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教学设计包含哪些方面
教学设计包括教学内容(教学课题)、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板书设计(包括演示文稿)、主要教学方法、教学工具、各阶段时间分配、教学过程(五个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各阶段设计意图、课后评价与反思等内容。
教学设计要从“为什么学”入手,确定学生的学习需要和学习目标;
根据学习目标,进一步确定通过哪些具体的教学内容提升学习者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而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即确定“学什么”;
要实现具体的学习目标,使学生掌握需要的教学内容,应采用什么策略,即“如何学”;
要对教学的效果进行全面的评价,根据评价的结果对以上各环节进行修改,以确保促进学生的学习,获得成功的教学。
教学设计具有以下特征:
第一,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
第二,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教学设计以计划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对怎样才能达到教学目标进行创造性的决策,以解决怎样教的问题。
第三,教学设计是以系统方法为指导。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
第四,教学设计是提高学习者获得知识、技能的效率和兴趣的技术过程。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
② 教学设计应重点关注哪些内容的几点建议
—,教学目标的设计
制定教学目标时要考虑以下问题:使学生每课时要学到哪些知识,学到什么程度,要培养学生哪些方面的技能,并达到什么程度,结合知识与技能,要培养学生哪些能力,要结合哪些生产和生活的实际内容组织教学内容,使学生受到哪些思想教育,纠正哪些错误的观点等等,当然,并非每节课的教学目标都要包括上述的各个方面,但必须有所依据。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今日,我们应该自觉地坚持教学目标多元化,让教学围绕提高公民素质的总体目标来进行。 二,教学内容的优化设计
针对具体教学内容,教师应在明确教学目标,掌握学生认知水平和心理特征的前提下,认真钻研教材,掌握教学要求。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应通览全章内容,划分单元之后,再回到每节课的内容上,即运用整体—部分—整体的分析方法,这样才能做到每节课之间相互联系。进而形成一个合理性的知识结构。在挖掘教材有点的同时,也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有目的地翻阅材料,从中寻找最新的有关背景资料,选择较好的典型例题和辅导练习等,以弥补教材某些方面的不足。 另外,要充分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已经积累起来的经验,丰富教学素材,充分利用多媒体和实验(实践)等手段。更加直观地阐释知识的生成过程,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适度打破或调整教材原有的格局,比如,把演示实验可以改为学生动手实验,把分类表述的知识可
以先聚类再分类,让学生完整经历分类的过程等等。
总之,在优化教学内容时,要依据课程目标的要求,本着主次详略得当,精讲多练的原则,科学合理的组织教材,明确哪些内容由教师讲,哪些内容由学生讲,哪些内容需安排学生自学或讨论,探究哪些由师生共同解决等。
三,教学过程的科学设计
教学过程的科学化是指以最少的时间和精力,求得最佳的课堂教学效果,即充分达成教学目标,实现这一点,要求教师要依据教学目标,精心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设计。
1课堂教学结构设计
一般说来,一节新授课应包含学习前准备,新知识引入,新知识学习,新知识巩固,反思小结布置作业等几个部分。各个环节必须在时间分配上合理安排,在内容上精心设计,才能形成有层次的科学和谐的结构等…..
2问题设计
课堂教学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一个有意义的问题将对教学目标的实现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问题设计首先要从创设问题情境开始,真实有趣的问题情境,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课堂教学高潮迭起,并且能够有效地促进新知识的理解和迁移等……
3课堂练习和作业设计
对于课堂练习的设计,要紧密配合上课内容,实时地穿插安排,多
选用难度不大,全班学生绝大多数都可以解答的习题,对于课外作业的设计,要配合学生已学过的知识,达到加深理解,综合运用的作用,因此,课外作业题的综合性,题型的多样性,例题的灵活性及答案的隐蔽性等都要比课堂练习高一些,同时需要注意的是,课外作业题目要分层次,为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提供不同的发展空间。
③ 如何做教学设计与反思
1、所谓教学反复思,是制指教师对教育教学实践的再认识、再思考,并以此来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教学反思一直以来是教师提高个人业务水平的一种有效手段,教育上有成就的大家一直非常重视之。现在很多教师会从自己的教育实践中来反观自己的得失,通过教育案例、教育故事、或教育心得等来提高教学反思的质量。
2、按教学的进程,教师的教学反思可分为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三个阶段。
教学前的反思:是指凭借以往的教学经验,对新的教学活动进行批判性的分析,并作为调整性的预测,这种反思具有前瞻性。
教学中的反思:是指对发生在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及时发现、自动反思、迅速调控。这种反思表现为教学中的一种机智,具有敏感性。
教学后的反思:是在某一教学活动告一段落(如上完一节课,或上完一个单元的课等等)后,在一定的理念指导下,去发现和研究过程中的问题,或者对有效的经验进行理性的总结和提升。这种反思具有批判性。
教师的教学反思在内容上包括教学观念、教学行为、教学效果三个方面。
3、逆向思维、求异思维、批判思维
补充问题:在课堂教学中
④ 教学设计思路说明
列出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然后确定流程:导入,教学环节,小结.
⑤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设计的几点建议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会读写()等()个生字,会读认()等()个生字,掌握()等词语的用法。
2能利用查字典的方法自主理解文中生字词,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文中主旨句关键句()的含义。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习文中()的知识点,突破课文重点。
2运用听读、跟读、默读、自由朗读等多种朗读方法,体味文章()思想感情,突破课文难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体味课文对(内容风光人物意象)赞美
2感悟文章()的思想感情,产生对(大自然大好河山或美好品质)的热爱,激发民族自豪感,产生对()的兴趣,获得良好的审美体验。
教学重点:
1了解(长城)的(构造外貌)知识。懂得()的描写顺序、叙事线索、说明方法、。
教学难点:
感受由()而产生()的感情。并有感情朗读出(诗歌的节奏和韵律)的感情。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通过提问法创设情境“同学们有没有……”引起学生兴趣参与课堂分享。
2、出示图片、PPT视频引出本文话题,请学生谈图片视频感受。
3、对学生代表的回答予以鼓励性评价,并引导学生形成()的观察方法、描写顺序。导入新课。(学习生字词)
【创设情境,引起学生对语文课堂的学习兴趣,并通过提问使学生将语文学习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培养他们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听读课文,学生跟读。并通过查字典联系生活实际解决生字词。
2、老师检查生字学习情况,引导学生识字方法,如部首归类法记忆“”字趣法记忆“”等,强调写字姿势写字习惯。
3、了解作者简介、时代背景,为课文学习做铺垫。
4、通过自由朗读课文,划分段落层次,并就文章大意同桌展开交流。
三、细读课文,合作探究
(一)自由朗读第一小节,思考问题:“”“”
1、通过四人小组形式展开交流,小组代表发言。
2、老师予以积极评价,引导正确答案。
(二)在10分钟内快速默读第二小节,通过圈点勾画,划出“”问题。
1、通过四人小组形式展开交流,小组代表发言。
2、老师予以积极评价,引导正确答案。
(三)教师示范朗读第三小节,请学生注意其中的重音和停顿。()
1、通过寻找段落的(动词)重音,说说你的理解。
2、分角色朗读或表演。
四、精读课文,拓展延伸
1、自由选择朗读方式,重点阅读“”句子段落。说说你的感受
2、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关键词()把握文章脉络和内容,体味感情。
3、仿词造句,知识迁移。
4、开放课堂,复述表演。
五、总结归纳,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词,背诵喜欢的段落。
2、阅读()课外知识,搜集()资料,故事讲给父母听。
⑥ 反思一堂历史的教学设计,教学策略,教学评价有哪些优点和不足
第一堂历史课的重要性,如果上得好,不仅学生佩服你,还为你以后的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那提高教学质量,就不在话下;如果上不好,学生会对你不屑一顾,并会对历史这门学科不感兴趣,以后要想提高教学质量,就难上加难。所以每次给初一新生上第一堂历史课前,我都要精心准备,精心设计教学过程,目的是为了给学生留下良好的印象。所以每次第一堂课下来,我都有不同的感受,尤其是实行新课改后,感受就更不一样了。在新课改前,我备课时只注意导语新颖,知识正确,总结到位,板书巧妙就行了,很少考虑学生参与课堂,与老师的配合。实行新课改后,我的教学理念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认识到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学
⑦ 如何改进教学设计,提高教学实效性
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教学反思。教学设计即备课,是一项复杂的教学技术。成功的教学在于教师出色的教学设计能力。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是影响教师教育教学效果的最直接和最基本的因素。提高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是优化学校教育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是改善教师教学行为的积极策略,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