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视频设计 > 黄果树瀑布教学设计

黄果树瀑布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20-12-17 14:32:40

1. 在什么地方能找到人民教育出版社6年级上册的教案

你要看你家住哪里了?
如果北京的话,可以去西单图书大内厦或者甜水园图书批发市场容,前者书比较多,但是比较贵。后者比较便宜,应该可以打7.5折~8折。

注:乘车路线:请参考“北京公交网”http://www.bjbus.com/index.htm

2. 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

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
第一站,走进新课标。
2011版语文新课标明确要求:“语文是学习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程,课堂上应该让学生多读多写,在大量的实践中体会和把握语言文字运用的规律。”新课标还指出了各年级的读写能力目标。这不仅让我反思,在自己的课堂上,到底做没做培养学生语用能力的事情,做了多少,又做得怎么样?
第二站,走进名师思想空间。
在高万同老师所著的《相似与互构》这本书中,高老师一语中的:“语文素养即言语品位,语文课程就是语用课程,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就是培养学生的言语智慧。”
读懂了《新课标》的要求,领会了名师的经验结晶,于是我在自己的阅读教学中继续探索实践,努力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
第三站,走进课堂。
一、解读文本的语用价值。
我深深懂得,关注语用,已成为语文教师的必然教学目标。而如何设计阅读教学源自对文本的正确、全面的解读。有什么样的解读,就有什么样的教学。
1、 对精彩语言的解读。
如:《少年王勃》是一篇人物故事,课文讲述了少年王勃在滕王阁赴宴时写下了千古传诵的名篇《滕王阁序》,显示了王勃的文思敏捷、才华横溢。其中三、四两段文质兼美,语言最为精彩,是本课的教学重点。课文第三段写道:“这时王勃正站在窗前,凝望着江上迷人的秋景:远处,天连着水,水连着天,水天一色。一只野鸭正披着落日的余晖缓缓地飞翔,灿烂的云霞在天边轻轻地飘荡……”“凝望”说明王勃已被江上的美丽秋景深深吸引住了;“天水相连”写出了水的宽阔、天的辽阔,那种连绵不断的气势从作者的字里行间扑面而来;“缓缓地”、“轻轻地”无不体现了大自然间的那份悠闲自在;“霞鹜齐飞”给人一种祥和、宁静的感受。作者三言两语就描绘出了秋之宁静、秋之壮美、秋之深远。
基于这样的解读,我进行了这样的教学设计
默读课文第三自然段,想象,如果把这段文字读成一个字或者一个词,你会读成什么?引导学生体会秋的宁静、祥和、壮美。
研读课文,思考:这段课文既没有“静”字,也没有“美”字,那么哪些文字带给你这样的感觉?
生再次默读课文,将这些词语圈画出来,并用朗读来展现。
这样的学习,让学生明白:真正的语言大师就是这样,无需华丽的词藻,只用了看似普通却恰如其分的词语,也能对意境的营造起到出人意料的作用,这就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也是文本的语用价值所在。
2、 对关键词语的解读。
词语教学是阅读教学的重要一环,扎实有效的词语教学,既能深化阅读理解,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又能品味言语之奥秘,具有点石成金的功效,从而促进言语训练中积极词汇的生成,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如:《少年王勃》第四自然段对王勃即兴写下《滕王阁序》作了精彩的描述,其中“胸有成竹”、 “文思如泉”、“笔走如飞”这一连串的词语层层递进,把王勃的卓越文采、才智过人表现得淋漓尽致,把人物境界推向最高峰,令都督“拍案叫绝”。
在教学中,可让学生在熟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基础上,启发学生谈谈对“胸有成竹”、 “文思如泉”、“笔走如飞”、 “拍案叫绝”这些词语的理解,在一遍遍地朗读、一次次地体会的基础上,再理解这些词语是水到渠成之事。
出示句子:“当那位都督听人读到‘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句时,竟忍不住地拍案叫绝:‘奇才!真是奇才!’”师引导提问:什么叫“拍案叫绝”?你能用动作表现出来吗?学生边说边演,理解“拍案叫绝”就是王勃的文章非常精彩,令都督大声叫好。让学生通过这些关键词语感受少年王勃的才华横溢、文思敏捷、才智过人。
理解词语之后,教师再引导学生对这些词语加以运用。
现场模拟采访:“假如你就是那位都督,你为什么拍案叫绝?”学生模仿都督的身份回答:“王勃文思如泉,笔走如飞,文章精彩不断,真是旷世奇才呀!”。
“如果你也是在场的宾客,你又会怎样夸赞王勃呢?”
学生纷纷拍案叫绝:
王勃,你真是善于观察,才思敏捷,不愧是出类拔萃的少年奇才!
王勃,你真是饱读诗书,胸有成竹,不然怎么会当场写出这绝美的文章?
王勃,你这样小小的年纪,却如此才华横溢,真是后生可畏呀!
使学生获得语言的能力才是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在上述教学环节中,我引导学生理解文本中的关键词语,并进行适当的语言训练,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3、 对经典写法的解读。
《少年王勃》还有一处很好的语用价值,就是对比的写法,这种写法是写人文章的一大特色,也是本文不可忽视的语用点。基于这样的解读,教学可以这样设计:
设疑1:“前来参加宴会的人很多”,想想看,会有哪些人来?
设疑2:“在座的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不敢答应。”联系王勃的表现,你体会到什么?
学生默读、思考、交流、讨论,从课文中感悟到当场写庆贺文章是一件颇有难度的事情,而王勃的确才华横溢,真如都督所说的是一位少年奇才,从而引导学生在自主学习中体会到对比写法的作用,前面对客人表现的描写,正是为了衬托出后文王勃所表现出来的“胸有成竹”、“文思如泉”、“笔走如飞”,激起读者对王勃的敬佩之情作好铺垫。
教师再相机引导:这就是对比写法的作用,在平时的习作中,你会不会用这种方法?
这种对文本写法的关注,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也有利于帮助学生实现从阅读到习作的过程——在阅读教学中学习写法,并应用于自己的写作实践中。
二、关注作者的语言表达方式。
李有贵是个运用语言的高手。在《黄果树瀑布》这篇文章里,他一是采用移步换景的方法,将黄果树瀑布作了全方位、多角度的描绘;二是善用、巧用比喻,使文章的语言生动形象、如诗如画。其中引导学生感悟黄果树瀑布景观的壮美、体会作者如何描绘美、表达美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基于这个重点,教学这个文本就有两个主要目标:一是引导学生通过语言文字想象画面,感受文本语言文字的魅力;二是通过研读细腻传神的描写,体会作者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手法。
如教学二至四自然段时,可借助一定的辅助手段,先让学生边读边展开想象,以在头脑中形成这一“大自然的杰作”的具体表象,构建语言文字表表现的黄果树瀑布的立体画面,产生身临其境之感。
设疑1:作者是如何具体描写瀑布气势非凡、雄伟壮观的特点呢?学生边读边画有关句子,其中用波浪线画出描写瀑布声音的句子,用横线画出描写瀑布形态的句子。
设疑2:你从哪些词句中感受到了瀑布声响的巨大?
生:我从“最后像潮水般涌上来,盖过了人喧马嘶,天地间只存下一片喧嚣的水声了。”这一句感受到了瀑布声音很响。
师:“最后像潮水般涌上来”一句中,一个“涌”字让你想到了哪些词语?
生:浊浪排空、惊涛拍岸。
师:作者把瀑布的声音比作潮水,多有气势啊!你还从哪些词句中感受到了?
生:我从“那‘哗哗’的水声便成了千万架织布机的大合奏”一处描写感受到了瀑布的气势磅礴。
师:你找的很准。同学们,一架织布机工作时已经很吵了,几十架织布机同时工作,人与人之间对话都很难听清楚,而课文里说千万架织布机的大合奏,可见这声音——
生:太响了!
师:这声音又像什么?
生:这“哗哗”的水声又像千万匹骏马在草原上飞奔。
生:这“哗哗”的水声又像千万头雄狮在怒吼。
生:这“哗哗”的水声又像千万面战鼓的大合奏。
师:你们的想象真丰富。现在谁能把瀑布的气势读出来?
生练读。
师:还有哪些词句是写瀑布声音的?
生:“刚进入黄果树风景区,我们便听到‘哗哗’的声音从远处飘来,就像是微风拂过树梢,渐进渐响”这一句也是写黄果树瀑布声音的。
生:一个“飘”字就把瀑布声音的轻、柔写出来了。
师:这一句能说明瀑布声响大吗?
生:能,因为课文说“刚进入黄果树风景区”,此时作者离瀑布很远,就能听到它的声音了。
师:你们都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但同样写瀑布声响巨大,作者却用了三个完全不同的比喻——把瀑布的声音分别比作微风、潮水、千万架织布机的大合奏,怎么会有这么大的区别呢?
生:因为作者听瀑布声音的地点不同。
生:因为作者是按照由远到近的顺序来写的。
师:作者用了三个完全不同的比喻,不仅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了瀑布声势浩大,而且把由远到近的变化写出来了。我们要像作者一样不仅做到比喻形象,还要做到变化有致。现在能不能把“渐进渐响”的感觉读出来?生练读三个比喻句。
师:同学们,从黄果树瀑布的声音上我们感受到它的气势非凡,难怪作者在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写下了这样的感受——生齐读:“黄果树瀑布,真是一部大自然的杰作!”
设疑3:作者又是怎样描绘瀑布形态的壮观呢?
学生用以上方法自主学习,“感悟形态壮观”。在品词析句中,读出瀑布很高,水流很急,水流量很大,体会瀑布之壮观;在对“泻”字的品读中感受到语言的魅力;在进行填写正确的动词训练中,学习语言运用之法。
最后教师总结:作者采用移步换景的写作手法,由远及近,用形象生动的比喻,从声响、形态两方面把黄果树瀑布雄伟壮观的气势刻画德淋漓尽致。此时,我们情不自禁地说——
生:“黄果树瀑布,真是一部大自然的杰作!”
这种关注作者语言表达方式的阅读实践,使学生获得运用语言的能力,因课施教,一课一得。
三、重视习作的语用点。
写是语言文字运用的一个重要方面。在阅读教学中,一定要留心文本中每一个有利于学生习作能力培养的语用点。
如:《鹬蚌相争》是一篇寓言故事,课文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讲述了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故事,告诫人们,双方相争相斗、互不相让,结果可能是两败俱伤,反而让别人从中获利。
课文安排了两个场景。第一个场景:鹬蚌相争。第二个场景:渔人得利。面对这样的结局,课文没有通过人物的对话来展开情节,此时,我们可以创设情境,通过语言再现情节。
1、情境创设:当渔夫看见鹬蚌相争,不禁喜笑颜开,一下子把它们全捉住了。望着鱼篓里的这一对傻子,渔夫会说些什么呢?而鱼篓里的鹬和蚌此时又在想什么?
2、请编写一两段小对话,再现鹬蚌被捉后的场景。
在上述教学环节中,我抓住了文本中有利于培养学生习作能力的语用点,进行语言训练,将阅读、积累、运用融为一体,努力实现阅读与写作的结合。
从以上学习实践中,我深深体会到:语文教师首先要深入学习新课标,弄懂新课标对不同年级读写能力目标的要求;其次向名师学习先进的思想经验;再次在课堂教学中,反复探索实践,从解读文本的的语用价值、关注作者的语言表达方式、重视文本中利于培养学生习作能力的语用点,进行语言训练,将阅读、积累、运用融为一体,努力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正如高万同老师所说,语文课程就是培养学生“言说”的课程。简言之,就是语用课程。我们必须教会学生运用语言文字,去从事实实在在的听、说、读、写活动,除此之外,实在无“语文”可教。

3. 六年级的黄果树瀑布教案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掌握本课生字,其中绿线中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词语。
3、能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文中一些打比方的句子的意思,感受瀑布的形态和声响的特点。
4、通过朗读、背诵等多项语言练习,感受黄果树瀑布的壮美以及大自然的无限生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
教学重点:
能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文中一些打比方的句子的意思,感受瀑布的形态和声响的特点。
教学难点:
通过朗读、背诵等多项语言练习,感受黄果树瀑布的壮美以及大自然的无限生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
教学准备:投影仪(投影片)、教学挂图、录音机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初读课文,学习课文的生字和课文的第一段。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掌握本课生字,其中绿线中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词语。
3、理解课文的第一自然段的内容。
教学准备:投影仪(投影片)、教学挂图、录音机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复习以前学过的李白的一首《望庐山瀑布》,学生一起背诵这首古诗。
2、简介黄果树瀑布的地理位置和形成的原因。
过渡:这瀑布到底是怎样的一幅壮观的景象?
二、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读顺句子,遇到不懂的词语查字典解决。
1、检查自学情况。
(1)读生字词:
sī xiao liao ling tang di
人喧马嘶 喧嚣 撩过来 聆听 胸膛 谛听
(2)说说这些生字该怎么记住。
(3)指名朗读课文,要求读通顺。
3、轻声读生字,想想主要写了黄果树瀑布的哪些方面,除了写瀑布外,还写了什么?
瀑布:声音、杨子、水花散落在黄果树小镇的情景;人们的感受:下到谷底的感受、瞻仰徐霞客塑像的感受。
4、分小组讨论,课文按游览的顺序可分为哪几段?(学生练习分段,教师进行评议总结)
第一段(1 ):具体写黄果树瀑布真是一部大自然的杰作。
第二段(2-8):具体写在黄果树瀑布风景区的所见、所闻、所感。
三、学习课文的第一段
1、指名读,理解“杰作”。(超过一般的作品)
2、这一句话应怎么读?突出“真是”、“杰作”。
布置作业:
1、用钢笔描红、临写。
2、比一比,再组词。
谛()嘶()聆()膛()
啼()撕()玲()堂()
3、造句。
(1)……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宛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后笔记: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理解课文的第二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能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文中一些打比方的句子的意思,感受瀑布的形态和声响的特点。
2、通过朗读、背诵等多项语言练习,感受黄果树瀑布的壮美以及大自然的无限生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
教学准备:投影仪(投影片)、教学挂图、录音机
教学过程:

一、学习课文的第二段
谈话:课文的第二段具体写了作者在黄果树风景区的所见、所闻、所感。
1、学习课文的第二自然段
进入黄果树风景区,我们首先感觉到的是什么?边读边画出有关语句。(描写黄果树瀑布的声音)
2、这是一种怎样的声音?逐句朗读体会。
“从远处飘来”是怎样一种声音?“像潮水般”又是怎样的声音?理解“人喧马嘶”、“喧嚣”。
3、你能把进入黄果树风景区,听到的这种渐近渐响的声音朗读出来吗?其他同学闭目侧耳倾听,用心去感受这种声响。
4、小结学法:整体感受——逐句朗读体会——感情朗读,想象。
二、用上述的方法学习第3、4两段的内容
1、各自读书,勾画。
2、分小组交流、讨论。
3、检查自学情况。
第3自然段:理解比喻句“一道瀑布悬挂……好像一匹宽幅白练……。”“那‘哗哗’的水声便成了……大合奏”。
第4自然段:“瀑布激起的水花,如雨雾般……”“银雨撒金街”是怎样的情景?展开想象进行描述。
三、学习课文的第5-7自然段
轻声朗读课文的第5-7自然段,想想在谷底,你站在瀑布的脚下感觉如何?
学生自学,朗读体会。
1、各自谈谈自己的最大感受。
汇报程序:读相关的句子——说自己的理解——再感情朗读。
着重理解下面的句子:
“中间直隔着一口小小的绿潭,仿佛一伸手便可以撩过来洗洗脸。”这句话说明了什么?
“瀑布泻入谷底溅出的水珠直撒到我的脸上,凉丝丝的舒服极了。”这种舒服你体会过吗?
“坐在下面,仿佛置身在一个圆形的乐池里。”为什么会有这种感受?
3、在谷底欣赏瀑布,真让人激动,叫人陶醉,令人振奋。齐读第5-7自然段,读出这种感受。
四、学习课文的第8段
1、登上平台,我们又看到了什么?范读。
2、简介徐霞客。
3、指导读好“他遥对瀑布,仿佛在凝神谛听远处的瀑布声……”这句话。
板书设计:
6 黄果树瀑布
闻其声
杰作 看其形
凉丝丝的
谈感受 乐 池
沉 醉

4. 黄果树瀑布的形态和声响各有什么特点找出文中有关语句读一读(不是教案!急求答案!

形态:第三自然段第一句,第四自然段,第六自然段第一句。
声响:第二专自然属段第一句,第三自然段第二句,第六自然段第二句。
就这些了,老师上课讲的 形态:非常宽,雄伟壮观,气势非凡。声响:声音大,盖过了人喧马斯。我们语文老师都检查过了,绝对对。

5. 阅读讨论日志什么意思

你好
学生获得的东西就越多。可实际操作却是另外一回事。今天我把自己看到的一份教学设计提供出来,大家一起讨论:一位老师上《黄果树瀑布》第一课时,有这样一些环节:1、指名背诵《望庐山瀑布》,看课件齐背诵;2、老师朗读叶圣陶的《瀑布》;3、看课件听老师读关于黄果树瀑布的文字简介;4、观看视频,欣赏黄果树瀑布的美景;5、板书课题,强调“瀑”的字形;6、让学生质疑:看课题,你想了解些什么知识?看到这样的环节,不难发现,老师在课堂中只是走环节,心里没有学生的影子,学生一直在被动地听,被动地看。只有最后一个环节才记起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来说。可对于一篇写景的文章,学生在这里该怎么去质疑呢?那么,这些设计对于这篇课文的学习有没有必要?当然有,在什么时候呈现,想让它发挥什么样的作用?
语文姓语,文字才是师生需要触摸需要探究的重点内容。写景类的文章,学生还没有接触语言文字,视频先入为主,欣赏的目的仅仅是看看美景吗?如果学生对文字有了感悟,知道作者是怎么表达出来的,然后再去看一看视频,借助画面去唤醒文字,是不是可以起到积累语文的作用呢?了解了本课的写作特点,让文本内容了然于心以后,再与古诗《望庐山瀑布》和现代诗《瀑布》进行一个对比,让学生明白,表达对景物的喜爱,可以用不同的文体。至于采用什么文体,完全取决于作者表达的需要,情感的需要。黄果树瀑布的文字介绍,不是正好可以训练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吗?而且这段资料可以弥补学生对黄果树瀑布的进一步了解,怎么能让它一晃而过呢?也不知道这样看似闲散的思考讨论能否留在老师们的心里,从而审视自己的教学,审视自己的课堂?让课堂变得有效率,让学生喜欢,是教师在专业成长过程中提升的关键所在。
找到一个合适的话题,激发组员的参与性,算是组长的职责所在吧?引导以记录来促进教学的思考,以记录来改进自己的教学,让随笔有质量,这该是我们课题实施的作用吧?
将打印好的安徽马鞍山和县乌江镇中心小学秦克波老师《走在海读路上的日子里》送到老师手里,大家围坐在操场的树底下,伴着和煦的阳光,开始了静静的阅读。所有老师都知道阅读对于学生的重要性,都在不遗余力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而能够将阅读做得像秦克波老师这样丰富的语文老师能有几个?带着学生深入阅读,又能够把自己的所思所想详细记录下来的又有几个呢?我们目前的阅读紧紧限于课外阅读,闲散的,毫无指导性的,如何让阅读走进课内,如何平衡课本与阅读之间的关系,秦老师在他的随笔里说得清楚明白,我们可以跟着他去实践。

课内海量阅读,是在老师的带领下,全班利用课堂时间,广泛阅读课外书,同步进行阅读方法的点拨,读写结合的训练。每个学生都有一个采蜜本,本子上摘录些什么呢?好

满意请采纳

6. > 诗中描写的景物与表达的情感有什么关系_人教大纲:《古诗三首》教学设计

写景状物:“名家笔下”景物描写范例 老舍笔下景物描写范例: 四月中的细内雨.忽晴忽落,把容空气洗得怪清凉的。嫩树叶儿依然很小,可是处处有些绿意。含羞的春阳只轻轻的,从薄云里探出一些柔和的光线,地上的.....·景物描写关键是你所“看”到的 描写景物的“五个结合” 一、 定 要与 移 结合 人们观察、描写景物往往处在一个 定点 的位置来进行,而这是远远不够的。景物是丰富多彩、变化多端的,即使表现同一事物,立足点、角度不同,呈现的面貌、效果也各不相同。随着观察点的.....·教科:《抄描写景物的句段》教学设计 教科:《抄描写景物的句段》教学设计 教学流程: 1.展开话题 同学们,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我们游览了祖国的一些风景名胜,如庐山、日月潭、黄果树瀑布欣赏了美丽迷人的风光,使我们对祖国有了新的认识。.....·教科:《摘抄描写景物的句段》教学设计 教科:《摘抄描写景物的句段》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教育学生在课外阅读中经常积累描写优美的句段,丰富自己的语言,提高写作水平。 2、培养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 3、培养学生初步的语言鉴赏能力。

7. 关于黄果树瀑布的广告语

1、观瀑布倾泻之美,闻瀑布声势之大,感大自然之奇,就来黄果树瀑布!

2、黄内果树瀑布人间之仙境,容你们最好的相遇。

3、长天一泻,万里素衣从天而下,会于黄果树。

4、感受自然,最求自然,拥抱自然就来黄果树吧!

5、黄果树,千里一泻,自然的鬼斧神工,瀑布里的第一。

6、黄果树瀑布呀!你如万马从悬崖下奔泻致远,你似群星在天宇里陨落浩博。

7、奇迹,优美,就在贵州黄果树。

8、然传奇,天地霸气——贵州黄果树瀑布。

9、观瀑布倾泻之美,闻瀑布声势之大,感大自然之奇,就来黄果树瀑布!

10、中国之奇景,世界之奇观,黄果树瀑布不服你所望。

8. 说说作者为什么把黄果树瀑布称为一部大自然的杰作

教材解读:
《黄果树瀑布》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游记散文。作者通过写在黄果树瀑布景区游览的所见、所闻、所感,描绘了黄果树瀑布景观的壮美,讴歌了大自然的无限生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
文章之所以有如此的感染力,是因为它采用了移步换景的方法,将黄果树瀑布作了全方位、多角度的描绘,并善用、巧用了比喻,使文章的语言生动想象,如诗如画,而且作者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交融在一起,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与作者在游览过程中产生了共鸣。
作者来到黄果树瀑布下,目睹那直泻而下的瀑布之水,耳边是山鸣谷应的水声,这些都让作者深有感触。当作者久久地坐在瀑布近旁,任水珠打湿脸庞、衣衫,听着瀑布的轰响时,他的感受又是那样的豪迈——胸膛在扩张,就像张开的山谷,让瀑布飞流直下,挟来大自然无限的生机。而这些感受往往是感同身受的,学生在习作时碰到写游记之类的文章,可以从本文中获得借鉴——把自己描述的所见所闻时,不要忘记把最真实的感受写进去,这样,文章会让人觉得富有生机和个性。
这是一种天人合一的境界,也正应了开头的第一句话:它真是一部大自然的杰作!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掌握本课字词,理解词意。
3.能联系课文内容,感受瀑布形态、声音的特点,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来感受瀑布的壮美,以及大自然的无限生机对人性情的陶冶。
4.理解移步换景的写作方法,并由此理清文章脉络。
教学重点:
品味文句,感受作者强烈而独特的情感体验。
教学难点:
通过朗读,感受黄果树瀑布的壮美以及大自然的无限生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
教学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你还见过哪些瀑布?它们给你的印象是什么?。
2、你能用四字词语来形容它吗?(雄伟壮观、气势磅礴等)当四字词语都不足以表达时你能用诗句来形容它吗?(学生背诵李白的诗《望庐山瀑布》 )
3、当诗句都不足以表达时,我们看看作者怎么表达。
二、初读课文,理清文脉
1. 自读课文,用小圆圈画出想积累的词语,用横线画出生字词,用问号标出不理解的词语。
2. 交流检查:
(1)交流不理解的词语。
(2)完成《补充习题》看拼音写词语。
(3)每人一句读课文第一到二节。指导朗读:①第一自然段的感叹号和第二自然段分号。②读好“哗哗”“微风”“潮水般”“人喧马嘶”“渐近渐响”③读好断句“就像/是微风/拂过树梢”
3.按照要求自读剩下的文章。
4. 再读读课文,给文章分段。
5.同桌交流,全班交流。
三、了解写作顺序
1.读读描写黄果树瀑布的语句,想想文章是围绕黄果树瀑布的什么来写的?
2.同是黄果树瀑布,为什么声响不一样?
3.这就是作者的写作顺序——移步换景。
教学反思
第一课时的教学设计中融入练习设计,有效地使用了现成的教学资源《补充习题》,提高了课堂效率的同时,为学生减轻了课后的负担。
在培养学生正确朗读时,遇到较大的障碍。这也是平常不注重锻炼和要求不明确的结果。在以后的语文课还要继续要求学生正确地朗读课文。这种正确不光包括读音还有标点停顿和词语的情感读正确。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二、细读第一段:
1、指名读,理解“杰作”。
2、这一句该怎么读?突出“真是”、“杰作”。
3、再次出示图,让学生整体感知黄果树瀑布的景观的壮美。
过渡:为什么作者把黄果树瀑布称为“大自然的杰作”?
三、细读第二——四自然段:
1、自由轻声读课文,想一想,每一自然段写了什么?
2、讨论交流自然段段意。
3、默读课文,思考:黄果树瀑布的形态和声响各有什么特点?找出课文中有关语句,用“——”划下来。
4、指导学生反复练读这三句话,说说它们分别把什么比作什么。这些句子与一般句子相比较好在哪里?从而体会黄果树瀑布形态的宽及声响的大。(板书)
5、有感情练读三个自然段,想想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你最喜欢哪一段?为什么?
6、指名有感情地读自己最喜欢地那一段,并说说为什么。
7、听录音让学生进一步感受瀑布形态的宽、声响的大及瀑布激出的水花化为“银雨撒全街”的情景。
四、细读第5——8自然段:
1、指名读第5自然段,思考:黄果树瀑布泻落在什么地方?我们来到谷底有什么感受?
2、讨论、交流。泻落在一片群山环抱的谷地里。着重体会“群山环抱”的意境,为下文“圆形的乐池”、“四周乐声奏鸣”的理解作铺垫。感受是“那道瀑布”离我们“近得很”。“仿佛一伸手便可以撩过来洗洗脸。”“撩”在文中的意思,用手舀水由下往上甩出去。“瀑布泻入谷地溅出的水珠直洒到我们的脸上,凉丝丝的,舒服极了。”
板书:感受:舒服
3、听录音,让学生获得那种舒服极了的真实感受。
4、小结节意:写下到谷地的感受。
5、轻声读课文6—7自然段,说说哪些句子自己读懂了,哪些句子还读不懂,需要别人帮助。
6、出示句子,着重理解这两句话:
(1)“四周乐声奏鸣,人就像漂浮在一片声浪之中,每个细胞都灌满了活力。”灌:浇,灌注。乐声奏鸣、声浪各指什么?指瀑布的声响大。
(2)“聆听着訇然作响的瀑布声……挟来大自然无限的生机。”挟:夹在胳膊下,然后理解整个句子的意思
7、反复练读,让学生体会自然景观对游人心情的影响,使其察觉大自然的勃勃生机与人的生命活力的联系,对人的身心的陶冶。
8、导读第八自然段:
(1)齐读后,简介徐霞客的生平,说说“沉醉”的意思。
五、赏读全文:
1、有感情的齐读全文,说说作者为什么把黄果树瀑布称为一部大自然的杰作?
板书设计
形态————宽
黄果树瀑布 声响————大
舒服极了
感受 灌满活力
挟来生机

9. 小班语言教案黄果树瀑布的传说

许多年以前,在黄果树瀑布的山坡上,住着一个种庄稼的老汉和他的妻子。老两口年纪都有六十多岁了,他们无儿无女,并且一年到头做活路,从来没歇过一天气,但日子总是过得很清苦。老两口想到终日辛劳还得不到温饱的生活,常常愁眉不展,相对叹气。

老汉从年轻力壮来到这里时起,就自己砍树子,割茅草,搭了一间草房,一家人孤单单地住着。他在屋前屋后种上了一百棵黄果树,许多年来,这些树子已经长大成林,团团围绕着他那间矮小的草房。老汉没事时就坐在房门口抽叶子烟,他的门正好对着前面飞泻而下的大瀑布。

这瀑布原来没有什么名称。它有十来丈宽,从三四十丈高的悬岩上直往下冲,轰隆隆的声音无日无夜地震响着,水沫象牛毛细雨一样,飞到几里路外。早晨,当太阳照着瀑布时,便现出五颜六色的彩虹。晚上,当月亮照着瀑布下面的深潭时,潭里又会射出闪闪的霞光。老汉就是这样每天早晚观赏着瀑布的奇景。除了种庄稼,便看看黄果树,度着他的岁月。

有一年,老汉种的一百棵黄果树不知怎的竟和往年大不相同。这一年,每一棵黄果树开的花都比往年繁多,而且又大朵,香风在几里路以外都闻得到。老汉夫妻俩非常高兴,他计算着今年的黄果一定比往年的收成多。当然罗!卖得的钱也要多得多。老汉每想到收入会增多,总笑得咧开衔着叶子烟杆的嘴,对他的妻子重复着已不知说过好多遍的话:“老伴,等黄果卖得钱时,你那烂襟襟的衣服也该换一件新的了。”他的妻子也跟着重复那句说了不上一次的话:“你也可以到场上去买几斤肉来打个牙祭了。”

黄果花谢了以后,日子一天天过去,老汉每天这棵树看看,那棵树看看,看来看去看了十多天,总不见有棵树结个黄果米米。这时老汉又是难过,又是失望,他话也不想说,饭也吃不下,只是一袋又一袋地抽着叶子烟。但是,有一天下午,当他象打瞌睡一样地在家闷坐时,他的妻子忽然在门外惊喜地叫起来:“快来看啊,黄果!”老汉象被针锥着屁股,一蹦跳起来,揉着眼睛就朝门外跑。这时他的妻子抱着一捆刚捡来的柴,正仰头向一棵黄果树上看。

“你看,好大一个黄果!”他的妻子指着树上说。

“咦,稀奇,我怎么从没看见?”老汉看准了在树叶丛中真的结着一个黄果,奇怪地说:“这个黄果有点怪,花谢才十几天,它就长得比熟透了的还大。”

“再找找看还有没有。”他的妻子放下手中的柴说。

于是,两人一棵树又一棵树地找起来,一百棵树都被他们仔细找过了,但是除了这个黄果之外,再也找不出第二个黄果来。

“不要找了。”老汉对还想找一遍的妻子说:“穷人的命总是苦的,再找也找不出。”

几天以后,老汉家来了一个稀有的客人,他是听见关于黄果的传说以后特地从几百里以外赶来的。这客人不过三十来岁,瘦长的个子活象个痨病鬼,但他的两只眼睛却闪着奇异的光。有认识他的人,都叫他识宝的陕老,而老汉却是从来不认识他的。陕老一到老汉家,开口第一句话就是:“老人家,你的黄果卖不卖?”

“黄果往年倒多,你买几百斤都有,只是今年年成不好,总共只结了一个。”

“我就是要买这个。”陕老说。

“这是做种的,我还不卖呢。”老汉随口答道。

“卖吧,我有的是钱嘛。”陕老用诱惑的眼光看着老汉说。

“有的是钱?你能出多少?”老汉怀疑地问。

“二百两银子怎样?”

“二百两?”老汉的心“咚”的一跳,他虽然曾看过一些散碎的银子,但二百两究竟是多少,他还不大清楚,想来一定是多上加多的银子吧!他一想到这个“多”字,以为陕老是在和他说着玩,但看陕老的脸色却又一本正经,并不象在欺骗。

“二百两你是不是嫌少了?”陕老说,“那就这样吧,我给你一千两,这就是定钱。”陕老从随身携带的口袋里拿出一个五十两的银锭递给老汉。

“不,不。”老汉看着白生生的那么大一锭银子,不知怎么说才好。

“一千两不少了,你收下吧。”陕老把银锭硬塞到老汉的手中,老汉这时真是有点糊里糊涂了。他的妻子象想起了什么似的急忙说:“卖就卖吧,等我去摘来。”

“不要忙,不要忙。”陕老连忙阻止说,“这个黄果现在不要,我的银子也不够。”

“那么你什么时候才要呢?”老汉问。

陕老先走到树下看一会,又扳起指头算了一番,然后说道:“再过一百天,足足的一百天,我来取黄果。但是你们要记住,在这一百天内,不管白天晚上,你们都要守着这个黄果,不准人来摸,也不能给鸟兽吃……。”

“放心!”老汉插嘴说,“我这里一年半载也难得有一个人来。怕鸟兽吃,只要编个笼子罩住就行了。”

“不,不能罩住,要随它长。”陕老说,“你们必须日日夜夜守着,一点也疏忽不得,不然,到时候我就买不成你们的黄果了。”

“为什么呢?”老汉问。

“你答应不给别人说,我就讲。”

“我和我的老伴敢赌咒,就是三岁小娃儿也不给他讲。”老汉拍着胸口,老实地说。

“这——个——黄——果——是——个——宝!”陕老压低声音,对着老汉的耳朵轻轻地说。其实,他就大喊几声也没人听见,因为门对面瀑布的声音很大,老汉的家又是孤零零地住在山坡上,一个左邻右舍都没有。

“它有什么用处呢?”老汉追问一句。

“唔,这个……”以后再说吧!”陕老不愿多讲一个字,老汉也不好再问,他点着头听完陕老的嘱咐后,就看着他走了。

从此以后,老汉夫妻俩每天轮流着守在这棵黄果树下,就是在晚上,他们的眼睛也不敢闭一闭。在老汉的怀里,那锭沉甸甸的五十两的大元宝,使他忘记了疲劳;当他一想起“一千两”这个难以想象的大数目的,他总是取出那个元宝来抚摸一番。

阅读全文

与黄果树瀑布教学设计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有趣的水语言教案反思 浏览:926
苏教版高中语文pdf 浏览:49
幼儿观察能力教案反思 浏览:927
托班音乐教案红灯笼教学反思 浏览:232
怎样让学生爱上语文课培训心得 浏览:404
山西统考2017语文试卷 浏览:805
三年级下册语文半期考试jian参考答案 浏览:455
舞蹈课教学计划表模板 浏览:682
2013小学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浏览:393
快速波尔卡音乐教案 浏览:430
初高中语文语法 浏览:942
县域课堂教学改革 浏览: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学设计 浏览:832
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教学策略研究 浏览:795
朝阳区20152016期末语文 浏览:521
天勤教育教学点 浏览:534
语文九全课时特训答案 浏览:679
户外活动教案跑 浏览:977
2016重庆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885
大班音乐活动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浏览: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