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2.教学设计要遵循哪些原则
教学设计应当遵循。
系统性原则 教学设计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是由教学目内标和教学对象的分析容、教学内容和方法的选择以及教学评估等子系统构成。
程序性原则 教学设计是一项系统工程,诸子系统的排列组合具有程序性特点,
可行性原则 教学设计要成为现实,必须具备两个可行性条件。一是符合主客观条件,二是具有操作性
反馈性原则 教学成效考评只能以教学过程前后的变化以及对学生作业的科学测量为依据。
❷ 编写教案应把握的几个原则
一、注重启发,以点拨为主
新的语文教学观念要以尊重学生独立思考为主。无论在阅读教学或写作教学中,都应给学生自己思维的空间,让他们创造性地思考。教案中应体现这一点,重点是启发他们如何思考问题,用他们不成熟的思维看作品,用单纯的审美观去挖掘作品中的真善美,从而发展思辩能力。
语文只有“参考答案”而无“标准答案”,所以我们在备课时,只需注重启发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对答案只要加以点拨总结,得出一个答题的方法即可,不必逐字逐句地去组织语言,去限制学生的思维。
二、重学法指导,使学生触类旁通
语文教学,按叶老之言,“教是为了不教”。“授之以渔”就是要求教者在教学中突出学法指导。在教案中,笔者始终把它作为一条主线贯穿始终。在讲解诗歌之前,先讲“如何鉴赏诗歌”;在讲文言文之前,先讲“文言中的几种特例”,即以专题形式先讲“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文言文中常见的格式。这样在以后的学习中,学生就可以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加以理解,让他们多探求学习方法,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在讲授之前,都写出“教学目的”和“重难点”,给学生主动探求的空间。在师生共同探讨的过程中渗透阅读方法、考题设置、思路指导,融方法于训练之中,重方法指导。
三、体现素质教育,挖掘大纲精髓
语文教学应树起素质教育这面大旗,注重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从指导阅读名著开始,陶冶情操;从指导背诵来接近古圣先贤,感悟他们的博大情怀,体味他们崇高的精神;从指导抒真情叙真事上,让学生向善从真,踏实做人。总之,在教案中体现道德品质的培养也是笔者的原则之一,这也符合德育为先的育人策略。
在考虑育人的同时,教案就要体现“教书”,在教案设计中,始终应该遵循《教学大纲》,因为《教学大纲》里的要求与重点往往是知识内容和教学任务的核心所在,能提纲挈领地给教师指明教学方向,构建教学框架,也是学生学习必须掌握的知识范畴所在,有主有次,突出重点,强调细节。无论学法指导、板书设计、问题研究、导语设置等,教师在编写教案时都要考虑学生能力的培养,从而能使学生轻松掌握知识,深刻理解教学内涵,充分实现教学目标。
四、研究学情,指导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效果要以学生的掌握情况来定,不管课堂教学采取何种模式,关键是要学生有所得、有所学、有所思,课堂教学就是以学定教。所以,教案的备写要考虑实用性,必须要对学生有所指导、有所启发。教师在备课时必须先研究学生,在目标的确定、内容的安排、方法的选择、媒体的运用上要充分地思考,明确知道自己所要面对的学生,知道他们的基础、理解程度,根据具体的学情去设计教学内容,分层辅导,分层设计试题,分层要求,做到因材施教、分类指导,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教案为教学服务,教案才能真正有针对性、实效性,才能真正指导课堂教学。
五、以生为本,科学备写教案
教案备写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要经过自己的深思熟虑,在把握新课标要求的基础上确定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上的目标,要有明确的指向,明确课堂上要彻底解决学生切实需要解决的问题。这个目标要在课堂上得到师生的认同,并沿着这个明晰的方向通过各种途径来完成教学内容。
教案备写要体现以生为本的意识,时间是学生的,空间是学生的,是学生在学习语言,因此,学生理应是学习的主体。
教案设计要以每位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为宗旨,教案设计要符合学生年龄特征及认知规律,符合学科逻辑,严谨流畅,疏密有致。
教案备写最终要讲究实效。无论何种方式方法,无论什么理论模式,对教案最终的检验尺度是学生的掌握情况。所以,教案的备写要面向全体学生,做到因材施教,全面提高。但教案终究是一个提纲挈领式的教学框架,一堂优质课的成功之处不仅在教案的设计上,更依赖于教师对课堂的驾驭能力,对知识的融会贯通程度,对学生的点拨启发方式等许多因素。因此,教案改革始终要着眼于学生,着眼于课堂,而不能只为备教案而备教案。
❸ 教师招聘面试中如何进行教学设计要遵循哪些原则
【导读】在2020年教师招聘面试的过程中,考官往往会给出一定篇幅的教材,要求考生运用指定篇幅的教材进行规定时间的试讲或说课,在教学设计过程中一定要遵循的基本准则,而基本准则具体有哪些呢?今天就为大家进行教学设计的四大原则的详细解答。
1、课程设计
考生应该思考一个问题,很多竞争对手都能把重要的知识点讲明白,那到底怎样的方式才能让考官眼前一亮呢?那就涉及到教学形式的设计。
在教学内容确定以后,老师应该着手对教学形式进行设计。教学重难点已经确定了,要用怎样的形式来表现呢?设置悬疑,首尾呼应;还是层层递进,巩固练习;或是设置比赛,激发兴趣?不管采取哪些教学形式,都要让考官感觉到课程是经过精心设计的,从而肯定考生的教学功底和实力。
2、重难点
在选定教学知识点以后,就要在这基础上进行教学重难点的设置。教学的重点是学生需要在本节课需要达成的教学目标,而教学难点一般是学生比较难理解,容易犯错的地方。重难点的选取一定要准确,因为如果教学重难点选取失误,那整个课堂的重心有偏差。而且,考生有没有做到重点突出、难点突破是考官非常关注的,也经常作为评分的标准。
3、知识点的选取
由于理论课涉及到的知识点比较多,而试讲时间有限,从考官角度看,考官并不要求考生在10分钟或是20分钟的时间里讲完本节所有知识点,他更关注的是考生有没有把该讲的知识点讲透彻,学生通过听课能不能完全掌握所学的新知识。
因此,需要对教材上的知识点进行合理筛选。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不能因为选的知识点太少,导致课程内容空洞;也不能因为知识点太多,导致讲解不够透彻,没有亮点。
4、实践延伸
理论服务于实践,学生学习理论课程是为了积累知识储备,提升学习能力,而实践才是检验学生信息素养的标准。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具体的生活实践,做到学以致用,而不只是简单机械的记忆知识。
以上就是教师招聘面试内容之教学设计原则,在2020年教师招聘考试中,考生还需要学会保持良好积极的备考心态,了解近年教师招聘考试命题趋势分析,做好充分准备,才能取得最终教师招聘面试中面试官的肯定,才能获得成为一名人民教师的机会。
❹ 为什么说教学设计要遵循整体性原则
(1)整体性原则:整体性是指教学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教学人物与教学版目标、教学内容与权教学组织、课程实施与课程开发、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等方面和谐完整的形态;
(2)主体性原则:主体性是人的本质特性,主体性在构成上有三个层次,即自主性、主动性、创造性。
(3)发展性原则:新课程改革的根本理念,就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
(4)过程性原则:淡化结论、注重知识发生发展过程的教学
(5)开放性原则:新课程理论主张课程是开放的,因而教学作为课程的实施途径也应是开放的
(6)情境体验教学原则:通过创设多种形式的教学情境,作用于学生的学习心理过程,从而促进学生积极的内在体验。
❺ 教学设计应遵循的几个原则
教学设计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是由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分析、教学内容和方法的选择以及教学评估等子系统所组成,各子系统既相对独立,又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在诸子系统中,各子系统的功能并不等价,其中教学目标起指导其他子系统的作用。同时,教学设计应立足于整体,每个子系统应协调于整个教学系统中,做到整体与部分辩证地统一,系统的分析与系统的综合有机地结合,最终达到教学系统的整体优化。
程序性原则
教学设计是一项系统工程,诸子系统的排列组合具有程序性特点,即诸子系统有序地成等级结构排列,且前一子系统制约、影响着后一子系统,而后一子系统依存并制约着前一子系统。根据教学设计的程序性特点,教学设计中应体现出其程序的规定性及联系性,确保教学设计的科学性。
可行性原则
教学设计要成为现实,必须具备两个可行性条件。一是符合主客观条件。主观条件应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已有知识基础和师资水平;客观条件应考虑教学设备、地区差异等因素。二是具有操作性。教学设计应能指导具体的实践。
反馈性原则
教学成效考评只能以教学过程前后的变化以及对学生作业的科学测量为依据。测评教学效果的目的是为了获取反馈信息,以修正、完善原有的教学设计。
❻ 教学设计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简答题
(1)应阐明复学习行为的主体;制
(2)要用行为动词和动宾结构短语表达教学目标;
(3)要说明达到该目标的条件;
(4)对于和目标相关的行为状况要有一定的判别标准。
注意事项
1:正确定位目标对象 教学目标分析与设计的对象是学习者,因此教学目标阐述的是学习者学习的结果,是指他们在教师与同伴的帮助下,利用资源和工具学会了什么,而不是指教师应该做什么,或者通过该课教给学生什么。 默认行为主语是“学生”
2:目标的编写应尽可能明确、具体 p应力求具体、明确、可以观察和测量 。
3:教学/学习目标的描述要可评价,便于教师和学生自己在教学过程中了解是否已达到目标,以便及时调整教学/学习的策略
❼ 教学设计的原则有哪些
首先抄来看层递性原则。层递性原则就是要求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要从易到难,循序渐进,有梯度。只有遵循这样的原则,绝大多数学生才能跟上教师的教学节奏,学有所得。
其次是多样性原则。多样性原则就是要求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要注重活动形式的多样性,力求采用各种不同形式的活动来达成目标。多样性原则解决了困扰教师教学的枯燥与乏味问题,使教学焕发生机,使学生迸发激情。常
最后是相关性原则。相关性原则就是要求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要把与教学主题、教学目标不相关的材料、活动、环节统统删掉,留下与之相关的内容。
总之,层递性原则、多样性原则与相关性原则是统领教学设计的三原则,三者相互关联,缺一不可,共同组成了教学设计的指导原则。
❽ 网络教学设计原则有哪些
基于网络环境的教抄学设计不同于传统课堂环境的教学设计。为发挥网络环境的优势,体现网络教学的特点,开展网络环境的教学设计,应遵循如下原则:
教学(学习)关系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
学习(教学)活动具有个性化的特点;
学习(教学)方式是以问题为中心的,以任务来驱动;
学习(教学)过程是协商合作、共同建构的过程;
学习(教学)成果是具有创造性和生产性的。
❾ 教学设计的依据和原则是什么
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明确地指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可以说多年的试验以来,老师们的思想观念已基本上可以接受这种理念了,但是具体在实际教学当中的运用,可能就会碰到这样的问题:究竟应怎样去设计教学才能有助于这种方式的形成?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还得重新学学新课程标准。所谓语文素养就是既包括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的培养,也包括道德修养、审美情趣、文学鉴赏能力和文化品位的养成和提高。而“自主、合作、探究”,“自主”指的是学生应对学习有浓厚的求知欲、好奇心、并在它们的驱使下积极主动的去思维、学习;“合作”就是与其他同学一起解决问题,学会敢于发言,能有条理的述说自己的观点,培养与人合作交往的能力;而“探究”则是“探究”就是“探索研究”,也就是努力寻找答案,解决问题。通过探究满足学生的求知欲,获得关于身边世界的理解,培养对探索世界、探讨问题的兴趣。就文本解读而言是指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能发现问题,并能根据已有的知识水平,在老师的指导下收集、分析资料,寻找问题的答案,获得对文学世界、语文世界的感受与理解。 再次了解“自主、合作、探究”,我们就会明白教学设计应有什么目标,应培养什么能力,朝哪方面努力,应采取何种教学手段才有助于形成这些能力,就不会出现还是“旧瓶装新酒”的现象;就不会把这种新的学习方式还是理解成老师设计好问题、学生讨论回答、老师再明确答案的问答式的教学;或者还是以学生能否出色回答问题为目的,而忽视了培养学生能力;还是以老师的讲解为主、忽视学生独特感受的现象。 为了配合新课改的实验,教育部还编写了好几套新课程标准语文实验教材,这些教材的编写理念很先进:选文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体现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关注人类、关注自然;注意联系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精神;教材内容注重情感态度,知识能力之间的联系,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为学生设计体验性活动和研究性专题;教材题材、体裁、风格丰富多样,具有开放性、弹性,注意为学生留出选择和拓展的空间。故决不能将理念这样先进、思想这样明确、内容这样新颖的教材在旧的教学设计中备受煎熬,更何况教学设计是形成这种新学习方式的有力的保证,这就关系到这次课程改革能否达到如期的目的;学生能否如愿的形成较好的语文素养;能否以这次改革给全民族来一次学习方式的革命。 围绕着“自主、合作、探究”这个学习方式的教学设计,我认为应遵循以下的几条原则: 1、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的原则。教师自始至终都要有清醒的认识,那就是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切不可越俎代庖。 2、让学生充分阅读的原则。阅读首先是学生与作品之间的对话,然后是学生之间就作品所进行的对话,再然后,才是教师的参与。从接受心理学的角度来考虑,一定要让学生先读、多读,这样才会有所领悟。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切不可在学生都课文还没有充分的阅读,甚至是还没阅读的情况之下匆匆开讲。 3、尊重学生阅读体验的原则。阅读是个性化的行为,良好的语感是“悟”出来“读”出来的,而不是“听”出来的。故而要尊重学生的阅读感受,切不可以自己的感受作喋喋不休的支离破碎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尊重他们想表达与述说的欲望,让他们无所顾忌的畅所欲言,即使他们的问题与见解有时看来是粗浅白幼稚的,但是要从他们的经历及认知能力出发尊重他们的体验。 4、强调合作学习对意义建构起到关键作用的原则。坚信在学生们“乱哄哄”的讨论中会有智慧火花的碰撞;坚信这种“争吵”对他们意识的影响:敢于发言,且要言之有理,如何让别人乐于倾听自己,接受自己的观点;坚信他们在合作中会认识到:乐于与别人合作,如何合作得更愉快,更出色的完成任务,解决问题;意识到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集体的智慧是无穷的; 为日后的学习、生活、工作提供良好的与人交往的基础;为培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打下基础。 但在课堂上运用合作原则,讨论问题的时候,要注意提高讨论的效率与质量,不然,小组讨论会变成闲聊、闹哄哄的机会。这可从小组组队的成员、讨论的时间长度上做些变化,如成员可二个、三个、四个有所变化,讨论的时间一次不宜过长等。 5、随时提供探究性学习材料的原则。探究性学习不一定要在语文实践活动课里提供的素材才能训练,也不是如有关于文学与人生、于艺术、与自然等大课题的研究。我们还要把它看成是一种学习方法,因而可把探究性学习的内容难度降低,它可是以阅读材料为基点而引出的对其语言特点、结构划分、课文主题的讨论等,也可是从课文内容出发向课外延展而进行的文化内涵、科学内涵丰富的探究。 6、教案留空的原则。传统的教学设计要求教师从教学目标到教学重点、难点、教学时数、步骤一一作好周密。详细的设计,这固然是一种极为负责任的做法,但在新课程的要求下,这也是一种未能充分考虑学生个人阅读体验的做法。因为即使我们在备课时充分考虑了教学对象,仍会有一些意料不到的问题的提出,因为学生的个人经验及认知能力是有差异的,我们应该为这些学生给予提出解决的机会。因而笔者提倡在我们的教案留出一些空白用以记录学生的问题,并把作为一个教学设计应考虑的要素。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需要一个让学生有更多自主权的、有更多的学习体验和生活体验的学习氛围,老师的教学设计要努力营造这样的氛围,要有助于形成这种学习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