手臂出血怎能不令我流泪
作者:挖范文 更新时间:2008-5-16 8:45:12

被压在废墟下的300多名学生很危险,在一次营救失败后,温总理冒雨攀上瓦砾堆,组织再次营救。10时20分,即时报道突然显示,“啊!总理摔倒了!”,“老爷子的手臂受伤出血了,他把要给他包扎的医务人员推开了。”(5月15日 《广州日报》)

读到这里,我不由得热泪盈眶,深为温总理的忘我精神所感动。

温总理,抗震救灾的一线总指挥,一位年届六十多岁的老人,在余震不断的救灾现场,以忘我的精神在瓦砾成堆的废墟上奔波,甚至急得亲自动手救人。摔倒了、爬起来,手臂受伤出血也不让医生包扎,而是让医生去抢救受伤灾民。此情此景,怎能不让我们为之感动。倘若是我们自己的父母,哪一个儿女不为之揪心?!

从灾情发生的那一天起,温总理便在第一时间抵达灾区,在临时搭起的帐篷中指挥抗震、救灾、救人。在被掩埋的小学废墟旁,总理用嘶哑、哽咽的话语,向废墟中的孩子喊话。一位在现场的记者通过QQ发出即时报道称:“年过花甲的总理已经哭得不成样子了。”其实,不是温总理不坚强,而是心系人民的总理为眼前的灾难而心痛,这是热爱人民的好总理此时此刻的真情流露。

哪里灾民最多,哪里险情最严重,温总理就指挥到哪里。我们看到在抗震救灾最严峻的时刻,各路救援队伍,克服千难万险,以最快的速度奔赴灾区,震区已有6万多人被救出。我们感受到了抗震救灾的勇气所在、力量所在、希望所在。全国人民不会被这一重大灾情所吓倒,更不会被眼前出现的悲情所摧垮。我们坚信,有党和政府的坚强领导,有全国各族人们的努力援助,抗震救灾一定会取得胜利!

四,灾区战士“三过家门而不入” 2008-05-16 16:46

“妈,不要哭了!还有我嘛!”14日晚上,从重庆赶回家的大一学生宋辉站在自家房屋的瓦砾上和妈妈相拥在一起,泣不成声。距离地震发生近3天后,宋辉第一次和失去联系的母亲见了面。

宋辉的家在四川省绵竹市拱星镇柏树村,突如其来的大地震完全改变了这里的模样。宋辉的家变成了一片废墟,“连一间房都没有剩下。”宋辉父亲工作的矿山所在地“两座山峰撞在了一起”,他的父亲至今生死不明。从来没有经历过如此大地震的宋辉,从学校赶回家寻找自己的父母。

综合新华社、央视、人民网消息,刘海健、何涛、窦丰昌、吴波、陈鑫欣、陆勇报道

14日6时30分,重庆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的大一学生宋辉踏上了回家的路程。宋辉的家在四川省绵竹市拱星镇柏树村,也是此次地震的重灾区之一。

震后3天无法联系

7时50分,宋辉坐上了从重庆北开往成都的特快列车。和宋辉同行的还有另外两名同学,他们的家也都在四川地震灾区。

14日11时50分,宋辉到达了成都市火车站。火车站广场上热闹非凡,不少成都市民都聚集在火车站的广场上。宋辉没有停留,连忙赶到了昭觉寺汽车站,买到了去四川省德阳市的大巴车票。这是宋辉回家必须要经过的一站,到了德阳市后,他才能再转车去绵竹市。

在等车的时候,宋辉吃了一点东西。车站里了聚集了大量从各地赶回四川的人,他们有着一个共同的目的,就是一定要回家看看亲人是否安全,看看家变成了什么样子。

13时40分,宋辉赶到了德阳市长途汽车站,同样这里也聚集了大批正准备赶回家的人。赶到德阳的宋辉得到了一个最新的消息,他的一些亲人已经被接到德阳市的黄许镇,他又准备赶往黄许。

傍晚时分,在黄许国家粮食储备库内的院子里,不少人正忙着搭帐篷,宋辉83岁的老奶奶刚刚被接到了这里。在这里,宋辉得到了家人进一步的消息,母亲仍然守在已经变成了废墟的家里。

19时,宋辉决定要赶回家,奶奶叮嘱了他一句,“记得要安慰好你的娘。”

从德阳市往绵竹市的道路上,地震所造成的灾情不断呈现在宋辉的面前。越靠家的地方,房屋倒塌得越严重。“我心情挺紧张的,不知道会是什么情况。”

父亲没有任何消息

晚21时,宋辉终于到了自己的家绵竹市拱星镇柏树村,宋辉的家位于村里的一个大院子里,院子里除了住有宋辉一家人外,宋辉父亲的5兄弟也同住在院子里,这是一个家族的大家庭。

谁也想不到的是,此次宋辉离家上学仅3个月后,他再次回来时,家已经不存在了,眼前看到的是一片废墟。宋辉踩着一片瓦砾进入家,整个宋家的大院全塌在了田地里,一间房都没有剩下。

母亲突然听到了宋辉的喊声,有些慌张地踩着砖块跑了过来,母子俩顿时抱头痛哭。在此次大地震发生后,一连三天宋辉和母亲都没有对方的消息,而此时还有一个更坏的消息传来,由于地震,宋辉的父亲宋彦忠工作的地点清平乡的磷矿所在地“两个山峰已经撞在了一起”,宋彦忠至今没有任何消息。

在同住在院子里的几个亲戚看来,宋彦忠生还的希望已经不大了,“我们只是不敢当着她老婆的面说,怕她伤心。”

五,17岁男孩废墟中挖掘30多小时自救成功
2008-05-16 16:39

人物档案
马志成,17岁
地点汶川

每一名能被送到医院的患者都经历了难以想象的艰辛。17岁的马志成是不幸中的幸运儿。地震发生当天,家住彭州市银广沟的他跟随家人到汶川走亲戚,在亲戚家中,灾难发生了。

马志成所在的房屋整个坍塌,坐在堂屋靠里的他在跑到房梁处时,被压在了梁下。跑出房屋的亲人发现,他被埋在了废墟中。

亲人们的呼喊很快引来了劫后余生的人们,惊恐之中,人们迅速开始用手刨挖,据说天上当时下着暴雨,马志成亲戚家的房屋在山脚下,刚挖开一点,山上的泥沙就不断被雨水冲刷下来。

人们在雨中挖了30多个小时,雨越下越大,随时有发生泥石流的可能,救援者不得不强行将马志成的亲人拖离现场。

5个小时后,雨水渐弱,人们再次返回现场,却惊讶地发现——马志成已经自己爬出了废墟,躺在了泥水中。据马志成自己说,被掩埋后,房梁虽然压住了他,但形成了一个小空间,他能够活动手臂,也能摸到全身的各部位。在等待了几个小时后,他开始一点点朝一个方向挖掘,一直不断地用手挖,最后竟然爬了出来。在爬出来的那一刻,他感觉再也没有了力气,只有躺在地上等待救援。事后估算,马志成在黑暗中自己用手至少挖掘了30多个小时。

马志成出来时,武警官兵已经徒步翻山越岭赶到了汶川。当地已经没有条件对马志成进行医疗救治,人们决定将他抬到就近有条件的地方治疗。沿途53名官兵接力,经过两天两夜不间断地奔跑,期间又经历了数次余震,马志成终于被抬了出来,送到了最近的一个医院,最后被送到了成都市龙泉驿区航天医院。

看着马志成,很多医护人员都流泪了,面对每一个被送来的患者我们都不能不动容,必须全力以赴救助他们

⑹ 幼儿园班级管理需要教师具备哪些能力

一、重视“软环境”创设是班级管理的基础
我认为,不管是师幼关系,师师关系,幼幼关系还是教师与家长的关系,都需要一个良好的感情氛围。在一个融洽、民主、温馨的班集体生活是幼儿成长的基础。也是幼儿良好个性形成的有利保障。虽然,这种软环境的创设虽然不象幼儿园的墙饰区角那些物质环境可以触手可及,可圈可点。但这种精神环境的创设对于孩子的成长方向却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我国的墨子就说过“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如同蒙台梭利的比方,孩子是水,我们是颜料,我们是红色的,那孩子就变成了一片红色的大海。我们是兰色的,孩子就变成了一片兰色的海洋。由此可见。“软环境”的重要性。
(一)教师是软环境创设的领引者
从入园初,我就特别注意这种“软环境”的创设。比如新入园,小朋友只是吃“独食”,我们开展了大量的活动帮助幼儿从自我主义中走出来,生日共同庆祝,而现在我们班的孩子分享已经蔚然成风,从食物的分享,到快乐的共享,烦恼的分担,都于班级的氛围有关。为了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我们从小班的大合唱开始创设“亲亲一家人”的温馨氛围,在幼儿美工中创设幼儿合作的机会,让两个小朋友组合,一个剪花边,一个剪花心,在装饰墙饰时,全班幼儿共同合作完成“春天”的作品。这样,在老师的的引领下,孩子们逐渐建立起“幼儿园是一个大家庭”的观念,大家在生活中也互相关爱,互帮互助。幼儿的性格形成,习惯培养与我们本班级教师的性格特点,本班级的班风创设有密切的关系。
(二)随机教育是软环境的主要载体
在软环境的创设方面,我更注重了随机教育。随时的捕捉教育契机对我们老师的基本要求。汶川地震后,我们幼儿园进行了捐款活动,而我们班的孩子更是争先恐后的捐出自己的零用钱,大家进行了“送给灾区小朋友的画”的表征活动,表达了自己的爱心。而在三八节,八一建军节这些节日里,我都对孩子们进行了相应的引导,这样,使幼儿学会爱自己,爱父母,爱他人,懂得孝德,学会感恩。
而对于师师关系来说,平等尊重的朋友伙伴关系也会促进班级两个老师的共同的专业成长。在彼此的共事中互相提醒,互相欣赏,互相帮助,共同进步。良好的班级氛围有助于教师进行心理调整,保持热情饱满、积极向上的工作态度、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率。比如我 和同班老师之间总是有困难一起面对,一起解决,有问题一起承担,不互相推卸责任,有成绩互相鼓励,有不足互相打气,这样就形成了一种良性循环。更有利于班级工作的开展。
二、抓好常规教育,是班级管理的关键
幼儿不同于中小学生, 大量学习是在生活中进行的, 在生活中掌握知识、获得经验、形成一定的能力。教师要善于运用并注重发掘生活常规的教育功能, 通过常规的培养, 将道德教育同幼儿生活实践紧密结合起来,这样不仅可以使幼儿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还可激发良好情绪,促进幼儿对生活知识和社会知识技能的掌握, 增强目的性与意识性,发展自理自律能力。常规管理的程序与质量直接影响幼儿生活学习的质量与提高。
(一)家有家规,国有国法,班有班规
《幼儿园工作规程》规定:“幼儿园日常生活组织要从实际出发,建立必要的合理的常规,坚持一贯性、一致性和灵活性的原则,培养幼儿的良好的习惯和初步的生活自理能力。”这里提出了建立合理常规的明确要求,并指出了应遵循的一般原则和要达到的目的。所以,我们要把常规教育摆到重要位置上,高度重视,常抓不懈。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我们在一日活动中除了严谨的按照时间来进行之外,更多的是在各个环节中,让幼儿养成良好的常规意识,帮助幼儿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如晨检活动中的礼貌意识,自查意识,早操活动中的集体意识,教育活动中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生活活动中卫生习惯的养成,户外活动的安全意识,区角活动中交往习惯的培养等等。常规的规范是渗透在一日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让幼儿明白:“在集体生活中,就应该尊重集体生活的规则”。作为班长,在进行班级 管理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情况。这要求在处理事务时必须以原则为准则,扮演好“大法官”的角色,使得每个幼儿都有一种“不只是我才是班上的主人翁”心理。孩子有了这种心理,在生活、学习等方方面面将考虑别人多一些,不再我行我素。这样,谦让、宽容等优的品格才能风行于班上,常规不是为了限制人,压制人的,而是为了让大家生活的更好。因此我们在常规的管理中,突出了第二点。
(二)让孩子成为常规的制定者,成为班级的主人
不要小看每一个孩子,他们都有自己的思想和世界,尤其是升入大班的孩子,随着认知水平的提高和生活经验的积累,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判断分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都有了一个质的飞跃,到达了一定的高度,而且每天还在日新月异的发生变化。因此。我们在大班的常规管理中突出了让孩子做自己的主人,做班级的主人。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 教师只应当准备好建筑材料——砖瓦、钢筋、泥浆等,而房子得由学生自己去造。”我想这因此,我们在孩子的各个环节中都会先自发的讨论然后共同做出奖惩制度。比如每次做操时候都有不认真做操的,大家一致认为应该让他回教室后重新做一遍。而对于在班级中打闹的幼儿,大家一致认为应该取消他出去自由活动的权利。同样,老师也受约于常规的限制。比如在制定班规时邵建雯提出了,有一次,让老师看美术作品,老师只看了一眼,说一声;“好”就结束了。对于老师的“不认真行为”,孩子也进行了处罚规定。而对于随手关紧水龙头,帮助别人做好事等等。大家更是有自己的奖励方式。而在一次活动中,调皮的宁宁把明月推倒了,大家在评议时,有小朋友说“宁宁也帮助过我穿衣服,所以原谅他这一次”。孩子在奖罚分明的同时,居然在潜意识中有了“功过抵消”的观点。这种原谅和宽恕说明孩子已经具备自己的是非衡量标准,并且能够表达实施。
孩子做了班级的主人,既提高了幼儿的自我约束能力,又发挥了孩子的主观能动性,培养了幼儿的主人翁意识,责任意识,和领导能力。孩子们在自己制定的班级常规中表现的更为积极。
(三)正确对待常规与自由的关系
教育家蒙台梭利说过一段话,“纪律是建议在自由的基础上” 一个人如像哑巴那样的安静,像瘫痪的人那样的一动不动,不能算是有纪律的,这种人是在被"消灭"。积极的纪律包括一种高尚的教育原则,它和由强制而产生的"不动"是完全不同的。教育是人的解放,而不是人的枷锁!班级常规教育的全部使命可以概括为八个字,即 “发现儿童”和“解放儿童”。常规的管理是以尊重孩子为基础的。当然也包括尊重自由、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尊重幼儿不同物质需求和情感需求。集体生活中的约束和自由都是相对的。尽管在真正实施的过程中,我们还有许多的矛盾,怎样做到既尊重幼儿个体自由,又不影响集体秩序。在“集体常规”和“个体发展”中找一个最合适的交叉点,是我们所思索的!比如,我们班级有宁宁,路屹,王辰等几个特点鲜明的幼儿。伴随着思维的活跃,也是四肢的极其活跃。我们既要满足他们的表现欲望,又要进行一定的约束管理。我们最终的目的是培养幼儿从他律到自律,使常规成为一种自觉的、需要的、自愿的行为,所以幼儿常规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它需要不断地长期的共同努力!
三、尊重孩子是班级管理的核心价值
儿童有着他自己的人格,他自身具有创造精神的美和尊严。这种美和尊严是永远不能磨灭的,所以他的纯洁而非常敏感的心灵需要我们最审慎的爱护。
班级的管理是以尊重孩子为核心的。尊重有好多种,我们几乎每天都在说要尊重孩子。将近十年幼儿教育过程中,我一直在思考,我们的尊重到底是什么,而在实践中我的思考从起点到了终点,又回到了起点。尊重,最简单的也是最难的,最肤浅的也是最深刻的,最容易的也是最难做到的就是:把孩子的话听完,把孩子要做的事情让他做完!美国知名主持人“林克莱特”一天访问一名小朋友,问他说:“你长大后想要当什么?”小朋友天真的回答:“我要当飞机的驾驶员!”主持人问:“如果有一天,你的飞机飞到太平洋上空所有引擎都熄火了,你会怎么办?”小朋友想了说:“我会先告诉坐在飞机上的人绑好安全带,然后我挂上我的降落伞跳出去。”当在现场的观众笑的东倒西歪时,主持人继续注视这孩子,没想到,接著孩子的两行热泪夺眶而出,这才使得主持人发觉这孩子的悲悯之情远非笔墨所能形容。于是林克莱特问他说:“为甚么要这么做?”小孩的答案透露出一个孩子真挚的想法:“我要去拿燃料,我还要回来!!”。每当想起这个故事时,我就会提醒自己,无论是在比较正常的教学情况下,还是在有活动时紧张忙碌的情况下,都要耐下性子,去听完孩子的话,做完孩子的事情。如《规程》所言,做孩子的支持者,引导者,合作者。
今年夏天准备市里的公开课“我来当妈妈”时,我忙的焦头烂额,我的教具——气球也是在班里泛滥成灾。我自认我不是一个很干净利落的人,因此我把气球都堆放在电视机下的玩具柜上,但气球的特点是它们经常会飘落下来,因此我告诉孩子们,谁都不可以来玩气球。生活活动时,我发现张辅豪走向了那些气球,我正要制止时,发现他拿起一个气球就向空调后走去,接着,王舒为,张雯霞等几个小朋友都跑过去了,大概只有一分钟时间,整个玩具柜变的清清爽爽,一大堆气球都挤放在空调与墙壁的空隙中,偶尔探出头的的气球也象在惊叹孩子的智慧,赞许孩子的观察能力、解决能力和合作意识。这次孩子自发的行为让我感触很深。如果我中途制止大概就看不到这精彩的片段了。也打击了孩子的积极性。
在今年的幼小衔接中,我们着重提出了让孩子学会提问题的教育测重点。而只有教师尊重孩子才会赢得孩子的尊重和信任,他们才会向老师提问。前几天方冠凯居然问我:“老师,我为人人,人人为我是什么意思”听到他的问题,我非常高兴!因为第一,这个内向的小伙子终于也会提问了,第二就是问题有了深度。当我给他深入浅出的讲解这个共产主义的最高境界时,心里美的乐开了花。这大概就是为人师者最大的成就。
四、实现家园共育是班级管理的必要条件
幼儿园教育对孩子是有限的。对于孩子的教育,幼儿园好比是白天而家庭好比是夜晚。不要忘记,夜晚会发生很多看不见的变化。细心观察一下就会发现,种子总是在夜晚发芽,人总是在夜晚长高的啊!幼儿园的家园共育显的犹为重要
就是我们大班常规应该遵循的原则。
班级管理工作离不开家长的配合,所以教师必须要做好家长工作,实现家园共育。
1、让家长走进班级。
无论是老师还是家长,共同的目标肯定是把孩子教育好,但是在孩子的管理和教育上观点不一定一致。幼儿园的老师究竟在忙什么,幼儿园的孩子究竟在干什么,这些,只有家长走进幼儿园,走进班级才会知道,因此,我利用每学期家长会的时间来向家长介绍幼儿园“一日生活即课程”的教育理念。让家长明确幼儿园的教育目标。和家长讲解我们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情况是不够的,应该直接让家长直接参与到幼儿的学习中来,了解和体会幼儿的学习情况,这是体现家长工作实效性和提高家长教育水平、改善家庭教育的有效途径。在家长开放日中,让家长观摩幼儿在园的集体生活。让家长亲眼目睹幼儿的一日活动。这样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就开始接轨了。
2、让家长走进孩子
不同职业的家长给了我们更多的教育资源。我们请医生家长来讲解保健知识,请交警爸爸来指挥我们的户外游戏,这样,孩子们有多了一群家长老师。而我们班自发成立了一个热心的“爱心妈妈”组织,随时对我们的班级各项工作伸出热情的双手。
3、让家长走进家长
我想人类之所以选择群居除了物竟天择的自然条件外,还因为智慧真正存在集体之中,一个孩子的问题,自己解决不了,大家一定会解决。我们班的家长中,既有工人,商人,也有教师、医生,而在幼儿园里,他们只有一个名字:“家长”。他们的家庭教育经验是可以分享的。因此我们定期召开家长家教研讨会,大家畅所欲言,让能力强的家长来交流教育经验。让家长来教家长,给了大家更多的交流平台。
在与家长交流方面,我的经验是:
1、诚心答疑解惑,做家长的引路人
家长在明确了自己的教育责任后,往往没有好的教育方法,毕竟他们面对的是从小就在自己身边长大的孩子,和教师的角色不同,而孩子往往比较听老师的话,对父母的话都常常充耳不闻,给家长的教育带来一定难度。于是我经常指导家长在家中如何进行家庭教育,如何进行良好习惯的培养等等,得到了家长的敬佩和信任。
2、关注孩子,做好记录,是与家长日常交流的法宝。
幼儿园都是每天接送制度。这样给我们教师和家长的交流带来了很大的便利。早上,家长都是忙着上班,几乎交流的内容都是“要求”类的,比如“孩子中午吃药,身体不舒服多观察”等等,我都会记在小记事本上,晚上及时反馈给家长。而在一日活动中,孩子的事情多而且杂乱。我会抽空把有价值的事件简单迅速记录下来。因为工作我们经常会有这样的情况。有时我们记得把这件事情和家长交流一下,离园时候就忘了,记录帮了我们不少忙,翻翻本子就会想起来。这样我们和家长交流是以事实为依据的,以孩子为中心的。老师言之有物,家长才会真正的尊重老师。
五、结合新课程进行活动是班级管理工作的良好契机
今年我们山东省刚刚换了新教材。新教材内容大,信息量大,操作性强,生活气息浓、时代气息强注重民族文化。可以说我们的幼儿教育又迎来了一个崭新的春天。我们的孩子也有了更高、更科学的发展平台。我们的教育教学活动有了更为科学的指引。新教材给了我们更多的挑战。我们首先要研究教材,吃透教材才能顺利的实施教材。
关注生活,注重操作这两点是课程的主要特点。对于幼儿来说,徒手教学对孩子来说太抽象枯燥。而操作活动把知识形象化,把学习游戏化,把课程趣味化。这样,孩子的学习兴趣高,学习效率高,学习范围广,学习渠道多。大家用各种工具来进行测量大树,并且进行表证。在地球仪上寻找中国,用各种树叶进行创造性粘贴。
在这套教材中更多的教学素材取之于生活(例子)因此更有利于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从而培养幼儿的主动性,创造性。如在“祖国特产品尝会”这一活动中,我首先请大家思考“什么是特产?”第二天,孩子收集带来了各种地方特产:周村烧饼、蒙古奶酪、新疆葡萄干,天津麻花,烟台苹果等等。大家在分享品尝后,把特产定义为“某地生产的特别好吃的东西,很有名”。为了拓宽幼儿的知识面,我将教材内容进行了拓展,给大家展示了苏州的真丝刺绣,莱州的大理石等等。小朋友明白了,原来特产不仅仅是吃的,还有用的。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我们老师因地制宜的对课程的变更和提升体现了新课程的价值。
六、关注细节是班级管理工作的保障。
幼儿园的班级管理工作注定是琐碎而有杂乱的,作为一班之长的当家人,在各项活动中更应该关注细节。小事情能积累好经验;小细节中体现大智慧;
1、关注细节,给幼儿一个整洁、安全的班级
班主任工作是琐碎的,繁忙的。而安全是幼儿园的生命线。是所有工作的重中之重。每学期开学前,我根据活动室环境的特点,事先考虑桌椅、玩具柜等活动设施和区角、自由活动等玩具材料的合理摆放。给幼儿一个整洁的班级。为了幼儿受到安全保护,我对活动室的设备进行细致的检查,看看是否有铁钉之类会伤害幼儿的物品。厕所的水箱小盒子边角锋利,我用泡沫包起来,又装饰成机器人的形象,不仅危险的因素解决了,而且增加了厕所的美观。门把手正位于孩子的头部方向,是一个安全隐患,我将门把手装饰成漂亮的布料玩具,这样一举两得。老师善于观察,细心防范,就给了孩子一个安全的环境。
2、关注细节、提高保教质量
为了把班级管理的规范有序,学期初,我和同班老师就制定出一学期的班务计划,。每月初,我们分层次根据幼儿园的月计划拟订与本班实际相符的月计划,周计划,做到工作实践有计划,有目标。在班务计划中我们还把本园大班幼儿培养目标内容的安排到每周,做到周周有重点,日日有要求,使幼儿在体、智、德、美等各方面都得到不同的提高。通过这样有计划的安排,我们班孩子每天都在进步着。
3、关注细节,做个有心人。
幼儿园来接送孩子的老人占了很大的比例。我在签到表旁放一个老花镜,奶奶爷爷们更方便了。班级里准备的针线盒可以随时给幼儿缝好掉落的扣子。每天交接班时,把家长的嘱托,孩子的情况汇总告诉接班老师,方便了同事的工作。在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中,注意收回食指,伸出拇指,平视孩子。时刻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每天对自己的工作进行总结反思,做个有心人,细心人。

⑺ 芦花荡是怎样渲染英雄故事的传奇色彩的

作者主要用两个方法加以渲染。
先是用女孩的怀疑来反衬。这里有一段对话描写,老头子说“等明天我叫他们十个人流血”,后来又说“等到天明,你们看吧”,他是胸有成竹的,女孩却一再表示怀疑,先是没有答话,以为老头子不过发发狠,说说罢了,再用小女孩的话表怀疑:“你这么大年纪了,还能打仗?”写怀疑有衬托作用,显出了老头子英雄行为之奇。
再是在叙述过程中只写其然,不写其所以然,让读者回味其所以然,使传奇色彩显得更为浓郁。老英雄是设好圈套让鬼子往里钻。他事先系好了钩子,又想出用莲蓬引诱鬼子,又掌握了鬼子的活动规律。作者不写这些,只从鬼子洗澡写起,写老头子船上放着一大捆莲蓬,只顾剥着莲蓬吃,也不写他的用意,写小船冲着鬼子这里来,又转了一个圆圈回去,也不写老头子的船为什么这样划来划去,其实是诱使鬼子进入圈套,这层意思要回味起来才能明白。进了有木桩的水域,先不说桩子上有无数钩子,只写小船绕着鬼子转,鬼子们像是玩着捉迷藏,下面才写鬼子这么乱转,一个个都被钩子咬住了。待到明白过来,越回味越感觉这场英雄行为富有传奇色彩。一个干瘦的老头,手无寸铁,孤身一人,可以玩十几个鬼子于掌股之间,置他们于死地,真可以说是一位传奇式的英雄。

⑻ 撰写心得“寻找身边的吴老师”。1500字,好的我追加。帮帮忙

身边的吴邵萍
吴邵萍,女,1965年1月生,江苏省南京市人,大学文化程度,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附属幼儿园园长,中学高级教师,1983年7月毕业分配到南京市北京东路小附属幼儿园开始从事幼儿教育工作,先后担任音乐、语言、科学、美术、体育等各学科教师、年级组长、业务园长、园长。27年来,她把所有的情全部洒在幼教事业上,结出了累累硕果,取得了显著成绩。她曾先后获得“全国优秀教师”、“江苏省优秀教育工作者”、“江苏省特级教师”、“南京市十佳青年教师”、“首届南京市优秀青年教师”、“南京市第二届学科带头人”、“南京市千名岗位教师”、“南京市名教师”、“玄武区首届中青年拔尖人才”、“玄武区第二届中青年拔尖人才”、“玄武区第三届中青年拔尖人才”等称号。她主编了两本书,参与编写了9本书;在省以上刊物公开发表论文72篇,其中在国家级刊物发表6篇;参加省以上研讨会获奖论文10篇,其中获全国奖6篇。
一、“爱”,是她勇于攀登的不竭动力
1、爱孩子赛妈妈。吴邵萍同志就是因为喜欢孩子才选择了教师职业。她27年来始终立足于幼教第一线,遵循教育规律和幼儿身心发展规律,树立科学的儿童观、教育观、教师观,对孩子一视同仁,无私奉献,促进每位幼儿在不同水平上发展。她常说,孩子的心灵最纯洁,每个孩子都是一朵最美的花,教师应该热爱每个孩子,爱孩子是教育工作的核心,教师要将爱心倾注在每一位孩子身上,她不仅是这样说,而且也是这样做。1983年,她刚踏上工作岗位时,班上有一位叫时凯的小朋友,因年龄小,每天器着不肯上幼儿园,睡午觉时就做恶梦惊醒,她就象慈母一样,每天早上从家长手中热情地抱过孩子转移其注意力,并和他共同游戏增进感情。午睡时抚摸陪伴直至睡着,时凯梦醒时常常大哭,她就长时间地抱着他在园内转悠,为了不让哭声影响到其他孩子的午睡,她就长时间抱着孩子,尽管胳臂很酸,但她从不厌烦,直到孩子再次入睡。就这样整整过了一个月,时凯终于能愉快地入园了。那时,她班上还有个叫余雯的孩子,说话不清,各项能力明显低于其它儿童,连园领导都认为此幼儿“无可救药”了,而她不灰心,总是充满希望并耐心细致地辅导她,和家长密切联系,采取一致的教育计划,三年后,余雯也达到了同龄幼儿的水平。
2、爱园胜爱家。27年来,她从未因家庭原因而影响工作。1997年,正值幼儿园创建南京市市级示范园时,她的父亲因车祸住院。白天,她在园兢兢业业的工作。夜晚,她还在医院一边陪伴昏边不醒的父亲,一边翻阅整理幼教资料,准备第二天的工作。她父亲住院近一年直至去世,她从未请过一次假。在工作中,她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从不叫苦叫累。平时总是起早贪黑,早到迟走。在她的眼里,幼儿园胜似自己的家,园里建设比家还重要。
3、爱同事似姐妹。由于园里年轻人较多,作为青年人的领头人,吴邵萍时时处处事事爱护她们、关心她们。在创建江苏省省级示范性幼儿园时,青年教师每天加班到深夜,为了她们的安全,吴邵萍每天“打的”挨个将她们安全送回家,然后,自己才回家,这段时间,吴邵萍总是在深夜1、2点钟最后一个回到家。
二、“学”,是她刻苦钻研的永恒追求
好学、勤学是吴邵萍的挚爱追求。她始终认为学习使人前进,学习是人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在她身上真正体现了终身学习的理念。27年来,她从未间断过学习,从一个中师毕业生一直学到大专、本科、研究生课程班,自理了近万元的学费。为了不放过任何一次学习的机会,她总是利用假期参加各种教育研究的前沿信息培训,从未完整地休息过一个寒暑假。1999年暑假,它的痔疮刚开完刀两天当她得知有一个全国音乐心理学学习时,立即前往学习,一连7天下来,影响了伤口的恢复,又到医院进行二次开刀,在家休息10天后,又去参加全国音乐教育研究培训,这次为了不影响伤口的恢复,每天听完报告后,她就痛苦地趴在宿舍的床上,一直坚持到学习结束。平时,抓紧点滴时,博览群书。自加压力,自定读书计划,每月读10本杂志,每季读完1-2本理论书籍。收集整理了30本资料册,做了多本学习笔记。目前,她读完了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家长工作、课程理论、亲子教育等各类理论书籍近百本,广泛的学习使她飞速的成长,成为本领域的领先者,智慧型园长。
三、“研”,是她开拓创新的重要法宝
做一个研究型、专家型教师,一直是吴邵萍追求的目标。因此,吴邵萍受聘担任国家教委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九五”规划专项课题《早期儿童音乐教学法的心理研究》科研基地负责人,担任《中国早期儿童音乐舞蹈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的实验基地负责人,是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一幼儿教育特约研究员、南京市第五届幼教专业委员会理事、南京市教学研究室学科教学视导员、玄武区教育科学研究学术委员会委员、玄武区小学高级教师坟业技术资格评审委员会主任委员。
她钻研、善研,始终致力于教育教学改革实践和科学探索,醉心于课题研究。八五期间,她参加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许卓娅领导的国家研究课题《幼儿园音乐教育的改革》。九五期间,她不仅参与了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许卓娅领导的“九五”国家教委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课题《早期儿童教学的心理学研究》和江苏省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课题《建构中国早期儿童音乐教育的理论及实践体系的研究》两个课题的实践研究,她个人还独立承担了江苏省教育学会科研课题、南京市“九五”教育科学规划立项课题《幼儿园创造性韵律活动设计与指导》的研究。她在幼儿音乐教育改革上进行大胆实践与研究,《幼儿创造性韵律活动的设计与指导研究》、《幼儿园舞蹈欣赏教学初探《舞蹈欣赏教学》、《开放的幼儿音乐教育》、《以素质教育为指导,开展大班合唱教学的实验研究》等多篇论文发表在国家级刊物《学前教育研究、》《中国人民大学 幼儿教育》或在国家级、省级论文一、二等奖,形成了具有个人独特见解的幼儿音乐教育思想和方法。
十五期间,她独立申报、负责并完成了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立项课题《幼儿园开放性课程的建构》的研究。从理论和实践两个纬度来探索幼儿园是否需要、是否能够及如何建构自己的园本课程展开全方位的研究,重视从理论的高度上提炼、升华自己的丰富实践经验。同时,她还参加了南京师范大学虞永平博导负责的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生活化游戏化的幼儿园课程研究》、南京师范大学张俊教授的《后现代主义的幼儿科学教育研究》的课题研究,参加了全国教育科学“十五”教育部重点课题《基础教育课程开发与推进的比较研究》子课题《区域性多元游戏课程开发与推进的研究》。
十一五期间,她独立主持了江苏省教育科学重点规划课题《实现良性多维互动,促共同体和谐发展》的研究。她结合教育教学实践,进行钻研,展开系统研究,有效解决了一些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前沿问题。经过五年的研究和探索,《幼儿园开放性课程的建构》课题得到了江苏省课题规划专家组的一致好评,他们认为:“该课题选择开放性主题课程活动在细以逸待劳园园本实践的角度展开研究,将课程研究与幼儿园的特色教育活动,与促进儿童更加主动全面的发展,与家庭、社会教育资源的整合,与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发展密切结合,进行了拓展性的研究,立意新,切入点准确,反映了课题负责敏感的研究视野、认真的研究态度和扎实的研究功底,反映了课题幼儿园良好的实践基础。课题以儿童的主动发展为基础,充分体现遵循儿童为本,教师为本,促进富有个性发展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精神。在研究过程中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对研究观点的反复论证与实践反思。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大大提升了教师的研究水平与综合素养,特别是对教育实践活动的反思能力,有了长足的发展。该课题具有丰硕的研究成果,其中专著《开放性课程在行动》为近阶段园本课程实践研究中不可多见的专业著作。”在进行课程建构过程中,她出版了研究成果《开放性课程在行动》专著,主编了《托班课程》上、下册。这些研究成果的出版,为一线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对幼儿的观察、分析、评价提供了直接的参照和支持,为教师设计可展开课程设计和教学提供了范本。
研究过程中将园长的管理与教师的成长、与幼儿园的发展结合,从理论和实践中都进行了很好的总结,“理论学习必须借助教育情境”、“鼓励教师成为家长合作伙伴”、“不做理论的奴隶”、“为老师的发展提供服务”、“管理应变他控为自控”、“要使教师的发展可持续”、“不要轻易否定教师的想法”、“问题是园长管理的契机”等系列文章均发表在江苏省《早期教育》和浙江省《幼儿教育》上。而“开放性课程”各阶段研究论文也连续发表在江苏省《早期教育》上。这些成果均对一线的园长和教师如何展开课程研究、课题研究、如何进行管理和教师的成长具有指导作用,获得了广泛的好评。她重视从理论的高度上提炼、升华自己的丰富实践经验。根据幼儿园园长开展教育科研的需要,2009年,她又在《早期教育》杂志连续发表了具有很强的应用和开发价值的《再谈常规管理》系列指导文章,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四、“传”,是她尽心履职的真情流露
长期以来,吴邵萍主动做好传、帮、带。无论是园内还是园外,她认为每一位幼儿教师都是我们事业发展的力量,培养他们是自己应尽的责任,因此,她总是不厌其烦,毫无保留,全心全意地帮助所有幼教同行。她承担了南京师范大学本科生及研究生的实习指导工作,她对待这些学生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样,生活上无微不至地关心,实习工作耐心细致地指导,总是利用自己的休息时间不厌其烦地接受每位学生的访谈、问卷等课题研究工作。
对园内的青年教师,她更注重言传身教,在平日工作中,她有良好的师德修养,严谨的工作作风。不仅下班听取每一位教师的教学活动,课后还与她们逐一反馈和互动,同时还定期上示范课给全园教师观摩。她指导青年教师严格细致。既有理论上整体框架的指导,又有操作管程中具体环节的指导。从不放过每个细小的教学环节,如教具演示,收放顺序都一一指导到位。在她的指导下,青年教师迅速成长。在她的带动下,每个教师个个有特长,人人都是骨干,园里教师个个被邀请在全国各地上示范课,在全国各类研讨会上观摩研究课。这些做法和经验。经常吸引全国各地的同行到该园跟班学习。该园的办园水平和先进的管理方法,也被同行当作学习的榜样。
她重视发挥特级教师的示范作用,每学年对区园长、市青优开放示范课,她每学期都上多节示范课和兴趣办讲座。还承担了市区的带徒任务,她总是竭尽所能地给予他们帮助和指导。目前,她已培养了1名特级教师、1名南京市名教师特级教师候选人、2名南京市学科带头人和多名南京市优秀青年教师。更为可贵的是,南京市内无论哪个区、哪所幼儿园,只要找到她,她都及时前往指导,并毫无保留地传授她的教科研成果。在国内,经常到深圳、温州、澳门、大边、杭州、河南、广州、南宁等地,为全国性、全省性及各市开设的培训班讲课。同时,她还在《全国音乐研讨会》上向全国各幼教同行开讲座,并上示范课。每场讲座,听众均在1000人以上。近五年,她的足迹遍布全国各地,讲课近100多场,为幼儿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⑼ 作文反思450字-在踪合实践基地

爱注幼儿 情洒事业——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附属幼儿园吴邵萍事迹 吴邵萍,女,1965年1月生,江苏省南京市人,中共党员,大学文化程度,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附属幼儿园园长,中学高级教师,1983年7月毕业分配到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附属幼儿园开始从事幼儿教育工作,先后担任音乐、语言、科学、美术、体育等各学科教师、年级组长、业务园长、园长。27年来,她刻苦钻研,勤学苦练,从不计较个人得失,把所有的爱全部倾注在幼儿身上,把所有的情全部洒在幼教事业上,结出了累累硕果,取得了显著成绩。她曾先后获得“全国优秀教师”、“江苏省优秀教育工作者”、“江苏省特级教师”、“南京市十佳青年教师称号”、“首届南京市优秀青年教师”、“南京市第二届学科带头人”、“南京市千名岗位教师称号”、“南京市名教师”、“玄武区首届中青年拔尖人才”、“玄武区第二届中青年拔尖人才”、“玄武区第三届中青年拔尖人才”等称号。她主编了两本书,参与编写了9本书;在省以上刊物公开发表论文72篇,其中在国家级刊物发表6篇;参加省以上研讨会获奖论文10篇,其中获全国奖6篇。 一、“爱”,是她勇于攀登的不竭动力 1、爱孩子赛妈妈。吴邵萍同志就是因为喜欢孩子才选择了教师职业。她27年来始终立足于幼教第一线,遵循教育规律和幼儿身心发展规律,树立科学的儿童观、教育观、教师观,对孩子一视同仁,无私奉献,促进每位幼儿在不同水平上发展。她常说,孩子的心灵最纯洁,每个孩子都是一朵最美的花,教师应该热爱每个孩子,爱孩子是教育工作的核心,教师要将爱心倾注在每一位孩子身上。她不仅是这样说,而且也是这样做。1983年,她刚踏上工作岗位时,班上有一位叫小凯(化名)的小朋友,因年龄小,每天哭着不肯上幼儿园,睡午觉就做恶梦惊醒,她就象慈母一样,每天早上从家长手中热情地抱过孩子转移其注意力,并和他共同游戏增进感情。午睡时抚摸陪伴直至睡着,小凯梦醒时常常大哭,她就长时间地抱着他在园内转悠,为了不让哭声影响到其他孩子的午睡,她就长时间抱着孩子。尽管胳臂很酸,但她从不厌烦,直到孩子再次入睡。就这样整整过了一个月,小凯终于能愉快地入园了。那时,她班上还有个叫小雯的孩子,说话不清,各项能力明显低于其它儿童,连园领导都认为此幼儿“无可救药”了,而她不灰心,总是充满希望并耐心细致地辅导她,和家长密切联系,采取一致的教育计划,三年后,小雯也达到同龄幼儿的水平。 2、爱园胜爱家。27年来,她从未因家庭原因而影响工作。1997年,正值幼儿园创建南京市市级示范园时,她的父亲因车祸住院。白天,她在园兢兢业业的工作。夜晚,她还在医院一边陪伴昏迷不醒的父亲,一边翻阅整理幼教资料,准备第二天的工作。她父亲住院近一年直至去世,她从未请过一次假。在工作中,她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从不叫苦叫累。平日总是起早贪黑,早到迟走。在她的眼里,幼儿园胜似自已的家,园里建设比家还重要。 3、爱同事似姐妹。由于园里年轻人较多,作为青年人的领头人,吴邵萍时时处处事事爱护她们、关心她们。在创建江苏省省级示范性幼儿园时,青年教师每天加班到深夜,为了她们的安全,吴邵萍每天“打的”挨个将她们安全送回家。然后,自己才回家。这段时间,吴邵萍总是在深夜1、2点钟最后一个回到家。 二、“学”,是她刻苦钻研的永恒追求 好学、勤学是吴邵萍的挚爱追求。她始终认为学习使人前进,学习是人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在她身上真正体现了终身学习的理念。27年来,她从未间断过学习,从一个中师毕业生一直学到大专、本科、研究生课程班,自理了近万元的学费。为了不放过任何一次学习的机会,她总是利用假期参加各种教育研究的前沿信息培训,从未完整地休息过一个寒暑假。1999年暑假,她的痔疮刚开完刀两天,当她得知有一个全国音乐心理学学习时,立即前往学习,一连7天下来,影响了伤口的恢复,又到医院进行二次开刀,在家休息10天后,又去参加全国音乐教育研究培训,这次为了不影响伤口的恢复,每天听完报告后,她就痛苦地趴在宿舍的床上,一直坚持到学习结束。平时,抓紧点滴时间,博览群书。自加压力,自定读书计划,每月读10本杂志、每季读完1-2本理论书籍。收集整理了30本资料册,做了多本学习笔记。目前,她读完了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家长工作、课程理论、亲子教育等各类理论书籍近百本,广泛的学习促使她飞速的成长,成为本领域的领先者,智慧型园长。 三、“研”,是她开拓创新的重要法宝 做一个研究型、专家型教师,一直是吴邵萍追求的目标。因此,吴邵萍受聘担任国家教委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九五”规划专项课题《早期儿童音乐教学法的心理研究》科研基地负责人,担任《中国早期儿童音乐舞蹈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的实验基地负责人,是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幼儿教育特约研究员、南京市第五届幼教专业委员会理事、南京市教学研究室学科教学视导员、玄武区教育科学研究学术委员会委员、玄武区小学高级教师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委员会主任委员。 她钻研、善研,始终致力于教育教学改革实践和科学探索,醉心于课题研究。八五期间,她参加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许卓娅领导的国家级研究课题《幼儿园音乐教育的改革》。九五期间,她不仅参与了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许卓娅领导的“九五”国家教委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课题《早期儿童教学的心理学研究》和江苏省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课题《建构中国早期儿童音乐教育的理论及实践体系的研究》两个课题的实践研究,她个人还独立承担了江苏省教育学会科研课题、南京市“九五”教育科学规划立项课题《幼儿园创造性韵律活动设计与指导》的研究。她在幼儿音乐教育改革上进行大胆实践与研究,《幼儿创造性韵律活动的设计与指导研究》、《幼儿园舞蹈欣赏教学初探》《舞蹈欣赏教学》、《开放的幼儿音乐教育》、《以素质教育为指导,开展大班合唱教学的实验研究》等多篇论文发在表国家级刊物《学前教育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幼儿教育》或在国家级、省级论文一、二等奖,形成了具有个人独特见解的幼儿音乐教育思想和方法。 十五期间,她独立申报、负责并完成了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立项课题《幼儿园开放性课程的建构》的研究。从理论和实践两个纬度来探索幼儿园是否需要、是否能够及如何建构自己的园本课程展开全方位的研究,重视从理论的高度上提炼、升华自己的丰富实践经验。同时,她还参加了南京师范大学虞永平博导负责的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生活化游戏化的幼儿园课程研究》、南京师范大学张俊教授的《后现代主义的幼儿科学教育研究》的课题研究,参加了全国教育科学“十五‘教育部重点课题《基础教育课程开发与推进的比较研究》子课题《区域性多元游戏课程开发与推进的研究》。 十一五期间,她独立主持了江苏省教育科学重点规划课题《实现良性多维互动,促共同体和谐发展》的研究。她结合教育教学实践,进行钻研,展开系统研究,有效解决了一些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前沿问题。经过五年的研究和探索,《幼儿园开放性课程的建构》课题得到了江苏省课题规划专家组的一致好评,他们认为:“该课题选择开放性主题课程活动在幼儿园园本实践的角度展开研究,将课程研究与幼儿园的特色教育活动,与促进儿童更加主动全面的发展,与家庭、社会教育资源的整合,与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发展密切结合,进行了拓展性的研究,立意新,切入点准确,反映了课题负责人敏感的研究视野、认真的研究态度和扎实的研究功底,反映了课题幼儿园良好的实践基础。课题以儿童的主动发展为基础,充分体现遵循儿童为本,教师为本,促进富有个性发展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精神。在研究过程中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对研究观点的反复论证与实践反思。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大大提升了教师的研究水平与综合素养,特别是对教育实践活动的反思能力,有了长足的发展。该课题具有丰硕的研究成果,其中专著《开放性课程在行动》为近阶段园本课程实践研究中不可多见的专业著作。”在进行课程建构过程中,她出版了研究成果《开放性课程在行动》专著,主编了《托班课程》上、下册。这些研究成果的出版,为一线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对幼儿的观察、分析、评价提供了直接的参照和支持,为教师设计可展开课程设计和教学提供了范本。 研究过程中将园长的管理与教师的成长、与幼儿园的发展结合,从理论和实践中都进行了很好的总结,“理论学习必须借助教育情境”、“鼓励教师成为家长合作伙伴”、“不做理论的奴隶”、“为老师的发展提供服务”、“管理应变他控为自控”、“要使教师的发展可持续”、“不要轻易否定教师的想法”、“问题是园长管理的契机”等系列文章均发表在江苏省《早期教育》和浙江省《幼儿教育》上。而“开放性课程”各阶段研究论文也连续发表在江苏省《早期教育》上。这些成果均对一线的园长和教师如何展开课程研究、课题研究、如何进行管理和教师的成长具有指导作用,获得了广泛的好评。她重视从理论的高度上提炼、升华自己的丰富实践经验。根据幼儿园园长开展教育科研的需要,2009年,她又在《早期教育》杂志连续发表了具有很强的应用和开发价值的《再谈常规管理》系列指导文章,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四、“传”,是她尽心履职的真情流露 长期以来,吴邵萍主动做好传、帮、带。无论是园内还是园外,她认为每一位幼儿教师都是我们事业发展的力量,培养他们是自己应尽的责任,因此,她总是不厌其烦,毫无保留,全心全意地帮助所有幼教同行。她承担了南京师范大学本科生及研究生的实习指导工作,她对待这些学生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样,生活上无微不至地关心,实习工作耐心细致地指导,总是利用自己的休息时间不厌其烦地接受每位学生的访谈、问卷等课题研究工作。 对园内的青年教师,她更注重言传身教,在平日工作中,她有良好的师德修养,严谨的工作作风。不仅下班听取每一位教师的教学活动,课后还与她们逐一反馈和互动,同时还定期上示范课给全园教师观摩。她指导青年教师严格细致。既有理论上整体框架的指导,又有操作过程中具体环节的指导。从不放过每个细小的教学环节。如教具演示,收放顺序都一一指导到位。在她的指导下,青年教师迅速成长。在她的带动下,每个教师个个有特长,人人都是骨干,园里教师个个被邀请在全国各地上示范课,在全国各类研讨会上上观摩研究课。这些做法和经验,经常吸引全国各地的同行到该园跟班学习。该园的办园水平和先进的管理方法,也被同行当做学习的榜样。 她重视发挥特级教师的示范作用,每学年对区园长、市青优开放示范课,她每学期都上多节示范课和举办讲座。还承担了市区的带徒任务,她总是竭尽所能地给予他们帮助和指导。目前,她已培养了1名特级教师、1名南京市名教师特级教师候选人、2名南京市学科带头人和多名南京市优秀青年教师。更为可贵的是,南京市内无论哪个区、哪所幼儿园,只要找到她,她都及时前往指导,并毫无保留地传授她的教科研成果。在国内,经常到深圳、温州、澳门、大连、杭州、河南、广州、南宁等地,为全国性、全省性及各市开设的培训班讲课。同时,她还在《全国音乐研讨会》上向全国各幼教同行开讲座,并上示范课。每场讲座,听众均在1000人以上。近五年,她的足迹遍布全国各地,讲课近100多场,为幼儿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⑽ 像吴邵萍老师的感人事迹 急!!!在线等

雷锋!!!!!!!!!!!!!!!!!

阅读全文

与小凯的夜晚教学反思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有趣的水语言教案反思 浏览:926
苏教版高中语文pdf 浏览:49
幼儿观察能力教案反思 浏览:927
托班音乐教案红灯笼教学反思 浏览:232
怎样让学生爱上语文课培训心得 浏览:404
山西统考2017语文试卷 浏览:805
三年级下册语文半期考试jian参考答案 浏览:455
舞蹈课教学计划表模板 浏览:682
2013小学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浏览:393
快速波尔卡音乐教案 浏览:430
初高中语文语法 浏览:942
县域课堂教学改革 浏览: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学设计 浏览:832
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教学策略研究 浏览:795
朝阳区20152016期末语文 浏览:521
天勤教育教学点 浏览:534
语文九全课时特训答案 浏览:679
户外活动教案跑 浏览:977
2016重庆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885
大班音乐活动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浏览: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