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视频设计 > 27寓言两则教学反思

27寓言两则教学反思

发布时间:2021-03-15 10:57:08

⑴ 第27课寓言两则里面的多音字

你好,请问你可不可以把第27课寓言的课文给拍一下照片发上来再提问一次呀。因为我们并没有这本书。祝你生活愉快

⑵ 学习了25玲玲的画,26蜜蜂引路,27寓言两则,28丑小鸭,这几课有什么收获呢写一

碰到问题,我们要认真想想,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做个善于思考的好孩子

⑶ 四年级下册练习册第27课寓言两则的第六题怎么写

[四年级语文寓言两则]二年级下册语文书第27课寓言两则原..

⑷ 寓言两则《滥竽充数》《邯郸学步》教学反思

《寓言两则》文学常识
(1)《滥竽充数》出于《韩非子·外储说上》,原文是:“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悦)之。廪食以数百人。宣王死,湣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课文是根据这段文字编写的。
(2)《邯郸学步》出自《庄子·秋水》,原文是:“且子独不闻夫寿陵余子学行于邯郸与(欤)?未得国能,又失其帮行矣,直匍匐而归矣。”课文是根据这段文字编写的。
内容详解
本课是精读课文,包括《滥竽充数》和《邯郸学步》两则寓言。
《滥竽充数》讲的是战国时候,齐宣王喜欢听吹竽,又喜欢讲排场,常叫三百人的乐队一起吹奏给他听。“讲排场”,表现在吹竽的乐队有三百人,而听的人只有齐宣王等极少数人。“三百人一齐吹”,说明乐队声势之大。南郭先生本来不会吹竽,可是他“自称技艺高超”,混进了乐队里,齐宣王给了他很高的待遇。“鼓着腮帮,捂着竽眼儿”表现的是南郭先生装腔作势的样子。齐宣王死后,齐湣王继位,他的爱好与齐宣王不同,他叫每个人单独吹竽给他听,南郭先生再也混不下去了,只好偷偷逃走。
这则寓言故事讽刺了没有真本领,混进行家里充数的人。后来作为成语来用,指不好的东西混进好的里面凑数。另外,也常常用来表示自谦。
《邯郸学步》讲的是战国时候,燕国寿陵有一个人到赵国首都邯郸去学走路的故事。
课文先讲燕国寿陵有个人为什么要到邯郸去学走路,原因是他“嫌当地人走路的姿势不好看”。接着又讲他看到邯郸人“走路的姿势十分优雅,很有特点”,就跟在后面学,“一扭一摆”是写他机械模仿别人的动作。然后讲他“彻底忘掉”自己原来的走法,“抬腿、跨步、摆手、扭腰”都机械地模仿邯郸人的姿势,这进一步说明他学习别人,只会机械地模仿。最后讲事情的结果,燕国人的走法没有学会,自己原来的走法全忘了,只好爬着回燕国去。
现在人们把这个故事作为成语用,比喻机械地模仿别人,最后连自己原来会的东西也忘记了。
这两则寓言,都是把深刻的道理寄寓在一个短小的故事之中,具有讽刺意味,给人以启发和教育。

⑸ 小学二年级下册寓言两则教学反思100字

本课是由《揠苗助长》和《守株待兔》两篇寓言组成。课文分别勾勒出了古代两个可笑的人物形象。一个做事急于求成,违背常理,结果把事情弄得更糟;一个是对意外的收获心存侥幸,不认真做事,结果一事无成。这两则寓言都是家喻户晓的作品,语言简洁明快,内容生动有趣。

寓言常常是以一个小故事来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是学生们喜闻乐见的一种体载。教学中应抓住课文篇幅短小、内容生动有趣的特点。引导学生结合课文的插图,抓住理解重点词句,分析人物的言谈举止和心理活动,读懂课文内容。同时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理解感悟。抓住课文的内在联系,分析因果揭示寓意,让学生从中受到教育和影响。

如:《揠苗助长》,讲的是古时候有个人盼望禾苗长得快些,就把禾苗一棵一棵地往高里拔,结果禾苗都枯死了。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事物有它自身的发展规律,如果违反自然发展规律,强借外力,强求促成,反而会把事情弄糟。这则寓言情节简单,学生一读就能了解故事内容,但寓意比较抽象,这对于二年级的孩子来说是比较难以理解的。为此,我认真研读了文本,寻找到了本课教学的关键所在,较好地引导学生悟出了深刻的寓意。

《揠苗助长》这则寓言故事共4个自然段,按事情发展顺序讲明了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在教学过程中,我在学生初读课文的基础上,用填空的形式:“宋国有的农夫,因为巴望禾苗___________,就把禾苗_____________,结果_____________。”帮助学生理清了课文的脉络,并自然地概括了各部分的意思。

《守株待兔》这篇寓言故事对孩子很有教育意义,这是古人做的一件蠢事,对什么事情都存有侥幸心理,不会靠自己的努力去争夺。从古到今这样的人依然存在,学习本篇课文时,课后我布置了一个作业,要求学生续编《守株待兔》学生写的很形象很生动,有的学生写到:"种田人对自己的行为很是懊悔,于是他就振奋起来,不再等天上掉下来的馅饼了,而是踏踏实实,勤勤恳恳的工作,最终在秋季得到了大丰收,并且家庭逐渐富裕起来,过上了衣食无忧的生活。后来这个种田人还把自己的经历讲给了自己的儿女听,并奉劝孩子不要像自己学习."孩子现在明白了这样一个深刻的道理,但以后他们会怎么做呢?我期待孩子不要只是片刻的明白,而是长远理解。

自己取舍吧

⑹ 四年级下册语文书的27课寓言两则里面的纪昌学射说了什么样的道理在这课文里面讲了道理

度娘说
纪昌学射中,“到家了”是指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我个人认为,到家了,表示非常熟悉,一切在把控中,就像了如指掌一样。

⑺ 二年级下册语文全部课文

你可以到人教网上去看http://www.pep.com.cn/xiaoyu/jiaoshi/tbjx/kbjiaocai/xy2x/
第一组
1找春天
2古诗两首

宿新市徐公店
3笋芽儿
4小鹿的玫瑰花
语文园地一

第二组
5泉水
6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7我不是最弱小的
8卡罗尔和她的小猫
语文园地二

第三组
9日月潭
10葡萄沟
11难忘的泼水节
12北京亮起来了
语文园地三

第四组
13动手做做看
14邮票齿孔的故事
15画风
16充气雨衣
语文园地四

第五组
17古诗两首
望庐山瀑布
绝句
18雷雨
语文园地七

19最大的“书”
20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语文园地五

第六组
21画家和牧童
22我为你骄傲
23三个儿子
24玩具柜台前的孩子
语文园地六

第七组
25玲玲的画
26蜜蜂引路
27寓言两则
28丑小鸭

第八组
29数星星的孩子
30爱迪生救妈妈
31恐龙的灭绝
32阿德的梦
语文园地八
1春的消息
2一次有趣的观察
3特别的作业
4看浪花
5精彩的马戏
6画鸡蛋
生字表(一)
生字表(二)

⑻ 四年级课文第25课寓言两则邯郸学步后记后续日记

《邯郸学步》是一则寓言故事,下面是关于邯郸学步的教学反思,欢迎阅读!

反思一:邯郸学步教学反思

《庄子·秋水》中有这样一个故事:燕国寿陵的一位少年因羡慕赵国人走路姿态的优雅,不辞辛苦地来到赵国都城邯郸,跟着街上的行人模仿学习,其结果是:学步不成,反倒丢了以前的步法,只能爬着回去,成了千古的笑柄。每次读到这个故事,我都不免为这位寿陵青年惋惜不已:他不远千里出国学步,为的是改进自己的风度举止,其诚心可赞,其精神可嘉;只可惜他不是根据自己原有的条件,取人之长,因时制宜,而是生搬硬套,亦步亦趋,其结果当然是可悲的。

我们知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正如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那样。而作为教师,他必然具有自己独特而鲜明的教学个性。这种个性是教师在生活实践和教学实践中形成的,具有相对稳定性,它是独特的个性气质、人格精神、学识才能、艺术追求和审美情趣的总和。一位优秀的教师必然具备一种近乎完美的教学个性,在此基础上形成独树一帜的教学风格:比如有的教师善于抒情,上课感情充沛,激情四溢,使学生在强烈的感染中受教育;有的教师擅长训练,上课时注重传授方法,指导实践,使学生在实践中增长才干;有的教师追求生动,讲解教材引人入胜,出神入化,使学生在美的享受中获得知识……不管是哪一种风格,都体现出教师个体的独创性,而正是因为有了这种独创性,才展现出教学的多姿多彩和生机活力,才能真正体现出教师劳动的价值。因此,一个真正有教学思想的老师,不在于机械盲目地去照搬某一种教学模式,而在于能博采众家之长,在广泛吸收先进教学经验的基础之上发挥个人优势,大胆创新,从而形成具有个性特点的教学风格,而并非是模糊个性,追求“大同”;也并非是否定求异创新,大家只走“华山一条路”。

寿陵的年轻人到邯郸去学步,初衷是好的:是要改进自己的行走方式,然而他却迷失了自我,终于找不到回家的路。我们在探寻改进课堂教学之路时,千万要吸取他失败的教训:那就是要正确地认清自我,不固步自封,不因循守旧,同时又不能妄自菲薄、迷信权威,塑造并保持自我丰满的教学个性,并在不断的实践中逐步完善自己。

邯郸学步教学反思邯郸学步教学反思

反思二:邯郸学步教学反思

《邯郸学步》这则寓言通过读让学生悟出一个人生道理:抛弃个人所长,盲目模仿他人,其结果只能使自己无所适从。我让学生带着文后的两个问题阅读短文,边读边思考,读后让学生各抒己见。讨论异常积极热烈,然而,学生所感悟令我吃惊。部分学生认为燕国的那个青年人学来学去最后连路也不会走,是因为他太笨,得出的结论是“不要学习别人的东西”、“早知学不会如此难堪,还不如不学。”也有少数学生认为“老天不公平,以燕国青年的精神,结果不应该爬回去”。

课后,我反复思考着学生的看法,又反复读这则寓言,读着读着,我恍然大悟,原来我们成人只看到了燕国青年的狼狈相,可是燕国青年人身上那么多的闪光点,我们竟然忽视了;我们只看到了结果,却看不到过程,看不到那个青年人为了达到目标所付出的努力。

邯郸学步教学反思文章邯郸学步教学反思出自http://www.gkstk.com/article/wk-78500000772517.html,转载请保留此链接!

一、燕国青年有强烈的求知欲。他听说“赵国邯郸人走路的姿势,特别优美”,于是“不顾路途遥远,爬山涉水,赶到邯郸来学习当地人走路的姿势。”这种学习来自他内心的渴望,他的求知欲是那样强烈,相比那些墨守陈规的人显得难能可贵。这不正是当今我们所努力造就的学习型社会的人应有的品质吗?

二、燕国青年善于学习。为了学习邯郸人走路,“他整天呆在邯郸的大街上,观看人家怎样走路,边看边琢磨人家走路的特点,边摹仿人家走路”,既观察,又琢磨,还有实际行动,你看人家多用心,多投入呀!他学习走步可以说到了如痴如醉的地步,这不正是我们所追求的最佳学习境界吗?怎么能指责他学习方法不对呢?顶多不该“跟这个后边走几步,再跟那个人后边走几步”。可是这又有什么错呢?“这个人”、“那个人”都是邯郸人,他们的步法肯定有共同之处,一定要拜师学艺才可以吗?要知道他已经是青年了,应该有一定的鉴别能力。

三、燕国青年善于反思,不肯轻易认输。刚开始,“学来学去,总是不像”,他并没有用一成不变的方法去学习,他想“也许是因为自己习惯了原来的步法,所以学不好”,经过认真地思考,他才丢掉了自己原来并不好看的步法,学习的过程很辛苦,常常“把他弄得手足无措”,但他还是坚持学习了几个月,一直到把钱用光了,才不得不回家去。

想到这里,我明白了,二十一世纪的孩子们学会了用自己的眼光看问题,他们有理由得出不同的答案,几年来我们努力培养的创新精神在他们身上已经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反思三:邯郸学步教学反思

邯郸学步教学反思教学反思

《成语故事二则》第一课时除疏通课文之处,还学习了第一则成语《邯郸学步》,这则故事我主要采用引导的方式来展开教学的.

如:我先让学生围绕"为什么燕国少年到最后连自己原来走路的姿势都忘了?这时学生听了兴趣盎然,纷纷发表自己的观点,于是,我赶紧抓住时机让学生回到文中,把关键句子画出来,还有的学生更不得了,把平时听到的或见到的一些事例来理解,接着,我连忙出示学生找出来的句子如:他今天跟这个人学这样走路,明天又跟那个人学那样走路,结果哪种姿势也没有学好.最后,让学生概括寓意或者明白了一个什么样的道理,这样教学,不但使学生获得了丰富的情感体验.还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自己的理解能力.

但在学生的作业中发现邯郸学步的近异词与反义词做的不尽人意,说明课文分析不到位,或者是学生缺用这个成语的经验.

⑼ 四年级下册语文29课表示看的词有哪些

《寓言两则》教学反思 《纪昌学射》是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第一篇课文29课《寓言两则》中的第一则。这则寓言讲的是纪昌学习射箭,飞卫告诉他先要下功夫练眼力,一是“眼睛要牢牢地盯住一个目标,不能眨一眨”;二是“练得能够把极小的东西,看成一件很大的东西”。纪昌一一照做。等练好了眼力,飞卫才开始教他开弓放箭。后来,纪昌成了百发百中的射箭能手。故事以生动的事阐明了无论学什么技艺,都要从学习这门技艺的基本功入手。当然从另一个角度看,还可以体会到学习者的恒心和毅力对学习结果的重要作用。 《扁鹊治病》是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第一篇课文29课《寓言两则》中的第二则。这则寓言告诉我们“要防微杜渐、听取别人正确意见”这样一个道理。

阅读全文

与27寓言两则教学反思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有趣的水语言教案反思 浏览:926
苏教版高中语文pdf 浏览:49
幼儿观察能力教案反思 浏览:927
托班音乐教案红灯笼教学反思 浏览:232
怎样让学生爱上语文课培训心得 浏览:404
山西统考2017语文试卷 浏览:805
三年级下册语文半期考试jian参考答案 浏览:455
舞蹈课教学计划表模板 浏览:682
2013小学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浏览:393
快速波尔卡音乐教案 浏览:430
初高中语文语法 浏览:942
县域课堂教学改革 浏览: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学设计 浏览:832
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教学策略研究 浏览:795
朝阳区20152016期末语文 浏览:521
天勤教育教学点 浏览:534
语文九全课时特训答案 浏览:679
户外活动教案跑 浏览:977
2016重庆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885
大班音乐活动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浏览: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