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视频设计 > 我的母亲教学设计

我的母亲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20-12-15 20:13:53

① 我的母亲 老舍 教案 拜托各位。

《我的母亲》教案

一、教学目标:

1、学习抒情散文的写法,学会运用细节描写表现人物形象及情感。

2、体会作者对母亲的热爱、赞颂、感激和怀念之情。让学生感受亲情,激起心灵的共鸣,然后引导他们关心家庭,关心父母,从而激发学生关注和参与社会生活的热情。

二、教学过程

(一)课前成语积累

由轮到的学生上台带领大家积累三个成语,讲一个成语故事。

(二)、新课

1、导语:

2、介绍作者

请一个学生讲述他所了解的老舍先生,教师归纳,幻灯片展示。

3、字词(齐读练习册第5页)

4、整体感知课文,按照提示概括内容。

全文是按时间顺序来写的:

第1~2段:母亲的家庭背景

第3~6段:母亲出生、出嫁、生“我”

第7~10段:母亲的勤俭、朴实、热情好客

第11~12段:母亲“最会吃亏”,却“并不软弱”

第13~14段:母亲对子女的舐犊之情和理解

第15~16段:儿子对母亲的思念

第17段:儿子对母亲的感谢,母亲“给我的是生命的教育”。

5、母亲有那些优秀品质?从课文中找出能概括母亲性格特征的语句,并加以概括总结。(学生快速勾画)老师投影总结。

第三段:母亲勤俭诚实 第十段:热情好客 第十一段:最会吃亏

第十二段:不软弱,软而硬的性格,给我的是生命的教育

6、重点分析13段中的细节描写的运用,从中体会母亲对子女的爱。

首先:齐读此段,要充满感情。

第二步:第13节从哪三件事表现那伟大的、无私的母爱?

答案:1.写母亲筹备“巨款”,送“我”上学。

2.写母亲送三姐出嫁。

3.写除夕之夜母亲送“我”返校。

第三步:找出第三件事中的细节描写,并体会它所体现出的感情。

模仿示例,进行分析

细节描写:一笑、一楞、一叹(抓住母亲的语言、神态、动作等进行描写)

示例分析:“她楞住了”写出了母亲听说儿子还须辞母返校时感到突然的神态,表现了母亲的爱子情深。

“母亲笑了”写出了母亲看到儿子在除夕夜请假回家看望她,深感欣慰的神态。

“她才叹出一口气来”写出了母亲不舍得让儿子走,但又明白事理,虽依依不

舍却不曾挽留,对儿子体谅及对他工作的支持,表现了母亲爱子情深。

7、母亲的爱让我受益终生,我对母亲也充满了感激、怀念之情,具体读读这

些段落。

8、情感体验,欣赏感悟

第一步:请你想一想:你曾为母亲做了什么,你打算以后怎么做?让我们边欣赏歌曲边思考。(欣赏阎维文演唱的歌曲《母亲》)

第二步:当堂思考:抒写母爱,表达感激

如果让你为母亲做一件事,你会做什么?

让你对妈妈讲一句你最想说的话,你要说什么?

学生畅所欲言

(三)、总结,布置作业

请大家今天回家将自己写下来的要对母亲说的话,做的事,说给妈妈

听,做给妈妈看,并仔细观察妈妈的反应,将它写下来,就是最好的文章了。

同学们,心动不如行动。善待我们的母亲吧,不仅仅是今天。当我们的母亲变得老态龙钟的时候,当母亲满嘴唠叨甚至卧床不起的时候,朋友,都请你倍加善待自己的母亲,因为,无论世事如何改变,她永远是属于你的唯一的——母亲!

② 哪有胡适《我的母亲》一课时的教案

教学目的:
1.理解文意。概括、提炼文中的母亲形象,从文章所写的具体事件中概括出母亲的品性、特点。
2.了解胡适及其母亲身上代表的文化意义。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母亲对“我”的做人训练,感受作者对母亲的感情。
2.理解文章中关键语句的含义。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多媒体播放满文军的歌曲《懂你》或《烛光里的妈妈》。)
母亲的笑容,是世界上最和煦的春风;母亲的皱纹,是艰辛岁月里风霜雪雨的刻痕;母亲的汗水和眼泪,是世界上最名贵的珍珠;而母亲的画像,是勇敢和坚韧的象征。古往今来,有无数文人墨客抒写了他们所感受到的温情似水的母爱,胡适先生回顾自己所走过的道路,把深情的目光投向母亲,用朴实的文字表达了对母亲深切
的怀念。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我的母亲》一文,感受伟大而又温馨的母爱,同时,了解这位学者少年成长的历程,也许对你会有许多启迪。
二、作者简介:
胡适(1891~1962),现代作家、学者,字适之,安徽绩溪人。新诗的倡导者和实践者,中国白话文的倡导者,新文化运动的开拓者,荣获35项美国博士桂冠的中国大学者。1917年发表《文学改良诌议》。1920年创作第一部新诗集《尝试集》。
三、检查预习:
1、给下面加点字注音。
文绉绉(zhōu) 绰号(chuò) 庶祖母(shù) 吹笙(shēng)
摹画(mó) 眼翳(yì) 舔去(tiǎn) 侮辱(wǔ)
2、解释下列词语。
管束:加以约束,使不越轨。
气量:指才识和品德的高低;指能容纳不同意见的度量。
文绉绉:形容人谈吐、举止文雅的样子。
面红耳赤:形容因急躁、害羞等脸上发红的样子。
四、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快速阅读课文。默读提示及要求:
1、抓住关键句、段并划记。 2、注意字词,读准字音,辨清字形。
3、读完后,用一句话总结全文。 4、理清文章结构。
明确:文章开头主要忆述了作者九岁之前的若干生活片断。接下来作者采用情随事现的记叙方法,详略得当地回忆母亲对“我”的教诲目的、方法和态度。再接下来写母亲和家人相处的情况。
五、学习课文内容。
1、思考:(1)请 用一句话概括母亲的形象特点。
明确: “我母亲管束我最严,她是慈母兼任严父”。
(2)为什么说她又是“严父”?
明确: 插入胡适家庭背景资料介绍。
胡适:安徽省绩溪县上庄人。生于一个官僚地主兼商人家庭。其父胡铁花系清末贡生,母亲冯顺弟(续弦)比其父小30岁,是一乡村良家女子。胡适三岁时,父亲即病故。23岁的寡母做了乡村大家族的主母,对惟一的儿子悉心教育,遵夫嘱“令他读书”,终于把胡适培养成材。胡适三岁随母在上庄接受教育,13岁离开母亲赴上 海求学。1917年,19岁的他考取庚子赔款官费赴美留学。1917年7月学成回国,被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聘为教授。
从这些文字中,我们可以看出胡适的母亲含辛茹苦教子成龙的追求。从胡适一生的追求与奋斗来看,其母对他产生了巨大、深刻、无以替代的影响。胡适母亲对胡适既是慈母兼严父,又是“恩师”兼“严师”。她从不溺爱孩子。1910年,即胡适19岁时赴美,母亲对他的影响是功不可没的。
那么,本文着重写了母亲的哪几件事情呢?请大家分四人小组讨论。(请说说这些事情分别反映了母亲怎样的品性。请尽量用文中的词语回答。 请学生用文中的一个词来小结我对母亲的深情。)
师生共同明确,板书:
早训、催上早学 严厉
重罚、舔病眼 慈爱
债主要债,不骂,不露怒色 仁慈、温和 感谢
受气,忍耐、悲哭 气量大、性子好
听了五叔的牢骚话,质问 刚气,不受人格侮辱
概括地说,写了母亲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我的管教;二是作为当家的后母如何处理家庭的难事和矛盾;三是如何对待他人对自己的人格侮辱。通过写这些事,表现母亲以下品性:她是一位恩师,对我谆谆教诲,对我要求严格,却从不拿孩子出气,气量大,性情好,事事留心,事事格外容忍;待人仁慈、温和,从来没有一句伤人感情的话。
通过具体的事例可以很好的塑造人物形象,表现人物的品格特征。
2、根据我们刚才的阅读,我们可以很清楚地把本文的提纲列出来
(一)介绍我的小时侯的情况 。
(二.) 回忆我的母亲。
(三.)感谢母亲,总结全文 。
六、小结
这是一首质朴动人的对母亲的赞歌,作者怀着深深的敬意和爱戴,记下了自己的母亲这可亲可敬的美好形象,唱出了一支深情的颂歌,“爱”的感情贯穿全文。
七、布置作业 :
研讨与练习一。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听写词语:
管束 责罚 气量 广漠 质问 宽恕 文绉绉
二、合作探究
1、要求学生齐读课文第一部分,分组讨论:童年是美好的,作者的童年如何呢?
明确:不曾养成活泼游戏的习惯; 文绉绉的 ;大人们鼓励我装成先生的样子 ;除了一次演文角儿,不曾享受过儿童游戏的快乐;
喜欢看书 ;只学得了读书、写字; 反对我学吹笙、吹笛、不允许我画画。
小结:枯燥无味、没有乐趣,不快乐,传统教育方式约束了我的发展。 (作者的童年生活是比较单调和枯燥的,那你的呢?让学生童年的趣事)
2.、作者为什么要用大量的笔墨写自己童年的一些事情呢?
明确:这些段落写作者的性格特点和童年生活,一方面写出自己童年的爱好、快乐,另一方面也写出儿童好玩的天性;既写出童年的单调和失落,也写出环境与教育对人性格形成所起的作用。总的来说,作者童年生活,除了看书之外,是贫乏的,是有缺憾的,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母亲给我的一点做人的训练和教诲,这不仅珍贵,让我永铭于心,而且与文末相呼应。另一个原因是,这篇文章选自《四十自述》,写母亲的同时也是写自己人生成长道路上的一段经历,或者说,是把母亲作为人生道路上的第一位恩师来写的,所以开头写了较多自己童年的经历。
3.、作者主要写母亲是他的恩师,为什么除了写母亲怎样训导之外,还用更多的笔墨写她与家人相处的情形?她与家人相处有哪些特殊的困难?
明确: 在文中,除了写母亲怎样训导之外,还用较多的笔墨写她与家人相处的情形。这看似游离“母亲是我的恩师”的主旨,其实不然。我们常说母亲是人生的第一位老师,这主要不是体现在母亲如何训导上,而是更多地体现在母亲平时怎样待人接物对自己的影响上。因此,可以说,写母亲如何与家人相处的情形,同样也是在写母亲是我的恩师,写她以身示范对我潜移默化的教育和影响。也就是不仅写了母亲对我的言教,更写了母亲对我的身教。
4.、朗读最后一部分,母亲对我的影响是怎样的?作者想起母亲时,有着怎样的感情?
明确:学生讨论,好脾气、能宽容人、体谅人。感谢母亲。
5、文章写对母亲深切的怀念,但是没有直接抒情的语句,那种感情是如何体现的?
文章中字里行间流露出对母亲的爱戴、感激之情,这种感情表现在朴实的语言之中。对文章采用这种朴实的语言,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首先,文章质朴、真切的叙述语言和自然流畅的结构与作者真挚、发自内心的情感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如有些语句就包含感情:“每天天刚亮时,我母亲……多久了”其中“我从不知道她醒来坐了多久了”酒浆母亲的辛苦写得淋漓尽致。再如“我母亲二十三岁做了寡妇,又是当家的后母。……万分之一。”这句话写得极为苍凉,将母亲的凄凉生活景况的定性力透纸背,令人读来潸然泪下。其次,文章是用童年回忆童年往事的,毫无成人的姿态,亦无学者的深沉,如实道来,真诚倾吐,甚至可以说,作者是掏出“心灵”来写母亲的,全文自然而然地洋溢着对母亲的敬爱之情。
(可让学生结合自己的母亲在自己成长历程中对自己的影响而说说自己的母亲。)
通过这个问题让学生明白,对爱我们的父母应多些理解和体谅。我们应有一颗感激的心,并好好珍惜身边的亲人和朋友。
6、学生认真阅读课文,提出自己在阅读中遇到的难题,或者值得思考的问题,集中起来加以讨论。
三、探究活动
请你就作者母亲的为人、教子方法,谈谈自己的理解与看法。学生可以发表自己的见解,不要求统一答案,也可以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畅所欲言。
四、朗读下面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加点词语的含义。
1、我在这九年(1895~1904)之中,只学得了读书写字两件事,在文字和思想的方面,不能不算是打了一点底子。
2、在广漠的人海里独自混了二十多年,没有一个人管束过我。
3、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
(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细细体会品味语句中暗含的语意,以学生的理解为主,教师作必要的点拨,提示。)
五、体会文章感人至深的艺术效果
学生朗读课文,交流心得。
明确: 文章在平淡的语言下,多了一份感情。这份宽广、持久的母子之爱,通过淡似白描的勾勒,显示出那样感人至深的艺术效果。
本文之所以能具有感人至深的力量,当然不是凭借什么宏伟的结构和华丽的文字。而是仗凭它的平实。
平实的语言,朴素明净,把母亲的性格刻画得入木三分:
“每天天刚亮时,我母亲便把我喊醒”,
“催我去上早学”。在儒家思想占统治地位的旧中国,女性的地位极低。更何况胡适之母是一个封建大家庭的主妇,她身为寡妇又兼后母,除了巴望亲生儿子“踏上”他“老子”的脚步外,还企盼什么?所以“我母亲管束我最严,她是慈母兼任严父”。对于非己所生的儿子、媳妇,母亲则“事事留心,事事格外容忍”,“她实在忍.不住了,便悄悄走出门去”,母亲忍辱负重的痛苦形象.只通过这平淡的叙述,便跃然纸上,并在读者心中碰出同情的音响。没有华丽词藻的堆砌。对母之爱倒显得深沉而质朴。
其实,平实的风格来源于作者的真情实感。因此任何虚情假义、矫揉造作都不会具有震撼人心的艺术感染力。
通读全篇,我们能够感到胡适对母亲的深深爱意。胡适作为书香门第的后代,在幼年时期接受的便是论述传统儒家忠孝仁爱的伦理教育,以后又从朱子(小学>中,学会了“勤谨合缓”,因而对于母亲的不易,便理解得更深,更切,所以说出了家乡“九年的生活,除了读书看书之外,究竟给了我一点做人的训练,在这一点上。我的恩师便是我的慈母。”当然,对于自己的母亲,也就爱得更深。“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爱母之情,敬母之意,透过字里行间,强烈涌现出来。感情之真、之纯,动人心弦。
六、比较欣赏
在古今中外的优秀作品中,写“我的母亲”之作甚多,可以选择一些优秀的作品让学生进行比较欣赏,写成读书随感一篇。
推荐篇目:老舍《我的母亲》、邹韬奋《我的母亲》、朱德《回忆我的母亲》、赵丽宏《母亲和书》。
七、欣赏“诗中的母爱”
如:游子吟(孟郊)、 德国著名诗人海涅《献给母亲的诗》
又如:通过欣赏歌曲《妈妈的吻》(付林)、《烛光里的妈妈》、《懂你》等,来感染教育学生珍惜母爱,学会孝敬母亲。
八、小结:
本文是著名学者胡适自传——《四十自述》中的一个章节。作者叙述了母亲对自己人生成长所产生的深远影响,向我们再现了中国传统社会的“母亲”形象。
学习这篇课文,在受到人生教育和启迪的同时。能够从中了解和感悟自传的语体特点。这篇文章的语体特点主要是质朴自然,平实中含有真挚的情感,既表现了自传的语体特点,又体现了作者的人格特征。
九、布置作业
研讨与练习三。

附:
献给母亲的诗
海涅
我惯于昂首阔步,两眼朝天,
我的性情也有点执拗倔强;
即使国王跟我面对面相望,
我也不会低垂下我的眼帘。

可爱,慈母啊,我要对你直言:
尽管我的傲气是如此刚强,
一到你的幸福的亲切的身旁,
我常常感到自卑而畏缩不前。

你有渗透一切的,崇高的精神,
光芒四射,直飘向日月星辰,
是这种精神暗暗地征服了我.
回忆往事真使我感到难过,
我做错许多事情,伤你的心。
那样万分爱我的慈母的好心!

③ 我的母亲独一无二的教案

那什么意思啊?
教学简析:

《我的母亲独一无二》是我去年上半年开发的一堂阅读课。用开发可能过于抬高自己了。但为了研究这堂课我的确花了不少心血。教材选自《普通话培训测试指南》中的一篇文章《我的母亲独一无二》。为了使文本的人文元素更深入人心,我对教材进行了重组。第一省去故事的结局。在学生充分感悟这对母子相互支撑的感人故事之后,再呈现故事的结局。目的在于营造一种情感落差,从而带给学生心灵更大的震撼。这样的教学处理在选用课外教材进行补充教学时可以适用,在教学课内教材时我们也可以借鉴这种制造情感落差与矛盾冲突的策略。第二我在教学中整合进一些新的元素,即自己对文本解读后的感悟。在教学中我补充了一封书信。这就是我根据教学的需要,从作者罗曼·加里的自传体小说《黎明的承诺》中提取改编创作的。

下面我将从教材解读与文本架构两方面进行简要地阐述:

第一,文本中的故事之所以感人在于母亲用自己的坚韧撑起了这个十分清贫的家。我想大家都会被这几个细节深深感动。“然而有一天,我发现母亲正仔细地用一小块碎面包擦那给我煎牛排用的油锅。”这使人一下子就想起满文军那首感动了大江南北的《懂你》。然而就是这样一位清贫的母亲却“经常能拿出令人吃惊的东西摆在我面前。”但“她自己从来不吃肉,一再说自己是素食者。”直到那一天被我无意间发现了“她称自己为素食者的真正原因。”其二,文本的感人之处还在于儿子用自己的坚强与不懈地努力撑起了母亲对生命最真切的渴望。“她的头歪向枕头一边,痛苦地用手抓挠胸口。床架上方,则挂着一枚我1932年赢得耐斯市少年乒乓球冠军的银质奖章。啊,是对我的美好前途的憧憬(chōng jÎng )支撑着她活下去,为了给她那荒唐的梦至少加一点真实的色彩,我只能继续努力,与时间竞争,直至1938年我被征入空军。”我们可以假想儿子在母亲身患重病之后如何克服生活的种种困难,如何一边学习一边照顾母亲,如何为了母亲的梦想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与拼搏。其三,文本的感人之处还在于故事的结局,这也是文本最震撼人心的部分。当儿子带着成功的喜悦,带着对母亲的无尽思念,回到旅馆时才发现母亲早已经离开人世。当我呈现这部分内容时我发现学生愣住了,有的甚至眼眶也湿润了。而让我们更加难以置信的是母亲居然在临死前给儿子写了两百多封信,而正是这些信带给作者无穷的精神力量,坚持到胜利的那一天。要知道和武器精良又残暴的德国军队作战是异常艰苦的。母亲用自己那份独一无二的爱撑起了我的希望。

第二,我想谈谈基于这样的文本解读之后,我是如何重新建构文本的。我把文章分解成一个点,两条线,一个来回。一个点就是抓住文章的一个关键词“支撑”,两条线就是母亲一条主线,儿子一条暗线。即母亲用无私的爱撑起这个家和我用自己的孝敬感恩之心撑起母亲生命的希望。一般人往往只关注母亲的那条明线忽略儿子的那份坚韧与孝敬。一个来回指的是二次世界大战中母亲用自己的两百多封家书鼓舞支撑着我一次次战胜困难,可以说这是母亲给予儿子的二度支撑。当儿子带着成功的解放勋章回家时,我的心情是充满期待的,我期待着自己的成功将会使母亲喜出望外,从而支撑激励着母亲焕发出更加鲜活的生命光彩。这原本也是儿子对母亲的二度支撑。

至于教学设计在资料中我都详尽地作了说明,当然一些细微的地方今天我做了调整。这也是我第一次把教学设计的细节完全地呈现给听课的老师。我想这样的文本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感动,而应该化作深爱、感恩我们自己母亲的行动。因为每个人得到的母爱都是独一无二的。我希望大家如果觉得有必要,也可以回去在自己的班级重新演绎这份独一无二的母爱!

教学内容:(选自课外)

(适用于五年级补充教学)

我的母亲独一无二

法 罗曼·加里

记得我十三岁时,和母亲住在法国东南部的耐斯城。母亲没有丈夫,也没有亲戚,够清苦的, 但她经常能拿出令人吃惊的东西摆在我面前。她从来不吃肉,一再说自己是素食者。然而有一天,我发现母亲正仔细地用一小块碎面包擦那给我煎牛排用的油锅。我明白了她称自己为素食者的真正原因。

我十六岁时,母亲成了耐斯市美蒙旅馆的女经理。这时,她更忙碌了。一天,她瘫在椅子上,脸色苍白,嘴唇发灰。马上找来医生,做出诊断:她摄(shè)取了过多的胰岛素,直到这时我才知道母亲多年一直对我隐瞒的疾痛——糖尿病。

她的头歪向枕头一边,痛苦地用手抓挠胸口。床架上方,则挂着一枚我1932年赢得耐斯市少年乒乓球冠军的银质奖章。啊,是对我的美好前途的憧憬(chōng jÎng )支撑着她活下去,为了给她那荒唐的梦至少加一点真实的色彩,我只能继续努力,与时间竞争,直至1938年我被征入空军。

然而第二次世界大战随即爆发。巴黎很快失陷,我辗转调到英国皇家空军。刚到英国就接到了母亲的来信。这些信是由在瑞士的一个朋友秘密地转到伦敦,送到我手中的。

漫长而艰难的战争终于结束了。现在我要回家了,胸前佩带着醒目的绿黑两色的解放十字绶(shòu)带,上面挂着五六枚我终身难忘的勋章,肩上还佩带着军官肩章。现在我要回家了!

词语注解:

素食者:长期吃素菜,不沾荤腥(鱼、肉等)的人。

胰岛素:促进体内淀粉生成,加速葡萄糖分解吸收的激素。胰岛素分泌减低即引起糖尿病。病人必须服用胰岛素予以治疗。

憧憬:希望、向往。

绶带:一种系勋章的彩色丝带。

故事结局:

可是,到达旅馆时,没有一个人跟我打招呼。原来,我母亲在三年半前就已经离开人间了。在她死前的几天中,她写了近250封信,把这些信交给她在瑞士的朋友,请这个朋友定时寄给我。就这样,在母亲死后的三年半的时间里,我一直从她身上吸取着力量和勇气——这使我能够继续战斗大胜利的那一天。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潜心会文,了解这对母子感人肺腑的故事。

2、自主体悟,懂得抓住关键词句品析人物的内心情感。

3、双向解读,感受母爱的无私、伟大与儿子的孝敬、懂事。

4、领会那份独一无二的母爱,学会坚强地面对生活的挫折与磨难。

二、教学过程:

(一)起——入文初读感知。

1、课前谈话:假如有人问你这个世界上你最爱的人是谁,你会怎么回答?假如有人问你这个世界上谁是最爱你的人,你又会怎么回答?

2、引导过渡:的确,这个世界上有许许多多的人值得我们去爱,也有许许多多的人们深爱着我们,但我们每个人都不会忘记我们的母亲那份沉甸甸的爱。——板书《我的母亲》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关于母亲与儿子的故事。请同学们放声朗读这则故事,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次,努力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4、交流: 抓挠 憧憬 胰岛素 糖尿病 (指导读句子,把这些词语放到句子中谁再来读读)

(1)理解词语(“抓挠”做做动作;“憧憬”找找近义词;“胰岛素”与“糖尿病”说说二者的关系。)

(2)句子一:马上找来医生,做出诊断:她摄取了过多的胰岛素,直到这时我才知道母亲多年一直对我隐瞒的疾痛——糖尿病。

(3)句子二:啊,是对我的美好前途的憧憬支撑着她活下去,为了给她那荒唐的梦至少加一点真实的色彩,我只能继续努力,与时间竞争,直至1938年我被征入空军。

(4)句子三:(老师还发现有一个长句子特别难读)然而有一天,我发现母亲正仔细地用一小块碎面包擦那给我煎牛排用的油锅。

5、读了这篇文章,你读出了一位怎样的母亲呢?

(二)承——入情深读感悟。

1、 是呀,作者就用饱含的深情的笔调向我们描述了一位慈爱、善良、清贫、艰辛的母亲。请同学们带着这种感受默读课文,用心划下最令你感动的句子。

2、 交流,顺学而导:

板块一:

然而有一天,我发现母亲正仔细地用一小块碎面包擦那给我煎牛排用的油锅。我明白了她称自己为素食者的真正原因。

(1)学生读句子,谈自己的感受。

(2)假如是你,亲眼目睹母亲的这种举动,会怎样呢?——读句子。(个别读)

(3)去掉“小”和“块”再读读,你又读懂了什么?(家庭的贫穷)(母亲穷、母亲苦啊!)

(4)但就是这样一个原本就清贫的家庭,母亲为了经常拿出令人吃惊的东西摆在我的面前,她自己从来——不吃肉,一再——说自己是素食者。

(5)此时,你觉得母亲仅仅是在擦油锅吗?母亲颤抖的双手擦出了什么呢?

(6)擦出了生活的艰辛,擦出了儿子的心酸,擦出了儿子对母亲的感激,擦出了母亲对儿子那份深深的爱啊!——齐读句子。是母亲用那份坚强撑起了这个家啊!

板书:

支撑

母亲 儿子

板块二:

一天,她瘫在椅子上,脸色苍白,嘴唇发灰。马上找来医生,做出诊断:她摄(shè)取了过多的胰岛素,直到这时我才知道母亲多年一直对我隐瞒的疾痛——糖尿病。

(1)交流读懂了什么?

(2)点拨:从哪些字词感受到此时的母亲已经病得很重了?——指导读好前半句“一天,她瘫在椅子上,脸色苍白,嘴唇发灰。”(个别读,点评:你感受到母亲焦心的疼痛,你感受到了儿子的担忧与无助……)

(3)课文还有哪些句子也告诉我们母亲的病情十分严重呢?——指导读好“她的头歪向枕头一边,痛苦地用手抓挠胸口。”(个别读,评价:你体会到了母亲痛苦的心情,你体会到了母亲抓挠胸口的那份煎熬)

(4)母亲为什么会突然病倒呢?(工作劳累,营养不良)

(5)母亲拖着疾病撑起了这个家,但也撑坏了自己原本就虚弱的身体啊!——朗读“一天,她瘫在椅子上,脸色苍白,嘴唇发灰”“她的头歪向枕头的一边,痛苦地用手抓挠胸口”(假如是你,你会怎样深情回忆这段往事呢?)

(6)再回读“擦”,此时你又读懂了那一擦,还擦出了什么?

(7)为了不影响儿子的健康成长母亲一直默默承受着这份痛苦。多么伟大的母亲啊,可上苍为什么还要如此折磨这样一位慈祥的母亲呢?

(三)转——入境研读体悟。

1、过渡:在如此沉重的灾难面前,在身体几近瘫痪,生命如此垂危的时刻,是什么支撑着母亲仍然坚强地活下来呢?

(1)读句子,谈体会:透过那枚奖章母亲仿佛看到了什么?

啊,是对我的美好前途的憧憬(chōng jÎng )支撑着她活下去,为了给她那荒唐的梦至少加一点真实的色彩,我只能继续努力,与时间竞争,直至1938年我被征入空军。

(2)引导:憧憬就是美好的愿望。但我们知道希望有时会落空,梦想有时会破灭,对一个生命垂危的人来说,破灭了希望就意味着什么?

(3)儿子有让母亲失望吗?此时你又读懂了什么在支撑着母亲坚强地活下来呢?板书:(是呀,是儿子对母亲的孝敬与不懈地努力撑起了母亲心中对生命最大的渴望)

支撑

母亲 儿子

支撑

(4)的确儿子也没有让母亲失望!朗读句子。

2、但正当母亲为儿子的成功由衷地骄傲时,更大的考验正等着他们。

(1)同学们,请闭上眼睛听录音。你想作为一名空军战士在战争中他可能会遇到怎样的困难与考验呢?(课件播放介绍二战的资料)。

(2)交流。(评价:可能与敌军相遇;可能流血牺牲;可能身负重伤……)

(3)是什么支撑着我一次次与死神擦肩而过时坚强地站起来呢?(可以引导学生读第4自然段)(你想母亲可能会在信中说什么呢?)

(4)是呀,这位母亲为儿子捎去了问候与祝福,更为他捎去了勇气与力量。

(5)出示课件,自由朗读母亲的信件。

(6)导读:

那是一次反狙击战中,我们的部队几乎弹尽粮绝,我想起了你——母亲,是你的问候带给了我重新战斗的勇气————学生朗读母亲的来信。

记得那次与残暴的德国空军相遇,我的战机不幸被敌军击落。当我从血泊中醒来时,耳畔再次传来您的呼唤————学生朗读母亲的来信。

5、漫长而艰难的战争终于结束了,现在我要回家了。同学们,拿起书读读那令人激动的时刻吧!(再指导读“现在我要回家了!”)

6、想象一下这对母子经历了生离死别般的痛苦,经受了几年思念的煎熬,久别重逢时可能会怎样呢?

3、指导读好句子:“现在我要回家了!”

(四)合——入理延读提升。

1、生活不是故事,因为它有美好的阳光,也有残酷的冰霜。

2、播放课件,教师深情地诵读故事的结尾。

3、我想此时大家一定有许多的话想说,千言万语都化作朗读表达出来吧!

4、在一个秋雨绵绵的午后,我把母亲重新安葬在一块清净的地方。迎着凄凄的秋雨,我会想起什么呢?又会给另一个世界的母亲捎去怎样的思念呢?(我忘不了母亲擦油锅的背影;我忘不了母亲突然病倒的痛苦;我忘不了临别时母亲叮嘱的话语;我忘不了往事的一幕幕)

5、在遥远的地方,母亲如果听到你们的这番话,一定会宽慰地笑的。相信此时大家对母亲的这封信一定会有更深的体会。——出示母亲的信,母亲用那份独一无二的爱在告诉儿子什么呢?

6、这是母亲对儿子说的最后一番话,也是陈老师想对大家说的话。我想这也是你们的父母想对你们说的话——齐读母亲的信件。

④ 回忆我的母亲教学设计什么叫回忆录轻快

回忆我的母亲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1、学习本文按照一定顺序选择专表现人物思想品属质的写法。2、体会议论这种表达方式在记叙文中的特点和作用。

过程和方法目标:1、通过朗读,理清本文讲述了母亲的哪些事迹。2、体会本文质朴的语言,理解作者对母亲深深的敬意。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学习母亲勤劳俭朴、艰苦奋斗、认识大体、顾全大局的优秀品质。

阅读全文

与我的母亲教学设计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有趣的水语言教案反思 浏览:926
苏教版高中语文pdf 浏览:49
幼儿观察能力教案反思 浏览:927
托班音乐教案红灯笼教学反思 浏览:232
怎样让学生爱上语文课培训心得 浏览:404
山西统考2017语文试卷 浏览:805
三年级下册语文半期考试jian参考答案 浏览:455
舞蹈课教学计划表模板 浏览:682
2013小学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浏览:393
快速波尔卡音乐教案 浏览:430
初高中语文语法 浏览:942
县域课堂教学改革 浏览: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学设计 浏览:832
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教学策略研究 浏览:795
朝阳区20152016期末语文 浏览:521
天勤教育教学点 浏览:534
语文九全课时特训答案 浏览:679
户外活动教案跑 浏览:977
2016重庆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885
大班音乐活动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浏览: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