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气温和降水为什么是衡量气候的标准
气候中最重要的要素是气温和降水,影响这两个气候要素的因素就是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1、纬度位置:
世界气温从低纬度向高纬逐渐降低。 太阳辐射是大气运动最根本的能源。由于太阳辐射在地球表面不同纬度上分布不均匀,使地球上获得的热量随着纬度的增加而减少,这是造成气候差异最基本的因素。一般来说,低纬度获得的太阳辐射多,气温高,高纬度获得的太阳辐射少,气温低。
2、海陆位置:
世界降水分布时的四个地带:赤道多雨带、副热带少雨带(东岸多雨)、中纬度多雨带(内陆少雨)和极地少雨带。
这里我们重点说一说中纬度多雨带,为什么内陆少雨,(因为离海洋遥远)。我们讲了形成降水首先需要有充足水汽。一般来说,充足的水汽就能带来丰富的降水。而这个水汽主要来自海洋水蒸发,地球上71%的海洋表面上水汽源源不断地蒸发,它为大气提供了90%的水汽,相比之下,陆地蒸发的水汽就显得微不足道了,所以离海近的沿海或近海地带降水明显多于内陆地区。
反过来说,是不是沿海或者近海就一定多雨呢,也不是,我们曾经讲过世界降水量最少的阿塔卡马沙漠就是沿海地区,其之所以近海少雨是这里吹的是离岸的陆风,没有享受到海洋湿润的水汽。
3、地形因素:
地形影响气温,以及地形影响降水。海拔每上升1000米,温度下降6℃,这是地形,说得更确切一点这是地势高低影响了气温。地形和地势这两个词,在中学阶段很多时候是混用。我们这样来处理,地势高低是地形因素的一个方面。 在讲降水的时候,我们知道了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最明显、最极端的例子就是喜马拉雅山南坡是印度洋海风的迎风坡,降水量大,乞拉朋齐就是一个非常极端的例子。这也是地形对降水的影响。
这些影响因素都是自然因素,实际上,随着人类活动对自然界影响的加强,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当然有些影响是有意的,有些是无意的。举个例子来说,我们在沙漠边缘种植大量的树木,随着成活树木的增多,这里的气候逐渐变得比原来湿润了,这是我们有意识地对气候产生的影响。当然,人类活动更多地对气候施加了无意的影响。比如,我们向空气中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使温室效应增强,这是我们人类无意识得影响了气候。我们大量的使用河流的水源,造成像黄河断流这样的事实,以及黄河流域逐渐变干这样的事实,也是无意识的。总之,改变大气成分和水汽含量,向大气释放热量,改变地表的物理特性和生物学特性等都会造成对气候或大或小的影响。
❷ 简述气温和降水的分布规律以及影响的因素是什么
一、分布规律
1、天气系统的发展,暖而湿的空气与冷空气交汇,促使暖湿空气被冷空气强迫抬升,或由暖湿空气沿锋面斜坡爬升。
2、夏日的地方性热力对流,使暖湿空气随强对流上升形成小型积雨云和雷阵雨。
3、地形的起伏,使其迎风坡产生强迫抬升,但这是一个比较次要的因素。多数情况下,它和前两种过程结合影响降水量的地理分布。
二、影响降水的因素
1、海陆位置。
2、地形。
3、大气环流。
(2)气温和降水教学设计湘教版扩展阅读:
一、降雨形成原因
水汽在上升过程中,因周围气压逐渐降低,体积膨胀,温度降低而逐渐变为细小的水滴或冰晶漂浮在空中形成云。当云滴增大到能克服空气的阻力和上升气流的顶托,且在降落时不被蒸发掉才能形成降水。
水汽分子在云滴表面上的凝聚,大小云滴在不断运动中的合并,使云滴不断凝结(或凝华)而增大。云滴增大为雨滴、雪花或其他降水物,最后降至地面。人工降雨是根据降水形成的原理,人为的向云中播撒催化剂促使云滴迅速凝结、合并增大,形成降水。
二、分布
全年多雨区——赤道附近地带,降水多,如新加坡
全年少雨区——干旱的沙漠地区,两极地区,如开罗
夏季多雨区——南、北纬30°~40°附近的大陆东岸,夏季多雨,如北京
冬季多雨区——南、北纬30°~40°附近的大陆西岸,冬季多雨,如罗马
常年湿润区——南、北纬40°~60°附近的大陆西岸,常年湿润,如伦敦
❸ 七年级上地理知识与能力训练湘教版第四章第二节气温和降水答案
课堂练习 1.C 2.D 3.B 4.A 5.A 6.B 7.C 8.D 9.A 10.D
课后巩固 1.地形雨 对流雨 锋面雨
2.(1)7 31 (2)自己画 (3)7 8 (4)北 (5)高温多雨
3.(1)A (2)E (3)C (4)B (5)D
呃 自己打的也是自己写的 (老师讲过了) 虽然现在可能对楼主没用了 但是希望还能帮到一些人……
❹ 高中地理,气温和降水的图,看不懂
考地理(人教)一轮复习(检测)专题一 世界的气温和降水_图文
专题一 课后巩固提升 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 297 页] 一、选择题(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要求,请选出正确答案) (2015· 四川文综,7~8)下图为北半球某平原城市冬季等温线分布图。读图回答 1~2 题。 1.该城市可能位于( ) A.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 B.40° N 附近大陆西岸 C.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 D.40° N 附近大陆东岸 2.市中心与郊区的气温差异导致市中心( ) A.降水的可能性较郊区大
❺ 如何应用气候资料气候图识别气候类型(求教案!)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五章世界的气候!跪求!
世界的气候
一、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七年级;学科:地理
2、课时:1课时
3、学生课前准备:预习本节知识
二.教学课题:
1、通过自主学习理解气候的含义;
2、通过活动和探索理解世界气候类型;
3、举例分析纬度位置等主要因素对气候的影响。
4、结合地图记住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
三.教材分析:
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天气、气温和降水,为学习气候这一节打下了一定的基础,只是这一节的世界气候类型分布规律较难识记,可充分利用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地图反复练习、记忆即可。
重 点: 1、理解天气和气候的区别
2、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
难 点: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
四.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地图
五.教学方法:
比较法、启发法、归纳法。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看57页三个小朋友家乡的自然景象导入新课(出示学习目标,重点和难点)。
〈二〉自主学习
自学57——58页,填空
1、气候是一个地方 ;一个地方的气候具有一定的 ,一般变化 。
2、人们关注天气的时间一般是 ,常用到 、 、 、 、 等因素。
3、世界上气候类型有: 、 、 、
、 、 、 、 、 、 、 。
预习后,指名口答以上问题。
〈三〉合作探究
活动一:(同桌合作,)
1、看看下面几句话,哪些是说气候的,哪些是说天气的?
昆明四季如春 ( ) 明天大风降温 ( )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 ) 极地地区全年严寒( )
2、我们从图3.22的谈论中可以看出,人们关注气候的时间是 ,一般只注意 和 两个因素。
活动后,指名回答以上各题
活动二:(四人一组,找两个小组演板)看图3.23,完成59页活动题第3题
(1)找出主要分布在热带、温带和寒带的气候类型,填在下表中:
分布地区 气 候 类 型
热 带
温 带
寒 带
(2)找出主要分布在温带地区亚欧大陆东岸、内部、西岸的气候类型,填在下表中
分布地区 气 候 类 型
大陆东岸
大陆内部
大陆西岸
〈四〉精讲点拨(课件演示)
1、看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找出各温度带中的气候类型和温带地区亚欧大陆东岸、内部、西岸的气候类型,完善以上表格。
2、以赤道地区和两极附近为例分析纬度位置等主要因素对气候影响。
让学生用5分钟的时间读背气候类型
〈五〉拓展提升
说一说咱们当地的自然景观是什么?属于哪种气候类型?
〈六〉作业
读图3.23,把相应的气候类型填在表格内:
气候类型 主要分布地区
赤道附近
两极地区
非洲、南美洲热带雨林气候的南北两侧
南亚的印度半岛和东南亚的中南半岛为代表
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岸和内陆地区
回归线附近的大陆东岸
南北纬30℃~40℃大陆的西岸(以地中海沿岸为代表)
北纬400~600的大陆西岸
北纬400~600的大陆东岸
中纬度内陆地区
高大的山地高原地区
板书设计:
世界的气候
一、定义: 三、类型:
二、特点: 四、分布
教学反思:
地理是一门边缘学科,尤其是初中地理学科在整个学习课程中的非中考地位性,使学生对地理课的重视程度不够,所以有效的把握教学目标、调控教学过程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是完成教学的关键。由于本课内容的枯燥性和理论性太强,所以本课主要采用小组学习方式,达到培养自主学习的目的。教师则通过问题的设计、分组的原则,对学生进行指导和结合问题进行课件演示等方法培养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新课标》要求和教育理念,学生以小组合作形式完成学习任务,培养他们的合作和创新意识,从而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方法。
教学不足之处:由于本课内容的知识难度大,趣味性差,需要记忆和理解的比较多,所以大多学生学习的结果是他们只知道典型气候类型的名称,而有关各种气候类型的具体分布状况不是很清楚,表述不清,出现了“张冠李戴”现象。所以在以后的教学中应该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合作意识,让他们感受到地理学习的乐趣性。如何真正实现学生在新课程中的“全体参与、全程参与和有效参与”,还需要在今后实践中进一步摸索提高。
❻ 请从气温和降水两个方面具体分析一下南北方的差异
从气温上南方夏天炎热,冬天温暖,年温差低;北方夏天炎热,冬天寒冷(这个只是大体上而言,部分地区是例外,如四大火炉)
从降水上讲南方(东部沿海地区)夏季多雨,冬季相对少雨;北方夏季多雨;冬春季可谓干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