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中班社会我给家乡拍张照教案
设计理念:
本教材从艺术与生活、艺术与文化、艺术与情感、艺术与科学四个方面入手,把“老照片新照片”“幸福时刻”“留给未来的回忆”三个课题重新整合成了《方寸天地》。在活动设计中,以照片为线索,讲述照片上的人和事,感受自己熟悉而真实的日常生活;搜集童年的照片,回忆幸福的往事,观察照片的构图,并学习、了解最基本的表现方法,让他们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用手工、纸工制作使相机成为他们亲切的伙伴;用表演去回忆往事,演绎过去,从而让学生学会观察生活、认识生活,激发学生热爱生活,在生活中发现美,创造美。从而引导学生体会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意义。
教学目标: 1、学生欣赏老照片、新照片,感受照片中的人和事,从生活中体会情感,回顾童年的幸福时光,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2、感受照片艺术的独特价值,引导学生对未来成长进行设想。
3、了解取景、构图知识,能运用构图知识进行模拟拍摄。
教学难点: 1、理解老照片的历史背景;
2、了解照相的基本常识:构图、取景等。
教学准备: 1、学生:照片;装饰相框和制作相机模型的材料;自带数码相机或数码摄相机。
2、教师:课件准备
教学流程:
一、友情链接,自由交流
1、学生参观教室一角布置的“我的一家” 照片展
2、引导学生互相交流欣赏,讨论这些照片都有什么不同?他们让你了解到了
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3、让学生想想、看看、说说,向同学介绍照片里的故事。
①照片故事:我家的变化
②表演故事:给妈妈照相
4、大屏幕播放新、旧照片进行对比,进一步感知幸福
(设计意图:学生交流自己的照片,不仅给每个学生一个展示的机会,而且把学生对照片片面的认识集中在一起,就实现了资源的共享、知识的整合,使学生对照片有了更全面、更细致的了解。)
二、合作探究,自主制作
1、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分组:①方寸天地任我饰——装饰像框
②方寸天地任我做——制作相机模型
③方寸天地任我照——我当摄影师
2、小组讨论交流:你们小组准备做什么?怎么做?
3、小组分工合作创作:
A、方寸天地任我饰——装饰像框
①搜集各种不同的相框或其相关图、彩笔、作业纸、制作相框甩用的材料。
②引导学生讨论分析不同的相框所带给人的不同的感觉(形状、制作的材料不同、颜色的不同),并说一说自己所喜欢的相框的特点。
③引导学生分析探究相框的制作方法,将自己的设计构思用彩笔绘制出来。
④启发学生选择多种材料来设计装饰相框(如用贝壳、通心粉、方便面等材料装饰制作相框)。
B、方寸天地任我做——制作相机模型
C、方寸天地任我照——我当摄影师
① 请同桌互相做摄影者和照相者,进行摄影。
② 分组进行表演,选择不同的角色(如摄影师、不同身份的顾客),并根据不同的角色创编不同的情境、对话。
③ 请学生上来表演,学生进行提示,如表情的生动,动作的优美等。
④ 请表现出色者为全班同学拍照。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计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主动交流,亲身体验,弘扬个性,为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个性化学习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艺术展示,情感升华
1、展示各小组的制作成品
2、共享小摄影师的作品(学生自带数码相机拍下的课堂场景)
(设计意图:给学生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给其他学生一次欣赏他人、为他人喝彩的机会)
② 小学三年级上册小摄影师教案
【教学目的】 1、会认8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突然、立刻、人行道、照相机、打量、摆弄、准备、胶卷、秘书、杂志社、记者、转告”等词语。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读好对话,并从中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4、感受高尔基对男孩的关怀爱护和男孩对高尔基的崇敬与热爱。5、续写这个故事。
【教学重点】高尔基接受少先队员照相的经过。
【教学难点】通过对话和细节描写来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教学方法】情境教学及媒体资源播放。
【教学用具】生字卡片、动画、PPT。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出示高尔基图片:师:大家看,这张图片上的人是谁?是高尔基。高尔基是什么人?高尔基是苏联著名的作家。上次课,我们学习了《灰雀》,《灰雀》讲述了列宁和一个小男孩的故事,今天要学习的课文讲述的是高尔基和一个小男孩的故事。(板书:小摄影师。)
二、学生自读课文,学习生字词1、学生自读课文,找出课文中要求认读的生字,自读。2、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认读:⑴教师范读、学生跟读、小组轮流读。
⑵学生拼读,互相纠正。
⑶教师抽查学生拼读以上生字。
3、教师讲解重要的生字,学生书写:⑴老师讲解重要的生字,帮助学生初步认识这些字的笔画、笔顺、结构、部首。如:基、侧、辆、卷。⑵学生书写,教师巡视。
⑶让学生黑板上书写,其它同学到黑板批改。
第二课时
一、复习课文要求认读的生字及重要生字的书写
1、集体拼读。
2、出示生字卡抽查学生的拼读。
3、听写重要的生字词。
二、范读或朗读课文1、播放媒体资源范读课文,学生思考:课文提到了哪些人,写了一件什么事?2、学生生自读课文,边读边领悟课文如何通过人物言语和神态来表现人物的心理活动。3、师:这篇课文讲述了什么人、什么事情? 提示:这篇课文讲述了一位少先队员为苏联著名文学家高尔基照相,没带胶卷没照成相的故事。
学生答,教师补充并板书:高尔基小男孩照相没带胶卷忘带胶卷
三、学习课文第一部分(第1~6自然段)
1、师:小男孩想给高尔基照张相,很难吗?提示:高尔基很忙,而且门口有人不让小男孩进去。
2、师:小男孩是如何办到的?
提示:扔纸团。
3、师:这说明小男孩是怎样一个人?
提示:很聪明、大胆。
4、师:小男孩在纸团里怎么称呼高尔基?说明了什么?提示:他称高尔基为“亲爱的高尔基同志”,说明他很懂礼貌,同时也很尊敬、崇敬高尔基。
5、师:小男孩说:“我照完相,立刻就走”,这又说明小男孩很怎么样?
提示:说明他知道高尔基很忙,很理解高尔基,不希望占用他太多时间。
6、师:高尔基问是不是小男孩扔的纸团,小男孩在回答时也很有礼貌,从哪里可以看出来?提示:他鞠了一个躬,提出要求时使用“请”字。扔小纸团显得不太礼貌,但从小男孩子的举动,可以知道他是没办法才这样做,他其实是个很懂礼物的孩子。
7、师:小纸团扔进来时,高尔基在做读书,他有没有生气?有没有答应小男孩的请求?他怎么说?提示:没有生气,他答应了小男孩的请求。他说:“来吧,我让他们放你进来。”
8、师:高尔基很忙,而且正在读书。为什么他愿意答应小男孩的请求?而且答应得那么爽快,说明了什么?
提示:他很关心、爱护小朋友,尽量满足小朋友的要求。
9、请复述这部分主要内容:学生答,教师补充并板书:小男孩扔纸团请求给高尔基照相
四、学习第二部分(第7~12自然段)
1、学生分角色朗读或表演第二部分。
2、师:高尔基答应了小男孩照相的请求,小男孩就进来了,见到了高尔基。请看这个句子“他仔细打量高尔基,咧开嘴笑了”,“仔细打量”、“咧开嘴笑了”,说明了什么?提示:说明小男孩见到高尔基后的惊喜,他要好好看看高尔基是什么样子,同时也说明他很崇敬高尔基,他见到高尔基,很开心。
3、师:小男孩是专门来给高尔基照相的,我们看看他的水平如何?他是怎样照的?前面说他是十岁左右,他到底行不行啊?学生讨论。提示:⑴小男孩请高尔基坐在沙发看报纸──说明小男孩很熟悉怎样摆姿势,他照相应该不是第一回。而且他敢于提出给高尔基照相,说明他肯定有过照相的经验。
⑵他给高尔基照的相是要放在班级的墙报上,说明他是带着班级的任务来的,他照得好,大家才信任他。
⑶小男孩摆弄了很久很久,才准备停当──说明他很紧张。
⑷他要来给高尔基照相,却把最关键的东西──胶卷忘在家里了──说明他非常紧张,而且事前可能也没想到高尔基这么爽快就答应了他。
4、师:小男孩就要给高尔基照相了,但是,最关键的事情他忘了,他没带胶卷。那他怎么办?
提示:他往地上一坐,哭了起来。
5、师:课文中有几个地方提到小男孩哭,大家把它们找出来。提示:⑴小男孩往地上一坐,哭了起来。
⑵小男孩哭着说。
⑶小男孩哭着,跳上一辆电车。
6、师:大家看到这里,会不会想,这个小男孩太没出息了吧?干吗老哭?大家想想,为什么他哭得那么伤心?
提示:
⑴小男孩好不容易得到机会见到高尔基,高尔基答应他的请求,而且很配合他,但是,最重要的事情他却给忘了,照不成相,他很着急,所以哭。
⑵他知道高尔基很忙,而且他摆弄了很久了,已经占用了高尔基很多时间,他可能觉得很对不起高尔基,同时也可能担心高尔基会责怪他。
⑶想见高尔基并不容易,他这次照不成相,他想很可能以后再没有机会了,高尔基再也不会答应他了。
⑷他是为班级墙报来给高尔基照相的,现在任务完不成了,他可能觉得辜负了大家的信任,担心大家责怪他。
⑸他很崇敬高尔基,但是他没有做好准备工作,他觉得很内疚。
⑹他还是个孩子。
7、师:小男孩忘带胶卷,高尔基说他有胶卷。但小男孩子还是跑了。这是为什么?
提示:很可能是他太着急了,没听清高尔基的话,也可能是他太内疚了,觉得对不起高尔基,不好意思。
8、师:刚才说的是小男孩的表现,那么,在这个过程中,高尔基又是怎样表现的呢?
把有关高尔基的句子划下来,想想这些句子说明了什么?
提示:
⑴高尔基拿了张报纸,按小男孩的吩咐坐下──说明高尔基尊重小男孩。
⑵高尔基听任小男孩摆弄了很久很久──说明他对小男孩很耐心。
⑶小男孩说一切准备停当后,高尔基侧过脸,对他微笑──说明他尊重小男孩,并且态度亲切。
⑷高尔基赶紧站起来──说明他很关心、爱护小男孩。
⑸小男孩跑出去后,他走到窗口大声喊──他关心、爱护小男孩。
9、师:这部分里,讲述了什么事情?学生答,教师补充并板书:小男孩忘带胶卷哭着跑掉了
五、学习第三部分(第13~17自然段)
1、学生分角色朗读。
2、师:秘书说杂志社的摄影记者要见高尔基,高尔基见不见?为什么?
提示:不见。他很忙。
3、师:但是,为什么他又说如果来的是一位小男孩,一定要让他进来?
提示:高尔基关心、爱护小朋友,乐意满足他们的要求。
4、师:请注意秘书告诉高尔基外面有个摄影师时,高尔基首先说的是什么?他为什么这样问?
提示:首先问:“是个小男孩吗?”因为他很挂念小男孩,不愿意小男孩伤心,希望他再来。
5、师:高尔基说,如果是小男孩子,一定要让他进来,他用了“一定”这个词,这说明了高尔基怎么样?
提示:很关心那个小男孩。
6、这一段讲了什么事情?学生答,教师补充并板书:高尔基等待小男孩再来。
六、小结
师:这次课,我们学习了《小摄影师》。这篇课文讲述了高尔基和一位小男孩的故事。
请同学复述一下高尔基和小男孩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
提示:小男孩是一位少先队员,他想给高尔基照张相放在班级墙报上,但他忘了带胶卷,没照成相。
师:从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出高尔基是怎样一个人?你怎么知道的?
提示:对男孩关心、尊重、爱护。高尔基很忙,但答应把小男孩照相的请求。照相前,耐心地让小男孩摆弄了很久。小男孩忘带胶卷,他让小男孩回来要给他胶卷,杂志社摄影记者要见他,他回绝了,同时,他说如果是小男孩就让他进来。
师:这次课,我们学习了《小摄影师》,这篇课文讲述了一位少先队员为苏联著名文学家高尔基照相,没带胶卷没照成相的故事,体现了高尔基对孩子的理解、爱护。大家要注意刚才提到的那些重要的词语和句子,认真体现作者是如何通过细节来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与心理活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