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小学二年级心理健康这是为什么课后反思
心理健康活动课是当前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有效途径和载体,是高中活动课程和校本课程建设与开发的一种有益补充。那么心理活动课究竟应该怎么上?怎样才是一堂好的心理健康活动课?这是我每一节课都在思考的问题。
“活动”和“体验”是心理活动课最核心的两个要素。心理健康教育的首要目的还不在于解决知与不知的问题,而是要通过创设一定的心理情境,开展极富启发意义的活动,来造成个体内心的认知冲突,唤醒学生内心深处潜意识存在的心理体验,以达到影响他们心理,提高心理素质的目的。对于个体心理来说,再精彩生动的讲授都无法替代个人的亲身感悟和直接体验,哪怕只是一点小小的启发,也能留下深刻的记忆。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心理教育是一种以体验式学习为主的教育。
心理活动课可以运用的活动形式丰富多样,如游戏、情境剧、角色扮演、情景模拟、讨论沟通、行为训练、心理测试等等。但我在活动的选取上根据主题的需要,选用了以下教学方式:
一、故事导入引心情:
引入新课时,我设计了一个《草船借箭》的故事,让学生在他们熟悉的故事情节中了解到“嫉妒心理就是看见他人比自己强,心理就不舒服,甚至产生强烈的憎恨,总想排除别人超越的地位,破坏别人超越的状态。”这样学生很容易理解嫉妒的心理现象,变抽象为形象。
二、情境剧中见情境。
情境剧与现实相结合,使学生转变观念,接受心理训练。
情境剧表演是学生喜欢的形式,特别是心理健康课中,一些生活故事更适合学生表演。而每一个故事中都包含着深刻的哲理。它使学生在愉悦的故事情境中明白了道理,转变观念,接受心理训练。在本课中通过情境剧表演,总结出了克服嫉妒心理的技巧:宽宏大量,善于帮助别人;心胸宽广,热情赞扬别人的长处等。使学生明白:同一件事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看法和态度。世上很多的事取决于我们自己的想法,可以说是一种快乐的选择。
三、引导反思改错误。
心理健康课对于教师来说是倾听是引导,对学生来讲是倾诉是交流。它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说心理话、宣泄情绪、情感的机会和场所。在感知、体验、明理之后,我引导学生对自己的过去的行为和经历进行反思、检查、评价,从而调整自我,寻求新知,使问题得到初步的解决。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反思,纠正旧我,寻找新我。
❷ 心理健康教育课《如何与父母沟通》教学反思
首先,要认为家长始终是爱自己的;其次,理解家长,他们的办事或版处理事情,甚至爱我们权的方式可能不被我们认可,但是,我们要尽最大可能理解;再次,用合适的口吻告诉父母自己的心理想法,让他们有机会有可能理解自己;最后,多跟父母聊天,增近了解和关心,等等、、、太多的方式都可以跟父母沟通啦,良好的沟通,去享受更多的父母之爱,加油吧。
❸ 小学五年级心理健康下册《如何正确对待师生关系》教案及教学反思
关键字:教案设计理念:青少年学生都希望得到老师的关心、理解、爱护和信任,无数事实证明,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学生积极进取的精神食粮和无形动力,那么,教育学生正确对待师生关系就成为不可缺少的一课。 教学目标:1、让学生会正确看待师生关系,处理好与老师之间的关系。 2、让学生体会学习不是报答老师或报复老师的工具,而是为自己学的。 3、在师生关系中,喜欢不是必须的,即使老师不喜欢孩子,孩子也可以做个好学生。 教学准备:教育故事五年级牵手两代《老师小瞧我》、下载歌曲《我相信》 教学过程(本文来自优秀教育资源网斐.斐.课.件.园): 二、活动记录: 1、老师口述故事: 学生的心灵独白:我真没有想到,老师会那么瞧不起我! 外国语学校在全市招生,我们老师推荐几位学习好的同学去参加,让他们去填写登记表。我说我也想报考外国语学校,不料,老师不仅不让我报名,还说我给学校丢人。我当时就急了,和老师顶撞起来。这不,老师又让我叫家长。 唉,我真是倒了八辈子霉了!我从上学起就没有遇到过一个好老师。我不就是调皮点吗?我不就是活泼好动点吗?我不就是成绩总是不如一般学生考得好点吗?其实,我比他们那些书呆子聪明多了。可是,想不到,老师总是那么小瞧我!上课不叫我回答问题也就算了,有时候我的作业写得好了,老师竟然怀疑我是抄的。你说,天底下怎么会有这样的老师呢? 针对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 学生:他头一低,不好意思地说:“我当然属于那种老师不正眼瞧一眼的学生。” 学生:老师不是看不起我吗,我就是要捣蛋,专门和老师对着干,作业故意不完成,上课故意和同学说话,让他上不成课,气死他! 学生:不就是考不上学吗,无所谓,很多成功的大老板都没有学历,将来我也弄个大老板当当,说不定大学生还得给我打工呢! 学生:说真的,我还从来没有想过这个问题。不过经您这么一问,我似乎突然明白了,老师喜欢学习好的同学也有她的道理啊。 教师总结: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交往也和任何人的交往一样,存在着相互吸引的原则——老师不可能喜欢所有的学生,学生也不可能喜欢所有的任课老师,学生和老师之间出现矛盾、摩擦是无法回避的现实。再说,在师生关系中,喜欢不是必须的,你不可能让每一位老师都喜欢你,即使老师不喜欢你,你照样可以做个好学生,让他们瞧瞧,你是好样的。 老师接着补充学生不知道的,生活和工作中的一些压力。希望学生多理解、包容,因为老师和你们的父母一样,是人不是神,可能有时对你们粗暴了一些,但他们只有一个共同的目的,就是希望你们能好好学习,将来有一个好的前途。 四、活动小结: 同学们,不要让别人对你的评价成为你前进的绊脚石,一个人的学习不是为家长学的,更不是为老师和同学学的,而是为自己学的。一个人要想自己有一个好的将来,就必须从小好好学习,掌握必要的知识,以便更好的解决在生活中、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所以,你没有必要非要用好的成绩证明给别人看,对得起自己就行了。教学反思:通过这一节课的活动,希望让学生明白,学习是你自己的事,不是你“秀”给老师看的,也不是专用来“报答”老师或“报复”老师的,就算老师对你印象坏透了,你还是应该努力学习,甚至说你更应该加倍用功,证实自己的好,给老师看才对啊!让学生深刻体会到,如果你的学习完全取决于对老师是不是有好感,不是太可悲了吗?
❹ 帮助儿童绘画心理辅导教学反思
在儿童成长的过程中,受现代社会激烈的竞争,学习负担过重,家长期望值过高、学习竞争的压力较大等多种因素的刺激,部分孩子的情绪和行为难免受到环境的影响而表现出一些异常,如缺少安全感、存在学习障碍、依赖感强、焦虑内向等。在现代几百种治疗方法中,多数是以言语为媒介从而实施心理辅导的。虽然这些方法在矫正成人非理性认知和思维上有一定的疗效,但在解决儿童的心理问题,尤其是以情绪困扰为主要症状的心理问题时,这些疗法难免显得无能为力。运用绘画疗法,以学生的绘画为媒介,可以较容易地走进学生的心灵,及时对学生的情绪障碍、创伤体验等心理问题进行疏导,能取得一定的实效。绘画治疗是促进和改善儿童心理健康成长的重要且有效的途径。
一、绘画疗法的理论基础
绘画疗法作为心理治疗的一种形式是以大脑两半球分工和心理投射理论为基础的。
1.大脑偏侧化理论。神经生理学家Sperry 的裂脑实验证实, 左半球同抽象思维、象征性关系以及对细节的逻辑分析有关, 右半球则是图像性的, 与知觉和空间定位有关, 具有空间鉴别能力。这说明音乐、绘画、情绪等心理机能都是由右半球所掌控的。心理学家Ley认为“ 一个人不能用左半球的钥匙去开右半球的锁”。因此,绘画疗法认为,右半球所控制的绘画艺术活动能影响、治疗情绪机能障碍。
2.投射理论。绘画治疗的基础是投射。在分析心理学中投射被认为是无意识主动表现自身的活动。投射的产物不仅以艺术的形式存在,梦境、幻觉、妄想等也都可以理解为心理投射。艺术心理学认为绘画天然就是表达自我的工具,是用非语言的象征性工具表达自我潜意识的内容。因此, 绘画可以作为心理投射的一种技术。把人内心的情感、情绪感受、潜意识、动机等通过绘画的形式不自觉地流露出来,以直接的、形象的特点呈现出来,更加便于分析一个人的内心世界,探索自我。
二、绘画疗法在学校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小学阶段,是一个人个性发展、性格形成的关键时刻,是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的重要时期。小学生的心理现状,使绘画疗法在学校儿童心理健康中的作用突出。
1.小学生心理状态剖析。由于社会的发展与开放,小学生的生理发育比过去提前许多,相对生理的发育,小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较低,常常不能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情绪及心境体验等。生活中有的学生,家庭亲子关系不亲、与老师关系疏远;现代家庭居住的高楼环境,又缺少玩伴和朋友,当出现心理创伤或有异常情绪及行为表现时,或由于害羞,或由于自尊心太强,不愿意或不好意思向父母和心理老师倾诉。这些不良的心理情绪影响了他们的健康成长。
2.绘画疗法在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优势。绘画是潜意识的表达。绘画对儿童有着一种天然的吸引力,而借助色彩也可以有效释放调节疏导儿童的心理作用。一笔一画乃至颜色的选择,可以将孩子内心深处难以用言语表达的焦虑、喜悦、愤怒、愿望等在绘画作品中投射出来,而隐藏或被压抑的心理情绪也就自然释放出来。绘画的语言丰富,内容清晰。由于图画所传递的信息远比语言丰富,表现力更强等优势,绘画过程其实也是一次审视自我、认识自我、反思自我、探索自我的旅程。绘画疗法的优势,也体现在它的日常性、灵活性、可操作性。拥有一只画笔,随心所欲,便能获得瞬间心灵的宁静,宣泄压抑的情感。
三、绘画疗法在儿童心理健康辅导中的应用
绘画疗法在学校儿童心理健康辅导中的应用主要有三方面:
1.绘画疗法在处理儿童情绪障碍方面的作用。以语言为媒介实施现代心理治疗并不能解决一切心理问题,兰格认为“有一个重要的事实,即有些地方靠语言的影响力是达不到的,那就是所谓的‘内在经验’的领域,即情感或情绪……艺术的基本功能是将情感客观化,以便思考和理解这些情感”。早在20世纪2 0年代弗洛伊德就提出,绘画可以治疗心灵创伤。绘画对于调整人的状态、释放人的情绪,如愤怒、畏惧、妒忌、紧张、忧郁、疯狂、散漫、疲惫、自卑等等,都能起到良好的效果。
2.绘画疗法在提高儿童自我概念方面的作用。自我概念是人格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与儿童的心理健康密切相关,但儿童自我概念的形成往往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积极自我概念的形成也难免会受到一些条件的限制。对于儿童绘画治疗的研究发现,绘画治疗能提高儿童的自尊和自我概念,促进其和谐人格的构建。
小学生如果从小懂得关照自我的情绪意识,学会一些关照自我的方法,有利于逐步形成健康的人格。为此,我们特意安排了一节心理辅导课,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内在小孩”。告诉学生――假如童年时“你”正常的需要没有得到满足,许多自然的情感受到了压抑(特别是受伤或愤怒的感觉),虽然形体长大了,但“你”的内心其实还存留着脆弱、受伤、需要被关注的童稚小孩,这就是“你”自己的“内在小孩”。“自己”就会带着这个受伤的“内在小孩”一起长大。怎样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内在小孩”呢?学会关照自己的“内在小孩”呢?我先请每个学生在放松幂想后“画”出自己的“内在小孩”。学生们边画边感受到了自己的“内在小孩”:
有的学生画了自己孤独的“内在小孩”,他说:我的“内在小孩”一个人在深深的树林中,自己一个人,很孤独;
有的学生画了自己愤怒的“内在小孩”,他说:我的“内在小孩”,因为受到了冤枉,很愤怒;
有的学生画了自己胆小害怕受委曲的“内在小孩”,他说:我的“内在小孩”常受其他人的批评,胆子非常小等等。
画出自己的“内在小孩”,帮助学生在画画中感悟和觉察到了自己的确是需要关照了,为学习关照自己奠定了基础。接下来,老师引导学生学习关照自己的方法:看着画,跟自己对话――和自己的“内在小孩”说说话,了解一下自己的“内在小孩”:
喜欢什么?喜欢什么?害怕什么?有什么感觉?需要什么?我怎么才能让你感到安全?我怎样才能让你开心?
让每位学生和身边的的伙伴分享一下这种感觉,两人一组,相互交流。
通过“看看、说说、感悟、觉察……”使学生学习了关照自己“内在小孩”的方法。可见,利用绘画技术,在使学生更多地了解自我,关注自身成长方面确实有独到的作用。
3.绘画疗法在促进儿童社交技能方面的作用
绘画可以改进社交技巧。格瑞德和帕提斯也认为,绘画这一心灵介质具有神奇功用,“绘画不仅可以增进沟通和表达,提供乐趣、掌控感以及成就感,作画的过程也有助于心理疾病的改善。绘画和治疗之间的交互作用可以评估治疗的过程,并澄清人格的内在动力,以及揭示隐藏的冲突。绘画催化儿童的自发性,并帮助受阻的青少年远离个人发展上的关卡。绘画亦可以帮助成人辨认在其行为当中反复发生的主题,并专注在最凸显的问题上”。实践表明,绘画是人们最适宜的心灵表达方式,用其来宣泄攻击和敌意的感受,对于情绪激烈而控制困难的儿童与成人而言,尚未找到比绘画更好的替代策略。绘画具有使患者自主控制的好处,也就是自我增强的行为。
由此看出,从情绪障碍到自我概念再到社交技能等,甚至对特殊有言语表达障碍的儿童,绘画疗法无不发挥着重大作用,从绘画治疗在儿童心理辅导的应用上,我们一致认为,绘画疗法是一种促进儿童心理健康的重要方法,相信随着研究的深入,绘画治疗在儿童中的应用范围和群体会越来越大。
❺ 关于心理课怎样合理调适自己的情绪的教学反思怎么说
情绪有积极和消极之分。积极情绪,如快乐、幸福、满意等,有助于身心的健康;而消极情绪,如烦闷、痛苦、不满意等有害于身心的健康。如果不良情绪在较长的时间内得不到缓解或转变,个体就容易出现心理问题或心身疾病。
职业倦怠使我们产生消极情绪,而消极情绪长时间的作用,可以导致我们的日常工作进入一个恶性循环中:情绪低落——工作热情降低——工作效率降低——进一步的情绪低落……最后导致职业发展机会减少,人际关系淡漠,自我评价降低,未来的发展前景越来越暗淡。
情绪调节是当个体情绪的成分发生了变化时,运用一定的情绪调节策略,对情绪进行合理的控制,使个体能够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情绪调节不仅可以降低消极情绪,还能增强积极情绪,同时还能调节消极情绪和积极情绪之间的平衡。因此,一个心理成熟的人,不是没有消极情绪的人,而是善于调节和控制自己情绪的人。
如何使自己的身心能在短时间内获得最佳状态,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去迎接复杂多变的工作带来的各种挑战,可以试用下面几种技术和方法:
(1)认知调适法。
当遇到挫折时,冷静的思考,回顾自己的工作经历并进行客观分析,让自己保持心理平衡。当然,学会合理认知,不只是被动、无奈的调整自己的认识,接受已发生的事实,而应该积极、乐观的去看待每一件事。选择自己心情愉快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处理问题,获得良好的情绪体验,继而积极的改善倦怠情绪。
(2)转移法。
现代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在发生强烈的情绪反应时,人的大脑中存在一个较强的“兴奋灶”,而如果另外建立一个或几个“兴奋灶”,便可以抵消或缓冲原有的优势“兴奋灶”。转移的方法很多,如欣赏音乐、体育锻炼、冥想、旅游等。因此,当消极情绪出现时,可以有意识的将注意力转移到其他事情上去,以此来缓解不良情绪的困扰。
❻ 心理健康教案我是什么样的人 教学反思
三、总结
今天,我们对自己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每人都有出类拔萃的长处,每人回也会有需要努力改答正的缺点,在进步中成长,在进步中提高,扬长避短,扬起自信的风帆,相信每一名同学都会成为未来之星。
四、课后延伸
让父母说说眼中的我们是什么样的,根据父母说的想一想以后怎么做
❼ 如何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_教学反思_教学随笔
对于毕业班学生,他们由于过重的课业负担及其他因素,产生心理担忧的现象,急需发泄的现象。我们五年级学生正处在不稳定的青春适应期,情绪活动应属正常现象,也是与外界环境磨合时必须付出的代价,在这个可塑性极大的阶段,作为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强有力的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是十分必要和关键的,学生的心理健康平时很难看出什么问题,我们能为学生的心理健康做些什么呢? 一、为学生提供一个民主、宽松的班级环境 在学校中,由于我们与学生所处的特殊地位和学校管理的需要,常常容易形成带有很多强制性的管教方式。对学生的行为规定了许多(校规、班规、----),这也不准,那也不准,似乎学生的一切必须服从老师的意志,容易使学生觉得生活在没有“自由”、不能越“雷池”半步的环境之中,结果学生要么感到自己无能、羞怯、退缩,形成过分服从与依赖等不良心理品质,要么形成反抗、仇视、不信任、不合作等不良行为特征。随着学生的年龄增长,其生活适应能力越来越强,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活动能力。于是我就充分发挥学生的民主自制能力,通过在班级中建立一定的鼓励惩罚机智,从而还给学生一个自由的空间。我以营造班级气氛为关键,以民主、活泼的风格来组织班级生活,开展集体活动,无疑将有利于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例如:在班中定期开展评比活动,将一周学生的行规情况进行评比,定期开展才艺展示,各类故事比赛等,让学生在活动评比中得到一个宽松的环境。 二、帮助学生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 心情开朗、轻松、安定、精力充沛、对生活充满乐趣和信心,对身体有良好的自我感受,这是稳定而良好的情绪状态的标志。它对个人的心理健康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如果一个人患得患失、喜怒无常、忧心忡忡、情绪状态不稳定,而自己又不善于排遣和调节,就会导致心理障碍,严重者甚至精神失常。因此,要维护和保持心理健康,就必须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学生的情绪控制力是较差的,常常喜怒形于色。而且,由于独生子女受到家长的迁就过多,容易形成冲动、自私的特点,患得患失,稍不如意就觉得委屈了自己。这样就容易形成不良的情绪状态,影响心理健康。因此,我在平时工作中注意培养学生的情绪自控能力,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情绪状态。本周,在我班就发生了一件另人意外的事情。我班的小徐,是个活泼开朗的女孩,但因为家庭因素,父母上月离婚后,对她打击很重,觉得心情压抑,但是她是住宿生平时都和同学在一起,和别人说这事会让人笑话,压抑在心中的愤怒无人倾诉,于是就在某天早上将别人的眼镜丢在垃圾筒里。以寻求发现,事后她还不肯承认,在我的诱导下她终于承认,我立刻和其家长取得联系,一边批评教育,一边做她的心理辅导,告诉她有不开心和压抑要和老师家长沟通,而不要自己寻求一种不合理的方法解决,这是很愚蠢的。她终于在我们的开导下认识到自己这种行为的错误,并表示再也不做这样的傻事了。 三、给学生传授一些心理保健知识 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还依赖于我们对心理健康知识的传授,让学生理解心理健康的基本状况,以便对日常心理行为能进行正确地鉴别,分清是非。如在课外阅读中,学生能辨别哪些是健康的有益的。对个别有心理障碍的学生,结合自己的切身体验,传授一些心理保健知识。 四、积极诱导学生构建并完善自我调控机制 在学生心理发展过程中,出现这样或那样非积极因素和动向是正常的,也是能够预料到的,关键在于我们能否正确引导学生及时发现并随时铲除消极心态,努力按社会的规范调节自己的情绪、需要和行为。在每一学期的期中、期末复习考试前,总有一部分同学视考试为无所谓的态度、消极怠学、虚度时光,一发现这些学生的消极思想后,就积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学习的重要性;了解他们的心理活动,多给予一些鼓励等;于是这些同学又有了一定的学习兴趣。 总之,班主任老师的工作是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一环,也是开展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学生优化环境,教学生自我调整,做到防患于未然,是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 内容概括:这篇介绍了关于如何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反思,希望对你有帮助!
❽ 小学心理健康《同桌小伙伴》课后反思
本课文以四个小伙伴去春游为题材,在春游那天中午吃午餐时发生的一件事为重点展开的一个小故事。主要教育孩子们应该乐于助人、并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给别人最需要的帮助。教学的重点就是识字和朗读。在指导朗读方面我做到以下几点: 1、换位思考,帮助学生理解 我请学生换位思考:如果你就是玛莎,你的包丢了,你是什么样的心情?学生这时候自己就是玛莎了,他们会说出各种的心情:我很难过。我很伤心。我很着急。我又着急又难过。如果你是玛莎你愿意接受谁的帮助,这一问题也引起了孩子的共鸣。换位思考的结果让学生比较好地理解了课文。 2、结合课文理解词语,联系生活运用词语。 《小伙伴》这一课中,“一边,一边”这个句式是学生应该理解的。因此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在学生读了带有“一边,一边”的这句话后,问学生能用这个句式来说说吗?”(出示:一边……,一边……句式)孩子们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各抒己见。
遗憾之处: 1、这堂课的识字教学虽然顾及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放手让学生自己解决。但是没有做到很好的引导学生识记字形,导致学生对生字的字形印象模糊。 2、在这堂课的朗读教学中,老师的评价较多,学生的评价较少。如何指导学生评价,并且让学生的评价评到点上,起到和老师评价同等的作用?这是我今后要思考和摸索的问题。 3、这堂课的写字指导和学生的课堂书写都在匆忙之中完成。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要加大课堂书写的比重,不让它留于一种形式,让学生实实在在地在课堂中学好字,写好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