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视频设计 > 理想的风筝的教学设计

理想的风筝的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21-03-15 11:50:52

六年级22课课题理想的风筝的含义

这风筝寄托者刘老师对事业、生活的热爱与追求.会放风筝的刘老师,为我们树立了榜样.他自强不息、乐观向上.为我们播下了一颗颗理想的种子,让我们在心中升腾起一只只理想的风筝.

❷ 理想的风筝主要内容

第一段(1—3自然段):通过描写春天放风筝的情景,引发对刘老师的回忆.
第二段(4—9自然段):回忆刘老师谈“丢腿”、写板书和放风筝的三件往事.
第三段(10、11自然段)直接表达作者对刘老师的怀念和赞美之情.

❸ 理想的风筝

1.文章以第一,二自然段开头有什么作用?
是以景喻人,也是用春天的景色和风筝勾起我对刘老师 的回忆,突出了刘老师对我的影响十分大,让我至今还记得他。

2.第三自然段在文中起( )的作用,类似的还有第( )自然段
承上启下,类似的还有第9自然段 然而,留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刘老师每年春天的风筝。

3..第五自然段属于对人物( )样的描写
外貌的描写

4.文中写刘老师上课的内容是第( )自然段
文中写刘老师上课的内容是第3-5自然段 。

5.文中写刘老师放风筝的内容是第( )自然段
文中写刘老师放风筝的内容是第7-8自然段。

6.你喜欢第八自然段中刘老师上课的方式吗?为什么?
喜欢 刘老师是一个对工作、对生活有强烈爱与追求的好老师 ,在工作上言传身教,在对待生活上更是为同学们做出了榜样 ,在对待事业上刘老师是(热爱学生,给学生深刻启迪)的人; 在对待生活中刘老师是(坚强,乐观,风趣,充满了爱)的人; 他在我的心田里播下了(有理想,有追求)的种子;
他以自己的言行教育我们(对生活要有追求,要热爱生活)

7.理想的风筝给你的启示是
对生活要充满无限热爱,刘老师腿有残疾、行动不便,但他借自由翱翔的风筝来寄托自己要在广阔天地间大有作为的理想。我们要对生活采取乐观态度以及要有不懈追求。

❹ 《理想的风筝》和《一个这样的老师》有啥不同

您好,对于你的遇到的问题,我很高兴能为你提供帮助,我之前也遇到过哟,以下是我的个人看法,希望能帮助到你,若有错误,还望见谅!。展开全部
“放飞的风筝”是刘老师热爱生活的标志,尽管刘老师腿有残疾行 动不便,但他借助自由翱翔的风筝寄托自己要在广阔天地间大有作 为的理想,以“理想的风筝”为题,更能表现刘老师对生活的乐观 态度及不懈追求,他为学生树立了榜样,播下了一颗颗理想的种子。

课文《理想的风筝》是一篇回忆性的文章,以一个学生的语气,描写了一位残疾教师的形象。文中的刘老师乐观开朗、爱学生、爱工作、爱祖国,对生活充满了强烈的爱与执着的追求。

课文开头先描写春天放风筝的景象,引出对刘老师的回忆;主体部分分别写了刘老师上课和放风筝时的情景,突出体现了他的人生态度;最后又回到现实中,以议论形式表达了对刘老师的怀念与赞美之情。整篇文章结构严谨,善于用典型事例来表现人物的精神境界,并充分注意了人物工作态度和生活态度之间的联系,使这两方面的典型事例能相映生辉,互为例证,共同展现人物的精神风貌。

附:[苏教版国标本第十二册课文]

22理想的风筝

春天又到了。
柳枝染上了嫩绿,在春风里尽情摇摆,舒展着自己的腰身。连翘花举起金黄的小喇叭,向着长天吹奏着生命之歌。蓝天上,一只只风筝在同白云戏耍,引得无数人仰望天穹。
每逢这时,我就会不由自主地想起我的刘老师,想起他放上天空的风筝。
刘老师个子不高,微微发胖的脸上有一对时常眯起来的慈祥的眼睛,一头花白的头发更衬出他的忠厚。他有一条强壮的右腿,而左腿,膝以下被全部截去了,靠一根已经用得油亮的圆木拐杖支撑。这条腿什么时候、为什么截去的,我们不知道。只是有一次,他在讲女娲造人的传说时,笑着对我们说:“……女娲氏用手捏泥人捏得累了,便用树枝沾起泥巴向地上甩。甩到地上的泥巴变成了人,只是有的人,由于女娲甩的力量太大,被甩丢了腿和胳膊。我就是那时候被她甩掉了一条腿的。”教室里腾起一片笑声,但笑过之后,每个学生的心里都泛起一股酸涩的感情,同时更增加了对刘老师的尊敬。
他只靠着健壮的右腿和一支圆木棍,一天站上好几个小时,为我们讲课。逢到要写板书的时候,他用圆木棍撑地,右腿离地,身体急速地一转,便转向黑板,写完了粗壮的粉笔字,又以拐杖为圆心,再转向讲台。一个年过半百的老师,一天不知要这样跳跃旋转多少次。而他每转一次,就引起同学们一阵激动的心跳。
然而,留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刘老师每年春天放风筝的情景。
北方的冬季漫长而枯燥。当春风吹绿了大地的时候,人们的身心一齐苏醒,一种舒展的快意便浮上心头。在晴朗而没有大风的日子,刘老师课余便在校园的操场上,放起他亲手制作的风筝。
他的风筝各式各样:有最简单的“瓦片儿”,也有长达丈余的蜈蚣,最精妙的是黑色的燕子风筝。他的腿自然不便于奔跑,但他却决不肯失去亲手把风筝送上蓝天的欢乐。他总是自己手持线拐,让他的孩子或学生远远地擎着风筝。他喊声:“起”,便不断拉动手中的线,那纸糊的燕子便抖起翅膀,翩翩起舞,扶摇直上。他仰望白云,注视着那青黑的小燕在风中翱翔盘旋。我常常站在他旁边,看着他的脸。他脸上漾出的那甜蜜的笑,使我觉得他不是一位老人,而是一个同我一样的少年。
有一次,他故意撒脱手,任飞舞的纸燕带动长长的线绳和线拐在地上一蹦一跳地飞跑。他笑着,叫着,拄着拐杖,蹦跳着去追赶线端,喊着:“你们不要管,我自己来!”终于,他气喘吁吁地抓住了线绳,脸上现出得意和满足的神气。我想,那时候他一定觉得幸福而充实,因为他感到了自己生命的强壮和力量。
不见刘老师已经近30年了,倘若他还健在,这时候也许又会糊风筝,教给自己的孙子,把那精致的手工艺品送上天。依旧仰仗那功德无量的圆木棍,在地上奔走、跳跃、旋转,永远表现他生命的顽强和对生活的热爱。倘若不幸他已经离开了我们……不,他不会的。他将永远在我的记忆中行走、微笑,用那双写了无数粉笔字的手,放起一只又一只理想的风筝。那些给了我数不清幻想的风筝,将陪伴着我的心,永远在蓝天上翱翔。
刘老师啊,您在哪里?我深深地、深深地思念您……
_______________
作者苏叔阳。选作课文时文字有改动。非常感谢您的耐心观看,如有帮助请采纳,祝生活愉快!谢谢!

❺ 26课《理想的风筝》讲了一件什么事

26课,
《理想的风筝》讲了:
作者 苏叔阳 深情地回忆刘老师上历史课和放风筝时的情景,歌颂了刘老师身残志坚和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表达了作者对刘老师的怀念与赞美之情。

❻ 理想的风筝教学设计

理想的风筝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三个特写镜头的描写,感悟体会刘老师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人生态度和师生之间的深厚情意。
3、揣摩文章的表达效果,学习课文夹叙夹议,借景烘托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
1、抓住人物的言行及作者的感受,体会到刘老师是一个对工作﹑对生活有着强烈的爱与追求的好老师。感受作者对刘老师的深厚感情。初步懂得一个人对生活要有追求,要热爱生活。
2 、体会课文中描写“我”的心情,想法与表现刘老师的精神品质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回顾课文
1、 这节课我们继续走进剧作家苏叔阳的世界,跟他的刘老师一起去放飞——(生读课题《理想的风筝》)
2、(出示作者的照片)这就是热爱生活、渴望激情的苏叔阳。他在回忆自己的刘老师时有这样一段心灵独白:
出示:(师读)他将永远在我的记忆里行走,微笑,用那双写了无数粉笔字的手,放起一只又一只理想的风筝。那些给了我数不清幻想的风筝,将陪伴着我的心,永远在蓝天上翱翔。
3、师引入:这是怎样的一位老师,让作者三十年都难以忘怀呢?还有我们上节课留下的疑问——这理想的风筝指的是什么呢?让我们深入文字的内部去寻找答案。还记得课文主要回忆了刘老师的哪几件事吗?(学生回顾并板书)
谈腿疾 写板书 放风筝
4、这三件事中都有感人的细节描写,细节描写是作者表现人物的灵魂,是读者感悟人物的抓手,更是我们解开谜团的钥匙。这节课我们就去学会抓住这些感人的细节描写,品味人物,感受作者表达的情感。
二、品味细节,感受人物。
1、出示自读要求:请同学们自由读4~9自然段,刘老师的哪些细节拨动了你的心弦?将它们圈画出来,用心读一读,想一想,你从中读出一位怎样的老师?适当地作一些批注。
(一)笑谈腿疾
1、以故事的方式谈自己的腿疾,而且是笑谈(板书“笑”)这“笑”字的背后你们体会到一位怎样的老师?
刘老师虽然肢体残疾了,可是他的心理并不残疾,是那样的乐观开朗,风趣幽默。(板书:乐观)
你能学者刘老师的样子,笑着谈谈自己的残疾吗?(试读、指读)
3、看看同学们听完故事的反应
(出示)教室里腾起一片笑声。但笑过之后,每个学生心里都泛起一股酸涩的感情,同时更增加了对刘老师的尊敬。
注意这些红色的词,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出示)教室里腾起一片笑声,是因为 。但笑过之后,每个学生心里都泛起一股酸涩的感情,是因为 。同时更增加了对刘老师的尊敬。又是因为 。
(学生是笑刘老师的风趣,酸涩充满着理解与同情,尊敬反衬出刘老师的坚强乐观,与孩子亲密无间,令孩子们敬佩。)
(2)体会“泛”的准确性,通过与“冒出”“涌出”等对比感悟,感受“慢慢产生”的复杂情感。
(3)多么微妙的情感变化呀,这就是细节描写,能读好吗?(指名读,并及时评价)4、身体残疾,却那样的乐观幽默,刘老师以他的人格魅力折服了每一位学生,其中也包括我们的作者。(板书:尊重)所以作者说——
生齐读:他将永远在我的记忆里行走,微笑,用那双写了无数粉笔字的手,放起一只又一只理想的风筝。
(二)转写板书
1、学生交流令自己感动的动作。
(“撑地”“离地”“急速”“转”等词语感受老师的板书的不容易,尤其是“急速”中不是轻松,而是竭尽全力的感觉。体会老师工作的辛苦)
这段话中连续两次用到了同一个字,是——“转”字,转对我们来说是——(很容易做到的一件事),可是对刘老师来说却是——(很艰难的一件事),每一次板书刘老师都要这样转过来,转过去,可他却从不嫌麻烦,从这儿你有体会到了什么?(体会敬业精神)
2、如果你是调皮的学生,你会怎么做?
如果你是聪明的学生,你又会怎么做?
如果你是学生的家长,你会怎样教育自己的孩子?
3、指导读好这段话。
多么令人难忘的旋转呀!这一次次的旋转就是动人心弦的细节描写!谁来读一读?
一个年过半百的老师一天不知要这样跳跃旋转多少次,谁再来读?
一个年过半百的老师一年不知要这样跳跃旋转多少次,还有谁读?
一个年过半百一辈子不知道要这样跳跃旋转多少次,那一次次的旋转已经成为孩子心目中最美的舞蹈,让我们共同来记住这美丽的舞蹈吧!学生齐读
从中你还看到了一位怎样的老师?(板书:坚强)
4、刘老师的每一次旋转都撞击着孩子的心,引起孩子们一阵阵激动的心跳,这其中也有我们的作者。(板书:激动)
5、生齐读:他将永远在我的记忆里行走,微笑,用那双写了无数粉笔字的手,放起一只又一只理想的风筝。
(三)放飞风筝
1、师:这一切都另作者难以忘怀,然而,留给作者印象最深的还是刘老师每年放风筝的情景,用心读第八、九自然段,找出刘老师放风筝时的感人细节,并在旁边写出令你感动的理由。
2、刘老师哪些放风筝的细节给你留下深刻印象?
(交流画的句子,说说自己的批注并及时通过朗读表现。适时点拨:这是一个怎样的老师)
——热爱生活的老师
——童心未泯的老师
——虽然身体残疾,但却充满活力的老师
你觉得刘老师放飞的仅仅是风筝么?(还是自己的理想、信念、追求……)
这一切怎能不令年幼的我——感动呢?(板书:感动)
3、整合:让我们把记忆的镜头拉得更近些!再次来读读这几个感人的细节。(引读)每年春天,刘老师都会亲手制作起各式各样的风筝,那时候,他一定会觉得幸福而充实;(做风筝)
他决不肯亲手失去把风筝放上蓝天的快乐,他仰望白云,注视着那青黑的小燕子在风中翱翔盘旋,脸上漾出甜蜜的笑,那时候他一定觉得幸福而充实;(放风筝)
他故意撒脱手,任风筝自由飞走,当他拄着拐杖,气喘吁吁地追到风筝的时候,脸上现出得意和满足的神气,那时候,他一定觉得幸福而充实。(追风筝)
4、虽然生活是清苦的,身体是残疾的,但是刘老师却用各种各样的风筝装点自己的生活,让自己的生活多姿多彩,所以,作者记忆中永远留着刘老师放风筝的样子——
生齐读:他将永远在我的记忆里行走,微笑,用那双写了无数粉笔字的手,放起一只又一只理想的风筝。
三、品味心声,深化风筝
1、可是这一切都成了美好的回忆,因为作者已近30年没有见到刘老师了
(配乐读“不见刘老师已经近30年了……永远在蓝天上翱翔。”)
2、这段饱含深情的文字中你们听出了作者对刘老师的哪些情感?(板书:思念)
3、是的,这思念是一种牵挂,是一种爱,更是一首无韵的诗歌——
(以诗歌的形式出示:他将永远在我的记忆中行走……)齐读
4、一只只自由翱翔的风筝成为作者心中最美的风景。虽然作者在自己的人生经历中遇到过很多的挫折,甚至在“文革”期间受到了非人的迫害,被关进了牛棚,有很多的人都以近乎悲壮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可作者不会,因为他的世界里永远有那些数不清的风筝。即使过了30年,刘老师放飞的那一只只风筝将永远飘飞于作者的世界里。再读“他永远在我的记忆中行走、微笑……”
四、提升感悟,放飞风筝
1、30年,能让一个少年从懵懂走向成熟,30年同样可以让一个曾经充满活力的中年人失去年轮的光华,漫长的30年呀,可刘老师又在哪里呢?
(出示)刘老师您在哪里?我深深的、深深的思念您……”
2、多么余味无穷的省略号呀!深深地思念刘老师的什么呢?是刘老师永远灿烂的微笑、是他功德无量的圆木棍?还是……拿出你的笔,继续写下去好吗?
刘老师呀,思念您

3、学生读并及时评价。
板书
老师 “我”
谈腿疾 乐观 尊敬
理想的风筝 回忆 写板书 坚强 激动
放风筝 感动
现在 思念

❼ 理想的风筝回答问题。 倘若同学回答得正确、深刻,他便静静地伫立在教案一侧,微仰着头,眯起眼睛,细细

首先你很聪明知道网络,但是你自己就不能理解下吗?你不会连人家说话你都听不懂吧?上学的时候自己做自己写有一些自主想法,网友告诉你的不是你学来的。

❽ 谈谈你对课题《理想的风筝》和课文的理解.

“放飞的风筝”是刘老师热爱生活的标志,尽管刘老师腿有残疾行 动不便,但他借助自由翱翔的风筝寄托自己要在广阔天地间大有作 为的理想,以“理想的风筝”为题,更能表现刘老师对生活的乐观 态度及不懈追求,他为学生树立了榜样,播下了一颗颗理想的种子。

课文《理想的风筝》是一篇回忆性的文章,以一个学生的语气,描写了一位残疾教师的形象。文中的刘老师乐观开朗、爱学生、爱工作、爱祖国,对生活充满了强烈的爱与执着的追求。

课文开头先描写春天放风筝的景象,引出对刘老师的回忆;主体部分分别写了刘老师上课和放风筝时的情景,突出体现了他的人生态度;最后又回到现实中,以议论形式表达了对刘老师的怀念与赞美之情。整篇文章结构严谨,善于用典型事例来表现人物的精神境界,并充分注意了人物工作态度和生活态度之间的联系,使这两方面的典型事例能相映生辉,互为例证,共同展现人物的精神风貌。

附:[苏教版国标本第十二册课文]

22理想的风筝

春天又到了。
柳枝染上了嫩绿,在春风里尽情摇摆,舒展着自己的腰身。连翘花举起金黄的小喇叭,向着长天吹奏着生命之歌。蓝天上,一只只风筝在同白云戏耍,引得无数人仰望天穹。
每逢这时,我就会不由自主地想起我的刘老师,想起他放上天空的风筝。
刘老师个子不高,微微发胖的脸上有一对时常眯起来的慈祥的眼睛,一头花白的头发更衬出他的忠厚。他有一条强壮的右腿,而左腿,膝以下被全部截去了,靠一根已经用得油亮的圆木拐杖支撑。这条腿什么时候、为什么截去的,我们不知道。只是有一次,他在讲女娲造人的传说时,笑着对我们说:“……女娲氏用手捏泥人捏得累了,便用树枝沾起泥巴向地上甩。甩到地上的泥巴变成了人,只是有的人,由于女娲甩的力量太大,被甩丢了腿和胳膊。我就是那时候被她甩掉了一条腿的。”教室里腾起一片笑声,但笑过之后,每个学生的心里都泛起一股酸涩的感情,同时更增加了对刘老师的尊敬。
他只靠着健壮的右腿和一支圆木棍,一天站上好几个小时,为我们讲课。逢到要写板书的时候,他用圆木棍撑地,右腿离地,身体急速地一转,便转向黑板,写完了粗壮的粉笔字,又以拐杖为圆心,再转向讲台。一个年过半百的老师,一天不知要这样跳跃旋转多少次。而他每转一次,就引起同学们一阵激动的心跳。
然而,留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刘老师每年春天放风筝的情景。
北方的冬季漫长而枯燥。当春风吹绿了大地的时候,人们的身心一齐苏醒,一种舒展的快意便浮上心头。在晴朗而没有大风的日子,刘老师课余便在校园的操场上,放起他亲手制作的风筝。
他的风筝各式各样:有最简单的“瓦片儿”,也有长达丈余的蜈蚣,最精妙的是黑色的燕子风筝。他的腿自然不便于奔跑,但他却决不肯失去亲手把风筝送上蓝天的欢乐。他总是自己手持线拐,让他的孩子或学生远远地擎着风筝。他喊声:“起”,便不断拉动手中的线,那纸糊的燕子便抖起翅膀,翩翩起舞,扶摇直上。他仰望白云,注视着那青黑的小燕在风中翱翔盘旋。我常常站在他旁边,看着他的脸。他脸上漾出的那甜蜜的笑,使我觉得他不是一位老人,而是一个同我一样的少年。
有一次,他故意撒脱手,任飞舞的纸燕带动长长的线绳和线拐在地上一蹦一跳地飞跑。他笑着,叫着,拄着拐杖,蹦跳着去追赶线端,喊着:“你们不要管,我自己来!”终于,他气喘吁吁地抓住了线绳,脸上现出得意和满足的神气。我想,那时候他一定觉得幸福而充实,因为他感到了自己生命的强壮和力量。
不见刘老师已经近30年了,倘若他还健在,这时候也许又会糊风筝,教给自己的孙子,把那精致的手工艺品送上天。依旧仰仗那功德无量的圆木棍,在地上奔走、跳跃、旋转,永远表现他生命的顽强和对生活的热爱。倘若不幸他已经离开了我们……不,他不会的。他将永远在我的记忆中行走、微笑,用那双写了无数粉笔字的手,放起一只又一只理想的风筝。那些给了我数不清幻想的风筝,将陪伴着我的心,永远在蓝天上翱翔。
刘老师啊,您在哪里?我深深地、深深地思念您……
_______________
作者苏叔阳。选作课文时文字有改动。

阅读全文

与理想的风筝的教学设计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有趣的水语言教案反思 浏览:926
苏教版高中语文pdf 浏览:49
幼儿观察能力教案反思 浏览:927
托班音乐教案红灯笼教学反思 浏览:232
怎样让学生爱上语文课培训心得 浏览:404
山西统考2017语文试卷 浏览:805
三年级下册语文半期考试jian参考答案 浏览:455
舞蹈课教学计划表模板 浏览:682
2013小学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浏览:393
快速波尔卡音乐教案 浏览:430
初高中语文语法 浏览:942
县域课堂教学改革 浏览: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学设计 浏览:832
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教学策略研究 浏览:795
朝阳区20152016期末语文 浏览:521
天勤教育教学点 浏览:534
语文九全课时特训答案 浏览:679
户外活动教案跑 浏览:977
2016重庆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885
大班音乐活动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浏览: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