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最新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 课桌有多长 的教学设计
活动1【讲授】《课桌有多长》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同学们数学书是我们的好伙伴,它陪着我们一起学习,你知道我们的数学书有多长吗?想想看,你能用什么方法说明数学书的长度呢?(量一量)说一说你用什么工具量?
学生:用手量,用铅笔,用尺子量。。。。
老师:现在我们一起用手量一量数学书有多长?
老师:谁能汇报一下你测量的结果
学生:
(老师:现在我们再一起用铅笔量一量课桌有多长?老师:现在我们一起用用尺子量一量书有多长?反馈同上)
老师:通过刚从的三次测量老师有一个疑问:为什么同样的课桌我们三次测量的结果却不一样呢?
学生:因为我们量的时候用的东西不一样,有的长,有的短,所以结果不一样。
老师:你真有见解。对了,因为我们刚才测量使用的工具不一样,标准就不一样了,所以量得的结果也就不一样了。
老师:那么怎样才能使我们测量的结果一样呢?
学生:用同样的工具。
老师:那你知道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一般用什么工具测量物体的长短呢?
学生:尺子。
二、探究发现,建立模型。
1、认识尺子
老师:尺子是常用的测量工具。为了测量的准确与交流的方便人们发明了尺子。我们在测量较短的物体的长度时,通常统一用尺子量,现在就请大家拿出尺子,仔细观察一下,尺子上都有什么?
学生:尺子上有很多线。
老师:我们把这些线叫做“刻度线”。仔细观察这些刻度线我们会发现这些线有长有短,长刻度线把尺子分成一大格,一大格,短线再分成一小格一小格,这些大格和小格均匀的排列着。每一条长线对应一个数字。
老师:尺子上除了刻度线还有什么?
学生:一些数字,1、2、3……
老师:尺子最左端的数字是几?
学生:0
老师:谁知道尺子上的“0”表示什么?
学生:0表示起点。
老师:对了,尺子上的这个“0”表示起点,我们给他起个名字叫0刻度. 我们发现从左端0刻度开始,从左到右依次从小到大整齐的排列着一些数字,每个数字对应一条长刻度线。
老师:尺子上还有什么?
2、认识厘米
学生:还有字母“cm”
老师:字母“cm”表示厘米。厘米是一种常见的长度单位。(板书)
老师:尺子上刻度0到刻度1之间的长度就是1厘米,1厘米也可以写成25px。
3、体会1厘米的实际长度。
老师:请同学们拿出课前老师发给你们的小棍,老师告诉你们这根小棍的长度就是1厘米,1厘米就和这根小棒一样长。请同学们像老师这样用拇指和食指夹住这根小棍,然后把小棍轻轻抽出来,拇指和食指保持不动,拇指和食指之间的这个缝隙大约就是1厘米,仔细看一看1厘米的长度。
老师:现在请大家闭上眼睛想一想1厘米有多长?
老师:现在我们已经知道尺子上刻度0到刻度1之间两条长刻度线之间的长度就是1厘米,那么你们还能在尺子上找一找还有那段也是1厘米长吗?
学生:刻度1和刻度2之间的长度。
学生:刻度2和刻度3之间的长度。
…
老师:你们发现了什么?
学生:尺子上每相邻两个数字之间的长度都是1厘米。
老师:对了,尺子上每相邻两条长刻度线之间的一大格的长度都是1厘米。
老师:请同学们找一找,比一比,在我们身边或自己的身体上,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
学生:手指一节大约1厘米,电灯开关按钮的宽大约1厘米,订书钉的长,橡皮的厚大约1厘米,数学书的厚度 …
4、认识几厘米
老师:刚才我们知道了1厘米有多长,请同学们在尺子上找一找从哪到哪是2厘米?
学生:从0到2,
老师:从刻度0到刻度2之间有两个大格,两个大格就是2厘米
老师:除了从0到2是2厘米,谁还找到了从哪到哪是2厘米?
学生:从1到3,从2到4……
老师:从哪到哪是3厘米
学生:从刻度0到刻度3
老师:除了从刻度0到刻度3是3厘米,谁还找到了从哪到哪是3厘米?
学生:从1到4,从2到5……
老师:我们尺子上找2厘米,3厘米长时我们知道从刻度0到刻度2就是2厘米,从刻度0到刻度3就是3厘米,由此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从刻度0到刻度几,就是几厘米
老师:你真善于总结,谁听懂他所说的了,再说一遍。
学生:从刻度0到刻度几,就是几厘米。
老师听明白了从0到刻度几就是几厘米,也就是说从0到刻度6就是几厘米?(6厘米)
老师:从0到刻度几,我们能快速的知道就是几厘米,那么如果不从0开始,从其他数字开始我们能快速的知道是几厘米吗?
老师:从刻度2到刻度4,是几厘米
学生:2厘米
老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学生:我是通过数几个大格知道的
老师:还有不同的方法吗?
学生:用4-2=2知道的
老师:你是用后面的大刻度数减去前面的小刻度数,等于几,就是几厘米。
5、量一量
老师: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已经认识了尺子,现在你能用尺子量一量自己手中铅笔的长度吗?
学生:能
老师:现在请大家试着量一量。
老师:谁能说一说你是怎么量的?
学生:把铅笔的一端对准尺子的0刻度线,另一端指向几,就是几厘米。
老师:你说的真好。现在我们共同量一量手中数学书短边的长度?我们把书的一端对准尺子的0刻度线,然后看书的另一端指向数字几,()那么书的长度就是几厘米?(厘米)
老师:现在你们会测量物体的长度了吗?(会了)小熊也正在用尺子量木板的长度,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小熊量得对不对?
老师:请看这幅图,谁能说小熊量的对不对
学生:不对,哪里错了,铅笔的一端没有和0刻度线对齐。
老师:你说的真好。
老师:再看第二幅图,小熊量的对吗?
学生:对
老师:他是怎么量的?
学生:它把尺子的一端与0刻度线对齐,看另一端指向数字几就是几厘米。
老师:再看第三幅图,小熊量的对吗?
学生:不对,没有和0刻度线对齐
老师:通常情况下我们在测量物体时为了方便读出物体的长度,我们通常把物体的一端与0刻度线对齐进行测量。如果遇到特殊情况,例如尺子的0刻度线磨损了,看不清了,我们把铅笔的一端与刻度线1对齐来测量也是可以的。
老师:我们再来看一看第三幅图,小熊把铅笔一端与刻度1对齐来测量也是可以的,仔细看它的读数对吗?
学生:不对
老师:铅笔应该是几厘米?
老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学生:用6-1=5厘米
老师:也就是用后面的大刻度数6减去前面的小刻度数1,等于5,就是5厘米得到的对吗?(对)
老师:再看最后一幅画,小熊这样测量可以吗?
学生:可以
老师:铅笔的长度5厘米,对吗?
学生:对
老师小结:为了方便读出物体的长度,我们在测量物体的长度时,通常把物体的一端对准尺子的0刻度线,然后看物体的另一端,对着几,物体的长度就是几厘米。
6、量一量画一画
老师:你能用这种测量方法量出51页书中这条线的长度吗?试着量一量,量完之后把数据标在书中线的下面,要认真书写。
老师:谁能说一说这条线有多长?
学生:3厘米
老师:对吗?对
老师:量对的同学请举手,你们真棒。
老师:光会量物体的长度还不算厉害,还会画指定长度的线,那才叫有本事,你能在书中画一条4厘米长的线吗?
学生:能
老师:动笔画一画
老师:谁能说一说你是怎么画的?
学生:我从0刻度线开始画起到刻度4停止
老师:说得真好,那么画一条8厘米长的线段你会吗?(会)怎么画?
学生齐说:从0刻度线开始画起到刻度8停止.
三:理解应用,强化体验
通过刚才的学习老师知道每个同学都很聪明,下面老师想考考你们有没有信心答对老师所提出的问题?(有)那好我们一起来看题。
说一说各是几厘米。
四、总结归纳,提升经验。
师:上到这里我们的课也接近了尾声,请同学们回顾一下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什么?板书课题(厘米的认识)
1、这节课你们有什么收获?
师总结:同学们的收获真不少,下面我们共同回顾一下本节课的学习过程
刚开始我们测量了我们课桌的长度,发现不同的工具测量结果是不同的,看来,测量之前统一测量的工具非常重要,我们在测量较短的物体的长度时,通常统一用尺子量。紧接着我们认识了刻度尺,认识了1厘米;1厘米有多大?你还记得吗?用你的手做一做。测量较短物体的长度一般用厘米作单位,用字母cm表示厘米。并知道怎样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我们通常把物体的一端对准尺子的0刻度线测量,然后看物体的另一端,对着几,物体的长度就是几厘米。还会画几厘米的线段,这节课同学们表现的非常出色,老师希望同学们回家后量一量自己的一拃和一脚多少厘米。
② 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口语交际我该怎么办教学设计
一.生活录像引话题
1.录像情境再现
最近我们学习了几篇关心父母、尊敬长辈的课文,许多同学很想在家里帮助爸爸妈妈做家务事,我们班的樊校通同学却很苦恼,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让我们来看一段录像吧!(播放录像)
樊校通遇到了什么难题?谁有和他一样的苦恼?(学生答)
今天我们就以“我该怎么办”为内容上一节口语交际课。(板贴)
2.学生交流各种原因
现在樊校通同学非常需要大家的帮助,你们愿意帮助他们吗?要帮助他出注意,想办法,我们首先要搞清楚他的妈妈为什么不让他做家务呢?你的妈妈不让你做家务的原因又是什么呢?
怎样才能说服她的妈妈,与同桌的同学交流交流,看谁想出最好的办法!
二、各抒己见议办法
1.同桌交流。
刚才大家讨论的很热烈,谁愿意说给大家听?注意:说得同学要说清楚,让别人听明白;听得同学要认真听,评一评谁说得好,谁的办法好?
2.全班交流,师生共评,明确要求。
随即板贴要求:口齿清楚 仔细倾听 敢于交流 礼貌大方
对表达优秀的学生奖励“金话筒奖”卡通图片。
三.情境表演促互动
1.师生表演
第一次:和学生樊校通表演。
第二次:请其他学生在此基础上与老师再演,全班共同帮助。
2.生生表演
如果你是妈妈,你怎么说?
如果你是聪聪,你怎么办?
如果你是聪聪的同学,你又会怎样说?
四人合作,先分好角色,想自己要说什么,还要仔细听对方怎样说。
3.两组学生进行汇报展示。
说服后,请演“妈妈”的学生谈谈,为什么接受了孩子的请求?
(课间活动)
四.拓展延伸说开去
老师真高兴,你们既帮助了同学,又学会了怎样和别人交流。其实生活中像这样不知怎么办的事还有很多很多,愿意现场求助吗?可以向同学求助,也可以向在座的老师求助。(学生提问,全班交流)
五.小结
今天大家一定有收获吧!只要你能勇敢地说,大方的说,有礼貌地说,仔细地听,就会得到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