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略读课文到底该怎么教
大家渐渐认识到:要上好略读课,必须解决两大根本问题——教什么与怎样教。
一、教什么
略读教学,顾名思义,应以师讲为辅,以学生自学为主。切忌面面俱到,应点面结合,以点带面。粗略地总结一下应分为以下三点:
1、从学习方法到运用方法
《一夜的工作》是六年级下册第三组教材的最后一篇课文。通过前面的几篇课文——《十六年前的回忆》《灯光》《为人民服务》的学习,学生已经积累了一些阅读方法。所以在本课教学中,我着重帮助学生对已有的阅读知识和方法进行整合提炼,引导学生运用这些方法进行学习,完成从学习方法到运用方法的转变。
2、从分享交流中得到提升
“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这是新课标中所倡导的阅读理念。由于略读课文教学中问题的开放和学生之间的差异,必然会导致阅读结果的多元与差异。因此,教师要创设民主和谐的氛围,在交流分享中从不从角度去看待问题,学习别人的经验与智慧,提升自己的阅读质量。
3、从文本走向生活
教师必须在课内与课外的学习资源上架上一座桥,然后再引导学生从文本走向更广阔的生活。以《藏戏》一课为例,藏戏的主要特点是:“戴着面具演出”“演出时没有舞台”“一部戏可以演出三五天。”当学生对古老而神秘的藏戏兴味盎然之时,我们可以适时启发:每一种地方戏曲的诞生都有独特的人文内涵,都有其地域特色。我们可以仿照《藏戏》的表达方法写写自己熟悉或喜爱的一种艺术形式。于是,孩子们从文本走了出去。有的查阅资料,有的调查访问。台湾歌仔戏,泉州高甲戏,福建闽剧等等,这些艺苑奇葩以不可抗拒的魅力丰富浸润了学生的生活。
二、怎样教
解决了“教什么”的困惑,“怎样教”又是一番考验。一开始,我们总是觉得40分钟太短暂,我们有太多的字词要夯实,太多的句段要赏析。更何况,一些学生还没有养成预习的良好习惯。不多讲,心里总是不踏实。
⑵ 怎么写六年级下册语文一,二单元的反思二百字左右
本组教材就是围绕“中华民风民俗”这一专题编写的。选编的4篇课文,从不同的角度介绍了各具特色的民风民俗,反映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北京的春节》描绘的是节日风俗。作者老舍先生用朴素自然、流畅通达的语言,展示了丰富多彩的节日习俗,再现了老北京人过春节的隆重与热闹、温馨与美好。藏戏被称为藏文化的“活化石”,课文讲的是藏戏的形成和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各具特色的民居》侧重写了被誉为“世界民居奇葩”的客家土楼和“傍水而居”的傣家竹楼的鲜明特色。《和田的维吾尔》介绍了能歌善舞的维吾尔族人豁达乐观的性格特征及许多饶有趣味的风俗。
在教学本组教材过程中,应注意以下问题:1.拓展课程资源,加强学科整合。一方面鼓励学生利用多种渠道搜集民俗风情的材料以扩展知识面;另一方面与“品德与社会”“艺术”学科内容或学科老师联系,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2.加强教学内容整合。把课文学习与口语交际、习作、交流平台、日积月累和趣味语文有机整合起来,统筹设计教学过程。比如,课前搜集民俗的材料,兼顾4篇课文的不同方面;学习每篇课文时,要指导学生认真做好笔记或制作卡片,总结从课文中获取的知识和信息,列出课文中运用的表达方法及例子,为“交流平台”中的单元小结做好准备。3.避免把语文课上成品德与社会课或艺术课。对于课文中涉及宗教、建筑艺术、戏剧艺术等知识,在语文课上不宜做过多过深的探究,应把教学的着眼点放在理解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思想内容和表达方法上。
⑶ 藏戏的教案
《藏戏》教学设计(A、B案)
A案
学习目标
1.学习并积累“鼻祖、旷野、随心所专欲”等词语和优美属语句。
2.了解藏戏的形成,体会藏戏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体会在表达上的特点。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通过默读,了解藏戏的形成,体会藏戏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准备
通过网络或者图书馆等查询藏戏的由来、历史变化及主要剧目等相关信息;藏戏面具图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藏戏的有关图片,配乐介绍:藏戏是藏族的传统剧种,它简单到没有舞台灯光和道具,仅一鼓一
⑷ 在什么地方能找到人民教育出版社6年级上册的教案
你要看你家住哪里了?
如果北京的话,可以去西单图书大内厦或者甜水园图书批发市场容,前者书比较多,但是比较贵。后者比较便宜,应该可以打7.5折~8折。
注:乘车路线:请参考“北京公交网”http://www.bjbus.com/index.htm