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视频设计 > 三年级刻舟求剑教学设计

三年级刻舟求剑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21-03-13 21:39:01

1. <<刻舟求剑>>是小学课本哪一册的内容

<<刻舟求剑>>是小学二年级语文。
课件版本: 新人教版

2. 《绝对高分求》刻舟求剑小学课文原文

8 刻舟求剑
从前,有个人坐船过江。他一不小心,把带在身上的宝剑掉下江里去了。
    那个人一点也不着急,拿出小刀,在船舷上刻了一个记号。
    有人催他:“还不赶快捞,在船舷上刻记号有什么用!”
    那个人不慌不忙,指了指刻的记号说:“不用着急,宝剑是从这里掉下去的。等船靠了岸,我就从这里跳下去,准能把宝剑捞上来。” 我也在找这篇课文,准备试讲呢,刚找到,复制给你了。

3. 三年级下册寓言两则刻舟求剑明白了什么道理

《刻舟求剑》告诉我 们的道理:世界上的事物,总是 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人 们想问题、办事情,都应当考虑到这种变化, 适合于这种变化的需要。 办事刻板,拘泥而不知变通是不行的。

4. 急需小语四年级寓言二则《刻舟求剑》的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刻舟求剑》这是一篇寓言故事,讲的是一个坐船过江的人,不慎把宝剑掉进江中,他一点儿也不着急,只是在船上刻了一个记号,准备船靠岸以后,从刻记号的地方跳下去捞宝剑。这个寓言故事,讽刺那种办事愚蠢,不知事物变化的人。

课文共有四个自然段。第一段,讲述有个人过江时,把宝剑掉到江里去了。第一句话就点明了这个人是“坐船过江”,显然船不是静止的,实在行进着的。第二句话说他因为“不小心”,“挂在身上的宝剑掉进了江里”。第二段,那个人没有着急,在船舷上刻了个记号。“一点儿也不着急”,说明了他认为自己有找到宝剑的把握。第三段,讲有人劝丢剑人赶快捞,对他刻记号的做法不理解。“有人”指的是同船的人。第四段,讲那个丢剑人讲述自己的道理。他说“在船上刻记号”,船靠岸后按记号打捞,“准能”把宝剑捞上来。“准能”就是一定能的意思。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6个生字:刻、剑、舷、催、捞、掏;掌握“刻舟求剑、掏出、船舷、捞上来、准能”等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刻舟求剑”的含义,体会寓言故事中蕴含着的道理。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

4、培养学生用发展的观点观察和思考问题。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难点:理解这则寓言的寓意。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和玩具宝剑。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揭题导入

1、同学们,你们以前都学过那些寓言故事呢?

生:《坐井观天》、《亡羊补牢》。

生:《守株待兔》、《画龙点睛》。

… …

2、你们知道什么是寓言吗?

生:通过一个故事,讲明一个道理。

… …

3、小结:寓言是儿童文学的一种体裁,它往往是把一个深刻的道理寄托在一个精练、生动的故事里。

4、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寓言故事。出示课题,学生读题。

5、读了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生:这篇课文讲了一个什么道理?

生:“刻舟求剑”是什么意思?

生: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 …

师:现在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一起来探讨这篇课文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画出文中的生字、新词。

2、出示生字词语,多种方式认读生字及新词。

3、默读课文

要求:把文中读不懂的地方画下来或提出来。

三、精读课文,理解内容。

1、同桌互读课文

思考:通过读课文,你读懂了什么?

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2、看《刻舟求剑》的动画片,复述故事。

(1)、播放《刻舟求剑》的动画片,学生边听边想。

(2)、指导复述方法。

(3)、同桌互相复述。

(4)、全班交流。

3、指导朗读

(1)、小组分角色朗读课文。

(2)、全班交流,表演故事。

请4名同学表演故事,教师和其余同学朗读叙述部分。

4、思考:那个人准能把宝剑捞上来?为什么?

教师小结。

四、拓展想象

小组讨论:

1、那个人没有捞到宝剑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

2、一起坐船过江的人看到他没有捞到宝剑会说些什么?

五、全课总结,揭示道理。

1、学习了这篇课文,你知道“刻舟求剑”是什么意思吗?

2、学习了这则寓言,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小结:你们学习了这篇课文,知道这个道理,在生活中还能犯“刻舟求剑”的错误吗?

六、作业

请同学们回家后,把这个道理告诉你的爸爸妈妈,跟你的弟弟妹妹讲一讲这个故事,让他们在生活中别犯“刻舟求剑”的错误,好吗?

5. 成语故事刻舟求剑教案

《刻舟求剑》公开课教案 教材分析 《刻舟求剑》这是一篇寓言故事,讲的是一个坐船过江的人,不慎把宝剑掉进江中,只是在船上刻了一个记号,准备船靠岸以后,从刻记号的地方跳下去捞宝剑。这个寓言故事,讽刺那种办事愚蠢,不知事物变化的人。 学情分析 1、学生对文言文中字音字义的理解还是有一定困难,诵读课文时也会有一定的困难,需要示范朗读,使学生整体掌握文章内容,特别是朗读的停顿,培养学生的语感。 2、在教学中应运用看译文、观插图、查字典、等方法学习文言文,注意培养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自主学习方法的意识,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充分的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使学生对故事蕴含的道理有一个大概的把握,并用言语读出故事中蕴含的道理,并能联系生活中的事来进行,使课堂与生活相结合。 教学目的 1.通过学习,理解课文内容,能说出“刻舟求剑”这个成语的含义,理解刻舟求不到剑的道理。 2. 学会本课生字:遽、契、涉、坠、惑,掌握由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 3.会背诵课文。 4.写话练习。用一段话写出在学雷锋活动中做的一件事。 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生字和新词。 2.理解刻舟求不到剑的道理。 教学难点:写话练习。 教学准备:课件、生字卡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上学期我们学习了《坐井观天》这个成语故事,一个学期以来同学们一定读了不少的成语故事。谁能说说你读过哪些成语故事? 生:(学生说成语故事的名字,或找一个学生说一个成语故事) 师:同学们刚才说得非常好,有机会我们开一个成语故事会,好不好? 生:好! 师:每个成语都是一个故事,每个成语都告诉人们一个道理。今天我们再学一个成语故事《刻舟求剑》。(板书课题)看看《刻舟求剑》讲了什么样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二、自学生字,要求重点放在分析字形上 三、集体学习,掌握字形,弄懂字义 1.检查个人学习情况。 (1)指定认读。 (2)开展竞赛认读。 2.开展互教法。 3.教师帮助分析重点字形。(笔画多和易错的) 剑:右边是“脸”的左半部,最后一笔横变成提,右边是“刂”旁。 急:上下结构,上面是,中间是彐,下面是“心”底。因为心里急,所以下面是“心”底。 号:是上下结构,上面是口,下边是横,竖折折钩,注意最后一笔不要穿过横。 慌:指心里慌,所以左边是“忄”旁,右边分为上中下,上面是草字头,中间是“忙”的右半边,下边是 。要写紧凑些,可与熟字“流”区别异同点。 4.扩词练习,丰富词汇。 5.边讲边理解词语: “宝剑”:原指稀有珍贵的剑,后来泛指一般的剑。 “不慌不忙”:心里很沉着,不着急。 四、深入分析、弄懂寓意 1.指定四位学生读课文。思考:这个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什么人?在什么地方?宝剑掉到哪里去了? 2.提问:这个人的宝剑是怎么掉进江里的?读课文回答。“不小心”是什么意思?再读这一段,用十分惋惜的语气读读。 过渡:那个人是怎么做的呢?他为什么这样做? 3.读第二段,回答问题(①一点儿不着急。②在船舷上刻记号。③他想记住掉剑的地方,捞上宝剑?) 4.指导看插图,说清图意。 5.小声读3~4段,思考:当有人问他,他是怎么回答的? (1)提问:“有人”指的是什么人?他为什么要问?每句话是什么意思”应该怎么读,谁来读读看? (2)教师示范。1、请同学们根据古文的意思,尝试着给古文断句(范读)。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jù)契/(qì)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学生练读,指名读。第一句要读出着急的语气。两句话既要读出不理解的语气,而且还要读出不赞同的口气。 (3)理解词语“不慌不忙”的意思。他为什么不慌不忙? (4)用不慌不忙的语气读读那个人的话。 (5)提问:按照那个人说的办法,能把宝剑捞上来吗?为什么?(展开讨论) (6)用投影片演示(或用挂图)让学生看明白:船一移动,船的位置就变了,在船上的记号的位置也跟着变了,那个人只记住剑从船弦掉下去的位置,并不是剑掉在水里的位置,所以,完全不可能在船靠岸之后,从船上刻有记号的地方捞到剑。 五、揭示课题,析字悟意 1.让同学说出这个故事的名字。 2.逐字分析,舟:是船;求,是找的意思。用自己的话说出这个成语的意思。 六、总结谈话,启发联想 1.分组讨论。 ①那个人等船靠岸后捞到剑了吗? ②他没捞到剑会说什么? ③别人可能又会说什么? 2.提问 ①你认为那个人错在哪里? ②学完寓言以后,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七、教学总结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刻舟求剑》这个成语故事,明白了在生活中要根据情况的变化去处理事情,情况变了,处理事情的办法也要跟着变,否则会犯错误。谁能用刻舟求剑说一句话? 生:(略) 师:同学们说得非常好,希望同学们课后多读一些成语故事,到开成语故事会时不仅能说故事,还能说出其中的道理。能不能做到? 生:能。 八、拓展想象 1、假如你也是一位渡江的人,你的东西不小心掉进了水里,你的心情会是怎样?你会怎样做? 2、学习了这则寓言,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3、你们学习了这篇课文,知道这个道理,在生活中还能犯“刻舟求剑”的错误吗? 4、指名让学生复述故事。播放动画。 5、举生活中的例子。 小结:像这样把一个深刻的道理寄托在一个精练、生动的故事里的文体就叫寓言。 6、作者简介

6. 刻舟求剑的故事

有一个楚国人出门远行。他在乘船过江的时候,一不小心,把随身带着的剑落到江中的急流里去了。船上的人都大说,剑掉进水里了。

这个楚国人马上用一把小刀在船舷上刻了个记号,然后回头对大家说:“这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众人疑惑不解地望着那个刀刻的印记。有人催促他说:“快下水去找剑。”

楚国人说:“慌什么,我有记号呢。=船继续前行,又有人催他说:“再不下去找剑,这船越走越远,当心找不回来了。”楚国人依旧自信地说:“不用急,不用急,记号刻在那儿呢。”

直至船行到岸边停下后,这个楚国人才顺着他刻有记号的地方下水去找剑。可是,他怎么能找得到呢。船上刻的那个记号是表示这个楚国人的剑落水瞬间在江水中所处的位置。

掉进江里的剑是不会随着船行走的,而船和船舷上的记号却在不停地前进。等到船行至岸边,船舷上的记号与水中剑的位置早已风马牛不相及了。

(6)三年级刻舟求剑教学设计扩展阅读:

刻舟求剑是一个寓言故事演化而成的成语,一般比喻死守教条,拘泥成法,固执不知变通的意思。以静止的眼光来看待变化发展的事物,必将导致错误的判断。

文中的楚人正是犯了这样的错误,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世界上的事物,总是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不能凭主观做事情。人不能死守教条。

情况变了,解决问题的方法、手段也要随之变化,否则就会失败。告诫人们不能片面、静止、狭隘地看待问题。

有一个人把相框钉在墙上,不事先量好相框的尺寸,而是先在墙壁上顶上钉子,再把相框放上去看看适合不,不适合又把钉子拔出,重新订过,直到把相框安在墙上为止,这就是“刻舟求剑。”

阅读全文

与三年级刻舟求剑教学设计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有趣的水语言教案反思 浏览:926
苏教版高中语文pdf 浏览:49
幼儿观察能力教案反思 浏览:927
托班音乐教案红灯笼教学反思 浏览:232
怎样让学生爱上语文课培训心得 浏览:404
山西统考2017语文试卷 浏览:805
三年级下册语文半期考试jian参考答案 浏览:455
舞蹈课教学计划表模板 浏览:682
2013小学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浏览:393
快速波尔卡音乐教案 浏览:430
初高中语文语法 浏览:942
县域课堂教学改革 浏览: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学设计 浏览:832
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教学策略研究 浏览:795
朝阳区20152016期末语文 浏览:521
天勤教育教学点 浏览:534
语文九全课时特训答案 浏览:679
户外活动教案跑 浏览:977
2016重庆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885
大班音乐活动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浏览: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