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海滨仲夏夜教案设计
《 海滨仲夏夜》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霍霍”、“绯红”、“广漠”、“苍穹”等词语的含义。
2.初步学会课文抓住景物特征细腻描写景物变化的写法。
3.结合课文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
二、难点、重点分析
1.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景的?
分析:按时间顺序,分为日落不久、夜色沉沉和月亮升起三个部分,脉络清晰,条理分明。
2.作者写星光的出现,选择了怎样的时空背景?这对突出启明星的特点有什么作用?
分析:时间背景是“霞光渐渐地淡下去了”??“一切红光都消失了”;空间背景是:高而远的广漠的天幕。只有红光消失才能突出启明星的亮,以天幕为背景可以显示出启明星的大。
3.本文的结构是怎样的?
分析:作品分三个层次描绘海滨仲夏的夜景。
第一层(1~4自然段):写幽美、静温的夜色 。本层紧扣题旨,是全文重点描绘之所在,所以作者不惜泼墨,从多方面展开。首先着眼晚霞。先从静态看,写出“桶红”的颜色,再以晚霞与大海相互辉映,化静为动:“那映照在浪峰上的霞光”‘像一片片霍霍燃烧着的火焰”,“闪烁着”‘滚动着”,准确而又形象地描绘了晚霞的绚丽多彩。作者对景物的观察是精细的,见诸文字时又是十分精确、有条理的。作者接着又描绘了繁星、灯火以及“温柔”的海水,“清新而又凉爽”的海风。在此基础上直抒胸臆:“我的心里,有着说不出的兴奋和愉快”。文章情景交融,为下文写人了充分的铺垫。
第二层(5~7自然段):写人们劳动后愉快的休憩光。如果说作品的第一层主要是描绘了海滨的一幅风景画,那么第二层则勾勒了一幅入夜后的海滨人物速写图,从而充分反映了劳动人民在社会主义时代自由幸福的新生活。但生活在幸福中的人们,并没有忘记创造更美好的明天。他们在劳动后的休息中,仍在谈论着今年风调雨顺的好年景。
第三层(8~12自然段):写皎明亮的月亮休浴下的海滨胜景;作品在描写“皎洁的月光”的同时,又描写了人影憧憧声鼎沸的热闹、欢乐的场景:人们可以在这里“ 海阔天空地尽情谈笑”,“酣畅地休憩。由第一层写景、第二层写人,到这里把写景、写入、抒情融为一体,创造出一种清新、隽的意境,使入卒读之余,似有一种言有尽而意无穷之感。
4.本文的写作特色是什么?
分析:(1)线索。
所谓线索,就是贯串在整个叙事性文艺作品的情节发展中的脉络。在一般的记叙文中,线索的作用是体现材料之间的内在联系,繁多的材料由记叙线索贯串起来,将文章组织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因此,每一叙事作品都有一条或一条以上的线索,但主要线索只有一条,其他线索则围绕主要线索来展开。记叙文中作者常以时间的推移或作者认识的发展为记叙线索来安排材料。这叫作“纵式结构”。《海滨仲夏夜》正是以时间推移为线索的。
(2)景物描写。
文章生动地描绘出一幅海滨夏夜的图画。全文写景既紧扣海滨夏夜的特点,又连类而及地写了城市风光,勾勒出一幅幅幽美的图画,写出了威海这座城市特有的风韵,给人诗的享受,画的美感。
首先,作者注意摄取富有特色的景物。自然景物有它自己的特点 ,写景 ,要抓住此时此景的特点,才能反映出特有的风貌。《海滨仲夏夜》的写景很注意抓当时当地景物的特点。比如它写晚霞,不是笼统地去形容“红霞满天 ”,而是着意写反照在海浪上的霞光,“ 又红又亮”写出霞光的色彩特点;“闪烁”“滚动”“消失”表现霞光映在波浪上不停地晃动闪光这个特点。接着,写夕阳逐渐西沉的景物 ,着重写了长庚星 。在直接描写星光之前,先写天空的变化,为长庚星的出现作铺垫。“高而远”“深蓝色”的呈现一片“肃穆”气氛的天幕作为长庚星的背景,把它映衬得更鲜明了。写长庚星,一是抓住它“最早出现”、天幕上只有它一个的特点,二是抓住它“活像一盏悬挂在高空的明灯 ”的特色。继而写“夜色加浓”时的景物,着重写灯光。“次第”一词用得准确,写出了许多灯光先先后后亮起来的特点。“尤其”一词强调描写的重点是“围绕在海港周围山坡上的那一片灯光”。其特点是倒映在海面上,随着波浪“晃动”“闪烁”,“像一串流动着的珍珠”,把灯光的特点写活了。写月亮的升起,则说它是“从那平静的大海里涌了出来”。这些都是海滨特有的景色,有别于其他地方。
其次,作者突出描写景物的颜色和动态 。写景 ,可以从景物的形状、颜色、声音、动态等方面着笔。课文为了突出海滨夏夜的美妙多姿 ,特别注意写景物的颜色和动态 ,因而呈现在读者面前的,不是一幅幅静止的黑白图画,而是连续不断变换着的一组组彩色电影镜头。如写海滨傍晚的天空,起初写它燃烧着晚霞 ,颜色是桔红的 ,而后逐渐变为绯红、浅红,而后霞光消失 ,出现的是深蓝色的天幕、闪烁的星星、倒映在乌蓝海面上的灯光 ,以及皎洁的月色、在海面上闪烁的鱼鳞似的银波,写得变化多端。
(3)抒情。
写景的作用有多种,其中主要的一种是“传情”。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写景是描摹客观风物,传情是表现主观情感,写景以传情,这个景物当中就寄寓着某种感情或与某种感情相关联的气氛。峻青热爱他的家乡,对山东的一草一木都有亲切的感受。作者正是带着赞美故乡的情感来写威海夏夜的一景一物的。在他的笔下,无论燃烧的晚霞,灿烂的满月,晚来的海风,柔软的沙滩,明亮的星光,蔚蓝的大海,都浸润着喜悦赞叹的感情色彩,读来使人感到十分亲切,使我们的心合着作者的脉搏一起跳动,应着作者的胸膛一起呼吸。他那字里行间流露出的亲切感情,使读者受到了强烈的感染,产生了引人入胜的艺术效果。
(4)语言。
在语言运用方面 ,这篇散文突出的特点是比喻贴切生动 ,用词准确优美。在分析课文时抓住这些比喻和词语来讲读,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而且可以帮助学生积累词汇,培养用词造句的能力。
(5)美学特色
①用多变的色彩描绘了海滨仲夏夜的“幽美”。
现实生活的纷繁复杂,决定了美的形态的多种多样。“幽美”是介于“崇高”和“优美”之间的一种美。它既有由于量的庞大,如大海、高空等景物,而产生的亢奋而崇高的美;又有由于表现对象的柔和抚媚,如霞光、启明星、清风等景物,产生的恬适从容的美。就是在这种“深远、僻静、昏暗”环境中,作者发掘捕捉了望宁静美、动态美及和谐美。
宁静美。作者仁立海滨,按时间顺序描绘了三幅图景:一是夕阳落山,海浪染红霞;二是夕阳西沉,启明星高挂;三是夜色加浓,灯光与星光相映。这三幅图景,都是海滨远眺所见,表现出“深远”中的宁静美。作者描绘出祖国海滨的宁静美,正好反映出我们社会主义祖国各个角落的和平安定。宁静美是“幽美”的“独特”所在。
动态美。《海滨仲夏夜》的“幽美”还表现在作者化静为动,从动态方面来刻画海滨的夜景上。夕阳缓缓下山,霞光缕缕染浪 ,浪头排排涌起 。浪峰涌起之处,犹如燃烧的火焰,红霞、海浪都在“闪烁”“滚动”。形象地写出了海的色彩、海的气势。作者描绘出海滨千姿百态、绚丽多娇的美来 ,不仅流露出对祖国大好河山无比热爱的感情 ,而且还旨在揭示伟大祖国的旺盛生命力。化静为动,化美为媚,是“幽美”的又一“独特”所在。
和谐美。作者运用他那灵巧的画笔 ,在三幅图景中调色布彩: 第一幅图是海染红霞流金溢彩;第二幅,淡彩轻描;第三幅点染写意。天空深蓝,海水乌蓝,星光闪亮,灯光通明,珍珠耀眼……五彩续纷。作者倾注全部的爱来描绘祖国的海滨 ,笔调既活泼又朴实 。多角度地描绘祖国海滨的夜景 ,给人以和谐统一的立体感 。作者善于抓住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审美对象,善于运用不同形态的美 ,使它们相互联系、彼此渗透、互相转化 ,从而构成了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和谐美就是“幽美”的又一“独特”所在。
②情景交融写出崭新的“时代美”。
一轮灿烂皎洁而明亮的月亮照着海滨,“说话声、欢笑声、唱歌声、嘻闹声,响遍了整个的海滩”。作者在文章的最后一部分里,用情景交融的笔触,抒写了我们人民当家作主的“时代美”。
5.全文描绘了哪三组画面?
分析:第一组画面(1?3段):描绘了从“ 夕阳落山不久 ”到“ 夜色加浓”这段时间里海滨夏夜的景色,作者以“霞光”、“启明星”、“灯光”为主要观察对象:第1段以“大海”为背景描绘霞光,写出了霞光的“ 色彩 ”和“ 动态 ”;第2段着重写“ 启明星 ”的“大”和“亮”的特点。第3段由“星”光引出对“灯”光的描绘。
第二组画面(4?7段):描绘了在幽美的夜色中,海滨沙滩上“劳动者休憩、谈笑”的情景。
第三组画面(8?12段):描绘了从“月亮上来”到“夜深”这段时间里月光下海滨沙滩上“劳动者休憩、谈笑”的情景。
抓住海滨仲夏夜的特征写景 ,用语准确生动,是本文的主要特点 。霞光色彩的变幻,从启明星闪烁到繁星满天,从夜色渐浓到明月升起 ,正是夏夜晴空特有的景象。如“ 那映照在浪峰上的霞光,又红又亮,简直就像一片片霍霍燃烧着的火焰,闪烁着,消失了”;“后面的一排,又闪烁着,滚动着,涌了过来”。准确而生动地写出了动态的霞光,表现了霞光的色彩变化 。作者不仅抓住了色彩、光线的变化 ,更紧扣了“海滨”这一特定的环境。借海浪写霞光 ,用蓝天衬明星 ,主映在海面的灯火与天空的星斗辉映 ,写夜中和月光下海滩上的笑语欢声,等等,使用权景物描绘得形象生动。
6.第3段的灯图与“天上的市街”的意境地有哪能些相似之处?有哪能些不同?分析:相似处,都有真的灯光和天上的“明灯”,《天》用街灯引出明星,这里是用星星引出真的灯光,写法类似。不同处,《天》重点写天上的明星,街灯只是引子和陪衬;这里天上的“ 明灯 ”、山坡上的灯火、海面上“ 流动着的珍珠 ”三个层次 ,上中下互相辉映 ,更多彩多姿,富有画趣。
7.文中为什么在写启明星之前要写霞光由渐淡而消失的过程?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分析:这一部分绝非闲笔 ,它有三个方面的作用:一是写启明星出现前的情景 ,突出霞光由淡而灭的变化过程 。二是突出夏夜晴空“ 高而远 ”的特点,只有霞光消失 ,天才显得“高而远”。三是为下文写启明星作铺垫,霞光由淡而无,创造了一个宁静、辽远的意境,对写启明星的“大”、“亮”起到了绿叶扶红花的作用。
从全文来看,重点是体会第一部分描写的自然美,难点是理解文章二、三部分蕴含的生活中的美。
三、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我们已经学过朱自清的《春》,在《春》这篇课文里,我们领略过春天的美丽。那你想知道夏天的景色如何吗?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描写仲夏时节海滨景色的文章 ,看了它 ,你将被海滨那迷人的景致所陶醉。
板书课题、作者。
1.解题:
海滨(地点);仲夏(季节);夜(具体时间)。
2.简介作者:
峻青,原名孙俊卿 。山东海阳县人。幼年贫困,曾当过徒工 。抗战爆发 ,参加革命。主要作品有短篇集《黎明的河边》、《海燕》、《最后的报告》、《胶东纪事》;散文集《欧行书简》、《秋色赋》。
3.课文介绍:
《海滨仲夏夜》一文节选自散文集《秋色赋?海滨仲夏夜》。作者抓住夕阳落山不久??月到中天这段时间的光线和色彩的变化 ,描绘了夏夜海滨特有的景色和劳动者闲适 、欢愉的休憩场面,抒发了对美好生活的赞美之情。
(二)指导自读。
1.出示小黑板。(要求学生运用工具书读准字音、理解词义)
霍霍 绯红 广漠 苍穹 煞 皎洁
2.散读课文,给课文分段。
第一段(1~3节):写海滨夏夜的美景。
第二段(4~7节):写“我”在夜色中的感受。
第三段(8~12节):写月下沙滩。
3.播放录音。学生看书并思考:
作者在这一部分中描绘了哪两幅图景?各抓住了什么特征?
提示:这一段按“夕阳落山”、“夜色加浓”的时间顺序推进,以苍穹和大海为背景,抓住海滨夏夜的景物特征,描绘了两幅图景:
教师边讲边板书:
小结:一天一海,一静一动,互为映衬。让人读来自有一种自然美。
4.再让学生速读第一段。要求:边读边展开想象。在具体形象中获得美的实感。
5.学生表达各自的感受。在此基础上指名学生运用抑扬顿挫、轻重疾徐、高低升降的语调朗读这一段,使学生受到感染,进入美的意境。
6.学生默读第二、三段。
要求带着下列问题去读课文:
作者是怎样随着时间的推移描写沙滩上景物的变化的?作者为什么用更多的笔墨写了沙滩上的人?
提示:以上问题的第二问有一定的难度,教学时,可启发学生分步思考。
(1)先想一想写的是什么人?
??在各个岗位上劳动了一天的人们……
从田里割麦于归来的人们……
这些英雄的人们……
(2)他们在怎样的环境中?心情怎么样?
??在软绵绵的沙滩上,休着海风,望着夜空,尽情地说笑……
点拨:作者从描绘海滨夏夜的自然美进入到描绘海滨夏夜的生活美。
7.学生齐读:“我漫步沙滩……”到文章结尾。
8.教师归纳:这一部分,作者由景及人,从描绘海滨夏夜的自然美,进入到描绘海滨夏夜的生活美。
板书:
尽情说笑、休憩
人们: 生活美
议论年景、笑声
9.小结:作者先描绘大海月色,再写沙滩也突然明亮了起来,写了沙滩上乘凉人们的众多和欢闹。随着月亮的升高,夜已经很深了,沙滩上的人也“变化”了,有的睡着了,有的还在谈笑。最后,作者以抒情的笔调将眼前的情景和人物结合起来,以更多的笔墨写人们在这自由的天幕下酣畅地休憩,目的在于写生活美,从而将文章推进了美的境界。
10.学生讨论本文写作特点。
(1)抓住特征,有层次地描写景物。(动态)
(2)贴切的比喻和形容词的运用。
课堂教学设计2
一、教学目标
(同“课堂教学设计1”)
二、难点、重点分析
(同“课堂教学设计1”)
三、教学过程设计
(一)速读测试。
1.本文题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文作者是:___________。
3.本文选自____________中的________。
4.这篇优美的写景散文,依次描绘了五幅流动的画面,这五幅画面是:
(1)
(2)
(3)
(4)
(5)
5.文章开始既写晚霞又写大海,两者之间是什么关系?
6.文章是怎样描写星空的?
7.文章是怎样描写海滨灯火的?
8.文章是怎样描写沙滩的?
9.本文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10.下列比喻描绘了景物的什么特征?
(1)简直就像一片片霍霍燃烧着的火焰。
(2)活像一盏悬挂在高空的明灯。
(3)像一串流动着的珍珠。
测试记录:
阅读速度:___________字/每分钟
理解率:__________%
阅读效率:__________字/每分钟
(二)激疑质疑。
1.文章最后几段正面写到“人们”,但为什么只写了人们的“声”,而没有写一个个人的“形”和“貌”。
2.这篇散文在布局安排上有什么特色?各个画面之间是什么关系?
3.这篇散文是怎样把景写活的?
(三)精读导引。
第1题:可以着重从写作的真实性方面,以及从全文的结构特点来看为什么这样写。
第2题:主要体会作者在驾驭这么多景致时,精心安排的技巧,要体会出各幅画面之间的内在联系。
第3题:应当主要体会学习作者善于观察、善于写出景致的变化和动态的特点。
(四)疑难讨论。
1.(1)从写作的真实性看。人们的种种情景,作者是在幽静的夜色中一路散步所看到的,在浓重的夜色中,在随意的一瞥中,无法仔细观察到人们细致的音容笑貌,而给他留下突出印象的,是人们欢乐的声音,是这种笑语声所透露出的发自内心的欢乐的情绪。
(2)从全文结构看,本篇是一篇写景的记叙文,仲夏海滨的人们是作为滨海夜景整体的一部分来写的,人在景中,人使景动了 ,活了,人和景融合成了一体。如果突出写一个个人的形貌,就会显得繁杂,丰收不这篇叙文严谨的结构。
2.这篇散文在布局安排上的特色是,以时间为顺序,由傍晚写到深夜海滨的景物,井井有条。
文中所写的晚霞、星空、灯火、沙滩四幅图景虽然写的角度各不相同,但并非各自孤立而是紧针密线、紧紧相连,结构十分严谨。描写景物或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或由静到动,或由动到静;或由巨到细,或由景及人,层次井然,清晰地表现了中心思想。
3.从本文可以看出,作者把景写活的技巧是:(1)善于写出景物的变化 。例如,“ 天空的霞光渐渐地淡下去了,深红的颜色变成了绯红,绯红又变成为浅红”,这是写霞光色彩的变化。“当这一切红光都消失了的时候 ,那突然显得高而远了的天空 ,则呈现出一片肃穆的神色”。这是写天空距离与气氛的变化。“夜色加浓,苍空中的‘明灯’越来越多了。而城市各处的真的灯火也次第亮了起来”。这是写星星与灯数量的变化。
景物的动态,如写晚霞,作者借助比喻,形容它像火焰在“燃烧”,就有了动感。接着把晚霞放在大海的倒映中去写 ,浪峰上的霞光又红又亮 ,简直就像一片霍霍燃烧着的火焰,闪烁着,消失了。而后面的一排,又闪烁着,滚动着,涌了过来。这就把晚霞写得有声有色,活了起来。
作者之所以能够把景写活,除了写作的技巧之外,主要还依赖于对事物的精细观察。善于观察是把景物写活的根本。
“速读测试”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1.《海滨仲夏夜》。
2. 峻青。
3.《秋色赋》 《海滨仲夏夜》。
4.(1) 夕阳落山不久,浪峰上的霞光。
(2) 霞光由渐淡而消失,启明星在深蓝的天幕上闪烁。
(3) 夜色加浓,海面上灯火与星光辉映。
(4) 幽美夜色中劳动者休憩、畅谈的场面。
(5) 海滩月色。
5.写大海是为了写晚霞,只不过是从大海浪峰的倒映中去观察晚霞。把海天连在一起写,就把霞光写活,写得壮观了。
6.文章描写了一幅变化着的星空图。先写了霞光的消失,又在“肃穆”“高远”“深蓝色”的天幕背景上,描绘那令人注目的启明星。这幅星空图背景恢宏,中心突出,富于动感。
7.先写苍空中的“明灯”越来越多,再由天上写到海面,写海港周围山坡的灯光倒映在海面上,晃动着 ,闪烁着的动景 ;再由海面写到天空 ,描绘出星斗与海面灯火交相辉映的景色。
8.写沙滩是根据“ 我 ”的感受来写的,写了沙滩的软绵绵( 触觉 ) ,海水的刷刷声( 听觉)。海风的清新而又凉爽( 嗅觉、肤觉 ),大海和田禾混合的香味( 嗅觉 ),太阳炙晒的余温(肤觉),缀满星星的夜空(视觉);然后又写“我”与乡亲们的谈论。这幅沙滩图,由景及人,景美人更美。
9. 这篇散文通过对威海海滨仲夏夜色的描写,抒发了作者对祖国河山的壮美和英雄人民不畏困难的乐观精神的由衷的赞美之情。
⒑(1)借海浪描绘出霞光的色彩各动态。
(2)比喻了启明星“大”、“亮”的特点。
(3)描绘了海面因灯光融入而流光溢彩的美景。
【小资料】
一、作者简介。
峻青(1922~ ),现代作家 。原名孙峻卿 ,山东海阳县人 。出身贫苦,只上过几年学。最底层劳动人民的生活深深影响了他以后的文艺创作。他1940年参加革命,1944年后任胶东党委机关报《大众报》记者、新华社随军记者。艰苦的敌后生活为他的创作打下了坚实的生活基础。解放后,他留在中南局新闻机关工作。
峻青的散文,向来以充满时代感和革命性著称 ,以清新、永的风格而传诵不衰 。他在新中国成立后还创作了大量的短篇小说,如小说集《黎明的河边》、《最后的报告》、《胶东纪事》等,都以浓厚的地方色彩、鲜明的时代气息和朴实隽永的笔触赢得了广大读者的喜爱。
二、写作背景简介。
1962年,是全国人民执行党的“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迅速扭转三年困难时期严重局面的一年。这年春天,作者回到家乡山东省海阳县,并住了一段时间,看到了老革命根据地人民在三年严重困难时期丝毫没有动摇对社会主义的信念,他们以一种大无畏的英雄气概,艰苦奋斗,克服困难,使国民经济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表现出了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作者亲身感受到胶东半岛革命根据地人民战胜三年困难的革命精神和对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定信念,产生了强烈的创作欲望:“要把我的乡亲们的英勇斗争和我的故乡的崭新面貌,用文学的形式迅速地反映出来,让更多的人像我一样得到鼓舞,受到教育,而这,我觉得再没有比散文和报告文学更合适的了”。(《秋色赋?后记》)
Ⅱ 语文教学设计常用的几种方法
。这是衡量一个教师的教学业务能力水平的标尺,也是我们在听课过程中最注意的方面,也是评价一节课成功程度的标准。一堂好课,一堂使人耳目一新的课无不是在课堂教学设计上有教者的精心思考和创造性的劳动。下面是本人在多年教学实践中的思考,谈谈语文教学设计经常用的几种方法。
一. 线索引导法在阅读散文的时候,我们一般用这种方法。所谓线索引导就是把文章的所有内容用文章的主线串通起来。散文一般是形散而神不散,文章的神就是我们要用到的线索,它能够把所以文章纲举目张地统领起来,我们抓住了它就能够居高临下地审视文章,从而能够深入地剖析文章内容。比如我们在教学《荷塘月色》一文时,抓住作者的心情变化这根线索,我们就可以分析作者在当时的心情和景色变化的互动情况。心随景变,情中有景,淡淡的月色和淡淡的喜悦和哀愁互相交融。《天山景物记》的线索是作者的进山路线,由外到内由低向高,天山迷人风光和丰饶物产在作者笔下井井有条。
二画面分析法
这种方法用于是由画面组成的文章。比如《秦晋崤之战》,全文是九个画面组成,我们一一分析了九个画面,就把全文分析到位了。从穆公咨询、蹇叔论战、蹇叔哭师、王孙满观师,到穆公认错,人物的音容笑貌无不一一清楚。还有在分析戏剧时,我们肯定要用场面分析。因为戏剧没有段落,只有场面。在分析《白毛女》中,我们就要把课文分成四个场面,一一分析,就可以把课文内容充分理解了
尤其在教古典诗歌时,我们不能够把握画面,就不能体会诗歌的情节和意境。景物由画面组成,全面、立体把握画面,把背景和画面中心理解清楚,我们就可以把这首诗歌欣赏透彻了。比如学习柳宗元的《江雪》,我们把“千山”和“万径”的空旷的背景和“独钓”的中心结合起来理解,学生就能够彻底了解这首诗歌的内涵了。
三. 情境分析法鉴赏诗歌一般用这种方法。中国的诗歌有情和景交融的特点。诗人一般用景来蕴涵自己的情感。所谓景中有情,情化为景,诗情和画意相结合。我们分析了景物的特点,理解景中的情感,就等于理解了诗歌的内涵。比如毛泽东的诗歌《沁园春.长沙》,我们认真分析上阕的景物描写,理解气魄宏大的“湘江秋景图”就知道毛泽东的伟大胸怀,有主宰中国大地的远大志向,有“浪遏飞舟”的伟大气魄。还有苏东坡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上阕横写万里长江,纵写千年历史,场面雄奇壮观。这是一个英雄的场面,气势雄伟,为下面写周瑜出场做好了铺垫,为作者抒发情感做了充分准备。
四. 细节分析法
小说往往由情节组成。在写的过程中,只有处处注意细节的照应,才能够没有疏忽,用细节来表现人物,细节是作品艺术之树上的美丽的艺术之花。我们通过分析细节,就可以全面理解作品的人物和内容。比如《一碗阳春面》中,作者就处处用细节来表现人物的命运变化。母子三人的衣着打扮,三人吃面的数量,老板夫妇的表情变化,没有一处是随意写的,都是为表现人物服务的。
又比如《小桔灯》中,人物描写处处表现了小孩子的表情和动作,处处是那么入情入理。小女孩的搬动椅子用挪,看人是抬头看,打电话爬上椅子,我在房间里面,是用耳朵听到。这些细节表现了小女孩的幼小和能干。这样分析描写可以克服学生写作文,不注意情节照应,乱写一气的毛病,在写作中做到入情入理。
五. 表演示范法
有些课文是有强烈的戏剧性和动作性,我们可以用表演的方法,来对课文进行理解。让学生充分参与。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比如我们教《皇帝的新装》一文,我们就让学生进行表演,让学生在表演中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让学生在绘声绘色的表演中培养语言表达的能力,一举两得。还有在教《雷雨》中,在充分把握人物性格,理解人物台词的基础上,我们就让学生分别担任角色,在表演过程中,让学生理解周朴园的虚伪、冷酷、专制、血腥、反动;理解侍萍的善良、自尊、哀怨、痛苦。
在表演过程中,我们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朗诵能力。用声情并茂的朗诵,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课文,体会课文的内涵,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朗诵能力。比如在教学《屈原》节选时,其中的《雷电颂》是最精彩的一段,老师可以把孙道林先生当年在重庆演出时,成功地朗诵这一段,引起观众全体起立,长时间地鼓掌的背景告诉学生,并且做示范朗诵。这要比一般的讲解分析要好得多。尤其在教情感十分强烈的课文时,朗诵可以做到运用语言作媒体,把作品的思想感情直接注进学生的心田。比如在教《大堰河——我的保姆》时,如果教师和学生能够很好地朗诵,可以把学生感动得热泪盈眶。
艺术鉴赏法我们中国古代诗、词有非常丰富的美学内涵,如果只是读读,不去进行分析鉴赏,那么等于没有读。在对诗歌进行分析鉴赏时,我们可以用抓诗眼的方法。比如我们在让学生学习《朝发白帝城》时,我们就抓住“轻”字。诗人在被流放过程中,途中遇赦,心情愉快,顺江而下,船行飞快,归心似箭,全在一个“轻”字上表现出来了。又比如在分析《枫桥夜泊》一诗中,我们抓住“愁”字,去理解全诗。夜很深了,月已落,乌在啼,抒情主公没有办法入睡,江枫和渔火在两两相对似乎在幽幽地入眠,万般无奈,伏枕听时,夜深了,已经是夜半时分了,寒山寺的钟声在徐徐撞击抒情主人的心房。孤独、寂寞、无眠都在一个“愁”字上!在进行诗歌鉴赏中,我们还要注意运用人生的生活体验去帮助学生理解、欣赏,运用中国诗歌传统手法去理解诗歌
。例如中国诗歌经常运用赋、比、兴的手法,我们就要用这些方法来帮助学生理解诗歌
。比如我们在教《大堰河—我的保姆》中,作者因为牢房阴冷,神思飞扬,想到爱自己如同亲生的乳娘,就大量运用了赋的手法,来层层铺叙她的勤劳、善良,她的辛劳和痛苦,处处用对比的方法来把自己家庭的富有和精神痛苦进行渲染,具有震撼人心的艺术魅力。
以上是本人在教学过程中所做的几点思考。教无定法,形式永远为内容服务,我们要想找到一个非常理想的教学设计,就要不断地钻研教材,在教学实际中去摸索、研究。作者联系地址:江苏省邗江区甘泉中学邱龙涛
Ⅲ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教学设计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字幼安,别号稼轩,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一生力主抗金。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于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作品集有《稼轩长短句》,今人辑有《辛稼轩诗文钞存》。
——背景:这是辛弃疾寄给陈亮(字同甫)的一首词。陈亮是一位爱国志士,一生坚持抗金的主张,他是辛弃疾政治上、学术上的好友。他一生不得志,五十多岁才状元及第,第二年就死了。他俩同是被南宋统治集团所排斥、打击的人物。宋淳熙十五年,陈亮与辛弃疾曾经在江西鹅湖商量恢复大计,但是后来他们的计划全都落空了。这首词可能是这次约会前后的作品。
——解题:“破阵子”是词牌名。“为陈同甫赋壮辞以寄之”表明这首词是辛弃疾赠给他的好友陈亮的。同甫是陈亮的字。二人都是南宋著名词人,又坚决主张抗金,收复中原,共同志向使他们成为知心朋友。“赋壮词”,即创作一首表达雄心壮志的词。
Ⅳ 春为主题的古诗群文阅读教学设计
诗歌是文学宝库中的瑰宝。古今中外的诗人们,用生花妙笔写下了无数优美的诗篇,经过时间的筛选,优秀诗歌已成为超越民族、超越国界、超越时空的不朽经典,叩击着一代又一代人的心灵,给人们以艺术的享受和熏陶。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三学段的课程目标中提出:“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本组综合性学习引导学生走进丰富多彩的诗歌世界,通过搜集和整理诗歌、欣赏诗歌、朗诵诗歌、写作童诗等活动,进一步了解诗歌,感受诗歌的魅力。
设计理念:
以“单元整合群文阅读”策略为指导,有效利用同步阅读教材,延伸课堂教学内容,开拓学生视野。
以知识树为主线,实现教材内容与课外阅读的知识对应,整合课内外知识,指引学生自主学习。
教学重难点:
通过阅读古诗词,感受古诗词的魅力。
在交流吟诵中熏陶情感,发展思维,进一步学习古诗词写作特点。
感受古诗词的意境美,及诗人的情感。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引导谈话:
同学们,诗歌一路走来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在浩瀚的诗海里,有无数的珍宝熠熠生辉。出示《诗经》、屈原《离骚》、王维《山居秋暝》、杜甫《春望》、李白《望庐山瀑布》、李清照《声声慢》、马致远《秋思》……
今天,我们就到这诗歌的海洋里去捡拾那颗颗闪闪发光的贝壳吧!
主题回顾
前几节课中,我们轻叩诗歌的大门,在诗的百花园中徜徉,采撷了一路馨香。学习了书中的四首古诗词你感受到了什么?
《诗经.采薇》艰苦思乡
《春夜喜雨》及时喜悦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恬静热爱
《天净沙.秋》清肃美丽
阅读概览
(一)初读诗歌
在我们的同步阅读教材中,也选编了五首古诗词。我们将重点学习其中的四篇。前几天,老师已经布置了同学们进行提前赏析,并填写了《同步阅读纪录卡》,请在小组内开始交流学习。
出示小组合作学习要求:
1.组内合作读一读,遇到不认识的字,合作解决,读通顺诗句。
2.小组合作学习,结合注释、词典理解诗歌大意。
3.比一比谁读得流利,有节奏,优美,并能读出古诗词的韵味来。
(二)学生汇报
1.这四首古诗词你最喜欢的是哪一首?先读一读,再说说体会。
引导学生总结回顾诗歌特点:
a、凝练的语言
b、和谐的音韵
c、鲜明的节奏
d、丰富的情感和想象(板书)
2.结合学生汇报引出主题。
《硕鼠》控诉
《竹枝词》有“晴”
《赋得古原草送别》惜别
《采桑子》知愁
名句分享与精彩赏析
通过提前诵读,小组合作学习,老师相信你有了很多收获,在这些千古流传的诗词中定有一些让你印象深刻的词句,通过他们你能体会到诗人当时的情感,看到诗人眼前的景象,你能和大家一起来分享吗?
要求:先吟诵诗词句,再说感悟。
1.《硕鼠》“三岁贯女,莫我肯顾。”“乐土乐土,爰得我所。”
问题:何为“乐土”?当时的农民为什么要去寻找“乐土”?他们又能找到理想中的“乐土”吗?
理解:a、“三岁贯女”:统治者剥削压榨农民多年,贪得无厌。“逝”简短、凝练的语言表现了农民对统治者沉重剥削的怨恨与控诉,寻找乐土只是空想罢了。
b、“鼠”、“黍”、“顾”、“女”、“土”押押韵u韵,让我们读起来音韵和谐,琅琅上口。
2.《竹枝词》“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问题:说说你在阅读时仿佛看到了什么?又听到了什么?眼前出了怎样的一幅画面。
小结:“道是无晴却有晴。”诗人只用了七个字就把姑娘微妙的心理变化写出来了,显示出了高超的艺术功力。
3.《赋得古原草送别》“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问题:这是一首送别诗,回顾我们曾学过的送别诗,你会想到那些?(《赠汪伦》《送元二使安西》)在这一类诗中诗人是怎样寄情于景,情景交融的?
a、学生谈谈理解,看“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时的场景图,说说自己感受到了诗人怎样的情愫。
b、古代由于交通不便,通讯极不发达,亲人朋友之间往往一别数载难以相见,故古人特别看重离别。离别之际,人们往往设酒饯别,折柳相送,有时还要吟诗话别,因此离情别绪就成为古代文人一个永恒的主题。把你的同桌当做即将离别的朋友,对他吟诵这首诗。
4.《采桑子》“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
a、在班上交流自己阅读的体会,师相机介绍这首词的写作背景,学生再理解。
b、全文贯穿一个“愁”字,运用对比手法,言浅意深,令人玩味无穷。
小结:结合诗词的写作背景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诗词传递的意味。
c、分小组赛读,看看哪组最能读出作者的情感。
主题拓展
通过刚才的吟诵,我们进一步感悟和理解了古诗词,走进诗人内心去再现当时的场景。诗词,用凝练的语言,传递了无限的情感,留给我们遐想的空间;吟诵着这些音韵和谐的句子,我们感受到祖国文字的魅力。同学们,泛舟诗歌的海洋,你还有那些体会呢?生自由交流。
总结:我们中华民族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在历史文化的长河中,诗歌就是那一朵朵奇葩,相信与这些奇妙的文字相伴,穿越千年与诗人对话,你定会有更大的收获。
板书设计
诗海拾贝
凝练的语言
和谐的音韵
鲜明的节奏
丰富的情感和想象
Ⅳ 求《我的空中楼阁》教案
教学目标
1.把握托物言志、寄情于景的手法。
2.鉴赏品味散文的内容,表现技巧、语言。
3.理解作者表达的对“独立的、安静的”生活的向往和热爱大自然的情怀。
教学设计
第一:用5分钟检查《答谢中书书》《秋声赋》的阅读
第二:用20分钟处理练习册P70/5、6、7、12-17题
第三:用5分钟介绍作者,听课文录音
第四:用25分钟学习分析课文
第五:用20分钟处理练习册P76页阅读题
教学过程
一.导语
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唯吾德馨。”这是唐代刘禹锡《陋室铭》的语句,虽是一栋陋室,但在诗人眼里却充满了清幽雅静的情趣。如“苔痕上阶绿,草色如入帘青”,“可以调素琴,阅金经”。同样在高一,我们还接触过一位身居陋室却怡然自得的作家。“归有光”。
他笔下的项脊轩经过修耷后,是什么样子的呢?
“使不上漏……日影反照,室始洞然。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循,亦遂增胜。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
一间“尘泥渗漉”,狭小破旧的陋室,在归有光的笔下却充满了诗情画意,今天,我们再一起去参观一座山间小屋。
二.解题
作者李乐薇,江苏人,现代作家。早年毕业于上海大夏大学,后一直在台湾从事文化教育工作,以散文见长,文笔清丽脱俗,语言优美动人,风格柔和温婉而富有感情。
“空中楼阁”,原指海边或沙漠中由于光线折射而出现的虚幻的楼台景物,后多比喻虚构的事物或脱离实际的理论、计划等。清代李渔《闲情偶寄·结构第一》曾引用此语:“实者,就事敷陈,不假造作,有根有据之谓也;虚者,空中楼阁,随意构成,无影无形之谓也。”《我的空中楼阁》也正是通过虚实相生的写法,表现了大自然的美好,小屋的可爱,表达了作者对自由生活,独立人格的向往。
三.课文录音+字词
四.整体感知
1.在文中“我的空中楼阁”具体指什么?
山上小屋--“它不再是清晰的小屋,而是烟雾之中、星点之下、月影之侧的空中楼阁”。
2.作者是怎样写山和小屋的关系?
①“恰似眉梢的痣一点”:暗喻,拟人,突出了小屋的玲珑、小巧的特点
②“柔和的一个角度上”:明暗和色泽差别不大、不刺眼,和顺悦耳,质地柔软,亲切、温顺。
山坡平缓,地势、地形,具体的事物赋予色彩、质地、性情。
③“点破”:直接了当地捅破,力度突出的是小屋的位置的显眼、显要和。
④博喻:用几个喻体从不同角度反复设喻去说明一个本体,叫博喻,又叫连比。运用博喻能加强语意,增添气势。
a两岸都是悬崖峭壁,累累垂垂的石乳一直浸到江水里去,像莲花,像海棠叶儿,像一挂一挂的葡萄,也像仙人骑鹤,乐手吹箫……说不定你忘记自己在漓江上了呢!(杨朔《画山绣水》)
b一株巨大的白丁香把花开在了屋顶的灰色的瓦瓴上。如雪,如玉,如飞溅的浪花。(王蒙《春之声》)
c“砰”一声,郎平的一记重扣,激起了全场经久不息的欢呼声和鼓掌声,像海涛击岸,像山洪爆发,像飞瀑倾泻。观众们蜂涌到场子里,将一束束散发着馨香的鲜花,献给教练、领队和姑娘们。(鲁光《中国姑娘》)
d张老师却是一对厚嘴唇,冬春常被风吹得爆出干皮儿;从这对厚嘴唇里迸出的话语,总是那么热情、生动、流利,像一架永不生锈的播种机,不断在学生们的心田上播下革命思想和知识的种子,又像一把大笤帚,不停地把学生心田上的灰尘无情地扫去……(刘心武《班主任》)
上面例①用“莲花”、“海棠叶儿”、“一挂一挂的葡萄”、“仙人骑鹤”、“乐队吹箫”五个喻体来比喻“累累垂垂的石乳”这一个本体;例②用“雪”、“玉”、“飞溅的浪花”三个喻体来比喻“白丁香花”这个本体;例③用“海涛击岸”、“山洪爆发”、“飞瀑倾泻”三个喻体来比喻“欢呼声和掌声”这一个联合体;例④用“播种机”、“大笤帚”两个喻体来比喻“话语”这一个本体。如果用一个喻体来比一个本体,又用另一个喻体来比另一个本体,这不是博喻,这是比喻的连续运用。
⑤如果从选景、取景的角度看,这些内容从哪些角度观察?
远处。----远观全景。
3.作者怎样写小屋和树林的关系:
①树点缀了小屋(由近及远)。
近观:一片纯绿色的无花树。树动,显出小屋的静;树的高大,显出小屋的小巧,满山皆树,为小屋布置了一个美好的绿的背景,使小屋显得别致出色。高出屋顶的大树,\'细而密的枝叶”“美而浓的树阴”,“使小屋显得含蓄而有风度”(拟人)。
②小屋点缀了树林、树丛(由远及近)
远看:小屋前面的树,“那些树把小屋遮掩了,只在树与树之间露出一些建筑的线条,一角活泼翘起的屋檐,一排整齐的图案式的屋瓦。一片蓝,那是墙;一片白,那是窗。”“我的小屋在树与树之间隐隐若现,凌空而起,姿态翩然。”
这一部分重在自然景物的真实描写,尽管有丰富的联想、想像,但写的是确确实实的山、树、屋的形势和情姿。这是此文托物言志的第一个里程碑。
③请用一个成语概括山和小屋的关系?
相得益彰,相互掩映。
4.如果说以上内容是从实处写,那么作者还从哪些方面怎样写其它?
虚写
写花园:由“领土”有限,到“领空”无限;由“有形的围墙”到“无形的围墙”;由花园的花朵到天上的云霞。小屋的光线也富有浪漫的文学性;小屋在山的怀抱中,犹如在花蕊中一般。早晨光线加强,花蕊慢慢绽开,傍晚,光线暗淡,花瓣微微收拢。明明是“高高的山坡”,崎岖的“山路”,却叫它“幸福的阶梯”,“空中走廊”;夜幕中的小屋,却觉得它仿佛是“烟雾之中,星点之下,月影之侧的空中楼阁。”
由实入虚,将现实的自然景观,融进迷离朦胧的诗一般的意境,难怪作者情不自禁,“身在小屋享受着人间清福,享受着充足的睡眠,以及一天一个美梦”啊!这是此文托物言志的第二个里程碑。
5.从文章的整体看,“我的空中楼阁”是不是确有其建筑?
理想中的生活地方。从全文看,这小屋应是虚构的。作者特意让小屋踞于“高高的山坡”上,强调“山路和山坡不便行车”,暗合远离“入境”“不闻车马喧”之意。
文章题为《我的空中楼阁》,一语双关:既指“我”家居的“小屋”建于山上,在烟雾迷蒙中,犹如耸入天际的楼阁,又指幻景中的“空中楼阁”,理想中“独立”“安静”的生活环境。
6.“我的”这一定语反映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情感倾向?从此可以感悟到作者什么样的志趣?
喜爱之情。表明了作者对超然物外的“独立的”“安静的”生活的向往。
读最后一段。作者特意强调,“这座空中楼阁占了地利之便”。所谓“地利”即“空中楼阁”,它踞于“高高的山坡之上”,“山路和山坡不便行车”,暗含远离“人境”,“不闻车马喧”之意,是“我”理想中“独立”“安静”的生活环境。“不必养鸟,无须挂画”,不要人为的“文明”,只要“自然”,表明了作者对超然物外的“独立的”“安静的”生活的向往。这是此文托物言志的第三个里程碑。
作者把小屋视为“快乐的起点”和“幸福的终点”,表达了对世俗名利的淡薄,远离闹市人境,在尘嚣中寻找闲静,从明丽质朴的自然中获得无限的意趣,是对人生的一种超然态度,但作者这种幸福观是与众不同的,有其积极的一面,即对社会现实的厌恶和失望,对名利社会的彻底否定;也有其颇为消极的一面,即超凡脱俗、清心寡欲的遁世思想。因此,作者的这种“快乐”和“幸福”的人生追求,只是一种海市蜃楼式的幻景罢了,小屋只是一座虚无缥缈的“空中楼阁”,他所企望的境界实际上是镜中花水中月,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只不过是人生的生活理想的寄托。
文章开将从山写起,用比喻的方法,以神来之笔点出小屋的位置,接着用一组博喻来突出小屋点缀山,接着重点写小屋和树的关系,这部分由近到远,由局部到整体,多方位写两者的关系。尔后,又以大量篇幅立足于小屋描写外面的景致,在这一部分中,作者在对外面多种景物进行描写的基础上更侧重于抒写自己对自然景物的感受,这样独具匠心的构思,使文章的内容由浅入深、由实而虚,也自然而然地借景物描写抒发了情怀。
5.表现手法
文学创作中,作家有时感到某种抽象的精神难作具体描绘,有时也会由于某些原因不便对所表现的失望进行直接描述,于是便往往借对某一适当物象的描写,便抽象的精神具体化,让不便明言的情思含蓄、曲折地表达出来。《我的空中楼阁》便是这样的托物言志、咏物寄情的作品。状物与言志,融洽无间,和抒情也浑为一体。
托物言志就是通对物品的描写和叙述,表达自己的志向和意愿。
采用托物言志法写的文章的特点是用某一物品来比拟或象征某种精神、品格、思想、感情等。要写好这样的文章,就要掌握好“物品”与“志向”,“物品”与“感情”的内在联系。首先是物品的主要特点要与自已的志向和意愿有某种相同点和相似点。其次,描述时,自己的志向要以物品的特点为核心。物品要能表达自己的意愿。托物言志的写作方法,最常用的有比喻、拟人、象征等。
示例:
我们学校大礼堂的屋檐下,有一口老铜钟。
这口老铜钟和学校大礼堂同龄,已有二、三十年的历史了。从我上一年级到五年级,几乎每天都去看看它。由于日晒、风吹、雨打,全身长满了青绿色的铜锈,因而外表并不美观,也不光亮,它的表面除了五朵雕花和三圈花纹外,再没有别的打扮了。
有一天,学校停电,电铃响不起来。这时老铜钟响了。“当!当!当!”好像在招呼我们,“上课了,大伙儿快进教室吧!”哟,老铜钟居然也有比电铃好的地方呢!
老铜钟像一位淳朴厚道、不计报酬的老人,打算一辈子都作为我们默默作贡献似的。(《大礼堂屋檐下的老铜钟》)
说明:这篇文章通过对大礼堂屋檐下的大铜钟的描写,表达了作者的意愿做一个淳朴厚道、不计报酬,一辈子为人们默默做贡献的人。这篇文章在交代了老铜钟所在的地点和方位之后,重点抓住老铜钟的两个特点来言志。一是抓住老铜钟的“老”。老铜钟有二三十年的历史,全身长满了铜锈,外表并不美观,也不光亮。赞美了老铜钟淳朴厚道,一辈子为学生作贡献的精神。二是说明老铜钟的作用。在停电的时候,老铜钟发出“当!当!当!”的响声,招呼同学们进教室上课。赞美了老铜钟不计报酬,随时为学生们服务的精神。作者对老铜钟的赞美,实际上是表达了作者自己的意愿和志向。这篇文章在描写老铜钟时,采用了拟人的方法,如老铜钟在电铃不响的时候招呼同学们进教室上课。结尾写老铜钟像一位淳朴厚道、不计报酬的老人。这样写较鲜明、具体地表达了作者的志向。
7.描写景物的角度:本文在描写景物时,角度变化多端。
A.近看小屋,呈现的景色是:“有了这许多树,小 屋就有了许多特点。树总是轻轻摇动着。树的动……”看到小屋的整体,看到屋的大小和树的动静的配置。总之,近看到得的印象,归结为“含蓄而有风度”。
B.而远眺呢?“我的小屋在树与树之间若隐若现,凌空而起,姿态翩然。“本质上,它是一幢房屋;形式上,却像鸟一样,蝶一样,想于枝头,轻灵而自由。”从大背景中,看到小屋特征鲜明的局部、一些线条、一排瓦屋、一片蓝、一片白,而整体则在树丛中“若隐若现,凌空而起,姿态翩然”。远眺得到的印象,归结为“轻灵而自由”。
C.此外,还有仰视:“山如眉黛,小屋恰似眉梢的痣一点。”
D.有俯瞰:“小屋在山的怀抱中,犹如在花蕊中一般,慢慢地花蕊绽开了一些,好像层山后退了一些。”
E.又有白天所见——景物线条、色彩、层次非常明晰;黑夜所见——“山下的灯把黑暗照亮了,山上的灯把黑暗照淡了,淡如烟,淡如雾,山也虚无,树也缥缈。”
F.还有从屋内向屋外看:“无须挂画,门外有幅巨画——名叫自然。”
总之,作者以心爱的小屋为焦点,从各个角度进行观察和描绘,写出了小屋在各种视角下的各个方面,写出了小屋的神韵。只有心灵自由,襟怀开阔,胸无尘滓,而且爱屋情笃,才能如此放纵笔墨,视点任意东西南北。
五.拓展阅读
读下面一段短文,我们或许有了一种阅读的冲动,想急切地走进李乐薇的精神家园——“山中小屋”。
梦中的家园
—读《我的空中楼阁》有感
年少时,读过李乐薇的《我的空中楼阁》,记忆中最深的一句话就是“山如眉黛,小屋恰似眉梢的痣一点。”简单的一句话,却把小屋的优美意境表露无遗!
清新、自然、流畅、隽永,是我对整篇短文的印象,读完此文,犹品了一杯香气四溢的清茶,淡淡的,恬恬的,却是让人回味无穷……
随着都市的繁荣和发展,在现代化的城市里生活,整天都被包围在喧嚣和嘈杂中,上下班的堵塞和拥挤,工作时的劳顿和辛苦,人们已逐渐湮没在都市中,难得的假日又得为生活的琐碎和繁重而操心,购买衣物,购买油盐酱醋,双休日就这么葬送在日常家居中,偶尔的出外踏青旅游,也只是聊解一下心情而已,等到元旦国庆等大节日,幸运地有那么几天假期,又该回家看望老父母,真正的让心情放松,呼吸大自然,在我的生活中,是一个可望而不可及的梦。
偶然间,又读到这篇短文,只读读而已,心情就已豁然开朗,多么美丽的居所,多么幸福的人生。这种不食人间烟火的生活,远离凡尘俗世,远离都市喧嚣,真是神仙过的日子!难怪宋代的林通,甘愿抛弃荣华富贵,隐居山林,弄梅侍鹤,被后人喻为“梅妻鹤子”,历代许多的名人都爱归隐山林,而且愈发萌发灵感,写出了更动人的诗篇,难道不是因为也浸染了大自然的灵气?“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茫茫的大自然,云雾缭绕,层山叠翠,生活在此中,又怎能不释怀?
还记得读过白居易《长恨歌》:“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飘渺间。”当时的感觉就是杨玉环终于得到了解脱,告别皇宫里的争权夺势,挣脱颓废低迷的爱情,终于找到了属于她自己的人间仙境,难怪传言贵妃并未死,但她却始终没有再回去。心灵一旦放飞,又怎能轻易地收回?
一直追寻梦想中的家园,希望有心灵的一片空间,但是我没有李乐薇那么幸运。拥有自己的空中楼阁,最经典的两句:虽不养鸟,每天早晨有鸟语盈耳。无需挂画,门外有幅画——名叫自然。真是叫人羡慕欣喜,鸟语花香,自然清新的生活是最满意的人生。
六.这篇散文把小屋置于一幅幅图画中呈现给我们读者,图画有小屋的全景、夜景、远景、近景、特写景,从不同角度、不同时间把小屋点染勾画,加欣赏一系列画卷,使我们大饱眼福,可我们能否结合文人的作品机及文人,描述一下生活于其间的作者应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可以用我们知道的文人为其画像?
提示:这一步实际是在调动学生的文化积淀,通过比较,发散思维,来寻找古今文人在寄情山水的相同点,学生可以各抒己见,不一定就是生搬硬套某一文人和李乐蔽是完全一样的,只要寻找到某一相通点即可。
1.可想象为当代“陶渊明”的形象,他在《归园田居》中写到“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阴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入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这样一个情然自乐的“世外桃源”,诗中表现出他回到田园、重温田园的自然景物和生活气氛的内心欣慰之情。田园的和平安宁的生活,正是诗人心中的向往之景。
2.可以想象为当代“王维”,他在《山居秋瞑》中写到“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问照,清泉石上流。竹暄归院女,莲动下舟渔。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诗中的“明月”、“清泉”、“竹”、“莲”构成大自然清雅静美的画面,暗示了诗人向往自然、追求归隐的人生理想。
3.可以想象为当代“李白”,他创独坐敬亭山种写到“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所有鸟类都已离开敬亭山高飞远逝,极目长天,空空荡荡,山顶仅有的一片孤云,也在慢悠悠地竟自独向天边飘离而去。鸟去山空,云去山孤。而此时,诗人眼前默然无语的敬亭山,却赋予了灵性,与诗人“相看两不厌”,山与人,两相亲,山水自然成为诗人的知己,使诗人精神上得到莫大的安慰。
4.可以想象为当代“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写到“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我们看到作者目接山水之美而乐,娱清山水悠闲自适的情调。“树林阴毁,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马乐也。”作者“醉”于山水之间。“禽鸟”同样“醉”于山水之间,而作者耳闻鸟鸣之音也为之乐,使大自然的山水禽鸟都富有了灵性,达到了人与大自然融汇为一的境界。
5.还可以想象为“孟浩然”、“刘禹锡”、“周敦颐”,甚或“朱自清”,“郁达夫”、“徐志摩”。
注:指导学生联想和想象,一定还要围绕文章的内涵会发散思维,要能自圆其说,侧重一点来读。如想象成“陶渊明”、“王维”就抓住与李乐薇都是寄情山水,向往大自然,向往清幽闲适的生活这一点来谈;想象成“李白”、“欧阳修”则可谈到文中小屋的“含蓄而有风度”、“轻灵而自由”一样,文人笔下的“敬亭山”、“滁州山水”都赋予了灵性,与文人在心灵上有了灵通,达到了“山性即我性、山情即我情”的自然审美境界。
Ⅵ 《绿》教学设计
绿
·朱自清·
我第二次到仙岩的时候,我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
梅雨潭是一个瀑布潭。仙瀑有三个瀑布,梅雨瀑最低。走到山边,便听见花花花
花的声音;抬起头,镶在两条湿湿的黑边儿里的,一带白而发亮的水便呈现于眼前了。
我们先到梅雨亭。梅雨亭正对着那条瀑布;坐在亭边,不必仰头,便可见它的全体了。
亭下深深的便是梅雨潭。这个亭踞在突出的一角的岩石上,上下都空空儿的;仿佛一
只苍鹰展着翼翅浮在天宇中一般。三面都是山,像半个环儿拥着;人如在井底了。这
是一个秋季的薄阴的天气。微微的云在我们顶上流着;岩面与草丛都从润湿中透出几
分油油的绿意。而瀑布也似乎分外的响了。那瀑布从上面冲下,仿佛已被扯成大小的
几绺;不复是一幅整齐而平滑的布。岩上有许多棱角;瀑流经过时,作急剧的撞击,
便飞花碎玉般乱溅着了。那溅着的水花,晶莹而多芒;远望去,像一朵朵小小的白梅,
微雨似的纷纷落着。据说,这就是梅雨潭之所以得名了。但我觉得像杨花,格外确切
些。轻风起来时,点点随风飘散,那更是杨花了。--这时偶然有几点送入我们温暖
的怀里,便倏的钻了进去,再也寻它不着。
梅雨潭闪闪的绿色招引着我们;我们开始追捉她那离合的神光了。揪着草,攀着
乱石,小心探身下去,又鞠躬过了一个石穹门,便到了汪汪一碧的潭边了。瀑布在襟
袖之间;但我的心中已没有瀑布了。我的心随潭水的绿而摇荡。那醉人的绿呀,仿佛
一张极大极大的荷叶铺着,满是奇异的绿呀。我想张开两臂抱住她;但这是怎样一个
妄想呀。--站在水边,望到那面,居然觉着有些远呢!这平铺着,厚积着的绿,着
实可爱。她松松的皱缬着,像少妇拖着的裙幅;她轻轻的摆弄着,像跳动的初恋的处
女的心;她滑滑的明亮着,像涂了“明油”一般,有鸡蛋清那样软,那样嫩,令人想
着所曾触过的最嫩的皮肤;她又不杂些儿法滓,宛然一块温润的碧玉,只清清的一色
--但你却看不透她!我曾见过北京什刹海指地的绿杨,脱不了鹅黄的底子,似乎太
淡了。我又曾见过杭州虎跑寺旁高峻而深密的“绿壁”,重叠着无穷的碧草与绿叶的,
那又似乎太浓了。其余呢,西湖的波太明了,秦淮河的又太暗了。可爱的,我将什么
来比拟你呢?我怎么比拟得出呢?大约潭是很深的、故能蕴蓄着这样奇异的绿;仿佛
蔚蓝的天融了一块在里面似的,这才这般的鲜润呀。--那醉人的绿呀!我若能裁你
以为带,我将赠给那轻盈的舞女;她必能临风飘举了。我若能挹你以为眼,我将赠给
那善歌的盲妹;她必明眸善睐了。我舍不得你;我怎舍得你呢?我用手拍着你,抚摩
着你,如同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姑娘。我又掬你入口,便是吻着她了。我送你一个名字,
我从此叫你“女儿绿”,好么?
我第二次到仙岩的时候,我不禁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
2月8日,温州作
Ⅶ 阅读教学设计如何从文本中提取主干问题略谈
□舟山二中 王舟勇
阅读教学,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常令我们的年轻教师无所适从。其实,只要把握好教学设计中的核心环节,阅读教学就会有思路,有质量,有底气。
举个例子。《鸿门宴》里面的人物繁多,事件错综复杂。教学这样篇目,一时间真的会让人无从下手。我听过一些教师教这一篇目的公开课,总觉得他们在阅读教学设计时缺少了什么。同时,也正是这个“什么”的缺失,导致了这样的结果:教的人思路不甚清晰,听者的思维总是被教者牵制着走。那么,《鸿门宴》这一课教学设计的“什么”是什么呢?我觉得应该是对刘项斗争起到关键作用的东西。如果能够拎出这个“什么”,就能解决设计的核心问题。
有人从刘项两人的性格入手进行教学设计,这样做本也无可厚非。但从文本内容的侧重来看,性格问题似乎并不是作者想要突出的。文本交代了众多人物的言行,作者像是要揭示双方阵营的某种反差。如果细细比较刘项各自部下的表现,那么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项羽集团,真正能够给予项羽帮助的人,少之又少。因为,季父项伯为了一己之私,连夜通风报信,被刘邦糖衣炮弹击中,而后成为刘邦集团的有力外援;都尉陈平于刘邦逃脱之际出去召唤刘邦,眼见着张良众人密谋逃跑,却不积极采取行动,任由刘邦“置车骑而去”;而亚父范增,作为项羽集团的核心成员,是一个真正能为项羽未来考虑的人,可惜有点师心自用,与项羽的沟通不够,同时,作为一个谋士,盘算也很不周密,在一个小小的宴会场所,竟未能挑选一个武艺超群的刺客去结果刘邦,而令良机痛失,遂成千古恨事!而刘邦集团则不同,为刘邦出死力者甚众。谋士张良“为韩王送沛公”,大难临头却心怀忠义,谈吐间胸襟坦白,行事时缜密周到,可谓殚精竭虑义薄云天;参乘樊哙有勇有谋,闯帐护主,外在看似粗俗鲁莽,内里却是如发心细,正是他,硬生生把刘邦救离虎穴。在这场斗争中,刘邦就是因为身边有这样的一些追随者,才化险为夷,最终掌握了斗争的主动权。所以,从这点上看,正是双方阵营的人心向背决定了鸿门宴的结果。
基于以上的分析,我们完全可以设计出类似“项羽的手下支持项羽打刘邦么?”“刘邦的手下面对重重杀机团结一致么?”这样的主干问题,让教学的内容始终围绕着这个“什么”展开,既把教学的内容积极整合起来,又能够让学生深入到文本的内里,最后水到渠成地获得文本真正要告诉他们的思想层面上的一些东西。而通过《鸿门宴》的学习,学生们就可以从中获得“得人心者得天下”“能否用对人决定事业的成败”“人心齐泰山移”等良好的教益。
有教师提倡“一节课就讲清一个问题”,这个提法是相当有道理的。事实上,一节阅读教学课的设计,如果能够抓住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主干问题,考虑让学生从多个层面、多个角度进行探究,那么,阅读教学设计中的核心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不过,这个主干问题的设计,却是大有讲究的。
一要紧扣文本,领悟其中意旨。我们应该了解,主干问题的设计是依托作品主旨进行的,如果文本解读得到位,设计的主干问题就能够提挈文本内容,引领学生开展有益而深入的文本探究。反之,则不然。苏教版《语文必修二》里的《流浪人你若到斯巴……》,这是一个相当不错的作品,可是许多教师觉得难教。的确,文化背景的差异性、历史事件的久远性、作者表达习惯的独特性等因素制约着文本的解读工作。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自己在阅读过程中生成的问题,就更应该作为文本解读的着力处。只要细读文本,就会形成“标题为何用省略号?”“一个中学生为何为何走上战场?”“为何炮声和阵亡将士纪念碑在主人公的心目中会如此优美?”“既然回到了母校为何不敢马上确认?”“为何反复描写学校的艺术布置”“认出了比尔格勒却为何不喊名字只喃喃地说‘牛奶’?”等问题,通过这些问题可以发现一个关键点,那就是主人公内在的思想变化。参战前狂热,受伤后“震撼”,这中间到底是什么在促使其转变呢?那就是作品要告诉世人的真相:军国主义思想对青少年的毒害。这个作品理解到这一层,才算解读到位,也只有理解到这一层,主干问题的设计才有了依托。可以形成这样的主干问题:是什么促使主人公在参战前和受伤后对于战争的感受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个主干问题可以引导学生概括主人公参战前和受伤后两段经历,深入去探讨主人公思想变化的根源。如果我们的年轻教师们明白了这个点,就能形成这样的阅读教学设计思路:教师深入文本生成问题——找准解读着力点——领悟文本的主旨——设计主干问题——引导学生多角度、多方面的探究。
二要根据体裁,依循一般思路。前些日子有一个高中语文年轻教师阅读教学设计大赛,设计的文本是欧阳修的《秋声赋》。从设计的教案来看,绝大部分年轻教师,还没有具备根据文本主旨迅速地从文本中提取主干问题的能力。事实上,这些年轻的语文教师们已经比较到位地理解了《秋声赋》的主旨——“人事忧劳甚于秋之肃杀”。可是,在主干问题的设计上,却显得不够周密有点避重就轻顾此失彼了。分析其中原因,主要在于体裁意识的缺乏。因为,同一类体裁的文章,有其相同的体裁特征和行文思路。就散文而言,“形散而神不散”是其主要特征,“引入”——“铺陈”——“升华”是其一般行文思路。《秋声赋》围绕主旨,逐层表达作者对于“秋声之悲”的独特见解。第一层引出秋声之悲;第二层多方铺展,揭示“秋声之悲,悲在人生一世草木一秋”;最后表达对人生的深刻认识:“秋声之悲,更悲在原本可以拥有一秋的人生,却因为人事忧劳而不得完全拥有”。若能根据体裁依循一般思路,对文本进行如上解读,主干问题也就很自然地形成了。它可以设计为“秋声之悲,悲在什么?”。我们知道,无论记叙性的,还是议论性文本,总也是有其这一类的特征,把握这些对于阅读教学的设计是十分有益的。
三要开渠引流,吸收众人见解。语文阅读教学主干问题的设计,应该是一项开放性工作。懂得借鉴,善于吸收,方能把此项工作做得更好。就拿《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一文来说,年轻的教师们,大多会依循悼辞的一般写法,来设计主干问题。而我却发现过与众不同的一例,设计者把主干问题设定为“马克思主要贡献中最主要的贡献是什么”,引导着学生去发现作者行文构思的匠心之处。这样的设计让阅读教学进入一个崭新的境界。所以,语文教师要依循更适合所教学生标准,善于辨别,比较优劣,在阅读教学的主干问题设计上越做越好。
事实上,阅读教学的主干问题设计能力,是每一个语文教师都必须具备的。如果用一篇议论文章来比喻一节课,那么,设计一个主干问题就好比提出了一个中心论点。其中的道理不言而喻。同时,也只有围绕了这个“中心论点”,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多层面的探讨,逐渐深入的挖掘,才能得以实现。这样看来,语文教师还真得重视主干问题的设计,不断从阅读教学中获得新的认识。
Ⅷ 赤壁赋 教案 真的有客人这一个角色吗
【教学目标】
1、掌握有关苏轼的文学常识;了解写作背景;了解赋的相关知识。
2、学习本文生动形象、优美的语言以及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的写作手法。
3、理解作者泛舟赤壁而触发的情思和旷达乐观的情怀;学习作者虽然身处逆境却依然乐观、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
【课时安排】2课时
一、背景介绍
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苏轼因“乌台诗案”(见小知识1)被贬黄州,这是他人生道路的转折。元封三年正月到黄州,苏轼一住就是五年,在这里他生计困难,在友人的帮助下,开了几十亩荒地,掘井筑屋,躬耕其中。苏轼在黄州思想是矛盾的:一方面,他对受到这样残酷的打击感到愤懑、痛苦;另一方面,时时想从老庄佛学求得解脱。同时,在他躬耕农事与田父野老的交往中,感到了温暖,增强了信心,他一方面表现了旷达自适的性格,一方面也使他的思想更接近现实。他的前后《赤壁赋》正反映了这时的思想情感。本文是《前赤壁赋》。
1080年,苏轼被贬黄州(宋代的黄州就是今天的湖北黄冈,在黄冈市区的西北边上有一处风景胜地,那儿矗立着一座红褐色的山崖,因为有些像鼻子,人们就称为赤鼻矶;又因山崖陡峭如一面墙壁,所以也被称为赤壁)。在这里,苏轼经常来赤壁矶头游览眺望,或泛舟江中。1082年,苏轼又来到赤壁。这时他已年近半百,站在矶头,望着滚滚东去的江水,想起自己建功立业的报负也付之东流,不禁俯仰古今,浮想联翩,写下了名作《念奴娇•赤壁怀古》。后来苏轼又两次舟游赤壁之下的长江,写下了著名的前后《赤壁赋》,这两篇文章在我国文学艺术史上有着深远的影响。它为以后的戏曲、绘画、雕塑等提供了创作的题材。宋代画家李公麟、明代画家唐寅都画过苏轼舟游赤壁的画。
苏轼在赤壁的创作活动,给赤壁增添了光彩,清人就干脆把黄州赤壁命名为“东坡赤壁”,并镌刻在建筑物的门额上,由此名满天下。
二、有关“赋”的知识
赋是一种文学体裁,是专事铺叙的用韵散文,介于诗歌与散文之间,讲究文采,注重字句的整齐和声调的和谐,描写事物极尽铺陈夸张之能事。句式多以四言六言为主。盛行于汉魏六朝。规模宏大,以铺叙为主的称为“大赋”;篇幅较短,着重抒情的称“小赋”。赋体的流变大致经历了骚赋、汉赋、骈赋、律赋和文赋这样几个主要阶段。赋体经历了长期演变的过程,发展到中唐,在古文运动影响下,赋又出现了散文化的趋势,不讲求骈偶,音律,句式参差,押韵也比较自由,形成散文式的清新流畅的气势,叫做文赋。象杜牧的《阿房宫赋》、欧阳修的《秋声赋》、苏轼的《赤壁赋》都是文赋的佳作。
本文作者摆脱了过去一些怀古赋和问答赋的写作方法,而把写游记散文的方法运用到赋中来了。借用这种方法,作者把情与景主观与客观,古与今,幻想与现实很好地结合起来了。
三、课前预习
1、作家作品:
苏轼 (1037-1101 ) ,字子瞻,自号东坡居士,北宋大文学家和书画家,四川眉山人,官至翰林侍读学士,礼部尚书。书、文、诗、词、画,俱成大家。一生仕途坎坷,壮志难酬。 他和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均以诗文称著于世,世称“三苏”。“三苏”和同时代的王安石、欧阳修、曾巩,唐代的韩愈、柳宗元一起,被称为“唐宋八大家”。
此外苏轼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齐名“苏辛”。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诗歌与黄庭坚并称“苏黄”。书法与米芾、蔡襄、黄庭坚共称“北宋四大家”。
2、字音:
壬戌(rén xū)之秋 举酒属(zhǔ)客 歌窈窕(yǎo tiǎo)之章
徘徊(paíhuaí) 斗(dǒu)牛之间 扣舷(xián)而歌之
冯(píng)虚御风 桂棹(zhào) 幽壑(hè) 麋(mí)鹿
击空明兮溯(sù)流光 倚歌而和(hè)之 余音袅袅(niǎo)
泣孤舟之嫠(lí)妇 苏子愀(qiǎo)然 山川相缪(liáo)
舳舻(zhú lú)千里 酾(shī)酒临江 横槊(shuò)赋诗
渔樵于江渚(zhǔ)之上 驾一叶之扁(piān)舟 举匏(páo)尊以相属
寄蜉蝣(fú yóu)于天地 无尽藏(zàng)也 相与枕藉(jiè)乎舟中
3、字形:
壬xū(戌)之秋 qiǎo(愀)然 mí(麋)鹿 扣xián(舷)而歌
shù(戍)边 啁jiū(啾) 风mǐ(靡) (弦)xián外之音
mí(糜)烂 (炫)xuàn耀
头晕目xuàn(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